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兩萬人的船隊相對於方玨的五萬兵士,看起來非常的薄弱,特別是洪銘澤還下令船隊散開呈半圓狀,看上去就更加單薄了。
如果這時候從高空中向下俯瞰,就能看到一條線試圖包圍一把鋒芒畢露的錐子,看上去可笑之極。
方玨的心中也是這麽想的,他一開始還難以置信自己的老對手居然會出這樣的昏招,還以為前麵有什麽陷阱,可是等他逐漸靠近,除了包圍圈收攏之外,並無其他的動作。
一開始的不可置信過去之後,方玨不禁大笑出聲:“洪銘澤啊洪銘澤,你這是自尋死路!”
最後的一個音節還沒有從空氣中消失,接二連三響起的轟然巨聲就掩蓋住了他猖狂的笑聲,顯得格外的諷刺。
伴隨著巨響,隨之而來的是地動山搖。或許,這麽說並不確切,是再也無法保持平衡的船隻在一輪接著一輪的炮響中顛簸。
驚愕依舊停留在方玨的表情上,直到他的貼身副手死死拉住他,他這才迴過神來,道:“何事驚慌?”
副手被他這樣強作鎮定的樣子給嚇到了,他惶然地看著自家將軍,大聲道:“將軍,船要沉了。”
“沉,怎麽會沉。”方玨不敢相信,但是當他定睛看去,之間甲板上處處都是火光,炮火聲和慘嚎之聲混織在一起。就算他和副手靠得如此之進,不大聲說話,對方也聽不到。他一把薅住自己的副手,道,“多久了。”
他一指對麵,怒目圓睜:“那邊火炮射了有多久了!”
洪銘澤一個看上去特別五大三粗的大漢,蒲扇大的手中心攤開著一塊金色的懷表,道:“有小半個時辰了,那邊的傷亡怎麽樣?”
他小心地合上懷表,塞進懷裏。這是林瑜早先開始重新整編隊伍的時候給的,眾位指揮使級別的將領每人都有一塊,就像是他這樣的金製的。而副將配備的就是銀製的,再往下的千戶是黃銅製,百戶就是鉄製的。
這些用來看時間的小東西就像是他毫不吝惜地撒出來的望遠鏡一樣,凡是將領級別的都有一架。不過,那個畢竟是軍官物資,每一架望遠鏡的身上都編上了編號,誰領的都記錄在案。他們也得到過命令,萬一事有不協,就地銷毀。屬於這個範疇的物資還包括如今兵士每人一杆的槍,還有定裝的彈藥。
據說,在北州的研究所裏麵,即將出來新的彈藥,裝填起來更方便速度更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敵方外圍船隻立時沉沒十三艘,焚燒起來不能再使用的二十來艘,外層已經清理完畢。”參謀接到了各方報來的數據,匯總了一下報給洪銘澤,“對方目測還剩六十艦船。”
“我方損耗如何?”洪銘澤看著敵方最大的樓船熊熊燃燒的樣子,就像是心中淤積了多年的鬱氣一並燒光了一樣。即使他知道方玨那條白眼狼狡詐的很,輕易不會就這麽死在哪裏,也不妨礙他痛痛快快地出了口氣,“看得清敵方旗艦上的情況嗎?”
“我方彈藥損耗不足兩成。”參謀托著手中的竹製文件夾,看著白紙黑字的數據有些不敢置信,上下翻了翻,心裏快速地將各艦船報來的數據心裏算了算,方肯定道,“是的,不足兩成。”而一開始模擬的時候,得出的三成,整整少了一成的量。
“這不奇怪。”洪銘澤將手中舉著的望遠鏡湊到那參謀的眼前道,“你們的模擬都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船隻的基礎上,但是你忘了,咱們的船有好些都是近些年新換的,你再看看他們的。”
參謀接過洪銘澤的望遠鏡——他的提供給了上頭正在查看統計戰況的哨探,仔細一瞧。果然,相比於他們這邊簇新的艦隊,對方船隻大部分已經老了,上麵為了防腐塗的白漆已經斑駁。
“那些是前明的時候留下來的艦船嗎?”那參謀難以置信地道,然後被洪銘澤照著後腦勺拍了一巴掌。
“犯什麽傻,什麽船能經過百年依舊不腐,還在大海裏航行?”他抱著胸道:“那些老舊的船隻還是方玨那小子當年從東番帶過去的。那些新的應該是這十來年裏陸陸續續添的。”
“瞧著不大多,看來朝廷那邊在水師上並沒有耗費多少錢糧。”
“大將軍說過一次,國庫連年空虛,北邊朝廷連自己花銷都不夠用了,哪裏還能管得到南邊的水師。”這些年能夠一直供給這支水師,還是東番的威脅猶在。
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方的不重視對他們來說就是好消息,那參謀搖搖頭,不再說北邊朝廷的事,看著手中的文件,道:“不過,彈藥消耗雖是一件好事,但也降低了我方的行船速度,洪指揮使?”
“無妨,繼續收攏包圍圈。”洪銘澤觀察了一下海麵上的戰況,然後道,“等到了有效射程範圍之內再打一波,注意不要靠近那些沉沒的戰船,也不要讓任何一條艦船重出包圍圈。”
他頓了一下,道:“戰鬥徹底結束之前,不接受俘虜。”
“
是!”
方玨乘坐的是艦隊之中最大的一艘寶船,當然也是最大的一個靶子。按理來說,就算是火炮砸下。頂多在上麵幾層砸出來幾個窟窿,不至於到如今的地步。
但是他現在也沒有心思去考慮為什麽同樣是炮彈,東番的砸下來之後還會炸開,讓木製的寶船在這個海麵上熊熊地燃燒起來。有一點,不用去思考,他也很清楚,那就是他想贏下這一戰已經沒有多大的可能了。
還是那一句話,這不是一支存在信仰的軍隊。仆一見麵,他甚至連對方的邊都沒有摸到,戰損已經達到了十之三、四,還都是他安排在外層的精兵。就算還留有六十艘左右的船隻又如何,戰力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疊加而已。
甚至可以說,這一戰,必敗無疑。
方玨的副手看著他那在通紅的火光映襯下灰敗的臉色,心裏顫了顫,小心地道:“提督?”
