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等她,孫蘭芳今天興致很高。“咱今天騎著車子,遠處去玩去。”
我說:“你病著呢,怪累的,又騎車。”
“要麽,你騎了我的車子,帶上我,順著鎮子東麵的泊油路,一路向北,兩邊粗大的白楊樹,風輕輕的刮,挺好玩的。”
我依允,她將一鼓鼓囊囊的書包,掛在車把上,自己坐在自行車後架上。我帶著她,慢慢蹬,一路向北走去。
“昨天晚上,可把卜秀敏和其他同學羨慕死了。說什麽也不相信,說和古詞混了,也跳不出好賴。她們讀了好幾遍,直誇寫得好。”
我說:“你也真給她們看,上麵夫啊妻啊的,你也不嫌羞。”
“我對她們說,這詩再也不發表的,你們看了,興許是唯一的讀者。”
“昨天你說《孔雀東南飛》,我最喜歡了,認識你之前,在”根據地“,我經常閉著眼,昂著頭,大聲背誦,總能被焦仲卿和蘭芝的故事感動。是我最愛背誦的古文之一。再有《木蘭辭》、《陌上桑》讀一遍,愛一遍,自得其樂,心裏幹淨的”碧碧空“一樣。”
“快別說了,我要嫉妒了,早知道十八子是你,早就該去找你,先把你關起來,還讓你這麽美?自得其樂!再往後,有了樂趣,也是咱倆的。你背吧,我靠著你的背,你慢慢騎,我坐著,搖籃一樣,聽著你背。”
我說:“你要困了,就說一聲,咱就下來走一走,就清醒了。”說罷,我背道:“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十三能織素……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孫蘭芳背後喃喃地說:“《孔雀東南飛》,咱們也學過,意思也知道,這麽長的篇幅,想想都怕,你卻能背誦,真是了不起。”
我說:“也不是很難;先記情節——勞作,求去,焦仲卿求母,母遣歸,一步步,情節順了,詞句也就帶動起來了。前天咱倆說話,古今中外,愛情故事,多是這樣的情節。結尾合葬,像極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是悲慘結局。”
“什麽事聽你給我一講,我覺得什麽也明白。以前聽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真不假。和你才多長時間,我對古詩詞,再也不覺得難。尤其聽你一講,更是明白。青蛙,前麵樹林住一下,我進去一趟。”
我放好車子,說:“我先進樹林偵察一下,看有沒有人,別嚇你一跳。”說罷,進去一看,四下無人,出來站了,孫蘭芳拿了挎包,進去了有半個小時。我想:女人真麻煩,上個廁所也這麽長時間。心裏全沒想,女孩還有其他的事要辦。
孫蘭芳出來,說:“坐了這麽長時間,咱倆走走。我看了前麵一個村子,咱倆隻當走親戚,進莊裏隻是大街小巷的轉。我要仔細地體驗一下”一朝醉倒三二個“,”土巷雞鴨遍地走,院角雜草少人收“,”滿街豬仔“,”楊柳枝“,”牆頭雞“。這麽好景,隻你一人享了,我今天也要享樂一番。”
我至今才明白,她今天的來意。我看她白淨的臉,彎月的眼睛,抿著薄嘴唇,一副嬌弱的樣子,全不知,竟是這樣一個心思細密、狡黠、聰慧的女孩。自打叫我集合,看我尷尬,從此都是哥哥青蛙的亂叫。我想一定是上天看我可憐,安排了六仙女前來陪伴,讓我有做人的快樂。我做事情,向來是心血來潮,天馬行空,全憑心性,向來沒有精細的打算計劃,全憑愛好。看著心細如發的她,心下不由對她憐惜有加。
孫蘭芳兩眼充滿驚喜,在農家街巷裏、草垛旁、灣涯上、楊柳下,神色癡迷,看著滿街的雞鴨,歡聲驚叫。尤其看見一老槐樹下栓的一頭老黃牛,更是不忍離去。那黃牛脾氣果然好,見孫蘭芳伸了小手,前去摸它額頭,隻是甩了尾巴,瞪了濕漉漉的大眼睛望著她。直看得孫蘭芳神魂俱醉,癡迷了一般,也不理我,隻是獨自呢喃有聲:“你要昏了,這樣的好地方,竟讓你藏了多年。不是你那詩,再讓我想不起到這樣的地方來看看。一看,全是詩裏寫的東西:”楊柳枝“、”牆頭雞“、”土牆屋“、”野花三二朵“、”老黃牛“、”歪脖柳“,你整個把一個村子寫進詩裏。不來看看,怎的能如此親切?就像到了家裏,走進詩裏——我是詩中的大嫂呢!”
