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生活如同一支燃燒的火柴 作者:呂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親這一張簡曆或者說是檢查中,遺漏了1962年這段曆史。1962年他被下放迴家,失業了,在他看來是政府搞他錯了,自己也不光彩,沒有記錄。
1962年,中央召開“七千人大會”,劉少奇承認“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毛主席違心作了檢查,以退為進。國家經濟困難,有大批幹部、職工被下放。
當時全家生活主要依靠父親工資維持。他下放迴家,全家生活危機,媽和他吵得更兇了。“62年,你媽就開始提出離婚。”父親曾經說過,“她更看不起我,我知道她有別的心思。”
一個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怎麽就偏偏下放他呢?今天走這個單位找這個領導,明天又有人告訴他到另一個單位找誰誰領導。父親就不停寫不停跑。韓國良9歲,上曬樓看見父親端來高凳子做桌子寫申訴信。從榕樹上吹過來的風吹跑已經寫好的幾頁紙。父親抬頭,臉色蒼白變老了許多,他叫韓國良下樓不要吵他。以後上樓,看見父親伏桌寫字他的背影就悄悄下來了。
一麵申訴等消息,父親一麵重操舊業,又做迴肩挑小販行當,一家大人小孩子要吃飯哪。
小販,從中學開始,無數次表格都要韓國良填下這個家庭成份。但小販的地位與貧農一樣,他感到很有優越感的。毛主席著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講過: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是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然而父親卻畫蛇添足的強調要填:肩挑小販。他認為肩挑叫賣比街畔攤售的更辛苦更困難,更具有革命性。
小販跟貧農一樣,誰在剝削壓迫他們?在漫長的舊社會,奶奶做小販養活了四個兒女。父親靠做小販也供養一家人。現在兩夫妻撫摸一個兒子都不容易!韓風快要考大學了,要準備多少錢才能交學費,供他四年開銷啊!這一點,韓國良認為自己比父親差多了。
反思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那些崇高思想在人們心中破滅的罪魁禍首應該是斯大林。無容置疑,追根索源,是列寧的階級學說階級鬥爭理論造成了後來的混亂和災難。現在有的學者還置疑馬克思,馬丁教授在《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一文中,稱《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已失去了有效性,已經過時了。當然,現在經濟倫理價值觀已經動搖:雇傭不再視為“剝削”,利潤刺激不再是罪惡,貧富差距也不再是“社會不公”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時期,共產黨是否可以換個名稱呢。