就見方玨迴頭死死地盯著東番來船的方向,道:“走,換一條船,隻要我人還在,就死戰到底!”副手咽下快要頂到喉嚨口的勸說,低低地應了一聲是。
方玨率先登上了來接應的戰艦,他一甩袍袖,麵色凜然,心中苦笑。不是他不想逃,而是無論是他身後的朝廷還是麵前的東番都不容許他逃。
在他二叛東番的時候,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打贏鄭氏,將這個姓氏從東番的土地上抹去,將這一片島嶼收攏在朝廷的治下,沒有第二種方法。
他蟄伏廣東水師數十年,就是為了今天。可惜,所有的榮華富貴青史之名,也全都葬在了今天。
方玨努力穩住自己顫|抖的手,接過副手遞來的望遠鏡,這時候他已經想不到什麽寶貝不寶貝的了。小小的鏡片將海麵上的景象忠實地呈現在他的麵前。
一開始就已經沉沒的艦船如今已經連桅杆頂都看不到了,海麵上漂浮著一塊塊殘破地木板,為了這麽一塊木板,他手下的兵士們正在自相殘殺。
還有好些船已經沉沒了一半,但是露出在水麵上的另一半還在熊熊的燃燒。就像是他原本乘坐的那一艘寶船一樣,已經開始往下沉去。
耳畔是一片止不住的哀嚎之聲,方玨將手中的望遠鏡再一次對準了之前看到洪銘澤的那個方向。
這一次,他沒有找到洪銘澤,卻發現了東番的水師正在故技重施的縮小包圍圈。經曆過之前那樣的景象的方玨不再嘲笑洪銘澤的戰術,畢竟如果換了是他有這樣的利器的話,隻
會做得比他更絕。
全力突圍這四個字都已經溜到了他的嘴邊,被他重新給咽了迴去。他看著不斷靠近的船隊,心裏一發狠,道:“全體將士聽命,全力靠近對方艦隊,準備白刃戰,奪船!”
“得令!”
“戰損到了這個地步,對方應該要準備突圍了。”洪銘澤那邊的參謀一邊聽著不斷報過來的戰況,一邊拿著炭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方玨那龜兒子?他不會的。”洪銘澤哼了一聲,似嘲似諷,“他是個不可不扣的白眼狼,但是有句話我得說,這人還是有種的。再說,他早就沒有什麽別的退路了,這一場無論輸贏,都會是他的最後一戰。”
參謀驚訝地從文件夾上抬起頭,道:“那您說的,注意不要被突圍?”
“那是為了防止那家夥派人將此戰的具體情況給送出去。”洪銘澤無愧於他外粗內細的名聲,笑道,“大將軍不是說了麽,咱們這邊火器的真正威力還是能瞞一天就瞞一天的好。”
那參謀一點頭,恍然道:“是這個理。”
“按照那小子的陰損性子,應該打著接舷登船打白刃戰的主意,隻怕還想著奪船。”洪銘澤也不覺得折服了一個參謀是多大的成就,他這個做大將的本就應該有這樣的風範,“傳下去,所有艦隊控製好距離,務必在火炮射程範圍內將敵軍盡數拿下。如果,被靠近的話,那就打吧,配給他們的槍不是拿來裝飾的。”
參謀下意識地站直了身子,大聲地應道:“是。”
這一邊,方玨已經在洪銘澤的逼迫下,漸漸走向末路。而另一邊,陷於內心矛盾之中的齊知府一把將手中的帕子捏在了手心,麵色鐵青叫在場的其他人還以為上麵寫了什麽侮辱人的話,一個個不敢出聲問詢。
他深吸一口氣,死死地盯了城樓之外對方大軍之中的烈烈旌旗,一轉身下了城樓。
“大將軍,攻城嗎?”看清楚了那個知府是個什麽反應的林瑜輕哼了一聲,道,“暫緩。”事情似乎和他想得有些不大一樣,那條帕子還有上麵的話是之前就準備好的,都是勸降之類的。他從來沒指望這種東西能發揮出什麽作用,隻不過眾人皆勸,這是必備的,相當於表明自己的正統性的宣傳。那些個大臣,還有書生等就吃這一套。
林瑜不過是入鄉隨俗,他的本意是對他現在的所作所為後世自有評判。
不過,既然所有人都這麽勸了,多麻煩這一下也就浪費一些箭枝。而
十枝箭的造價加起來都不一定有一盒彈藥的貴,花了也就花了。
沒想到,從來沒準備有什麽效果的例行做法,今天居然意外收到了反饋,其中意味難免會叫林瑜覺得有趣。
聽了林瑜的話,他手下的副將舉起一個拳頭,道:“全體都有,原地休整!”
