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擱置
畢竟是馬上打下江山的皇帝,李世民對於底下官員的人情世故,自然了解透徹,況且才沒幾天,涉案的兩人,居然能得到自己兒子前來開脫求情,在審理的過程中,馬周的壓力恐怕也小不到哪裏去。
不過盡管體恤臣下,但是李世民卻分外不悅,若是個個如此,人情世故大於禮法,以後還還麽治國安邦,讓天下百姓信服。
馬周搖頭,表示不是兩個原因,遞上幾本折子,語氣平常說道:“陛下,這是涉案眾人的供詞,哪個小吏,至今沒有捉捕歸案,誰是誰非,微臣不敢妄下定論。”
口供已經歸納總結,條理分明,層次分明,李世民一目幾行,瀏覽下去,對這件事情,立即有了個大致的了解,稍微沉吟,李世民抬頭說道:“事情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校書郎韓瑞濫用職權,有負皇恩,按律斷刑即可,還有什麽疑慮?”
“陛下之言,恕微臣不能讚同。”馬周說道:“微臣不是在替韓校書開脫,主要是此案仍有疑點未明,若是不徹查清楚,臣怕冤枉了好人。”
“什麽疑點?”李世民問道,隻要不是馬周徇情枉法,他自然不介意聽其分析。
“乍看之下,此案十分明了,無非是韓校書耐不住朋友托求,徇私枉法,但是其中的疑點卻是不少。”馬周冷靜說道:“其一,還是那個小吏,微臣已經查過,半個月前,韓校書奉了皇命,印製經書,原來的刻坊不堪使用,所以遷到了而今的地方,又擴招了許多匠人與書吏,但是此事,卻是吏部的安排,沒有經過韓校書之手。”
李世民耐心,聆聽馬周繼續說道:“遷了地方之後,韓校書也經常前去視察,與那個小吏偶有接觸,不過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隻不過是平常的交際,甚至連他姓名,也記不清楚,如此說來,他與小吏,相當於素不相識的陌生之人。”
“那又如何,韓瑞是官,此人是吏,隻要下達了指示,然後欺之以權,誘之以利,那人豈敢有所違背。”李世民說道,一針見血。
“初時,微臣也是這樣的想法。”馬周繼續說道:“但是仔細盤查,卻發現了個情況,在接觸懷海和尚的第二天,卻是三月初三,申時左右,韓校書與秘書監的同僚,準備慶賀秘書郎顧胤新官上任,相約而去宴飲,途中改變了主意……遇到鄭家二子……前往皇弟元嬰府上……迴到家中,夜裏受涼,臥病在榻,第二天開始,直到現在,韓校書再也沒有踏足刻坊半步,更不用說與小吏有所聯係了。”
考慮了下,察覺其中的漏洞,李世民說道:“不必到刻坊,也不用出門,他可以派仆役與小吏勾搭,也不是什麽難事。”
“三月初四,許多人可以做證,那個小吏一直待在皇城刻坊之中,就是夜裏恰逢他守值,更是沒有出城的機會。”馬周說道:“三月初五,聽從顏少監的安排,秘書郎顧胤晨早前往刻坊巡視,逗留了二刻鍾就離開,就在這個時候,小吏揚言,受到了上級的指示,改印佛經……綜上所述,三月初四全天,韓校書自己,還有他的仆役,甚至同僚,根本沒有與小吏接觸的機會,吩咐安排此事。”
進出皇城,不僅需要牙牌,還要登記備注,一查就知,自然不用懷疑,所以李世民沒有意見,而是問道,“那麽三月初三呢?”
“三月初三,才過了一夜而已,微臣覺得,韓校書自己,恐怕還沒有考慮清楚,到底是否要幫懷海和尚的忙。”馬周分析說道:“五更點卯,直到申時,眾目睽睽,也是與小吏沒有單獨接觸的時間,申時之後,出了皇城,又有同僚可以證明,到了曲江,遇上鄭家子,前往皇弟府上,夜落歸家,隨之宵禁,一環一環,十分清楚,機會也不大。”
“當然,這也不能證明什麽,誠心要與小吏勾結,總是能夠找到機會的,微臣隻是覺得,這樣有些不合情理,除非韓瑞早就有預見,城府深謀,拉上那麽多人給他作證,不然,事情應該不是韓校書所為。”馬周拱手說道:“不過,這僅是臣的猜測,沒有確鑿的證據,韓校書身上還是有嫌疑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不動聲色問道:“其他涉案之人怎樣,是否也有嫌疑?”
“微臣已經盤查清楚,那些匠人,還有餘下的書吏,隻不過是奉令行事,沒有動機目的,自然與之無關,禮部幾個官員也是如此。”馬周列數說道:“這些人,嫌疑不大,甚至沒有任何的疑點。”
敏銳察覺,其中漏了個人,李世民說道:“那麽秘書郎顧胤呢?”
