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不知情為何物      叫人許了生死

    天涯海角分離      心靈隻在咫尺

    我心敢指明月      明月可似君意

    共定千年之約      一生雙手互執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子!自打有了愛的心願,有了愛的夢想,就無時無刻不在尋覓著,等待著。當心愛的男人出現時,不顧女孩的矜持,勇敢地發出:“我的橫波目,我的流淚泉”的呐喊,發出了“有情天不老,同心億萬年”的誓言。她有“我的楊柳枝,我的牆頭雞,作了你的妻,給你作飯吃,”的決心。有“關了薄情郎,不讓四處逛,為何大路上走,引了浪蝶目光,不行吞了腹中,化作一人肝腸”的狡黠。為了自己的愛,為了得到愛的憑證,用自己的知慧,做著不懈的努力。可是,正是這份刻骨銘心的愛,令她痛不欲生、肝腸寸斷、、、、、、

    前   言

    具體時間不詳,懂事時大約是七四,七五年間。在中國廣闊、貧瘠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中國人一齊陷入一種不同尋常的精神狀態下——深沉老成者,顧慮重重,心存憂患。年少輕狂者,腎上腺素激增,精神亢奮,天天揚言要砸爛一切正常的、非正常的、本來就十分脆弱的舊秩序和新秩序,直至讓中國變成無秩序。

    好在理論上被稱作曆史,實際上算作是種族繁衍的曆程並未停止。七十年代初,在膠東半島某處,一貧窮的農村院落裏,一群幼小的生命呱呱落扡。

    外麵的大革命,到也沒能徹底砸爛貧窮小村千百年來積成的鄰裏百家、老少爺們、鄉裏鄉親這一俗規,隻是日子窮了些,生活勉強支撐。好在孩子多產,哪一對倆囗子,膝下拖著三五七個孩子,都不算奇事。

    領袖意識到戰爭的勝利,最終還是人與人比較的勝利,並非鐵與鐵、錢與錢、技術與技術的比較。老百姓並沒意識到孩子多產,是來自領袖的默許,多的是無奈與傳統老呱的暗自鼓勵——多子多福,養子防老。就是嫌累或不想多產,也實在沒辦法——毫無節育措施,懷了也沒有醫院或衛生所可以避免——隻有多生多育或被動地多生多育。於是,日子越發困苦了。

    第一章

    朦朧的童年七 十年代初期,是人生中朦朧而快樂的一段記憶。說其朦朧,當時,在廣袤、貧瘠的中國的地上,一場波及麵廣、深度大、時間長的運動,雖然接近尾聲,但時局及造成的結果卻無比慘烈。

    父輩們麵色黝黑,神情凝重,眉頭緊鎖,成天心事重重。他們承受著最繁重的田間耕作,吃著粗糙的食物,看著身邊成群的兒女,麵黃肌瘦,能吃窮高山,深海,永遠不知飽的小嘴,心情的糟糕程度,是對兒時的每一天是否快樂、美滿最大的影響源泉。

    那時的我及我許多的小夥伴,也實在是太小了一些也就是七、八歲的光景。實在是鬧不清,也根本就沒去想過要去搞清,這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麽禍事。 還是種的糧食太少,而吃飯的人也實在太多——一盆由雜菜、粗糧撹拌煮熟,而水分也實在太多的稱作“飯”的“大雜湯”,端上放著的笨重的老楡木桌子上,接下來,印象中剩下的全是嘴的表演——媽(奶奶)因掉光牙而幹癟的嘴唇蠕動著,一口 一口,輕輕地啜著瓷碗裏半滿不淺的稀薄的湯水,渾濁的眼裏霧氣朦朧中,洋溢著的竟是滿足、欣慰的笑意。爹是家中的權威,桌子上用粗瓷碗盛著的唯一的幹的飯團那是爹的專利。娘用一把黑鐵木把的勺子,慢慢地一勺勺地給我兄弟七個,輪番舀著稀湯,七張大小不等的嘴,各自叭唧有聲——有的狼吞虎咽,有的香甜舔嚐,有的細細地品嚐,把吃飯的享受僅可能地延長更有幾雙不安分的眼睛,不時地溜到那盛著幹飯團的粗碗上,卻幹緊收迴來,像作賊一樣,唯恐被人捉。

