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旺的創業計劃暫時擱淺,因為要過年了。
自個兒老爸太容易上套了,吳衛平想了想還是沒告訴父母親自己身上有一筆巨款。要是真別騙了家底,估計還得熬一熬,不然突然成農民企業家估計各種套都來了。
主要吳衛平是想讓家人有一種過渡性的成長,至少內心要強大。否則老媽原地爆炸幾次,家裏就真炸了。
要過年了,這是村裏小孩子最近在嘴裏叨念的,當然過年最開心的自然是小孩子,吃的痛快,玩得痛快,沒有什麽時候比過年更加吸引小孩子的了。
不過吳衛平似乎脫離了這個群體了,畢竟年齡大了一些,矜持對就是矜持。
農村的年讓人記憶深刻,這個時候的年味濃鬱,沒有多少商業化浪潮的侵襲,農村還能保持一個節日的儀式感。
又是一年春節到來,對於農村人來說還是老樣子,不過今年熱鬧了不少。遠去外地務工的村民們陸陸續續地迴來了。有的帶迴來一些新鮮貨,比如錄音機就是高檔貨,也有穿上牛仔衣和喇叭褲的潮男潮女,穿著小西裝小皮鞋的商務範的小老板。年輕人最是羨慕這樣的裝扮,穿著光鮮,口袋有幾塊錢,誰還想著幹著日出日落的農活啊。
經濟市場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角落,即使是小山村也是如此。當然變化的不僅僅是商品和經濟,還有人心,攀比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
村子裏開始變樣了,迴來的人也變了樣。
吳衛平上輩子見過這樣的時髦穿著,這樣式還是從香江傳到大陸的,沿海省份的年輕人也紛紛效仿。這也是算是一種潮流文化吧,沿海開放之後來自香江的江風就開始往北漂了。上輩子等到吳衛平大一些也就沒有這樣的穿著了。隻能去電影中或者老照片中找找了。
肩上扛著錄音機,穿著喇叭褲,在這個時候的農村簡直是酷斃了,算是一個時代的經典造型了。當然這個在大城市已經慢慢變少了,不過村裏的年輕人羨慕不已,小孩子更是圍上去看熱鬧。
第一次的思想上碰撞出現了,老人們保守一些,對於新事物倒還好,但是要是調放著愛來愛去的歌曲,沒啥鬧點小矛盾。
過年對於大人來說其實還是老樣子,在這裏九十年代的大年還是很有味道的,自己做的年糕,自己磨的豆腐,自己做的粿條,自己做的地瓜扣粉絲,還有殺豬宴和祭祀活動。
吳衛平很享受這樣的節日,不像十幾年後村子裏大量年輕人離去,村子裏冷冷清清。城市裏更不可能有這樣的活動,丟失了儀式感的春節也隻剩一個名目了。
農村的人情味很足,過節日自然很有味道。過年了鄰裏之間互相幫忙,一片和諧的景象,話著家裏長短,似乎冬日也和溫暖。
過年團聚自然是少不了的。
“小叔,晚上去家裏吃飯,我阿媽知道你們迴來,今天已經準備好飯菜了。”
吳衛平的小叔一家也迴來了,不管是不是分家或者鬧矛盾,兄弟還是兄弟,親人還是親人。其實有點小矛盾,各奔東西之後也解開了。
“你媽真是客氣啊,阿平又長高了不少。”說話的是三嬸。
“哎,嬸子是越活越年輕了。”好話誰都喜歡聽,何況是大過年的。
“這孩子,越來越會講話了,來來,嬸嬸帶了點那邊的特產迴來,拿迴家給大家嚐嚐。”
請客吃飯或者參加宴席在年關時候最常見了,辦個事情或者隨著分子少不了的。這個年代農村還是很淳樸的,鄰裏之間關係也比較好,特別是過節的時候還互相送吃食。
老吳家算是村裏比較成功的了,三兄弟分家,老大留在村裏茶山,山貨,舊貨都在倒騰,老二蓋房子一年四季活不斷,老三在城裏打拚也挺好。
“阿平他三叔你們在城裏做什麽啊?”晚飯的時候吳衛平的老媽問道。
“在鷺島開了一家小飯館。”
“生意怎麽樣?”