“顧秘書……”頓了下,馬周說道:“按理來說,顧秘書沒有嫌疑的,但是微臣卻有些奇怪,初五印製佛經,直到禦史上奏,期間的幾天,顧秘書多次前往刻坊督察,應該早就發現了這件事情,可是他居然視若無睹,完全沒有過問,到底是真不知情,還是故意為之,臣不好判斷。”
翻出顧胤的供詞,李世民看了眼,似笑非笑道:“他辯解說,並不清楚刻坊,不允許印製佛經,倒是個不錯的理由。”
馬周沉默,他隻是把自己調查的情況,還有推測,不偏不倚的講述出來,至於李世民得出什麽結論,那就與他沒有關係了。
李世民問道:“馬卿,你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
“沒有捕獲小吏之前,臣不敢妄下診斷。”馬周說道,堅持已見。
“那麽……”李世民想了想,揮手說道:“你就繼續查吧。”
“臣遵旨。”馬周說道,識趣告退。
見到馬周的身影在消失宮殿之外,李世民的臉色微沉,招來寺人,吩咐了句,不久之後,愈加肥潤,胖乎乎的長孫無忌,疾步而來,好像已經清楚召見自己的目的,行禮之後,立即說道:“陛下,此事,有人居中推波助瀾,在京城之中,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牽扯到了虞秘監等人……”
聽到最近的流言蜚語,李世民臉上多了分凜然,冷笑道:“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來有些人終於忍耐不住,跳出來生事了。”
“這個,不正事陛下希望見到的嗎。”長孫無忌笑道。
李世民也沒有否認,問道:“虞卿他們,有什麽反應?”
“沉著冷靜,不予理會,頗有些清者自清的意味。”長孫無忌說道,很是佩服虞世南的老謀深算,什麽也不用做,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果然,李世民心中滿意,肯定說道:“虞卿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是性情剛烈,耿正忠心,當政得失,直言敢諫,絕對不會為此小人行徑。”
長孫無忌附和,也不嫉妒,反正李世民絕對是最會讚美大臣的皇帝,這麽多年來,朝中的大臣,每個沒給讚揚過幾遍,當麵,背後,又是贈言,又是賜賦,不把人感動得眼淚直流,絕不罷休,這種胸襟優點,楊廣就相差很遠了,居然嫉恨臣子的能力才學比自己高明,怎麽是人君的料,難怪十幾年時間,就亡國身殞了。
長孫無忌尋思,卻聽李世民說道:“鋪機,你去查看下,初四夜裏,監卿百司,特別是三省六部,在皇城守直的官員有誰。”
“陛下的意思是?”
“一夜之間,能令小吏不顧王法,鋌而走險,事後又安排其遠走高飛,官衙追緝多日, 仍然不見蹤影,這樣的神通廣大,豈是尋常人物。”李世民譏諷說道,目光蘊藏怒火,作為天子,最為厭惡的,就是底下有人無視自己的存在,搞些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
長孫無忌拱手,連忙退去,不良之後,捧著夜班記錄本而迴,呈給李世民,也沒有離開,就站在旁邊,幫忙展開,以紙鎮壓平,李世民拿起朱筆,毫不猶豫,一個一個的塗抹名字,塗去的,自然是他相信的臣子,或許覺得,沒有動機之人。
很快,記錄本上,就剩下寥寥幾個名字,李世民擱筆,目光冰冷。
事情真是他們的陰謀?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懷疑,嗯,懷疑就夠了,對於兩人來說,根本不需要什麽證據,隻要心裏覺得,有這樣的可能,肯定是有殺錯,沒有放過。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寺人匆匆奔了進來,伏跪地上,雙手呈了卷箋紙,急聲道:“陛下,邊庭飛書急報……”
“呈來。”李世民挑眉,感覺不是什麽好事,長孫無忌上前接過紙卷,快步轉呈李世民,微微皺眉,好像也有這樣的感覺。
啪,看了急報,李世民直接拍案而起,表情冷若冰霜,目光透出殺氣,咬牙切齒道:“伏允酋夷,真是好膽,可恨,可殺。”
“陛下,因何動怒如此?”長孫無忌連忙問道。
“三天前,吐穀渾出兵,大肆掠奪鄯州,殺傷百姓無數,揚長而去。”李世民雙手握拳,青筋迸出,怒不可遏,再次給打臉了,這讓高傲的李世民,怎麽接受得了。
長孫無忌聞聲,也是滿麵激憤,當下說道:“請陛下立即召集百官,商議出軍征討之事。”
“傳令……”李世民從善如流,下達旨意,慢慢的也冷靜下來,忽然合上夜直記錄本,淡聲說道:“鋪機,看來這事,又要暫時擱置了。”a
畢竟是馬上打下江山的皇帝,李世民對於底下官員的人情世故,自然了解透徹,況且才沒幾天,涉案的兩人,居然能得到自己兒子前來開脫求情,在審理的過程中,馬周的壓力恐怕也小不到哪裏去。
不過盡管體恤臣下,但是李世民卻分外不悅,若是個個如此,人情世故大於禮法,以後還還麽治國安邦,讓天下百姓信服。
馬周搖頭,表示不是兩個原因,遞上幾本折子,語氣平常說道:“陛下,這是涉案眾人的供詞,哪個小吏,至今沒有捉捕歸案,誰是誰非,微臣不敢妄下定論。”
口供已經歸納總結,條理分明,層次分明,李世民一目幾行,瀏覽下去,對這件事情,立即有了個大致的了解,稍微沉吟,李世民抬頭說道:“事情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校書郎韓瑞濫用職權,有負皇恩,按律斷刑即可,還有什麽疑慮?”
