鄴城皇宮中,袁熙麵前的桌案上,擺放著一座長條形的銅盆,裏麵放著數個微縮的抽水裝置模型。


    模型極為精巧,完全按照正常裝置的比例製作,袁熙按下機擴,裝置便開始活動,將銅盆中的水往上抽起噴出。


    袁熙一手按動裝置,一手拿著一疊圖紙比照,隨著紙張的改良,最初畫在竹片上的工藝圖,也漸漸轉移到了更為合適的紙張上。


    不過袁熙對於其中幾張墨線畫的歪歪斜斜的構圖頗不滿意,心道要是換做後世自己這麽交工程製圖的卷子,隻怕直接被判不及格。


    不過他也知道不能強求,三視圖和角軌之類的新工具,對於這些之前不識字的工匠來說,還是太難了些,隻能一步步來。


    畢竟這些東西都可以學,但日積月累的工藝經驗,卻是不能速成的。


    他放下圖紙,心道這幾張圖紙和做出來的模型,構思都頗為巧妙,但模型畢竟是模型,如果等比例放大幾十上百倍,結果就未必這麽理想了,如今還是需要做出實物,比對試驗一下。


    他從中選了兩個看上去效果最好的,對一旁的步練師道:“明日一早發信,讓這兩個工坊把實物盡快做出來,我再讓他們進行比對試驗,選出更好的那個。”


    步練師聽了,連忙將圖紙上的工坊名字記下,為了保險,她還在另外一份竹簡上又記錄了一次,連時間地點都標注下來。


    袁熙見了,讚歎道:“我離開這一年,你去了不少工坊吧。”


    步練師微笑道:“陛下讓妾抄謄工部資料,妾總不能一知半解死記硬背,畢竟若是看不懂生搬硬抄,萬一寫錯了,給後世留下的就是一張錯誤的圖紙。”


    袁熙歎道:“難為你了,這幾年你和我也是聚少離多,我不在的時候,也很冷清吧”


    步練師掩口笑道:“陛下這就不知道了,我和小喬夫人幾個,都出身江東,頗喜熱鬧,所以我們常常和鄴城的士族夫人們聚會,其中有好幾個和我頗談的來的,倒也沒那麽寂寞呢。”


    袁熙聽了,笑道:“小喬確實鬼點子最多的就是她,而且誰那麽閑,能和你們時常走動”


    步練師說了幾個名字,等說到吳氏的時候,袁熙想了好一會才想起了,說道:“哦,原來是她啊,跟著劉和夫婦逃出許都的劉瑁遺孀啊。”


    “我倒是完全把她忘了,劉和夫人出身袁氏,當時還專門拜托過我。”


    “你明日找個內侍去問她宅上問問,若有什麽短缺的,到時候柴糧都從私庫支取。”


    步練師會錯了意,“陛下不將她收到宮裏,仍舊讓其在外居住嗎”


    袁熙道:“什麽收到宮裏,我可不想和劉焉族人扯上關係。”


    “我照拂他,純粹是看在劉和夫人麵上,劉和這些年殊為不易,當初劉虞之事,袁氏負了他,我也是算替父還債吧。”


    “而且我前日就和皇後提過了,皇宮裏麵的夫人妃嬪,已經足夠多了,我這些年來迴奔波,連你們都有所冷落,更何況新人,以後宮內不需再納新的夫人了。”


    步練師心中一跳,她輕聲道:“士族之中,隻怕很多女子還是有想法的,陛下若是關了這道口子,隻怕士族對陛下的忠誠.”


    袁熙擺擺手,“要是國事需要依靠拉攏士族才能成事,那遲早會出大問題。


    “士族想要往上走,有的是上升通道,我並沒有截斷他們的路,但不是靠女人,而是依靠他們給百姓帶來什麽好處。”


    步練師聽了,心道自己相熟的那幾位夫人,怕是要失望了,尤其是吳夫人,確實是對陛下有些想法,如今陛下做了這種決定,還不知道會引起什麽波瀾啊。


    袁熙又道:“倒是你提醒了我,士族之間的風氣,需要我明確立場表態。”


    “眼下快要過年了,我正好借機宴請百官,順便把士族大家的家主也一並召來,當眾講明情況,免得他們瞎想。”


    “你到時候去找皇後商量下怎麽辦,規模排場如何,記得所需花費都從私庫裏麵出。”


    步練師卻是出聲道:“陛下,這不妥。”


    袁熙好奇道:“這怎麽不妥了”


    步練師出聲道:“妾知道,陛下這是要彰顯節約國庫花費,但陛下是不是忘記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迎新慶宴,本就是陛下代國家社稷宴請眾官,同時祭祀天地,這屬於國之公事,案例是要國庫出的。”


    “要是用陛下私庫的錢,是不是陛下在向百官暗示,這社稷都是陛下的私器”


    “如果這個舉動被百官誤會曲解,是不是會有不好的影響”


    袁熙聽了,啞然失笑道:“我還真一時間沒想到這一層。”


    “要是這幾年沒有你在身邊,我內事還不知道出了多少疏漏了。”


    步練師輕聲道:“妾自當為陛下分憂,但妾若哪一天先陛下而去,陛下身邊是不是需要其他女官”


