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降維打擊的唐朝軍製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作者:九品大韭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掃了一眼臉色平靜的李世民。
他是真的分不清這個二郎是早有圖謀還是被逼無奈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二郎的容人之量在自己之上。
魏征,太子洗馬,對付二郎那也是不留餘力。
李靖,明哲保身,被二郎救了一命也不站隊。
這兩人在一般的君主眼裏,都是不死也得驅出朝堂的人物。
他卻能大度容之……
李淵認真的思考了陣,暗自搖頭。
這等容人之量,隻有傳說中堯舜禹湯才有啊。
……
【唐高祖時期曾恢複隋朝一度接近廢弛的府兵製。】
【並且設置各個軍府,下轄若幹府兵,府兵戰時出征,平時種田,自備軍資,征戰立功,就能得到封賞。】
【府兵之上,則由朝廷十二衛和東宮六率來管理。】
【設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一共十六衛。】
【其中前十二衛各自統領京師以外的五十個折衝府,以及駐紮在京師的直屬內府。】
【東宮六率也分別管轄一些折衝府。】
【而李世民則把府兵製從關中擴展到全國,全國置折衝府六百五十七個,軍府大小不等,所有府兵總量達到六七十萬人。】
【又以十六衛遙領天下六百五十七個折衝府,居中禦外。】
【但不管十六衛還是東宮六率都隻能行使日常管理權,真正到了戰時,則另設行軍總管來進行指揮。】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了半天,恍然大悟。
這不就是司衛和武侯府嗎!
但十六衛的製度則更加完整和先進。
以軍府管理府兵的戶籍和日常訓練,但不能統領番上的府兵,更沒有戰時指揮權。
番上府兵,由十六衛大將軍統領,戰時指揮權則在皇帝選派的元帥手中。
這是以衛統府。
衛,既是衛戍京師的禁兵,又是統領天下府兵的首腦。
以十六衛遙領天下軍府,且衛戍京師。
這是府兵和禁軍合一。
而十六衛大將軍對天下軍府隻是遙領,並不具備真正的戰時指揮權。
這就做到了軍權統一於皇帝!
宇文邕欣賞且讚歎的看著十歲的李淵。
“你有個好兒子啊。”
……
大隋。
楊堅皺了皺眉。
就這樣?
如果隻是這樣簡單地改一改府兵製度。
朕早就去滅突厥了!
不能說這種完善不好,但軍團作戰下你怎麽控製下麵的軍隊呢?
將軍命令下達後的層層轉折你該怎麽處理呢?
這些不改依然是隔靴搔癢。
……
【隻是基於府兵製上的錦上添花,李世民是不滿意的,李靖同樣不滿意。】
【在唐初的統一戰爭中,唐軍步兵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遇上薛舉、劉武周、劉黑闥這樣有些本事的將領總是吃虧。】
【最後是靠李世民的指揮藝術,以及朝廷和秦王府強大的後勤能力和動員能力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李靖,從根本上革新了整個軍事體製。】
……
天幕上。
五個火柴人站在一起,旁邊標注『伍』字
……
【從商周一直到隋朝,軍隊的組織方式都是實行的什伍製。】
【五人為伍,二伍為什,進而疊加到百人隊、千人隊,這是最基本的軍隊管理方式。】
【隨著戰爭升級,騎射兵、重騎兵乃至甲騎具裝都在戰場上輪番出現。】
【到了隋唐時期,簡單的騎兵、步兵戰術都已經被淘汰,步騎協同作戰成了最具戰鬥力的軍事組織方式。】
【如果按照原來的什伍製來組織,那就是若幹個步兵千人隊、若幹個騎兵千人隊之間的配合。】
【隋朝的驍果軍就是將四個騎兵團、四個步兵團以及一個弩砲團、若幹個後勤團組成軍團。】
【但是李靖要的不止是這些,他追求的是將軍隊的靈活度、配合度達到極致。】
……
天幕上。
五個火柴人組成的隊伍變成了三個人。
三個三人一組的小隊又變成一個中隊。
……
【他將最基層的五人一組改成三人一組的小隊。】
【然後三個小隊組成的中隊。】
【五個中隊,加上一名隊長、一名隊副、一名軍法官和兩名旗手,組成一個五十人的大隊。】
【以大隊為基本的作戰單位,因內部兵種相同,所以可以以三人為單位開展具體戰術。】
……
{三三製?}
{這個戰術對單兵作戰能力要求很高吧?}
{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李世民。}
{這個戰術牛在淺顯易懂,既可以應用在單兵戰術,也可以應用在大規模戰略上。}
{更關鍵的是從一開始,就給普通士兵確定了主攻、助攻、後備的作戰基本思路。}
{確保了這支部隊的組織性、默契性和主觀能動性。}
{戰術淺顯易懂,但是想發揮好其實很看士兵的素質。}
{古代講究嚴密軍陣就是因為素質不行。}
{冷兵器時代,絕大部分部隊如果不組成嚴密的軍陣,別人隻要一衝,前邊的人開始跑,後邊的人會跟著跑。}
{而軍陣的作用就是前麵的人跑,中間的人被最後的督軍盯著跑不掉,隻能頂著前麵的人繼續打。所以三三製對士兵素質要求是相當高的。}
{巧了,大唐的府兵們完全符合這方麵特性。}
{畢竟跟募兵不一樣,而且那個唐朝尤其是初唐時期,當兵是榮耀!“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就是那時社會的精神風貌。}
{然後從大慫開始,就把當兵當成很不恥的事情了,然後一直延續到了辣個男人出現。}
{尚武精神一丟就是近千年,大慫!伱是真該死啊!}
……
大宋。
趙匡胤皺著眉頭,趙匡義也同樣皺著眉頭。
慫?