“還行,我聽阿爸講,大哥大嫂在家裏幹得也不賴。”
“日子就那樣唄。”
……
“你們幾個啊,現在我是教不了了,以後好好教孩子,都得上大學。”老爺子說道。
“阿叔,有錢了就在鷺島買房唄。”吳衛平插了一句。
“哪裏有幾個錢,有錢還不如再開幾家。”
“你還別說,阿平說的在理啊,有房才有家,買房子多安妥,房子又不會跑掉。”老爺子很讚同吳衛平的說法。
老爺子說完,三叔三嬸也不接話頭了。這個時候鷺島島內的房子還便宜,要是過個幾年那就難嘍,越到後麵越難買,貴是一迴事,島內那地方小早早的就開始限製。買房的漲幅都會超過開餐館的利潤了。
今年吳衛平在過年也露了一把臉,能寫好字就不容易了,還能寫出好看的毛筆字,確實是給老吳家長臉了。這不,過年前,吳衛平抓著毛筆從早上寫到下午,寫字看似簡單,但是認真的一筆一劃控製力道的寫字還是很辛苦的。
吳衛平寫到手都發抖了,剛剛開始還覺得可以秀一把,聽著恭維的聲音還挺嘚瑟的,後麵就有些不太情願了。不過耐不住老鄉的熱情,總得寫幾個小對聯。
之前隻是吳衛平自家稱吳衛平是幸運星,福星,還是吳衛平自己先說開始的,現在村子裏都開始盛傳吳衛平是福星了,不然老吳家這幾年怎麽這麽順,幹什麽成功什麽,自從吳衛平出生開始吳衛平家是一年一個樣,不是福星是什麽?
這樣的話語傳到耳中,吳衛平聽到也不做辯解,不過家裏人卻會謙虛的說幾句,農村人一般都會把自己孩子說的“賤”一些,甚至取個賤名。小時了了大必未佳,似乎農村幾百上千年都是這麽想法,低調謙虛點好。
這兩年村裏的光景很不錯,可謂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吃得飽穿得暖,需求自然就不一樣了一些,過去的年月即使是過年了大家都是苦笑,今年大家是真開心地笑了。
所以村裏麵準備在精神文明上來點突破,搞的隆重一點兒,在農村要說不迷信那是假的,但是說真正的迷信也不至於那麽極端,迷信和風俗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吳衛平的老家就是這樣的,即使是迷信這樣的傳承也很不錯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
自個兒老爸太容易上套了,吳衛平想了想還是沒告訴父母親自己身上有一筆巨款。要是真別騙了家底,估計還得熬一熬,不然突然成農民企業家估計各種套都來了。
主要吳衛平是想讓家人有一種過渡性的成長,至少內心要強大。否則老媽原地爆炸幾次,家裏就真炸了。
要過年了,這是村裏小孩子最近在嘴裏叨念的,當然過年最開心的自然是小孩子,吃的痛快,玩得痛快,沒有什麽時候比過年更加吸引小孩子的了。
不過吳衛平似乎脫離了這個群體了,畢竟年齡大了一些,矜持對就是矜持。
農村的年讓人記憶深刻,這個時候的年味濃鬱,沒有多少商業化浪潮的侵襲,農村還能保持一個節日的儀式感。
又是一年春節到來,對於農村人來說還是老樣子,不過今年熱鬧了不少。遠去外地務工的村民們陸陸續續地迴來了。有的帶迴來一些新鮮貨,比如錄音機就是高檔貨,也有穿上牛仔衣和喇叭褲的潮男潮女,穿著小西裝小皮鞋的商務範的小老板。年輕人最是羨慕這樣的裝扮,穿著光鮮,口袋有幾塊錢,誰還想著幹著日出日落的農活啊。
經濟市場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角落,即使是小山村也是如此。當然變化的不僅僅是商品和經濟,還有人心,攀比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
村子裏開始變樣了,迴來的人也變了樣。
吳衛平上輩子見過這樣的時髦穿著,這樣式還是從香江傳到大陸的,沿海省份的年輕人也紛紛效仿。這也是算是一種潮流文化吧,沿海開放之後來自香江的江風就開始往北漂了。上輩子等到吳衛平大一些也就沒有這樣的穿著了。隻能去電影中或者老照片中找找了。
