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春,後排上的一個同學,長得高高大大,英俊瀟灑,運動場上,最吸引女生眼球的風雲人物。
我雖和他不是很熟,但同學二年,對他多少有些了解。
王學春——人長的英俊,其聰明之處也確讓人佩服:此老兄上課,從沒見他認真過,不是玩小玩意,就是戳七弄八,打擾周圍同學學習。但到了考試,老師走過去,拍了他的肩膀,說:“王學春,好好學習吧!快考試了。”此兄便“yes,sir”,學習起來。人家一手拿著課本,一手拿了筆,看看寫寫,寫寫看看,不幾個時辰,到了考場,前十名裏,絕對有此君的名字,我們無有不佩服的。確知,天底下有過目不忘之人,但此老兄玩的也確有點過,被我們譽為天才的怪行為。
這王學春,行為確實也怪,輕輕鬆鬆,把我們班的一個寶貝——許寧寧追到手以後,小鎮上成雙成對不說,校園裏也嘻嘻哈哈,全無顧忌。更有甚者,此老兄也是心血來潮,逢了星期天,收拾打扮,去了許寧寧家去玩。雖然在許寧寧家未敢公開關係,隻說同學,但大人的精明,豈能是一個毛頭小子所能糊弄的?當時未動聲色,過後許寧寧家長悄然無聲的來找校長和班主任,說了此事,及表示了深深的憂慮。言道:“把孩子托付給學校,我們希望孩子成材,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家長管,希望老師也能管教一番。即使不能做棟梁之才,總不能做出丟人現眼的事情。”據說,校長、班主任麵對大義凜然的許寧寧家長,做慣“白麵書生”的臉上,直做了一迴“紅麵書生。”本來,王學春乃校長、班主任眼中紅人,他們認為,王學春乃不可多得之才,才智過人,若細加培養,前途不可限量。怎奈此人也忒大膽,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怎能袒護?無奈何揮淚斬馬謖。本來就想抓個典型,既然碰在槍口上,就大義滅親吧。
但老師也太愛惜王學春,校長找他談話,勸其自動退學,也有點保護他,免傷自尊的意思。可憐王學春,百般無奈,隻對父母說,厭煩了上學,怎麽也不肯迴校。父母也沒有辦法,隻得應允,怎知其內中緣由。
許寧寧做了原告,一直鬱鬱寡歡。王學春退學迴家,並未死心,來過學校及許寧寧家有三四次。怎奈,學校校園是沒臉進了,找人捎信,叫許寧寧出去,許寧寧此時,知道他來,但怎敢出去?隻是掩麵啼哭。
王學春去許寧寧家裏找,許寧寧家長冷言冷語,讓王學春怎生承受!七尺小小男子漢,其欲死欲活之態度,痛哭流涕之模樣,我們班,大多數人都見過。其時,正在談戀愛的,心膽俱驚。正欲談戀愛的,打消了妄念。老師們殺一儆百的效果,確實顯著。杜明啟在杜老師的“教育”之下,確也收斂了許多,再也不敢出雙入對,招搖過市。
我和孫蘭芳如驚弓之鳥,如心懷奔鹿,突突直跳。再也不敢放浪,互相對視的眼光,也少了靈活勁,關係由秘密,轉入了絕密。
