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奉儀在觀察薛寶釵的時候,薛寶釵也在觀察賈琰。薛寶釵這次進京就是衝著進宮去的,作為薛家精心教養出來準備送進宮裏去的女孩兒,薛寶釵是自傲的。當然,她也有自傲的資本:出身於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豪富薛家,又生得這般花容月貌的模樣,本身又博覽群書,薛寶釵從來沒有見過比自己更出色的女孩兒,她當然有資格自傲。
可在自傲之餘,薛寶釵又是自憐的。
薛寶釵可不認為自己會比賈琰差,最多在顏值上兩個人半斤八兩、平分秋色罷了。隻是自己出身差了一點又缺了幾分運道,因此將來若是進宮了也隻能從宮女、才人讚善往上爬,哪裏像賈琰,將來進宮就是妃嬪。
想到將來自己很有可能是賈琰的使喚宮女,薛寶釵的心裏是不甘的,就是這份不甘讓她方才失了禮數。
薛寶釵進賈家之前就琢磨過自己在賈家的立身之道。薛寶釵知道,跟賈家這樣的公侯門第大多都不是好相與的,就是有王夫人在,下麵的人怕是也會看不上她這樣的出身。
因此跟林黛玉一樣,薛寶釵也下定了決心,絕對不能讓人小瞧了她去。
跟林黛玉不同,林黛玉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賈家先冒犯了林家,而薛寶釵則是因為出身導致的自卑。
這也是薛寶釵最為遺憾的一點:薛寶釵認為,自己除了出身絕對不比任何一個女孩子差。可薛寶釵也明白,無論自己有多出色,就憑薛家的家世,她進宮之後也隻能從宮女開始爬!
哪比得上賈琰,早早地就在後宮之中定了一個位置,位分還不低!
薛寶釵曾經也不止一次偷偷想過將來進宮以後她要如何立足:她的親表姐賈元春已經在宮裏了,賈琰又將進宮去,一個說不定等幾年之後依舊還是宮女,一個說不定小小年紀就做了娘娘。做姐姐的年紀大位分卻低,做妹妹的年紀小位分卻高出一大截,這對堂姐妹將來肯定會鬧起來,從賈琰進宮的那一天就會鬧上,不,更早一點,也許從現在就開始鬧了。而自己,隻要做得巧,就可以左右逢源在這兩姐妹的爭鬥中為自己謀盡好處。
這是薛寶釵之前的想法:橫豎賈家大房不顯,連賈赦邢夫人都被自己的親姨娘王夫人治得服服帖帖,跟賈琰這樣,父母根本就指望不上的女孩兒又能有多大作為?隻要自己略施手段,哪裏還不愁把對方收服得服服帖帖?
可是薛寶釵萬萬沒想到賈琰竟然是一個完全不比她遜色的女孩子,之前她根本就沒有聽說過
!
更沒有想到的是,對方身邊還有一個極厲害的嬤嬤,不但當眾開口數落自己不說,就連王夫人都沒有說一個不字。
薛寶釵立刻就知道賈琰邊上坐著的這個二十來歲的女子不簡單,連忙問賈寶玉和探春。
探春的眼底都是豔羨:“那是二姐姐的教養嬤嬤,聽說之前是福寧殿的奉儀女官。”
探春還年幼,加上賈家的家風和她聽到的林林總總,尤其是賈雨村靠著賈家才得到應天知府這個位置,因此她可不認為九品的奉儀女官會有多大體麵,她會羨慕,完全是因為賈琰有教養嬤嬤而她沒有。
不,不應該說她沒有教養嬤嬤,而是她的教養嬤嬤其實就是賈母身邊自梳了頭發、不曾嫁人的老丫鬟,哪裏比得上賈琰身邊的嬤嬤,都是有品級有俸祿,在宮裏掛了名兒的宮廷女官?
