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貞元年九月中。
蜀中傳來捷報,宇文鑊率部沿漢水而上進入漢川郡,先克西鄉,遇到蠻族襲擾,破之,斬首千餘級,當地的蠻族驚恐的跑迴到了山林裏麵,再不敢冒頭了。
對於宇文鑊所率的大軍而言,這隻是小小的開胃菜,山中的野人們拿著棍棒和骨頭做成的兵器等物下山來找死,隻輕輕揮舞了一下胳膊,便將其撂翻在地。
這是些原始的山蠻,和平地人交往不多,卻還是幫著先來的平地人襲擾敵人,這說明李孝恭在蜀中並非無所作為,他對待蜀中蠻族的懷柔政策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蜀中不但有蠻族,還有比較“惡劣”的天氣,宇文鑊率軍繼續西進攻城固,天上下起了小雨,澆了大軍一個透心涼,那是真冷啊,和北邊的風雪完全不同,涼意像蟲子一樣一個勁的往骨頭裏鑽。
好在大軍早有準備,大軍立即就地紮營,燒起了熱水,煮了事先準備好的防寒藥草給將士們祛寒。
道路難行,天氣莫測,不用人出來襲擾,宇文鑊的大軍就走的很慢很慢了。
一兩天能走過的距離,整整走了四天才去到城固城下,城固在漢中地域勉強算是大城,曆史也分外悠久,這個不用追溯。
尤其是州郡之間的轉換,就像是皇帝們在鬧脾氣一樣,非要把前代的區域名稱給改一下才能舒服。
比如說文帝楊堅時這裏就是梁州治下,等到了楊廣繼位,很快就改迴了漢川郡,李淵登基之後,又改成了梁州,區域規劃沒怎麽變,隻是由郡改州,或者由州改郡。
李破也不能免,登基之後便也不承認李淵的改動,把所轄之地又都改迴郡縣製。
像是如今守衛城固的便是梁州長史張世騰,據說是漢時張騫的後人,於是也便有了張騫的忠義,拒不出城投降。
於是宇文鑊督軍攻城,守城的兵卒很是不少,足有六七千之眾,可戰鬥力實在堪憂,宇文鑊大軍幾乎是一鼓而上,不用一個時辰,破城而入,殺張世騰,餘者皆降。
其實麵對這種在隋末戰亂中拚殺出來的正規軍,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地形進行遊擊作戰,除非是和他們一樣的軍中精銳,不然硬碰的結果都差不多,很像是當年前隋軍隊剿匪,沒什麽難度。
城固的失陷讓漢中地域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張世騰在梁州很有些名聲,之前幾年剿撫並用之下,收服了不少山蠻,政績頗著,尤其是合乎李孝恭的策略,於是特意加以褒獎。
如果按照正常說法,今年敘功,張長史應該能夠升遷了,不然也不會讓他來守城固。
城固即下,南鄭就在眼前。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宇文鑊沒有猶豫,這次他選擇留下許多輜重在城固,自己帶兵輕兵向前,在南鄭周圍接連擊潰了數股向南鄭去的援軍,然後圍住南鄭,開始勸降。
未幾,梁州總管元仁卿出降。
南鄭即降,其他地方也沒了抵抗的鬥誌,都沒用宇文鑊再分兵去取,便紛紛送上了請降的書信。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宇文鑊率軍平定漢中。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漢中盆地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卻幾乎無險可守,每次江山易主,這裏都非必爭之地,隻能算是關西之邊角,蜀中之飛地而已。
而且這裏也沒有善戰的薑維……
隻是這裏卻也算是蜀中重要的產糧區之一,漢中平原土地肥美,氣候濕潤,得之可資軍需。
…………………………
捷報來到長安皇帝案上,並無多少驚喜。
因為壞消息在之前就傳了過來,梁王蕭銑修書一封送到了長安,比這封捷報快了不止一天。
南人傳信不比北人那麽直白,一般都頗有文理,尤其是這種非常正式的外交書信往來,就更是如此。
使節,書信,禮物一樣不缺,很是顯示出了江陵城中的人們的氣質。
這是第幾次接到諸侯送過來的書信了?李破自己也沒細數,不多可也不算少,他自己還寫信給過其他人呢。
這裏麵最蠢的是王世充,擊敗李密之後膨脹的不知道成了什麽樣子,竟然寫信給諸侯們讓大家趕緊投降,不然就要如何如何,所有的舉止和思維都像個暴發戶。
竇建德和蕭銑比較禮貌,措辭很溫和……李淵就傲慢奸詐的不行,勸降不說,還來偷襲於他。
但時過境遷,蕭銑好像也向王世充的老路狂奔而去,文筆通達的書信並不能掩蓋住這位梁國皇帝的狂妄。
看完書信李破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諸侯們結盟了,竇建德,杜伏威,李孝恭這幾個人都在跟蕭銑眉來眼去,也難怪書信和使節的口氣都那麽大。
如果他們都真心實意的向蕭銑稱臣了,那麽形勢確實險惡,但怎麽可能呢?