我這人本來就愛枯坐冥思,受此刺激,更是酸心酸肺,大有兔死狐悲之態,成天胡思亂想,無精打采。一時想到,賈寶玉失了晴雯,就哭成那樣,官麵上強忍悲痛,去將青州官家所養歌妓所作義舉,盡自己才情,盡力歌頌一番,也多有兔死狐悲之意。最可歎寶玉迴到園中,悲苦交加,一曲《芙蓉女兒誄》,哭壞無數癡情人。
我又想到,王學春與許寧寧,倆人必是海誓山盟,永結同心之戀,如今,被小小一場變故,攪得乳燕分飛,各奔東西,誠悲也!我越思越淒涼,更覺前景渺茫,才思頓減,一天天,除了學習,那裏也不愛去,什麽也不愛動,更不要提寫作之事。
孫蘭芳畢竟城市裏長大,思想見識到底高人一籌,此時,更是頻頻來信,多是些寬慰勉勵的話。我無可奈何,隻報以慘淡的笑。
我們高二一畢業,聽了一下學長們的成績,更是淒慘:高考升學率降至上年的一半,可能連百分之五都成問題。高中學習,又非一日之功,乃是高中三年甚至初中知識所有的綜合檢驗,並非是想學好,就可以馬上提高的。看我們平時全縣統考的成績,希望根本不大,同學們心裏都灰灰的。
我和孫蘭芳,學習本來中遊水平,就是互相鼓勵,怎奈麵對現實,確實不容樂觀。大學夢基本破滅。眾同學們大多數都抱著混張畢業證的想法,隻有尖子生們抱著拚一拚的想法,更加努力的學習。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雖然王學春和許寧寧之事的餘威還在,但,同學們的青春激情經過嚴冬的蟄伏,終於蓬勃地發展起來。
那時節,所有的通訊手段就是指著通信,農村人家中電視機、電話,是連想象中也沒有的東西。
同學們之間,聯係不上,寫信,先就過不了父母這一關——拆開兒女信件,那是天經地義的事。
一個多月,使我們飽受了相思之苦。最得濟的,倒還是劉金龍。他與肖蘭相距十多裏,劉金龍一得空,便去肖蘭村子邊守候,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不幾天,肖蘭出門,一見金龍,轉身將金龍引至村外一偏僻所在,對頭而坐,訴盡了相思之苦。從此約定,一有閑暇,便來此約會。
劉金龍離我們村較近,來找我玩,說起此事,一臉幸福自得模樣。我不由佩服,劉兄功利戀愛的優勢。我與孫蘭芳,相隔三四十裏,即便去找茫茫縣城,提前又無法約定時間、地點,怎能前去約會。
暑假期間,正是農忙時期。收割小麥,播種玉米,現在,我們家人口又少,地也少,我能幫著幹很多地裏的活。小妹正在上小學,正是玩耍的時候,我和爹娘倒不覺得累。再者,我哥哥姐姐眾多,他們雖已成家單過,看見爹娘上了年紀,我又上學,妹妹幼小,齊來幫著忙,一個暑假,倒也不十分累。
夏日夜晚,弟弟級的小朋友依舊玩著我們童年裏玩過的遊戲,我和大鵬家的場院本來就很近,晚上望場的事,理所當然的落在我們兩人的身上。
大鵬跑到我的小帳篷裏,我們坐著說話。我問他多文多武的事,以前零星聽過,總不全麵。大鵬說:“他們倆個,現在可厲害了,經常去青城,在家的日子都少。他們倆個的爹,現在都成了萬元戶了,人家穿的吃的,可好了。前兩天,多文帶迴一個大嫚,說是女朋友,聽說要結婚了,可是現在年齡不夠,人家二個人早在一塊睡了。多武說他也正在談對象,不久就可以帶迴來了。”
我問他“多文、多武還淘氣不?”
