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競渡,海外爭雄,士及何其幸也,竟能見到如此壯闊之景象,哈哈,不枉此生矣。”
宇文士及書生氣大作,做指點江山狀說道。
苗海潮點著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實際上心裏則是嘟囔,這裏風太大了些,身邊這位還酸氣衝天,也不知興奮個什麽勁?
當年來護兒於東萊練兵,可把大家夥禍害的不輕,不然的話他苗海潮也不會拉起人來跟官府作對。
如今是大唐的天下了,一切好像都變了,可有些事情卻好像又沒有任何的改變。
變了的是他苗海潮當了官,眾家兄弟大多就沒這等好運氣,死的死傷的傷,不見了蹤影。
不變的是皇帝還是要征募兵卒,去建功立業,也不知又要死上多少人,讓多少人家破人亡,隻剩下些孤兒寡母過活。
當然了,當了許多年大賊頭的他可沒有那麽悲天憫人,隻要自己還活的好好的,吃飯的家夥也還穩當,才不會去管其他人的死活。
隻是讓他像宇文士及這麽振奮卻也是難為他了,他現在有些心驚,大唐的水軍和當初他在江都時由杜伏威組建的船隊可不太一樣了。
殺氣太盛,可不是出海去做買賣,順便剿匪的樣子。
杜大王這次領著人出海,直接把百濟給滅了,當年大家夥在江南的時候,可沒這樣的心氣和謀劃……
要不怎麽說是漢王得了天下呢,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吧?
………………
實際上,此時東萊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兵營。
江南來的船隊浮於海上,從各處趕來的精兵強將足有十餘萬眾,聚於東萊郡,每日都登船操練,戰爭的氣氛在東萊的每一個角落彌漫。
唐軍從去年開始頻繁的進行整編,裁汰下來大量的官兵,這些軍人迴到地方,一部分重新發給田地,讓他們務農。
這一部分人其實都是之前各路諸侯的降軍,裁汰下來之後便讓他們迴家務農了,東萊稍稍受益,治下增加了點人口。
還有一部分因年紀的關係也在裁汰之列,這些人和後來的退伍軍人比較相似,身有軍功,有的進入折衝府當了教習,有的迴到家鄉當了裏正或是吏員。
朝廷對此類人物比較重視,下詔各道妥善安置,不能慢待了他們。
確實也不能疏忽,軍中老卒,心有不滿之下他們會做什麽?這個不用想都知道,唐初不少命案都與這些老軍有關。
可以說這些人既是大唐寶貴的財富,又是麻煩的來源,就像當年征伐遼東歸來的那些兵卒一樣,從軍多年,一旦迴到地方,每一個都是定時炸彈。
而另外一些青壯,則被召入折衝府,成為了大唐的府兵,這給各郡縣的剿匪事業帶來了新鮮血液。
沒錯,時至今日,躲在山中的流民依舊是讓大唐官吏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隋末戰亂的後遺症且得一段時間才能消停下來呢。
………………
此時宇文士及轉頭看向苗海潮說道:“糧草還是得催一催,十多萬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啟程,糧草若是準備不足,咱們這些人都難逃罪責。”
苗海潮嘿嘿一笑,“太守多慮了,你瞅瞅海上這些船隻,看著不少,但能運多少人過海?加上還要帶上糧草,我看頂天也就三五萬人,且得走上幾趟呢。