這個命令一下去,這些兵士動作迅速地開始在各自隊長的引領下,就地紮營。其有條不紊、一板一眼地整齊舉動叫城牆上觀看的眾人背後冷汗直冒。就算知道這是表明反賊不會立刻攻城,但是當一個不動時就充滿了威懾力的軍隊動起來的時候,那種行動力還是叫他們內心恐懼,不自覺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開始緊張起來。
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整座大營的忙碌已經停止,就像是一個活動夠了的老虎,在眾人驚懼的眼神中迤迤然地打了個哈欠俯臥了下來。
眾人不自覺地鬆下緊繃的心弦,而如今領著福州府一萬丁壯,身上擔著將反賊拒之門外重擔的武舉人孟千戶已經不由得心生退意。
這也怪不得他,他想,這樣的反賊哪是領著區區民夫就能打敗的對象呢!沒看見鎮東衛這樣的兵士在指揮使的帶領之下都一敗塗地了麽?他隻是一個武舉人,而且並沒有學過什麽兵法。說是千戶,平時手下也不過就是百十來號人,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
孟千戶在心中不斷地給自己開脫著,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囤聚在外的黑壓壓的兵士,道:“原地紮營了,應該在短時間內不會攻城,都給我瞪大眼睛看好了,有消息立即來報。”一轉身,也走了個沒影。
連續兩個主心骨走了,又剛剛經過林瑜的那一番威懾,留在城牆上的眾位兵士麵麵相覷,心裏止不住地發虛。
而這一切都被地下的人看在眼裏,迴頭就報到了林瑜的帳中。
林瑜對此沒有什麽多的想法,就像是之前說的,在拿下鎮東衛的時候,整個福州府其實已經組建不了多少有用的抵抗了。這個府城的被攻陷不過是早晚的事情,隻是早一天拿下,林瑜也就能夠早一天進駐府城,以此應對來自福建都司的人馬。
在野戰的時候,他手下的兵士就能夠以一當十,有著地利之便就更加如虎添翼。
也不知道興化府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林瑜看向東南方向。算算日子,這時候廣東水師應該已經出動,隻要這一場海戰勝利,下麵的路無疑會好走很多。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地下的兵士們開始埋鍋造飯。
很簡單的醃好的肉幹,一包用紗布包好的調料,曬曬幹還能用。加一些水,現挖的野菜,就是一過熱騰騰的肉湯。再把幹餅子往熱湯裏麵一泡,香得城樓上的兵士們肚子裏都開始咕嚕嚕地叫喚。
賊他娘的,這年頭反賊吃的比咱們都好。靠著城牆坐在地上,吳大郎一邊在心裏罵,一邊一點都不浪費地將手裏的幹饃往嘴裏塞,再梗著脖子艱難地咽下去。
他想得很現實,糧食是浪費不得的,那是造罪。而且,有了這一頓還不知道有沒有這命吃下一頓呢,就算死都要當個飽死鬼。
這實在算不上什麽覺悟,他身邊的兵士們都和他一樣,隻要是吃的,再難吃也要咽下去。家裏有老人的,都是百般叮囑過,有糧不吃,那是罪過。饑荒的年頭,一粒米都能叫人瘋狂。
地下的香味源源不斷地飄來,吳大郎忍住了往下看的念頭,使勁告訴自己已經吃飽了。其實,就算往下看也是看不到什麽的。天色已經暗了,除了星星點點的火光,也就隻有那勾人的香味在提醒人,還有一支強軍在。
漸漸的,那個香味也慢慢的散去了,吳大郎這會子抽著鼻子留戀地多吸了幾口,想象著城下反賊們都吃了些什麽樣的美味,靠著城牆閉上了眼睛。後半夜輪到他值夜,正該抓緊一切時間休息才是。
正在眾位兵士疲乏枕地而睡的時候,林瑜的帳中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齊知府,久仰。”林瑜的營帳中點著數根蠟燭,將整個營帳照得纖毫畢現。
“我才應該說一句久仰,林懷瑾林大人。”齊知府臉色發白,深吸一口氣強自按捺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千言萬語在腦海中閃過,最終匯聚成一句,“居然會是你,竟然真是你!”
白天的時候,他站在城牆之上,遠遠地隻能隱約地看見正中的那個人是一個少年。他隻當是哪個反賊頭頭的子侄,才這般眾星拱月。
但是,現在他知道自己完全猜錯了。不管林瑜在來自東番的反賊中擔任著怎樣的位置,至少他在這個軍中是當之無愧的將軍。這從一路走來越來越森嚴的檢查,以及一整個營帳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的將領身上可見一斑。
更何況,此軍紀律嚴苛,絕對不會做出讓一個混功勞的子侄獨占主將大帳這樣的事情來。而眼前的營帳中明顯還帶著很多眼前此人的印記,也是臨時布置所做不到的。
“怎麽不能是我。”林瑜一路以來見多了所有官員看到他時就像見了鬼似的臉色,冷不丁看見
一個沒有雖然震驚,但好歹沒有嚇壞的文官,好奇道,“你似乎已經有了猜測?”
那齊知府從懷裏掏出那樣帕子,道:“天下文人皆知,六元狀元寫得一手好飛白。你留在金陵的那一副對聯每天臨摹拓印的人不計其數,我自然也見過。”隻是相比於那時候刻意表達出來的一種靈秀,現在的這一筆字更加的自然,也更多了幾分舍我其誰的鋒芒。
他看著和傳言中一樣,在燭光中容貌更顯得不似真人的林瑜,心道也不知這消息傳出去,那些書生會不會後悔。
“我聽聞你在福州府募集了一萬丁壯,可偏偏今晚又出現在我的麵前。”林瑜起身,在眾人緊張的目光下,從齊知府的手中拿過那一方的帕子,擱在自己的手裏看了看,隨手塞給了邊上的參謀手中,道,“這上麵的哪句話戳痛你了?”
齊知府臉色不變,他今晚過來,就沒想著能活著迴去。會出現在這裏,隻是想問個清楚,迴頭也好死個明白。他指著林瑜身後掛著的軍旗,道:“不知林大將軍身後的這個漢字,作何解。”
典山瞪大的眼睛,心道這書生怕不是腦子有病吧,他都認識的字居然還要拿出來問問?還特地跑到敵人的腹心問。這就好比一隻兔子跑到狼群的頭狼麵前問,你覺得你們狼應該是什麽樣的一樣荒謬。
在場的眾人有些就和典山一樣一臉懵,甚至覺得這個人是專門來嘲諷他們來了,手很是蠢蠢欲動地想往身邊的武器上伸。
也有一部分麵上露出思索的表情,這群人大多是林瑜當初的莊子上出來的,他們很是受過幾天民族主義教育,想得也就多了一些。
林瑜覺得自己有可能會遇上扯旗以來第一個投降的知府了,略略思忖了一下,道:“那齊知府是怎麽看待‘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這句話呢?”
