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記事》
第五節
公元一九八零年的春天,似乎特別象春天。
一開春,年間雪水足,田涯,溝邊的老樹、小樹,全都吐了新綠,溝裏的野草,曆經了十多年千遭割、萬遍薅。萎縮了十年,今年特別攢足了勁,齊刷刷地竄了出來。地裏的莊稼,也綠的格外新鮮。
三中全會,改革開放,這樣的名詞,興許還沒能傳到偏遠的農莊,但承包卻是實實在在的。
爹娘象乍得了件寶貝,夜裏數算著東坡麥地得多拉點土雜肥,西坡棉花該間苗了,棉花壟上,今年也習上點甜瓜種,黃瓜苗。今年再抓幾個雞仔……,語氣也無了前幾年那樣的沉重,而我則在這輕語中,沉沉地睡去了。
初中已上了二年,人頭已經混的爛熟,各投脾氣的,結成死黨,一幫一派的,亂轟轟地鬧,亂轟轟地學。
多文、多武、大鵬等終於可以自由地趕集了。多文、多武的爹,本是親兄弟,文化大革命期間,努力生養,生孩子倒不少,多文、多武姐姐妹妹倒不少,男孩兒隻有他們一個。土地承包了,沒出嫁的姐姐們,地裏的活全幹了,多文、多武他爹也就沒什麽事。兩人終於商量了,去東邊海邊大城市——青島市,前去淘金去了。
多文、多武失了管教,更是獨立特行了。一般人家孩子,和他們也玩不到一塊,讓爹娘圍在家裏,幹農活、家務。沒那麽多時間陪他兩個去作(輕微的錯誤),多文、多武失了爹管教,娘也抓不著他兩個,他兩個便越發胡鬧,甚至幹出偷雞摸狗,去坡外用泥糊了,幹草烤了,更出格的是,家裏拿了半瓶酒,你一口、我一口,雖辣的呲牙咧嘴,倒也覺得自己終於成了男子漢了。
再住兩個來月就考高中。重點高中,那是尖子生的事,象我們這些不上不下的學生,普通高中,似乎也不用考試,實在太差的,心早已不在學校裏了,自由的廣闊田野在向他們招手,要不是為了一張畢業證,似乎連畢業考試也呆不到。
在尖子生和老師營造的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我們也不敢怠慢,總得比平時老實一些也就不太關心多文、多武、大鵬等他們的事。點燈熬油的,裝著積極學習的樣子。不過,生話確實是好了起來,隻不過仍舊沒有錢。
八一年開始,似乎就再也沒吃過粗麵幹糧,一色的白麵饅頭。自留地裏種的菜也多,大鹽粒子,醃的鹹菜,早已管夠吃。隔三岔五的,娘還從集上買上斤小鹹魚,用油炸了,給我捎作就菜。
“多文、多武他爹兩個,確實賺了,”星期天,俺爹不斷地絮叨過。“一年鬧好幾千塊錢,聽說,就要迴來蓋多麽高、多麽寬的大房子呢!”我聽了,心想,比公社大街上的房子還得高、還得寬吧!
“多文、多武跟他爹上大城市玩去了!”胡同口,大鵬則拉住我,神秘的說:“多文、多武太能作業(輕微的過錯) 了,鄰親百家都找過他娘了。光我知道,他兩個光偷雞吃,就有三四個了。咱胡同南頭,大爺爺的鵝也是他倆偷的。”大鵬憤憤地說。事後我才知道,大鵬也非十分幹淨的人。
在農村,小孩們偷瓜摸棗,算不得什麽大罪過。俗話說:瓜、桃、李子、棗、人人見了下口咬。大人見了,伸手摘個嚐嚐,也無可厚非。但是,長大了還那樣胡鬧,就叫糟蹋人了。別說是偷雞、摸鴨這樣的大事。
農村,家家都窮,一個下蛋的老母雞,對家庭主婦來說,無異是個聚寶盆。母雞下蛋,狠不得蹲在跟前,用眼瞅著,撿了蛋,不異於撿了金元寶。用手瓷摩挲著,用圍裙拭了雞屎,小心地放在瓷罐裏,不是掌櫃的(男主人)饞了,或孩子病了,怎舍得吃一個!