這是個什麽破國名?
慫,驚懼也。
哪個不正常的人起這種國名?
滿朝文武也能同意?
嘖嘖,真是丟人現眼!
……
大明。
朱元璋擰著眉頭想了一會兒,隨後對馬皇後咧嘴笑道:
“嗨呀!咱還真以為有個大慫朝呢!”
“腦子轉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不就是改了一下口音的大宋嗎!”
馬皇後笑著搖頭。
“後世這幫子孫啊,嘴是真毒!”
“罵人都不吐髒字。”
“不過但也沒說錯。”
“不管北宋南宋,哪個麵對北方胡人都是驚懼不已。”
朱元璋扶著玉帶暗自想著。
不知咱大明在後世子孫嘴裏是個什麽模樣?
隨即又想到了那個嘉靖,臉一垮。
不管什麽樣,那個狗東西肯定沒好話!
……
【而大隊之上則直接就是軍。】
【在李靖的重新規劃下,一個軍團包括了中軍,左、右虞侯軍,左、右前後廂軍共七個軍。】
【每個軍之內設有數量不等的長槍兵隊、陌刀隊、長弓隊、具裝甲騎隊、重騎兵隊、輕騎兵隊和後勤隊。】
【一個軍團共計兩萬人,大將要發號施令,隻需要經過兩道手就能將命令下達給大隊長。】
【而軍團裏的每個軍,都可以靠著本軍的兩三千人來進行多兵種混合作戰。】
……
{擦!這種作戰方式……已經有點類似合成旅了!}
{要不說唐初的亞歐大陸,大唐對周邊國家進行都是降維打擊呢。}
……
【因繼承了北周隋朝以來的財政製度,又吸收了隋朝兩世而亡的教訓。】
【李世民等君臣們在徭役和租稅方麵十分謹慎和克製,不興造那些勞民傷財的大項目、大工程。】
【所以憑借著初生政權的蓬勃和製度紅利,經濟儲備很快便從隋末的廢墟上恢複過來。】
【有了財政支撐的李世民,配合著李靖的軍製改革。】
【將大唐的府兵們武裝到了嘴唇。】
……
天幕上。
一名全副武裝的府兵在天幕上展現。
一身從頭到尾都包裹住的鎧甲。
一根長槍,一把角弓,一柄橫刀。
弓弦三根、羽箭三十枚、佩刀一口、匕首一把。
一旁還有鶴嘴鎬、斧頭、絆馬索等雜項用具無數。
而身旁的戰馬同樣一身武裝。
保護馬頭的『麵簾』
保護馬頸的『雞頸』
保護馬胸的『當胸』
保護軀幹的『身甲』
保護馬臀的『搭後』
保護馬尾的『寄生』
還有搭在馬鞍上,懸掛於兩側的『馬鐙』
……
【一個府兵除了要自己準備“隨身七事”,也就是被服、氈帽、鞍轡等七樣出門遠行的隨身物件後。】
【其餘行軍時所需要的鐵錐、筐子、斧子等工具,由各地折衝府提供。】
【剩下的裝備,包括戰鼓、軍旗、弩炮、弓箭、刀槍、鎧甲等一應軍械物資,則全部由兵部統一調配提供。】
【唐軍士兵,從上到下鎧甲兵器一應俱全。】
【為了對付突厥騎兵,李世民重用精通養馬的劉武周降將張萬歲,擔任太仆少卿,主管馬政,在隴右、關內設立大量馬場,飼養軍馬。】
【幾年時間,唐廷直屬的馬坊、牧監飼養出了數十萬匹良種,可以讓騎兵一人配一匹戰馬和三匹備用馬作戰使用。】
……
大秦。
嬴政直勾勾的盯著天幕裏那名府兵的“全副武裝”
雖然沒上過戰場,但大秦的各種軍事製備他都聊熟於心。
就天幕上的這身裝備,說能打五個大秦銳士也不誇張。
尤其是……
那馬鐙!
