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補橋是積德行善之事,而放火燒橋這種惡劣事兒,除了特殊原因外,肯定是有品行不端的壞人蓄意所為。


    難道真有劫道的盯上了她和青鬆娘?


    錢大雙這樣想著,一邊沿著溝塹邊兒走著,一邊低聲叮嚀青鬆娘,一會兒如果遇見了壞人,她一個人應付就好。


    而青鬆娘要盡快逃走趕迴金記報信,讓文六斤還是誰去求楚千樓過來救她。


    青鬆娘活到這麽大沒少挖野菜,怎麽也沒想到挖野菜還會碰上這樣兇險的事兒,頓時,她就嚇得腳底發虛,臉色發白,隻是一疊聲地應承著。


    兩人走了約莫有兩刻鍾多點,看見了另一座木橋剛剛被燒毀,溝塹邊兒的灰燼裏還殘存著殘煙如縷。


    沒走多久,她們看見了一座完好無損,看著可以通行的木橋,錢大雙疑心更重,她將籃子交給了青鬆娘,「嬸子,你在這兒等著!」


    說完,錢大雙從懷裏取出來蕭曄送她的飛爪百練索,將爪頭固定在橋頭的一棵槐樹上,然後她抓著練索走上了木橋。


    始終保持練索不鬆不緊,這樣,萬一木橋突然塌陷,錢大雙還可以攀著練索安全返迴到那棵槐樹下。


    看著這一幕,青鬆娘又是佩服錢大雙有勇有謀,又是膽戰心驚,好好的木橋怎麽就失火燒沒了?


    一場虛驚!


    錢大雙毫髮未傷走到了對麵,心道這就是一場虛驚,她轉念一想,不對,每個偶然的背後都藏著必然!


    她喊青鬆娘隻挎一個籃子就好,另一隻手抓緊練索走過來,青鬆娘依言照做,走到錢大雙麵前時,雙腿還在不受控製地打顫。


    錢大雙讓青鬆娘去樹蔭涼下等著她,而她又折迴來拿那隻籃子,不過,不捨得孩子套不住狼,錢大雙收起來飛爪百練索,挎著籃子大步走上了這座木橋。


    平平安安!


    錢大雙再次平平安安地走到橋頭,走到青鬆娘近前,若無其事說沒啥事,迴金記吧!


    但錢大雙心裏耿耿著,事情肯定不是看上去這麽簡單,還是速速迴到金記才安全。


    錢大雙和青鬆娘走出不遠,走上了一條大道,遇見了很多挖野菜的村婦,大家有一句,沒一句地議論著好好的橋無緣無故就失火了。


    更有甚者還說幹旱了這麽多天,這是這片兒出了大奸大惡之人,惹怒了老天爺,所以老天爺才久旱不雨,非要餓死幾個人才能解氣。


    於是有人就提出了疑問,壞人大多都是有錢的富人,就算是久旱三年,壞人全家也衣食無憂,餓死的隻會是天天吃不飽飯的窮人,看來,老天爺並不分善惡才這樣欺侮窮人。


    於是有人說起來初春時,他們那個村子出天花死掉的七個人隻有一個是個品行不端的小痞子,其他的都是老實巴交的老好人。


    錢大雙對這些腦迴路很無語,就在這時,有個年輕的村婦大聲喊起來,她尖細的嗓音充斥著濃鬱的興奮。


    「大夥兒聽好嘍,有個發財的茬兒哪,黃老財在前邊兒搭了個求雨台,求來啥就賞啥的銀錢!」


    有個阿婆絲毫不相信,肆無忌憚地嘲笑起來,「我說玉蓮啊,你莫不是想錢想瘋了吧?那要是求來了雹子,黃老財也給賞錢?」


    這個叫玉蓮的村婦被噎了一下,老大不高興的而一臉陰鬱之色,不過換做是誰也一樣高興不起來。


    「趙阿婆,你咋說話哪?我們都是看天吃飯的莊稼戶,老天爺來頓雹子那就都得餓死,怪不得你大女兒都是當娘的人啦,還被漢子揍得屁滾尿流,她就是長了一張和你一樣的臭嘴,我就是告訴大夥兒一聲,也沒有專門求著你去,你個棺材瓤子積點陰德,別瞎嗶嗶!」


    有不少人和玉蓮以及趙阿婆都是一個村兒的,瞭然趙阿婆真不是啥好鳥兒。


    她都到了一把棺材瓤子的歲數卻沒有多少長者慈善,動輒教唆兒子挑兒媳婦的刺兒,將老實巴交的兒媳婦揍得幾天下不了炕。


    然後呢,她的寶貝大女兒嫁給了本村一個漢子,隨了她娘的脾性,一天嗶嗶東家長西家短。


    尤其是誰家漢子偷了野女人,誰家媳婦兒給野漢子解了褲帶,她都一清二楚,時間一長就結了不少恩怨。


    畢竟不管是哪種家醜都不可外揚,所以呢,涉事者就找到了她丈夫說叨一番這個道理,接著她丈夫就揍她一頓算是給人家一個交代。


    但是賤人的賤骨頭總是硬得出人意料,她被丈夫打瞎了一隻眼睛,打瘸了一條腿,依舊熱衷於閑言碎語而蜚短流長。


    漸漸,大夥兒背後議論說做壞事不是沒有報應,隻是報應來得比較遲罷了,所以趙阿婆欺侮兒媳婦缺了德,就報應到了她大女兒的身上。


    錢大雙不知道趙阿婆的底細,隻是莫名對玉蓮有些好感,至此,她頓悟了一個事兒,那幾座木橋都是黃老財派人燒毀的。


    那些橋的橋頭都立著功德碑,碑文上記載著某年某月某日,黃老財修建木橋一座,功德無量等等。


    有錢人可真會玩,一會兒修座橋偽善,一會兒為了私利卻燒掉橋,等哪天需要偽善時再修不遲。


    而且,錢大雙還精準地揣測到了黃老財的用意!


    那就是挖野菜的人大多都是生活窮困的底層村民,黃老財尋思著這些窮人心裏怨氣滿滿,如果痛哭求雨的話,比較容易感動老天爺降大雨。


    警惕放下後,錢大雙尋思著改天再吃餃子,跟著大家去看看熱鬧唄,或許還能看到石榴,或許還能看到白芷若呢!


    但是,錢大雙和青鬆娘跟著跟著,就被擠到了後麵,與玉蓮遠遠的隔開了。


    好吧,畢竟黃老財重賞求雨這種發財事兒不是天天都有,大夥兒都想撈撈這筆外財!


    連挎著半籃子灰灰菜的趙阿婆都緊緊跟在玉蓮身後,不管是多麽身強力壯的小媳婦,都沒有將她擠到後麵。


    錢大雙聽著周遭有人議論趙阿婆如何挑唆兒子欺侮兒媳婦,她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前世上班趕點擠公交時的情景……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孀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毛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毛杏並收藏農門孀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