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殿中,跟隨在李破身邊的皆是重臣無疑。
新人舊人摻雜在一起,想要尋李破商討的事情也不一樣,當李破連射三箭中靶之後,大家都撫掌而笑,可上前拍馬屁的人卻沒有一個。
李破掃了他們一眼,就知道這些人估計都在心裏腹誹,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在射箭取樂,很有昏君的模樣呢。
嗯,大差不差,都是這個調調兒,深諳人心的李破很是不滿,老子累的頭發都快白了,難道不該鬆泛一下筋骨?
哼,一群蠢貨,聽說李淵身邊馬屁精比較多,過些時一定得尋來幾個,看他們到時臉色如何?
李破伸展了一下手臂,立即有宦官上前來接過他手中的弓箭,順便送上布巾擦汗,這一點李破就比較滿意,宦官雖然怪模怪樣的,可伺候起人來,還真不是以前漢王府中的奴仆可以比擬。
擦了擦臉上不存在的汗水,有人已經在旁邊說話,“大王,事情還多,不如迴去商議一下,臣等也候了許久了……”
這些時日一直跟在李破身邊的長孫順德微微側目,說話的是吏部尚書溫彥博,工部侍郎溫大雅的弟弟。
英雄譜在長孫順德心裏一閃而過,這一門三兄弟皆乃晉人,際遇卻大相徑庭。
溫大雅和溫大有兄弟侍唐,很得李淵信任,一個為內史侍郎? 一個為工部侍郎,可惜溫大有前兩年歿了,被李淵禮送迴到了晉地安葬。
而他們的兄弟溫大臨卻在漢王李破治下任職? 同樣被主人器重? 這說明溫氏一門三兄弟? 各個皆乃俊傑。
隻幾天功夫,長孫順德便已曉得,這位漢王寵臣和他那溫文爾雅的哥哥可不一樣? 很有些執拗的脾氣。
而漢王對他的縱容也極為罕見? 並不會因為他說話不中聽就責備於他,這顯然是身為臣下最令人羨慕的待遇。
李淵當皇帝的時候……說起來性情溫和的李淵,並不會輕易的責怪臣下如何如何? 而當他發怒的時候? 很可能你已經去到了生死邊緣。
實際上一段日子相處下來? 漢王的臣下們他不敢說? 漢王嘛? 在他眼中倒是越來越具體了起來? 畢竟這是他以後要侍奉的君王,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慢。
趁著這個絕佳的機會,為新主人牽起了馬韁繩,而這其實也是他第一個出降的收獲,很順利的搭上了另外一條大船。
至於他身後那些嫉妒的目光以及瑣碎的言語? 長孫順德是不會去在乎的。
就在他思緒連篇之際? 李破已是從諫如流? 漫步出了武德殿? 迴去太極殿中辦公去了。
等著他接見的人不少,可說實話,不如前幾天多了? 關西世族中舉足輕重的那些人見的差不多了,其餘的慢慢來,不著急。
溫彥博也很忙碌,長安城中的官吏群體非常龐大,人才應有盡有,非是晉陽可比,可這也就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人太多了,隻能甄別任用。
在晉陽時,漢王府下的官僚架構已經搭建了起來,長安這裏在李淵治下則更為完備,等到晉陽的人們來到長安,麵臨的是一個相互融合的問題。
不止是吏部如此,其他各部官署衙門盡都一樣,而吏部不過是首當其中而已,因為它的主要職責便是對官吏行任用罷免之權。
前吏部尚書是封德彝,這人祖籍渤海,與渤海高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家中世代為官,是正經的門閥中人。
隻是他的名聲不太好,他娶的是楊素的堂妹,在前隋時官至內史舍人,和虞世基交好,你說他的名聲還能好了?
後來又跟著宇文化及,任內史令,名聲越發敗壞,一直到和宇文士及投唐,當時李淵就想殺了他,有人為他求情,這才免於一死。
一來二去的,還是得了李淵賞識,於是又成了朝堂上的紅人,最後封吏部尚書。
這是個官場不倒翁,自然是很有能力的,隻是瞧瞧他的行跡就能曉得,這人骨頭軟到了一定的程度,轉換門庭,觀風望色的本事不亞於河南眾人。
這在關西門牆中非常的罕見,很多人瞧不起他,卻也有很多人與他交從甚密。
五十多歲的官場老滑頭,溫彥博剛入主吏部,他便上請為吏部侍郎,表示願意助溫彥博一臂之力,幾乎一下便穩住了吏部人心。
知情識趣之處,真是讓人很難生出惡感,若非如此,溫彥博哪裏抽得出功夫來武德殿跟漢王耗時間?