跟探春的側重點不同,探春會因為奉儀女官的品級而輕視何奉儀溫奉儀,可薛寶釵聽說福寧殿三個字的時候,就忍不住兩眼放光。
薛寶釵很清楚福寧殿的份量。福寧殿和勤政殿,一個是皇帝的寢宮,一個是皇帝的書房兼辦公所在。能夠在這兩處地方伺候的女官,哪個是簡單的?
聽說人家是福寧殿出來的奉儀女官,薛寶釵倒是後悔自己造次了。早知道如此,自己哪裏還用人家開口?早就在給老太太行完禮之後直接給賈琰行國禮不就完了?那樣就不會得罪賈琰,還能在奉儀女官麵前刷下好感度。
薛寶釵在心裏後悔不迭,那邊,王熙鳳轉了轉眼珠子,道:“既然如此,讓妹妹身邊的兩位奉儀指點寶妹妹不就行了。”
薛寶釵的心裏立刻熱了,她熱切地望著何奉儀,希望對方能夠點頭。
她知道,這些從宮裏出來的女官們總是有自己的門路的,尤其是對方還是福寧殿出來的。隻要自己搭上了對方的路子,那自己進宮就有了七、八分指望。
薛寶釵隻顧著熱切地盯著何奉儀,卻沒有看到王夫人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王夫人的這個眼神,除了賈琰和何奉儀,其他人,尤其是薛姨媽和薛寶釵,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那邊,何奉儀聽王熙鳳這樣說,心中就惱上了。身為福寧殿的奉儀女官,她伺候賈琰是皇帝的旨意是遵循聖命。要不然,就憑她福寧殿出身,哪個敢使喚她?這個薛寶釵又算哪顆蔥?也想使喚她?
之前賈寶玉把她比作家裏的丫頭,現在王熙鳳又這樣說,何
奉儀哪裏不記住的?
隻是何奉儀到底是福寧殿裏麵出來的,因此隻要她願意,沒有人能夠看出她的喜怒來。
賈琰依舊麵帶微笑,道:“我記得薛家進京,是為了參選今年的才人讚善以及公主郡主身邊的伴讀吧。”
“正是。”
“那恐怕來不及了。因為後日就要進宮,兩位奉儀都要跟我進宮去,若是早日迴來也就罷了。若是在宮裏小住,恐怕是趕不上了。畢竟燈節一結束,這才人讚善選拔就要開始了。”
沒錯,這也是她從何奉儀嘴裏得到的確切消息。每年的元宵花燈節,宮裏都要舉辦大型宴會,同時皇後也會宣召宗室女進宮以示恩寵,也會留下其中幾位在宮裏小住一段時日,這都是慣例。
今年的燈節又是賈琰獻上紅薯後的第一個燈節,就是衝著紅薯的重要性,皇後也會留下賈琰。
這已經是早就內定的事兒了。
眾人聽說,都嚇了一跳,賈母更是顧不得薛姨媽薛寶釵母女了,連忙道:“你這孩子,這麽重要的事兒怎麽不早說?!你若是早些開口,家裏也好為你準備衣裳首飾。”
說著賈母又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道:“你們也不提醒我!”
賈琰隻得道:“老太太,到底是在姑媽的九月裏麵,不好太過張揚。”
賈母連聲道:“糊塗糊塗!雖然還在你姑媽的日子裏,可到底出了百日,既然你已經能夠進宮了就應該好好打扮!”
