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水到渠成
帝妃無雙:夫君要求饒 作者:龍舟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岑薇隨即哈哈笑了笑道:“能夠拱手而治,朕也很高興。不過打破一個東西容易,建立一個東西就相對困難許多。不知左丞相張廷玉你可以具體的計劃和安排?”
“這種事急不得,很多時候就足以水到渠成的。”張廷玉雖然有計劃和安排,但是那是不能透露給當今皇帝的計劃和安排,否則處於危險境地的人就是他張廷玉了。
這個時候嶽池汗插話進來道:“無欲以靜是對的,但是不能像左丞相所說的那樣無為而治。須知天下大亂之後若想取得大治,最開始必須要劃出條理來引到百姓,而不能采取無為的態度。無為隻能在事情上了正軌後方可才有的態度,而不是現在。”
嶽池汗的話立即引起了張廷玉和張居正的不滿,他們以為這是嶽池汗對他們政治的否定,是以二人都不客氣的發出一聲冷哼。群臣們也在底下竊竊私語,霎時間整個朝堂上又充滿了嗡嗡蚊子亂舞的聲音。
“劃出條理來治理百姓,說的倒好聽,我看你是想要拿鞭子驅趕百姓吧。若依你的話來治理天下,那麽不就是想要陷害咱們的皇上進入不仁不義的境地嗎?”有些時間沒有發話的張居正終於忍不住了,從百官中走了出來。
嶽池汗聽到有人反駁自己,而且語言雖然犀利卻並無道理,不覺笑著望去,但見說話的人時候張居正,是以淡淡的說道:“我並無驅使人民之意,您的話嚴重了。”
“嚴重了?我看還沒有說到份兒上。大家都知道咱們漢唐可是在當今天子的帶領下才取得了對戰東狄的勝利,天下都知我皇英武絕倫,你怎麽處心積慮的想要把皇上置於不仁不義的境地?”張居正仰頭說道,黑色的八字胡微微上翹,有些喜感。
岑薇依舊一副笑嘻嘻的麵孔,隨即有些沾沾自喜的道:“沒有想到朕在張居正心中的地位竟然這般高,當真讓朕有些感動。不過張居正,有話好好說,不要夾槍帶棒嘛。”
前半句話讓張居正還有些微微自得,隻是後半句卻讓他有些下不來台,是以走到嶽池汗麵前,忽然失笑道:“滿朝文武都是陽剛男兒,不知從哪裏來了一個不知性別的糊塗東西,竟然敢站立在這朝廷之上?”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哈哈大笑。畢竟在談論軍國大事之間突然插進來這樣一句話,當真讓人心生快感。
嶽池汗卻並不動怒,反而笑道:“張居正大人你剛剛說我把皇上至於了不仁不義的境地,不知此話何解還請閣下細細為我講明。”
張居正冷哼一聲,鼻孔朝天,沒有理他。
岑薇眼光流轉,繼續笑道:“各位都是朝廷要員,一個個心懷國家大事,朕真是心感欣慰。各位隻要忠君愛國,有話盡可說明白,即使當中有惹朕生氣的地方,朕也不會動怒。”
“臣之所以說‘不明性別’人所說的話是置皇帝於不仁不義之地,是因為他的話無異於讓皇上你乾綱獨斷成為秦始皇那樣人人喊罵喊打的獨夫。”張居正立馬扣下了一頂天大的帽子,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嶽池汗就地壓死。
“皇上,張居正說的很多。國家要靠很多人努力,萬萬不可放在一個人手裏。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想要懾服臣下,奴役百姓,最終會走上暴力統治的不歸之路,然後全國騷動王將不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打虎親兄弟,張居正和張廷玉雖然算不上親兄弟,不過該聯手的時候,兩個人還是不會含糊的。
嶽池汗忍不住挑了挑眉,隨即說道:“二位說的話沒有錯,畢竟百姓為水,當權者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過正是因為百姓是水,所以不能允許其胡亂行事,否則就會有水災。為官之人隻要觀察水勢和目的地,細心引導自然會水到渠成。”
“說的玄乎,你怎麽一個引導法?”張居正問道,拿眼睛斜睨了嶽池汗一眼。