一切亂套,真理和謊言,上帝和魔鬼,是一張紙正麵和反麵。父親又拿起肩擔籮筐,走上他少年時代就非常熟悉的道路:跑三防。這個九萬大山之下融水縣的一個古鎮,就象他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碼頭,時時需要在這裏靠岸。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小販已不再是革命依靠的力量,而是一種投機倒把的行為。父親必須早出晚歸晝伏夜行,象當年逃征兵一樣小心挨抓。韓國良忘記不掉那晚上下很大的雨,韓國良和媽媽守在堂屋等爸爸迴家。媽媽說:她眼皮一直在跳,會不會出什麽事,這麽晚了還沒迴來?煤爐已以添過了濕煤。陰陰沉沉地有一股硫磺的氣味嗆在屋裏。煤油燈如豆的燈芯在風中搖晃著黃色的火焰。“嘩嘩”的雨聲中有踩過大街雨水“嚓嚓”腳步聲傳來,兩個人心中不由暗喜,直到腳步聲從家門口消失,又沉寂於無名的恐慌裏。出了什麽事?是不是被人抓了?韓國良心裏想,正常父親是淩晨出門,第二天天黑迴家的,現在都半夜了,他也不敢去睡,心裏有一種就要失去父親的恐懼。
這一迴腳步聲在家門口停住了,剛一有敲門聲響,媽媽就打開大門,一陣風把韓國良提在手裏的煤油燈差點吹滅,他連忙用手護住燈苗。擔子放下,父親一聲沉重的歎息,全家人的心都放下來了。他象一個雨人,衣服全部濕透。解放鞋也是一腳水漿。籮筐腳淌下了一灘水漬。“唉呀,”父親說,“山路被水淹了,我繞中寨那邊迴來。”
籮筐用兩頂雨帽蓋住,不知道挑迴什麽貨。韓國良用燈芯接火點亮另一盞小燈去睡覺了。那一晚他看到母親焦急,父親要真有什麽危險,她也不會不在乎的。有時候想起這件事,他還真想對父親說:媽媽也還是有關心你的時候。
父親死於1996年8月中旬。
春節迴家看到父親的體態,韓國良心裏“咯噔”了一下,有了不祥之感。但又認為人終老之前,象父親這樣的身體,總會有一個病的過程吧?那時請一個長假迴來服侍老人陪他聊天。想不到,父親竟突然走了。8月中旬天氣炎熱,他照樣中午走街賣貨。固中暑引發腦溢血,晚上,還在整理的貨物,即堂屋倒地不醒,第二天才被人發現。
韓國良當時還在桂林出差,處理一家冶煉廠業務。在山上唿機信號不好,很晚才接到消息。電話號碼顯示是老家隔壁打來的,他心中就有不祥之兆。接通電話,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你父親昨天不在了,你趕快迴來……他感到腦子一片空白,整個世界坍塌不複存在,“你聽到我講話嗎?喂,喂……”晚餐桌上他不動一點筷子,恍恍惚惚等待司機吃飽加油坐進吉普車連夜狂奔,迴到家隻能在未上漆的棺材裏看到父親憂怨沉默的麵容。他的眼淚又象河流似的淌下來了。從接到消息那一刻,他就感到自己垮掉了,象丟了魂失去知覺似的,一路無言悲傷流淚,頭腦裏盡是父親記憶的碎片。吉普車強烈的光柱穿不透眼前黑沉沉的一片,透過車窗的微光,迎麵晃過來父親慈祥的麵孔,他越來越憔悴越來越容易發火了,但他還是很溫柔地說,你迴來我支持一點,在老家起房子……複婚吧,可憐兒子……
父親不管什麽事都答應你,你不要走……
父親是他的心,他的身體,他的靈魂。父親是他自己。父親死了,他也是一具僵屍了。
為什麽在此刻,如此悲痛的時候,才深深體驗父親之愛,才這樣追悔莫及地思念父親?這麽多日子,他活著的時候,他滿臉愁容的時候,為什麽不能把他擁抱起,說一聲:
我愛你!父親,我愛你!
第二天,韓國良迴憶父親一生,寫下一篇祭父文。
……吾父兩歲失嚴,孤苦零丁。十二歲謀生以肩挑走販為業,……中年遭婚變失業,一生坎坷,世間艱難困苦備嚐……
……天地有情乎?天地無情何以為天地?!天地有情何以獨薄吾父?!
嗚唿!我乞吾父:若有來生,願作君子;再作君子,倍奉孝悌;嘻戲追趣,繞父膝間;風雨炎日,伴我父側;新茶熱飯,偎父床畔。
嗚唿!吾父憐我,情深似海;吾父愛我,恩重如山。冥府池深,黃泉路遠。我思吾父,寸斷肚腸;我哭吾父,黯然神傷!
梁啟超先生說過: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台。父親是勞動者,勞動者死於作坊,死於田間,死於大地。
父親雖然去世突然,死狀悲慘。但是也算無疾而終,未受病痛折磨,是一種天福吧。生為苦役,死亡可以安閑休息不是一種幸福嗎?