李破幾乎不用想就知道這裏麵有所誇大,杜伏威有那個習慣向別人討封什麽的,可卻從來不見兔子不撒鷹,暫且可以不論。
竇建德估計隻是向蕭銑示好而已,甚至可能要挑動蕭銑進軍河南,兩人結盟的可能很高,卻絕對是各懷鬼胎。
蜀中的李孝恭……這人向蕭銑稱臣的幾率最大,隴西李氏和蘭陵蕭氏聯絡有親,既然不願向他這個大唐皇帝低頭,那麽轉投蕭銑實屬正常。
至於信中所說的天下英雄,共伐於秦……那純屬大話欺人,根本不用去理會。
沒錯,這是一封勸降書信,信的末尾還想讓李破將蕭皇後送到江陵去,以表其臣服之誠意。
讓李破頗為好笑的是,竇建德,李孝恭,杜伏威,甚或是蕭銑自己的動向就這麽擺在了他的案頭上。
隻要稍稍分辨其真偽,就能加以利用,如此重要的情報不是設立了幾年的軍情司弄來的,而是諸侯主動送到了他的麵前,你說是不是很搞笑?
江陵城中現在都是些什麽人在主政?他們的君王如此胡鬧,就沒有人勸一勸嗎?
一邊迅速令人將李孝恭許已稱臣於蕭銑的消息送去張倫處,一邊則招來岑文本,讓他再來說說舊日同僚都有哪些,蕭銑又個什麽樣的人物。
…………………………
宇文鑊捷報來到長安的時候,蕭銑的使者已經離開了。
蘭陵蕭氏在長安的親戚以及故舊都很多,隻是沒人敢於在這個時候跟蕭銑的使者交往,那純屬心裏不夠數,怕自己死的不夠快那種。
蕭銑的使者還想去拜見蕭皇後,被蕭禹等蕭氏中人嚴詞拒之,鬧的差點沒能迴去江陵。
過後蕭禹還跟人說,蕭銑當初不過一個窮酸,借了親戚之名才偶得官位,這樣的人卻能竊居諸侯,實在讓人不齒。
這話顯然是說給大家聽的,俺們長安蕭氏跟蕭銑那廝沒什麽關係……可言語之間透露出來的門閥子弟的傲慢,其實很得罪人。
比如說出身卑賤的皇帝,你連蕭銑都看不上,那我在你心目之中豈不是連蕭銑都不如?
小心眼的皇帝給蕭禹記了一筆,哪天機會合適了定要其嚐嚐手段。
蕭銑的使者來去匆匆,並沒有在長安留下多少痕跡,實際上這也昭示了不管是在皇帝還是臣下們看來,領有江表的蕭銑勢力雖大,卻並非一個合格的對手。
之後李破也隻是傳令於步群,張亮以及駐於潼關的張士貴等人,讓他們注意蕭銑和竇建德的動向,一旦有人有進兵河南之意,立即來報。
其實北方已經進入深冬,天氣嚴寒,大雪封途,即便蕭銑再是猖狂,也不可能在此時進兵河南了,送信過來也就痛快痛快嘴而已。
此時李破也算鬆了口氣,今年收獲豐厚的不敢想象,也忙的人暈頭轉向,如今終於可以稍稍歇息一下了。
不管是軍事行動,還是發布政令,在冬天裏都慢了下來,皇帝手邊的事情依舊很多,可卻沒那麽急了。
李破稍稍迴顧了一下這起伏跌宕的一年,也不由感慨,對於他來說,這真的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他率軍進入了長安,逼死了李淵,他也順勢稱帝,走上了人生中又一個巔峰。
關西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桀驁不馴,隻幾個月的功夫,他便在關西稍稍站穩了腳跟。
西北的涼國亡了,河西走廊突然就被他握在了手中,卻顧不上仔細經營。
突厥人來了又走了,給他多少添了些麻煩,卻猶如失去了爪牙的老虎,有點中看不中用的樣子。
以後倒是能加以利用,頡利汗阿史那求羅……一個不怎麽顧及後果的機會主義者,這樣的人威望越高,對於整個突厥而言,許就是一場災難。
隻要利用得當,破之易爾。
和當年在邊地率軍掙紮求存不同,如今陷身於中原內訌的他,確實已經無暇再與突厥有過多的糾纏了。
當年那些豪言壯語,再迴頭望去皆如玩笑一般,皇帝和邊將本來就是兩種生物,想的東西自然也不在一個時空之內。
沒有誰能真正預測未來,同樣也沒有誰能改變過去,這一年李破氣運加身,至於能走多遠,他自己也不太清楚。
蜀中傳來捷報,宇文鑊率部沿漢水而上進入漢川郡,先克西鄉,遇到蠻族襲擾,破之,斬首千餘級,當地的蠻族驚恐的跑迴到了山林裏麵,再不敢冒頭了。
對於宇文鑊所率的大軍而言,這隻是小小的開胃菜,山中的野人們拿著棍棒和骨頭做成的兵器等物下山來找死,隻輕輕揮舞了一下胳膊,便將其撂翻在地。
