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紅樓釵黛]鹹豬手,蟹黃酒 作者:司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夜,寶釵竟出人意料地沒有做針線,也沒看賬本,隻是命鶯兒將曆年來積蓄的銀錢取出,發了半天呆,才笑道:“我這點子積蓄,隻怕還夠送幾個丫鬟離開薛家,隻是於我自己,倒是還要仰人鼻息。”
茜雪和鶯兒兩個人在旁邊聽著,都不明白她的意思。
茜雪便道:“能留在姑娘這裏,是許多人求不到的福分恩典,這吃穿用度比外麵好了不知道多少。香菱是被大爺看上了,沒法子,除了她,還又有誰會想不開,一意求去呢?”
鶯兒又是另一番說辭:“姑娘這般能幹,連太太、大爺遇到了事,都要尋姑娘出主意,姑娘在這家裏就如同頂梁柱一般,又怎能算是仰人鼻息?”
寶釵搖頭道:“所以說你們都不懂。”
鶯兒想了想又道:“姑娘可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要急著用錢?現如今姑娘管著幾個鋪子,不過去鋪子裏吩咐一聲就完了。”
茜雪又將梳妝匣打開,各色金銀珠寶頓時照亮了整間屋子。鶯兒便指著那梳妝匣道:“姑娘雖是不愛打扮的,這些年連同別人送的、過年過生日打的,卻也攢下了不少東西。若果真有為難事,又不好往鋪子裏要錢的,這些首飾倒也可派些用場。”
寶釵更是苦笑著說道:“這是什麽話?我急著用錢做什麽?現如今薛家倒是隻剩下錢了。我雖能幹,卻不得人心,我又有什麽法子?”
茜雪跟鶯兒聽了,麵麵相覷,末了,茜雪方試探著說道:“姑娘何必這般說?這梨香院並外頭府裏的下人們,哪個不讚姑娘為人和氣,體恤下人?”
寶釵知道和這些丫鬟們解釋不清,遂也不去解釋,命鶯兒茜雪收了銀錢和梳妝匣,倒把茜雪喚到跟前,問她兄弟姊妹幾個,兄弟們都在什麽地方當差,可還能幹,兄弟姊妹之間是否和睦,諸事皆細細問了一迴,末了,方歎道:“你是個有福的,兄弟們都成器,姊妹們也嫁的好,終身有靠。”茜雪反倒不好意思起來,說了一大堆謙虛的話。
寶釵又問茜雪父母兄弟姐妹們中最疼誰,茜雪迴答最疼弟弟,其次就是她。寶釵眼中更是閃過羨慕的神色,勉強笑著說道:“這更是求不來的福分。鶯兒也是一樣的,她老子娘也偏愛她。你們將來須加倍孝順父母才是。”
茜雪見寶釵神態大不似往日,正詫異間,鶯兒在底下偷偷拉了拉她袖子,才會意過來,兩個人附和著寶釵說了一陣子話,就忙著伺候寶釵安頓下了。
次日清早,用過早飯,薛姨媽就催著寶釵趕緊換上男裝,又說鳳姐諸事都安排妥當的了。寶釵無奈,雖是心中驚疑不安,卻也隻得依了薛姨媽,換了衣裳,如平日去鋪子探視一般,往門外坐車子,隻是未帶茜雪、鶯兒二人。茜雪鶯兒隻當自家姑娘是去哪個鋪子的,心中詫異,但見薛姨媽趕著吩咐安排,都不敢說什麽,無人知道那車子往前頭轉了一個彎,竟然緩緩駛到寧國府角門處了。
鳳姐果然諸事都吩咐過。寶釵剛剛下車,就被一個婆子笑著往裏麵領。轉過幾個彎,又穿過一個穿堂,寶釵平素是不常來的,竟有幾分暈頭轉向,隻得緊緊跟著那個婆子,由著她把自己帶到會芳園裏頭。但見園子裏白柳橫坡,鮮花遍地,寶釵心中忐忑,目不斜視,總不理會。
那婆子在前頭帶路,一直行至清水溪邊小小一座建築裏,方停住腳步,衝寶釵使了個眼色道:“過會子蓉大奶奶會來園子裏散心,你且在這處等她。”說罷也不等寶釵再問,竟迴頭就走了。
寶釵隻得轉身看那屋裏擺設,隻見窗下案上設著筆墨紙硯,靠牆又有一個雕漆書架,上麵滿滿的都是書。正對著門的粉壁上卻掛著一軸畫,上麵一個美人,眉目秀麗,風姿堪憐,手中拿著一管胡笳,卻繪的是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故事。美人圖畫的上方,懸著一紙橫幅,上書“逗蜂軒”三個大字。
寶釵在房中等待良久,總不見那蓉大奶奶來,心中暗想道:那蓉大奶奶究竟是何等樣人?到底是何身份?