到了太極殿偏殿,眾人止步,李破先入,不久再宣溫彥博,蘇亶入內,其他人等候在外。
先容兩人坐定,李破才擺了擺手,“先不忙說話,我已經叫人去尋其他人等來此議事,先等一等吧。”
溫彥博哼哼兩聲,到底沒說話,蘇亶倒是沉下了心,開始品用香茗。
他戶部的事情不比吏部少,可話說迴來了,很幸運的是,高綸被削職為民後,戶部尚書一直空缺,李破來的太快,李淵都沒來得及任命新的戶部尚書,長安城就已經被圍了。
再加上武功蘇氏鼎鼎大名,是關西人中的財神爺,如今有蘇氏子來管理戶部,大家同樣很安心,這就是門閥家世帶來的好處,家世越好,對你的仕途幫助越大,費的功夫也就越少,自古皆然,不用多說什麽。
蘇亶在晉陽時便官聲斐然,迴到長安更是如魚得水,很多蘇威的門生故吏以及蘇氏子弟很快就都尋了過來,他相信很快自己就能恢複祖宗榮光了。
而他如今也不過而立之年……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所在。
…………………………………………
等人來的功夫,就聽李破笑著道:“在這裏說話可就不如咱的漢王府了。”
兩人一聽,都遊目打量了一下四周,兩個宦官垂手貼在大殿的角落裏,唯恐有人注意到他們,還有專門煮茶的宮人躲在不知什麽地方。
這裏可比漢王府的書房寬敞多了,隻是少了圍廊,池塘等地方,可肅穆莊嚴之處,哪是漢王府的書房或是議事所在能比的了的?
這個時候就該蘇亶出場了,“大王何出此言?哦,臣曉得了,是不是多了些肅穆之氣,少了些閑適,說話時不如以往隨意?”
李破點頭,“還是元宰知我,我坐在此處隔著你等可遠,說話遠不如以往愜意,就像你蘇元宰坐於戶部正堂,即便下麵滿是親朋友好,卻也親近不得,你說可憐還是可惜呢?”
呃……
溫彥博咬緊了牙,以他的涵養也差點笑出聲來,蘇亶入城之後有點飄,畢竟年輕嘛,交從往來的人數他門前最是眾多。
而其中良莠不齊的,蘇元宰卻大有來者不拒之勢,顯然惹了漢王殿下不高興,漢王殿下不高興會怎樣?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蘇亶冷不丁挨了一棒子,有點懵,卻本能的一下站起身來,片刻之後,才訥訥道:“臣……臣久未歸家……”
李破斜他一眼,“行了,做這幅樣子給誰看?家大業大是好事,可卻需有分寸,我可聽說了啊,你祖父蘇威當年交遊甚廣,力壓眾人,後來因此而獲罪,你不會是想學你祖父故事吧?”
好大一頂帽子甩了過去,顯然他是非常不滿意蘇亶入城之後的作為。
想想也能明白,他手下的得力官員剛一入城,便與關西世閥子弟打成一片,這還隻是開始,日子長了,會發展到怎樣一個地步去呢?
蘇亶也不是第一迴犯這樣的錯誤了,當年他在總管府中任職司馬的時候,就特喜歡和外麵的官員交往,很得眾人稱讚。
後來被李破警告才收斂了起來,後來任職戶部尚書,兢兢業業之下,愈發受到李破器重,可誰成想,迴到長安他便又犯了老毛病。
蘇亶站在那裏,劈頭蓋臉受了一頓責斥,李破幾乎沒跟他留麵子,說的話也很重,溫彥博本想勸上幾句。
可聽來聽去,他目光直視前方,再不願言語了。
李破的聲音不高,可字字誅心,“我讓你舉薦賢才,不是讓你安插親信,讓你甄別任用,不是讓你任人唯親,這麽多天下來,你在戶部都做了什麽?任用了哪些人,你當我不知道嗎?
你是想把戶部弄成你蘇氏得別院?交結朋黨,相互為援……離著欺壓同僚,肆意枉法還有多遠?
你就沒問問他們哪個是李世民黨羽,哪個又是李建成徒眾?你蘇元宰是不是也想為李氏效力?”