岑薇卻點頭道:“不錯,前車之鑒已經證明人民如水,是堵不得的,否則就會破堤而出,湮沒一切。但是人民是水,又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就會水禍橫行,民不聊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者自應順應水勢,加以引導才能真正的教化萬民,如此一來天下方可大治。”
張廷玉皺了皺眉頭,隨即站出來說道:“皇上,三思啊。人民好靜,萬不可亂動。而且這個嶽池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不識時務隻會虛言其論,如果采用輕則會傷民,重則會敗亂國家。”
嶽池汗想要說些什麽,卻被張廷玉搶了先,他繼續說道:“治理國家,理應用靜。那些妄圖通過某些手段治理國家的人,不都陷入了慘敗的境地嗎?當初的王莽推行什麽新政,結果把西漢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皇上,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呐。”
“左丞相,此言差矣。要知道世易時移,不同的時代就需要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如果按照一種治理方法就能夠行得通的話,那麽也不至於改朝換代如此多次了。正是因為一種治理方法走到了極限,才會有新的方法橫空出世進行教化。”
張廷玉聞言一時語塞,最終哼唧出了一句:“你這是罔顧祖宗家法,你這是大逆不道。”
“不,我這並不是大逆不道,而是每一個時代的人民都有所不同。正適合因為人民不同,我們治理他的方法才會有所差異。比如咱們這個時代的人民,讀書人比較多,是以思想就比較複雜,那麽當務之急就是實現思想的統一,否則國家就會陷入無序的狀態。”
“你這個人剛剛說的那四條可沒有與讀書人相關的,難道你這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嗎?”張居正也急忙出來喊反對,這個時候必須緊緊守住自己的陣腳,萬萬不能亂。
嶽池汗笑了笑,隨即道:“我的四條裏麵有一個關於官吏的任用,就和讀書人相關。我想讓皇上進行吏製改革,良材而用,讓所有的位置上占據的都是有能耐的人。而且這樣做有利於民心穩定,畢竟能者各具其位,百姓們也就不會亂言了。若每個官吏都不能服眾,又如何教化百姓?”
張居正頓時啞口無言了,他後腦勺有點兒發燒,似乎對方的話像是再說他一般。
護國公咳嗽了一聲,上前說道:“太宰這番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能者居其位,這是一個最服人的方法。而且隻要每個位置上都是能者,國家這個大型機器才能正常運轉。”
護國公這一句話可如同千斤重石投入水中般激起了無數波浪,許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準備改弦更張。畢竟手握重兵的護國公都喊小太監為太宰了,他們這些人又能反對了什麽。
“護國公,你這話似乎說的不對吧。按理說雖然你帶兵打仗人在外邊,也應該讀過不少聖賢書。三皇五帝的事兒,應該看過不少,難道不知道應當無為而治嗎?”張廷玉一看形勢不好,立馬發聲。心中卻不由得後悔,早知道當天就不把兵權交到岑薇手裏了,如今雞飛蛋打,自己說話的分量可輕了不少。
又是一聲不緊不慢的咳嗽,護國公對著張廷玉笑道:“左丞相,三皇五帝之事畢竟屬於上古,有些遙遠。但是咱們的國家卻實實在在的在眼前,試一試不就知道那個有效果了嗎?”
張居正聞言馬上刻薄的揶揄道:“一個是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老病人,一個是站錯位置身份不明的人,你們兩個人可都是朝堂新手,怎敢在這兒大放厥詞呐?”
護國公嗅出了張居正話語中的嘲諷之意,不過他卻沉聲說道:“難道一個下慣蛋的老母雞下出來的才叫雞蛋,新雞下出來的蛋就是鵝蛋了嗎?”
