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孫所長聽說這裏有個白雲庵,立即興致大發,征求楊總的意見。這邊楊老板正和小李說話,聽到孫所長的問話,便笑起來:“哈哈!我這個人呢?是相信孔夫子的,他老人家向來是‘敬鬼神而遠之’的,但是──”楊老板又把話頭轉過彎來:“來都來到這裏了,孫所長既然有這個雅興,大家不妨去看一看,燒幾炷香,求求菩薩保佑,說不定真能讓我們大家都大發一下哩!還有,孔夫子也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教誨嘛。”“好!好!孫所長的雅興,楊總的高見,我第一個擁護。小李,你們呢?”王大宇明知孫所長表了態,小李不會再說什麽,但為了表示對小李的尊重,還是特意問了一下。因為好多具體的工作還是得小李來做,把小李得罪了可不行,小李在孫所長麵前的話是有份量的呀!

    於是,一行人也不坐車,順著水庫的堤壩緩緩行來。這正是暮春三月天氣,古詩寫得好: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隻見沿岸楊柳嫩芽初吐,垂下鬱鬱蔥蔥的萬縷千絲;遠處煙籠霧罩的樹叢中,微風又時時送來數聲鳥兒們宛轉的啼叫,讓人好不心曠神怡!

    剛才品嚐了農家樂魚肉好酒的小李,這會兒深深地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也來了談興:“孫所長,早就聽所裏的幾個同誌說,你對佛學很有研究,今天大家難得有閑,你就給我們開個普及知識講座,怎麽樣?”

    “好呀!”王大宇馬上讚同道:“對這些玄學,我們平日裏也東聽幾句,西聽幾句,有時候也真想了解了解。唉!平生難得幾日閑,今天大家有此緣分相聚一起,孫所長,你可不能謙虛呀!”王大宇知道今天的主要任務是要陪孫所長玩好;同時他也知道,每個人總有些表現欲的,孫所長應該不會例外。

    楊老板也插進來說話了:“這個佛學真的是有名堂,別說我們這些人,聽說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白樂天就是個信佛深得很的人,他還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做白香山。”

    其實楊老板的曆史知識並不豐富,他對白居易信佛的了解隻不過是從《二刻拍案驚奇》有一則故事叫“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出獄僧巧完法會分”裏知道的。在這方麵,王大宇自認為比楊總當然要豐富得多,但這會兒他知道,不是賣弄的時候,也便附和著楊老板的話頭笑道:“不但是白大詩人相信,我最近看到一本書,說我們的開國領袖毛老人家晚年也研究這個哩!但是──”王大宇停了一下,又接著說:“孫所長,我們現在還是來聽你的。”

    “這個,這個。”孫所長講話時總有這個口頭禪:“你們可知道什麽叫因果循環?”見大家都迴答不出來,孫所長臉上更現出三分得意:“就是大家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嘛;中國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是這個道理。”

    孫所長見大家聽得很認真,又說道:“據說古代印度有個王子,他看到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便想尋找一條解脫之路。後來,他在雪山頂上修煉多年,終於摸到了這樣一條規律,他後來也成了人們崇拜的如來佛祖。”

    孫所長講的這些,王大宇也早從書上看到過,但他卻記不清孫所長講的是否確切,不過,茶餘飯後,信口開河,何必太認真!

    王大宇還在想著,一行人已經到白雲庵的山門腳下了。大家抬頭看時,果然是個秀珍的玲瓏小廟:裏外一共隻有三間小屋,正中是大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左邊是一間客廳兼飯堂,右邊一間是老尼的住房。隻有山門上那一副用唐人錢起的一句詩做成的對聯,不但字體頗好,內容用得也恰到好處,那對聯是: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音”。

    從山門往外看,那十來個大大小小的水庫極為開闊,遠遠望去,晨鍾暮鼓,波光連天,好一處祥和的佛門之地!

    山門裏早走出一位七十開外,滿麵紅光,慈眉善眼的老尼姑來。老尼姑雙手合十,打了個問訊,說道:“各位施主,請裏麵隨喜。”一行人也不知是否聽懂“隨喜”是個什麽意思?已經跟著老尼姑進到山門裏了。

    這小廟紅磚碧瓦,看得出很有些年頭了。老尼姑說話稍慢,卻也是個健談的老人。老尼姑介紹,這座小廟始建於明朝末年,曾經毀於兵火,清末又重建起來的。於是大家對小廟又增添了三分崇敬的心情。

    首先進入正殿,這裏隻供奉了一尊垂珠瓔珞、寶相莊嚴的觀世音菩薩。那菩薩一手托淨瓶,一手拈柳枝,現的是楊柳觀音之相。菩薩的蓮台前麵還供奉著善男信女們送來的十來尊小的佛像。正殿前的香爐裏,上好的印度香緩緩地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濃烈香味,給人一種莊嚴肅穆,而又超凡脫俗的感覺。