如此流連忘返,我跟在後麵,哭笑不得。農村,是生我養我給我生命、給我思想的地方。我渾身上下,莫不帶了鄉村的氣息,農村院院落落、溝溝草草,熟悉的就像我的十根手指。平日裏,不覺得有什麽好,今天被她一路誇,心裏也覺得自豪。對了農家一切倍感親切。
漸漸地,茅草屋上,炊煙升起來了。我看她迷戀的樣子,也不催她迴去吃飯。
孫蘭芳見了有炊煙升起,嗓子眼裏歡喜地叫了一聲,反身車把上摘了書包,朝著一家院牆低矮、敞著大門、炊煙乍升的農戶直走進去。我吃了一驚,推著車子緊趕過去。一個農家大嬸,迎出草屋,陽光花著眼睛,隻是打量著她。
孫蘭芳笑意盈盈地叫道:“嬸嬸,我和哥哥來走親戚,正趕上他們沒在家,我捎了盒飯,想在你這裏給蒸一下,在你家將就吃上一頓,過午我們就迴去。”
大嬸見挺俊的一個小嫚,和個小青年遇了如此的事,極熱情的找了板凳讓我們院子樹蔭下坐:“你們院子裏作,屋裏煙嗆人,飯一會就中。”說著,接過飯盒,揭開“蓋墊”,把飯盒打開,放在鍋裏。孫蘭芳徑直提了板凳,坐了灶前,去續柴燒火。我要去替她,被她用眼瞪住。
我看她裝模作樣的樣子,心裏像打了五味瓶,說不出的感覺,——她來實現她的誓言,“有了樸直心,不嫌炊煙熏”,“做了你的妻,給你做飯吃。”在“根據地”,她打了飯菜,伺候我吃,總嫌不夠。今天,她來到她向往的農家,詩的家鄉,想走進詩裏,見證自己美麗的愛情。
一會兒,飯熟了,等了沒一會,大叔披著油灰乎乎的白小褂從外麵迴來。我站起來叫“叔”,大叔見了一愣,大嬸忙出來把緣由說了,大叔極為熱情,說:“孩子,你說說是誰家,我弄不好還知道去哪裏呢?”我窘的臉通紅,隻得指了遠遠的一個地方,“就是前邊灣涯大柳樹西邊第三個戶,我姑姑家。”大叔一時被我繞糊塗了,想了一會,沒想起誰家來,手一揮,“先吃飯,吃完飯,在我這兒慢慢等。外麵大毒日頭,你們學生娃子似的,怕曬。”
我暗著和孫蘭芳打個眼色,伸伸舌頭,表示受了驚嚇。孫蘭芳隻是笑咪咪地不理,我將笨重的大榆木桌子搬在院子樹蔭下,她便趕著收拾粗瓷碗,粗橡木筷子,幫大嬸向外收拾饅頭、鹹菜。一群雞咯咯地撲著翅膀,跑過來,大嬸見了,張了雙臂,費了好大勁,將它們攆出院外,將院門關了,迴來吃飯。
飯桌上,大嬸怕我們吃飯害羞,一邊給我們舀鍋底熬的玉米棒子麵粥,一麵勸我們多吃。孫蘭芳也不害羞,美美的安逸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我對農村大叔大嬸熟悉得就像爹娘一樣。對眼前的一切,就像在家一樣。大叔拉家常,家裏幾口人,種了多少地,打了多少糧,養豬沒,我對答如流。孫蘭芳隻是彎了眉眼,瞅著我笑,拖延著吃飯的時間。
一會兒,吃完飯,收拾好了,大叔掏出旱煙包,拈了一張紙卷煙,一邊又要問我“姑姑”的事。孫蘭芳已經心滿意足,隻說:“我和哥哥再去看看,說不定已經迴來了。”說完伴著我,推著車子,一溜煙走了。
