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點本事
帝妃無雙:夫君要求饒 作者:龍舟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岑薇仔細將信讀了一遍,隨即道:“他能夠用迷信來治療迷信,當真是有點兒本事。不過咱們不著急,咱們要好好的把他晾一晾。這個人如今士氣太盛,猛然把他放到朝堂裏,隻會成為一個被人攻擊的靶子。”
“可形勢不等人,而且也難保對方不會有什麽想法。”嶽池汗不無擔心的道,畢竟所有的讀書人都難免心高氣傲。若是岑薇這樣冷落人家,說不定對方會明珠暗投。
岑薇搖了搖頭,十分自信的道:“相信我,他不會的,否則他就不是我需要的人。一個立誌要做大事的人,絕對是一個等得起的人。心浮氣躁的人,又何以成大事。不過有了一個能夠應對事情的人雖好,我還缺少一個大管家。”
“大管家?壬擎棋還不夠?”嶽池汗有些疑惑的道,在他看來壬擎棋的本事已經天下難有人再匹敵了。這樣的人,足以輔國安家了。
岑薇朝著天上的月亮伸出了手,結果除了涼風什麽都沒有抓到,隨即迴頭對嶽池汗笑道:“壬擎棋是一把劍,一把可以劈開當前迷霧的劍。手中有一把劍,雖然足以自保和攻擊人,卻不足以讓我本人強大起來。我需要一個大管家,能夠統抓統觀的人,他不行。”
“你的心思,似乎太大了。有些時候還是小一些好,免得招致禍事。”嶽池汗知道岑薇是什麽心思了,這個人早把眼光放到了絆倒敵人之後了。這樣固然可喜,不過在麻煩還沒有找上門之前,自己不應該主動去尋求麻煩。
岑薇關上窗戶,徑直走到嶽池汗麵前,以不允許對方逃避的視線道:“小月子,你覺得如今這個時局,是一個隻要自保就可以平安無事的時代嗎?不招自來,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所以與其被動挨打,我寧願多走幾步。小月子,當我的小太監,似乎有些委屈你了。”
“在這裏能養精蓄銳,怎麽能說得上是委屈呐?”嶽池汗心中開始猛敲鼓,總覺得岑薇在打著某種壞主意。
岑薇打了一個響指,隨即笑道:“知我者,唯君也。自始至終,我可沒打算讓你隻做一個伺候我冷暖的小太監。反正南夷那裏也是龍潭虎穴,不迴去也罷。”
“你的意思不會是……”
“沒有猜錯,我就是想讓你當我的大管家。等了許久,終於讓你上路了。想想這一路,當真有讓人出冷汗覺得好怕的時候呐。別說話,我不聽任何拒絕的語言。”該強勢的時候,岑薇絕對是一個女王。
第二天早晨,朝臣們迅速來到了自己的位置。與以往三三兩兩成群結派說笑不同,今天所有人的視線都在右前方的那個人身上。那個人似乎是在哪裏見過,隻是印象有些模糊。不對,哪個人是哪根蔥不重要,關鍵是他竟然敢站在百官的前麵。
左丞相張廷玉麵色不太好,望了望那個人,對方一領紅袍,頭頂三寸相冠,神色泰然。隨即又望了望人數突然增多的侍衛,心裏暗叫不妙。而六王爺則麵色如常,誰都不理的安然而笑。
略微陌生的太監尖細的嗓音一起,眾人就明白眼前這個人是誰了。這個人,這個和張廷玉並排而立的人,不就是曾經的小太監叫什麽小月子的嗎?怎麽一小子月子大翻身竟然跑到朝堂上來了?