本來李破確實很是惱火,不但覺著蘇亶辦事不利,還覺著這廝給他丟了臉,讓許多關西人瞧了笑話。
可蘇亶畢竟跟隨他多年,說幾句警告一下也就完了,要給他留點顏麵,蘇亶是個聰明人,肯定不會上趕著找死。
但是這些天壓力太大,本就心情不太愉快,說著說著便真的惱了起來。
最後這話可就太重了,不光溫彥博嚇了一哆嗦,蘇亶也再撐不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大王啊,臣知道錯了……”
新人舊人摻雜在一起,想要尋李破商討的事情也不一樣,當李破連射三箭中靶之後,大家都撫掌而笑,可上前拍馬屁的人卻沒有一個。
李破掃了他們一眼,就知道這些人估計都在心裏腹誹,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在射箭取樂,很有昏君的模樣呢。
嗯,大差不差,都是這個調調兒,深諳人心的李破很是不滿,老子累的頭發都快白了,難道不該鬆泛一下筋骨?
哼,一群蠢貨,聽說李淵身邊馬屁精比較多,過些時一定得尋來幾個,看他們到時臉色如何?
李破伸展了一下手臂,立即有宦官上前來接過他手中的弓箭,順便送上布巾擦汗,這一點李破就比較滿意,宦官雖然怪模怪樣的,可伺候起人來,還真不是以前漢王府中的奴仆可以比擬。
擦了擦臉上不存在的汗水,有人已經在旁邊說話,“大王,事情還多,不如迴去商議一下,臣等也候了許久了……”
這些時日一直跟在李破身邊的長孫順德微微側目,說話的是吏部尚書溫彥博,工部侍郎溫大雅的弟弟。
英雄譜在長孫順德心裏一閃而過,這一門三兄弟皆乃晉人,際遇卻大相徑庭。
溫大雅和溫大有兄弟侍唐,很得李淵信任,一個為內史侍郎? 一個為工部侍郎,可惜溫大有前兩年歿了,被李淵禮送迴到了晉地安葬。
而他們的兄弟溫大臨卻在漢王李破治下任職? 同樣被主人器重? 這說明溫氏一門三兄弟? 各個皆乃俊傑。
隻幾天功夫,長孫順德便已曉得,這位漢王寵臣和他那溫文爾雅的哥哥可不一樣? 很有些執拗的脾氣。
而漢王對他的縱容也極為罕見? 並不會因為他說話不中聽就責備於他,這顯然是身為臣下最令人羨慕的待遇。
李淵當皇帝的時候……說起來性情溫和的李淵,並不會輕易的責怪臣下如何如何? 而當他發怒的時候? 很可能你已經去到了生死邊緣。
實際上一段日子相處下來? 漢王的臣下們他不敢說? 漢王嘛? 在他眼中倒是越來越具體了起來? 畢竟這是他以後要侍奉的君王,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慢。
趁著這個絕佳的機會,為新主人牽起了馬韁繩,而這其實也是他第一個出降的收獲,很順利的搭上了另外一條大船。
至於他身後那些嫉妒的目光以及瑣碎的言語? 長孫順德是不會去在乎的。
就在他思緒連篇之際? 李破已是從諫如流? 漫步出了武德殿? 迴去太極殿中辦公去了。
等著他接見的人不少,可說實話,不如前幾天多了? 關西世族中舉足輕重的那些人見的差不多了,其餘的慢慢來,不著急。
溫彥博也很忙碌,長安城中的官吏群體非常龐大,人才應有盡有,非是晉陽可比,可這也就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人太多了,隻能甄別任用。
在晉陽時,漢王府下的官僚架構已經搭建了起來,長安這裏在李淵治下則更為完備,等到晉陽的人們來到長安,麵臨的是一個相互融合的問題。
不止是吏部如此,其他各部官署衙門盡都一樣,而吏部不過是首當其中而已,因為它的主要職責便是對官吏行任用罷免之權。
前吏部尚書是封德彝,這人祖籍渤海,與渤海高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家中世代為官,是正經的門閥中人。
隻是他的名聲不太好,他娶的是楊素的堂妹,在前隋時官至內史舍人,和虞世基交好,你說他的名聲還能好了?
後來又跟著宇文化及,任內史令,名聲越發敗壞,一直到和宇文士及投唐,當時李淵就想殺了他,有人為他求情,這才免於一死。
一來二去的,還是得了李淵賞識,於是又成了朝堂上的紅人,最後封吏部尚書。
這是個官場不倒翁,自然是很有能力的,隻是瞧瞧他的行跡就能曉得,這人骨頭軟到了一定的程度,轉換門庭,觀風望色的本事不亞於河南眾人。
這在關西門牆中非常的罕見,很多人瞧不起他,卻也有很多人與他交從甚密。
五十多歲的官場老滑頭,溫彥博剛入主吏部,他便上請為吏部侍郎,表示願意助溫彥博一臂之力,幾乎一下便穩住了吏部人心。
知情識趣之處,真是讓人很難生出惡感,若非如此,溫彥博哪裏抽得出功夫來武德殿跟漢王耗時間?
