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桓公的領導下,秦人正在將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他們似乎是跟西戎打沒有規則的戰爭太久了,已經忘記了禮儀節操,將對付西戎的行事手段用在了華夏文化圈的晉國身上。


    華夏文化圈的列國在秦國重新東顧之初,他們沒摸準秦國的行事規則,好幾次響應了秦國的會盟邀請。


    漸漸的,列國看清楚了秦國的無視禮節,他們還要依靠那套規則來保護自己,哪敢再跟秦國走得近啊!


    現在願意跟秦國處朋友的列國幾乎沒有,倒是楚國那邊很看好秦國這個新小弟。


    隻是楚人也納悶。


    他們總覺得自己已經夠不重視禮節和規則,而他們不重視周王室的那一套很情有可原。


    畢竟,楚國又不是周王室分封的國家,從思想到禮儀法度,包括國家製度等等,有自己的一套。


    楚人之前還以為“全世界”隻有吳國乖張,看到秦國好像比吳國更橫,感到驚訝又覺得有趣。


    實際上,楚國知道吳國是晉國想要培養起來給自己難受的國家,他們很需要一個能夠挑戰晉國的國家,秦國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了。


    他們接觸之後,楚人習慣性地用慢動作來進行分析,一分析就好些年,還沒拿出一套怎麽來栽培秦國的方案出來。


    像是這一次,楚國已經察覺到晉國要狠狠教訓秦國,很清楚需要幫一下秦國。


    楚國幫助秦國的意見是統一的。


    然後,楚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們知道應該支持秦國,就是在怎麽支援上麵進行不斷的爭論,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拿出一個可以執行的措施。


    國家大事方麵,呂武能夠了解到的信息不多,更不用去提列國的動靜。


    又進入到下雪的季節。


    呂武總覺得有一種不真實感。


    恍恍惚惚三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從十四歲的稚嫩少年郎,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十七歲青少年。


    比較關鍵的是,十七歲就有了一個兩周歲的兒子和同年齡的女兒,還有兩個不到一周歲的兒子。


    沒錯,韓妏和趙辛先後又給呂武生了兩個兒子。


    兩位從夫人臨盆的時候,呂武並不在家,他那個時候正在南下鄭國的半路上。


    呂武成了四個孩子的父親。


    因為貴族家庭不管有多少孩子隻有一位母親的關係,趙?成了四個孩子的母親。


    下雪天氣,呂武盡管還是有許多需要忙碌的事務,卻會盡量擠出時間來陪伴家人。


    現在,他就一手抱著一個,兩個一周歲的兒子正在胡亂地抓著他的衣服,另外兩周歲的兒女則是滿屋子地到處亂竄。


    趙?以及其餘的從夫人,她們在邊上鼓搗織布機。


    這個房間除了孩子的歡笑聲,更多的是織布機木頭磕碰聲和時不時的一記梭子移動的“嘎吱”聲。


    老呂家有種麻。


    事實上,但凡是能夠種,每家每戶都會種麻。


    另外,老呂家還種了桑樹,打算大規模的養蠶。


    呂武有心折騰一下織布機,思來又想去地折騰了一段時間,承認自己果然不是萬能,搞不出來新花樣的織布機。


    他是貴族,自己不懂沒關係,有了想法可以向下發布命令,以懸賞的方式征集。


    群眾的智慧一直是無限的,隻要有足夠的利益去驅使,早晚都能獲得成果。


    “主,該喂奶了。”


    呂武轉過頭去,看到的是奶娘。


    這兩位奶娘真的很奶,一看就奶量十足。


    她們從呂武手裏小心翼翼地將孩子抱過去,躲到另外的房間哺乳去了。


    呂武看到呂陽拿著木劍在追女仆,又看到呂怡在玩麻線團,愜意地拿起旁邊的茶壺“咕嚕嚕”地灌了一口,拿起竹簡來看。


    雪季沒來之前,晉國的北疆和西北疆很熱鬧。


    白狄屢戰屢敗,一直到降雪才消停下來。


    呂武從魏絳的來信中得知,魏氏就喜歡跟白狄這樣的敵人交手。


    幾次征戰下來,魏氏進賬了不少的馬、牛、羊不提,抓捕到的戰俘數量也很多。


    他給魏絳迴了信,詢問那些俘虜賣不賣。


    老呂家已經開始在擴展冶煉業,狄人不會農耕和一些技術活沒關係,買來可以去挖礦嘛。


    晉國應對白狄的入侵很輕鬆,對秦國中小規模的入侵卻一點都不輕鬆。


    已經依附的霍遷有什麽動作會派家臣來稟告呂武。


    僅僅是兩三個月的時間,霍遷來來迴迴地被征召了四次。


    “霍”地的貴族,他們被征召起來是應對秦軍的入侵,奪迴了秦軍偷襲之下攻占的“采桑”,又在大河沿岸交鋒了幾次。


    老霍家被折騰得不輕。


    呂武沒有支援人手,他以借貸的方式提供了霍遷一批糧秣和輜重。


    哪怕有呂武的支援,霍遷還是一再訴苦。


    本來狀況就糟糕,又被反複地折騰。


    他們要重複應征,封地難以正常生產,沒有獲得任何的補償,再有家底也撐不住,何況本來就沒有什麽儲備。


    比較關鍵的是不管國君還是國家,沒有對邊疆貴族進行支持。


    呂武已經看到“霍”地大多數貴族的下場,近幾年絕對會有很多貴族破產的。


    他在思考的是,老呂家要不要趁機發一筆?