大鵬說:“在村裏是不淘氣了,可聽大人們說‘多文、多武也不省油,爹娘也管不了,成天不幹活,就知道花錢,出生不了什麽好孩子。’”
我又大體問了問其他同學的情況,大多數命運是相同的,除了務農,就是進磚瓦廠,棉花加工廠幹活,這二個單位,全是由公社辦的廠子,活又累又髒,但像我們這樣的半大青年,不去幹點活,又能幹什麽呢!農村種地,是幹半年,閑半年的。
大鵬說:“收完麥子,得閑一冬一春,我準備去磚瓦廠幹活。等你下了學,我們一塊去吧!”我點頭應允。
暑假過得飛快,我算算還有七八天就好開學了,就跟爹娘說,想提前去學校,一是做作業,二是自己也好整理一下暑假裏寫的亂七八糟的一些短文。
我寫東西,靈感一來,必須找東西趕緊記下。最狼狽的一次,怎麽也找不著紙,用鋼筆寫在胳膊上,迴到家中,因出汗,大多都看不清了。好在主要詞句還在,根據記憶,整理出來。
我雖和他不是很熟,但同學二年,對他多少有些了解。
王學春——人長的英俊,其聰明之處也確讓人佩服:此老兄上課,從沒見他認真過,不是玩小玩意,就是戳七弄八,打擾周圍同學學習。但到了考試,老師走過去,拍了他的肩膀,說:“王學春,好好學習吧!快考試了。”此兄便“yes,sir”,學習起來。人家一手拿著課本,一手拿了筆,看看寫寫,寫寫看看,不幾個時辰,到了考場,前十名裏,絕對有此君的名字,我們無有不佩服的。確知,天底下有過目不忘之人,但此老兄玩的也確有點過,被我們譽為天才的怪行為。
這王學春,行為確實也怪,輕輕鬆鬆,把我們班的一個寶貝——許寧寧追到手以後,小鎮上成雙成對不說,校園裏也嘻嘻哈哈,全無顧忌。更有甚者,此老兄也是心血來潮,逢了星期天,收拾打扮,去了許寧寧家去玩。雖然在許寧寧家未敢公開關係,隻說同學,但大人的精明,豈能是一個毛頭小子所能糊弄的?當時未動聲色,過後許寧寧家長悄然無聲的來找校長和班主任,說了此事,及表示了深深的憂慮。言道:“把孩子托付給學校,我們希望孩子成材,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家長管,希望老師也能管教一番。即使不能做棟梁之才,總不能做出丟人現眼的事情。”據說,校長、班主任麵對大義凜然的許寧寧家長,做慣“白麵書生”的臉上,直做了一迴“紅麵書生。”本來,王學春乃校長、班主任眼中紅人,他們認為,王學春乃不可多得之才,才智過人,若細加培養,前途不可限量。怎奈此人也忒大膽,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怎能袒護?無奈何揮淚斬馬謖。本來就想抓個典型,既然碰在槍口上,就大義滅親吧。
但老師也太愛惜王學春,校長找他談話,勸其自動退學,也有點保護他,免傷自尊的意思。可憐王學春,百般無奈,隻對父母說,厭煩了上學,怎麽也不肯迴校。父母也沒有辦法,隻得應允,怎知其內中緣由。
許寧寧做了原告,一直鬱鬱寡歡。王學春退學迴家,並未死心,來過學校及許寧寧家有三四次。怎奈,學校校園是沒臉進了,找人捎信,叫許寧寧出去,許寧寧此時,知道他來,但怎敢出去?隻是掩麵啼哭。
王學春去許寧寧家裏找,許寧寧家長冷言冷語,讓王學春怎生承受!七尺小小男子漢,其欲死欲活之態度,痛哭流涕之模樣,我們班,大多數人都見過。其時,正在談戀愛的,心膽俱驚。正欲談戀愛的,打消了妄念。老師們殺一儆百的效果,確實顯著。杜明啟在杜老師的“教育”之下,確也收斂了許多,再也不敢出雙入對,招搖過市。
我和孫蘭芳如驚弓之鳥,如心懷奔鹿,突突直跳。再也不敢放浪,互相對視的眼光,也少了靈活勁,關係由秘密,轉入了絕密。
我這人本來就愛枯坐冥思,受此刺激,更是酸心酸肺,大有兔死狐悲之態,成天胡思亂想,無精打采。一時想到,賈寶玉失了晴雯,就哭成那樣,官麵上強忍悲痛,去將青州官家所養歌妓所作義舉,盡自己才情,盡力歌頌一番,也多有兔死狐悲之意。最可歎寶玉迴到園中,悲苦交加,一曲《芙蓉女兒誄》,哭壞無數癡情人。
