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子茜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午間的時候,她正在和白術一起說笑。前兩天她們看了這邊的話本子,狠狠地嘲笑了那些書生對著‘大戶人家’不切實際的想象。
用自家夫婿的話怎麽說得來著,貧窮限製了他們的想象力。
有時候夫婿說話乍一聽覺得怪,仔細想想還挺有道理的,而且叫人發笑。
常子茜不自覺地低頭露出一個微笑,白術含笑看著這個和自家大爺年紀一般大的女孩子,正要開口說什麽,卻看見院門口站著白苓。
“白苓?你不是隨著爺去了府衙嗎?”常子茜看見白術的目光越過了她,一轉頭就看見自家夫君的隨身小廝居然直接闖進了內院,麵色就有些不好看,“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了?”
“迴奶奶的話。”白苓深吸了一口氣,道,“大爺叫我傳話迴來,說他落了一本書,叫家裏給找一找?”
什麽書這麽要緊,常子茜納悶,正要開口問,就被身邊的白術給按住了手。白術對著她搖了搖頭,然後對著白苓道:“我們知道了,你去前頭書房看看。”
常子茜不出聲了,自她嫁進來,這裏上上下下的人從未有過任何不敬。即便是看著林瑜長大的白術也從未有過這般越過她直接說話的情況,見白苓居然毫無異議的轉身走了,她敏|感地發覺,可能真的有什麽事情不對勁。
這時候,她發揮了世家大小姐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出來的鎮定,目光看向白術,等她給自己一個解釋。
卻見白術對著她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柔柔地道:“咱們也迴房給大爺找一找吧?”
常子茜順著她的攙扶起身道:“這麽些書,得找到什麽時候去?”兩人在滿院子的丫鬟婆子的相攜著向林瑜的內書房走去。
等進了書房,就見白術手腳利落地從書架上翻出一本薄薄的賬冊來,那是前段時間林瑜給幾人弄掩護的身份時候所產生的流水以及相關內容。
常子茜沉默地看著,然後在她翻出一個小小的手爐時,默不作聲地上前,拿起那本賬冊子,一頁頁地撕下湊上白術生起的小火苗。
見狀,白術心裏一寬。雖然不知道她對自家的大爺的事業知道多少,至少這是一種表態。
兩人看著一本賬冊全都燒成了灰燼,然後白術熟練地掏出一瓶花露來,往熄滅的炭火上滴了兩滴。一陣冷梅香騰然而起,迅速地和這屋內原本的香
味融合在一起。
常子茜眼尖地看見那瓶子和聘禮中出自玉英閣的花露不一般,沒有一個通常會有的燙銀標記,這冷梅香也是市麵上未曾有的香型。
她依舊默不作聲,心裏對出嫁前老爺子和她說得林瑜非凡人更相信了幾分。
書房裏也就這麽一個比較麻煩的賬冊子而已。林瑜來廣州府的時間才大半年的光景,一般有什麽要緊的東西都按照原本的流程及時毀去。隻有像這樣類似賬冊的紀錄會保留在案,歸入已經搬到釣魚台的秘閣。
但是,這一迴按照林瑜傳來的消息,是最嚴重的警報。這意味著她們必須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收拾好必備的東西,盡快撤迴東番。這時候帶上這樣的賬冊無疑是不明智的,毀去也就是唯一的選擇。
“奶奶您能帶上一個可以絕對信任的人。”白術輕聲道,“不過,不用收拾行李,東麵什麽都準備好了。”
常子茜臉色刷得一下白了,她長這麽大,哪裏能想得到剛嫁了人就要麵對這樣的事情。她幾乎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代表著什麽,說句不好聽的,再大的罪名有著她的祖父在,不怕兜不住。所以,這麽訓練有素的樣子,就隻有一種可能了。她不顧自己腦子裏亂糟糟的內容,抓著白術道:“可是,家裏該怎麽辦?”
“我已經派人接老爺子一家來南方了。”一個清亮地聲音出現在常子茜的背後,林瑜緩步走進內書房,目光在小手爐上一溜,對著白術微微一頷首。
許是林瑜一派安然、宛若無事的樣子叫常子茜放心,她擦了擦眼角溢出來的眼淚,道:“是要去北州嗎?”
林瑜順了順她的脊背,道:“不是,是東番。”
應該慶幸方玨此人善於樹敵,這個史巡撫從來沒有想過將自己手上得來的消息告訴給他聽。就算以方玨對東麵欲除之而後快的心態,到時候朝廷下旨下來,他必定會是第一個請戰的。
更重要的是,沿海地區的水師隻有方玨一支,到時候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但是這不妨礙史巡撫故作不知,以此來惡心方玨。
這個長於實幹的巡撫一時私心,卻大大的方便了林瑜在私下裏撤離家人。他很確定,如果方玨知道朝廷拿到了東番的把柄的話,擅自出兵沒那個膽子,戒嚴附近海域卻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的結論。
哪裏有現在這樣方便,送走常子茜以及張家人幾乎沒有花費多少力氣。
姑蘇那邊已經有信來,傳遞密折的急
腳已經被拿下。在廣州府這邊的史巡撫發覺朝廷沒有反應前,還有至少一旬日的時間。
這點天數,在平時大概隻是一眨眼。換做現在卻是兩家人家的性命,辰龍配合著京城中的卯兔等人幾乎是分秒必爭。
所以,當林瑜這邊得到了姑蘇來到消息的同時,辰龍也帶著幾個心腹趁夜出現在了京城。正所謂蛇有蛇道鼠有鼠道,生肖本就是專精這一方麵的,有著卯兔的接應,這樣一對的生麵孔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常柯敏今兒的公務難得多了一些,姚氏是習慣了的。並不多等,他也不以為杵,自己在書房收拾了就睡下了。
老人家覺輕,木質的窗戶一響,人就迷迷糊糊地醒轉過來。
心裏一邊罵林瑜那小子這是也又鬧什麽幺蛾子,手下也不叫人省心,大半夜的還叫不叫人睡覺了。一雙迷蒙的眼睛看見大開的窗戶卻瞬間清醒了。
他一下子翻身坐起,心道不對。他注意觀察過送信的人都是經過訓練的,總是等人睡熟之後才會將信送來。也從來都很克製地稍稍碰一下窗欞,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的情況。
披著一件氅衣他站在窗邊往外看去,就見一個黑黝黝的人影站在幾步開外的地方。今晚的月色好,常柯敏還能看得清那人右眼下方一顆小小的痣。
這個常柯敏從未蒙麵的年輕人伸手將一個卷得細細的紙遞過來,常柯敏接過來也不急著打開,先讓開身子,示意這個年輕人進來,問:“這是出了什麽事,這般著急?”