父親現在躺在黃泥洞那塊大地下已經腐爛變成泥土了。其實,死後第三天,盡管棺材他的身邊堆放冰塊,他的臉已經烏黑腫脹開始腐爛了。臉上烏斑就是血衝腦死亡的症狀。天氣炎熱不能久久大家商量葬禮的事宜,找來看地先生,走山選地。算日子、時辰盡快出殯,入土為安。
清晨天色朦朧,韓國良夜裏守棺,正伏在椅子困盹,被人拉起來了,指點他端上父親的遺像,領著弟妹、兒孫輩在門口當街跪送出山。街上哭聲一遍幾天了,韓國良的眼淚還能水線一樣流淌下來。就要起棺,堂屋一片混亂,八個人吆喝一聲,政要起立,有一人抓起一直擺在棺材下那盞煤油燈,用力迅速朝棺材頭摔去,“叭啦”一聲煤油燈碎片射到韓國良跟前。才剛想到結婚那天自己也是這般摔碎一個茶杯時,棺材出門了。這時我看見父親從棺材裏站起來,他望著四周灰色牆壁和黑色屋頂,他的眼神一如母親趕他出家門的表情。我喊他,他不理睬,好象是陌生人,我流著眼淚大聲一聲:爸爸。他卻飄上屋頂,看看大街榕樹天空,棺材走到街口,父親就消失了,從此遠行不再迴頭。混亂中,有人拉起我,我捧著像框,帶著親人隊列,跟著前麵一位挑著畚箕一路上撒紙錢招魂的人,跟著棺材,送父親上路,長眠地下。
路上,韓國良的頭腦又旋轉小時候隨父親清明上墳的情景,父親挑著裝有獻給祖先祭品的籮筐,輕鬆地走在前麵,韓國良扛一把鐵鏟跟在背後。田野裏剛有萌發新綠的景象,玉米長出半尺高了。山坡剌蓬長著一叢叢連片的白色小花,叫不出名字,在清明節它就開放,好像大地也在這個季節為死亡憑悼。
豬頭山腳一塊坡地上就象他家的墓地。六個墳有公、奶、叔公、還有三個輩份更老,他要慢慢想才能叫出正確的稱唿。他用一片肥豬肉擦墓碑,在奶的墳頭找到父親的名字。找到大伯爺、二伯爺,還有姑姑的名字,也還有幾個堂哥堂姐的名字。沒有他的名字。父親在公的墳頭擺下祭品:一隻白切雞、一刀豬肉,紅糯米飯、菜包,燒香點蠟燭,倒酒。又燒了一把香,插了旁邊五個墳頭。請祖先一起來聚餐。
割墳頭草、培土。到周圍尋找砍幾條又直又長的樹枝,在墳頂插長錢。酒過三巡燒完紙錢,父親說,你吃可以吃糯米飯、菜包了。菜包是用煮熱的糯米拌了豬肉、香菇、木耳、碾碎的花生、蔥花……用燙軟的牛皮菜葉包起來,放進蒸籠又再蒸一次,好香啊!坐在草地上,頭上白雲輕絮飄過,陽光溫暖。遠處山坡下開闊地,一條小河逶迤而去。這情景正像一片墓碑寫的:青山秀水擁佳地,祖德先賢傳後人。1972年,農業學大寨,開荒造田。這塊墓地就被村裏農民夷為平地,墓牌被偷走拿去墊橋或是打瓦。父親四周找了幾天,都沒有著落。祖先的遺骸就無從分辨。隻得把地下能夠收集的骨頭分別埋下。
在記憶深處,那一次隨父親去大福大浪村上眾人墳印象已經模糊,半山腰一座大墳,一個莊嚴有模樣的墳台。這是一個很老很老幾乎找不到稱唿的祖宗。周圍幾個村差不多來了兩百人,這些親戚,燒香點炮敬過先祖,就在山坡一塊平地架鍋煮飯炒菜,大家隨便分堆喝酒吃飯。
父親身體一直都很好,想想看八十歲的人還能車送貨上街。他很驕傲。他說:雷唯死了,盛球也早死了,仲寶在家動不得了,嘿嘿。我一天上街吃得睡得沒有事。父親光著膀子,從頸脖上扯下那條髒兮兮的毛巾,雙手攤開蒙在臉上,往腦頂抹去擦汗。然後提水瓢在天井陰暗角落接水籠頭喝生水。背勾之後,胸部更加凹陷下去。兩撮乳頭毛還是長長卷曲著。它怎麽不會跟頭發一樣脫掉呢,思想在頭腦裏搜索,隻有那一次扯父親這撮乳毛讓他驚叫一聲,是自己一生唯一一次與父親頑皮取樂。幾十年過去了,父子缺乏溝通,沒有感情交流。考上大學迴家報喜,難得父親高興關心一次。他說聽講你考上北京哪個大學了咧。就什麽也不問了。最後一個大年三十晚親密接觸來得太遲,人哪,心思總放得很遠,總是不著邊際去追求夢幻一般的幸福,不大理會也不珍惜平凡生活中身邊真實的情感和快樂。
