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是中書侍郎劉政會代表中書發言。


    今日的小朝會其實就是圍繞著科舉在進行。


    此次科舉大考準備不足之處已經顯露了出來,朝廷製定的科舉規則趨於簡陋,比如觸角無法延及鄉裏。


    郡中應考之人多為縣中舉薦,帶著濃重的察舉製意味,弊端非常明顯,縣中豪強占據名額,手段花樣繁多。


    如果長此以往,可以預見的是,隻科舉一事,就將陷入大規模的貪腐之中,對郡縣的治理影響非常之壞。


    而士子到郡中應考,地方官員的權力太大,有著很大的隨意性,比如大都督李靖就將數郡士子集中在了江陵,武陵,長沙等地應考。


    現在看來,李靖的作為對科考有所助益,可也不是長久之計,作為封疆大吏,不應該對科考之事有如此的專斷之權。


    這無疑是朝廷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隋末戰亂之後形成的局麵之一,皇帝任用的得力之人撫平地方,卓有功績之下,難免權力過大,什麽事都能插上一手,或者是幹脆就獨斷專行了。


    這讓朝中的臣下們有所憂慮,可也沒誰會沒腦子的輕易置喙,要知道現在地方上獨攬大權的那些人,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從龍之臣。


    在天下初定的今日,這樣做是有必要而且也是有好處的。


    皇帝信重他們,他們大多也對得起皇帝的信重,治理地方,安撫百姓,恢複生產,曾經經過戰亂磨練的他們,和平常時節的臣子可不一樣。


    即便才能上,或者其他方麵有所遜色,也能用膽識和手段來補足,他們的心理狀態,尤其是那種迎難而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粗大神經,隻會也隻能出現在這些開國之臣的身上。


    比如說平常時節剿匪,地方官員先要琢磨一下失敗的後果或者交給誰去辦等等問題,這些就絕對不會出現在如今的地方守臣身上,哪裏有匪患,立即進剿,手下人辦事不利,馬上撤職查辦。


    然後就可能親身上陣,都不帶猶豫的。


    科舉亦是如此……他們幾乎是當仁不讓的對選才大事施加了極大的影響。


    皇帝要辦的事情,他們自然會盡其所能的去辦,甚至不會計較個人之榮辱,因為他們的榮辱早已和皇室緊密的聯結在了一起,皇帝信任他們,他們同樣信任皇帝。


    ……………………


    中書省是製定朝廷大策的部門,同時還有起草,傳達,封駁詔令等職能,這個部門本來就是起源於皇帝的機要秘書,開始時是由宦官來擔任,後來才慢慢成為了外朝行政職能部門。


    尚書省則是實權機構,承接詔命之後,進行實際操作,所以照如今的局麵,尚書省權大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他們的缺陷之處在於,跟皇帝隔了一層,不如門下,中書和皇帝那麽親近而已。


    李碧沒有把蕭時文,溫彥博兩個宰相召過來,主要是覺得他們心有七竅,性格各異,她怕是有點壓不住。


    ………………


    “製科一年一試,常科分鄉試,舉試,京選,酌情以殿試結之,除鄉試一年一次外,大選皆兩年一考……”


    這就是中書議決之後,關於科舉的總體劃分,改動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再由著皇帝的心情,或者是朝局來舉辦,而是定期舉行。


    製科是麵對朝廷官員的考選,相當於之前的官考,隻不過是作為官員考績,成為對官員的全麵考核,還是像常科一樣任憑官員自願參加,中書那邊還在討論。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中書大部分人還是傾向於後者,因為對官員進行全麵考核太過耗費精力,也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