娘經常給我講一個十年前的故事:南園裏住了哥兩個,論輩,你得叫大爺、二爺。你大爺有了老婆,就住在比較寬敞的北屋,你二爺一輩子也沒說上個媳婦,就住在比較窄巴的南場園屋。
說來可惡,這一天,來了一個“軲轆子”——以前挑了挑子,走街串巷,賣針頭線腦的小買賣人——看見一隻蘆花大肥母雞,用扁擔敲死了,藏在挑子裏,想偷了迴家。那成想,的娘娘看雞沒了,緊接著就上街叫喚著找,“軲轆子”遠遠聽了,知道雞是拿不走了,就緊走兩步,將雞扔進二爺的院子裏。
二爺正要去上工,一出門看見一隻死雞,也是貪心,就提了迴去,藏在灶坑裏,還用一把草蓋了蓋,想晚上迴來再吃,就上工去了。
大娘娘沒了雞,怎肯罷休,工也不去了,滿世界直找,終於在二爺院牆外,發現隱隱的血跡,遂跨過二爺低矮的院牆,推開房門口,翻來翻去,灶炕裏翻出了自己的蘆花雞。頓時惱羞成怒,也不論時候,跑去坡裏,一手就把二爺給揪了迴來。
一路上,口不住聲地數落著。正在幹活的叔叔、嬸嬸、大爺大娘們,腚後跟了一群。當年農村,也確沒有什麽可樂的事,如此怪誕之事,多少年也碰不著一次。
二爺被揪到自家院裏,麵對死雞,隻有呐呐辯解,“不是我打死的,是我撿得,藏起來想下工迴來再吃,再說我也不認得是你的雞。”
大娘就滿腔怒氣地數落“你撿的?你會撿!那雞自己撞死了,掉進你院子裏了!不認得是我的雞,你要是認得,是鄰親百家的,你豈不都打死吃了!”
眾人圍著也有笑著說:“小叔子偷嫂子的雞,財貝沒出外國(鬼)”。
有的說:“他二叔不是那樣的人。”
“說不準呢!人饞急了,什麽事做不出來!”
二爺七尺高的漢子,雖因貧窮,說不上媳婦,但一向在鄰親百家麵前,沒讓人說個不字,今天在眾人麵前丟了大醜,加上人也太老實,性子慢,言語木訥,被伶牙俐齒的嫂子一頓“饞鬼、餓癆”地數落半晌,直丟的麵色蒼白,汗如雨下,一時想不開,就在當天夜裏,房墚上用腰帶吊死了。
過後,有人想起來,當時“小軲轆”慌慌張張地向外走,有位嫂子拽住了“小軲轆”,想買個頂針,看見挑子上有點血,還問過,“小軲轆”說,不小心刀子割了手。當時嫂子也未在意,“小軲轆”頂針也沒賣,急匆匆走了。並且從此後再也沒來過我們村。
大家東一言,西一言,綜合了信息認定二爺被屈枉死了。大娘娘自己也認為自己一時急忙失智,恐是屈了小叔子,迴頭一想,小叔子向來老實木訥,隻知道出力幹活,並沒有過害人之心。再退一步說,就是吃了一隻雞,也不能鬧出人命。
自此,後悔不迭。可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隻得逢著妯娌、姐妹聚在一快,將那後悔,懺罪之心,說了何曾千遍。
有人寬解道:“說他二叔,性子也太軟了,說了幾句,就尋死了?再說,你一時也急了,這事,擱誰身上,誰不急!”
由此可見,下蛋老母雞,在農村女主人眼中的份量。想那多文、多武、自己村莊,作出如此等事,豈不讓鄰親百家厭惡,慢慢地變成大爺、大娘、大叔、嬸嬸們眼中的壞孩子,大鵬的憤慨,自是別有原因。
這一日,多文、多武神秘招唿大鵬,南園溝裏,就吃過一次。誰料想,當天晚上,大鵬娘就不見了一隻黑毛雜紅翎子花的老母雞,大鵬才知道,多文、多武吃的是自家的雞。大鵬也不敢言語,認憑娘“黑心賊,吃了就撐死”的罵了幾日,大鵬也就對多文、多武有了隔閡,對多文、多武也有點氣憤起來。
學習依舊緊張,尖子生在老師的引導3、訓斥、監督之下,老老實實地學習,我們不上不下的學生暗地裏依舊嘻嘻哈哈,並沒什麽真事。
不幾天,考試結束,果不其然,尖子生,十有七八升入了重點高中,我們不上不下的,普通高中統統招收。
