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齒輪永不停歇,轉眼間,已是五年過去。

    倪溪十六歲了,扈成十八歲,兩人在這方圓幾百裏名聲鶴起,並列為扈家雙雄,尤其是倪溪的長鞭與刀法互相配合,每每打的人如喪家之犬,聞風喪膽。而扈成的箭法也大大精進,說百步穿楊也不為過。

    不是沒有不服氣來挑戰倪溪的人,包括一些路過的江湖中人,隻是這些人都輸的很慘,扈家莊扈三娘的名聲算是在江湖中打響。

    沒有用原主曾經使用的日月雙刀,畢竟比起刀法她更愛這長鞭一些,倪溪還專門找技藝精湛的工匠為她量身打造了一條牛筋做成的軟鞭,鞭子舞動起來如蛇一般靈活堅韌,不用的時候別在腰間反而像條腰帶,手持處還有一道按鈕,隻要一按鞭身就會出現倒刺,殺傷力大大提高,不過這個功能倪溪打算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再用。

    而這些年,扈太公已經逐漸將扈家莊內的事物交由兄妹二人打理,自己退隱背後,有這一雙好兒女,他也樂的悠閑。

    誰讓隔壁祝家莊那祝老頭以前老愛炫耀自己三個兒子多麽厲害的,他的兒女不比那什麽祝氏三傑差。看看,如今他老頭子每日釣釣魚耍耍樂什麽都不用操心,一切事物自有兒女做好,那祝老頭背地裏不知道多羨慕自己的悠閑呢。

    倪溪在扈太公放權後,也開始了大展拳腳,之前是因為她年紀太小,說話不被人信服,現在扈家莊交到了她與扈成的手上,隻要不是太過分,扈太公都是隨他們的。

    而這扈家莊算上周圍的佃戶裏裏外外也有五千多人,除去老弱婦孺,也有將近三千的壯年漢子,隻要自己操作得當,將來也是一股不小的戰力。

    自從三年前倪溪無意間對扈太公建議了套種技術,例如高粱下麵套種大豆或者紅薯,而小麥可以套種棉花之類的方法,實施下去果然各佃戶的收成比往年好了一大半,糧食產量也大大提高。

    另外就是關於水車,作為灌溉糧食作物得重要工具,自從東漢出現開始使用後,到如今百姓已經學會了用水做動力,稱為“筒車”,隻是在一些水量不充沛得地方例如這裏,就不好使用了。

    倪溪將水車改進,增加了兩組齒輪,這樣即使水量不夠,利用牛或者馬來作為動力驅動水車,也是可以的,大大節省了佃戶的時間。

    收成好了,大家也能安居樂業了,此時,倪溪在扈家莊的聲望已經足以讓人信服了。她開始讓人將莊口那一畝地推平建造成

    練武場,號召青年壯力每日早晚花費兩個時辰來練武場練習武藝,凡是來的人,均可以減免一部分稅。

    對於這個決定,扈太公本是不同意的,因為佃戶最大的事情就是種植莊稼,將時間浪費在練習武藝上豈不是舍了根本。

    倪溪開始給扈太公解答疑惑,“阿爹不知,我們扈家莊雖然現在尚算安逸,可女兒聽說離這不遠的梁山泊那裏齊聚了一夥強人,平日裏打家劫舍,隻怕什麽時候就找到咱們這裏來了。倒不如我們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就算到時候有個好歹,我們也是不怕的。”

    扈太公不以為然:“三娘你多慮了,你說的那梁山泊小老兒我以前就聽過,頭領是個酸秀才好像叫什麽白衣秀士王倫,那人手底下也不過是些雜碎小魚,成不了什麽氣候。”

    倪溪搖頭,若梁山泊真是王倫那夥人就好了,她一直有關注梁山泊那邊的消息,就在前幾天,得來的消息是梁山泊已經易主,換成晁蓋當家了,晁蓋當家意味著要不了多久,宋江就會上梁山,然後其他人慢慢的齊聚梁山泊,最後壯大成一股連皇帝都要頭疼得勢力。

    其實晁蓋這個人倪溪還是有點欣賞的,敢作敢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更重要的是此人重情重義,做事很有自己得原則與底線。

    原著中石秀與楊雄時遷三人,本打算投奔梁山泊,在路過祝家客棧的時候,時遷手腳不幹淨偷了店家得報曉雞吃了。事後死不承認,與店小二起了衝突後三人放火燒店,後被祝家莊的人追殺,時遷不慎被捉,後來楊雄與石秀為了救時遷上梁山請求梁山泊的人相助。