可以借助與馬鞍相連的力量,解放雙手。
達到穩定核心後的各種馬上戰術!
好東西,這是真正的好東西!
唾手可得好東西!
“都記住了嗎。”
嬴政掃了一眼記錄的眾人。
官員們緊張的點點頭。
掃了他們一眼,又轉過頭。
天下金鐵盡在寡人手中,掀不起風浪。
……
大漢·武帝時期
一雙冒著綠光的眼睛緊緊的盯著天幕。
馬鐙劉徹見過,隻不過那是單腳的、皮質的。
肯定沒有天上的那種穩定。
他更眼饞的是這種人馬鎧甲俱全的重裝!
這一眼就能確定!
其擁有的衝擊力和戰鬥力遠遠高於沒有任何防護的普通騎兵!
至於說會對靈活性造成影響……
一名重裝騎兵可能會在乎這個。
一群可就不在乎了!
數量足夠多,陣勢足夠大。
無非就是一個衝擊下的事!
劉徹幻想著同等情況下與匈奴碰撞會是什麽情況。
你們不是能射?
射不透有屁用!
猛然間,劉徹突然明白了。
“原來這就叫降維打擊啊!”
至於說需要大量的鐵……
朕又不是窮鬼!
朕現在窮的就剩錢了!
……
季漢。
劉備看著天幕,咽了口口水。
“窮啊……”
……
【大唐蒸蒸日上,軍事改革一新。】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李世民遙望著北方盼望著。】
【公元629年八月,代州都督張公瑾傳來了消息。】
【薛延陀等各部皆叛,dtz內部權力內鬥洶湧,塞北發生饑荒。】
【頡利親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在突厥的漢人很多,朝廷若是出兵他們必定響應。】
【諸多跡象表明,如今討伐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朝廷批準用兵!】
【東風已至!】
……
咖啡也不咋地,熬夜還得喝綠茶。
李淵掃了一眼臉色平靜的李世民。
他是真的分不清這個二郎是早有圖謀還是被逼無奈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二郎的容人之量在自己之上。
魏征,太子洗馬,對付二郎那也是不留餘力。
李靖,明哲保身,被二郎救了一命也不站隊。
這兩人在一般的君主眼裏,都是不死也得驅出朝堂的人物。
他卻能大度容之……
李淵認真的思考了陣,暗自搖頭。
這等容人之量,隻有傳說中堯舜禹湯才有啊。
……
【唐高祖時期曾恢複隋朝一度接近廢弛的府兵製。】
【並且設置各個軍府,下轄若幹府兵,府兵戰時出征,平時種田,自備軍資,征戰立功,就能得到封賞。】
【府兵之上,則由朝廷十二衛和東宮六率來管理。】
【設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一共十六衛。】
【其中前十二衛各自統領京師以外的五十個折衝府,以及駐紮在京師的直屬內府。】
【東宮六率也分別管轄一些折衝府。】
【而李世民則把府兵製從關中擴展到全國,全國置折衝府六百五十七個,軍府大小不等,所有府兵總量達到六七十萬人。】
【又以十六衛遙領天下六百五十七個折衝府,居中禦外。】
【但不管十六衛還是東宮六率都隻能行使日常管理權,真正到了戰時,則另設行軍總管來進行指揮。】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看了半天,恍然大悟。
這不就是司衛和武侯府嗎!
但十六衛的製度則更加完整和先進。
以軍府管理府兵的戶籍和日常訓練,但不能統領番上的府兵,更沒有戰時指揮權。
番上府兵,由十六衛大將軍統領,戰時指揮權則在皇帝選派的元帥手中。
這是以衛統府。
衛,既是衛戍京師的禁兵,又是統領天下府兵的首腦。
以十六衛遙領天下軍府,且衛戍京師。
這是府兵和禁軍合一。
而十六衛大將軍對天下軍府隻是遙領,並不具備真正的戰時指揮權。
這就做到了軍權統一於皇帝!
宇文邕欣賞且讚歎的看著十歲的李淵。
“你有個好兒子啊。”
……
大隋。
楊堅皺了皺眉。
就這樣?
如果隻是這樣簡單地改一改府兵製度。
朕早就去滅突厥了!