我又想到,王學春與許寧寧,倆人必是海誓山盟,永結同心之戀,如今,被小小一場變故,攪得乳燕分飛,各奔東西,誠悲也!我越思越淒涼,更覺前景渺茫,才思頓減,一天天,除了學習,那裏也不愛去,什麽也不愛動,更不要提寫作之事。
孫蘭芳畢竟城市裏長大,思想見識到底高人一籌,此時,更是頻頻來信,多是些寬慰勉勵的話。我無可奈何,隻報以慘淡的笑。
我們高二一畢業,聽了一下學長們的成績,更是淒慘:高考升學率降至上年的一半,可能連百分之五都成問題。高中學習,又非一日之功,乃是高中三年甚至初中知識所有的綜合檢驗,並非是想學好,就可以馬上提高的。看我們平時全縣統考的成績,希望根本不大,同學們心裏都灰灰的。
我和孫蘭芳,學習本來中遊水平,就是互相鼓勵,怎奈麵對現實,確實不容樂觀。大學夢基本破滅。眾同學們大多數都抱著混張畢業證的想法,隻有尖子生們抱著拚一拚的想法,更加努力的學習。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雖然王學春和許寧寧之事的餘威還在,但,同學們的青春激情經過嚴冬的蟄伏,終於蓬勃地發展起來。
那時節,所有的通訊手段就是指著通信,農村人家中電視機、電話,是連想象中也沒有的東西。
同學們之間,聯係不上,寫信,先就過不了父母這一關——拆開兒女信件,那是天經地義的事。
一個多月,使我們飽受了相思之苦。最得濟的,倒還是劉金龍。他與肖蘭相距十多裏,劉金龍一得空,便去肖蘭村子邊守候,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不幾天,肖蘭出門,一見金龍,轉身將金龍引至村外一偏僻所在,對頭而坐,訴盡了相思之苦。從此約定,一有閑暇,便來此約會。
劉金龍離我們村較近,來找我玩,說起此事,一臉幸福自得模樣。我不由佩服,劉兄功利戀愛的優勢。我與孫蘭芳,相隔三四十裏,即便去找茫茫縣城,提前又無法約定時間、地點,怎能前去約會。
暑假期間,正是農忙時期。收割小麥,播種玉米,現在,我們家人口又少,地也少,我能幫著幹很多地裏的活。小妹正在上小學,正是玩耍的時候,我和爹娘倒不覺得累。再者,我哥哥姐姐眾多,他們雖已成家單過,看見爹娘上了年紀,我又上學,妹妹幼小,齊來幫著忙,一個暑假,倒也不十分累。
夏日夜晚,弟弟級的小朋友依舊玩著我們童年裏玩過的遊戲,我和大鵬家的場院本來就很近,晚上望場的事,理所當然的落在我們兩人的身上。
大鵬跑到我的小帳篷裏,我們坐著說話。我問他多文多武的事,以前零星聽過,總不全麵。大鵬說:“他們倆個,現在可厲害了,經常去青城,在家的日子都少。他們倆個的爹,現在都成了萬元戶了,人家穿的吃的,可好了。前兩天,多文帶迴一個大嫚,說是女朋友,聽說要結婚了,可是現在年齡不夠,人家二個人早在一塊睡了。多武說他也正在談對象,不久就可以帶迴來了。”
我問他“多文、多武還淘氣不?”
大鵬說:“在村裏是不淘氣了,可聽大人們說‘多文、多武也不省油,爹娘也管不了,成天不幹活,就知道花錢,出生不了什麽好孩子。’”
我又大體問了問其他同學的情況,大多數命運是相同的,除了務農,就是進磚瓦廠,棉花加工廠幹活,這二個單位,全是由公社辦的廠子,活又累又髒,但像我們這樣的半大青年,不去幹點活,又能幹什麽呢!農村種地,是幹半年,閑半年的。
大鵬說:“收完麥子,得閑一冬一春,我準備去磚瓦廠幹活。等你下了學,我們一塊去吧!”我點頭應允。
暑假過得飛快,我算算還有七八天就好開學了,就跟爹娘說,想提前去學校,一是做作業,二是自己也好整理一下暑假裏寫的亂七八糟的一些短文。
我寫東西,靈感一來,必須找東西趕緊記下。最狼狽的一次,怎麽也找不著紙,用鋼筆寫在胳膊上,迴到家中,因出汗,大多都看不清了。好在主要詞句還在,根據記憶,整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