張居正正欲出口反駁,突然有人疾步走入朝堂,用蹩腳的漢唐話十分不滿的說道:“漢唐的皇帝,你就是這樣對待我魏吳國的使臣的嗎?我可是魏吳國的使臣,而且是帶著寶物前來祝賀你獲得東狄的,你就這樣對待我?”
岑薇眨巴了一下眼睛,臉上露出一絲值得玩味的表情,隨即道:“大理寺安大人,這個人該是你負責的吧。朕怎麽沒有聽說魏吳國有派人來?”
大理寺卿顫顫巍巍的從人群中走出,頭都不敢抬的跪拜道:“皇上,這件事情臣已經上報給了左丞相。左丞相說對方不懂禮儀,需要讓他安靜一下,是以才會……”
“左丞相可有此事?”岑薇沒等大理寺卿說完就笑著問向了張廷玉,隻是她臉上那笑容怎麽看怎麽讓人不寒而栗。
張廷玉也覺得今天的事情有些邪乎了,你說這個人被晾了七天了,什麽時候發飆不好偏偏挑這個時候。張廷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隨即陪笑道:“是有這麽一會兒事兒,屬下是見此人舉動粗魯,怕衝撞了皇上是以才會將其先行攔下,還望皇上不要怪罪。”
“左丞相是為朕好,朕怎麽會輕易生你的氣呐。是朕不好,什麽都不會才讓左丞相你這麽費心思。您老年紀也大了,讓你如此操勞,朕真的是於心不忍。朕現在已經比較懂事了,以後這樣的事情,朕會自己注意的。”岑薇說的客氣,不過奪權的手卻絲毫沒有猶豫。
群臣聞言,麵色皆是一變。而張廷玉還想為自己爭些什麽,不過岑薇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岑薇笑著對使者道:“你是魏吳國的使者,不知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漢唐的皇帝,我是魏吳國的使臣李興禹。我們魏吳國最近出現了一個祥瑞,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就是麒麟。我們魏吳國的皇帝說這樣的祥瑞要大家一起分享,何況漢唐剛剛戰勝東狄,理應擁有此等代表著祥瑞意義的寶物。”魏吳國的使者李興禹一字一頓道,大概他是過於強調了字正腔圓,是以話語才顯得那麽有意思。
“這種事急不得,很多時候就足以水到渠成的。”張廷玉雖然有計劃和安排,但是那是不能透露給當今皇帝的計劃和安排,否則處於危險境地的人就是他張廷玉了。
這個時候嶽池汗插話進來道:“無欲以靜是對的,但是不能像左丞相所說的那樣無為而治。須知天下大亂之後若想取得大治,最開始必須要劃出條理來引到百姓,而不能采取無為的態度。無為隻能在事情上了正軌後方可才有的態度,而不是現在。”
嶽池汗的話立即引起了張廷玉和張居正的不滿,他們以為這是嶽池汗對他們政治的否定,是以二人都不客氣的發出一聲冷哼。群臣們也在底下竊竊私語,霎時間整個朝堂上又充滿了嗡嗡蚊子亂舞的聲音。
“劃出條理來治理百姓,說的倒好聽,我看你是想要拿鞭子驅趕百姓吧。若依你的話來治理天下,那麽不就是想要陷害咱們的皇上進入不仁不義的境地嗎?”有些時間沒有發話的張居正終於忍不住了,從百官中走了出來。
嶽池汗聽到有人反駁自己,而且語言雖然犀利卻並無道理,不覺笑著望去,但見說話的人時候張居正,是以淡淡的說道:“我並無驅使人民之意,您的話嚴重了。”
“嚴重了?我看還沒有說到份兒上。大家都知道咱們漢唐可是在當今天子的帶領下才取得了對戰東狄的勝利,天下都知我皇英武絕倫,你怎麽處心積慮的想要把皇上置於不仁不義的境地?”張居正仰頭說道,黑色的八字胡微微上翹,有些喜感。
岑薇依舊一副笑嘻嘻的麵孔,隨即有些沾沾自喜的道:“沒有想到朕在張居正心中的地位竟然這般高,當真讓朕有些感動。不過張居正,有話好好說,不要夾槍帶棒嘛。”
前半句話讓張居正還有些微微自得,隻是後半句卻讓他有些下不來台,是以走到嶽池汗麵前,忽然失笑道:“滿朝文武都是陽剛男兒,不知從哪裏來了一個不知性別的糊塗東西,竟然敢站立在這朝廷之上?”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哈哈大笑。畢竟在談論軍國大事之間突然插進來這樣一句話,當真讓人心生快感。
嶽池汗卻並不動怒,反而笑道:“張居正大人你剛剛說我把皇上至於了不仁不義的境地,不知此話何解還請閣下細細為我講明。”