    袁熙伸出手指彈了步練師額頭一下,笑道:“你那些小心思我還不清楚,但我現在到了這個歲數,經曆大不如前,隻國事就已經勉強應付,哪裏還有那麽多精力花在女子身上。”


    袁熙說的倒是實話,如今迴過頭來看,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後宮已經有太多女子,還好讓他分散在兩地,不然每日到哪裏留宿都是個頭痛的大問題。


    想起後世傳聞中年人一到晚上上床前,就跑廁所蹲馬桶的傳言,袁熙感同身受,心有戚戚,感歎自己也不年輕了啊。


    步練師也是心中歎息,陛下心意如此堅決,隻怕以後那些女子,還真是沒有希望了吧。


    袁熙出聲道:“如今南方平定,漢南國和魏國都已經暫時構不成威脅,反倒是中鮮卑崩潰後,東西鮮卑有些坐大的趨勢,其中有些部族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


    “等諸葛亮丞相迴來,我和他見麵後,就去薊城一段時間,想辦法壓製東西鮮卑,可能要一年半載,這邊你就費心些,幫著皇後處理些政事。”


    步練師聽了,便輕聲答應下來,憋住笑道:“我記得薊城宅中,除了曹夫人的妹妹外,還有位夫人,都在翹首以盼等著陛下迴去吧”


    “陛下不納夫人入宮的政令,到底要何時頒布啊”


    袁熙猝不及防吃了個迴旋鏢,當即麵色狼狽,說道:“那就推遲半年,等我迴薊城再說。”


    步練師促狹道:“那陛下可千萬記好日子,千萬別弄差了那兩位的入宮時間啊。”


    袁熙望著一臉幸災樂禍的步練師,痛心疾首道:“練師啊,你變了,這兩年你也跟小喬學壞了啊。”


    他起身站起,將書房門閂上,“今天朕可要好好教訓一下你了。”


    諸葛亮趕迴來的時候,已經是快過年了,連袁熙舉辦的百官宴都沒有趕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隨著冬天到來,雒陽長安通道上,出現了不少流寇馬賊,這些多是涼州活不下去逃到關中的,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諸葛亮返迴帶的兵士,多是傷殘兵士,是帶他們迴家鄉和親人團聚的,也不適合再派他們對付馬賊,於是諸葛亮隻得在雒陽呆了一段時間,重新整募訓練了一批兵士,將其布防在三輔地區和崤函通道上,以保證關中地區安定。


    他做完這些事情,時間已經入冬,便征調船隻,從水路返迴鄴城。


    彼時袁熙親往相迎,握著諸葛亮的手道:“丞相先前做的事情,朕都已經知道,即使是朕親至,也遠不如丞相周全。”


    “這兩年,辛苦你了。”


    諸葛亮心中感動,“多賴陛下信任,亮幸不辱使命。”


    “隻可惜魏國防守甚嚴,這一年半載之內,還不是攻入漢中的最佳時機。”


    袁熙笑道:“無妨,讓他們蹦躂兩年吧,反正是入秋的螞蚱了。”


    “其實若魏國真的益州在窮兵黷武,倒反而會加速他們的滅亡,益州這種地方從上到下,哪有什麽打出來的雄心壯誌。”


    “但魏國偏偏騎虎難下,必須要尋找破局之策,丞相大概還不知道,成都那邊正在調兵遣將,根據種種情報來看,他們想要去打荊州。”


    諸葛亮出聲道:“漢南國”


    “這也沒出乎亮之意料,他們想要破局,顯然打長安的難度,遠比打荊州要高。”


    “而且要是攻滅漢南,全取荊州,便能占住江東,和陛下形成二分天下之勢。”


    袁熙笑道:“沒錯,但漢南也不是軟柿子,哪能讓他們如意,何況我更不能旁觀了。”


    “我到時候會讓伯言去江夏坐鎮,讓荊州戰場變成一個大泥潭,把魏國徹底坑進去。”


    “至於中原這邊,這幾年丞相需要替朕坐鎮,目標是種田。”


    諸葛亮奇道:“種田”


    袁熙點頭,“沒錯,咱們迴去說。”


    “對了,我在宮裏備好了家宴,請的都是熟人和家眷,黃夫人我也已經讓皇後請到宮裏了,咱們一起過去。”


    等諸葛亮到了宮中,發現果然果然都是熟人,除了很長時間不見的郭嘉外,還有楊修,皆是帶了家眷前來。


    袁熙這邊的家眷,除了甄皇後外,還有小喬步練師幾位夫人,正和郭嘉楊修夫人說著話,見袁熙帶著諸葛亮進來,皆是起身迎接。


    眾人對著袁熙見禮後,皆是對諸葛亮道賀,言說此次打下長安之功。


    諸葛亮謙讓過後,便和眾人各自落座,那邊黃月英早已經坐著等他。


    諸葛亮見黃月英容貌有些削瘦,便輕聲道:“夫人辛苦了。”


    黃月英笑意盈盈,“夫君才辛苦,妾這兩年,小喬夫人她們,倒是時常來看妾,幫著排憂解悶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