寶釵想來想去,畢竟心中忐忑,隻得暗中喚那個神秘聲音道:“你一向能洞察先機的,倒是說說此間禍福。”
她喚了許久,那聲音方迴應道:“又有什麽好說的,我想不到你竟是這般蠢到家了!上輩子來賠不是的時候,還知道做姑娘裝扮。那鳳姐縱使有心暗算,卻也奈何你不得。如今你扮作男子模樣,是嫌你哥哥闖的禍不夠大,還是怕自己名聲太好聽啊?若是傳將出去,弄巧成拙不能提你哥哥消罪不說,就連自己也成笑柄了!”
寶釵經它提醒,方醒悟過來,忙將頭發打散,重新挽了一個姑娘家常梳的發髻在腦後,隻是身上無衣可換,仍舊是男子的袍服。
又過了片刻,漸聞腳步聲、說話聲朝著這邊而來,忙出門去看,見賈珍之妻尤氏帶著一個風流婀娜的年輕媳婦兒走過來了,觀其衣著,十分華貴,惟臉上氣色不好,甚是清減,顯見大病初愈,便知是久聞其名的蓉大奶奶,心中暗道:“觀其形容,這蓉大奶奶竟比顰兒還弱些。”
但聞尤氏笑聲傳來:“好容易身子好了些,我隻說帶你來園中散散心,你卻惦記著來逗蜂軒裏拿書。這書又有什麽好看的,難不成你要從科舉上出身,給咱們家再考個進士迴來?”
秦氏的迴答卻是細聲細氣:“古人常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去年中秋時,有本書看到一半,誰料想後頭竟病了這麽多日,身子雖不爭氣,心裏頭還總惦記著。也不獨是為了拿這本書,隻是婆婆在園子裏頭走了這麽大半日,想是也累了,倒是歇一歇,喝口茶才好。”
寶釵聽得她婆媳對答,心中驚異,暗道秦氏倒不似眾人所言那般張狂,隻是眼見著一群人越走越近,倒也來不及多想,忙上前和尤氏見禮:“珍大嫂子好。我是薛家的女兒寶釵,嫂子可還認得?”
尤氏見她衝出來,先是臉色一變,繼而笑著說道:“嚇了我一跳,我原先當是誰家的相公闖到這園子裏頭來了呢,原來是寶姑娘啊。隻是你怎麽會在這裏,又怎麽會打扮成這個樣子?”
寶釵笑著說道:“這裏頭自然有緣故,過會子我細細說給嫂子聽。隻怕嫂子還不肯信呢。這位就是蓉大奶奶?前些日子聽說身子不大爽利,如今可大安了?”
秦氏聞言,看了寶釵一眼,就要給她見禮,寶釵哪裏肯依,倒反過來給她行禮,口中說道:“我今兒個來,正是替哥哥來賠罪的。還請奶奶千萬不要推辭。”
秦氏哪裏肯依,兩女推辭拉扯之間,秦氏突然向後昏倒,寶釵眼疾手快,忙一把拉住,一摸之下,方察覺秦氏衣服裏竟是瘦的沒幾兩肉了,隔著衣服能摸到骨頭來,不覺惻然。
眾人見秦氏暈倒,都忙亂了一番,將秦氏臨時抬到逗蜂軒裏安置了。尤氏更是愁眉苦臉的,向眾人說道:“好端端的,怎麽又暈了!”
寶釵忙問道:“不知可有人去請了大夫?”
尤氏這才道:“有人已去請了。”又道:“老爺那裏,隻怕我要親自去說,方才妥當。”
遂命眾人好生伺候秦氏,又托寶釵照顧著,自己帶著銀蝶等人浩浩蕩蕩離開了。
寶釵正在疑惑間,突然聽得悠悠一聲長歎,卻是秦氏轉醒過來。
眾人又驚又喜,都要上前伺候,秦氏卻吩咐道:“你們都先退下,我要和寶姑娘靜靜說一會子話。”
眾人不敢相強,隻得應了。眾人退下後,秦氏將寶釵看了又看,一直看到寶釵心中發毛,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問道:“你又是聽信了誰的編排?竟穿成這等模樣?也虧你是個機靈的,不然你我隻怕都要有禍事了呢。”
茜雪和鶯兒兩個人在旁邊聽著,都不明白她的意思。
茜雪便道:“能留在姑娘這裏,是許多人求不到的福分恩典,這吃穿用度比外麵好了不知道多少。香菱是被大爺看上了,沒法子,除了她,還又有誰會想不開,一意求去呢?”