這句話出自韓愈先生的原道,化用了孔子春秋中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句話。原本的意思,用通俗易懂點的話來講,就是如果一個人打從內心的認同華夏的價值觀,認為自己是一個華夏人,那麽他就屬於華夏民族。而若是一個人並不在認同華夏,那麽哪怕他出生在華夏,那麽他也就不再是華夏民族,就比如說是後世的香蕉人,外黃內白,相當赤果果的例子。
這本身是老祖宗們傳下來的堪稱霸氣的一句話,並帶著非常濃厚的文化輸出的色彩。可是在蒙元、特別是在本朝入關的時候就被故意曲解,甚至完全和原本的
意思南轅北轍。居然變成了那些文人跪舔異族的借口,說是孔老夫子說的,夷狄進了華夏,那就是華夏了。
也不知道千年之前的老夫子看到後人這般曲解他的意思,棺材板還蓋不蓋得住。
不過,孔老夫子的棺材板蓋不蓋得住林瑜不大關心。他隻知道眼前的這個知府在他問出這句話之後,臉色更是白了幾分,他瞧著都有些可憐。他很肯定此人和自己不是從同一個世界來的,但是聽到這一句在本朝有著‘通行’的解釋的話,這個知府卻緊張成這樣子,唯一的解釋,那就是他聽過這話原本的意思。
這也解釋了此人今晚會出現在他麵前的原因。
那齊知府張了張嘴就要解釋,被林瑜開口打斷了,隻聽這個少年將軍輕笑道:“明人不說暗話,你怎麽想的我心裏也有數了。我還有一個問題。”他盯著齊知府狼狽地幾乎無處可藏的眼睛,問,“本朝人分兩等,一等滿人二等漢,你覺得,他們這是華夏了嗎?”
齊知府的樣子就像是照著臉被揍了一拳,麵色恍惚,整個人更是搖搖欲墜。他正是因為心中模模糊糊的有著答案,在林瑜徹底揭穿掉最後的一層遮羞布的時候,才會顯得這樣難堪。
在座的眾人有些恍然,有些依舊懵懂,但是林瑜最後的那句話大家都是聽懂了的,紛紛在臉上露出憤慨的表情來,也是,誰願意一輩子做一個下等人呢?
齊知府深吸一口氣,道:“您就是為了這個才願意跟著東番一道,扯旗造反的嗎?”他的用詞已經變了,在座敏|感一些的人眼中已經翻出一絲喜色來。
林瑜聞言,臉上露出一個奇怪的神色,道:“這麽說也行。”真要解釋自己的心理路程還才是沒完沒了,人家還不一定理解。而關於自己和東番的從屬關係,也沒必要再解釋,以後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的。他倒是對這個知府為什麽會有著和現在大多數讀書人不一樣的想法感到好奇,心學不算。這個學派本就不為本朝所容,所追求的也和本朝倡導的程朱理血南轅北轍。
而他聽過白師父念叨過心學僅剩的幾支,那一支有哪幾個後人都是如數家珍,其中可沒眼前這個齊知府的名字。
齊知府勉強勾起一個笑來,在他那慘白臉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慘淡,道:“不知將軍可願聽我將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說著,他就將小時候曾經看到的聽到的一一娓娓道來。說罷,他苦笑地自嘲道,“有時候在下常想,那是不是隻是我小時候的一個夢,隻是看起來過分真
實。”畢竟,直到現在,他已經年將半百,□□父口中所言的政令從未實現。
誰料,在座其他一些將領麵麵相覷,似有不信之意。但是,坐在案幾之後的林瑜卻麵色凜然,冷聲道:“一個孩子可編不出這樣真實的夢境,也說不出剃發易服這樣的毒計。”
原來,這個世界就像是他記憶中的世界一樣,並非沒人提出剃發易服,隻不過幾次提出之後都被駁迴了而已。
但是,就像一個人被搶劫之後,搶劫犯本來都已經拿出了刀準備來個死無對證,幾經考慮後才沒有下手,這難道還要感謝強盜的寬容嗎?
道理其實是一致的。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麵對眾人看來的目光,齊知府幹脆地一彎腰一揖到底,道:“原為大業盡齊某一份綿薄之力。”他還鬧不清楚是誰的大業,誰叫林瑜打了這麽個含糊的旗號呢。猶豫了一下,他欲言又止地道,“隻是有一件……”
林瑜忙伸手扶起,道:“有幸得齊知府之助。”他不是個說文人互相吹捧的酸話的性子,說完了這一句之後就道,“不知齊知府可有何難事。”
齊知府苦笑了一聲,道:“在大將軍來之前,在下已經將一家老小連夜順著水路送去了白沙驛,我擔心這邊的消息一傳出去,他們就性命難保了。”
也是,本朝對於失地之官本就嚴苛,基本上就別想活。若是傳出齊知府舉城投降的消息,他那一家老小的下場就可以想見了。
“這倒不是什麽難事。”林瑜露出一個笑來,自大地說一句,這片土地上不獨是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凡是有碼頭的地方,就有他的眼線。他輕輕地道了一聲,“安心,最遲明晚,你就能看見你的家人了。”
齊知府一頭的霧水,再看別人則是一副好奇地不得了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在好奇什麽。
“在此之前,還請齊知府稍待。”林瑜坐在案幾之後,說出的話不容置疑,道,“子鼠,送齊知府會福州府。”
在眾人掩飾不住的好奇目光中,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從林瑜背後的一個角落裏走出來,領命而去。
齊知府對於一個人來卻兩個人迴去這一點倒是適應良好,他心裏也清楚,說得再好聽,他現在還是一個降臣,頂多比旁人多了一個舉城投獻的功勞,若是能帶上一個對方的心腹讓人放心的話,這其實也沒什麽。
他歎了口氣,抬頭看了看頭頂上亙古的星空,心道,無論他今日的決
如果這時候從高空中向下俯瞰,就能看到一條線試圖包圍一把鋒芒畢露的錐子,看上去可笑之極。
方玨的心中也是這麽想的,他一開始還難以置信自己的老對手居然會出這樣的昏招,還以為前麵有什麽陷阱,可是等他逐漸靠近,除了包圍圈收攏之外,並無其他的動作。
一開始的不可置信過去之後,方玨不禁大笑出聲:“洪銘澤啊洪銘澤,你這是自尋死路!”