“樹欲靜而風止,子欲孝而父不在。”
時光不可以倒流。
1962年,中央召開“七千人大會”,劉少奇承認“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毛主席違心作了檢查,以退為進。國家經濟困難,有大批幹部、職工被下放。
當時全家生活主要依靠父親工資維持。他下放迴家,全家生活危機,媽和他吵得更兇了。“62年,你媽就開始提出離婚。”父親曾經說過,“她更看不起我,我知道她有別的心思。”
一個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怎麽就偏偏下放他呢?今天走這個單位找這個領導,明天又有人告訴他到另一個單位找誰誰領導。父親就不停寫不停跑。韓國良9歲,上曬樓看見父親端來高凳子做桌子寫申訴信。從榕樹上吹過來的風吹跑已經寫好的幾頁紙。父親抬頭,臉色蒼白變老了許多,他叫韓國良下樓不要吵他。以後上樓,看見父親伏桌寫字他的背影就悄悄下來了。
一麵申訴等消息,父親一麵重操舊業,又做迴肩挑小販行當,一家大人小孩子要吃飯哪。
小販,從中學開始,無數次表格都要韓國良填下這個家庭成份。但小販的地位與貧農一樣,他感到很有優越感的。毛主席著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講過: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是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然而父親卻畫蛇添足的強調要填:肩挑小販。他認為肩挑叫賣比街畔攤售的更辛苦更困難,更具有革命性。
小販跟貧農一樣,誰在剝削壓迫他們?在漫長的舊社會,奶奶做小販養活了四個兒女。父親靠做小販也供養一家人。現在兩夫妻撫摸一個兒子都不容易!韓風快要考大學了,要準備多少錢才能交學費,供他四年開銷啊!這一點,韓國良認為自己比父親差多了。
反思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那些崇高思想在人們心中破滅的罪魁禍首應該是斯大林。無容置疑,追根索源,是列寧的階級學說階級鬥爭理論造成了後來的混亂和災難。現在有的學者還置疑馬克思,馬丁教授在《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一文中,稱《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已失去了有效性,已經過時了。當然,現在經濟倫理價值觀已經動搖:雇傭不再視為“剝削”,利潤刺激不再是罪惡,貧富差距也不再是“社會不公”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時期,共產黨是否可以換個名稱呢。
一切亂套,真理和謊言,上帝和魔鬼,是一張紙正麵和反麵。父親又拿起肩擔籮筐,走上他少年時代就非常熟悉的道路:跑三防。這個九萬大山之下融水縣的一個古鎮,就象他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碼頭,時時需要在這裏靠岸。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小販已不再是革命依靠的力量,而是一種投機倒把的行為。父親必須早出晚歸晝伏夜行,象當年逃征兵一樣小心挨抓。韓國良忘記不掉那晚上下很大的雨,韓國良和媽媽守在堂屋等爸爸迴家。媽媽說:她眼皮一直在跳,會不會出什麽事,這麽晚了還沒迴來?煤爐已以添過了濕煤。陰陰沉沉地有一股硫磺的氣味嗆在屋裏。煤油燈如豆的燈芯在風中搖晃著黃色的火焰。“嘩嘩”的雨聲中有踩過大街雨水“嚓嚓”腳步聲傳來,兩個人心中不由暗喜,直到腳步聲從家門口消失,又沉寂於無名的恐慌裏。出了什麽事?是不是被人抓了?韓國良心裏想,正常父親是淩晨出門,第二天天黑迴家的,現在都半夜了,他也不敢去睡,心裏有一種就要失去父親的恐懼。