賈母已經顧不上薛姨媽和薛寶釵,她用聽上去十分親切,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十分敷衍的話跟薛姨媽客氣了幾句,就讓王夫人帶薛姨媽薛寶釵下去安置了。至於王夫人安排的給薛家人接風的宴席,賈母更是不用出席。
賈母找出當初賈敏在賈琰這個年紀置辦的舊衣裳。這些衣裳說是舊的,其實打做起來賈敏也就穿了一天半天,都是頂好的料子,幾十年過去依舊跟全新的一樣,依舊光鮮奪目。作為賈母的親閨女,又是生活在賈家最富貴最顯赫的年代,當年的賈敏的衣服自然是頂好的,別說是如今的賈琰探春惜春幾個,就是之前的賈元春都沒有賈敏當年來得金貴,要不然,王夫人不會至今提起賈敏的時候依舊隻有羨慕嫉妒恨了。
賈敏當年的衣服賈母都細細地收著呢,既然賈琰要用,而且是要去宮裏那麽要緊的地方,賈母當然不會舍不得。賈母親自為賈琰挑了幾身素雅又合身的,然後又給了賈琰兩套頭麵首飾和整整一托盤
荷包。
饒是如此,賈母還道:“你這孩子也太小心了。這麽大的事兒怎麽不跟家裏開口?若是你早些開口,也不致於樣樣都不齊備!”說著又忍不住數落王夫人:“你嬸娘到底是親妹妹上門,歡喜得昏了頭了。這麽要緊的事兒她都不知道上心,盡忙著薛家的事兒了。”
賈母是算計林黛玉,也沒有把賈敏的死當一迴事情,可賈母不讓林黛玉為母守孝就是希望林黛玉跟賈寶玉能夠早日培養出感情來好讓她有理由為賈寶玉向林如海提親,並不等於說賈母就不心疼女兒了,隻不過在賈母的心裏,賈敏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比不上賈寶玉這個孫子來得重要。為了孫子,賈母不得不算計死去的女兒留下的唯一骨血,賈母的心中對林黛玉也是心懷歉疚的。
可王夫人呢?
之前王夫人對林黛玉進京是如何輕慢的,現在對薛家又是如何禮遇的,賈母可是全都看在眼裏。
賈母本來就對賈敏、對林黛玉心懷歉疚,再被王夫人和薛家這麽一刺,心裏會好受才怪!
換了別的時候,賈母完全可以發作王熙鳳年輕不懂事兒,對自己的親小姑子不上心,就是舍不得發作王熙鳳,也可以發作邢夫人這個做娘的不上心,可是這一次,賈母是被王夫人對林黛玉和對薛家對薛寶釵的態度給氣到了,因此不肯給王夫人麵子。
賈母數落不在跟前的王夫人,那是她的權力,賈琰可不能就這麽坐著。哪怕她跟王夫人素有嫌隙恨不得對方去死,可賈母開口訓斥王夫人,若是她不說什麽,迴頭這個不敬長輩的名兒一準扣在她的頭上。
隻見賈琰笑眯眯地站起來,道:“老太太,原是我覺得是在姑媽的日子裏頭,不好大肆鋪張,因此沒有跟老太太商量、請老太太幫忙把關罷了。老太太的話孫女兒記下了,以後有事兒,孫女兒必定第一個來找,請老太太幫忙參詳。”
賈母一聽,更加高興了,指著那些裝著金銀錁子並大小麵額的銀票的荷包道:“到了宮裏,別手太緊,該花的銀錢還是要花的。”
賈琰初時還不敢要,賈母卻道:“拿著。你大姐姐剛進宮的那會兒也有的。你是縣君,家裏哪裏能少了你的花銷?拿著。”
賈母還希望賈琰能夠爬得更高一點呢。如果撒錢能夠換來別人給賈琰說好話,幫賈琰在皇帝麵前刷好感度,那這錢為什麽不撒?賈家是缺這點銀錢的人嗎?
