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近了。
僧人右手持拂塵,左手持經卷,其眉目疏朗,相貌端嚴,身背經篋,經篋中清晰可見一卷卷經書。
武贏天略有憐憫地心道:“哦……是個苦行僧。償”
忽然間,孤陋寡聞的“她”發現了新大陸:奇怪,是和尚不假啊,可他的頭頂上為何沒有戒疤攖?
(注釋:佛教本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不會出現戒疤。)
“她”再仔細去看……
在僧人頭的上方,從經篋上部垂吊下一盞小燈。僧人的耳朵穿有大耳環,頸項上掛有由九個骷髏組成的串飾。他的腰上還懸有長六指,彎曲如鳥羽,用於裁衣、剃發、剪爪的大戒刀。
這位苦行僧用淡淡的目光不經意地看了看這個耀眼的美貌姑娘,然後又目視前方。他的步伐堅定而有節奏,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可容足暢行的路道狹窄。
所以……
這兩人幾乎是擦身而過。
嚴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戒律叫這位僧人無視對方迷離常人的容貌與體香。
“誒師父,師父請等一下。”
他聽聲頓步,微有猶豫,然後才轉身施禮問:“南無阿彌陀佛,請問女施主喚貧道有何事?”
本欲問路的武贏天聞聲不解了,反問道:“你不是和尚嗎?怎麽與道士一般稱自己作貧道,而不喚作貧僧?”
那僧人神色篤定,念經似地迴解道:“南無阿彌陀佛,沙門名乏,那名道,斷一切乏,斷一切道,以是義故,名沙門那。沙門者,雲乏道,亦雲息心。乏道者,以道斷貧乏也。貧道者,乏聖道之義……”
一問激出喋喋不休的經文!
“妖精”聽得快暈了過去!
“她”趕緊手腳並用地叫停:“師父,我錯了,這個問題我不問了。另外問你個問題,可以嗎?”
對方即刻斂收了前言,透出其並不呆板,很明理。
“女施主請講。”
“這裏是什麽地方?”
“觀地形,當是鴻池穀。”
“鴻池穀?”
“她”還是糊塗,“這鴻池穀又在什麽地方?”
“姑藏。”
“姑藏?”
“她”依舊不明白自己所在的地理方位,“這,這姑藏又處在什麽地方?”
一問再問,一答再答,依然是無法行終結。
這下輪到僧人迷惑了,而且是相當地迷惑!
一個美貌弱身的孤女子突現於荒野本就令人相當費解,可她竟然還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此事非同一般,這其中必有蹊蹺。
大乘佛教本就是要渡人,開悟眾生,而眼前之人正需要自己以佛法去渡之化之。
和尚不再迴答問題,而是反過來問話,為了讓對方感到親近,他旋即采用了雲南一方的腔調。
“聽口音,女施主當是滇部人氏,不知女施主是因何故不遠萬裏地到達的此地?”
熟悉的口音叫武贏天瞬間心熱,“她”歡道:“咦,師父也是雲南人呐?”
僧人閃過一絲微笑,“女施主誤會了,貧道是洛州緱氏人,道發長安神邑。”
“哦。”
“她”小有失望。
他未獲答案,再次相問:“女施主是南疆人,請問是因何故不遠萬裏地到達的此地?”
“這個,這個……我是從上麵來的。”
著個問題實難迴答,於是武贏天隻好囫圇應付,在說話的當口還舉手用食指戳了戳渺茫的天空。
僧人的眼珠順著美女的手指動蕩了兩下,他飄然地觀了觀上天,啞了。
爾後,疑竇眾生之人不由得仔細去觀摩這位自稱是來自天上的怪女子。
其心想:“難不成她是來自天宮的仙女麽?要不……她就是個心智蒙蔽不清的病人?”
為了求證該女子是否為無法正常交流的病人,僧人道:“請問女施主尊姓玉名?”