張居正冷哼一聲,鼻孔朝天,沒有理他。
岑薇眼光流轉,繼續笑道:“各位都是朝廷要員,一個個心懷國家大事,朕真是心感欣慰。各位隻要忠君愛國,有話盡可說明白,即使當中有惹朕生氣的地方,朕也不會動怒。”
“臣之所以說‘不明性別’人所說的話是置皇帝於不仁不義之地,是因為他的話無異於讓皇上你乾綱獨斷成為秦始皇那樣人人喊罵喊打的獨夫。”張居正立馬扣下了一頂天大的帽子,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嶽池汗就地壓死。
“皇上,張居正說的很多。國家要靠很多人努力,萬萬不可放在一個人手裏。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想要懾服臣下,奴役百姓,最終會走上暴力統治的不歸之路,然後全國騷動王將不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打虎親兄弟,張居正和張廷玉雖然算不上親兄弟,不過該聯手的時候,兩個人還是不會含糊的。
嶽池汗忍不住挑了挑眉,隨即說道:“二位說的話沒有錯,畢竟百姓為水,當權者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過正是因為百姓是水,所以不能允許其胡亂行事,否則就會有水災。為官之人隻要觀察水勢和目的地,細心引導自然會水到渠成。”
“說的玄乎,你怎麽一個引導法?”張居正問道,拿眼睛斜睨了嶽池汗一眼。
岑薇卻點頭道:“不錯,前車之鑒已經證明人民如水,是堵不得的,否則就會破堤而出,湮沒一切。但是人民是水,又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就會水禍橫行,民不聊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君者自應順應水勢,加以引導才能真正的教化萬民,如此一來天下方可大治。”
張廷玉皺了皺眉頭,隨即站出來說道:“皇上,三思啊。人民好靜,萬不可亂動。而且這個嶽池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不識時務隻會虛言其論,如果采用輕則會傷民,重則會敗亂國家。”
嶽池汗想要說些什麽,卻被張廷玉搶了先,他繼續說道:“治理國家,理應用靜。那些妄圖通過某些手段治理國家的人,不都陷入了慘敗的境地嗎?當初的王莽推行什麽新政,結果把西漢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皇上,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呐。”
“左丞相,此言差矣。要知道世易時移,不同的時代就需要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如果按照一種治理方法就能夠行得通的話,那麽也不至於改朝換代如此多次了。正是因為一種治理方法走到了極限,才會有新的方法橫空出世進行教化。”
張廷玉聞言一時語塞,最終哼唧出了一句:“你這是罔顧祖宗家法,你這是大逆不道。”
“不,我這並不是大逆不道,而是每一個時代的人民都有所不同。正適合因為人民不同,我們治理他的方法才會有所差異。比如咱們這個時代的人民,讀書人比較多,是以思想就比較複雜,那麽當務之急就是實現思想的統一,否則國家就會陷入無序的狀態。”
“你這個人剛剛說的那四條可沒有與讀書人相關的,難道你這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嗎?”張居正也急忙出來喊反對,這個時候必須緊緊守住自己的陣腳,萬萬不能亂。
嶽池汗笑了笑,隨即道:“我的四條裏麵有一個關於官吏的任用,就和讀書人相關。我想讓皇上進行吏製改革,良材而用,讓所有的位置上占據的都是有能耐的人。而且這樣做有利於民心穩定,畢竟能者各具其位,百姓們也就不會亂言了。若每個官吏都不能服眾,又如何教化百姓?”