最後的一個音節還沒有從空氣中消失,接二連三響起的轟然巨聲就掩蓋住了他猖狂的笑聲,顯得格外的諷刺。
伴隨著巨響,隨之而來的是地動山搖。或許,這麽說並不確切,是再也無法保持平衡的船隻在一輪接著一輪的炮響中顛簸。
驚愕依舊停留在方玨的表情上,直到他的貼身副手死死拉住他,他這才迴過神來,道:“何事驚慌?”
副手被他這樣強作鎮定的樣子給嚇到了,他惶然地看著自家將軍,大聲道:“將軍,船要沉了。”
“沉,怎麽會沉。”方玨不敢相信,但是當他定睛看去,之間甲板上處處都是火光,炮火聲和慘嚎之聲混織在一起。就算他和副手靠得如此之進,不大聲說話,對方也聽不到。他一把薅住自己的副手,道,“多久了。”
他一指對麵,怒目圓睜:“那邊火炮射了有多久了!”
洪銘澤一個看上去特別五大三粗的大漢,蒲扇大的手中心攤開著一塊金色的懷表,道:“有小半個時辰了,那邊的傷亡怎麽樣?”
他小心地合上懷表,塞進懷裏。這是林瑜早先開始重新整編隊伍的時候給的,眾位指揮使級別的將領每人都有一塊,就像是他這樣的金製的。而副將配備的就是銀製的,再往下的千戶是黃銅製,百戶就是鉄製的。
這些用來看時間的小東西就像是他毫不吝惜地撒出來的望遠鏡一樣,凡是將領級別的都有一架。不過,那個畢竟是軍官物資,每一架望遠鏡的身上都編上了編號,誰領的都記錄在案。他們也得到過命令,萬一事有不協,就地銷毀。屬於這個範疇的物資還包括如今兵士每人一杆的槍,還有定裝的彈藥。
據說,在北州的研究所裏麵,即將出來新的彈藥,裝填起來更方便速度更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敵方外圍船隻立時沉沒十三艘,焚燒起來不能再使用的二十來艘,外層已經清理完畢。”參謀接到了各方報來的數據,匯總了一下報給洪銘澤,“對方目測還剩六十艦船。”
“我方損耗如何?”洪銘澤看著敵方最大的樓船熊熊燃燒的樣子,就像是心中淤積了多年的鬱氣一並燒光了一樣。即使他知道方玨那條白眼狼狡詐的很,輕易不會就這麽死在哪裏,也不妨礙他痛痛快快地出了口氣,“看得清敵方旗艦上的情況嗎?”
“我方彈藥損耗不足兩成。”參謀托著手中的竹製文件夾,看著白紙黑字的數據有些不敢置信,上下翻了翻,心裏快速地將各艦船報來的數據心裏算了算,方肯定道,“是的,不足兩成。”而一開始模擬的時候,得出的三成,整整少了一成的量。
“這不奇怪。”洪銘澤將手中舉著的望遠鏡湊到那參謀的眼前道,“你們的模擬都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船隻的基礎上,但是你忘了,咱們的船有好些都是近些年新換的,你再看看他們的。”
參謀接過洪銘澤的望遠鏡——他的提供給了上頭正在查看統計戰況的哨探,仔細一瞧。果然,相比於他們這邊簇新的艦隊,對方船隻大部分已經老了,上麵為了防腐塗的白漆已經斑駁。
“那些是前明的時候留下來的艦船嗎?”那參謀難以置信地道,然後被洪銘澤照著後腦勺拍了一巴掌。
“犯什麽傻,什麽船能經過百年依舊不腐,還在大海裏航行?”他抱著胸道:“那些老舊的船隻還是方玨那小子當年從東番帶過去的。那些新的應該是這十來年裏陸陸續續添的。”
“瞧著不大多,看來朝廷那邊在水師上並沒有耗費多少錢糧。”
“大將軍說過一次,國庫連年空虛,北邊朝廷連自己花銷都不夠用了,哪裏還能管得到南邊的水師。”這些年能夠一直供給這支水師,還是東番的威脅猶在。
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方的不重視對他們來說就是好消息,那參謀搖搖頭,不再說北邊朝廷的事,看著手中的文件,道:“不過,彈藥消耗雖是一件好事,但也降低了我方的行船速度,洪指揮使?”
“無妨,繼續收攏包圍圈。”洪銘澤觀察了一下海麵上的戰況,然後道,“等到了有效射程範圍之內再打一波,注意不要靠近那些沉沒的戰船,也不要讓任何一條艦船重出包圍圈。”
他頓了一下,道:“戰鬥徹底結束之前,不接受俘虜。”
“
是!”
方玨乘坐的是艦隊之中最大的一艘寶船,當然也是最大的一個靶子。按理來說,就算是火炮砸下。頂多在上麵幾層砸出來幾個窟窿,不至於到如今的地步。
但是他現在也沒有心思去考慮為什麽同樣是炮彈,東番的砸下來之後還會炸開,讓木製的寶船在這個海麵上熊熊地燃燒起來。有一點,不用去思考,他也很清楚,那就是他想贏下這一戰已經沒有多大的可能了。
還是那一句話,這不是一支存在信仰的軍隊。仆一見麵,他甚至連對方的邊都沒有摸到,戰損已經達到了十之三、四,還都是他安排在外層的精兵。就算還留有六十艘左右的船隻又如何,戰力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疊加而已。
甚至可以說,這一戰,必敗無疑。
方玨的副手看著他那在通紅的火光映襯下灰敗的臉色,心裏顫了顫,小心地道:“提督?”