年輕人也就是辰龍的手下、原本的巳蛇搖了搖頭,道:“屬下接到的命令是將您一家安全地送出去。”除了任務之外的任何信件不該知道的就不去知道,這是他以前接受到的訓練,以及刻在骨子裏的鐵則。須知現在的他們可以說是獨立在外,而信任的崩塌一旦開始就是毀滅性的。
常柯敏眉頭一跳,心裏泛起不大好的預感。打開紙條一看,差點沒整個人挑起來大聲臭罵林瑜一頓。
他深吸一口氣,將捏在手裏團成一團的紙條小心地展開再看一遍,之間上麵仍舊寫著那幾個字:“去年已取東番,月初有人首告謀反。”
好一個去年!好一個已取,他說呢,這家夥怎麽可能那麽安分,原來悄無知覺地就做下了那樣一件大事。
和他一樣心情的還有被辰龍親自通知的林如海,比起他的手下,辰龍的權限就告了很多,也被授意必要的時候可以透露一部分。
林如海盯著手上的紙條,沉默了一會兒,發覺自己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驚訝或者火冒三丈。甚至於,他舉起紙條來湊上燭火點燃的時候,手腕依舊是穩穩當當的,比他當初在揚州的時候親手燒掉自己的那一份奏折的時候可要鎮定多了。
非要說的話,大約是早在林瑜和談虛君的時候,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了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他淡然自若地問道:“密折是被攔下來了吧?”他掐著手指算了算,月初有人首告的話,按照急腳的行程,應該在五天前就引起軒然大波了。可現在已經快要月中,京中卻依然風平浪靜,也就隻有這一種可能。
辰龍點點頭,道:“密折剛送出去的時候就被發覺了,前一段時間在姑蘇被攔了下來。”
“也就是說,我們還有一段時間。”林如海在心裏計算著,京中的高官想要出城比想象中的要艱難很多,而且,他一個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常家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總不能一齊帶著家眷從京師中消失吧?
常柯敏也在想這個問題,有那麽一瞬間他是想著將林瑜給告出去的。但是,那也隻是一瞬間的思緒罷了,他完全沒有在這方麵多費心思。
他的腦筋瘋狂地轉動著,燭火映照著他的一雙眼珠發亮。林瑜為什麽轉變想法已經不重要了,現在的情況是,朝廷抓住了東番的把柄,一定會借此大做文章。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年前東番已經易主。這時候,就要看林瑜是一開始就打出自己的旗號,還是直接先用鄭家的。
戰爭一旦開始,就非要分出一個死活出來。林瑜自然不可能用鄭家的名號,這時候隱藏自己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東番是他選中的根基,朝廷對著東番下手,那就是不死不休。再者,沒有將士在外征戰,主將龜縮連一個名字都不漏的道理。
就算比他想象中的倉促一些,但也比當初計劃中姑蘇暴露好很多。
常柯敏算不到林瑜的想法,在他看來,暫時韜光養晦也不差什麽。特別是鄭紹暫時對朝廷還存在一定的威懾的時候,當今會是個什麽樣的想法也不好說。
第二天就是沐休,常林二人再一次見了一麵。
常柯敏看著林如海身後跟著的一個眼生的長隨,就見那個人對著邊上的一個位置打了個手勢。他瞬間就明白了這也是林瑜的手下,隻不過,好像更高一級。
辰龍本想著找一個角落躲起來,就像是以前經常幹的那樣,不得不說還挺懷念的。
不過,林如海開口道:“這位……”
“辰龍。”辰龍止住了腳,道,“林大人還有什麽吩咐。”
“方不方便把昨晚你和我說的再說一次?”
辰龍點點頭,這本就在授權之內。他開口將一些情報再說了一次,常柯敏聽了再看看林如海平靜無波的麵色,忍不住問道:“早知道了?”