    土地當然無法獲得,卻能吸引破產貴族帶上武士和屬民來投奔啊!


    隻是他也知道一點,自己能有這樣的想法,其餘貴族又不是腦癱,但凡有實力的貴族肯定都有類似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大貴族進場。


    正在呂武魂遊天外時,梁興來到了屋外的走廊。


    這位極為擅長吃喝玩樂的人才,他屈膝跪坐到呂武的正麵,行禮說道:“主,邯鄲趙遣家臣而來。”


    本來在織布的趙?和趙辛同時看過來。


    趙辛臉上滿是緊張,差點給夾到了手。


    呂武察覺到後麵的異動,轉頭看了過去,對趙辛笑了笑,重新看向梁興,問道:“需我前往迎接?”


    梁興可是知道邯鄲趙風光不了多久,卻很認真地說:“主,彼為卿之家臣。”


    在晉國,是個“卿”就是老大,老大的家臣自然不能怠慢。


    呂武緩緩地站起來,示意幾位夫人就不用動彈了。


    他走到了偏房,自然會有得到示意的女仆過來幫忙更衣。


    換上了出門的正式服飾,又披上了皮裘,喚來了隨行的武士,走出門踏上戰車,一夥人往迎來送往的亭子而去。


    在這個講禮的時代,迎接客人需要十足的講究。


    隻能隆重而不可怠慢,要不客人覺得自己受到侮辱,引發的後續會很千奇百怪。


    穿戴正式去迎接客人是一種最起碼的尊重,見麵先大笑幾聲則是表示友好。


    呂武過來,看到趙旃的家臣杜迴,就是先大笑幾聲,走近了等對方先行禮,自己再迴禮。


    一套禮節流程走完,他問道:“何至於冒雪而來。”


    杜迴臉色很平靜,說道:“不得不來。”


    呂武看了一眼同行的隊伍,很慶幸沒看到貴族女的身影。


    晉國卿位變動是一種必然,一切隻因為趙旃的的確確沒那個實力繼續擔任卿的職位。


    趙旃知道自己要下台了,能做的就是平靜地接受現實,處理好一應事務,再收拾東西帶上家人和仆眾,老老實實地迴去邯鄲這個封地。


    去年,趙旃跟呂武有過交流。


    邯鄲氏會重新嫁來嫡女。


    這是趙旃重新審視了呂武,承認呂武的崛起,進行符合身份階級的彌補。


    說白了,其實就是追加投資。


    呂武邀請杜迴同車。


    他們也就向著一處莊園而去。


    還是那一座建在半山腰的莊園。


    在下雪天氣下,半山腰的莊園能看到比平時更美的景色,十分適合用來款待客人。


    談正事就該登堂入室,再配上符合客人該有的招待規格。


    分別就坐之後,一眾女仆端來了一應東西,少不了一罐熱乎乎的肉湯。


    肉是羊肉,缺乏相應藥材的關係,腥味十足,卻是很高格的款待。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我主已在處理後事。”杜迴美滋滋地喝了一碗湯,重新坐好開始談正事,說道:“在下此來代我主詢問陰子,尚需何物?”


    呂武知道所謂的“處理後事”不是指趙旃要死了。


    這是權力不用過期作廢前,要好好地使用權力了?


    隻是趙旃這麽的“給力”,倒是搞得呂武很踟躇。


    一個“卿”的下台不會簡單,沒有經過血淋淋的抗爭,選擇和平卸任就是趙旃最大的籌碼。


    其餘的“卿”見趙旃這麽識相,心裏再不樂意也會選擇大開方便之門。


    當然了,趙旃想要獲得什麽,又或是完成什麽目的,不存在白拿。


    呂武在自己的腦海中翻找名單目錄,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隻是真的感到猶豫。


    不管現在還是未來,世界上沒有白獲得的好處。


    趙旃幫得越多,呂武欠下的情份就越大。


    邯鄲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注定會是邊緣家族。


    最主要的是,邯鄲趙還沒有跟複立後的趙氏主宗取得諒解。


    根據現在普世規則,呂武得到趙旃多少幫助,未來就要在邯鄲趙需要的時候,隻能償還更多。


    對了,也能學郤氏。


    俺們還不起啊!


    要不,您這恩人還是去死算球。


    呂武想道:“趙武……,或者說趙氏主宗是怎麽對待邯鄲趙的?又或者,邯鄲趙日後有沒有什麽劫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