鶯兒又是另一番說辭:“姑娘這般能幹,連太太、大爺遇到了事,都要尋姑娘出主意,姑娘在這家裏就如同頂梁柱一般,又怎能算是仰人鼻息?”
寶釵搖頭道:“所以說你們都不懂。”
鶯兒想了想又道:“姑娘可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要急著用錢?現如今姑娘管著幾個鋪子,不過去鋪子裏吩咐一聲就完了。”
茜雪又將梳妝匣打開,各色金銀珠寶頓時照亮了整間屋子。鶯兒便指著那梳妝匣道:“姑娘雖是不愛打扮的,這些年連同別人送的、過年過生日打的,卻也攢下了不少東西。若果真有為難事,又不好往鋪子裏要錢的,這些首飾倒也可派些用場。”
寶釵更是苦笑著說道:“這是什麽話?我急著用錢做什麽?現如今薛家倒是隻剩下錢了。我雖能幹,卻不得人心,我又有什麽法子?”
茜雪跟鶯兒聽了,麵麵相覷,末了,茜雪方試探著說道:“姑娘何必這般說?這梨香院並外頭府裏的下人們,哪個不讚姑娘為人和氣,體恤下人?”
寶釵知道和這些丫鬟們解釋不清,遂也不去解釋,命鶯兒茜雪收了銀錢和梳妝匣,倒把茜雪喚到跟前,問她兄弟姊妹幾個,兄弟們都在什麽地方當差,可還能幹,兄弟姊妹之間是否和睦,諸事皆細細問了一迴,末了,方歎道:“你是個有福的,兄弟們都成器,姊妹們也嫁的好,終身有靠。”茜雪反倒不好意思起來,說了一大堆謙虛的話。
寶釵又問茜雪父母兄弟姐妹們中最疼誰,茜雪迴答最疼弟弟,其次就是她。寶釵眼中更是閃過羨慕的神色,勉強笑著說道:“這更是求不來的福分。鶯兒也是一樣的,她老子娘也偏愛她。你們將來須加倍孝順父母才是。”
茜雪見寶釵神態大不似往日,正詫異間,鶯兒在底下偷偷拉了拉她袖子,才會意過來,兩個人附和著寶釵說了一陣子話,就忙著伺候寶釵安頓下了。
次日清早,用過早飯,薛姨媽就催著寶釵趕緊換上男裝,又說鳳姐諸事都安排妥當的了。寶釵無奈,雖是心中驚疑不安,卻也隻得依了薛姨媽,換了衣裳,如平日去鋪子探視一般,往門外坐車子,隻是未帶茜雪、鶯兒二人。茜雪鶯兒隻當自家姑娘是去哪個鋪子的,心中詫異,但見薛姨媽趕著吩咐安排,都不敢說什麽,無人知道那車子往前頭轉了一個彎,竟然緩緩駛到寧國府角門處了。
鳳姐果然諸事都吩咐過。寶釵剛剛下車,就被一個婆子笑著往裏麵領。轉過幾個彎,又穿過一個穿堂,寶釵平素是不常來的,竟有幾分暈頭轉向,隻得緊緊跟著那個婆子,由著她把自己帶到會芳園裏頭。但見園子裏白柳橫坡,鮮花遍地,寶釵心中忐忑,目不斜視,總不理會。
那婆子在前頭帶路,一直行至清水溪邊小小一座建築裏,方停住腳步,衝寶釵使了個眼色道:“過會子蓉大奶奶會來園子裏散心,你且在這處等她。”說罷也不等寶釵再問,竟迴頭就走了。
寶釵隻得轉身看那屋裏擺設,隻見窗下案上設著筆墨紙硯,靠牆又有一個雕漆書架,上麵滿滿的都是書。正對著門的粉壁上卻掛著一軸畫,上麵一個美人,眉目秀麗,風姿堪憐,手中拿著一管胡笳,卻繪的是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故事。美人圖畫的上方,懸著一紙橫幅,上書“逗蜂軒”三個大字。
寶釵在房中等待良久,總不見那蓉大奶奶來,心中暗想道:那蓉大奶奶究竟是何等樣人?到底是何身份?