就見方玨迴頭死死地盯著東番來船的方向,道:“走,換一條船,隻要我人還在,就死戰到底!”副手咽下快要頂到喉嚨口的勸說,低低地應了一聲是。
方玨率先登上了來接應的戰艦,他一甩袍袖,麵色凜然,心中苦笑。不是他不想逃,而是無論是他身後的朝廷還是麵前的東番都不容許他逃。
在他二叛東番的時候,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打贏鄭氏,將這個姓氏從東番的土地上抹去,將這一片島嶼收攏在朝廷的治下,沒有第二種方法。
他蟄伏廣東水師數十年,就是為了今天。可惜,所有的榮華富貴青史之名,也全都葬在了今天。
方玨努力穩住自己顫|抖的手,接過副手遞來的望遠鏡,這時候他已經想不到什麽寶貝不寶貝的了。小小的鏡片將海麵上的景象忠實地呈現在他的麵前。
一開始就已經沉沒的艦船如今已經連桅杆頂都看不到了,海麵上漂浮著一塊塊殘破地木板,為了這麽一塊木板,他手下的兵士們正在自相殘殺。
還有好些船已經沉沒了一半,但是露出在水麵上的另一半還在熊熊的燃燒。就像是他原本乘坐的那一艘寶船一樣,已經開始往下沉去。
耳畔是一片止不住的哀嚎之聲,方玨將手中的望遠鏡再一次對準了之前看到洪銘澤的那個方向。
這一次,他沒有找到洪銘澤,卻發現了東番的水師正在故技重施的縮小包圍圈。經曆過之前那樣的景象的方玨不再嘲笑洪銘澤的戰術,畢竟如果換了是他有這樣的利器的話,隻
會做得比他更絕。
全力突圍這四個字都已經溜到了他的嘴邊,被他重新給咽了迴去。他看著不斷靠近的船隊,心裏一發狠,道:“全體將士聽命,全力靠近對方艦隊,準備白刃戰,奪船!”
“得令!”
“戰損到了這個地步,對方應該要準備突圍了。”洪銘澤那邊的參謀一邊聽著不斷報過來的戰況,一邊拿著炭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方玨那龜兒子?他不會的。”洪銘澤哼了一聲,似嘲似諷,“他是個不可不扣的白眼狼,但是有句話我得說,這人還是有種的。再說,他早就沒有什麽別的退路了,這一場無論輸贏,都會是他的最後一戰。”
參謀驚訝地從文件夾上抬起頭,道:“那您說的,注意不要被突圍?”
“那是為了防止那家夥派人將此戰的具體情況給送出去。”洪銘澤無愧於他外粗內細的名聲,笑道,“大將軍不是說了麽,咱們這邊火器的真正威力還是能瞞一天就瞞一天的好。”
那參謀一點頭,恍然道:“是這個理。”
“按照那小子的陰損性子,應該打著接舷登船打白刃戰的主意,隻怕還想著奪船。”洪銘澤也不覺得折服了一個參謀是多大的成就,他這個做大將的本就應該有這樣的風範,“傳下去,所有艦隊控製好距離,務必在火炮射程範圍內將敵軍盡數拿下。如果,被靠近的話,那就打吧,配給他們的槍不是拿來裝飾的。”
參謀下意識地站直了身子,大聲地應道:“是。”
這一邊,方玨已經在洪銘澤的逼迫下,漸漸走向末路。而另一邊,陷於內心矛盾之中的齊知府一把將手中的帕子捏在了手心,麵色鐵青叫在場的其他人還以為上麵寫了什麽侮辱人的話,一個個不敢出聲問詢。
他深吸一口氣,死死地盯了城樓之外對方大軍之中的烈烈旌旗,一轉身下了城樓。
“大將軍,攻城嗎?”看清楚了那個知府是個什麽反應的林瑜輕哼了一聲,道,“暫緩。”事情似乎和他想得有些不大一樣,那條帕子還有上麵的話是之前就準備好的,都是勸降之類的。他從來沒指望這種東西能發揮出什麽作用,隻不過眾人皆勸,這是必備的,相當於表明自己的正統性的宣傳。那些個大臣,還有書生等就吃這一套。
林瑜不過是入鄉隨俗,他的本意是對他現在的所作所為後世自有評判。
不過,既然所有人都這麽勸了,多麻煩這一下也就浪費一些箭枝。而
十枝箭的造價加起來都不一定有一盒彈藥的貴,花了也就花了。
沒想到,從來沒準備有什麽效果的例行做法,今天居然意外收到了反饋,其中意味難免會叫林瑜覺得有趣。
聽了林瑜的話,他手下的副將舉起一個拳頭,道:“全體都有,原地休整!”