俺看不用急,春耕忙完了,眼瞅著就到了秋天,秋收還能存下一些糧食,足夠大軍所用,太守跟上麵說一說,讓戶部掂量掂量,準定說咱們會辦事。”
宇文士及一聽,還真是這麽個道理,倒也不是他糊塗,想不到這些,而是他對水軍之事不太熟悉所致。
於是笑著點頭道:“苗兄說的是,那不如就由苗兄奏上……”
苗海潮知道他什麽意思,兩人共事已久,宇文士及沒有拿捏他那世族子弟的架子,苗海潮也沒拿出他那大賊頭的做派來,所以兩人各司其職之下相處的還算愉快。
此時苗海潮就連連搖手道:“太守太過見外了,你曉得俺的,大字不識得一個,哪裏會寫什麽奏章。
再說了,咱們在太守治下為官,承您瞧得起,事事都尋俺商量,俺早已感激不盡,隻望太守迴京高升之際,別忘了俺便成了。”
這話說的有點糙,但確實讓人很舒服,宇文士及哈哈大笑,拍打了一下苗海潮的肩膀道:“苗兄之才幹不下於俺,到時誰給誰送行還不知道呢……”
苗海潮眨巴了幾下眼睛,他對送行兩字有點敏感,總覺得好像是要被推出去斬了的樣子,心裏不由暗罵,不會說話您就別說了,真他娘的不吉利。
宇文士及還在叨叨,“等把大軍順順利利的送走了,碼頭什麽的都建好了,咱們就是大功一件,到時俺向朝中表奏苗兄功績,肯定不會讓苗兄失望的。”
苗海潮對這個其實不太感興趣,他覺著在東萊當個郡丞就不錯,最好是等宇文士及高升之後,能把太守的位置讓給他苗某人。
那時山高皇帝遠,他苗海潮就是東萊的土皇帝了,不用再看人臉色行事。
看看,這就是隋末戰亂湧現出來的人物,野心不算大,可總想著能有一塊自己說了算的地盤在手,心裏才能安穩。
兩人又說了幾句,苗海潮問道:“聽說來領兵的是大都督李靖?那是國丈吧?太守以前在京師見過這人沒有?”
李靖李藥師,宇文士及還真沒見過他本人,宇文士及最得意的時候,眼裏哪有什麽李靖?而且李靖常年在外為官,身份又差的有點遠,兩人根本沒有見麵的機會。
宇文士及搖了搖頭,“隻是聽說過其人的名聲,沒有見過麵啊,李藥師有平蜀之功在身,又在江陵當了幾年的大都督,他來的時候,咱們待之要小心為上。”
苗海潮的心揪了揪,心說你一個前朝的駙馬爺都要小心些,那俺豈不是很危險?他對這些權貴可是畏懼之極,生怕人家一個不高興把他給宰了。
宇文士及書生氣大作,做指點江山狀說道。
苗海潮點著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實際上心裏則是嘟囔,這裏風太大了些,身邊這位還酸氣衝天,也不知興奮個什麽勁?
當年來護兒於東萊練兵,可把大家夥禍害的不輕,不然的話他苗海潮也不會拉起人來跟官府作對。
如今是大唐的天下了,一切好像都變了,可有些事情卻好像又沒有任何的改變。
變了的是他苗海潮當了官,眾家兄弟大多就沒這等好運氣,死的死傷的傷,不見了蹤影。
不變的是皇帝還是要征募兵卒,去建功立業,也不知又要死上多少人,讓多少人家破人亡,隻剩下些孤兒寡母過活。
當然了,當了許多年大賊頭的他可沒有那麽悲天憫人,隻要自己還活的好好的,吃飯的家夥也還穩當,才不會去管其他人的死活。
隻是讓他像宇文士及這麽振奮卻也是難為他了,他現在有些心驚,大唐的水軍和當初他在江都時由杜伏威組建的船隊可不太一樣了。
殺氣太盛,可不是出海去做買賣,順便剿匪的樣子。
杜大王這次領著人出海,直接把百濟給滅了,當年大家夥在江南的時候,可沒這樣的心氣和謀劃……
要不怎麽說是漢王得了天下呢,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吧?