    “觀音菩薩和我們中國人最有緣。”老尼姑見幾位來客都衣冠楚楚,顯然是知書識禮的人,便越加賣力地介紹起來:“這尊菩薩又是極有靈驗的,你有什麽困難?隻要你虔誠地稱頌菩薩名號,保證你有求必應。”

    “那麽,我心裏想的事,菩薩也會知道麽?”小李有些不解地發問。

    “知道,知道,菩薩之所以是菩薩嘛。你心裏有什麽請求,隻要你在菩薩麵前默默地想一下就行了,菩薩就會保佑你的。”老尼姑耐心地解釋。

    “我還是不懂,我不說出來,菩薩怎麽會知道呢?”小李還在自言自語。

    “小李,你對傳統文化看來了解不多呀!”王大宇見小李還沒有轉過彎子,便拍了一下小李的肩膀,笑道:“有句古話叫:心動神知。意思就是你有什麽念頭,神靈馬上就會知道,更何況你在菩薩麵前虔誠地請求,菩薩哪有不知道的?小李,最近又看上了哪位姑娘?待會兒可得好好求求菩薩了。”王大宇為了證實自己的話,又朝著孫所長問道:“我說的對不?”

    這時,孫所長和楊老板正在功德箱前。楊老板取出兩百元錢,先讓老尼姑為自己捐獻了一百元,又要為孫所長捐功德,被孫所長一把攔住:“楊總,那可不行!其他的事你都可以替我,但這個功德必須由我親自來,要不然,菩薩會責怪我心不誠。”說著,便從自己衣袋裏取出二百元寫了功德簿。

    楊老板也不再勉強,把手裏剩下那一百元也捐給了廟裏。接著又和孫所長到菩薩麵前畢恭畢敬地添上了一炷香。王大宇等人見狀,也分別捐獻了幾十元數量不等的功德。

    這一迴,把老尼姑笑得合不攏嘴,趕緊把幾位客人請到旁邊的客堂裏坐下,給每人捧出一杯清茶──這茶好香!

    “聽說你老人家不但佛學高深,而且還有一手算命的絕技,不知可以替我算一算麽?”這是王大宇剛才在農家樂裏聽到一個服務生說的,這會兒想起,便站了起來,學著老尼姑那樣雙手合十,很有禮貌地懇求道。

    “算什麽喲?年青人,算不算都要從那裏走過去的。”老尼姑把王大宇稱為年青人,倒也讓王大宇心頭特別舒服。這幾年來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人紮紮實實地老了一頭,今天聽到老尼姑這樣說,才想起自己確實還不算老。更有趣的是,老尼姑的話咋聽起來普普通通;細思一下,包含頗深的哲理,讓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

    “不過,”老尼姑注視了王大宇一眼,又接著說道:“我還是送一首古詩給這位施主,也算結個善緣。你聽著: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哦!原來是一首唐詩。文字是極明白的。”

    “施主,”王大宇正要道謝,卻聽見老尼姑叫住他道:“我這裏還有一個故事,當年我佛如來在神通中得知他的大弟子目犍連因為熱心宣傳佛教,遭到邪魔外道的嫉妒,他們要製造機會暗殺目犍連。這個目犍連是個孝子,曾經多次下地獄救他墮落成為餓鬼的母親,對老師也是最尊敬的。這時佛祖已經年老體衰,而目犍連又是他最喜歡的弟子之一,可是我佛如來知道這是劫數,沒有辦法改變,也沒有辦法挽救!那一天早上,我佛如來眼睜睜地望著目犍連像往常那樣走出門去。他知道,就在今天,邪魔外道將在一座山上堆起成千上萬塊石頭,目犍連將經過那座山下,那時,亂石就會像雨點一般打來,而目犍連就會被亂石砸成肉醬!但是我佛如來什麽也沒有說,他的眼淚流在心裏,他的萬般無奈和悲痛欲絕都化為沉默,他隻是默默地看著最喜愛的弟子出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老尼姑後來還講了些什麽,王大宇竟然沒有聽清楚。這首詩和這個故事他早就知道,但這裏是不是還預兆了什麽呢?這位老尼姑是世外高人,她的話裏往往還有弦外之音。他想多問幾句,但嘴唇都動了幾下還是停住了,他知道,高人不願迴答的事,隻消一句“天機不可泄露”,就可以讓你問了等於沒問。

    這時,孫所長又與老尼姑談起了禪門機鋒中的什麽“荊棘叢中下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的話頭,其餘人等甚覺無趣,喝了幾口茶後,便站到客堂外閑看遠處風光。孫所長見狀,不好再多聊,就與老尼姑告了辭,與大家一道走出廟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心依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紅並收藏我心依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