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朕準備設一講武堂,從軍中挑選將領擔任老師,武將勳爵子弟通過蔭封入仕和武舉成績優異者,在授予實職前都需入講武堂學習。”趙興說道。


    “陛下,國子監已經設了武學,若是再設講武堂二者就有些衝突了。”曾公亮說道。


    趙興這麽做雖然看似限製了武將勳爵子弟蔭封,好像是在打壓。


    可趙興卻表現了對武舉的重視,頗有重武的意思。


    拋開文人的身份,從長遠考慮,曾公亮也認為防備武將很有必要。


    “曾愛卿也覺得武將應該打壓麽?”趙興淡淡道。


    “這…”


    曾公亮一臉驚駭,他沒想到趙興竟然問出了這麽尖銳的問題。


    大宋之所以說是重文輕武,並沒有說重文抑武,就是因為大宋皇帝從沒有親自打壓過武將。


    至少明麵上並沒有,而是重用文人,以文領武。


    “愛卿是樞密使,這裏隻有朕與愛卿,談談無妨。”趙興擺手道。


    “陛下,自古以來王朝眾多,若是算上那些割據一方,未能一統的那就更多了。而這些王朝的滅亡,雖然不能全部說是武將的原因,但是都有一些聯係。因此武將不得不防!”曾公亮說道。


    “確實,許多朝代更迭和武將擁兵自重有關。可漢高祖也是等到鳥盡才弓藏,大宋如今強敵在側,養兵百萬,別說遼國了,就連西夏都打不過。


    如今兩國內部各有問題,三國還算和平。可將來一旦出現一個新的強勢國家,還能保持和平麽?


    屆時大宋都有覆滅之危,打壓武將不覺得可笑麽?”趙興冷笑道。


    大宋文風鼎盛,也湧現出許多能臣。


    甚至不乏範仲淹,王安石這種變法圖強的。


    可兩宋期間,從來沒有文人想過改變重文輕武的局麵。


    並非是顧忌什麽,而是在文人的觀念中就瞧不起武將。


    韓章是忠臣麽?肯定是。


    但是韓章就曾喊出那句:‘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兒’。


    若是天下太平,趙興一樣會限製武將。


    文臣弄權,無非就是專權,正在謀反取而代之的很少。


    但是武將官職越高,就意味著掌控的兵馬越多,很容易滋生出野心。


    即便謀反失敗,也會給天下帶來極大的損害。


    退一萬步講,武將掌控大量兵馬,沒有生出野心,一樣會惹的皇帝忌憚和針對。


    武將為了自保,造反都是必然的。


    因此限製武將並沒有問題,可那是在天下太平之後的事。


    “可是…”


    “沒什麽可是的!”


    趙興起身,堅定道:“曾愛卿,沒有千年不滅的王朝,大宋是,遼國也是。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後,新建立的王朝都充滿了進取之心。與其讓大宋滅在異族手裏,朕寧願滅災漢人手裏,如此天下最起碼還是漢人的天下!”


    曾公亮聞言沉默了,雖然他覺得趙興所言有些杞人憂天了,畢竟大宋四周能夠占領的地盤就那麽多。


    所有的地盤都有主了,相互牽製,很難在誕生新的勢力了。


    即便有變化,也不過是內部爭鬥罷了。


    不過趙興的一番話,卻聽的他有些熱血沸騰。


    趙興要是知道曾公亮的想法,肯定苦笑不已。


    女真人建立金國的過程確實有些玄幻。


    起兵之初隻有兩千五百人,才擴充到三千多人,就麵臨遼國十萬大軍的圍剿,結果還打贏了。


    要知道,當時雙方的兵馬差距可是近三十倍。


    曆史上不乏一些以少勝多的戰例,兵力懸殊十幾倍數十倍的也有不少。


    但要知道,幾萬和幾十萬的兵力懸殊雖然也大,但是和幾千對十萬並不是一個概念。


    兵力基數越大,非常考驗將領的掌控能力,同時破綻也更多。


    李世民同樣也曾以三千破十萬,但是在趙興看來,二者難度並不一樣。


    要知道李世民率領的可是最精銳的玄甲軍,不僅士卒精銳,武器盔甲更是頂尖的。


    而完顏阿骨打起兵的時候,就連女真各部都不看好他,直到他打贏這一戰才開始支持他的。


    當然了,那時候的遼國已經腐朽,軍隊戰力也比不過當時竇建德的兵馬。


    而且不是一個時代,並不能以戰果來評判高低。


    但這並不能否認完顏阿骨打軍事上的才能。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金國後麵,還會出現一個比完顏阿骨打更玄幻的人物。


    大宋若是不圖強,哪怕將來不偏安一偶,滅亡也是遲早的。


    趙興從沒有想過大宋會千秋萬代,他能夠接受大宋的滅亡,卻不願意讓異族統治。


    遊牧民族和漢家王朝天然對立,漢人視遊牧民族為蠻夷,遊牧民族視漢人為兩腳羊。


    異族入侵中原,都是無盡的掠奪和殺戮。


    雖然王朝更迭一樣要死很多人,但是相比較異族動輒屠城,還是要少很多。


    “陛下,如此百官們不會答應的。”曾公亮說道。


    “朕知道。”趙興點了點頭道:“但是朕並沒有想讓武將蓋文臣一頭,或者和文臣平等的意思。隻是想培養選拔一些基層將領,不至於讓軍中全是一些屍餐素位之人!”


    趙興是想改變武將的地位,卻還不至於天真到想讓武將和文臣平起平坐。


    別看趙興登基後,殺了一些文官,如今朝中官員對他的一些政令反對之聲不大。


    這一切都是因為趙興沒有觸動文官的核心利益。


    朝廷清查田畝,對於官員來說影響並不大。


    官員的族人雖然也有吞並土地,但是在清查田畝之事不可逆的時候,這些官員都通知家族配合。


    畢竟田地每年產出才多少,他們雖然也覺著肉疼,但是還不至於為了這點利益和趙興翻臉。


    而趙興整頓吏治,也就是在考評上嚴格了一點罷了。


    對於官員來說,他們最看重的還是蔭封和文官的地位。


    隻要這兩點不改變,其他的他們願意讓趙興去折騰。


    最好折騰出亂子來,趙興才能老實下來。


    趙興之所以和曾公亮說這些,就是想通過他告訴百官自己的決心和目的。


    “若是如此,朝中官員倒是不會太過反對,臣遵旨。”曾公亮應道。


    “那曾愛卿就盡快擬個詳細的章程出來,送給朕過目。”趙興說道。


    “臣遵旨!”曾公亮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是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霜戀舞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霜戀舞曲並收藏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