    而聽了事情原委的晁蓋大怒,罵時遷三人毀了梁山泊的名聲做一些偷雞摸狗之事,本要打殺了這二人,被宋江攔下,之後便是宋江率兵三打祝家莊了。

    如果不是宋江後來居上架空了晁蓋,恐怕後麵的扈家莊被血洗之事也不會發生,都是宋江對梁山部分人的一味縱容才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倪溪本來想過早早派人在宋江未上梁山之前解決了他,不過想到山高路遠到時候說不定會有什麽變故,在者是倪溪的目標不僅宋江,還有其他梁山泊眾人。

    如果解決了宋江,其他人不上梁山了怎麽辦到時候還得麻煩的滿天下到處找人,目標實在太分散了還是先等等吧。而且梁山泊易守難攻,倒不如留著等梁山泊眾人來攻打這裏時,來一個解決一個,來一雙解決一雙,自己剛好趁此機會給他們來個一窩端,對自己的實力,倪溪是很自信的。

    辛苦了這麽多年,就是為了那一天,不痛快點怎麽行。

    倪溪將梁山泊的現狀分析給了扈太公,直說雖然晁蓋一夥人不足以畏懼,但晁蓋在江湖中交朋友眾多,與王倫不一樣,恐怕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去投奔梁山泊,到時候梁山泊就不是一個小勢力了。

    再者是金人對大宋江山虎視眈眈,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發生戰事,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強化自身,以後遭殃的就是他們這些老百姓了。

    扈太公看倪溪說的義正言辭很嚴肅的樣子,心裏已經信了,他的女兒天生聰慧,錯不了,便不再阻攔。至於銀錢方麵,扈家莊是祖輩傳下來的,底蘊深厚,這一點小小小的花費實在算不了什麽。

    有了扈太公的同意,全莊習武之事順利的開展起來,眾人沒有多大異議,畢竟每日隻需要花費兩個時辰,也耽誤不了地裏的莊稼,雖然累了點,但還可以減免租稅,何樂而不為呢?大家這樣一想,基本都行動起來了,每日按時去練武場報道,在倪溪的教導下開始習武強身健體。

    由於人數太多,倪溪哪怕是叫上扈成幫忙也力不從心,實行了半個月後,倪溪剔除了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從中選出了三十名表現優秀的漢子。

    人數一少果然好教導多了,將這三十人的租稅全免後,她著重對這三十名漢子開展整日的教導,教他們使用兵器,以及一些作戰方法。田地交給家人照顧,又不用交租子,沒了後顧之憂,這三十人習武習的更賣力了,見識到倪溪的武藝後已經心服口服,倪溪說什麽就是什麽。

    這三十人是倪溪的重點培養對象,也是將來扈家莊的主要戰力,倪溪盡心教著。她還將三千人分了三十個隊,一個隊一百人,隊長由那三十個表現優秀得人擔當。在他們下麵,每十人分為一個小隊,由小隊長負責本隊人員。

    倪溪教會這三十人的東西,再由這三十人教給那些小隊長,小隊長再教給手下的隊員。這樣一來人人都會了倪溪的任務也輕鬆多了,她隻需在眾人習武得時候去巡查一番就可以了,好在扈家莊的人都比較樸實認真,沒有什麽人搗亂作祟,達到了倪溪心中全民皆武的目的。

    久了,眾人都適應了這樣的日子,就跟唿吸空氣一樣,已經變成了日常習慣了。扈家莊的人,在這股全莊習武的潮流下,日常交談已經變了一種模式。

    以前大家見麵都是“你吃了嗎?”“今天的天氣很好。”“我家莊稼……”等等。

    而現

    在聊天日常則變成了:

    佃戶甲愁眉苦臉:“怎麽辦我感覺好多招式還不熟練,過幾天月底考核肯定過不了了。你呢”

    佃戶乙得意笑:我肯定比你這個榆木腦袋強,早就記得差不多了,考核肯定能過!”

    佃戶甲憤怒轉身:居然說我榆木腦袋,你下次休想再賴我家酒了!

    佃戶乙一聽忙拉住:別別別,我錯了,這兩天我多教教你該行了吧!

    “一言為定!”