武贏天心下嘟囔。
“我問他此地的方位,他卻接二連三地反過來打聽我的情況,這是做什麽?”
“唉,上次相遇孫道長時險些毀了贏溪師父的名譽,這一次又遇見個和尚,這要是萬一……”
“唉,可是我的名字太野,與自己的外在身份不符,管它了,還是用師父的名號,一個偶遇的和尚而已,想必也臭不了師父的名聲。”
要問就互相問,這才符合常理。
“她”道:“師父,我叫贏溪,你呢?”
“延西!”
僧人聽音造字,恍惚了,然後急忙屈身蹲下。
“她”正納悶對方的怪誕舉止,卻見……
他於地麵的浮土上寫出“延西”這兩個字。
心動之僧追話問:“不知女施主的姓名是否就是此二字?”
武贏天知道他是誤解了,卻又不想去給一個陌生人明示。
於是……
“她”不以為然道:“哦,可不就是這兩字。”
僧人起身,抬頭去望西天。
他的心中狂卷起問形浪花。
“這個碧玉年華的女子到底是什麽人?”
“她不但來曆迷霧重重,其名字更是奇怪,怎麽會與自己的夢想如出一轍?這是上蒼的指示,佛祖的暗示,還是……”
見他在出神,而沒有迴自己的話,武贏天暗下很不舒服。
“她”催促道:“喂,師父,說話呀……我當如何稱唿你才是?”
點醒之下,和尚也知道自己失了態。
他麵顯愧疚地迴道:“南無阿彌陀佛,貧道法名玄奘。”
玄……奘!
唐……僧!
聽到“玄奘”二字,“她”驚得熱血狂沸,表情現出百般變化,就如同真的妖精那般非比尋常!
“什麽,你你你……你就是欲去西天取經的唐僧!”
一個乍識的陌生女子竟然知道自己的底細,玄奘方寸大亂,隨即跟著她一起妖了臉,兩人皆屬不定。
畢竟有著深厚的佛家修行,玄奘轉眼便歸了定。
“南無阿彌陀佛,貧道確實欲行往婆羅門國求取真經。”
他述理地斤斤計較道:“唐僧有千千萬,貧道隻是其一,萬不敢涵蓋代稱。延西女施主還是喚貧道的法名,直唿玄奘比較妥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念想到自己居然碰到了家喻戶曉的唐僧!
而且他與傳統杜撰的奶油形象大相徑庭!
這份雙重刺激是何其的強烈!
武贏天如範進中舉般混沌了……
瘋瘋瘋!
傻傻傻!
形同智藏的“她”長笑不已,從站姿笑到彎腰,再到蹲勢,最後幹脆一屁股坐到地上,撒嬌般地左歪歪,右扭扭。
嚴重錯愕的玄奘心有不小的疑惑,開口問了對方好幾次,她是因何獲知自己是行往西域的僧人的?
