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突厥的強大和虛弱。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作者:九品大韭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說打東突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這是個怎樣可怕的對手。】
【突厥,原本臣附於柔然,因為善於製造金屬產品而被蔑稱為“鍛奴”。】
【突厥強大後,向柔然人發起猛攻並將其趕出漠南草原。】
【而突厥部落的強盛則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北方遊牧民族。】
……
天幕上。
東自遼海,西至裏海。
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貝加爾湖。
東西長萬裏,南北五六千裏。
秦漢三國的一眾皇帝驚愕的看著這勢力範圍龐大無比的突厥。
連東帶西,溝北同南。
一個突厥之地居然有三個隋朝那麽大!
……
【《周書·異域突厥傳》載雲:“其地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裏,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裏,皆屬焉。”】
【到了隋文帝時期,在其分化離間之下,突厥部落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為東、西部。】
【而東部的突厥則又常被稱為“北突厥”。】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背著手歎口氣。
現在你們知道朕有多難了吧!
你們以為朕願意納突厥妃子?
朕這是為國為民舍出己身啊!
……
大隋。
楊堅微微挺直腰板。
可惜,隻是讓其中一部突厥來朝貢。
要是兩者都來,朕的外交一欄也得再升一步!
……
大元·世祖時期
忽必烈用匕首削下一塊手把肉,沾了沾鹽巴扔進嘴裏咀嚼著
眼睛一瞥天幕,嘴角不由得勾起笑意。
很大嗎?
……
天幕上。
與紅色大唐疆域一般大小的北突厥暈著一層幽暗之色。
……
【隋末唐初之際,突厥迎來了一個“潑天大富貴”】
【因隋朝的崩潰瓦解,大量逃亡的漢族百姓進入了長城以北地區。】
【在短短的數年裏,突厥的勢力異常膨脹!】
【無論從疆域的廣大,還是從人口的眾多來講,突厥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紀錄。】
【“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穀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誌。”】
……
大漢·武帝時期
被觸發“打匈奴”被動的劉徹簡略估算了一陣。
如以“控弦百餘萬”計算。
那麽,整個突厥部落的人口規模應有數百萬之多。
哪怕是冒頓時期也沒有這麽多人……
原本他一直不理解劉武周和李淵等人為什麽跟突厥有那麽深的聯係。
現在他明白了。
塞外突厥空前強大,絕不是中原之福。
但當時各路豪強劃地自立,各建名號。
相比與突厥差了何止一籌?
懾於突厥人的武力,所以臣附於突厥可汗。
那時的突厥可汗儼然是九州之地的真正統治者!
劉徹看著天幕眉頭一豎。
如此強大的胡人勢力可不是李世民那小子發展兩三年就能對付的!
這不單單是個人勇猛與統帥的事。
更是後勤、軍製、財政等等宏觀層麵的事。
哪怕是對麵遭了災,也不是如今初生的大唐的能動的。
既然已經忍了渭水之盟,那就不要因小失大啊。
……
【有如此強大的外患在側,隻要一天不除,大唐就一天也不得安寧。】
【其中的渭水之盟隻是一個表麵的縮影,也是一個出兵的理由。】
【而這一天很快就來了,曾經“控弦百萬,憑陵中夏”的北突厥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從鼎盛走向了衰落。】
【一方麵是臣服於北突厥的薛延陀、迴紇、拔野古等北方諸部相繼反叛。】
【另一方麵是在大唐遭遇旱災蝗災時,北方突厥境內也遭遇了特大的雪災。】
【“其國大雪,平地數尺,羊馬皆死,人大饑”】
【而這場雪災也間接造成了頡利和突利的分裂。】
【公元628年四月,突利向李世民呈上密表,請求歸降。】
……
天幕上。
長安·宣德殿
一身日月帝服,戴著垂冕的李世民看向殿下眾臣,緩緩道:
“突利派人來了,說頡利攻打甚緊,請發兵救援。”
摸了摸嘴上的兩撇胡須,李世民掃了一圈繼續道:
“朕與突利結為兄弟,按道義來講,其現在有難,不可不救啊。”
“然朕與頡利亦有渭水之盟,該如何?”
殿內一位紫衣大臣出列,執笏躬身道:
“陛下,現在突利來求救,則其今後勢必臣服我朝。”
“臣以為可以發兵救援突利,聯手將頡利滅亡。”
“如今時機光顧我朝,稍縱即逝,若不加利用,今後將後悔莫及。”
李世民點點頭,又道:
“如晦善斷,須玄齡之謀。”
“玄齡,你怎麽看?”