知道他指的是林瑜想要扯旗造反這事,林如海老實地搖搖頭:“不知道,但是要說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是假的。”
“朝廷未必知道東番已經易主,如果那小子擅動才是真的無法挽迴了。”常柯敏還是不讚成林瑜的直接造反,這風險可比之前的想法高多了。
林如海想了想,道:“還是商討一下怎麽離開吧。”他不是不明白這個,但是相對的,他也記得林瑜曾經說過一句話。還是在那一晚,聊過之後,他曾經輕輕地說了一聲,這要是直接造反可以現在帶著鐐銬跳舞要輕鬆多了。
那時候,他不明白林瑜為什麽這麽說。但是,等他當上戶部左侍郎的時候,他忽然就明白了。他這個位置掌管國庫,各地來的稅銀都要通過他的手。前兩年的時候,興化府遭逢大變。當今便免了那邊的稅賦和徭役,但是,這也不過是在隔離期的一年多。
事實上,在林瑜到興化府第二年的時候,興化府就開始恢複繳稅了。那一府的稅銀交上來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會是那樣一個高的數字。
丁口稅不去說,死了那麽多人,收不上什麽了。農稅也隻是持平,但是商稅陡然漲了一大截。當今還以為林瑜是沿襲了之前特殊時期叫商人‘捐獻’一策,還為此大加讚歎他一心為公,全都交與了國庫。但是林如海知道,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商稅就是三十稅一的比例繳出來的。
至於他為什麽知道,這還用說麽,興化府最大的蔗糖生意有他林家的三成份子。不僅僅如此,在蔗糖產業興起的同時,因為糧食的減少,不得不從邊上買進,這樣又是一筆。據他所知,因為蔗糖工人的工錢比較高,也願意多買一些東西,好些漁民的生活都好了很多。而在蔗糖田地的邊上,甚至還出現了初俱規模的養豬場,提供了比外地更廉價的肉,這些豬產生的糞肥漚過之後,就能肥田。
這些都在常子蘭提交的報告中寫過,那時候林如海就知道為什麽林瑜會覺得自己是在戴著鐐銬,根本活動不開了。因為事實像是他看到的一樣,一個小小的興化府,還在他顧忌這個顧忌那個的時候就能有這樣的成
就,若是去掉了那一層沉重的枷鎖,他又會又怎樣的表現呢?
在知道林瑜在東番拿下了一塊地,新設了一個北州之後,其實林如海還挺好奇的。
常柯敏不知道林如海的心裏活動,他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臉沉穩的林如海,壓低聲音道:“咱們三家早在一條船上我知道,但是你真的就一點都不擔心?”
“怎麽可能不擔心,這可不僅僅是掉腦袋、還是幾族一塊兒掉腦袋的大事。”誰不想過安生日子呢,但是,“懷瑾您也是知道的,定下的主意輕易不會再改。”
所以,與其想著怎麽勸,還不如想想怎麽讓家人全身而退來得現實一些。
常柯敏微動了動嘴角,然後放棄地揮了揮手,道:“先把家眷使個名義送出去,我是個不怕的。”
“我們得留著,等那邊的消息徹底定下來才好離開,否則就太紮眼了。”林如海輕飄飄地就想說的不是自己的生死一樣,“過一段日子就是八月十五,正好兩家女眷約好了一道去城外,去道觀打醮也好、寺廟裏祈福也罷,總之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成了。”
兩人這般說定了,轉頭看從頭到尾不曾出身的辰龍。無論要做什麽,總離不開這一位的接應,他們得聽聽他怎麽想的。說起來,人家是做慣這個的,聽聽他的意見並無妨。
卻見辰龍隻一點頭,道:“隻離著水路近一些就成了,少帶些丫鬟婆子,人多口雜。大爺說了,兩位決定怎麽走,咱們隻負責安全地將諸位送南去。”還有,在有人犯倔的時候,打暈了打包帶走。
兩家人家自去收拾,林家人口簡單,林如海把事情這麽和賈敏一說,她就利索地去收拾東西了。晚間林瑜宅子裏頭的劉嬤嬤也來了,她已經把地下的小子丫頭們全都通過卯兔給送出去了。因著不放心賈敏這邊,就沒有跟著一道走,反而上門來。
賈敏正愁身邊沒有一個見過大風浪的老成嬤嬤呢,劉嬤嬤一來,忙得了寶似的拽住了。劉嬤嬤就幫著暗地裏收拾起來,見她有時候看著滿院子的仆役發愁,就勸了幾句。
“怕什麽,到時候,隻說在莊子上住個幾日。人都帶了去,這上頭也沒那個心思去為難幾個粗使。”這隻是一句安慰的話,但是這時候賈敏也隻能這麽想了。
常家要麻煩一些,雖然他們的族人就在泉州府,往興化一遷就更安全了。但是,京城常家這個嫡支卻有著不少的人。常家二房出外上任了,還要另外想辦法。可二房的子女卻留在了京中
,這一大家子收拾起來可不簡單。
這裏頭的事情常柯敏隻告訴了自己的發妻姚氏,有她看著,他才能放心一些。
八月十五的那一日,兩家人家就約好了,大張旗鼓、光明正大地去了外頭的清虛觀打醮。賈母興頭得很,不過她端午節剛去過一次,自己輩分又高,恐去了小輩們不得自在,就隻叫人送了禮。老祖宗不去,下麵的更不去了,是故常林二家還算清淨。
做戲自然要做全套,兩家人家在清虛觀碰了頭,和觀主張真人說了一會子話,熱熱鬧鬧了一天,這才散去。
這平安醮一打就是三日,這三日裏兩家的女眷有來的也有不來的,隻有姚氏和賈敏是日日不拉,每天都虔誠的在三清麵前祈福。她們心裏的擔的事唯有她們兩人清楚,又不好說出口,這幾日倒覺得更親近了一些。
最後一天,張真人見賈敏麵上似有愁苦之氣,他早年是賈代善的替身,也是看著這個姑娘長大的,便勸道:“夫人如今子女雙全、富貴兩齊,何苦這邊愁眉。”
賈敏就笑道:“真人還是這般會說話,哪裏有什麽愁苦呢,像是看岔眼了。”又對著身邊的姚氏抱怨道,“這真人慣會說好話,隨口一個命格,可把我小時候給坑苦了。”不知道學了多少規矩,後來去求了父親才好些。
張真人撫著須大笑,然後道:“國公爺和老道說過那一段兒。”他看著賈敏,意味深長道:“老道胡說八的多了,夫人那個老道可不曾摻假。”
賈敏正要笑他,卻想起當初自己父親扮作個小子領來玩的時候,張真人說得話,一時竟怔住了。
姚氏見她呆了呆,便扯了扯她,道:“可是想起什麽了?”她也沒放在心上,她們這樣的人家,說出去誰敢說命不好,也托生不到大家裏來。
賈敏猛地抬頭看張真人,就見他含笑搖頭道:“三日的平安醮也夠了,些許波折影響不了夫人一路坦途,好日子還在後麵呢,且放寬心才是,老道就先告辭了。”
這時候就算是姚氏都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她狐疑地看著賈敏,卻見她低頭不言,那老道又溜得飛快。不過,聽著話頭是好的,也叫她忐忑的心安穩了一些。想著,她拍了拍沉思的賈敏,勸慰了兩句。
見四下無人,賈敏這才歎道:“幼時,他和我父親說過,我是個王妃的命格,父親隻斥他不經,當是玩笑也沒放在心上。”後來,她嫁給了林如海,更隻當是說笑了。
“誰能想得到呢?