    我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上麵有三個哥哥;二個姐姐,剩下的小幺妹,小的受到很高的待遇,卻小到還沒能膽大包天的地步。

    因為她因了她小,得了額外的照顧,自己的額外要求也不高——在我的印像裏,嬌嬌小小的小妹,比 現在的貓吃的量也大不到那裏去——而我就不同了,哥哥姐姐最大的已經壯年了——印象中,哥哥姐姐們都能下田幹活掙工分,小的去田裏溝邊剜野菜、割青草,並且瘦歸瘦,個頭卻是極高,理所當然地是壯年了——他們 吃飯極快,並不太貪求最後剩下的半勺湯 湯水水,總是訣絕地推開碗,義無反顧地走了,隻不過有的走到水缸邊,抓起浮在缸裏的水瓢,咕咚咕咚喝一陣子涼水,然後撇下水瓢,急匆匆的走掉。

    他們一走,我的幸福時刻到了。我的印象中,哥哥姐姐們不屑的半碗湯水,爹細嚼慢咽剩下的一塊幹飯,間或還能得到一塊在黑壇子、黑鹹水中,自己醃製的一塊白菜幫子鹹菜。妹妹在我的怒視中萎縮著,我在媽(奶奶)、爹、娘嘴角的微熏著,膨脹著,唯我獨尊,唯我寵榮的幸福感,也是我童年的快樂源泉之一。

    每當迴想到此時,心中蓄滿的淚水便從雙眼中不聽話的漾出來,鼻子也會被搞得又酸又癢,跑去無人角落去感慨一番。現在整天大魚大肉,衣食豐厚,卻時不時要求妻子做一頓疙瘩湯、粗麵麵條,打牙祭一般享受。

    我童年的快樂,於思想深處 ,那便是村子裏的溝溝彎彎,破院窄巷,及村子外廣闊的田野。一片茂密的柳樹林子、槐樹,及林子邊,田野地裏的溝渠中,無窮無盡的魚蝦。更有 我那一幫仿佛大小的小夥伴們。

    有時,我望著樹林子稍上一群群倏忽而來、瞬時而去的小鳥,仿佛就是我童年的夥伴,永遠不知疲倦的小腳。穿梭在田間地頭,破院窄巷,夾雜著叔叔、嬸嬸們的喝罵,成天的瘋竄,全然不知時局動蕩,生活艱難,父母愁苦,隻是沉浸在無邊的童年的快樂裏。就是稍有一絲不和諧的插曲——有時玩的太瘋,忘記了迴家,或就在夥伴家中吃了飯,困了就睡在那裏,被哥哥、姐姐笑笑地尋到,帶迴家,狠狠地暴打一頓,屁股上通紅一片,裝作天大的委屈大哭一場,然後困了,睡了。剛一醒來,便又變作鳥雀,唿朋喚友到處玩去了。

    別了,我的懵懂無知的童年,可以生吃的小青蟹,活吃的青皮蝦。別了,老樹林子裏,夏天的知了龜秋天院子旁邊果樹上的紫紅的棗,鮮紅的柿子。別了,東屋大爺家,南坡裏藏在棉花地裏種的大梢瓜,西坡裏不知到誰家種的鮮嫩的地黃瓜,還有遍地綠蔓的地瓜。娘在不久前就縫了我那渾身是洞的衣服,並且縫製了一個花色繁多的書包,因為,我和我的夥伴,就要上學了。

    大人們的話,野馬就要上籠頭了。這使我們即興奮又膽怯——因為,小孩都有一個 根深蒂固的印象——老師,就像現在的警察一樣可怕,是非常嚴厲,專管壞人和壞孩子的。而在我們有限的生活經曆中,我們是被大人們嚴厲喝斥為小混蛋,一天天土驢似的,偷瓜摸棗的混賬王八羔子,總歸是老師、警察應該管製的父母口中是老師、警察就要來管製的壞孩子。

    但以童年孩子狡黠的心,看透了大人的虛張聲勢。看了上學的哥哥狡黠、姐姐們,不用幹活,快快樂樂上學,並且還有帶圖的課本,紅色綢子做的紅領巾,心中早已羨慕不己,小小的心靈對上學也有了一絲向往。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村土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子同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子同集並收藏鄉村土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