來到大街上,我對還在偷笑的孫蘭芳埋怨說:“你真害死人了,害得我一身汗。”
她說:“我也聽了句名言:”前麵灣涯大柳樹西麵第三個戶“,順口溜似的,全不像撒謊。”
我說:“你還說我呢,嬸嬸叫的倒是不差,可是把飯盒給”蒸“一下,嚇我一跳。幸虧大嬸也沒認真聽,把糧食由”生“加熱變”熟“叫”蒸“,由”熟“變”熱“叫”通“,你直接說”熱“一下也行。不會說裝會,還編的走親戚,虧你想得出。”
“我本來打算在村裏玩上一天,中午,找個樹蔭吃頓飯。一看炊煙升起,不由靈機一動,現成的”炊煙熏“,為何不用,誰知連”樸直心“也有了,大叔大姨真是熱情。”
我笑她:“你如到任何一家農戶家裏,提出你那微不足道的要求,答案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滿意,何止大叔一家。”
蘭芳滿意地說:“今天總算在詩中活了一迴,隻是沒有看到戲棋的場景。”
我說:“你沒在農閑時來看,戲棋、連土牆邊上,倚了草,眯了眼,曬太陽的也有。”
“我真想騎騎那大黃牛,又怕她咬我。”
我哈哈笑著說:“真個傻丫頭,黃牛吃草,不愛”咬死你“。發了怒,隻會用頭上的角頂你。你若騎了牛,準把全村人都招來,看傻丫頭騎牛圖,把全村人笑死!”
孫蘭芳也不發火,隻是彎了眼笑,說:“我還未玩夠,咱再轉一轉,最後找個灣涯柳樹下歇歇。”我依允,推著車子,隻是轉,迎頭碰上大叔,“你姑家迴來了嗎?”
我忙迴答:“看了,還沒迴來,鄰親家說,再等一會就能迴來。我倆轉著,到處看看。”大叔拍打著褲腳說:“那你們慢慢等,我去坡裏轉轉。”孫蘭芳捂著嘴,隻是笑。我瞅她還樂,就說:“大叔是”樸直心“,你是”妖女心“,看把我害得,隻說了一串的慌。”
蘭芳也不搭話,笑著向前走,到灣涯,一歪脖老柳樹下,坐了歇腳,問我:“看你寫《歪脖老柳記》,我隻是認為你們村有一棵歪脖老柳,可是看這個村,柳樹也都長不直,莫非柳樹都感了你的詩,長的這個樣子。”
我笑了:“農村人愛栽柳樹,也不知是什麽原因,大多是因為柳樹生命力強。春天折根柳樹枝,灣涯泥裏一插,來年便是一棵小樹。柳樹又不長高,極愛分杈。夏天小孩最愛來灣邊玩,洗了澡,便爬上樹風涼,又愛折樹枝,向上長的,全折了,柳樹便橫著長,所以脖子也肯歪。我到過很多村,;柳樹長得直的,倒很少見。再說,柳樹離水近,吸收水分大,冬天一過,它的枝條便青了。小孩便采了手指長一段細枝,把皮捋下來,一頭咬扁,磕掉綠皮露出白肉,吹了”吱吱“響,象笛子一樣,小孩最愛玩了。”
蘭芳說:“青蛙哥哥,聽了你的話,我又困了,隻想睡覺。你坐過來,攬著我肩膀,我睡一會。”
我說:“再也不敢,過午人多,被人看到了。要是大叔大嬸看到了,把你抓迴去作兒媳婦。”
蘭芳笑著說:“那我就不迴去了,就在詩裏住一輩子。”
我說:“天也不早了,你站起來走走,等困勁過去了,咱們迴去吧。”
“今天詩裏玩了一天,卻詩葉子也沒采迴一片,就要迴去了,覺著可惜。我捎著本子和筆呢!”
