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猜猜,這次聶將軍給我帶來的是什麽,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壁壘演習的結果?”徐傑饒有興趣的說道。“結果怎麽樣?說說看。”


    “結果很不好,在沒有重炮的支援下,即使其中一方的火炮數量比另一方多出5成,在雙方都有塹壕和炮兵掩體的情況下,火力占優勢的一方並不能有效壓製對方的炮兵,75mm加農炮對低矮的掩體和塹壕命中率太低,而且1.5噸重的重量也有些大,不方便移動。即使對方的炮兵處於被壓製狀態,但是依然可以對衝鋒的步兵造成致命打擊。我們的火力優勢並不能迅速轉化成戰術優勢。”聶士成有些鬱悶的說道。


    因為在未來即將展開的華俄戰爭中,雙方的正麵將是塹壕和堡壘構成的防禦體係。所以為了攻克俄國人建成的防禦體係,華夏陸軍專門進行了一次以攻克堡壘和塹壕體係為主要目標的演習,而這就是堡壘演習的由來,在設定當中,攻擊方擁有兵力和火力上的優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攻擊方可以調集的火炮數量是防禦方的1.5倍以上,而且根據華夏部隊以前的攻堅經驗,不少便於機動的速射炮和迫擊炮也被編入了攻擊序列。這些機動火炮將和華夏陸軍的精銳突擊營組成最犀利的拳頭在俄國人的防線上砸開一個缺口。


    但是情況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狡猾的藍軍將整個防禦體係基本上建在了地平線以下!沒有任何顯眼的堡壘,曲曲折折的塹壕體係和暗堡以及支持點將平射炮的榴散彈威力減少到最低!通常情況下是打出一打以上的炮彈也無法將一個半埋式加固機槍掩體摧毀!這還不是最悲劇的。一門門藏在掩體中的速射炮可以輕易的摧毀暴露在外麵的攻擊方的跟進火炮,雖然迫擊炮可以將某些暴露出來的暗堡摧毀,但是120mm迫擊炮重量過重。而且無法平射,結果這就造成了,需要平射的時候,速射炮已經被摧毀。迫擊炮和速射炮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火力體係為進攻部隊提供保護,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步兵展開衝鋒,射速高達每分鍾一打以上的防禦方速射炮和榴彈將成為步兵的噩夢!


    而聶士成馬玉昆等人討論了半天的結果就是更大的火炮和更多的炮彈來堆死對方!重炮自然不用說了。150mm長程大炮和203mm重炮被集中起來。如果把眼光放在一場演習上的話,這樣堆武器確實可以在對方的方向上硬砸出一條血路,血肉之軀和塹壕終究會被占絕對優勢的重炮所消滅!但是如果是實戰呢?華夏陸軍又如何可以集中占據壓倒性優勢的重炮部隊呢?俄國人雖然窮。但是人家畢竟也叫帝國主義!光靠蠻力想要打贏俄國人恐怕還是很費勁的,於是陸軍部必須想出一種多快好省的辦法!


    結果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辦法,強化突擊部隊的火力?重量達到1250kg以上的75mm速射炮已經是跟隨前鋒部隊進攻的極限了。再重的武器不要說打擊對手了。就連運輸都是個問題。結果正好在演習的時候,下了場大雨,這個直接結果就是75mm加農炮都無法在戰場上順利機動!一門炮掉坑裏的結果就是一個排的人都拉不出來!


    迫擊炮這東西看樣子不錯,但是問題是重型迫擊炮完全靠人力搬運,而且沒有輪子!其實也不是很省勁,而且射程的問題,無法對塹壕體係縱深造成致命打擊,在這種情況下迫擊炮雖然依然可以實用。但是效果差出很多!


    “加農炮不好用,迫擊炮又不夠用。有沒有想過換裝短管大口徑榴彈炮?”徐傑眉頭一挑,試探性的問道。徐傑雖然不是搞陸軍的,但是也十分明白,速射炮真正輝煌也就是在1戰前,在這個火炮和炮術都有限的情況下,雙方的炮兵崇尚的是集中火力高射速來消滅對方炮兵,然後掩護步兵奪取勝利。


    但是到了1戰,就不一樣了。雙方巴不得把火力點蓋的越矮越好!在速射炮的瞄準鏡中你隻能看見一個個微微露出的頭!這命中率直線下降啊!法國人布置的大量75速射炮確實可以有效阻擊德國陸軍的衝鋒,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被德國人的各種榴彈炮摧毀的情況下。那麽榴彈炮相對於速射炮來說都有哪些優點呢?