”姚氏也歎一聲,心裏好歹安定了些。既然賈敏命格如此,就說明無論如何,她那個孫女婿是個有真本事的。
林瑜當機立斷派人的這個做法是正確的,這一位史巡撫在送出密折不久之後,就又寫了一份請安折子。隻不過這種日常的折子是通過驛站來遞送,速度相比急腳就要慢得多了。不過,每月一封的請安折子一向不會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內容。而急腳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太大了,本就貧弱的國庫哪裏耗費得起。
史巡撫還真不是以防萬一,隻是例行請安,再為了送上這種消息例行請罪而已。這一迴林瑜就沒有再攔,急腳隻是一個人,而驛站裏的人員往來頻繁,特別是淮揚江浙繁華一帶,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動手那就是真的捅了馬蜂窩了。
所以,當坐在內閣之中的常柯敏看見發現邊上先整理奏折的吏目手一抖,將手裏的奏折掉在地上時,心裏先咯噔一下。麵上恍若無事地道:“冒冒失失的,連本奏章都拿不住不成?”
那個吏目忙將地上的奏章撿起來,恭敬地呈給常柯敏,他們可不敢得罪這樣的實權閣老,向來乖覺得很。
常柯敏上下掃了一下,辟頭就是廣東巡撫的請安等語,寫到了一半才說去關於東番造反一事,用詞也很含糊,有反意,學塾映射本朝正統等等,接下來就是請罪。常柯敏心裏沉甸甸的,本朝文字上最緊,寫什麽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仇人拿去逐字逐句地摳。
這一封請安折子上去就是火上澆油,當今又這般愛麵子,這一迴注定不能善了。
慶幸自己被林如海勸動,現將家人給送了出去的常柯敏一伸手將這個奏章給袖了,對著那冷汗直冒的吏目道:“嘴|巴閉嚴實了知不知道,一絲兒風聲都不許漏出去。”
那吏目忙點頭,看著常大學士向著裏頭走去,心道不愧是當大學士的,真真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
常柯敏這是已經經過更刺激的了,畢竟要造反的就是他那個剛轉正沒多久的孫女婿。現在,他正要親手將這一份奏章送到當今的案前。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當今大怒,拍著桌子大罵鄭氏枉顧皇恩,叫著要立時出兵將人給拿下。
人家鄭氏顧得是前明朱氏的皇恩,又跟你有什麽關係了。大約是破罐子破摔了,常柯敏心裏不大客氣起來。本來麽,皇帝也就是凡人,不一定各個聰明,對他們這些天天幾乎能見上麵的臣子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光環可言。
常柯敏慢慢
地道:“是不是召集內閣,要動東番也不是小事。”
果然說到這個的時候,當今稍微鎮定了一些,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國庫如今如何。”想了想,他道,“把內閣裏頭今天在職的都召來,另請林卿來。”
邊上的戴權趕緊遣了小黃門去請人,自己留下來給當今順氣。
等出了宮門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兩人麵色古怪地對視了一眼,各自分開。
直到晚上再聚的時候,他們再也忍不住地輕笑出聲來。無他,今天下午那一幕實在是太荒誕了。這種奇怪的情況隻有他們兩人才能懂,幸好都是人精|子,麵上都裝得好好的,給糊弄了過去。
笑過之後,常柯敏正色問道:“國庫的錢糧真的這般吃緊了?”
“這個瞞不了人,確實吃緊。”說起這個林如海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來,“別的人不知道,您還知道麽,浙江金華府饑荒,北至紹興府嵊縣、南至溫州府樂清,其中金華府尤為嚴重。現在這消息還按著,不過也快按不住了。”
常柯敏搖了搖頭,道:“有句話不該說,但是。”他頓了頓,指著上頭道,“這是老天爺都站在懷瑾一邊呢!”
林如海默默地歎了口氣。
兩人正在相顧無言,就聽外麵一聲輕輕地叩窗之聲。辰龍從窗戶裏翻窗進來,肅容對兩人道:“南邊有消息來,大爺已經自東番打出旗號來,匯合興化府直取福州府。”
“臭小子好快的速度。”常柯敏喃喃了一聲,道。
“消息很快就會傳來京城,還請兩位大人即刻做決定,什麽時候走。”辰龍巴不得他們說立時就走,他也好迴到漕運上。在他眼裏控製南北漕運可比待在京城裏頭幹耗時間要有用的多了。
“後日沐休,我們今晚就走。”常柯敏當機立斷道,當他確定了心意的時候,他的決斷就顯現出來了,“明天請人告個假,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們早就出了百裏之外了。”
就像是辰龍說得那樣,整個兩廣、閩浙一帶已經炸開鍋了。
當林瑜帶著整三萬的兵士出現海域之上的時候,誰都沒有在意。這一帶唯一的水師就是廣東水師提督方玨,他還沉浸在廣州開埠給他帶來的銀錢中不可自拔呢。
等他迴過神來的時候,整個興化府已經淪陷了。
他當然不知道這是林瑜本就在興化府經營深厚的原因,得到消息的時候隻覺得驚悚。
午間的時候,她正在和白術一起說笑。前兩天她們看了這邊的話本子,狠狠地嘲笑了那些書生對著‘大戶人家’不切實際的想象。
用自家夫婿的話怎麽說得來著,貧窮限製了他們的想象力。
有時候夫婿說話乍一聽覺得怪,仔細想想還挺有道理的,而且叫人發笑。
常子茜不自覺地低頭露出一個微笑,白術含笑看著這個和自家大爺年紀一般大的女孩子,正要開口說什麽,卻看見院門口站著白苓。
“白苓?你不是隨著爺去了府衙嗎?”常子茜看見白術的目光越過了她,一轉頭就看見自家夫君的隨身小廝居然直接闖進了內院,麵色就有些不好看,“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了?”