賈琰聽說,這才拿了。
賈母又叮嚀了
賈琰許多話,這才放邢夫人、賈琰迴來。
作者有話要說:賈母給錢這一段,看原著裏就知道了,宮裏隨便一個太監就敢上賈家打秋風,而且一開口就是一千兩。
這種情況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因此個人覺得,賈家給那些太監們送錢是有先例的,就是因為賈家的這種慣例,這才養肥了那些太監的膽子。
當然,賈家手鬆是肯定的。既然後來一個小太監都敢上賈家要錢,還一開口就是一千兩銀子,那麽賈琰封爵之後第一次進宮,而且還要在宮裏小住幾天,賈家給的錢就絕對不會少。
可在自傲之餘,薛寶釵又是自憐的。
薛寶釵可不認為自己會比賈琰差,最多在顏值上兩個人半斤八兩、平分秋色罷了。隻是自己出身差了一點又缺了幾分運道,因此將來若是進宮了也隻能從宮女、才人讚善往上爬,哪裏像賈琰,將來進宮就是妃嬪。
想到將來自己很有可能是賈琰的使喚宮女,薛寶釵的心裏是不甘的,就是這份不甘讓她方才失了禮數。
薛寶釵進賈家之前就琢磨過自己在賈家的立身之道。薛寶釵知道,跟賈家這樣的公侯門第大多都不是好相與的,就是有王夫人在,下麵的人怕是也會看不上她這樣的出身。
因此跟林黛玉一樣,薛寶釵也下定了決心,絕對不能讓人小瞧了她去。
跟林黛玉不同,林黛玉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賈家先冒犯了林家,而薛寶釵則是因為出身導致的自卑。
這也是薛寶釵最為遺憾的一點:薛寶釵認為,自己除了出身絕對不比任何一個女孩子差。可薛寶釵也明白,無論自己有多出色,就憑薛家的家世,她進宮之後也隻能從宮女開始爬!
哪比得上賈琰,早早地就在後宮之中定了一個位置,位分還不低!
薛寶釵曾經也不止一次偷偷想過將來進宮以後她要如何立足:她的親表姐賈元春已經在宮裏了,賈琰又將進宮去,一個說不定等幾年之後依舊還是宮女,一個說不定小小年紀就做了娘娘。做姐姐的年紀大位分卻低,做妹妹的年紀小位分卻高出一大截,這對堂姐妹將來肯定會鬧起來,從賈琰進宮的那一天就會鬧上,不,更早一點,也許從現在就開始鬧了。而自己,隻要做得巧,就可以左右逢源在這兩姐妹的爭鬥中為自己謀盡好處。
這是薛寶釵之前的想法:橫豎賈家大房不顯,連賈赦邢夫人都被自己的親姨娘王夫人治得服服帖帖,跟賈琰這樣,父母根本就指望不上的女孩兒又能有多大作為?隻要自己略施手段,哪裏還不愁把對方收服得服服帖帖?
可是薛寶釵萬萬沒想到賈琰竟然是一個完全不比她遜色的女孩子,之前她根本就沒有聽說過
!
更沒有想到的是,對方身邊還有一個極厲害的嬤嬤,不但當眾開口數落自己不說,就連王夫人都沒有說一個不字。
薛寶釵立刻就知道賈琰邊上坐著的這個二十來歲的女子不簡單,連忙問賈寶玉和探春。
探春的眼底都是豔羨:“那是二姐姐的教養嬤嬤,聽說之前是福寧殿的奉儀女官。”
探春還年幼,加上賈家的家風和她聽到的林林總總,尤其是賈雨村靠著賈家才得到應天知府這個位置,因此她可不認為九品的奉儀女官會有多大體麵,她會羨慕,完全是因為賈琰有教養嬤嬤而她沒有。
不,不應該說她沒有教養嬤嬤,而是她的教養嬤嬤其實就是賈母身邊自梳了頭發、不曾嫁人的老丫鬟,哪裏比得上賈琰身邊的嬤嬤,都是有品級有俸祿,在宮裏掛了名兒的宮廷女官?
跟探春的側重點不同,探春會因為奉儀女官的品級而輕視何奉儀溫奉儀,可薛寶釵聽說福寧殿三個字的時候,就忍不住兩眼放光。
薛寶釵很清楚福寧殿的份量。福寧殿和勤政殿,一個是皇帝的寢宮,一個是皇帝的書房兼辦公所在。能夠在這兩處地方伺候的女官,哪個是簡單的?