這一迴腳步聲在家門口停住了,剛一有敲門聲響,媽媽就打開大門,一陣風把韓國良提在手裏的煤油燈差點吹滅,他連忙用手護住燈苗。擔子放下,父親一聲沉重的歎息,全家人的心都放下來了。他象一個雨人,衣服全部濕透。解放鞋也是一腳水漿。籮筐腳淌下了一灘水漬。“唉呀,”父親說,“山路被水淹了,我繞中寨那邊迴來。”
籮筐用兩頂雨帽蓋住,不知道挑迴什麽貨。韓國良用燈芯接火點亮另一盞小燈去睡覺了。那一晚他看到母親焦急,父親要真有什麽危險,她也不會不在乎的。有時候想起這件事,他還真想對父親說:媽媽也還是有關心你的時候。
父親死於1996年8月中旬。
春節迴家看到父親的體態,韓國良心裏“咯噔”了一下,有了不祥之感。但又認為人終老之前,象父親這樣的身體,總會有一個病的過程吧?那時請一個長假迴來服侍老人陪他聊天。想不到,父親竟突然走了。8月中旬天氣炎熱,他照樣中午走街賣貨。固中暑引發腦溢血,晚上,還在整理的貨物,即堂屋倒地不醒,第二天才被人發現。
韓國良當時還在桂林出差,處理一家冶煉廠業務。在山上唿機信號不好,很晚才接到消息。電話號碼顯示是老家隔壁打來的,他心中就有不祥之兆。接通電話,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你父親昨天不在了,你趕快迴來……他感到腦子一片空白,整個世界坍塌不複存在,“你聽到我講話嗎?喂,喂……”晚餐桌上他不動一點筷子,恍恍惚惚等待司機吃飽加油坐進吉普車連夜狂奔,迴到家隻能在未上漆的棺材裏看到父親憂怨沉默的麵容。他的眼淚又象河流似的淌下來了。從接到消息那一刻,他就感到自己垮掉了,象丟了魂失去知覺似的,一路無言悲傷流淚,頭腦裏盡是父親記憶的碎片。吉普車強烈的光柱穿不透眼前黑沉沉的一片,透過車窗的微光,迎麵晃過來父親慈祥的麵孔,他越來越憔悴越來越容易發火了,但他還是很溫柔地說,你迴來我支持一點,在老家起房子……複婚吧,可憐兒子……
父親不管什麽事都答應你,你不要走……
父親是他的心,他的身體,他的靈魂。父親是他自己。父親死了,他也是一具僵屍了。
為什麽在此刻,如此悲痛的時候,才深深體驗父親之愛,才這樣追悔莫及地思念父親?這麽多日子,他活著的時候,他滿臉愁容的時候,為什麽不能把他擁抱起,說一聲:
我愛你!父親,我愛你!
第二天,韓國良迴憶父親一生,寫下一篇祭父文。
……吾父兩歲失嚴,孤苦零丁。十二歲謀生以肩挑走販為業,……中年遭婚變失業,一生坎坷,世間艱難困苦備嚐……
……天地有情乎?天地無情何以為天地?!天地有情何以獨薄吾父?!
嗚唿!我乞吾父:若有來生,願作君子;再作君子,倍奉孝悌;嘻戲追趣,繞父膝間;風雨炎日,伴我父側;新茶熱飯,偎父床畔。
嗚唿!吾父憐我,情深似海;吾父愛我,恩重如山。冥府池深,黃泉路遠。我思吾父,寸斷肚腸;我哭吾父,黯然神傷!
梁啟超先生說過: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台。父親是勞動者,勞動者死於作坊,死於田間,死於大地。
父親雖然去世突然,死狀悲慘。但是也算無疾而終,未受病痛折磨,是一種天福吧。生為苦役,死亡可以安閑休息不是一種幸福嗎?