“迴奶奶的話。”白苓深吸了一口氣,道,“大爺叫我傳話迴來,說他落了一本書,叫家裏給找一找?”
什麽書這麽要緊,常子茜納悶,正要開口問,就被身邊的白術給按住了手。白術對著她搖了搖頭,然後對著白苓道:“我們知道了,你去前頭書房看看。”
常子茜不出聲了,自她嫁進來,這裏上上下下的人從未有過任何不敬。即便是看著林瑜長大的白術也從未有過這般越過她直接說話的情況,見白苓居然毫無異議的轉身走了,她敏|感地發覺,可能真的有什麽事情不對勁。
這時候,她發揮了世家大小姐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出來的鎮定,目光看向白術,等她給自己一個解釋。
卻見白術對著她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柔柔地道:“咱們也迴房給大爺找一找吧?”
常子茜順著她的攙扶起身道:“這麽些書,得找到什麽時候去?”兩人在滿院子的丫鬟婆子的相攜著向林瑜的內書房走去。
等進了書房,就見白術手腳利落地從書架上翻出一本薄薄的賬冊來,那是前段時間林瑜給幾人弄掩護的身份時候所產生的流水以及相關內容。
常子茜沉默地看著,然後在她翻出一個小小的手爐時,默不作聲地上前,拿起那本賬冊子,一頁頁地撕下湊上白術生起的小火苗。
見狀,白術心裏一寬。雖然不知道她對自家的大爺的事業知道多少,至少這是一種表態。
兩人看著一本賬冊全都燒成了灰燼,然後白術熟練地掏出一瓶花露來,往熄滅的炭火上滴了兩滴。一陣冷梅香騰然而起,迅速地和這屋內原本的香
味融合在一起。
常子茜眼尖地看見那瓶子和聘禮中出自玉英閣的花露不一般,沒有一個通常會有的燙銀標記,這冷梅香也是市麵上未曾有的香型。
她依舊默不作聲,心裏對出嫁前老爺子和她說得林瑜非凡人更相信了幾分。
書房裏也就這麽一個比較麻煩的賬冊子而已。林瑜來廣州府的時間才大半年的光景,一般有什麽要緊的東西都按照原本的流程及時毀去。隻有像這樣類似賬冊的紀錄會保留在案,歸入已經搬到釣魚台的秘閣。
但是,這一迴按照林瑜傳來的消息,是最嚴重的警報。這意味著她們必須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收拾好必備的東西,盡快撤迴東番。這時候帶上這樣的賬冊無疑是不明智的,毀去也就是唯一的選擇。
“奶奶您能帶上一個可以絕對信任的人。”白術輕聲道,“不過,不用收拾行李,東麵什麽都準備好了。”
常子茜臉色刷得一下白了,她長這麽大,哪裏能想得到剛嫁了人就要麵對這樣的事情。她幾乎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代表著什麽,說句不好聽的,再大的罪名有著她的祖父在,不怕兜不住。所以,這麽訓練有素的樣子,就隻有一種可能了。她不顧自己腦子裏亂糟糟的內容,抓著白術道:“可是,家裏該怎麽辦?”
“我已經派人接老爺子一家來南方了。”一個清亮地聲音出現在常子茜的背後,林瑜緩步走進內書房,目光在小手爐上一溜,對著白術微微一頷首。
許是林瑜一派安然、宛若無事的樣子叫常子茜放心,她擦了擦眼角溢出來的眼淚,道:“是要去北州嗎?”
林瑜順了順她的脊背,道:“不是,是東番。”
應該慶幸方玨此人善於樹敵,這個史巡撫從來沒有想過將自己手上得來的消息告訴給他聽。就算以方玨對東麵欲除之而後快的心態,到時候朝廷下旨下來,他必定會是第一個請戰的。
更重要的是,沿海地區的水師隻有方玨一支,到時候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但是這不妨礙史巡撫故作不知,以此來惡心方玨。
這個長於實幹的巡撫一時私心,卻大大的方便了林瑜在私下裏撤離家人。他很確定,如果方玨知道朝廷拿到了東番的把柄的話,擅自出兵沒那個膽子,戒嚴附近海域卻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的結論。
哪裏有現在這樣方便,送走常子茜以及張家人幾乎沒有花費多少力氣。
姑蘇那邊已經有信來,傳遞密折的急
腳已經被拿下。在廣州府這邊的史巡撫發覺朝廷沒有反應前,還有至少一旬日的時間。
這點天數,在平時大概隻是一眨眼。換做現在卻是兩家人家的性命,辰龍配合著京城中的卯兔等人幾乎是分秒必爭。
所以,當林瑜這邊得到了姑蘇來到消息的同時,辰龍也帶著幾個心腹趁夜出現在了京城。正所謂蛇有蛇道鼠有鼠道,生肖本就是專精這一方麵的,有著卯兔的接應,這樣一對的生麵孔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常柯敏今兒的公務難得多了一些,姚氏是習慣了的。並不多等,他也不以為杵,自己在書房收拾了就睡下了。
老人家覺輕,木質的窗戶一響,人就迷迷糊糊地醒轉過來。
心裏一邊罵林瑜那小子這是也又鬧什麽幺蛾子,手下也不叫人省心,大半夜的還叫不叫人睡覺了。一雙迷蒙的眼睛看見大開的窗戶卻瞬間清醒了。
他一下子翻身坐起,心道不對。他注意觀察過送信的人都是經過訓練的,總是等人睡熟之後才會將信送來。也從來都很克製地稍稍碰一下窗欞,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的情況。
披著一件氅衣他站在窗邊往外看去,就見一個黑黝黝的人影站在幾步開外的地方。今晚的月色好,常柯敏還能看得清那人右眼下方一顆小小的痣。
這個常柯敏從未蒙麵的年輕人伸手將一個卷得細細的紙遞過來,常柯敏接過來也不急著打開,先讓開身子,示意這個年輕人進來,問:“這是出了什麽事,這般著急?”