聽說人家是福寧殿出來的奉儀女官,薛寶釵倒是後悔自己造次了。早知道如此,自己哪裏還用人家開口?早就在給老太太行完禮之後直接給賈琰行國禮不就完了?那樣就不會得罪賈琰,還能在奉儀女官麵前刷下好感度。
薛寶釵在心裏後悔不迭,那邊,王熙鳳轉了轉眼珠子,道:“既然如此,讓妹妹身邊的兩位奉儀指點寶妹妹不就行了。”
薛寶釵的心裏立刻熱了,她熱切地望著何奉儀,希望對方能夠點頭。
她知道,這些從宮裏出來的女官們總是有自己的門路的,尤其是對方還是福寧殿出來的。隻要自己搭上了對方的路子,那自己進宮就有了七、八分指望。
薛寶釵隻顧著熱切地盯著何奉儀,卻沒有看到王夫人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王夫人的這個眼神,除了賈琰和何奉儀,其他人,尤其是薛姨媽和薛寶釵,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那邊,何奉儀聽王熙鳳這樣說,心中就惱上了。身為福寧殿的奉儀女官,她伺候賈琰是皇帝的旨意是遵循聖命。要不然,就憑她福寧殿出身,哪個敢使喚她?這個薛寶釵又算哪顆蔥?也想使喚她?
之前賈寶玉把她比作家裏的丫頭,現在王熙鳳又這樣說,何
奉儀哪裏不記住的?
隻是何奉儀到底是福寧殿裏麵出來的,因此隻要她願意,沒有人能夠看出她的喜怒來。
賈琰依舊麵帶微笑,道:“我記得薛家進京,是為了參選今年的才人讚善以及公主郡主身邊的伴讀吧。”
“正是。”
“那恐怕來不及了。因為後日就要進宮,兩位奉儀都要跟我進宮去,若是早日迴來也就罷了。若是在宮裏小住,恐怕是趕不上了。畢竟燈節一結束,這才人讚善選拔就要開始了。”
沒錯,這也是她從何奉儀嘴裏得到的確切消息。每年的元宵花燈節,宮裏都要舉辦大型宴會,同時皇後也會宣召宗室女進宮以示恩寵,也會留下其中幾位在宮裏小住一段時日,這都是慣例。
今年的燈節又是賈琰獻上紅薯後的第一個燈節,就是衝著紅薯的重要性,皇後也會留下賈琰。
這已經是早就內定的事兒了。
眾人聽說,都嚇了一跳,賈母更是顧不得薛姨媽薛寶釵母女了,連忙道:“你這孩子,這麽重要的事兒怎麽不早說?!你若是早些開口,家裏也好為你準備衣裳首飾。”
說著賈母又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道:“你們也不提醒我!”
賈琰隻得道:“老太太,到底是在姑媽的九月裏麵,不好太過張揚。”
賈母連聲道:“糊塗糊塗!雖然還在你姑媽的日子裏,可到底出了百日,既然你已經能夠進宮了就應該好好打扮!”