我說:“詩不作,順口溜一個也容易。你也不用記,我給你溜一個:尋春農家院,詩裏一日遊。
羞對質樸心,喜逗老黃牛。
飯罷雞鴨至,情困歪脖柳。
天暗人欲去,身走詩還留。“
蘭芳驚唿:“好詩,你別急著走。支下車子,我俯了後車架子,把它記下來。”
我說:“什麽好詩就要記。”孫蘭芳停了腳,拉了臉,又擺出一副不樂意的樣子。我忙支起車子:“小性子的姑奶奶,你快記,我算是服你了。”
她立刻笑了,俯在車架子上,這迴掏出的卻是一本袖珍型厚皮硬頁小筆記本。拿了筆,用眼瞪我,我不解的看著她,她又氣笑了:“說呀,剛才你說的太快了,沒記明白,你再說一遍,我記下來。”
我又說一遍,她也記了下來,說:“這首詩最好,你還說不記!”詩裏一日遊“,”樸質心“對”老黃牛“,”雞鴨至“對”歪脖柳“,”天暗人欲去,身走詩還留“你要昏了,說不讓記,一時忘了,拿你來賠我。我迴去拿給她們看,肯定都說好。”
我想說幾句逗她,想了想,也沒多言,帶了她,一路迴學校。
我說:“你病著呢,怪累的,又騎車。”
“要麽,你騎了我的車子,帶上我,順著鎮子東麵的泊油路,一路向北,兩邊粗大的白楊樹,風輕輕的刮,挺好玩的。”
我依允,她將一鼓鼓囊囊的書包,掛在車把上,自己坐在自行車後架上。我帶著她,慢慢蹬,一路向北走去。
“昨天晚上,可把卜秀敏和其他同學羨慕死了。說什麽也不相信,說和古詞混了,也跳不出好賴。她們讀了好幾遍,直誇寫得好。”
我說:“你也真給她們看,上麵夫啊妻啊的,你也不嫌羞。”
“我對她們說,這詩再也不發表的,你們看了,興許是唯一的讀者。”
“昨天你說《孔雀東南飛》,我最喜歡了,認識你之前,在”根據地“,我經常閉著眼,昂著頭,大聲背誦,總能被焦仲卿和蘭芝的故事感動。是我最愛背誦的古文之一。再有《木蘭辭》、《陌上桑》讀一遍,愛一遍,自得其樂,心裏幹淨的”碧碧空“一樣。”
“快別說了,我要嫉妒了,早知道十八子是你,早就該去找你,先把你關起來,還讓你這麽美?自得其樂!再往後,有了樂趣,也是咱倆的。你背吧,我靠著你的背,你慢慢騎,我坐著,搖籃一樣,聽著你背。”
我說:“你要困了,就說一聲,咱就下來走一走,就清醒了。”說罷,我背道:“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十三能織素……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孫蘭芳背後喃喃地說:“《孔雀東南飛》,咱們也學過,意思也知道,這麽長的篇幅,想想都怕,你卻能背誦,真是了不起。”
我說:“也不是很難;先記情節——勞作,求去,焦仲卿求母,母遣歸,一步步,情節順了,詞句也就帶動起來了。前天咱倆說話,古今中外,愛情故事,多是這樣的情節。結尾合葬,像極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是悲慘結局。”