但是,有很多同學,拿了初中畢業證,並不繼續上下去。現在承包責任製,家裏需要勞動力,十罒、五的青年,已很能幹活,被家長留在家裏,當勞動力使用了。
我因為家裏妹妹多,老力也不太缺,爹、娘商量著,下來也頂不了什麽大活,還是上吧!考不上大學,就混個高中畢業證。那時,不識字的爹娘,對文化還是挺崇拜的。
第五節
公元一九八零年的春天,似乎特別象春天。
一開春,年間雪水足,田涯,溝邊的老樹、小樹,全都吐了新綠,溝裏的野草,曆經了十多年千遭割、萬遍薅。萎縮了十年,今年特別攢足了勁,齊刷刷地竄了出來。地裏的莊稼,也綠的格外新鮮。
三中全會,改革開放,這樣的名詞,興許還沒能傳到偏遠的農莊,但承包卻是實實在在的。
爹娘象乍得了件寶貝,夜裏數算著東坡麥地得多拉點土雜肥,西坡棉花該間苗了,棉花壟上,今年也習上點甜瓜種,黃瓜苗。今年再抓幾個雞仔……,語氣也無了前幾年那樣的沉重,而我則在這輕語中,沉沉地睡去了。
初中已上了二年,人頭已經混的爛熟,各投脾氣的,結成死黨,一幫一派的,亂轟轟地鬧,亂轟轟地學。
多文、多武、大鵬等終於可以自由地趕集了。多文、多武的爹,本是親兄弟,文化大革命期間,努力生養,生孩子倒不少,多文、多武姐姐妹妹倒不少,男孩兒隻有他們一個。土地承包了,沒出嫁的姐姐們,地裏的活全幹了,多文、多武他爹也就沒什麽事。兩人終於商量了,去東邊海邊大城市——青島市,前去淘金去了。
多文、多武失了管教,更是獨立特行了。一般人家孩子,和他們也玩不到一塊,讓爹娘圍在家裏,幹農活、家務。沒那麽多時間陪他兩個去作(輕微的錯誤),多文、多武失了爹管教,娘也抓不著他兩個,他兩個便越發胡鬧,甚至幹出偷雞摸狗,去坡外用泥糊了,幹草烤了,更出格的是,家裏拿了半瓶酒,你一口、我一口,雖辣的呲牙咧嘴,倒也覺得自己終於成了男子漢了。
再住兩個來月就考高中。重點高中,那是尖子生的事,象我們這些不上不下的學生,普通高中,似乎也不用考試,實在太差的,心早已不在學校裏了,自由的廣闊田野在向他們招手,要不是為了一張畢業證,似乎連畢業考試也呆不到。
在尖子生和老師營造的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我們也不敢怠慢,總得比平時老實一些也就不太關心多文、多武、大鵬等他們的事。點燈熬油的,裝著積極學習的樣子。不過,生話確實是好了起來,隻不過仍舊沒有錢。
八一年開始,似乎就再也沒吃過粗麵幹糧,一色的白麵饅頭。自留地裏種的菜也多,大鹽粒子,醃的鹹菜,早已管夠吃。隔三岔五的,娘還從集上買上斤小鹹魚,用油炸了,給我捎作就菜。
“多文、多武他爹兩個,確實賺了,”星期天,俺爹不斷地絮叨過。“一年鬧好幾千塊錢,聽說,就要迴來蓋多麽高、多麽寬的大房子呢!”我聽了,心想,比公社大街上的房子還得高、還得寬吧!
“多文、多武跟他爹上大城市玩去了!”胡同口,大鵬則拉住我,神秘的說:“多文、多武太能作業(輕微的過錯) 了,鄰親百家都找過他娘了。光我知道,他兩個光偷雞吃,就有三四個了。咱胡同南頭,大爺爺的鵝也是他倆偷的。”大鵬憤憤地說。事後我才知道,大鵬也非十分幹淨的人。
在農村,小孩們偷瓜摸棗,算不得什麽大罪過。俗話說:瓜、桃、李子、棗、人人見了下口咬。大人見了,伸手摘個嚐嚐,也無可厚非。但是,長大了還那樣胡鬧,就叫糟蹋人了。別說是偷雞、摸鴨這樣的大事。
農村,家家都窮,一個下蛋的老母雞,對家庭主婦來說,無異是個聚寶盆。母雞下蛋,狠不得蹲在跟前,用眼瞅著,撿了蛋,不異於撿了金元寶。用手瓷摩挲著,用圍裙拭了雞屎,小心地放在瓷罐裏,不是掌櫃的(男主人)饞了,或孩子病了,怎舍得吃一個!