但除了瘋子般的笑聲之外,他沒有得到任何的迴答。
唐僧料想此女確實異於常人,隻好搖搖頭歎息而去。
“妖精”本想迴話和跟上的,無奈笑得太甚,身體完全不聽使喚。至於自己為何會在突然之間變得這樣癲癲狂狂連自己都匪夷所思。
僧人從一個視野中的黑點而來,又變為一個視野中的小黑點而去。
直到人影即將消失的前刻,笑妖才算是在遇冷失落中恢複了正常。
武贏天瞅著他離去的方向抱怨道:“哎呀這個玄奘好奇怪,去西天路途漫漫,可也不用這麽慌張吧!好歹我也貌似孤身一人的女子,等等又會怎樣,這也太沒禮貌了。”
牢***歸牢***,不代表厭惡。
內心滿是興奮的人已然急急趕追而去,因為生怕嚇到這位令人景仰的高僧,“她”沒有啟用便利的輕功。
“玄奘師父,玄奘法師……等等我。”
喊停了人,武贏天上前不住地責怪。
“喂,玄奘師父,你這和尚怎麽能這樣啊?話都沒說完就自個走了,還是出家人呢,好不近人情,一點憐憫之心都沒有。”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迴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你好歹也珍惜一下這扭斷脖子的迴眸嘛。”
話透心智,語明思維。
原來,此位延西女施主並非是神智不清者。
玄奘聽罷,此前凝起的一番揪心當即自解。
他僧禮道:“女施主責怪的極是,玄奘確為行事不周。貧道乃是由於使命在身,實在耽誤不得,還望女施主宅心見諒。”
因為兩人的年紀差別不大,武贏天在內心裏與他很親近,甚至有種朋友間的舒爽,“她”希望說話時能直接和方便些。
“玄奘師父,求你件事,能不說南無阿彌陀佛麽?佛在心中即可,別總是掛在嘴上。”
說著,其神色已微絢,“還有啊,你直接喊我的名字好了,老是女施主女施主的,聽上去甚是別扭。”
唐僧沒有依“她”的話,雙手合十道:“南無阿彌陀佛,女施主若是沒有別的事,貧道告辭了。”
他說走就走,把武贏天氣得要命。
“她”使步緊緊跟在旁邊,小起碎叨。
“你這和尚好沒禮貌,老是平白無故地將人丟去一邊晾著。”
“你一個人去婆羅門國求取真經既危險又孤獨,就不怕呀?”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照顧,要不這樣……我陪你一起去吧。”
玄奘聽了好像沒聽見一樣,繼續匆匆趕他的路。
“她”攆著背影苦笑著不住地嗔話。
“嗬,你這唐僧好大的架子啊,隨隨便便就將一個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姑娘棄之不顧,你就不怕我被壞人給欺負了麽?”
“哼……這事就不說了,人家和你好生說話來著,切,居然連半句話都不迴,哪還像個出家人?”
他忍不住迴話了,不過是目視前方甩過來的,“女施主並非一般人,所以貧道隻得區別對待。”
“我哪裏顯出非一般人了?”
話還是側飛,“女施主的相貌,駭人的笑聲笑法,走路的虛飄姿勢,說話的莫名方式,處處都與眾生不同,無一不透出異界的邪氣。”
“你……你是說我是妖精?”
他終於斜眼看了一下人,“女施主既然自稱是從天上來的,那還會是什麽?”
“神仙啊!好歹你也是個修行的和尚,怎麽不說我是下凡的仙女,或是菩薩?”
玄奘的腳步片刻不停,似乎還有加快的意味。
他道:“僅是名字像而已。”
“什麽,名字?我的名字哪點像仙女了?”
說到這裏,唐僧“噌”地停住了腳步。
他正色肅言道:“南無阿彌陀佛,延西女施主請迴吧,貧道無心與你交談,況且我一個和尚身邊跟著個妙齡女子,叫別人看見了成何體統?”
武贏天不想自己會被人討厭,“她”苦澀地問:“唐僧,你這是在下逐客令嗎?”
“算是吧,女施主請自重,貧道告辭。”
他走了。
她沒動。
待人遠去,被迫自重的“妖精”才禁不住在背後嚼舌頭。
“什麽意思,我哪裏得罪他了?我好心好意想護送他去婆羅門國取經,他卻叫我自重,這都什麽跟什麽呀!唉,是不是和尚都很固執?一點都不通情理,真是好心沒好報,氣死人了!”
大唐高僧又成了幾乎消失的黑點,他在這兩麵峭壁的險關隘道裏顯得是那麽微不足道。
武贏天此前畢竟是激動過度,當人平靜少許之後,被激動衝昏的頭腦也漸漸理智起來。
“她”沉下心來主動去理解與揣測對方的行為。
“玄奘是一個目標很堅定的高僧,來自沿途的無端打擾於他來講是能免則免,能少便少。像自己這樣一個年輕女子狀的人伴隨其左右確實可笑,不容世俗之下簡直將人變成了花和尚。”
“唉……隨他去吧,能觀其人睹其麵已是此生的萬幸!”