群臣們剛剛腹誹完,岑薇已經安然坐在龍椅上。龍袍皇冠,看似沒有什麽不同,除了手中多了一截兒不怎麽好看的木棍。呃呃呃,好吧,那不是木棍,而是從開朝皇帝傳下來的無息木。張廷玉和張居正交換了一下神色,兩個人的後背變得更加恭順。
而朝臣門內也不由得低下了頭,心中卻已經明白,即將有大事發生。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皇上行此事的決心堪比金子,最好不要加以阻止。
岑薇在龍椅上環視了一下朝中群臣,隨即毫無帝王做派笑嘻嘻的道:“諸位愛卿,咱們漢唐向來講究的是有功必賞,有怨必報。這也是朕的信條兒啊,所以朕這次就要報恩了。眼前這個人,你們應該都認識,原來是朕身邊的小太監,不過他卻救了朕的命,所以朕決定榮升他為太宰。”
群臣們的視線原本都朝中岑薇所指的方向望去,心裏大抵也知道皇帝要給這個人加官。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竟然讓一個小太監做了太宰。太宰,是太宰哎,不是殺豬的宰,是太宰。原本還有心要讓一讓天子的群臣,如今卻各個義憤填膺,挽起袖子準備開口大辨了。
岑薇卻似乎一無所知的模樣,她繼續笑著說道:“漢唐雖然取得了第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但是咱們的國家還並不強大,咱們還有上下同心君臣一體,朕的江山還仰仗各位文武忠臣呢。”
皇帝的話剛剛說完,朝廷就像是被水入了的油鍋,那感覺真是劈裏啪啦的響。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互相以目光和聲音詢問,但卻沒有一個人拿視線望向龍椅上的九五之尊。
張廷玉咳嗽了一聲,打破滿朝的竊竊私語,隨即一臉和善的道:“這位小月子公公,您救了皇上的命,我們文武百官對你都深表感激。皇上把江山給你都不為過,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太宰。不過你若成了太宰,心中可有什麽要實行的方略?”
六王爺心中暗道,果然薑是老的辣,這個張廷玉平常是老好人,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絕對化身為蜜蜂,不蟄你一個滿頭包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岑薇笑嘻嘻的望著嶽池汗,完全沒有絲毫把對方推進火坑裏該有的自疚感。嶽池汗皺了皺眉頭,隨即便轉身向身後的朝臣拱手道:“皇上,各位大臣,漢唐實力為五國之最差,這一點兒想必大家都知道。雖然咱們打了一次勝仗,可著並不表示咱們的兵力已足以安邦。非但如此,咱們的米糧也不足以定國。所以唯有獎勵農耕發展經濟以富國,獎賞軍功以強兵,統一治權以治吏,樹立典型以正民風。唯有此,才能外足以抗敵,內足以安民。”
太宰屬於什麽,那是丞相之上的位置。原本張居正在夢中也曾經想過來著,醒來之後也隻是無所謂的嘻嘻笑幾聲。畢竟他前麵還排著一個張廷玉,無論如何這個位置也撈不到自己手上。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個不知道從哪個山溝溝裏出來的小太監竟然後來者居上了。
張居正動了動眼珠子,隨即清咳幾聲,一本正經的問道:“話大家都會背,禮運大同篇大家都知道,關鍵該怎麽實現,小月子公公,你說是不是?”