    佃戶甲轉怒為喜,與佃戶乙勾肩搭背的迴去了。

    ……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扈家莊有好多,如果要問扈家莊男人們現在最怕的是什麽?

    答案——月底考核!

    沒錯,倪溪規定了每個月底都會有一場考核,檢驗這一個月以來每個人的學習成果,過關的會領取一朵小紅花,當小紅花累計到五朵可以在倪溪那邊兌換一定的物質獎勵。至於不過關的,倒也沒啥,就是在莊子口人人必經過的路上罰站兩個時辰。這懲罰不重,重要的是丟臉啊。

    你想想,一個大男人被罰站,旁邊有人敲鑼打鼓的說這是這次月底考核的失敗者,然後全村得人都跑來圍觀,指指點點不說,其中還有自己的親戚和老婆孩子看著,多羞恥啊,簡直是臉都被丟盡了。

    迴到家後孩子還會睜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問為什麽別人的阿爹都沒有被罰自己的阿爹卻被罰站,那時候這個當父親得真的是在孩子麵前沒臉了。

    所以為了月底考核,大家都拚了。

    扈家莊的發展穩定向前,倪溪開始注重與隔壁兩個莊子交好了,畢竟人多力量大,一根筷子容易斷,兩根筷子折不斷,三根筷子更不可能折斷了。

    獨龍崗前有三座山崗,列著三個村坊,最中間的是祝家莊,東邊是李家莊,西邊則是倪溪所在的扈家莊了。

    祝家莊人數最多,大約八千多人,占據著大頭,莊主喚做祝朝奉,有一個教師喚做鐵棒欒廷玉,有三個兒子,名為祝氏三傑,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其中又以祝彪武功最為高強,至於到底多高強倪溪不置可否。不過能讓宋江三打祝家莊,最後居然用內奸計劃才拿下祝家莊,祝家莊的整體實力已經算得上厲害了。

    至於李家莊,莊主名叫李應,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藏飛刀五口,江湖上喚做撲天雕李應,為人比較小心謹慎。

    三個莊子平日裏很少來往

    ,涇渭分明。李家莊倪溪還沒有去過,不過祝家莊倪溪倒是去過一次,這還是托祝彪的福。

    祝彪自從五年前敗在倪溪手上後,反而愈戰愈勇,過不了多久就再次來倪溪這裏找虐,輸了再戰戰了再輸,毫不氣壘,倪溪都有些佩服他這種堅持不懈得精神了。

    不過緣分真的很奇妙,不打不相識,來的次數多了,祝彪與倪溪扈成三人也熟悉起來,這種熟悉程度是這樣的。

    “來了?”

    “來了。”

    ……

    打完後。

    “吃完飯再走吧。”

    “嗯好。”

    祝彪簡直是成了這扈家莊的常客了,除非祝彪很久不來了,大家才會覺得不正常。不過認識久了後,發現他除了平時高傲一點,人還是不錯的,可以結交。

    隻除了一點,要是他不向扈太公提親就更好了。

    倪溪也不知道祝彪是怎麽想的,男人不都是喜歡溫柔小意的女子嗎,她每次都把祝彪打的鼻青臉腫,不給他留情麵,說話也沒見得多麽溫柔,可就這樣,祝彪居然還經常在自己麵前晃悠。

    本來倪溪倒是沒覺得什麽不對,可那日祝彪興致勃勃的邀請她去祝家莊參觀,倪溪沒多想就去了,畢竟她對這個最大的祝家莊還是比較好奇。

    去了一看祝家莊確實不錯,莊門建在山崗上,有三層城牆,都是用頑石壘砌的,約高二丈,前後兩座莊門,兩條吊橋,牆裏四邊都是窩棚,下麵遍插著槍刀軍器,十分的有氣勢。

    這樣的建造,可以說沒有裏麵的允許,外麵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又可以防守兼備,難怪宋江會差點命喪祝家莊了。

    而莊內也別有一番天地,寬闊的練武場上很多人在練習武藝,來來往往的莊客,前後兩處大門口還有守衛,不是一般的莊子所有的。

    倪溪決定迴去也得把自家莊子好生整頓下了,最起碼得再建的牢固些,免得到時候一攻就破。

    參觀祝家莊的時候,倪溪還見到了祝彪的兩位哥哥祝龍祝虎,均是生的高大威猛,氣力十足的樣子。在知道倪溪就是傳說中的扈家莊大小姐扈三娘後,兩人對著祝彪是一陣擠眉弄眼,最後硬生生被祝彪趕走才罷。