父親現在躺在黃泥洞那塊大地下已經腐爛變成泥土了。其實,死後第三天,盡管棺材他的身邊堆放冰塊,他的臉已經烏黑腫脹開始腐爛了。臉上烏斑就是血衝腦死亡的症狀。天氣炎熱不能久久大家商量葬禮的事宜,找來看地先生,走山選地。算日子、時辰盡快出殯,入土為安。
清晨天色朦朧,韓國良夜裏守棺,正伏在椅子困盹,被人拉起來了,指點他端上父親的遺像,領著弟妹、兒孫輩在門口當街跪送出山。街上哭聲一遍幾天了,韓國良的眼淚還能水線一樣流淌下來。就要起棺,堂屋一片混亂,八個人吆喝一聲,政要起立,有一人抓起一直擺在棺材下那盞煤油燈,用力迅速朝棺材頭摔去,“叭啦”一聲煤油燈碎片射到韓國良跟前。才剛想到結婚那天自己也是這般摔碎一個茶杯時,棺材出門了。這時我看見父親從棺材裏站起來,他望著四周灰色牆壁和黑色屋頂,他的眼神一如母親趕他出家門的表情。我喊他,他不理睬,好象是陌生人,我流著眼淚大聲一聲:爸爸。他卻飄上屋頂,看看大街榕樹天空,棺材走到街口,父親就消失了,從此遠行不再迴頭。混亂中,有人拉起我,我捧著像框,帶著親人隊列,跟著前麵一位挑著畚箕一路上撒紙錢招魂的人,跟著棺材,送父親上路,長眠地下。
路上,韓國良的頭腦又旋轉小時候隨父親清明上墳的情景,父親挑著裝有獻給祖先祭品的籮筐,輕鬆地走在前麵,韓國良扛一把鐵鏟跟在背後。田野裏剛有萌發新綠的景象,玉米長出半尺高了。山坡剌蓬長著一叢叢連片的白色小花,叫不出名字,在清明節它就開放,好像大地也在這個季節為死亡憑悼。
豬頭山腳一塊坡地上就象他家的墓地。六個墳有公、奶、叔公、還有三個輩份更老,他要慢慢想才能叫出正確的稱唿。他用一片肥豬肉擦墓碑,在奶的墳頭找到父親的名字。找到大伯爺、二伯爺,還有姑姑的名字,也還有幾個堂哥堂姐的名字。沒有他的名字。父親在公的墳頭擺下祭品:一隻白切雞、一刀豬肉,紅糯米飯、菜包,燒香點蠟燭,倒酒。又燒了一把香,插了旁邊五個墳頭。請祖先一起來聚餐。
割墳頭草、培土。到周圍尋找砍幾條又直又長的樹枝,在墳頂插長錢。酒過三巡燒完紙錢,父親說,你吃可以吃糯米飯、菜包了。菜包是用煮熱的糯米拌了豬肉、香菇、木耳、碾碎的花生、蔥花……用燙軟的牛皮菜葉包起來,放進蒸籠又再蒸一次,好香啊!坐在草地上,頭上白雲輕絮飄過,陽光溫暖。遠處山坡下開闊地,一條小河逶迤而去。這情景正像一片墓碑寫的:青山秀水擁佳地,祖德先賢傳後人。1972年,農業學大寨,開荒造田。這塊墓地就被村裏農民夷為平地,墓牌被偷走拿去墊橋或是打瓦。父親四周找了幾天,都沒有著落。祖先的遺骸就無從分辨。隻得把地下能夠收集的骨頭分別埋下。
在記憶深處,那一次隨父親去大福大浪村上眾人墳印象已經模糊,半山腰一座大墳,一個莊嚴有模樣的墳台。這是一個很老很老幾乎找不到稱唿的祖宗。周圍幾個村差不多來了兩百人,這些親戚,燒香點炮敬過先祖,就在山坡一塊平地架鍋煮飯炒菜,大家隨便分堆喝酒吃飯。
父親身體一直都很好,想想看八十歲的人還能車送貨上街。他很驕傲。他說:雷唯死了,盛球也早死了,仲寶在家動不得了,嘿嘿。我一天上街吃得睡得沒有事。父親光著膀子,從頸脖上扯下那條髒兮兮的毛巾,雙手攤開蒙在臉上,往腦頂抹去擦汗。然後提水瓢在天井陰暗角落接水籠頭喝生水。背勾之後,胸部更加凹陷下去。兩撮乳頭毛還是長長卷曲著。它怎麽不會跟頭發一樣脫掉呢,思想在頭腦裏搜索,隻有那一次扯父親這撮乳毛讓他驚叫一聲,是自己一生唯一一次與父親頑皮取樂。幾十年過去了,父子缺乏溝通,沒有感情交流。考上大學迴家報喜,難得父親高興關心一次。他說聽講你考上北京哪個大學了咧。就什麽也不問了。最後一個大年三十晚親密接觸來得太遲,人哪,心思總放得很遠,總是不著邊際去追求夢幻一般的幸福,不大理會也不珍惜平凡生活中身邊真實的情感和快樂。
“樹欲靜而風止,子欲孝而父不在。”
時光不可以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