張居正頓時啞口無言了,他後腦勺有點兒發燒,似乎對方的話像是再說他一般。
護國公咳嗽了一聲,上前說道:“太宰這番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能者居其位,這是一個最服人的方法。而且隻要每個位置上都是能者,國家這個大型機器才能正常運轉。”
護國公這一句話可如同千斤重石投入水中般激起了無數波浪,許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準備改弦更張。畢竟手握重兵的護國公都喊小太監為太宰了,他們這些人又能反對了什麽。
“護國公,你這話似乎說的不對吧。按理說雖然你帶兵打仗人在外邊,也應該讀過不少聖賢書。三皇五帝的事兒,應該看過不少,難道不知道應當無為而治嗎?”張廷玉一看形勢不好,立馬發聲。心中卻不由得後悔,早知道當天就不把兵權交到岑薇手裏了,如今雞飛蛋打,自己說話的分量可輕了不少。
又是一聲不緊不慢的咳嗽,護國公對著張廷玉笑道:“左丞相,三皇五帝之事畢竟屬於上古,有些遙遠。但是咱們的國家卻實實在在的在眼前,試一試不就知道那個有效果了嗎?”
張居正聞言馬上刻薄的揶揄道:“一個是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老病人,一個是站錯位置身份不明的人,你們兩個人可都是朝堂新手,怎敢在這兒大放厥詞呐?”
護國公嗅出了張居正話語中的嘲諷之意,不過他卻沉聲說道:“難道一個下慣蛋的老母雞下出來的才叫雞蛋,新雞下出來的蛋就是鵝蛋了嗎?”
張居正正欲出口反駁,突然有人疾步走入朝堂,用蹩腳的漢唐話十分不滿的說道:“漢唐的皇帝,你就是這樣對待我魏吳國的使臣的嗎?我可是魏吳國的使臣,而且是帶著寶物前來祝賀你獲得東狄的,你就這樣對待我?”
岑薇眨巴了一下眼睛,臉上露出一絲值得玩味的表情,隨即道:“大理寺安大人,這個人該是你負責的吧。朕怎麽沒有聽說魏吳國有派人來?”
大理寺卿顫顫巍巍的從人群中走出,頭都不敢抬的跪拜道:“皇上,這件事情臣已經上報給了左丞相。左丞相說對方不懂禮儀,需要讓他安靜一下,是以才會……”
“左丞相可有此事?”岑薇沒等大理寺卿說完就笑著問向了張廷玉,隻是她臉上那笑容怎麽看怎麽讓人不寒而栗。
張廷玉也覺得今天的事情有些邪乎了,你說這個人被晾了七天了,什麽時候發飆不好偏偏挑這個時候。張廷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隨即陪笑道:“是有這麽一會兒事兒,屬下是見此人舉動粗魯,怕衝撞了皇上是以才會將其先行攔下,還望皇上不要怪罪。”
“左丞相是為朕好,朕怎麽會輕易生你的氣呐。是朕不好,什麽都不會才讓左丞相你這麽費心思。您老年紀也大了,讓你如此操勞,朕真的是於心不忍。朕現在已經比較懂事了,以後這樣的事情,朕會自己注意的。”岑薇說的客氣,不過奪權的手卻絲毫沒有猶豫。
群臣聞言,麵色皆是一變。而張廷玉還想為自己爭些什麽,不過岑薇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岑薇笑著對使者道:“你是魏吳國的使者,不知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漢唐的皇帝,我是魏吳國的使臣李興禹。我們魏吳國最近出現了一個祥瑞,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就是麒麟。我們魏吳國的皇帝說這樣的祥瑞要大家一起分享,何況漢唐剛剛戰勝東狄,理應擁有此等代表著祥瑞意義的寶物。”魏吳國的使者李興禹一字一頓道,大概他是過於強調了字正腔圓,是以話語才顯得那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