這是些原始的山蠻,和平地人交往不多,卻還是幫著先來的平地人襲擾敵人,這說明李孝恭在蜀中並非無所作為,他對待蜀中蠻族的懷柔政策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蜀中不但有蠻族,還有比較“惡劣”的天氣,宇文鑊率軍繼續西進攻城固,天上下起了小雨,澆了大軍一個透心涼,那是真冷啊,和北邊的風雪完全不同,涼意像蟲子一樣一個勁的往骨頭裏鑽。
好在大軍早有準備,大軍立即就地紮營,燒起了熱水,煮了事先準備好的防寒藥草給將士們祛寒。
道路難行,天氣莫測,不用人出來襲擾,宇文鑊的大軍就走的很慢很慢了。
一兩天能走過的距離,整整走了四天才去到城固城下,城固在漢中地域勉強算是大城,曆史也分外悠久,這個不用追溯。
尤其是州郡之間的轉換,就像是皇帝們在鬧脾氣一樣,非要把前代的區域名稱給改一下才能舒服。
比如說文帝楊堅時這裏就是梁州治下,等到了楊廣繼位,很快就改迴了漢川郡,李淵登基之後,又改成了梁州,區域規劃沒怎麽變,隻是由郡改州,或者由州改郡。
李破也不能免,登基之後便也不承認李淵的改動,把所轄之地又都改迴郡縣製。
像是如今守衛城固的便是梁州長史張世騰,據說是漢時張騫的後人,於是也便有了張騫的忠義,拒不出城投降。
於是宇文鑊督軍攻城,守城的兵卒很是不少,足有六七千之眾,可戰鬥力實在堪憂,宇文鑊大軍幾乎是一鼓而上,不用一個時辰,破城而入,殺張世騰,餘者皆降。
其實麵對這種在隋末戰亂中拚殺出來的正規軍,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地形進行遊擊作戰,除非是和他們一樣的軍中精銳,不然硬碰的結果都差不多,很像是當年前隋軍隊剿匪,沒什麽難度。
城固的失陷讓漢中地域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張世騰在梁州很有些名聲,之前幾年剿撫並用之下,收服了不少山蠻,政績頗著,尤其是合乎李孝恭的策略,於是特意加以褒獎。
如果按照正常說法,今年敘功,張長史應該能夠升遷了,不然也不會讓他來守城固。
城固即下,南鄭就在眼前。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宇文鑊沒有猶豫,這次他選擇留下許多輜重在城固,自己帶兵輕兵向前,在南鄭周圍接連擊潰了數股向南鄭去的援軍,然後圍住南鄭,開始勸降。
未幾,梁州總管元仁卿出降。
南鄭即降,其他地方也沒了抵抗的鬥誌,都沒用宇文鑊再分兵去取,便紛紛送上了請降的書信。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宇文鑊率軍平定漢中。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漢中盆地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卻幾乎無險可守,每次江山易主,這裏都非必爭之地,隻能算是關西之邊角,蜀中之飛地而已。
而且這裏也沒有善戰的薑維……
隻是這裏卻也算是蜀中重要的產糧區之一,漢中平原土地肥美,氣候濕潤,得之可資軍需。
…………………………
捷報來到長安皇帝案上,並無多少驚喜。
因為壞消息在之前就傳了過來,梁王蕭銑修書一封送到了長安,比這封捷報快了不止一天。
南人傳信不比北人那麽直白,一般都頗有文理,尤其是這種非常正式的外交書信往來,就更是如此。
使節,書信,禮物一樣不缺,很是顯示出了江陵城中的人們的氣質。
這是第幾次接到諸侯送過來的書信了?李破自己也沒細數,不多可也不算少,他自己還寫信給過其他人呢。
這裏麵最蠢的是王世充,擊敗李密之後膨脹的不知道成了什麽樣子,竟然寫信給諸侯們讓大家趕緊投降,不然就要如何如何,所有的舉止和思維都像個暴發戶。
竇建德和蕭銑比較禮貌,措辭很溫和……李淵就傲慢奸詐的不行,勸降不說,還來偷襲於他。
但時過境遷,蕭銑好像也向王世充的老路狂奔而去,文筆通達的書信並不能掩蓋住這位梁國皇帝的狂妄。
看完書信李破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諸侯們結盟了,竇建德,杜伏威,李孝恭這幾個人都在跟蕭銑眉來眼去,也難怪書信和使節的口氣都那麽大。
如果他們都真心實意的向蕭銑稱臣了,那麽形勢確實險惡,但怎麽可能呢?