年輕人也就是辰龍的手下、原本的巳蛇搖了搖頭,道:“屬下接到的命令是將您一家安全地送出去。”除了任務之外的任何信件不該知道的就不去知道,這是他以前接受到的訓練,以及刻在骨子裏的鐵則。須知現在的他們可以說是獨立在外,而信任的崩塌一旦開始就是毀滅性的。
常柯敏眉頭一跳,心裏泛起不大好的預感。打開紙條一看,差點沒整個人挑起來大聲臭罵林瑜一頓。
他深吸一口氣,將捏在手裏團成一團的紙條小心地展開再看一遍,之間上麵仍舊寫著那幾個字:“去年已取東番,月初有人首告謀反。”
好一個去年!好一個已取,他說呢,這家夥怎麽可能那麽安分,原來悄無知覺地就做下了那樣一件大事。
和他一樣心情的還有被辰龍親自通知的林如海,比起他的手下,辰龍的權限就告了很多,也被授意必要的時候可以透露一部分。
林如海盯著手上的紙條,沉默了一會兒,發覺自己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驚訝或者火冒三丈。甚至於,他舉起紙條來湊上燭火點燃的時候,手腕依舊是穩穩當當的,比他當初在揚州的時候親手燒掉自己的那一份奏折的時候可要鎮定多了。
非要說的話,大約是早在林瑜和談虛君的時候,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了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他淡然自若地問道:“密折是被攔下來了吧?”他掐著手指算了算,月初有人首告的話,按照急腳的行程,應該在五天前就引起軒然大波了。可現在已經快要月中,京中卻依然風平浪靜,也就隻有這一種可能。
辰龍點點頭,道:“密折剛送出去的時候就被發覺了,前一段時間在姑蘇被攔了下來。”
“也就是說,我們還有一段時間。”林如海在心裏計算著,京中的高官想要出城比想象中的要艱難很多,而且,他一個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常家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總不能一齊帶著家眷從京師中消失吧?
常柯敏也在想這個問題,有那麽一瞬間他是想著將林瑜給告出去的。但是,那也隻是一瞬間的思緒罷了,他完全沒有在這方麵多費心思。
他的腦筋瘋狂地轉動著,燭火映照著他的一雙眼珠發亮。林瑜為什麽轉變想法已經不重要了,現在的情況是,朝廷抓住了東番的把柄,一定會借此大做文章。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年前東番已經易主。這時候,就要看林瑜是一開始就打出自己的旗號,還是直接先用鄭家的。
戰爭一旦開始,就非要分出一個死活出來。林瑜自然不可能用鄭家的名號,這時候隱藏自己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東番是他選中的根基,朝廷對著東番下手,那就是不死不休。再者,沒有將士在外征戰,主將龜縮連一個名字都不漏的道理。
就算比他想象中的倉促一些,但也比當初計劃中姑蘇暴露好很多。
常柯敏算不到林瑜的想法,在他看來,暫時韜光養晦也不差什麽。特別是鄭紹暫時對朝廷還存在一定的威懾的時候,當今會是個什麽樣的想法也不好說。
第二天就是沐休,常林二人再一次見了一麵。
常柯敏看著林如海身後跟著的一個眼生的長隨,就見那個人對著邊上的一個位置打了個手勢。他瞬間就明白了這也是林瑜的手下,隻不過,好像更高一級。
辰龍本想著找一個角落躲起來,就像是以前經常幹的那樣,不得不說還挺懷念的。
不過,林如海開口道:“這位……”
“辰龍。”辰龍止住了腳,道,“林大人還有什麽吩咐。”
“方不方便把昨晚你和我說的再說一次?”
辰龍點點頭,這本就在授權之內。他開口將一些情報再說了一次,常柯敏聽了再看看林如海平靜無波的麵色,忍不住問道:“早知道了?”