“反正唐僧取經成功在曆史上是早有定論,他雖然一路艱辛,卻總能化險為夷,自己何須自作多情,畫蛇添足地橫插上一腳。”
歎完,“妖精”帶著傷感轉身背道而行,念念不舍卻又無可奈何。
散漫的腳步中夾雜著惆悵,“她”毫無目的地走了約莫小半個時辰,許多的往事和記憶片段不斷地浮現在渺茫的眼神中。
“咯噠……咯噠……”
其身後傳來陣陣由遠至近的馬匹暴踏之聲。
武贏天知道是來者是數人數馬,但卻懶得迴頭去理會,因為眼下沒心情。
很快,這個馬隊就將孤身女子團團圍住,他們用本地方言互相大聲笑道。
“妖精”的耳朵裏盡是些唧唧咕咕的聲音,“她”半個字也沒聽懂,這才抬了抬眼皮去打量這夥貌似有不良意圖的人馬。
寒光渾地疾掃!
武贏天的眼睛定格在了其中一人的身上……
這個麵黑的彪形大漢身後不但有個垂吊著一盞小燈的經篋,其頸項上還掛有由九個骷髏組成的串飾,腰上更懸有那把長六指,彎曲如鳥羽的大戒刀。
眼熟的東西叫“她”心下大驚:“糟糕!這些不都是唐僧的隨身物件嗎?這幫混蛋居然連和尚也搶,好無人性!”
“妖精”開口問:“喂,你們剛才是不是搶劫了一個僧人?”
“嘰裏呱啦……”
很明顯,雙方語言不通,誰也不明白對方在說些什麽鬼話。
語言不通,動作來說話。
“她”身後的強匪在自己人的說話聲中“唿啦”地湧上前……
馬到。
人到。
手到。
一隻長滿黑毛的大手跟著從背後招唿過來。
其意圖很明顯,對方隻是個手到即可擒來的孤身美貌弱女子,屬於送到嘴邊的撿漏。
窈窕淑女,就連君子也好逑,更何況劫匪,他們豈肯容自己擦身錯過,當然要拿下。
“找死!”
“啪啪啪啪……”
“撲通、撲通、撲通……”
六人全都身形蠻跌,落於馬下。
“她”迅閃身影,在眨眼間就用藥王傳予自己的劈砍經脈手法將所有人製服,同時將唐僧的九骷髏串飾和大戒刀取於自己手中。
“駕!”
“咯噠……咯噠……”
由於擔心唐僧的人身安全,武贏天片刻也不願耽擱,“她”騎上那匹拴有經篋的馬,另外又牽上一匹強壯的大馬,雙馬奔騰地調頭行往他所離去的方向。
“咯噠……咯噠……”
跑了不大會工夫,“她”看見了狂跑中的唐僧,這高懸著的心方才落下來,雙方是迎麵對衝而奔,身影迅速擴大。
“籲……”
雙方靠身而停。
玄奘率先開口,他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南無阿彌陀佛,延西女施主,你竟然無事啊!貧道擔心這幫賊人對女施主不利,這才急急折身趕來。”
武贏天未曾想到待人冷漠的唐僧竟然在危險時刻還會掛念自己的安危,甚至是不惜勞費腳力地逆向疾跑而來,其心中登時湧起一股熱流。
“她”感懷地笑道:“唐僧,你不是說我是妖精嗎?既然是妖精,那就隻有我對他人不利的情形,哪有他人對妖精不利的道理?”
“妖精”迅速躍身下馬,並將那九骷髏串飾和大戒刀遞過去。
“她”的打趣之聲隨即言出:“快拿迴去吧,要是沒這些東西,你根本就不像個和尚,卻像是個掉光了頭發的走腳俠客。”
玄奘感激而又不苟言笑地將物件接迴,從容穿戴好。
爾後,其躬身雙手合十道:“玄奘多謝延西女施主!”