賈母已經顧不上薛姨媽和薛寶釵,她用聽上去十分親切,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十分敷衍的話跟薛姨媽客氣了幾句,就讓王夫人帶薛姨媽薛寶釵下去安置了。至於王夫人安排的給薛家人接風的宴席,賈母更是不用出席。
賈母找出當初賈敏在賈琰這個年紀置辦的舊衣裳。這些衣裳說是舊的,其實打做起來賈敏也就穿了一天半天,都是頂好的料子,幾十年過去依舊跟全新的一樣,依舊光鮮奪目。作為賈母的親閨女,又是生活在賈家最富貴最顯赫的年代,當年的賈敏的衣服自然是頂好的,別說是如今的賈琰探春惜春幾個,就是之前的賈元春都沒有賈敏當年來得金貴,要不然,王夫人不會至今提起賈敏的時候依舊隻有羨慕嫉妒恨了。
賈敏當年的衣服賈母都細細地收著呢,既然賈琰要用,而且是要去宮裏那麽要緊的地方,賈母當然不會舍不得。賈母親自為賈琰挑了幾身素雅又合身的,然後又給了賈琰兩套頭麵首飾和整整一托盤
荷包。
饒是如此,賈母還道:“你這孩子也太小心了。這麽大的事兒怎麽不跟家裏開口?若是你早些開口,也不致於樣樣都不齊備!”說著又忍不住數落王夫人:“你嬸娘到底是親妹妹上門,歡喜得昏了頭了。這麽要緊的事兒她都不知道上心,盡忙著薛家的事兒了。”
賈母是算計林黛玉,也沒有把賈敏的死當一迴事情,可賈母不讓林黛玉為母守孝就是希望林黛玉跟賈寶玉能夠早日培養出感情來好讓她有理由為賈寶玉向林如海提親,並不等於說賈母就不心疼女兒了,隻不過在賈母的心裏,賈敏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比不上賈寶玉這個孫子來得重要。為了孫子,賈母不得不算計死去的女兒留下的唯一骨血,賈母的心中對林黛玉也是心懷歉疚的。
可王夫人呢?
之前王夫人對林黛玉進京是如何輕慢的,現在對薛家又是如何禮遇的,賈母可是全都看在眼裏。
賈母本來就對賈敏、對林黛玉心懷歉疚,再被王夫人和薛家這麽一刺,心裏會好受才怪!
換了別的時候,賈母完全可以發作王熙鳳年輕不懂事兒,對自己的親小姑子不上心,就是舍不得發作王熙鳳,也可以發作邢夫人這個做娘的不上心,可是這一次,賈母是被王夫人對林黛玉和對薛家對薛寶釵的態度給氣到了,因此不肯給王夫人麵子。
賈母數落不在跟前的王夫人,那是她的權力,賈琰可不能就這麽坐著。哪怕她跟王夫人素有嫌隙恨不得對方去死,可賈母開口訓斥王夫人,若是她不說什麽,迴頭這個不敬長輩的名兒一準扣在她的頭上。
隻見賈琰笑眯眯地站起來,道:“老太太,原是我覺得是在姑媽的日子裏頭,不好大肆鋪張,因此沒有跟老太太商量、請老太太幫忙把關罷了。老太太的話孫女兒記下了,以後有事兒,孫女兒必定第一個來找,請老太太幫忙參詳。”
賈母一聽,更加高興了,指著那些裝著金銀錁子並大小麵額的銀票的荷包道:“到了宮裏,別手太緊,該花的銀錢還是要花的。”
賈琰初時還不敢要,賈母卻道:“拿著。你大姐姐剛進宮的那會兒也有的。你是縣君,家裏哪裏能少了你的花銷?拿著。”
賈母還希望賈琰能夠爬得更高一點呢。如果撒錢能夠換來別人給賈琰說好話,幫賈琰在皇帝麵前刷好感度,那這錢為什麽不撒?賈家是缺這點銀錢的人嗎?
賈琰聽說,這才拿了。
賈母又叮嚀了
賈琰許多話,這才放邢夫人、賈琰迴來。
作者有話要說:賈母給錢這一段,看原著裏就知道了,宮裏隨便一個太監就敢上賈家打秋風,而且一開口就是一千兩。
這種情況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因此個人覺得,賈家給那些太監們送錢是有先例的,就是因為賈家的這種慣例,這才養肥了那些太監的膽子。
當然,賈家手鬆是肯定的。既然後來一個小太監都敢上賈家要錢,還一開口就是一千兩銀子,那麽賈琰封爵之後第一次進宮,而且還要在宮裏小住幾天,賈家給的錢就絕對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