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片一片一片……


    好像是在拚湊誰的緣分。


    雪季按時地到來了,大地重新被鋪上一層銀裝。


    陽光照射之下,大地一片刺眼的白色。


    到這樣的季節,萬物不得不進入蟄伏期。


    “為何室內如此溫暖?”魏相真的感受不到寒冷。


    對呂武來說,想讓室內溫度適合的方式挺多。


    可以弄爐子,還是能排煙、排毒的那種。


    也能弄水暖管道。


    也就是打造金屬管,再循環以熱水,鋪設在地板之下,為室內提供溫度。


    “所睡之榻,亦是暖和。”魏絳沒見過加高的臥榻。


    那叫“炕”。


    就是用土與磚來造,鋪設青石板,燒爐灶,設有排煙道,再設置火牆,提供適當的溫度。


    很久之前,呂武也不是不想搞“炕”,關鍵是當時磚都沒弄出來。


    現在,老呂家的磚已經有些生產過剩,不搞“炕”是不是講不過去?


    “炕”這玩意並不是諸夏首創。


    其實是到了隋朝年間,從靺鞨那邊傳到中原的。


    根據《隋書·靺鞨傳》記載: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


    魏相和魏絳在老呂家見識太多稀奇的玩意了。


    他們比較納悶,以前來的時候也能看到新鮮事物,加起來卻沒有這一次多。


    呂武能告訴他們,以前沒那個實力享受,隻能小心翼翼地低調做人,現在不一樣了嗎?


    飯都吃不飽……


    當然,餓也不至於會餓到呂武和親人。


    關鍵是,家族的狀況並不好,需要煩惱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更多,哪來的閑工夫去搞什麽享受。


    就算是搞烹飪,那也是特麽為了發家才弄出來的。


    現在有些不一樣了!


    呂武已經成為上大夫。


    爵位不是什麽關鍵。


    主要是老呂家的生存壓力沒那麽大了。


    耕地增加到三百七十萬畝。


    這個數量其實還不夠。


    必將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耕地都算是呂武的,不算那一批武士所持有的耕地。


    呂武需要養活的人口,不算武士以及家屬、奴隸,堪堪十七萬左右。


    以人均來算,也就是人均21.8畝。


    現在戶籍造冊並不普及,也就老呂家嚴格一些。


    很多家庭的人口五六人,一些家庭則是有兩三人。


    取一個中間值的每戶五人,一戶的耕田也就是一百零九畝。


    其實已經達到“一夫”治百畝的要求。


    在執行“井田製”的時代,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


    到了後麵,開始以人均來計算。


    比如到司馬晉國男丁七十畝、女子三十畝。


    呂武有進行過了解。


    拿老魏家來做個例子。


    魏氏持有的人口約三十萬左右,到底是多是少,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然後,魏氏的耕田大概是七百餘萬畝的樣子?


    以耕作需要來看,其實也是夠的。


    晉國擁有耕田數量最多的是郤氏,他們也是晉國的糧食出產大戶。


    好些晉國的貴族卻從來不向郤氏購糧,寧願找別家,或是跑到其他諸侯國采買。


    而郤氏持有的人口約有五六十萬,是所有卿位家族中最多的,占了晉國總人口的差不多十分之一。


    其餘各家,比如欒氏和荀氏(三家)、範氏,人口方麵不會低於四十萬,也就是韓氏少一些隻有三十來萬。


    等於說,幾個卿位家族相加起來,持有人口兩百萬出頭的樣子,占了晉國的五分之二。


    這個也難怪晉國的“卿”能那麽牛逼,是不是?


    正常的中等貴族,人口其實不會超過十萬,有些其實也就三萬到五萬之間。


    像魏氏和陰氏是中等貴族,卻有那麽多的人口,才是中等貴族階層的一種不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祁氏,他們的人口有個十五萬左右。


    跟祁氏人口差不多的家族,晉國有個十來家。


    現在的情況是,人口並不屬於國家,是屬於各家貴族。


    這一點無論是在哪個諸侯國,其實都是一樣的。


    所以,並不是晉國才顯得特殊。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不看爵位,看能拉出多少武裝,晉國曆來就是這麽區分到底強不強的。


    一旦無法拉出納賦所需的兵力,等著削爵,封地被迴收罷!


    “衛國已會同齊、魯、曹、邾諸國之軍南下。”魏相講的是今年秋收之後的事了。


    衛君衛衎這一次搞了一個很大的騷操作,先控製曹君姬負芻,再帶著曹軍南下。


    魏絳臉色有些奇怪地說:“統兵者乃是單公。”


    呂武聽得一個愣神,問道:“何人?”


    魏絳以為呂武剛才沒注意聽,說道:“單公姬朝。”


    不是!


    這什麽情況???


    難道周王室再次雄起,能夠再一次號令群雄啦?


    魏相看到呂武愣住,低聲說道:“乃是元帥之意,由單公轄屬六國之兵,先行南征鄭國,待明歲君上再率軍南下與之合兵。”


    還是不對!