此一問正中嶽池汗的下懷,他微微一笑,拱手道:“關於該如何實現上麵的目標,我已經寫成了奏折轉成給了皇上。內容大體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要讓民非農無所以得食;第二讓人們非攻無所以得爵;第三修訂法令,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第四設立一個民風部,專門管理老百姓之間雞毛蒜皮的事情。”
“你還真是異想天開!”馮毅榮又出來跳腳了,他舉起手中光軀,憤然作色道:“皇上,這個人想要花言巧語迷糊你,還請你把他拖出去斬了。”
此話一出,張廷玉立即下跪迎合。群臣們見狀也不假思索的跪了下來,嘴裏吼道:“清君側誅宦官,皇上聖明。清君側誅宦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岑薇微微一側頭,環視了一圈兒臣下,隨即如同上麵爭論不存在般道:“眾位都知道,朕不是皇宮裏長出來的皇帝,而是從街頭上走到朝堂的。不過既然如今上天將國家這個神奇賜予了我,我自然就要傾盡全力好好的治理他。至於如何治理,希望大家多多發言。”
這一番話,立即安撫了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隻是眾位大臣似乎仍有所顧忌,沒有任何人發話,岑薇微微一歎,隨即說道:“朕剛即位,東狄就興兵來犯,雖然最終邊疆之事穩定下來了,卻也讓朕明白落後就要挨打。少了一個東狄,還有西戎和南夷,更有天下第一魏吳國。”
“皇上南征北戰勞苦功高,若不是皇上禦駕親征咱們漢唐也沒有辦法從東狄那些人手裏獲得一點兒好處。皇上心懷仁慈,人民定會自化。”六王爺站出來發言了,這個時候他不力挺岑薇,還有誰能力挺呐。
岑薇淡淡一笑,隨即道:“縱觀天下大事,東狄不過是戰爭產鏈兒中的一環。目前咱們漢唐雖然說不上民不聊生,但是除了京都之外,各地尤其是邊疆的百姓紛紛逃散田園荒蕪,各位會如何幫朕治理這種情況?”
“皇上欲速則不達,治理國家之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必須要循序漸進。”張廷玉上前一步,隨即拱手繼續道:“比如田園荒蕪的問題,咱們就可以先製定一些章程,然後利用章程就可以教化萬民解決這些問題了。”
岑薇摸了摸沒有胡茬的下巴,用請教的語氣道:“按照左丞相所說的做就能實現天下大治嗎?那麽整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朕有需要做什麽呐?”
“皇上不必做什麽,您隻要清心寡欲就可以實現無為而治。百姓經曆過多年的戰亂,都渴求平靜。所以皇上隻需要偃武修文教化百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張廷玉繼續說道,心裏卻想隻要自己在這兒把關,天下亂不了。
李世終站了出來冷冷的說道:“如果皇上什麽都不用做,天下就可以治理好。那麽咱們還要皇上做什麽好,幹脆這個朝堂和龍椅都別要了,反正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你……”張廷玉麵紅耳赤,幾乎要發狂了。李世終那番話讓他第一次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雖然那些話未必是針對自己。可是說著也許無意,但是聽者絕對有心。
“可形勢不等人,而且也難保對方不會有什麽想法。”嶽池汗不無擔心的道,畢竟所有的讀書人都難免心高氣傲。若是岑薇這樣冷落人家,說不定對方會明珠暗投。
岑薇搖了搖頭,十分自信的道:“相信我,他不會的,否則他就不是我需要的人。一個立誌要做大事的人,絕對是一個等得起的人。心浮氣躁的人,又何以成大事。不過有了一個能夠應對事情的人雖好,我還缺少一個大管家。”
“大管家?壬擎棋還不夠?”嶽池汗有些疑惑的道,在他看來壬擎棋的本事已經天下難有人再匹敵了。這樣的人,足以輔國安家了。