不能說這種完善不好,但軍團作戰下你怎麽控製下麵的軍隊呢?
將軍命令下達後的層層轉折你該怎麽處理呢?
這些不改依然是隔靴搔癢。
……
【隻是基於府兵製上的錦上添花,李世民是不滿意的,李靖同樣不滿意。】
【在唐初的統一戰爭中,唐軍步兵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遇上薛舉、劉武周、劉黑闥這樣有些本事的將領總是吃虧。】
【最後是靠李世民的指揮藝術,以及朝廷和秦王府強大的後勤能力和動員能力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李靖,從根本上革新了整個軍事體製。】
……
天幕上。
五個火柴人站在一起,旁邊標注『伍』字
……
【從商周一直到隋朝,軍隊的組織方式都是實行的什伍製。】
【五人為伍,二伍為什,進而疊加到百人隊、千人隊,這是最基本的軍隊管理方式。】
【隨著戰爭升級,騎射兵、重騎兵乃至甲騎具裝都在戰場上輪番出現。】
【到了隋唐時期,簡單的騎兵、步兵戰術都已經被淘汰,步騎協同作戰成了最具戰鬥力的軍事組織方式。】
【如果按照原來的什伍製來組織,那就是若幹個步兵千人隊、若幹個騎兵千人隊之間的配合。】
【隋朝的驍果軍就是將四個騎兵團、四個步兵團以及一個弩砲團、若幹個後勤團組成軍團。】
【但是李靖要的不止是這些,他追求的是將軍隊的靈活度、配合度達到極致。】
……
天幕上。
五個火柴人組成的隊伍變成了三個人。
三個三人一組的小隊又變成一個中隊。
……
【他將最基層的五人一組改成三人一組的小隊。】
【然後三個小隊組成的中隊。】
【五個中隊,加上一名隊長、一名隊副、一名軍法官和兩名旗手,組成一個五十人的大隊。】
【以大隊為基本的作戰單位,因內部兵種相同,所以可以以三人為單位開展具體戰術。】
……
{三三製?}
{這個戰術對單兵作戰能力要求很高吧?}
{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李世民。}
{這個戰術牛在淺顯易懂,既可以應用在單兵戰術,也可以應用在大規模戰略上。}
{更關鍵的是從一開始,就給普通士兵確定了主攻、助攻、後備的作戰基本思路。}
{確保了這支部隊的組織性、默契性和主觀能動性。}
{戰術淺顯易懂,但是想發揮好其實很看士兵的素質。}
{古代講究嚴密軍陣就是因為素質不行。}
{冷兵器時代,絕大部分部隊如果不組成嚴密的軍陣,別人隻要一衝,前邊的人開始跑,後邊的人會跟著跑。}
{而軍陣的作用就是前麵的人跑,中間的人被最後的督軍盯著跑不掉,隻能頂著前麵的人繼續打。所以三三製對士兵素質要求是相當高的。}
{巧了,大唐的府兵們完全符合這方麵特性。}
{畢竟跟募兵不一樣,而且那個唐朝尤其是初唐時期,當兵是榮耀!“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就是那時社會的精神風貌。}
{然後從大慫開始,就把當兵當成很不恥的事情了,然後一直延續到了辣個男人出現。}
{尚武精神一丟就是近千年,大慫!伱是真該死啊!}
……
大宋。
趙匡胤皺著眉頭,趙匡義也同樣皺著眉頭。
慫?
這是個什麽破國名?
慫,驚懼也。
哪個不正常的人起這種國名?
滿朝文武也能同意?
嘖嘖,真是丟人現眼!
……
大明。
朱元璋擰著眉頭想了一會兒,隨後對馬皇後咧嘴笑道:
“嗨呀!咱還真以為有個大慫朝呢!”
“腦子轉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不就是改了一下口音的大宋嗎!”
馬皇後笑著搖頭。
“後世這幫子孫啊,嘴是真毒!”
“罵人都不吐髒字。”
“不過但也沒說錯。”
“不管北宋南宋,哪個麵對北方胡人都是驚懼不已。”
朱元璋扶著玉帶暗自想著。
不知咱大明在後世子孫嘴裏是個什麽模樣?
隨即又想到了那個嘉靖,臉一垮。
不管什麽樣,那個狗東西肯定沒好話!