知道他指的是林瑜想要扯旗造反這事,林如海老實地搖搖頭:“不知道,但是要說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是假的。”
“朝廷未必知道東番已經易主,如果那小子擅動才是真的無法挽迴了。”常柯敏還是不讚成林瑜的直接造反,這風險可比之前的想法高多了。
林如海想了想,道:“還是商討一下怎麽離開吧。”他不是不明白這個,但是相對的,他也記得林瑜曾經說過一句話。還是在那一晚,聊過之後,他曾經輕輕地說了一聲,這要是直接造反可以現在帶著鐐銬跳舞要輕鬆多了。
那時候,他不明白林瑜為什麽這麽說。但是,等他當上戶部左侍郎的時候,他忽然就明白了。他這個位置掌管國庫,各地來的稅銀都要通過他的手。前兩年的時候,興化府遭逢大變。當今便免了那邊的稅賦和徭役,但是,這也不過是在隔離期的一年多。
事實上,在林瑜到興化府第二年的時候,興化府就開始恢複繳稅了。那一府的稅銀交上來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會是那樣一個高的數字。
丁口稅不去說,死了那麽多人,收不上什麽了。農稅也隻是持平,但是商稅陡然漲了一大截。當今還以為林瑜是沿襲了之前特殊時期叫商人‘捐獻’一策,還為此大加讚歎他一心為公,全都交與了國庫。但是林如海知道,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商稅就是三十稅一的比例繳出來的。
至於他為什麽知道,這還用說麽,興化府最大的蔗糖生意有他林家的三成份子。不僅僅如此,在蔗糖產業興起的同時,因為糧食的減少,不得不從邊上買進,這樣又是一筆。據他所知,因為蔗糖工人的工錢比較高,也願意多買一些東西,好些漁民的生活都好了很多。而在蔗糖田地的邊上,甚至還出現了初俱規模的養豬場,提供了比外地更廉價的肉,這些豬產生的糞肥漚過之後,就能肥田。
這些都在常子蘭提交的報告中寫過,那時候林如海就知道為什麽林瑜會覺得自己是在戴著鐐銬,根本活動不開了。因為事實像是他看到的一樣,一個小小的興化府,還在他顧忌這個顧忌那個的時候就能有這樣的成
就,若是去掉了那一層沉重的枷鎖,他又會又怎樣的表現呢?
在知道林瑜在東番拿下了一塊地,新設了一個北州之後,其實林如海還挺好奇的。
常柯敏不知道林如海的心裏活動,他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臉沉穩的林如海,壓低聲音道:“咱們三家早在一條船上我知道,但是你真的就一點都不擔心?”
“怎麽可能不擔心,這可不僅僅是掉腦袋、還是幾族一塊兒掉腦袋的大事。”誰不想過安生日子呢,但是,“懷瑾您也是知道的,定下的主意輕易不會再改。”
所以,與其想著怎麽勸,還不如想想怎麽讓家人全身而退來得現實一些。
常柯敏微動了動嘴角,然後放棄地揮了揮手,道:“先把家眷使個名義送出去,我是個不怕的。”
“我們得留著,等那邊的消息徹底定下來才好離開,否則就太紮眼了。”林如海輕飄飄地就想說的不是自己的生死一樣,“過一段日子就是八月十五,正好兩家女眷約好了一道去城外,去道觀打醮也好、寺廟裏祈福也罷,總之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成了。”
兩人這般說定了,轉頭看從頭到尾不曾出身的辰龍。無論要做什麽,總離不開這一位的接應,他們得聽聽他怎麽想的。說起來,人家是做慣這個的,聽聽他的意見並無妨。
卻見辰龍隻一點頭,道:“隻離著水路近一些就成了,少帶些丫鬟婆子,人多口雜。大爺說了,兩位決定怎麽走,咱們隻負責安全地將諸位送南去。”還有,在有人犯倔的時候,打暈了打包帶走。
兩家人家自去收拾,林家人口簡單,林如海把事情這麽和賈敏一說,她就利索地去收拾東西了。晚間林瑜宅子裏頭的劉嬤嬤也來了,她已經把地下的小子丫頭們全都通過卯兔給送出去了。因著不放心賈敏這邊,就沒有跟著一道走,反而上門來。
賈敏正愁身邊沒有一個見過大風浪的老成嬤嬤呢,劉嬤嬤一來,忙得了寶似的拽住了。劉嬤嬤就幫著暗地裏收拾起來,見她有時候看著滿院子的仆役發愁,就勸了幾句。
“怕什麽,到時候,隻說在莊子上住個幾日。人都帶了去,這上頭也沒那個心思去為難幾個粗使。”這隻是一句安慰的話,但是這時候賈敏也隻能這麽想了。
常家要麻煩一些,雖然他們的族人就在泉州府,往興化一遷就更安全了。但是,京城常家這個嫡支卻有著不少的人。常家二房出外上任了,還要另外想辦法。可二房的子女卻留在了京中
,這一大家子收拾起來可不簡單。
這裏頭的事情常柯敏隻告訴了自己的發妻姚氏,有她看著,他才能放心一些。
八月十五的那一日,兩家人家就約好了,大張旗鼓、光明正大地去了外頭的清虛觀打醮。賈母興頭得很,不過她端午節剛去過一次,自己輩分又高,恐去了小輩們不得自在,就隻叫人送了禮。老祖宗不去,下麵的更不去了,是故常林二家還算清淨。
做戲自然要做全套,兩家人家在清虛觀碰了頭,和觀主張真人說了一會子話,熱熱鬧鬧了一天,這才散去。
這平安醮一打就是三日,這三日裏兩家的女眷有來的也有不來的,隻有姚氏和賈敏是日日不拉,每天都虔誠的在三清麵前祈福。她們心裏的擔的事唯有她們兩人清楚,又不好說出口,這幾日倒覺得更親近了一些。
最後一天,張真人見賈敏麵上似有愁苦之氣,他早年是賈代善的替身,也是看著這個姑娘長大的,便勸道:“夫人如今子女雙全、富貴兩齊,何苦這邊愁眉。”
賈敏就笑道:“真人還是這般會說話,哪裏有什麽愁苦呢,像是看岔眼了。”又對著身邊的姚氏抱怨道,“這真人慣會說好話,隨口一個命格,可把我小時候給坑苦了。”不知道學了多少規矩,後來去求了父親才好些。
張真人撫著須大笑,然後道:“國公爺和老道說過那一段兒。”他看著賈敏,意味深長道:“老道胡說八的多了,夫人那個老道可不曾摻假。”
賈敏正要笑他,卻想起當初自己父親扮作個小子領來玩的時候,張真人說得話,一時竟怔住了。
姚氏見她呆了呆,便扯了扯她,道:“可是想起什麽了?”她也沒放在心上,她們這樣的人家,說出去誰敢說命不好,也托生不到大家裏來。
賈敏猛地抬頭看張真人,就見他含笑搖頭道:“三日的平安醮也夠了,些許波折影響不了夫人一路坦途,好日子還在後麵呢,且放寬心才是,老道就先告辭了。”
這時候就算是姚氏都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她狐疑地看著賈敏,卻見她低頭不言,那老道又溜得飛快。不過,聽著話頭是好的,也叫她忐忑的心安穩了一些。想著,她拍了拍沉思的賈敏,勸慰了兩句。
見四下無人,賈敏這才歎道:“幼時,他和我父親說過,我是個王妃的命格,父親隻斥他不經,當是玩笑也沒放在心上。”後來,她嫁給了林如海,更隻當是說笑了。
“誰能想得到呢?