    榴彈炮相對於炮架的要求並不高,在1916年時,美國人發現在3寸加農炮的炮擊上可以安裝3.8寸榴彈炮(96毫米),同樣,在4.7寸加農炮的炮架上,可以換裝6寸榴彈炮。也就是說在幾乎相同的重量下,榴彈炮的口徑會比加農炮要大一些。


    而更大的口徑就意味這更大的炮彈重量和威力!3寸加農炮的炮彈重量是14磅,而3.8寸榴彈炮的炮彈重量是30磅!超過了2倍多。4.7寸加農炮的炮彈重量是60磅。而6寸榴彈炮的重量是120磅!也就是說基本上重量相同的火炮因為種類不一樣,所以炮彈重量可以差出一倍以上!而更大的爆彈可以裝更多的炸藥以及產生更多的碎片,這就讓火炮的威力上升的很快,而且因為是近距離,所以榴彈炮低初速和較短的射程其實影響並不大。


    榴彈炮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彈道。麵對半埋式的掩體,速射炮隻能攻擊正麵不大的區域,而榴彈炮則可以通過相對彎曲的彈道攻擊掩體的頂部,這就增加了命中率,有人統計過,麵對同一段塹壕進行攻擊的話,榴彈炮的命中率比速射炮高出2.5倍!再加上威力巨大的炮彈,榴彈炮在這種工事作戰中比速射炮更加合適。


    “短管榴彈炮,現在部隊必須減少75mm速射炮的配比,我們需要的是攻堅,如果陸軍還缺乏重炮的話,可以和海軍方麵溝通一下將大連旅順等要塞的岸防重炮搬走一部分,弄成列車炮來支援戰鬥。”徐傑說道。


    “除了裝備方麵,在指揮體係上也必須改變,炮兵需要下方部分火炮,除了直接配屬的6寸以上重炮外,105mm的輕型榴彈炮、120級別的迫擊炮還有用於前線伴隨突擊的75mm速射炮都交給一線步兵指揮官吧。讓他們負責指揮。”


    “這恐怕不行,步兵指揮官對炮術了解有限,最多告知炮兵目標所在的方位,具體怎麽打,需要什麽條件,知道的極少,而您應該知道現在的炮兵命令更加複雜,比如說彈幕持續時間,彈幕前進速度等等,這些命令可不是一般的步兵指揮官可以下達的。”聶士成想了想說道。


    “那就給步兵戰鬥群配屬炮兵參謀負責火力支援,總之,我們不能把步兵和炮兵看出兩個獨立的兵種。我們一定要將其合成。”徐傑補充道。


    “合成是個好辦法,但是現在有個問題是有經驗的指揮官的缺乏,總理應該很清楚,曾經參加過甲午戰爭和華俄戰爭的老兵和低級軍官,要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軍隊,要麽高升,剩下的新人指揮官的能力很差,他們更多的是依靠書本上的教條指揮戰爭,而不是結合戰場情況用自己的智慧去指揮,勇氣很足但是能力有限,把大量的機槍和支援火力下放到班排很難發揮相應的作用。而且我們現在是打攻堅戰,不是防禦作戰,集中火力和強調尖刀部隊的作戰能力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認為火器應該集中而不是下放。”聶士成猶豫再三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采用小編製,同時將連排級的迫擊炮和重機槍集中?而不是像原來那樣以班排構成一個單獨的火力點進行戰鬥?”徐傑試探性的問道。雖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直接虛弱了班排戰鬥力,但是如果將眼光放到更大的範圍中的話,這樣做也未嚐不可。


    首先,官兵素質的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戰鬥中班排主官出現減員後,遞補上來的指揮官很難有足夠的能力去指揮如此大的編製和編製中的各種支援火力。攻堅戰不是對攻戰,單純的加強火力並不一定就能獲得極佳的結果,畢竟各種掩體和塹壕直接限製了火力的發揮,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一批新式山寨mg機槍的服役,輕機槍和重機槍的界線已經被打破,而隨之而來的彈藥消耗也絕對不是現在華夏陸軍可以承受的。


    mg機槍被稱為噴淋器、希特勒的電鋸是絕對有原因的,高達1200發每分鍾的射速豈是說著玩的?一秒鍾的時間就能打出20發子彈!不經意間就能很快的打光一條250發的彈鏈!這種武器在老手手中是一件大殺器,但是要落在新手中呢?雖然山寨的mg機槍達不到1200發的速度,但是每分鍾1000發左右的射速依然讓它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吞金獸。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講最犀利的武器集中在最有經驗的人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那就重新調整一下編製,將部分支援火力從連排集中到營級,同時增加工兵和後勤兵種的數量,營級作為合成戰鬥群的基礎。”徐傑想了想說道。“但是最重要的是給我把炮兵弄好,各種口徑的平射炮數量都要減少,我們需要的是進程支援的短榴彈炮和大量的重炮。和軍工部門協調一下吧。”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和書友知秋一葉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華夏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終極側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終極側位並收藏甲午之華夏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