………………
實際上,此時東萊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兵營。
江南來的船隊浮於海上,從各處趕來的精兵強將足有十餘萬眾,聚於東萊郡,每日都登船操練,戰爭的氣氛在東萊的每一個角落彌漫。
唐軍從去年開始頻繁的進行整編,裁汰下來大量的官兵,這些軍人迴到地方,一部分重新發給田地,讓他們務農。
這一部分人其實都是之前各路諸侯的降軍,裁汰下來之後便讓他們迴家務農了,東萊稍稍受益,治下增加了點人口。
還有一部分因年紀的關係也在裁汰之列,這些人和後來的退伍軍人比較相似,身有軍功,有的進入折衝府當了教習,有的迴到家鄉當了裏正或是吏員。
朝廷對此類人物比較重視,下詔各道妥善安置,不能慢待了他們。
確實也不能疏忽,軍中老卒,心有不滿之下他們會做什麽?這個不用想都知道,唐初不少命案都與這些老軍有關。
可以說這些人既是大唐寶貴的財富,又是麻煩的來源,就像當年征伐遼東歸來的那些兵卒一樣,從軍多年,一旦迴到地方,每一個都是定時炸彈。
而另外一些青壯,則被召入折衝府,成為了大唐的府兵,這給各郡縣的剿匪事業帶來了新鮮血液。
沒錯,時至今日,躲在山中的流民依舊是讓大唐官吏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隋末戰亂的後遺症且得一段時間才能消停下來呢。
………………
此時宇文士及轉頭看向苗海潮說道:“糧草還是得催一催,十多萬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啟程,糧草若是準備不足,咱們這些人都難逃罪責。”
苗海潮嘿嘿一笑,“太守多慮了,你瞅瞅海上這些船隻,看著不少,但能運多少人過海?加上還要帶上糧草,我看頂天也就三五萬人,且得走上幾趟呢。
俺看不用急,春耕忙完了,眼瞅著就到了秋天,秋收還能存下一些糧食,足夠大軍所用,太守跟上麵說一說,讓戶部掂量掂量,準定說咱們會辦事。”
宇文士及一聽,還真是這麽個道理,倒也不是他糊塗,想不到這些,而是他對水軍之事不太熟悉所致。
於是笑著點頭道:“苗兄說的是,那不如就由苗兄奏上……”
苗海潮知道他什麽意思,兩人共事已久,宇文士及沒有拿捏他那世族子弟的架子,苗海潮也沒拿出他那大賊頭的做派來,所以兩人各司其職之下相處的還算愉快。
此時苗海潮就連連搖手道:“太守太過見外了,你曉得俺的,大字不識得一個,哪裏會寫什麽奏章。
再說了,咱們在太守治下為官,承您瞧得起,事事都尋俺商量,俺早已感激不盡,隻望太守迴京高升之際,別忘了俺便成了。”
這話說的有點糙,但確實讓人很舒服,宇文士及哈哈大笑,拍打了一下苗海潮的肩膀道:“苗兄之才幹不下於俺,到時誰給誰送行還不知道呢……”
苗海潮眨巴了幾下眼睛,他對送行兩字有點敏感,總覺得好像是要被推出去斬了的樣子,心裏不由暗罵,不會說話您就別說了,真他娘的不吉利。
宇文士及還在叨叨,“等把大軍順順利利的送走了,碼頭什麽的都建好了,咱們就是大功一件,到時俺向朝中表奏苗兄功績,肯定不會讓苗兄失望的。”
苗海潮對這個其實不太感興趣,他覺著在東萊當個郡丞就不錯,最好是等宇文士及高升之後,能把太守的位置讓給他苗某人。
那時山高皇帝遠,他苗海潮就是東萊的土皇帝了,不用再看人臉色行事。
看看,這就是隋末戰亂湧現出來的人物,野心不算大,可總想著能有一塊自己說了算的地盤在手,心裏才能安穩。
兩人又說了幾句,苗海潮問道:“聽說來領兵的是大都督李靖?那是國丈吧?太守以前在京師見過這人沒有?”
李靖李藥師,宇文士及還真沒見過他本人,宇文士及最得意的時候,眼裏哪有什麽李靖?而且李靖常年在外為官,身份又差的有點遠,兩人根本沒有見麵的機會。
宇文士及搖了搖頭,“隻是聽說過其人的名聲,沒有見過麵啊,李藥師有平蜀之功在身,又在江陵當了幾年的大都督,他來的時候,咱們待之要小心為上。”
苗海潮的心揪了揪,心說你一個前朝的駙馬爺都要小心些,那俺豈不是很危險?他對這些權貴可是畏懼之極,生怕人家一個不高興把他給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