寶釵想來想去,畢竟心中忐忑,隻得暗中喚那個神秘聲音道:“你一向能洞察先機的,倒是說說此間禍福。”
她喚了許久,那聲音方迴應道:“又有什麽好說的,我想不到你竟是這般蠢到家了!上輩子來賠不是的時候,還知道做姑娘裝扮。那鳳姐縱使有心暗算,卻也奈何你不得。如今你扮作男子模樣,是嫌你哥哥闖的禍不夠大,還是怕自己名聲太好聽啊?若是傳將出去,弄巧成拙不能提你哥哥消罪不說,就連自己也成笑柄了!”
寶釵經它提醒,方醒悟過來,忙將頭發打散,重新挽了一個姑娘家常梳的發髻在腦後,隻是身上無衣可換,仍舊是男子的袍服。
又過了片刻,漸聞腳步聲、說話聲朝著這邊而來,忙出門去看,見賈珍之妻尤氏帶著一個風流婀娜的年輕媳婦兒走過來了,觀其衣著,十分華貴,惟臉上氣色不好,甚是清減,顯見大病初愈,便知是久聞其名的蓉大奶奶,心中暗道:“觀其形容,這蓉大奶奶竟比顰兒還弱些。”
但聞尤氏笑聲傳來:“好容易身子好了些,我隻說帶你來園中散散心,你卻惦記著來逗蜂軒裏拿書。這書又有什麽好看的,難不成你要從科舉上出身,給咱們家再考個進士迴來?”
秦氏的迴答卻是細聲細氣:“古人常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去年中秋時,有本書看到一半,誰料想後頭竟病了這麽多日,身子雖不爭氣,心裏頭還總惦記著。也不獨是為了拿這本書,隻是婆婆在園子裏頭走了這麽大半日,想是也累了,倒是歇一歇,喝口茶才好。”
寶釵聽得她婆媳對答,心中驚異,暗道秦氏倒不似眾人所言那般張狂,隻是眼見著一群人越走越近,倒也來不及多想,忙上前和尤氏見禮:“珍大嫂子好。我是薛家的女兒寶釵,嫂子可還認得?”
尤氏見她衝出來,先是臉色一變,繼而笑著說道:“嚇了我一跳,我原先當是誰家的相公闖到這園子裏頭來了呢,原來是寶姑娘啊。隻是你怎麽會在這裏,又怎麽會打扮成這個樣子?”
寶釵笑著說道:“這裏頭自然有緣故,過會子我細細說給嫂子聽。隻怕嫂子還不肯信呢。這位就是蓉大奶奶?前些日子聽說身子不大爽利,如今可大安了?”
秦氏聞言,看了寶釵一眼,就要給她見禮,寶釵哪裏肯依,倒反過來給她行禮,口中說道:“我今兒個來,正是替哥哥來賠罪的。還請奶奶千萬不要推辭。”
秦氏哪裏肯依,兩女推辭拉扯之間,秦氏突然向後昏倒,寶釵眼疾手快,忙一把拉住,一摸之下,方察覺秦氏衣服裏竟是瘦的沒幾兩肉了,隔著衣服能摸到骨頭來,不覺惻然。
眾人見秦氏暈倒,都忙亂了一番,將秦氏臨時抬到逗蜂軒裏安置了。尤氏更是愁眉苦臉的,向眾人說道:“好端端的,怎麽又暈了!”
寶釵忙問道:“不知可有人去請了大夫?”
尤氏這才道:“有人已去請了。”又道:“老爺那裏,隻怕我要親自去說,方才妥當。”
遂命眾人好生伺候秦氏,又托寶釵照顧著,自己帶著銀蝶等人浩浩蕩蕩離開了。
寶釵正在疑惑間,突然聽得悠悠一聲長歎,卻是秦氏轉醒過來。
眾人又驚又喜,都要上前伺候,秦氏卻吩咐道:“你們都先退下,我要和寶姑娘靜靜說一會子話。”
眾人不敢相強,隻得應了。眾人退下後,秦氏將寶釵看了又看,一直看到寶釵心中發毛,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問道:“你又是聽信了誰的編排?竟穿成這等模樣?也虧你是個機靈的,不然你我隻怕都要有禍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