……
【而大隊之上則直接就是軍。】
【在李靖的重新規劃下,一個軍團包括了中軍,左、右虞侯軍,左、右前後廂軍共七個軍。】
【每個軍之內設有數量不等的長槍兵隊、陌刀隊、長弓隊、具裝甲騎隊、重騎兵隊、輕騎兵隊和後勤隊。】
【一個軍團共計兩萬人,大將要發號施令,隻需要經過兩道手就能將命令下達給大隊長。】
【而軍團裏的每個軍,都可以靠著本軍的兩三千人來進行多兵種混合作戰。】
……
{擦!這種作戰方式……已經有點類似合成旅了!}
{要不說唐初的亞歐大陸,大唐對周邊國家進行都是降維打擊呢。}
……
【因繼承了北周隋朝以來的財政製度,又吸收了隋朝兩世而亡的教訓。】
【李世民等君臣們在徭役和租稅方麵十分謹慎和克製,不興造那些勞民傷財的大項目、大工程。】
【所以憑借著初生政權的蓬勃和製度紅利,經濟儲備很快便從隋末的廢墟上恢複過來。】
【有了財政支撐的李世民,配合著李靖的軍製改革。】
【將大唐的府兵們武裝到了嘴唇。】
……
天幕上。
一名全副武裝的府兵在天幕上展現。
一身從頭到尾都包裹住的鎧甲。
一根長槍,一把角弓,一柄橫刀。
弓弦三根、羽箭三十枚、佩刀一口、匕首一把。
一旁還有鶴嘴鎬、斧頭、絆馬索等雜項用具無數。
而身旁的戰馬同樣一身武裝。
保護馬頭的『麵簾』
保護馬頸的『雞頸』
保護馬胸的『當胸』
保護軀幹的『身甲』
保護馬臀的『搭後』
保護馬尾的『寄生』
還有搭在馬鞍上,懸掛於兩側的『馬鐙』
……
【一個府兵除了要自己準備“隨身七事”,也就是被服、氈帽、鞍轡等七樣出門遠行的隨身物件後。】
【其餘行軍時所需要的鐵錐、筐子、斧子等工具,由各地折衝府提供。】
【剩下的裝備,包括戰鼓、軍旗、弩炮、弓箭、刀槍、鎧甲等一應軍械物資,則全部由兵部統一調配提供。】
【唐軍士兵,從上到下鎧甲兵器一應俱全。】
【為了對付突厥騎兵,李世民重用精通養馬的劉武周降將張萬歲,擔任太仆少卿,主管馬政,在隴右、關內設立大量馬場,飼養軍馬。】
【幾年時間,唐廷直屬的馬坊、牧監飼養出了數十萬匹良種,可以讓騎兵一人配一匹戰馬和三匹備用馬作戰使用。】
……
大秦。
嬴政直勾勾的盯著天幕裏那名府兵的“全副武裝”
雖然沒上過戰場,但大秦的各種軍事製備他都聊熟於心。
就天幕上的這身裝備,說能打五個大秦銳士也不誇張。
尤其是……
那馬鐙!
可以借助與馬鞍相連的力量,解放雙手。
達到穩定核心後的各種馬上戰術!
好東西,這是真正的好東西!
唾手可得好東西!
“都記住了嗎。”
嬴政掃了一眼記錄的眾人。
官員們緊張的點點頭。
掃了他們一眼,又轉過頭。
天下金鐵盡在寡人手中,掀不起風浪。
……
大漢·武帝時期
一雙冒著綠光的眼睛緊緊的盯著天幕。
馬鐙劉徹見過,隻不過那是單腳的、皮質的。
肯定沒有天上的那種穩定。
他更眼饞的是這種人馬鎧甲俱全的重裝!
這一眼就能確定!
其擁有的衝擊力和戰鬥力遠遠高於沒有任何防護的普通騎兵!
至於說會對靈活性造成影響……
一名重裝騎兵可能會在乎這個。
一群可就不在乎了!
數量足夠多,陣勢足夠大。
無非就是一個衝擊下的事!
劉徹幻想著同等情況下與匈奴碰撞會是什麽情況。
你們不是能射?
射不透有屁用!
猛然間,劉徹突然明白了。
“原來這就叫降維打擊啊!”
至於說需要大量的鐵……
朕又不是窮鬼!
朕現在窮的就剩錢了!
……
季漢。
劉備看著天幕,咽了口口水。
“窮啊……”
……
【大唐蒸蒸日上,軍事改革一新。】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李世民遙望著北方盼望著。】
【公元629年八月,代州都督張公瑾傳來了消息。】
【薛延陀等各部皆叛,dtz內部權力內鬥洶湧,塞北發生饑荒。】
【頡利親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在突厥的漢人很多,朝廷若是出兵他們必定響應。】
【諸多跡象表明,如今討伐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朝廷批準用兵!】
【東風已至!】
……
咖啡也不咋地,熬夜還得喝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