    呂武記得高層的意見是消停至少一兩年,喘口氣再有動作。


    怎麽這麽急切又想南下?


    魏相再次提醒,說道:“鄭國出兵‘虛’、‘滑’。”


    這一下呂武明白過來了!


    老鄭頭很頭鐵啊!


    才挨了晉國一陣爆錘,不縮起來過日子。


    他們等晉國四個軍團迴國解散,後一腳入侵了晉國的南部。


    呂武需要在腦子裏過濾一下。


    他沒記錯的話,遭到鄭軍入侵的“虛”是屬於韓氏的封地,“滑”則是屬於範氏的封地?


    鄭君姬睔這是腦抽了嗎?


    晉國八“卿”中的士燮和韓厥,不管是裝,還是努力維持人設,都是屬於比較“軟”的兩位。


    他們再怎麽“軟”,封地遭到攻擊還能沒有反應?


    鄭國這是想逼得老實人暴躁起來啊!


    這也就不難解釋衛國為什麽反應那麽迅速,又是那麽的果決。


    老範家跟衛國一直拉拉扯扯沒個正經。


    衛君衛衎超級不喜歡孫林父。


    經過去年和今年士燮一再對盟友拉稀,孫林父實際上打算和老範家脫鉤了。


    衛君衛衎估計是帶著“孫林父反對的他讚成,孫林父讚成他反對”的心理,琢磨著孫林父想拖拖拉拉,寡人偏偏要動作迅速地為晉國也為老範家服務。


    這事,衛君衛衎真幹得出來!


    而衛國跟晉國接壤,同時也跟鄭國接壤。


    晉國剛解散四個軍團,想再集結起來需要一些時間。


    受到招唿的幾個諸侯國,他們本來就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隻是沒等他們趕到戰場,“鄢陵之戰”就分出了結果。


    晉國跟楚國較量,要是晉國輸了?


    各家諸侯國當然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反正缺了晉國,他們聯合起來還是惹不起楚國。


    關鍵是晉國獲得了“鄢陵之戰”的勝利,還在鄭國身上狠狠地咬下了一塊!


    軍隊還沒來得及迴國解散呢?


    走到半途被招唿:來嘛,哥們!那個被揍得半身不遂的鄭國,他們腦子犯抽,主動進犯咱們老大,是時候對老大表示俺們的忠心,再自己撈一把了!


    晉國一時半會無法出兵。


    各個諸侯國琢磨著“吃肉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喊著“waaaaaaaagh”發起了無畏衝鋒。


    “君上已下令中軍、下軍集結,明歲開春便將揮師南下。”魏相說起這個也是表情怪怪的。


    呂武反應比較平淡,隻是“哦”了一聲。


    魏絳略略有些陰陽怪氣地說:“範氏合兵四‘師’,韓氏合兵四‘師’。”


    呂武覺得挺正常。


    一個晉國的“軍”有五個“師”。


    平時老範家出征就拉出兩個“師”,自家封地遭到入侵,不可能繼續劃水。


    努力經營人畜無害人設的韓厥,一樣不能坐視自家封地遭到入侵。


    隻是,韓氏的這一次爆發有點用力過猛。


    平時韓厥最多就帶上三個“師”意思意思。


    這一次,韓厥一下子拉出四個“師”啊!


    呂武心想:“老好人不等於好欺負。老範家應該是士匄覺得屈辱,小年輕的暴脾氣忍不了;韓厥……這一次爆發,還有什麽更深層的含義?”


    一下就拉出四個“師”跟韓氏一貫保持的低調不符合。


    魏相說道:“韓伯此舉,乃是示人以強。”


    魏絳一臉麵相詭異的笑容,附和著不斷點頭。


    呂武則是用奇怪的目光看魏氏兩兄弟,納悶是在幸災樂禍個什麽勁。


    “韓伯多次拒見。”魏絳是個憨憨嘛,能說不能說,反正就是說。


    韓氏跟魏氏鬧了不愉快?


    魏相無奈地掃了一眼魏絳,嘴唇動了動,終究還是沒吭聲。


    “此些消息,乃是何時發生?”呂武問道。


    魏絳剛要開口,外麵的走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武,我可否入內?”趙武的聲音有些急。


    魏相與魏絳對視了一眼。


    呂武已經讓趙武進來。


    入內的趙武連行禮都忘了,好像也沒注意看魏相和魏絳都在場,很急切地說:“陰氏之兵善戰,韓伯求我率三‘旅’待招。武借我一‘旅’。”


    啥?


    趙武說韓伯求他。


    這個“求”並不是懇求,其實就是要求。


    求是個什麽求不是關鍵。


    老趙家現在能拉出三個‘旅’的部隊嗎?


    確定韓厥這不是在強人所難???


    呂武轉念一想:“韓厥是想讓趙氏也亮一下肌肉?”


    關鍵問題在於,韓厥料定趙武會向老呂家求助的吧!?


    那麽,韓厥是在試探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