“陛下之言,恕微臣不能讚同。”馬周說道:“微臣不是在替韓校書開脫,主要是此案仍有疑點未明,若是不徹查清楚,臣怕冤枉了好人。”
“什麽疑點?”李世民問道,隻要不是馬周徇情枉法,他自然不介意聽其分析。
“乍看之下,此案十分明了,無非是韓校書耐不住朋友托求,徇私枉法,但是其中的疑點卻是不少。”馬周冷靜說道:“其一,還是那個小吏,微臣已經查過,半個月前,韓校書奉了皇命,印製經書,原來的刻坊不堪使用,所以遷到了而今的地方,又擴招了許多匠人與書吏,但是此事,卻是吏部的安排,沒有經過韓校書之手。”
李世民耐心,聆聽馬周繼續說道:“遷了地方之後,韓校書也經常前去視察,與那個小吏偶有接觸,不過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隻不過是平常的交際,甚至連他姓名,也記不清楚,如此說來,他與小吏,相當於素不相識的陌生之人。”
“那又如何,韓瑞是官,此人是吏,隻要下達了指示,然後欺之以權,誘之以利,那人豈敢有所違背。”李世民說道,一針見血。
“初時,微臣也是這樣的想法。”馬周繼續說道:“但是仔細盤查,卻發現了個情況,在接觸懷海和尚的第二天,卻是三月初三,申時左右,韓校書與秘書監的同僚,準備慶賀秘書郎顧胤新官上任,相約而去宴飲,途中改變了主意……遇到鄭家二子……前往皇弟元嬰府上……迴到家中,夜裏受涼,臥病在榻,第二天開始,直到現在,韓校書再也沒有踏足刻坊半步,更不用說與小吏有所聯係了。”
考慮了下,察覺其中的漏洞,李世民說道:“不必到刻坊,也不用出門,他可以派仆役與小吏勾搭,也不是什麽難事。”
“三月初四,許多人可以做證,那個小吏一直待在皇城刻坊之中,就是夜裏恰逢他守值,更是沒有出城的機會。”馬周說道:“三月初五,聽從顏少監的安排,秘書郎顧胤晨早前往刻坊巡視,逗留了二刻鍾就離開,就在這個時候,小吏揚言,受到了上級的指示,改印佛經……綜上所述,三月初四全天,韓校書自己,還有他的仆役,甚至同僚,根本沒有與小吏接觸的機會,吩咐安排此事。”
進出皇城,不僅需要牙牌,還要登記備注,一查就知,自然不用懷疑,所以李世民沒有意見,而是問道,“那麽三月初三呢?”
“三月初三,才過了一夜而已,微臣覺得,韓校書自己,恐怕還沒有考慮清楚,到底是否要幫懷海和尚的忙。”馬周分析說道:“五更點卯,直到申時,眾目睽睽,也是與小吏沒有單獨接觸的時間,申時之後,出了皇城,又有同僚可以證明,到了曲江,遇上鄭家子,前往皇弟府上,夜落歸家,隨之宵禁,一環一環,十分清楚,機會也不大。”
“當然,這也不能證明什麽,誠心要與小吏勾結,總是能夠找到機會的,微臣隻是覺得,這樣有些不合情理,除非韓瑞早就有預見,城府深謀,拉上那麽多人給他作證,不然,事情應該不是韓校書所為。”馬周拱手說道:“不過,這僅是臣的猜測,沒有確鑿的證據,韓校書身上還是有嫌疑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不動聲色問道:“其他涉案之人怎樣,是否也有嫌疑?”
“微臣已經盤查清楚,那些匠人,還有餘下的書吏,隻不過是奉令行事,沒有動機目的,自然與之無關,禮部幾個官員也是如此。”馬周列數說道:“這些人,嫌疑不大,甚至沒有任何的疑點。”
敏銳察覺,其中漏了個人,李世民說道:“那麽秘書郎顧胤呢?”