這個命令一下去,這些兵士動作迅速地開始在各自隊長的引領下,就地紮營。其有條不紊、一板一眼地整齊舉動叫城牆上觀看的眾人背後冷汗直冒。就算知道這是表明反賊不會立刻攻城,但是當一個不動時就充滿了威懾力的軍隊動起來的時候,那種行動力還是叫他們內心恐懼,不自覺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開始緊張起來。
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整座大營的忙碌已經停止,就像是一個活動夠了的老虎,在眾人驚懼的眼神中迤迤然地打了個哈欠俯臥了下來。
眾人不自覺地鬆下緊繃的心弦,而如今領著福州府一萬丁壯,身上擔著將反賊拒之門外重擔的武舉人孟千戶已經不由得心生退意。
這也怪不得他,他想,這樣的反賊哪是領著區區民夫就能打敗的對象呢!沒看見鎮東衛這樣的兵士在指揮使的帶領之下都一敗塗地了麽?他隻是一個武舉人,而且並沒有學過什麽兵法。說是千戶,平時手下也不過就是百十來號人,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
孟千戶在心中不斷地給自己開脫著,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囤聚在外的黑壓壓的兵士,道:“原地紮營了,應該在短時間內不會攻城,都給我瞪大眼睛看好了,有消息立即來報。”一轉身,也走了個沒影。
連續兩個主心骨走了,又剛剛經過林瑜的那一番威懾,留在城牆上的眾位兵士麵麵相覷,心裏止不住地發虛。
而這一切都被地下的人看在眼裏,迴頭就報到了林瑜的帳中。
林瑜對此沒有什麽多的想法,就像是之前說的,在拿下鎮東衛的時候,整個福州府其實已經組建不了多少有用的抵抗了。這個府城的被攻陷不過是早晚的事情,隻是早一天拿下,林瑜也就能夠早一天進駐府城,以此應對來自福建都司的人馬。
在野戰的時候,他手下的兵士就能夠以一當十,有著地利之便就更加如虎添翼。
也不知道興化府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林瑜看向東南方向。算算日子,這時候廣東水師應該已經出動,隻要這一場海戰勝利,下麵的路無疑會好走很多。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地下的兵士們開始埋鍋造飯。
很簡單的醃好的肉幹,一包用紗布包好的調料,曬曬幹還能用。加一些水,現挖的野菜,就是一過熱騰騰的肉湯。再把幹餅子往熱湯裏麵一泡,香得城樓上的兵士們肚子裏都開始咕嚕嚕地叫喚。
賊他娘的,這年頭反賊吃的比咱們都好。靠著城牆坐在地上,吳大郎一邊在心裏罵,一邊一點都不浪費地將手裏的幹饃往嘴裏塞,再梗著脖子艱難地咽下去。
他想得很現實,糧食是浪費不得的,那是造罪。而且,有了這一頓還不知道有沒有這命吃下一頓呢,就算死都要當個飽死鬼。
這實在算不上什麽覺悟,他身邊的兵士們都和他一樣,隻要是吃的,再難吃也要咽下去。家裏有老人的,都是百般叮囑過,有糧不吃,那是罪過。饑荒的年頭,一粒米都能叫人瘋狂。
地下的香味源源不斷地飄來,吳大郎忍住了往下看的念頭,使勁告訴自己已經吃飽了。其實,就算往下看也是看不到什麽的。天色已經暗了,除了星星點點的火光,也就隻有那勾人的香味在提醒人,還有一支強軍在。
漸漸的,那個香味也慢慢的散去了,吳大郎這會子抽著鼻子留戀地多吸了幾口,想象著城下反賊們都吃了些什麽樣的美味,靠著城牆閉上了眼睛。後半夜輪到他值夜,正該抓緊一切時間休息才是。
正在眾位兵士疲乏枕地而睡的時候,林瑜的帳中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齊知府,久仰。”林瑜的營帳中點著數根蠟燭,將整個營帳照得纖毫畢現。
“我才應該說一句久仰,林懷瑾林大人。”齊知府臉色發白,深吸一口氣強自按捺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千言萬語在腦海中閃過,最終匯聚成一句,“居然會是你,竟然真是你!”
白天的時候,他站在城牆之上,遠遠地隻能隱約地看見正中的那個人是一個少年。他隻當是哪個反賊頭頭的子侄,才這般眾星拱月。
但是,現在他知道自己完全猜錯了。不管林瑜在來自東番的反賊中擔任著怎樣的位置,至少他在這個軍中是當之無愧的將軍。這從一路走來越來越森嚴的檢查,以及一整個營帳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的將領身上可見一斑。
更何況,此軍紀律嚴苛,絕對不會做出讓一個混功勞的子侄獨占主將大帳這樣的事情來。而眼前的營帳中明顯還帶著很多眼前此人的印記,也是臨時布置所做不到的。
“怎麽不能是我。”林瑜一路以來見多了所有官員看到他時就像見了鬼似的臉色,冷不丁看見
一個沒有雖然震驚,但好歹沒有嚇壞的文官,好奇道,“你似乎已經有了猜測?”
那齊知府從懷裏掏出那樣帕子,道:“天下文人皆知,六元狀元寫得一手好飛白。你留在金陵的那一副對聯每天臨摹拓印的人不計其數,我自然也見過。”隻是相比於那時候刻意表達出來的一種靈秀,現在的這一筆字更加的自然,也更多了幾分舍我其誰的鋒芒。
他看著和傳言中一樣,在燭光中容貌更顯得不似真人的林瑜,心道也不知這消息傳出去,那些書生會不會後悔。
“我聽聞你在福州府募集了一萬丁壯,可偏偏今晚又出現在我的麵前。”林瑜起身,在眾人緊張的目光下,從齊知府的手中拿過那一方的帕子,擱在自己的手裏看了看,隨手塞給了邊上的參謀手中,道,“這上麵的哪句話戳痛你了?”
齊知府臉色不變,他今晚過來,就沒想著能活著迴去。會出現在這裏,隻是想問個清楚,迴頭也好死個明白。他指著林瑜身後掛著的軍旗,道:“不知林大將軍身後的這個漢字,作何解。”
典山瞪大的眼睛,心道這書生怕不是腦子有病吧,他都認識的字居然還要拿出來問問?還特地跑到敵人的腹心問。這就好比一隻兔子跑到狼群的頭狼麵前問,你覺得你們狼應該是什麽樣的一樣荒謬。
在場的眾人有些就和典山一樣一臉懵,甚至覺得這個人是專門來嘲諷他們來了,手很是蠢蠢欲動地想往身邊的武器上伸。
也有一部分麵上露出思索的表情,這群人大多是林瑜當初的莊子上出來的,他們很是受過幾天民族主義教育,想得也就多了一些。
林瑜覺得自己有可能會遇上扯旗以來第一個投降的知府了,略略思忖了一下,道:“那齊知府是怎麽看待‘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這句話呢?”