岑薇朝著天上的月亮伸出了手,結果除了涼風什麽都沒有抓到,隨即迴頭對嶽池汗笑道:“壬擎棋是一把劍,一把可以劈開當前迷霧的劍。手中有一把劍,雖然足以自保和攻擊人,卻不足以讓我本人強大起來。我需要一個大管家,能夠統抓統觀的人,他不行。”
“你的心思,似乎太大了。有些時候還是小一些好,免得招致禍事。”嶽池汗知道岑薇是什麽心思了,這個人早把眼光放到了絆倒敵人之後了。這樣固然可喜,不過在麻煩還沒有找上門之前,自己不應該主動去尋求麻煩。
岑薇關上窗戶,徑直走到嶽池汗麵前,以不允許對方逃避的視線道:“小月子,你覺得如今這個時局,是一個隻要自保就可以平安無事的時代嗎?不招自來,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所以與其被動挨打,我寧願多走幾步。小月子,當我的小太監,似乎有些委屈你了。”
“在這裏能養精蓄銳,怎麽能說得上是委屈呐?”嶽池汗心中開始猛敲鼓,總覺得岑薇在打著某種壞主意。
岑薇打了一個響指,隨即笑道:“知我者,唯君也。自始至終,我可沒打算讓你隻做一個伺候我冷暖的小太監。反正南夷那裏也是龍潭虎穴,不迴去也罷。”
“你的意思不會是……”
“沒有猜錯,我就是想讓你當我的大管家。等了許久,終於讓你上路了。想想這一路,當真有讓人出冷汗覺得好怕的時候呐。別說話,我不聽任何拒絕的語言。”該強勢的時候,岑薇絕對是一個女王。
第二天早晨,朝臣們迅速來到了自己的位置。與以往三三兩兩成群結派說笑不同,今天所有人的視線都在右前方的那個人身上。那個人似乎是在哪裏見過,隻是印象有些模糊。不對,哪個人是哪根蔥不重要,關鍵是他竟然敢站在百官的前麵。
左丞相張廷玉麵色不太好,望了望那個人,對方一領紅袍,頭頂三寸相冠,神色泰然。隨即又望了望人數突然增多的侍衛,心裏暗叫不妙。而六王爺則麵色如常,誰都不理的安然而笑。
略微陌生的太監尖細的嗓音一起,眾人就明白眼前這個人是誰了。這個人,這個和張廷玉並排而立的人,不就是曾經的小太監叫什麽小月子的嗎?怎麽一小子月子大翻身竟然跑到朝堂上來了?
群臣們剛剛腹誹完,岑薇已經安然坐在龍椅上。龍袍皇冠,看似沒有什麽不同,除了手中多了一截兒不怎麽好看的木棍。呃呃呃,好吧,那不是木棍,而是從開朝皇帝傳下來的無息木。張廷玉和張居正交換了一下神色,兩個人的後背變得更加恭順。
而朝臣門內也不由得低下了頭,心中卻已經明白,即將有大事發生。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皇上行此事的決心堪比金子,最好不要加以阻止。
岑薇在龍椅上環視了一下朝中群臣,隨即毫無帝王做派笑嘻嘻的道:“諸位愛卿,咱們漢唐向來講究的是有功必賞,有怨必報。這也是朕的信條兒啊,所以朕這次就要報恩了。眼前這個人,你們應該都認識,原來是朕身邊的小太監,不過他卻救了朕的命,所以朕決定榮升他為太宰。”
群臣們的視線原本都朝中岑薇所指的方向望去,心裏大抵也知道皇帝要給這個人加官。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竟然讓一個小太監做了太宰。太宰,是太宰哎,不是殺豬的宰,是太宰。原本還有心要讓一讓天子的群臣,如今卻各個義憤填膺,挽起袖子準備開口大辨了。
岑薇卻似乎一無所知的模樣,她繼續笑著說道:“漢唐雖然取得了第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但是咱們的國家還並不強大,咱們還有上下同心君臣一體,朕的江山還仰仗各位文武忠臣呢。”
皇帝的話剛剛說完,朝廷就像是被水入了的油鍋,那感覺真是劈裏啪啦的響。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互相以目光和聲音詢問,但卻沒有一個人拿視線望向龍椅上的九五之尊。
張廷玉咳嗽了一聲,打破滿朝的竊竊私語,隨即一臉和善的道:“這位小月子公公,您救了皇上的命,我們文武百官對你都深表感激。皇上把江山給你都不為過,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太宰。不過你若成了太宰,心中可有什麽要實行的方略?”