    不如徹底合於科舉之中,給予那些有才幹,有上進之心的官員以機會。


    但這樣一來的話,和官考的目標就不一樣了,官考是為了肅清官員隊伍,如果按照上述所說,那就變成了給官員晉身之階的問題。


    所以這事估計還得李破迴京之後,由他親自來做決定。


    而常科才是科考的主體部分,中書對其進行了嚴格規範,若是得到皇帝的允準,接下來的幾年就要照此辦理,徹底把觸角伸展到縣級行政單位。


    而舉試是在郡中進行,還是按道來劃分,中書這邊一樣有著分歧。


    小朝會議論的就是這樣懸而未決的政事,一旦拿到大朝之上,那就是已經形成了詔令,除非有了比較重大的失誤,不然短時間內不會再做更改了。


    劉政會滔滔不絕的說著,殿中眾人聚精會神的聽著。


    和去年相比,禮部的曆次呈文就顯得過於粗糙和敷衍,今年中書的意見漸漸成熟了起來,總結了科考之前的一些經驗和教訓,章程已是日漸完善。


    朝廷第二次科舉選才將與這一次大相徑庭,全國性的大考,這在前隋雖然出現過,但景象實在一言難盡。


    如果大唐能夠辦成此事,那麽科考必將成為一場盛事,對朝廷和地方官場,以及天下民生的影響是方方麵麵的。


    殿中眾人都是聰明人,可他們還是無法想象科考最終會走向何方。


    另外一個很大的議題就是科舉的科目問題,中書也還在議論當中,估計在明年的京選當中會有所體現。


    劉政會終於口幹舌燥的重又坐了下來,殿中恢複了寂靜。


    李碧沉默半晌,道:“現在看來,科舉之重,應著眼於鄉試,不知本宮說的對不對?”


    劉政會喘了口氣,再次道:“娘娘英明,大樹參天,在於根基穩固,鄉試便乃科舉之基,根基不穩,則諸事休矣。”


    李碧點了點頭,卻是看向禮部尚書李綱道:“卿家說河南等地空虛,科舉之年很難向朝廷選送人才……”


    說到這裏,她輕輕歎了口氣道:“當年東都之盛猶過於長安,如今凋敝至此,真是令人歎惋。”


    臣下們麵麵相覷,不知皇後娘娘這是何意之外,也在想著,若是陛下的話,應該不會這麽多愁善感吧?


    可李碧話音一轉便道:“卿等說說,河南等地即是如此情形,朝中若在科舉之事上許以優待的話,能否引得南人北上,或是關西,蜀中,晉地之才俊青眼?


    空虛之地,鄉試之上應該也能輕省一些吧?”


    沒等眾人迴答,她又接著道:“起碼東都會有所恢複,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都是問句,顯然她還不夠自信。


    殿中又安靜了下來,眾人的腦海中大多浮現出四個字,另辟蹊徑……


    河南,河北,山東三處,是在戰亂中受創最為嚴重的地方,怎麽才能讓這些當年人煙繁盛之地恢複元氣,一直是困擾朝廷的大事之一。


    皇帝有意讓東都貴族迴到洛陽居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效果不佳,更可惡的是,一些家族雖然不想再迴去,卻派了人去收迴之前的田地莊園。


    這顯然不是李破想要的結果,雖然可以理解,但洛陽世族的嘴臉在他心目中還是變得分外難看了起來。


    嗯,其實一直也沒好看過。


    楊廣當年遷都洛陽,東都世族由此發展壯大了起來,在隋末的這些年,相互傾軋,操弄權柄,自私自利以及無能之處,和關西貴族們的團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薛世雄孤立無援,最終兵敗病逝於幽州,張須陀威名赫赫,被圍於東郡,最終自刎而死。


    楊廣北巡,被圍於雁門。


    陳孝意,王仁恭出任馬邑與雁門兩地,牽製李淵,將晉地邊塞當做了棋局,弄的烏煙瘴氣。


    楊義臣率軍出河北,未靖全功,遣散大軍,幾乎無功而返。


    王世充率軍入洛陽,與洛陽權貴們爭來鬥去,最後登基為帝,大家都說王世充如何如何,其實洛陽世族們同樣逃不脫幹係。


    這樁樁件件,甚至是楊玄感之亂,背後都有著洛陽城中政爭的影子,最後的結果也很可笑。


    天下大亂,洛陽世族中人死傷慘重,紛紛西逃,到了長安隻能抱團取暖,卻還是被關西人和晉人死死壓製在了下麵。


    河南人的名聲這會也臭了,誰和他們打交道都先就要提防幾分。


    河南世族子弟也漸漸沒了誌氣,很少有人會真想做點什麽,隻想著爭權奪利,長孫順德,杜淹等人莫不如此……


    ………………


    眾人琢磨著皇後的意思,沒什麽眼睛一亮,豁然開朗之類的感覺,他們隻覺得此事倒也可行,具體怎麽行事卻還堪商量。


    用科舉為餌,吸引士人去東都,也不知會不會有人動心,前提卻也是朝廷能把科舉辦好,若半途而廢的話,此事也就無從談起了。


    大理寺少卿長孫無忌率先開口道:“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才有江南之盛景,娘娘今反其道而行之,以科舉為引,令士人東就北遷,百姓見之,定也趨之若鶩。


    此實英明之舉也,若能成事,必成佳話無疑。”


    眾人側目,心說這廝倒是會拍馬屁,嗯,他境況不佳,看來是想攀附一番,皇帝親族稀少,後族勢大,倒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時李綱道:“長孫少卿所言有理,臣以為可以就此事交予中書共議,東都清冷,若能借此稍有恢複,善莫大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草並收藏北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