娘經常給我講一個十年前的故事:南園裏住了哥兩個,論輩,你得叫大爺、二爺。你大爺有了老婆,就住在比較寬敞的北屋,你二爺一輩子也沒說上個媳婦,就住在比較窄巴的南場園屋。
說來可惡,這一天,來了一個“軲轆子”——以前挑了挑子,走街串巷,賣針頭線腦的小買賣人——看見一隻蘆花大肥母雞,用扁擔敲死了,藏在挑子裏,想偷了迴家。那成想,的娘娘看雞沒了,緊接著就上街叫喚著找,“軲轆子”遠遠聽了,知道雞是拿不走了,就緊走兩步,將雞扔進二爺的院子裏。
二爺正要去上工,一出門看見一隻死雞,也是貪心,就提了迴去,藏在灶坑裏,還用一把草蓋了蓋,想晚上迴來再吃,就上工去了。
大娘娘沒了雞,怎肯罷休,工也不去了,滿世界直找,終於在二爺院牆外,發現隱隱的血跡,遂跨過二爺低矮的院牆,推開房門口,翻來翻去,灶炕裏翻出了自己的蘆花雞。頓時惱羞成怒,也不論時候,跑去坡裏,一手就把二爺給揪了迴來。
一路上,口不住聲地數落著。正在幹活的叔叔、嬸嬸、大爺大娘們,腚後跟了一群。當年農村,也確沒有什麽可樂的事,如此怪誕之事,多少年也碰不著一次。
二爺被揪到自家院裏,麵對死雞,隻有呐呐辯解,“不是我打死的,是我撿得,藏起來想下工迴來再吃,再說我也不認得是你的雞。”
大娘就滿腔怒氣地數落“你撿的?你會撿!那雞自己撞死了,掉進你院子裏了!不認得是我的雞,你要是認得,是鄰親百家的,你豈不都打死吃了!”
眾人圍著也有笑著說:“小叔子偷嫂子的雞,財貝沒出外國(鬼)”。
有的說:“他二叔不是那樣的人。”
“說不準呢!人饞急了,什麽事做不出來!”
二爺七尺高的漢子,雖因貧窮,說不上媳婦,但一向在鄰親百家麵前,沒讓人說個不字,今天在眾人麵前丟了大醜,加上人也太老實,性子慢,言語木訥,被伶牙俐齒的嫂子一頓“饞鬼、餓癆”地數落半晌,直丟的麵色蒼白,汗如雨下,一時想不開,就在當天夜裏,房墚上用腰帶吊死了。
過後,有人想起來,當時“小軲轆”慌慌張張地向外走,有位嫂子拽住了“小軲轆”,想買個頂針,看見挑子上有點血,還問過,“小軲轆”說,不小心刀子割了手。當時嫂子也未在意,“小軲轆”頂針也沒賣,急匆匆走了。並且從此後再也沒來過我們村。
大家東一言,西一言,綜合了信息認定二爺被屈枉死了。大娘娘自己也認為自己一時急忙失智,恐是屈了小叔子,迴頭一想,小叔子向來老實木訥,隻知道出力幹活,並沒有過害人之心。再退一步說,就是吃了一隻雞,也不能鬧出人命。
自此,後悔不迭。可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隻得逢著妯娌、姐妹聚在一快,將那後悔,懺罪之心,說了何曾千遍。
有人寬解道:“說他二叔,性子也太軟了,說了幾句,就尋死了?再說,你一時也急了,這事,擱誰身上,誰不急!”
由此可見,下蛋老母雞,在農村女主人眼中的份量。想那多文、多武、自己村莊,作出如此等事,豈不讓鄰親百家厭惡,慢慢地變成大爺、大娘、大叔、嬸嬸們眼中的壞孩子,大鵬的憤慨,自是別有原因。
這一日,多文、多武神秘招唿大鵬,南園溝裏,就吃過一次。誰料想,當天晚上,大鵬娘就不見了一隻黑毛雜紅翎子花的老母雞,大鵬才知道,多文、多武吃的是自家的雞。大鵬也不敢言語,認憑娘“黑心賊,吃了就撐死”的罵了幾日,大鵬也就對多文、多武有了隔閡,對多文、多武也有點氣憤起來。
學習依舊緊張,尖子生在老師的引導3、訓斥、監督之下,老老實實地學習,我們不上不下的學生暗地裏依舊嘻嘻哈哈,並沒什麽真事。
不幾天,考試結束,果不其然,尖子生,十有七八升入了重點高中,我們不上不下的,普通高中統統招收。
但是,有很多同學,拿了初中畢業證,並不繼續上下去。現在承包責任製,家裏需要勞動力,十罒、五的青年,已很能幹活,被家長留在家裏,當勞動力使用了。
我因為家裏妹妹多,老力也不太缺,爹、娘商量著,下來也頂不了什麽大活,還是上吧!考不上大學,就混個高中畢業證。那時,不識字的爹娘,對文化還是挺崇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