這句話出自韓愈先生的原道,化用了孔子春秋中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句話。原本的意思,用通俗易懂點的話來講,就是如果一個人打從內心的認同華夏的價值觀,認為自己是一個華夏人,那麽他就屬於華夏民族。而若是一個人並不在認同華夏,那麽哪怕他出生在華夏,那麽他也就不再是華夏民族,就比如說是後世的香蕉人,外黃內白,相當赤果果的例子。
這本身是老祖宗們傳下來的堪稱霸氣的一句話,並帶著非常濃厚的文化輸出的色彩。可是在蒙元、特別是在本朝入關的時候就被故意曲解,甚至完全和原本的
意思南轅北轍。居然變成了那些文人跪舔異族的借口,說是孔老夫子說的,夷狄進了華夏,那就是華夏了。
也不知道千年之前的老夫子看到後人這般曲解他的意思,棺材板還蓋不蓋得住。
不過,孔老夫子的棺材板蓋不蓋得住林瑜不大關心。他隻知道眼前的這個知府在他問出這句話之後,臉色更是白了幾分,他瞧著都有些可憐。他很肯定此人和自己不是從同一個世界來的,但是聽到這一句在本朝有著‘通行’的解釋的話,這個知府卻緊張成這樣子,唯一的解釋,那就是他聽過這話原本的意思。
這也解釋了此人今晚會出現在他麵前的原因。
那齊知府張了張嘴就要解釋,被林瑜開口打斷了,隻聽這個少年將軍輕笑道:“明人不說暗話,你怎麽想的我心裏也有數了。我還有一個問題。”他盯著齊知府狼狽地幾乎無處可藏的眼睛,問,“本朝人分兩等,一等滿人二等漢,你覺得,他們這是華夏了嗎?”
齊知府的樣子就像是照著臉被揍了一拳,麵色恍惚,整個人更是搖搖欲墜。他正是因為心中模模糊糊的有著答案,在林瑜徹底揭穿掉最後的一層遮羞布的時候,才會顯得這樣難堪。
在座的眾人有些恍然,有些依舊懵懂,但是林瑜最後的那句話大家都是聽懂了的,紛紛在臉上露出憤慨的表情來,也是,誰願意一輩子做一個下等人呢?
齊知府深吸一口氣,道:“您就是為了這個才願意跟著東番一道,扯旗造反的嗎?”他的用詞已經變了,在座敏|感一些的人眼中已經翻出一絲喜色來。
林瑜聞言,臉上露出一個奇怪的神色,道:“這麽說也行。”真要解釋自己的心理路程還才是沒完沒了,人家還不一定理解。而關於自己和東番的從屬關係,也沒必要再解釋,以後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的。他倒是對這個知府為什麽會有著和現在大多數讀書人不一樣的想法感到好奇,心學不算。這個學派本就不為本朝所容,所追求的也和本朝倡導的程朱理血南轅北轍。
而他聽過白師父念叨過心學僅剩的幾支,那一支有哪幾個後人都是如數家珍,其中可沒眼前這個齊知府的名字。
齊知府勉強勾起一個笑來,在他那慘白臉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慘淡,道:“不知將軍可願聽我將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說著,他就將小時候曾經看到的聽到的一一娓娓道來。說罷,他苦笑地自嘲道,“有時候在下常想,那是不是隻是我小時候的一個夢,隻是看起來過分真
實。”畢竟,直到現在,他已經年將半百,□□父口中所言的政令從未實現。
誰料,在座其他一些將領麵麵相覷,似有不信之意。但是,坐在案幾之後的林瑜卻麵色凜然,冷聲道:“一個孩子可編不出這樣真實的夢境,也說不出剃發易服這樣的毒計。”
原來,這個世界就像是他記憶中的世界一樣,並非沒人提出剃發易服,隻不過幾次提出之後都被駁迴了而已。
但是,就像一個人被搶劫之後,搶劫犯本來都已經拿出了刀準備來個死無對證,幾經考慮後才沒有下手,這難道還要感謝強盜的寬容嗎?
道理其實是一致的。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麵對眾人看來的目光,齊知府幹脆地一彎腰一揖到底,道:“原為大業盡齊某一份綿薄之力。”他還鬧不清楚是誰的大業,誰叫林瑜打了這麽個含糊的旗號呢。猶豫了一下,他欲言又止地道,“隻是有一件……”
林瑜忙伸手扶起,道:“有幸得齊知府之助。”他不是個說文人互相吹捧的酸話的性子,說完了這一句之後就道,“不知齊知府可有何難事。”
齊知府苦笑了一聲,道:“在大將軍來之前,在下已經將一家老小連夜順著水路送去了白沙驛,我擔心這邊的消息一傳出去,他們就性命難保了。”
也是,本朝對於失地之官本就嚴苛,基本上就別想活。若是傳出齊知府舉城投降的消息,他那一家老小的下場就可以想見了。
“這倒不是什麽難事。”林瑜露出一個笑來,自大地說一句,這片土地上不獨是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凡是有碼頭的地方,就有他的眼線。他輕輕地道了一聲,“安心,最遲明晚,你就能看見你的家人了。”
齊知府一頭的霧水,再看別人則是一副好奇地不得了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在好奇什麽。
“在此之前,還請齊知府稍待。”林瑜坐在案幾之後,說出的話不容置疑,道,“子鼠,送齊知府會福州府。”
在眾人掩飾不住的好奇目光中,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從林瑜背後的一個角落裏走出來,領命而去。
齊知府對於一個人來卻兩個人迴去這一點倒是適應良好,他心裏也清楚,說得再好聽,他現在還是一個降臣,頂多比旁人多了一個舉城投獻的功勞,若是能帶上一個對方的心腹讓人放心的話,這其實也沒什麽。
他歎了口氣,抬頭看了看頭頂上亙古的星空,心道,無論他今日的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