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春去夏至,安陸城的天氣逐漸熱了起來。眨眼之間,楊承祖抵達安陸興王府任職,已經將近一年時間。那場給安陸帶來了巨大傷害的叛亂,於朝廷層麵,卻不過是水麵微瀾,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雖然從局麵上看,這場叛亂導致了數名朝廷命官殉職,無數百姓受難。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這場叛亂並沒有對整個戰略布局造成什麽太大影響,甚至於連朝廷大軍都沒出動,不過是襄陽出動了一個天威營,就把叛亂勘平。


    以這個朝廷的高度,大明每年發生的這種級別的民變都不知道有多少,這不過是其中之一,並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太多重視。


    至於這其中王府的奮戰又或者是鳳立鬆部反水帶來的意義,都在逐層的報告中逐漸稀釋,最終到達正德眼前的,也不過就是一場規模略大,為禍也略大的民變而已。楊承祖以及興王府並沒有因為這次勘亂的貢獻而得到朝廷方麵的嘉獎,湖廣地方衙門,也沒因此受到什麽責罰。


    不過正德基於湖廣發生的這起民變,也做出了安排,一方麵興王府的護衛編製從原本的一千五百人增加到兩千五百人,另一方麵又將安陸衛置於興王府的暫時指揮之下,以確保王府安全。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楊承祖這個四品王府儀衛正,卻成了鳳立送這個三品指揮使的上級這種局麵。


    不過這說來也不奇怪,大明的官比的是差遣而不是品級,一個正七品巡按,可以對這個一個四品知府發號施令指手畫腳,他一個四品儀正指揮一個三品指揮使,倒也不算違和。


    世子朱厚熜襲爵的事還是沒有下文,據說是被一些人給攔了下來,倒不是說能破壞掉,總之能拖著就拖著。不用說也知道,這事的背後,少不了張太後以及張延齡等人的影響,也正因為此,現在王府的擔子,主要還是壓在了楊承祖的身上。


    鐵珊瑚生了個女兒,算是楊家三代的長女,柳氏喜歡的像個寶一樣,把個小奶娃成天放在自


    己身邊不放。而郝青青、李玉娥也快生了,想來楊家很快就會熱鬧起來,小美娥也不愁沒有玩伴。


    長壽郡主那邊礙於身份,雖然與楊承祖打的火熱,但是終究不敢懷上孩子,隻能用各種方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趙幺娘和李月娥卻是急著要孩子,一直沒能要上。


    封神演義、精忠全傳兩部大部頭的超長篇話本在安陸開始發行,現在連湖廣一省,都已經流行起楊承祖的著作。順帶的短篇話本,也推出了十幾個,其中既包括了妒夫羅賽傲,烈女楊脂等,也包括了名為福公案的探案故事。


    他這些故事或獵奇,或故事曲折,銷路都不錯。除了寫書帶來的收入外,更重要的是,他在書中倡導的那種,輕視貞節,注重內心堅貞的取向。這種取向於眼下的輿論大環境可以算是離經叛道,可是對於遭受兵火荼毒的安陸來說,卻是收獲了最多的口誅筆伐同時,也收獲了極大的銷量。


    那些被大戶人家處理掉的女人,不過是受害人中的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人則是有著身份家族等因素,又沒自盡,隻是偷偷的壓下那段過往,然後努力忘掉那段過去選擇堅強的活下去。這些話本的出現,於她們而言,算是一種精神上的巨大慰籍,讓她們找到了精神上的支柱,因此於明麵上對這種話本大加斥責,不過私下裏,卻悄悄的珍藏起來,看了又看。


    孫家那邊,倒是沒有趁著過年的時候,借機提出結親的事,孫交作為一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有著足夠的沉著,並不急著把女兒推銷出去。或者說,他有著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相信在大勢麵前,楊承祖並沒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楊家已經搬進了王府裏,不過與孫家的往來,並沒有因為這種搬家而疏遠。楊家現在已經在安陸購買了十餘頃田地,在農業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隻有多買田產,才能保證家業穩定,這些地產如果不是有孫家支持,也不是那麽好買的。


    乃至於管理佃戶,以及經


    營鋪麵時,孫家也出麵給了盡可能多的支持與幫助。兩下裏的關係,現在依舊屬於親密夥伴,在安陸的士紳階層中,也把楊承祖看做了孫家的東床快婿看待,來往時,也多以這種態度結交。


    孫雪娘依舊經常來來拜望柳氏,說一些話,放一些禮物,相處的十分得體。既可以看做是晚輩拜見長輩,也可以看作未來兒媳來拜見婆母,其中分寸恰倒好處,誰也說不出什麽。


    楊承祖的文名越來越響亮,不知是多少安陸名門閨秀的夢裏人,她身上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不過作為孫交的女兒,她自信有把握應付這種局麵,這一仗的贏家注定是自己。


    時令已接近端午,儀衛所衙門內,楊承祖穿著官服,手中拿著塘報,正在念叨著戰爭的最新進展。而旁聽的,除了儀衛司的一眾軍官外,還多了一個身體單薄的年輕人:蔣大郎。


    經過王府保衛戰之後,他不再對楊承祖隱瞞身份,直接承認了自己就是興王世子。楊承祖表演了一番不勝惶恐的戲碼,對方也表現出了足夠的雍容與大度,接下來就是君臣盡歡,大家依舊保持著這種來往。


    按著世子的要求,希望在其他人麵前繼續保持蔣大郎的身份,不想被區別對待。自己想和楊儀正做兄弟,而不隻是做君臣,楊承祖的表現,也確實是把他當做了陸炳的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兄弟。除了應有的尊敬外,並沒有過度的恭維。


    這種尺度拿捏讓朱厚熜心內頗為受用,覺得這個大臣是自己靠著人格魅力籠絡而來,與自己的身份無關。


    眼下江南第一等的大事,就是對寧王作戰的戰局,像是這種塘報,是楊承祖從知州衙門拿過來的。分析戰局,大家揣摩戰爭走向,對下一步的戰爭進行猜測已經成了王府中人的樂趣之一。


    今天看著他手中的塘報,朱厚熜關切的問道:“楊兄,如今戰局如何?是否就像你之前說的那樣,官軍不日就會克複全境,一戰成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王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梁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梁生並收藏錦衣王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