“什麽事聽你給我一講,我覺得什麽也明白。以前聽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真不假。和你才多長時間,我對古詩詞,再也不覺得難。尤其聽你一講,更是明白。青蛙,前麵樹林住一下,我進去一趟。”
我放好車子,說:“我先進樹林偵察一下,看有沒有人,別嚇你一跳。”說罷,進去一看,四下無人,出來站了,孫蘭芳拿了挎包,進去了有半個小時。我想:女人真麻煩,上個廁所也這麽長時間。心裏全沒想,女孩還有其他的事要辦。
孫蘭芳出來,說:“坐了這麽長時間,咱倆走走。我看了前麵一個村子,咱倆隻當走親戚,進莊裏隻是大街小巷的轉。我要仔細地體驗一下”一朝醉倒三二個“,”土巷雞鴨遍地走,院角雜草少人收“,”滿街豬仔“,”楊柳枝“,”牆頭雞“。這麽好景,隻你一人享了,我今天也要享樂一番。”
我至今才明白,她今天的來意。我看她白淨的臉,彎月的眼睛,抿著薄嘴唇,一副嬌弱的樣子,全不知,竟是這樣一個心思細密、狡黠、聰慧的女孩。自打叫我集合,看我尷尬,從此都是哥哥青蛙的亂叫。我想一定是上天看我可憐,安排了六仙女前來陪伴,讓我有做人的快樂。我做事情,向來是心血來潮,天馬行空,全憑心性,向來沒有精細的打算計劃,全憑愛好。看著心細如發的她,心下不由對她憐惜有加。
孫蘭芳兩眼充滿驚喜,在農家街巷裏、草垛旁、灣涯上、楊柳下,神色癡迷,看著滿街的雞鴨,歡聲驚叫。尤其看見一老槐樹下栓的一頭老黃牛,更是不忍離去。那黃牛脾氣果然好,見孫蘭芳伸了小手,前去摸它額頭,隻是甩了尾巴,瞪了濕漉漉的大眼睛望著她。直看得孫蘭芳神魂俱醉,癡迷了一般,也不理我,隻是獨自呢喃有聲:“你要昏了,這樣的好地方,竟讓你藏了多年。不是你那詩,再讓我想不起到這樣的地方來看看。一看,全是詩裏寫的東西:”楊柳枝“、”牆頭雞“、”土牆屋“、”野花三二朵“、”老黃牛“、”歪脖柳“,你整個把一個村子寫進詩裏。不來看看,怎的能如此親切?就像到了家裏,走進詩裏——我是詩中的大嫂呢!”
如此流連忘返,我跟在後麵,哭笑不得。農村,是生我養我給我生命、給我思想的地方。我渾身上下,莫不帶了鄉村的氣息,農村院院落落、溝溝草草,熟悉的就像我的十根手指。平日裏,不覺得有什麽好,今天被她一路誇,心裏也覺得自豪。對了農家一切倍感親切。
漸漸地,茅草屋上,炊煙升起來了。我看她迷戀的樣子,也不催她迴去吃飯。
孫蘭芳見了有炊煙升起,嗓子眼裏歡喜地叫了一聲,反身車把上摘了書包,朝著一家院牆低矮、敞著大門、炊煙乍升的農戶直走進去。我吃了一驚,推著車子緊趕過去。一個農家大嬸,迎出草屋,陽光花著眼睛,隻是打量著她。
孫蘭芳笑意盈盈地叫道:“嬸嬸,我和哥哥來走親戚,正趕上他們沒在家,我捎了盒飯,想在你這裏給蒸一下,在你家將就吃上一頓,過午我們就迴去。”
大嬸見挺俊的一個小嫚,和個小青年遇了如此的事,極熱情的找了板凳讓我們院子樹蔭下坐:“你們院子裏作,屋裏煙嗆人,飯一會就中。”說著,接過飯盒,揭開“蓋墊”,把飯盒打開,放在鍋裏。孫蘭芳徑直提了板凳,坐了灶前,去續柴燒火。我要去替她,被她用眼瞪住。