”姚氏也歎一聲,心裏好歹安定了些。既然賈敏命格如此,就說明無論如何,她那個孫女婿是個有真本事的。
林瑜當機立斷派人的這個做法是正確的,這一位史巡撫在送出密折不久之後,就又寫了一份請安折子。隻不過這種日常的折子是通過驛站來遞送,速度相比急腳就要慢得多了。不過,每月一封的請安折子一向不會有什麽特別重要的內容。而急腳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太大了,本就貧弱的國庫哪裏耗費得起。
史巡撫還真不是以防萬一,隻是例行請安,再為了送上這種消息例行請罪而已。這一迴林瑜就沒有再攔,急腳隻是一個人,而驛站裏的人員往來頻繁,特別是淮揚江浙繁華一帶,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動手那就是真的捅了馬蜂窩了。
所以,當坐在內閣之中的常柯敏看見發現邊上先整理奏折的吏目手一抖,將手裏的奏折掉在地上時,心裏先咯噔一下。麵上恍若無事地道:“冒冒失失的,連本奏章都拿不住不成?”
那個吏目忙將地上的奏章撿起來,恭敬地呈給常柯敏,他們可不敢得罪這樣的實權閣老,向來乖覺得很。
常柯敏上下掃了一下,辟頭就是廣東巡撫的請安等語,寫到了一半才說去關於東番造反一事,用詞也很含糊,有反意,學塾映射本朝正統等等,接下來就是請罪。常柯敏心裏沉甸甸的,本朝文字上最緊,寫什麽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仇人拿去逐字逐句地摳。
這一封請安折子上去就是火上澆油,當今又這般愛麵子,這一迴注定不能善了。
慶幸自己被林如海勸動,現將家人給送了出去的常柯敏一伸手將這個奏章給袖了,對著那冷汗直冒的吏目道:“嘴|巴閉嚴實了知不知道,一絲兒風聲都不許漏出去。”
那吏目忙點頭,看著常大學士向著裏頭走去,心道不愧是當大學士的,真真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
常柯敏這是已經經過更刺激的了,畢竟要造反的就是他那個剛轉正沒多久的孫女婿。現在,他正要親手將這一份奏章送到當今的案前。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當今大怒,拍著桌子大罵鄭氏枉顧皇恩,叫著要立時出兵將人給拿下。
人家鄭氏顧得是前明朱氏的皇恩,又跟你有什麽關係了。大約是破罐子破摔了,常柯敏心裏不大客氣起來。本來麽,皇帝也就是凡人,不一定各個聰明,對他們這些天天幾乎能見上麵的臣子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光環可言。
常柯敏慢慢
地道:“是不是召集內閣,要動東番也不是小事。”
果然說到這個的時候,當今稍微鎮定了一些,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國庫如今如何。”想了想,他道,“把內閣裏頭今天在職的都召來,另請林卿來。”
邊上的戴權趕緊遣了小黃門去請人,自己留下來給當今順氣。
等出了宮門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兩人麵色古怪地對視了一眼,各自分開。
直到晚上再聚的時候,他們再也忍不住地輕笑出聲來。無他,今天下午那一幕實在是太荒誕了。這種奇怪的情況隻有他們兩人才能懂,幸好都是人精|子,麵上都裝得好好的,給糊弄了過去。
笑過之後,常柯敏正色問道:“國庫的錢糧真的這般吃緊了?”
“這個瞞不了人,確實吃緊。”說起這個林如海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來,“別的人不知道,您還知道麽,浙江金華府饑荒,北至紹興府嵊縣、南至溫州府樂清,其中金華府尤為嚴重。現在這消息還按著,不過也快按不住了。”
常柯敏搖了搖頭,道:“有句話不該說,但是。”他頓了頓,指著上頭道,“這是老天爺都站在懷瑾一邊呢!”
林如海默默地歎了口氣。
兩人正在相顧無言,就聽外麵一聲輕輕地叩窗之聲。辰龍從窗戶裏翻窗進來,肅容對兩人道:“南邊有消息來,大爺已經自東番打出旗號來,匯合興化府直取福州府。”
“臭小子好快的速度。”常柯敏喃喃了一聲,道。
“消息很快就會傳來京城,還請兩位大人即刻做決定,什麽時候走。”辰龍巴不得他們說立時就走,他也好迴到漕運上。在他眼裏控製南北漕運可比待在京城裏頭幹耗時間要有用的多了。
“後日沐休,我們今晚就走。”常柯敏當機立斷道,當他確定了心意的時候,他的決斷就顯現出來了,“明天請人告個假,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們早就出了百裏之外了。”
就像是辰龍說得那樣,整個兩廣、閩浙一帶已經炸開鍋了。
當林瑜帶著整三萬的兵士出現海域之上的時候,誰都沒有在意。這一帶唯一的水師就是廣東水師提督方玨,他還沉浸在廣州開埠給他帶來的銀錢中不可自拔呢。
等他迴過神來的時候,整個興化府已經淪陷了。
他當然不知道這是林瑜本就在興化府經營深厚的原因,得到消息的時候隻覺得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