李破幾乎不用想就知道這裏麵有所誇大,杜伏威有那個習慣向別人討封什麽的,可卻從來不見兔子不撒鷹,暫且可以不論。
竇建德估計隻是向蕭銑示好而已,甚至可能要挑動蕭銑進軍河南,兩人結盟的可能很高,卻絕對是各懷鬼胎。
蜀中的李孝恭……這人向蕭銑稱臣的幾率最大,隴西李氏和蘭陵蕭氏聯絡有親,既然不願向他這個大唐皇帝低頭,那麽轉投蕭銑實屬正常。
至於信中所說的天下英雄,共伐於秦……那純屬大話欺人,根本不用去理會。
沒錯,這是一封勸降書信,信的末尾還想讓李破將蕭皇後送到江陵去,以表其臣服之誠意。
讓李破頗為好笑的是,竇建德,李孝恭,杜伏威,甚或是蕭銑自己的動向就這麽擺在了他的案頭上。
隻要稍稍分辨其真偽,就能加以利用,如此重要的情報不是設立了幾年的軍情司弄來的,而是諸侯主動送到了他的麵前,你說是不是很搞笑?
江陵城中現在都是些什麽人在主政?他們的君王如此胡鬧,就沒有人勸一勸嗎?
一邊迅速令人將李孝恭許已稱臣於蕭銑的消息送去張倫處,一邊則招來岑文本,讓他再來說說舊日同僚都有哪些,蕭銑又個什麽樣的人物。
…………………………
宇文鑊捷報來到長安的時候,蕭銑的使者已經離開了。
蘭陵蕭氏在長安的親戚以及故舊都很多,隻是沒人敢於在這個時候跟蕭銑的使者交往,那純屬心裏不夠數,怕自己死的不夠快那種。
蕭銑的使者還想去拜見蕭皇後,被蕭禹等蕭氏中人嚴詞拒之,鬧的差點沒能迴去江陵。
過後蕭禹還跟人說,蕭銑當初不過一個窮酸,借了親戚之名才偶得官位,這樣的人卻能竊居諸侯,實在讓人不齒。
這話顯然是說給大家聽的,俺們長安蕭氏跟蕭銑那廝沒什麽關係……可言語之間透露出來的門閥子弟的傲慢,其實很得罪人。
比如說出身卑賤的皇帝,你連蕭銑都看不上,那我在你心目之中豈不是連蕭銑都不如?
小心眼的皇帝給蕭禹記了一筆,哪天機會合適了定要其嚐嚐手段。
蕭銑的使者來去匆匆,並沒有在長安留下多少痕跡,實際上這也昭示了不管是在皇帝還是臣下們看來,領有江表的蕭銑勢力雖大,卻並非一個合格的對手。
之後李破也隻是傳令於步群,張亮以及駐於潼關的張士貴等人,讓他們注意蕭銑和竇建德的動向,一旦有人有進兵河南之意,立即來報。
其實北方已經進入深冬,天氣嚴寒,大雪封途,即便蕭銑再是猖狂,也不可能在此時進兵河南了,送信過來也就痛快痛快嘴而已。
此時李破也算鬆了口氣,今年收獲豐厚的不敢想象,也忙的人暈頭轉向,如今終於可以稍稍歇息一下了。
不管是軍事行動,還是發布政令,在冬天裏都慢了下來,皇帝手邊的事情依舊很多,可卻沒那麽急了。
李破稍稍迴顧了一下這起伏跌宕的一年,也不由感慨,對於他來說,這真的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他率軍進入了長安,逼死了李淵,他也順勢稱帝,走上了人生中又一個巔峰。
關西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桀驁不馴,隻幾個月的功夫,他便在關西稍稍站穩了腳跟。
西北的涼國亡了,河西走廊突然就被他握在了手中,卻顧不上仔細經營。
突厥人來了又走了,給他多少添了些麻煩,卻猶如失去了爪牙的老虎,有點中看不中用的樣子。
以後倒是能加以利用,頡利汗阿史那求羅……一個不怎麽顧及後果的機會主義者,這樣的人威望越高,對於整個突厥而言,許就是一場災難。
隻要利用得當,破之易爾。
和當年在邊地率軍掙紮求存不同,如今陷身於中原內訌的他,確實已經無暇再與突厥有過多的糾纏了。
當年那些豪言壯語,再迴頭望去皆如玩笑一般,皇帝和邊將本來就是兩種生物,想的東西自然也不在一個時空之內。
沒有誰能真正預測未來,同樣也沒有誰能改變過去,這一年李破氣運加身,至於能走多遠,他自己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