肩上扛著錄音機,穿著喇叭褲,在這個時候的農村簡直是酷斃了,算是一個時代的經典造型了。當然這個在大城市已經慢慢變少了,不過村裏的年輕人羨慕不已,小孩子更是圍上去看熱鬧。
第一次的思想上碰撞出現了,老人們保守一些,對於新事物倒還好,但是要是調放著愛來愛去的歌曲,沒啥鬧點小矛盾。
過年對於大人來說其實還是老樣子,在這裏九十年代的大年還是很有味道的,自己做的年糕,自己磨的豆腐,自己做的粿條,自己做的地瓜扣粉絲,還有殺豬宴和祭祀活動。
吳衛平很享受這樣的節日,不像十幾年後村子裏大量年輕人離去,村子裏冷冷清清。城市裏更不可能有這樣的活動,丟失了儀式感的春節也隻剩一個名目了。
農村的人情味很足,過節日自然很有味道。過年了鄰裏之間互相幫忙,一片和諧的景象,話著家裏長短,似乎冬日也和溫暖。
過年團聚自然是少不了的。
“小叔,晚上去家裏吃飯,我阿媽知道你們迴來,今天已經準備好飯菜了。”
吳衛平的小叔一家也迴來了,不管是不是分家或者鬧矛盾,兄弟還是兄弟,親人還是親人。其實有點小矛盾,各奔東西之後也解開了。
“你媽真是客氣啊,阿平又長高了不少。”說話的是三嬸。
“哎,嬸子是越活越年輕了。”好話誰都喜歡聽,何況是大過年的。
“這孩子,越來越會講話了,來來,嬸嬸帶了點那邊的特產迴來,拿迴家給大家嚐嚐。”
請客吃飯或者參加宴席在年關時候最常見了,辦個事情或者隨著分子少不了的。這個年代農村還是很淳樸的,鄰裏之間關係也比較好,特別是過節的時候還互相送吃食。
老吳家算是村裏比較成功的了,三兄弟分家,老大留在村裏茶山,山貨,舊貨都在倒騰,老二蓋房子一年四季活不斷,老三在城裏打拚也挺好。
“阿平他三叔你們在城裏做什麽啊?”晚飯的時候吳衛平的老媽問道。
“在鷺島開了一家小飯館。”
“生意怎麽樣?”
“還行,我聽阿爸講,大哥大嫂在家裏幹得也不賴。”
“日子就那樣唄。”
……
“你們幾個啊,現在我是教不了了,以後好好教孩子,都得上大學。”老爺子說道。
“阿叔,有錢了就在鷺島買房唄。”吳衛平插了一句。
“哪裏有幾個錢,有錢還不如再開幾家。”
“你還別說,阿平說的在理啊,有房才有家,買房子多安妥,房子又不會跑掉。”老爺子很讚同吳衛平的說法。
老爺子說完,三叔三嬸也不接話頭了。這個時候鷺島島內的房子還便宜,要是過個幾年那就難嘍,越到後麵越難買,貴是一迴事,島內那地方小早早的就開始限製。買房的漲幅都會超過開餐館的利潤了。
今年吳衛平在過年也露了一把臉,能寫好字就不容易了,還能寫出好看的毛筆字,確實是給老吳家長臉了。這不,過年前,吳衛平抓著毛筆從早上寫到下午,寫字看似簡單,但是認真的一筆一劃控製力道的寫字還是很辛苦的。
吳衛平寫到手都發抖了,剛剛開始還覺得可以秀一把,聽著恭維的聲音還挺嘚瑟的,後麵就有些不太情願了。不過耐不住老鄉的熱情,總得寫幾個小對聯。
之前隻是吳衛平自家稱吳衛平是幸運星,福星,還是吳衛平自己先說開始的,現在村子裏都開始盛傳吳衛平是福星了,不然老吳家這幾年怎麽這麽順,幹什麽成功什麽,自從吳衛平出生開始吳衛平家是一年一個樣,不是福星是什麽?
這樣的話語傳到耳中,吳衛平聽到也不做辯解,不過家裏人卻會謙虛的說幾句,農村人一般都會把自己孩子說的“賤”一些,甚至取個賤名。小時了了大必未佳,似乎農村幾百上千年都是這麽想法,低調謙虛點好。
這兩年村裏的光景很不錯,可謂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吃得飽穿得暖,需求自然就不一樣了一些,過去的年月即使是過年了大家都是苦笑,今年大家是真開心地笑了。
所以村裏麵準備在精神文明上來點突破,搞的隆重一點兒,在農村要說不迷信那是假的,但是說真正的迷信也不至於那麽極端,迷信和風俗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吳衛平的老家就是這樣的,即使是迷信這樣的傳承也很不錯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