被點名的紫衣大臣想了一下,遂斟章酌句道:
“陛下,北突厥多年欺淩我國,如今勢衰,確實有可取之道。”
“且頡利和突利相攻,也有可乘之機。”
“且突利實力比不上頡利,若其相攻日久,突利如落敗,則頡利依舊控製漠北,非大唐所願。”
“隻是眼下農事未複,再起兵事,怕又擾勞天下,與陛下以靜撫民之願不符。”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思索片刻。
此時的確不是個好時機。
大唐剛剛度過災年正是恢複生機的關鍵時刻。
就看兩個可汗的架勢和大唐群臣的判斷。
頡利與突利相攻,結果肯定是突利落敗,但同時也能消耗頡利的力量。
而戰事之後也會進一步激發各種矛盾。
李世民作為一個在逆境中奪取皇位的皇帝,若不明白大勢及掌握各種時機,則難登帝位。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兩者爭鬥起來,使得北突厥元氣大傷。
至於道義嗎……
老流氓摸了摸下巴。
如果突利戰敗了還能跑到大唐,留伱一命難道不算講道義嗎?
……
【頡利得到突利向李世民請降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即發兵進攻突利。】
【突利遣使向唐朝求援,李世民問策於群臣。】
【杜如晦主張應趁突厥內亂而將其一舉蕩平,否則將後悔莫及。】
【房玄齡則認為此時還不足以一場平定dtz。】
【隨後,李世民與眾臣們一致決定。】
【趁著突厥內亂,無暇他顧之機,直接滅了殘存在陝北朔方的最後割據軍閥梁師都。】
【四月二十六,派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部出征,徹底拔除了這個北境的心腹之患,同時也掃清了討伐突厥之路。】
【掃除了北方絆腳石,突厥也陷入內亂。】
【但麵對當時的亞洲霸主,一心雪恥的李世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為了達到一擊必殺的效果。】
【他任李靖為兵部尚書,整頓軍備,改革軍製。】
……
天可汗還得等等……
嗯……
最快得明天晚上……
可能是不想那麽早就出場(滑稽)
【突厥,原本臣附於柔然,因為善於製造金屬產品而被蔑稱為“鍛奴”。】
【突厥強大後,向柔然人發起猛攻並將其趕出漠南草原。】
【而突厥部落的強盛則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北方遊牧民族。】
……
天幕上。
東自遼海,西至裏海。
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貝加爾湖。
東西長萬裏,南北五六千裏。
秦漢三國的一眾皇帝驚愕的看著這勢力範圍龐大無比的突厥。
連東帶西,溝北同南。
一個突厥之地居然有三個隋朝那麽大!
……
【《周書·異域突厥傳》載雲:“其地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裏,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裏,皆屬焉。”】
【到了隋文帝時期,在其分化離間之下,突厥部落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為東、西部。】
【而東部的突厥則又常被稱為“北突厥”。】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背著手歎口氣。
現在你們知道朕有多難了吧!
你們以為朕願意納突厥妃子?
朕這是為國為民舍出己身啊!
……
大隋。
楊堅微微挺直腰板。
可惜,隻是讓其中一部突厥來朝貢。
要是兩者都來,朕的外交一欄也得再升一步!
……
大元·世祖時期
忽必烈用匕首削下一塊手把肉,沾了沾鹽巴扔進嘴裏咀嚼著
眼睛一瞥天幕,嘴角不由得勾起笑意。
很大嗎?
……
天幕上。
與紅色大唐疆域一般大小的北突厥暈著一層幽暗之色。
……
【隋末唐初之際,突厥迎來了一個“潑天大富貴”】
【因隋朝的崩潰瓦解,大量逃亡的漢族百姓進入了長城以北地區。】
【在短短的數年裏,突厥的勢力異常膨脹!】
【無論從疆域的廣大,還是從人口的眾多來講,突厥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紀錄。】
【“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穀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誌。”】
……
大漢·武帝時期
被觸發“打匈奴”被動的劉徹簡略估算了一陣。
如以“控弦百餘萬”計算。
那麽,整個突厥部落的人口規模應有數百萬之多。
哪怕是冒頓時期也沒有這麽多人……
原本他一直不理解劉武周和李淵等人為什麽跟突厥有那麽深的聯係。
現在他明白了。
塞外突厥空前強大,絕不是中原之福。
但當時各路豪強劃地自立,各建名號。
相比與突厥差了何止一籌?