六王爺心中暗道,果然薑是老的辣,這個張廷玉平常是老好人,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絕對化身為蜜蜂,不蟄你一個滿頭包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岑薇笑嘻嘻的望著嶽池汗,完全沒有絲毫把對方推進火坑裏該有的自疚感。嶽池汗皺了皺眉頭,隨即便轉身向身後的朝臣拱手道:“皇上,各位大臣,漢唐實力為五國之最差,這一點兒想必大家都知道。雖然咱們打了一次勝仗,可著並不表示咱們的兵力已足以安邦。非但如此,咱們的米糧也不足以定國。所以唯有獎勵農耕發展經濟以富國,獎賞軍功以強兵,統一治權以治吏,樹立典型以正民風。唯有此,才能外足以抗敵,內足以安民。”
太宰屬於什麽,那是丞相之上的位置。原本張居正在夢中也曾經想過來著,醒來之後也隻是無所謂的嘻嘻笑幾聲。畢竟他前麵還排著一個張廷玉,無論如何這個位置也撈不到自己手上。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個不知道從哪個山溝溝裏出來的小太監竟然後來者居上了。
張居正動了動眼珠子,隨即清咳幾聲,一本正經的問道:“話大家都會背,禮運大同篇大家都知道,關鍵該怎麽實現,小月子公公,你說是不是?”
此一問正中嶽池汗的下懷,他微微一笑,拱手道:“關於該如何實現上麵的目標,我已經寫成了奏折轉成給了皇上。內容大體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要讓民非農無所以得食;第二讓人們非攻無所以得爵;第三修訂法令,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第四設立一個民風部,專門管理老百姓之間雞毛蒜皮的事情。”
“你還真是異想天開!”馮毅榮又出來跳腳了,他舉起手中光軀,憤然作色道:“皇上,這個人想要花言巧語迷糊你,還請你把他拖出去斬了。”
此話一出,張廷玉立即下跪迎合。群臣們見狀也不假思索的跪了下來,嘴裏吼道:“清君側誅宦官,皇上聖明。清君側誅宦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岑薇微微一側頭,環視了一圈兒臣下,隨即如同上麵爭論不存在般道:“眾位都知道,朕不是皇宮裏長出來的皇帝,而是從街頭上走到朝堂的。不過既然如今上天將國家這個神奇賜予了我,我自然就要傾盡全力好好的治理他。至於如何治理,希望大家多多發言。”
這一番話,立即安撫了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隻是眾位大臣似乎仍有所顧忌,沒有任何人發話,岑薇微微一歎,隨即說道:“朕剛即位,東狄就興兵來犯,雖然最終邊疆之事穩定下來了,卻也讓朕明白落後就要挨打。少了一個東狄,還有西戎和南夷,更有天下第一魏吳國。”
“皇上南征北戰勞苦功高,若不是皇上禦駕親征咱們漢唐也沒有辦法從東狄那些人手裏獲得一點兒好處。皇上心懷仁慈,人民定會自化。”六王爺站出來發言了,這個時候他不力挺岑薇,還有誰能力挺呐。
岑薇淡淡一笑,隨即道:“縱觀天下大事,東狄不過是戰爭產鏈兒中的一環。目前咱們漢唐雖然說不上民不聊生,但是除了京都之外,各地尤其是邊疆的百姓紛紛逃散田園荒蕪,各位會如何幫朕治理這種情況?”
“皇上欲速則不達,治理國家之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必須要循序漸進。”張廷玉上前一步,隨即拱手繼續道:“比如田園荒蕪的問題,咱們就可以先製定一些章程,然後利用章程就可以教化萬民解決這些問題了。”
岑薇摸了摸沒有胡茬的下巴,用請教的語氣道:“按照左丞相所說的做就能實現天下大治嗎?那麽整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朕有需要做什麽呐?”
“皇上不必做什麽,您隻要清心寡欲就可以實現無為而治。百姓經曆過多年的戰亂,都渴求平靜。所以皇上隻需要偃武修文教化百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張廷玉繼續說道,心裏卻想隻要自己在這兒把關,天下亂不了。
李世終站了出來冷冷的說道:“如果皇上什麽都不用做,天下就可以治理好。那麽咱們還要皇上做什麽好,幹脆這個朝堂和龍椅都別要了,反正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你……”張廷玉麵紅耳赤,幾乎要發狂了。李世終那番話讓他第一次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雖然那些話未必是針對自己。可是說著也許無意,但是聽者絕對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