“顧秘書……”頓了下,馬周說道:“按理來說,顧秘書沒有嫌疑的,但是微臣卻有些奇怪,初五印製佛經,直到禦史上奏,期間的幾天,顧秘書多次前往刻坊督察,應該早就發現了這件事情,可是他居然視若無睹,完全沒有過問,到底是真不知情,還是故意為之,臣不好判斷。”
翻出顧胤的供詞,李世民看了眼,似笑非笑道:“他辯解說,並不清楚刻坊,不允許印製佛經,倒是個不錯的理由。”
馬周沉默,他隻是把自己調查的情況,還有推測,不偏不倚的講述出來,至於李世民得出什麽結論,那就與他沒有關係了。
李世民問道:“馬卿,你是怎麽看待這件事情的?”
“沒有捕獲小吏之前,臣不敢妄下診斷。”馬周說道,堅持已見。
“那麽……”李世民想了想,揮手說道:“你就繼續查吧。”
“臣遵旨。”馬周說道,識趣告退。
見到馬周的身影在消失宮殿之外,李世民的臉色微沉,招來寺人,吩咐了句,不久之後,愈加肥潤,胖乎乎的長孫無忌,疾步而來,好像已經清楚召見自己的目的,行禮之後,立即說道:“陛下,此事,有人居中推波助瀾,在京城之中,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牽扯到了虞秘監等人……”
聽到最近的流言蜚語,李世民臉上多了分凜然,冷笑道:“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來有些人終於忍耐不住,跳出來生事了。”
“這個,不正事陛下希望見到的嗎。”長孫無忌笑道。
李世民也沒有否認,問道:“虞卿他們,有什麽反應?”
“沉著冷靜,不予理會,頗有些清者自清的意味。”長孫無忌說道,很是佩服虞世南的老謀深算,什麽也不用做,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果然,李世民心中滿意,肯定說道:“虞卿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是性情剛烈,耿正忠心,當政得失,直言敢諫,絕對不會為此小人行徑。”
長孫無忌附和,也不嫉妒,反正李世民絕對是最會讚美大臣的皇帝,這麽多年來,朝中的大臣,每個沒給讚揚過幾遍,當麵,背後,又是贈言,又是賜賦,不把人感動得眼淚直流,絕不罷休,這種胸襟優點,楊廣就相差很遠了,居然嫉恨臣子的能力才學比自己高明,怎麽是人君的料,難怪十幾年時間,就亡國身殞了。
長孫無忌尋思,卻聽李世民說道:“鋪機,你去查看下,初四夜裏,監卿百司,特別是三省六部,在皇城守直的官員有誰。”
“陛下的意思是?”
“一夜之間,能令小吏不顧王法,鋌而走險,事後又安排其遠走高飛,官衙追緝多日, 仍然不見蹤影,這樣的神通廣大,豈是尋常人物。”李世民譏諷說道,目光蘊藏怒火,作為天子,最為厭惡的,就是底下有人無視自己的存在,搞些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
長孫無忌拱手,連忙退去,不良之後,捧著夜班記錄本而迴,呈給李世民,也沒有離開,就站在旁邊,幫忙展開,以紙鎮壓平,李世民拿起朱筆,毫不猶豫,一個一個的塗抹名字,塗去的,自然是他相信的臣子,或許覺得,沒有動機之人。
很快,記錄本上,就剩下寥寥幾個名字,李世民擱筆,目光冰冷。
事情真是他們的陰謀?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懷疑,嗯,懷疑就夠了,對於兩人來說,根本不需要什麽證據,隻要心裏覺得,有這樣的可能,肯定是有殺錯,沒有放過。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寺人匆匆奔了進來,伏跪地上,雙手呈了卷箋紙,急聲道:“陛下,邊庭飛書急報……”
“呈來。”李世民挑眉,感覺不是什麽好事,長孫無忌上前接過紙卷,快步轉呈李世民,微微皺眉,好像也有這樣的感覺。
啪,看了急報,李世民直接拍案而起,表情冷若冰霜,目光透出殺氣,咬牙切齒道:“伏允酋夷,真是好膽,可恨,可殺。”
“陛下,因何動怒如此?”長孫無忌連忙問道。
“三天前,吐穀渾出兵,大肆掠奪鄯州,殺傷百姓無數,揚長而去。”李世民雙手握拳,青筋迸出,怒不可遏,再次給打臉了,這讓高傲的李世民,怎麽接受得了。
長孫無忌聞聲,也是滿麵激憤,當下說道:“請陛下立即召集百官,商議出軍征討之事。”
“傳令……”李世民從善如流,下達旨意,慢慢的也冷靜下來,忽然合上夜直記錄本,淡聲說道:“鋪機,看來這事,又要暫時擱置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