    這兩人走後,祝彪突然變得不自在起來,說話也磕磕絆絆的,不時的偷偷用眼睛去瞄倪溪,一副有話想說又不敢說的模樣。

    明明是一個英俊非凡的少年郎

    ,突然這般扭扭捏捏來,實在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倪溪被看的莫名其妙,皺眉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祝彪俊臉一紅,連忙搖頭:“沒……沒事。”完了他又飛快的瞄了倪溪一眼,然後快速轉過頭去,生怕被倪溪看見。

    倪溪無語的翻了個白眼,祝彪不願說,她還懶得聽呢。

    直到參觀完,祝彪臉上的紅色還未退去,見倪溪要迴去了,他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問道:“三娘,你覺得這裏怎麽樣?”

    倪溪隨口一答:“挺好的啊。”這次來的不賴,算是長見識了。

    祝彪聽倪溪這樣說,臉上的表情放鬆了些:“那就好。”

    好什麽啊?

    倪溪感覺今天的祝彪怪怪的,卻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勁。

    不過她也沒去多想,胡亂嗯了幾聲就急切的迴去了。

    她要趕著建莊大業去了!

    誰知,一迴去就發現家裏來客人了,正在與扈太公說話。是一個穿著長衫須發花白的老頭,說話聲音洪亮,遠遠從外麵就能聽見他的哈哈大笑聲。

    扈太公一介紹,倪溪才知道這是祝家莊的當家人祝朝奉

    她不禁有些奇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祝家莊的當家人來這裏幹嘛?

    祝朝奉意味深長的看了倪溪一眼,滿意得點頭,笑著稱讚道:“太公有如此傑出的女兒,老朽實在是羨慕啊。”

    扈太公得意的胡子都快翹上天了,卻還是故作謙虛的說道:“哪裏哪裏,祝氏三傑也是名不虛傳……”

    倪溪見這兩人開啟了互相吹捧模式,默默的退下了。

    等祝朝奉走後,倪溪才知道,原來祝朝奉是替他的兒子祝彪來提親的。

    難怪祝彪今天一整天怪裏怪氣的,感情他早就知道了啊!

    雖然在原著中祝彪就是扈三娘的未婚夫,可惜兩人有緣無份,但天知道她並沒有與祝彪再續前緣的意思啊。

    理所當然的,在扈太公問起得時候,倪溪選擇了拒絕。

    雖然祝彪是不錯,模樣長得好武藝也不錯,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良配,但是這事實在是突然的很,而且這一世是倪溪最自由的時光,沒有那麽多束縛,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她暫時還沒有想過嫁人之事。

    好在扈太公當時也沒有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隻說讓自己女兒考慮考慮。

    因此在倪溪拒絕後,扈太公雖然覺得遺憾,倒也沒有逼迫她,隻說讓她可以在考慮下。

    拒絕了親事後,倪溪就將一門心思用在了建造扈家莊上去了。扈家莊在半山腰上,沒有祝家莊居於高處的天然優勢,防守上得下更多的功夫,她開始設計圖紙,找工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倪溪畢竟是門外漢,設計的圖紙還有很多不足,不過在與工匠的不斷溝通後,圖紙改進了許多比原來更好了,專莊子擴建的同時,不僅外麵加了三層高大堅固的石牆,每道牆頂還置了密密麻麻的鋼針,即使有人想突破重圍上來,也會死的很慘。對於這個結果倪溪很滿意。

    建造莊子的浩大工程不緊不慢的進行著,至於祝彪,在知道倪溪拒絕了後,可能是被打擊到了,很是沮喪了一陣,沒有再出現在倪溪的麵前。

    以前常常來的人突然不來了,這倒是讓倪溪有一陣子不習慣了,不過這樣也好,免得見麵尷尬,畢竟祝彪也是需要麵子的。

    但是與其他兩莊得交好倪溪也沒有停下,逢節日的時候,或者兩邊有什麽喜事,倪溪都派人準備了禮物過去,多少也是心意,隻要你在做,別人總是能看到的。倪溪得舉動打破了三莊互不來往的僵持狀態,李家莊與祝家莊也開始學著倪溪對其他兩莊互相贈禮,經常書信往來,總算是不那麽生疏了。

    日子還在繼續的過著,平凡卻又充滿著希望。一轉眼,又是兩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不薄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大逗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大逗比並收藏女配不薄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