我看她裝模作樣的樣子,心裏像打了五味瓶,說不出的感覺,——她來實現她的誓言,“有了樸直心,不嫌炊煙熏”,“做了你的妻,給你做飯吃。”在“根據地”,她打了飯菜,伺候我吃,總嫌不夠。今天,她來到她向往的農家,詩的家鄉,想走進詩裏,見證自己美麗的愛情。
一會兒,飯熟了,等了沒一會,大叔披著油灰乎乎的白小褂從外麵迴來。我站起來叫“叔”,大叔見了一愣,大嬸忙出來把緣由說了,大叔極為熱情,說:“孩子,你說說是誰家,我弄不好還知道去哪裏呢?”我窘的臉通紅,隻得指了遠遠的一個地方,“就是前邊灣涯大柳樹西邊第三個戶,我姑姑家。”大叔一時被我繞糊塗了,想了一會,沒想起誰家來,手一揮,“先吃飯,吃完飯,在我這兒慢慢等。外麵大毒日頭,你們學生娃子似的,怕曬。”
我暗著和孫蘭芳打個眼色,伸伸舌頭,表示受了驚嚇。孫蘭芳隻是笑咪咪地不理,我將笨重的大榆木桌子搬在院子樹蔭下,她便趕著收拾粗瓷碗,粗橡木筷子,幫大嬸向外收拾饅頭、鹹菜。一群雞咯咯地撲著翅膀,跑過來,大嬸見了,張了雙臂,費了好大勁,將它們攆出院外,將院門關了,迴來吃飯。
飯桌上,大嬸怕我們吃飯害羞,一邊給我們舀鍋底熬的玉米棒子麵粥,一麵勸我們多吃。孫蘭芳也不害羞,美美的安逸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我對農村大叔大嬸熟悉得就像爹娘一樣。對眼前的一切,就像在家一樣。大叔拉家常,家裏幾口人,種了多少地,打了多少糧,養豬沒,我對答如流。孫蘭芳隻是彎了眉眼,瞅著我笑,拖延著吃飯的時間。
一會兒,吃完飯,收拾好了,大叔掏出旱煙包,拈了一張紙卷煙,一邊又要問我“姑姑”的事。孫蘭芳已經心滿意足,隻說:“我和哥哥再去看看,說不定已經迴來了。”說完伴著我,推著車子,一溜煙走了。
來到大街上,我對還在偷笑的孫蘭芳埋怨說:“你真害死人了,害得我一身汗。”
她說:“我也聽了句名言:”前麵灣涯大柳樹西麵第三個戶“,順口溜似的,全不像撒謊。”
我說:“你還說我呢,嬸嬸叫的倒是不差,可是把飯盒給”蒸“一下,嚇我一跳。幸虧大嬸也沒認真聽,把糧食由”生“加熱變”熟“叫”蒸“,由”熟“變”熱“叫”通“,你直接說”熱“一下也行。不會說裝會,還編的走親戚,虧你想得出。”
“我本來打算在村裏玩上一天,中午,找個樹蔭吃頓飯。一看炊煙升起,不由靈機一動,現成的”炊煙熏“,為何不用,誰知連”樸直心“也有了,大叔大姨真是熱情。”
我笑她:“你如到任何一家農戶家裏,提出你那微不足道的要求,答案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滿意,何止大叔一家。”
蘭芳滿意地說:“今天總算在詩中活了一迴,隻是沒有看到戲棋的場景。”
我說:“你沒在農閑時來看,戲棋、連土牆邊上,倚了草,眯了眼,曬太陽的也有。”
“我真想騎騎那大黃牛,又怕她咬我。”
我哈哈笑著說:“真個傻丫頭,黃牛吃草,不愛”咬死你“。發了怒,隻會用頭上的角頂你。你若騎了牛,準把全村人都招來,看傻丫頭騎牛圖,把全村人笑死!”