到了太極殿偏殿,眾人止步,李破先入,不久再宣溫彥博,蘇亶入內,其他人等候在外。
先容兩人坐定,李破才擺了擺手,“先不忙說話,我已經叫人去尋其他人等來此議事,先等一等吧。”
溫彥博哼哼兩聲,到底沒說話,蘇亶倒是沉下了心,開始品用香茗。
他戶部的事情不比吏部少,可話說迴來了,很幸運的是,高綸被削職為民後,戶部尚書一直空缺,李破來的太快,李淵都沒來得及任命新的戶部尚書,長安城就已經被圍了。
再加上武功蘇氏鼎鼎大名,是關西人中的財神爺,如今有蘇氏子來管理戶部,大家同樣很安心,這就是門閥家世帶來的好處,家世越好,對你的仕途幫助越大,費的功夫也就越少,自古皆然,不用多說什麽。
蘇亶在晉陽時便官聲斐然,迴到長安更是如魚得水,很多蘇威的門生故吏以及蘇氏子弟很快就都尋了過來,他相信很快自己就能恢複祖宗榮光了。
而他如今也不過而立之年……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所在。
…………………………………………
等人來的功夫,就聽李破笑著道:“在這裏說話可就不如咱的漢王府了。”
兩人一聽,都遊目打量了一下四周,兩個宦官垂手貼在大殿的角落裏,唯恐有人注意到他們,還有專門煮茶的宮人躲在不知什麽地方。
這裏可比漢王府的書房寬敞多了,隻是少了圍廊,池塘等地方,可肅穆莊嚴之處,哪是漢王府的書房或是議事所在能比的了的?
這個時候就該蘇亶出場了,“大王何出此言?哦,臣曉得了,是不是多了些肅穆之氣,少了些閑適,說話時不如以往隨意?”
李破點頭,“還是元宰知我,我坐在此處隔著你等可遠,說話遠不如以往愜意,就像你蘇元宰坐於戶部正堂,即便下麵滿是親朋友好,卻也親近不得,你說可憐還是可惜呢?”
呃……
溫彥博咬緊了牙,以他的涵養也差點笑出聲來,蘇亶入城之後有點飄,畢竟年輕嘛,交從往來的人數他門前最是眾多。
而其中良莠不齊的,蘇元宰卻大有來者不拒之勢,顯然惹了漢王殿下不高興,漢王殿下不高興會怎樣?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蘇亶冷不丁挨了一棒子,有點懵,卻本能的一下站起身來,片刻之後,才訥訥道:“臣……臣久未歸家……”
李破斜他一眼,“行了,做這幅樣子給誰看?家大業大是好事,可卻需有分寸,我可聽說了啊,你祖父蘇威當年交遊甚廣,力壓眾人,後來因此而獲罪,你不會是想學你祖父故事吧?”
好大一頂帽子甩了過去,顯然他是非常不滿意蘇亶入城之後的作為。
想想也能明白,他手下的得力官員剛一入城,便與關西世閥子弟打成一片,這還隻是開始,日子長了,會發展到怎樣一個地步去呢?
蘇亶也不是第一迴犯這樣的錯誤了,當年他在總管府中任職司馬的時候,就特喜歡和外麵的官員交往,很得眾人稱讚。
後來被李破警告才收斂了起來,後來任職戶部尚書,兢兢業業之下,愈發受到李破器重,可誰成想,迴到長安他便又犯了老毛病。
蘇亶站在那裏,劈頭蓋臉受了一頓責斥,李破幾乎沒跟他留麵子,說的話也很重,溫彥博本想勸上幾句。
可聽來聽去,他目光直視前方,再不願言語了。
李破的聲音不高,可字字誅心,“我讓你舉薦賢才,不是讓你安插親信,讓你甄別任用,不是讓你任人唯親,這麽多天下來,你在戶部都做了什麽?任用了哪些人,你當我不知道嗎?
你是想把戶部弄成你蘇氏得別院?交結朋黨,相互為援……離著欺壓同僚,肆意枉法還有多遠?
你就沒問問他們哪個是李世民黨羽,哪個又是李建成徒眾?你蘇元宰是不是也想為李氏效力?”
本來李破確實很是惱火,不但覺著蘇亶辦事不利,還覺著這廝給他丟了臉,讓許多關西人瞧了笑話。
可蘇亶畢竟跟隨他多年,說幾句警告一下也就完了,要給他留點顏麵,蘇亶是個聰明人,肯定不會上趕著找死。
但是這些天壓力太大,本就心情不太愉快,說著說著便真的惱了起來。
最後這話可就太重了,不光溫彥博嚇了一哆嗦,蘇亶也再撐不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大王啊,臣知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