懾於突厥人的武力,所以臣附於突厥可汗。
那時的突厥可汗儼然是九州之地的真正統治者!
劉徹看著天幕眉頭一豎。
如此強大的胡人勢力可不是李世民那小子發展兩三年就能對付的!
這不單單是個人勇猛與統帥的事。
更是後勤、軍製、財政等等宏觀層麵的事。
哪怕是對麵遭了災,也不是如今初生的大唐的能動的。
既然已經忍了渭水之盟,那就不要因小失大啊。
……
【有如此強大的外患在側,隻要一天不除,大唐就一天也不得安寧。】
【其中的渭水之盟隻是一個表麵的縮影,也是一個出兵的理由。】
【而這一天很快就來了,曾經“控弦百萬,憑陵中夏”的北突厥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從鼎盛走向了衰落。】
【一方麵是臣服於北突厥的薛延陀、迴紇、拔野古等北方諸部相繼反叛。】
【另一方麵是在大唐遭遇旱災蝗災時,北方突厥境內也遭遇了特大的雪災。】
【“其國大雪,平地數尺,羊馬皆死,人大饑”】
【而這場雪災也間接造成了頡利和突利的分裂。】
【公元628年四月,突利向李世民呈上密表,請求歸降。】
……
天幕上。
長安·宣德殿
一身日月帝服,戴著垂冕的李世民看向殿下眾臣,緩緩道:
“突利派人來了,說頡利攻打甚緊,請發兵救援。”
摸了摸嘴上的兩撇胡須,李世民掃了一圈繼續道:
“朕與突利結為兄弟,按道義來講,其現在有難,不可不救啊。”
“然朕與頡利亦有渭水之盟,該如何?”
殿內一位紫衣大臣出列,執笏躬身道:
“陛下,現在突利來求救,則其今後勢必臣服我朝。”
“臣以為可以發兵救援突利,聯手將頡利滅亡。”
“如今時機光顧我朝,稍縱即逝,若不加利用,今後將後悔莫及。”
李世民點點頭,又道:
“如晦善斷,須玄齡之謀。”
“玄齡,你怎麽看?”
被點名的紫衣大臣想了一下,遂斟章酌句道:
“陛下,北突厥多年欺淩我國,如今勢衰,確實有可取之道。”
“且頡利和突利相攻,也有可乘之機。”
“且突利實力比不上頡利,若其相攻日久,突利如落敗,則頡利依舊控製漠北,非大唐所願。”
“隻是眼下農事未複,再起兵事,怕又擾勞天下,與陛下以靜撫民之願不符。”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思索片刻。
此時的確不是個好時機。
大唐剛剛度過災年正是恢複生機的關鍵時刻。
就看兩個可汗的架勢和大唐群臣的判斷。
頡利與突利相攻,結果肯定是突利落敗,但同時也能消耗頡利的力量。
而戰事之後也會進一步激發各種矛盾。
李世民作為一個在逆境中奪取皇位的皇帝,若不明白大勢及掌握各種時機,則難登帝位。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兩者爭鬥起來,使得北突厥元氣大傷。
至於道義嗎……
老流氓摸了摸下巴。
如果突利戰敗了還能跑到大唐,留伱一命難道不算講道義嗎?
……
【頡利得到突利向李世民請降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即發兵進攻突利。】
【突利遣使向唐朝求援,李世民問策於群臣。】
【杜如晦主張應趁突厥內亂而將其一舉蕩平,否則將後悔莫及。】
【房玄齡則認為此時還不足以一場平定dtz。】
【隨後,李世民與眾臣們一致決定。】
【趁著突厥內亂,無暇他顧之機,直接滅了殘存在陝北朔方的最後割據軍閥梁師都。】
【四月二十六,派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部出征,徹底拔除了這個北境的心腹之患,同時也掃清了討伐突厥之路。】
【掃除了北方絆腳石,突厥也陷入內亂。】
【但麵對當時的亞洲霸主,一心雪恥的李世民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為了達到一擊必殺的效果。】
【他任李靖為兵部尚書,整頓軍備,改革軍製。】
……
天可汗還得等等……
嗯……
最快得明天晚上……
可能是不想那麽早就出場(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