孫蘭芳也不發火,隻是彎了眼笑,說:“我還未玩夠,咱再轉一轉,最後找個灣涯柳樹下歇歇。”我依允,推著車子,隻是轉,迎頭碰上大叔,“你姑家迴來了嗎?”
我忙迴答:“看了,還沒迴來,鄰親家說,再等一會就能迴來。我倆轉著,到處看看。”大叔拍打著褲腳說:“那你們慢慢等,我去坡裏轉轉。”孫蘭芳捂著嘴,隻是笑。我瞅她還樂,就說:“大叔是”樸直心“,你是”妖女心“,看把我害得,隻說了一串的慌。”
蘭芳也不搭話,笑著向前走,到灣涯,一歪脖老柳樹下,坐了歇腳,問我:“看你寫《歪脖老柳記》,我隻是認為你們村有一棵歪脖老柳,可是看這個村,柳樹也都長不直,莫非柳樹都感了你的詩,長的這個樣子。”
我笑了:“農村人愛栽柳樹,也不知是什麽原因,大多是因為柳樹生命力強。春天折根柳樹枝,灣涯泥裏一插,來年便是一棵小樹。柳樹又不長高,極愛分杈。夏天小孩最愛來灣邊玩,洗了澡,便爬上樹風涼,又愛折樹枝,向上長的,全折了,柳樹便橫著長,所以脖子也肯歪。我到過很多村,;柳樹長得直的,倒很少見。再說,柳樹離水近,吸收水分大,冬天一過,它的枝條便青了。小孩便采了手指長一段細枝,把皮捋下來,一頭咬扁,磕掉綠皮露出白肉,吹了”吱吱“響,象笛子一樣,小孩最愛玩了。”
蘭芳說:“青蛙哥哥,聽了你的話,我又困了,隻想睡覺。你坐過來,攬著我肩膀,我睡一會。”
我說:“再也不敢,過午人多,被人看到了。要是大叔大嬸看到了,把你抓迴去作兒媳婦。”
蘭芳笑著說:“那我就不迴去了,就在詩裏住一輩子。”
我說:“天也不早了,你站起來走走,等困勁過去了,咱們迴去吧。”
“今天詩裏玩了一天,卻詩葉子也沒采迴一片,就要迴去了,覺著可惜。我捎著本子和筆呢!”
我說:“詩不作,順口溜一個也容易。你也不用記,我給你溜一個:尋春農家院,詩裏一日遊。
羞對質樸心,喜逗老黃牛。
飯罷雞鴨至,情困歪脖柳。
天暗人欲去,身走詩還留。“
蘭芳驚唿:“好詩,你別急著走。支下車子,我俯了後車架子,把它記下來。”
我說:“什麽好詩就要記。”孫蘭芳停了腳,拉了臉,又擺出一副不樂意的樣子。我忙支起車子:“小性子的姑奶奶,你快記,我算是服你了。”
她立刻笑了,俯在車架子上,這迴掏出的卻是一本袖珍型厚皮硬頁小筆記本。拿了筆,用眼瞪我,我不解的看著她,她又氣笑了:“說呀,剛才你說的太快了,沒記明白,你再說一遍,我記下來。”
我又說一遍,她也記了下來,說:“這首詩最好,你還說不記!”詩裏一日遊“,”樸質心“對”老黃牛“,”雞鴨至“對”歪脖柳“,”天暗人欲去,身走詩還留“你要昏了,說不讓記,一時忘了,拿你來賠我。我迴去拿給她們看,肯定都說好。”
我想說幾句逗她,想了想,也沒多言,帶了她,一路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