物件失而複得雖為莫大的喜事,但其中也不乏蹊蹺,而且是大蹊蹺。
他話鋒忽然一轉,疑惑地問道:“誒,不知延西女施主是如何應付的此幫惡徒?既討迴了東西,還將他們座下的馬也給牽了兩匹來。”
自從結識孫思邈這個道人起,武贏天就知道出家人會擔心什麽。
“她”心存忌憚地道:“你這個大和尚就放心吧,我這個妖精有殺人的本事不假,但妖精從不亂殺人,我隻是將他們打昏而已。”
玄奘神情大鬆,“南無阿彌陀佛,這便好,賊人雖性惡,劣跡斑斑,但僅就此事而言卻罪不至死。”
武贏天拍了拍馬背,微微甩頭,“玄奘師父,上馬吧!”
見人在遲疑,“她”又補話。
“靠雙腳丈量著土地去婆羅門國求取真經,這在精神上固然是極其可貴,但也未免太過迂腐了些,不是嗎?”
“隻要取得經書就是功成名就的幸事,造福天下是主旨,何必糾結來往的交通方式作賤自己。”
唐僧何嚐不渴望自己能有一匹馬驅使?
被路途折磨之人謝過之後順意上了馬。
武贏天跟著上了另一匹,兩人悠速結伴而行。
不打不成相識!
受助豈能忘恩?
有此變故,兩人的關係融洽了許多,盡管女子的身份與她那妖精般的行事仍舊很可疑。
玄奘苦笑著迴答剛才的問題,“延西女施主有所不知,貧道出行伊始原是有匹馬的,無奈途中被賊人所奪,所以這才不得不徒步而行。”
“啊……原來你是早就被別人打劫過了呀!我說呢,就你先前這種苦難的走法,不知何年何月方可到達遙遠的聖地。”
篤定之聲迴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隻要貧道尚有一絲氣息,就西行一步兩步,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
聽到他淡容鐵口說出來的決心,武贏天的心神不由得深深觸動。
“她”對這個舍身求法,可謂代表著民族脊梁的僧人生出無比的敬佩,更仰慕起了他的錚錚風骨。
為了求證一個暗藏於心的疑惑,“女施主”小心地詢問。
“玄奘師父,依我看來,佛經全都來自聖地,應該不分真假,你們僧人本就有經書,為何還要求經書?”
“難道……你就不怕曆盡了千辛萬苦,結果拿迴來的經書實際上就是你們平時所用的那些佛經嗎?”
唐僧聽了後神情有些凝重,久不言語。
他眺望遠方歎息了一番,稍後才說話。
“自武德五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之後,貧道就遊曆各地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貧道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各地佛界竟然產生了攝論、地論這兩種差異極大的法相之說。”
略微停頓後,又繼續講述。
“北部的佛學主要是《涅槃》、《成實》、《毗曇》,而南部的佛學卻是倚重《攝論》、《俱舍》,南北居然是各行其道,互不認同,難以融合。”
“佛學理當唯一,孽生此岔乃是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
“唉……佛經雖眾,可惜《法華經》、《維摩經》、《涅槃經》、《攝大乘論》、《發智論》均不能對之釋解矯正。”
“佛無二法,貧道遂產生了去婆羅門國求取彌勒論師之要典《瑜伽師地論》的念頭,此行即是欲一睹明法了義真文,法相唯識宗,以此為據,一統佛法。”
玄奘據實簡明扼要地說了一大堆理由,可武贏天學識有限,隻能聽出個大概的輪廓,糊塗之下“她”無奈轉言其它。
“原來如此,誒……玄奘師父,你如此大義之行,一定得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聖言讚頌了吧?”
玄奘的麵容忽然苦澀,並搖搖頭,“前往婆羅門國求取真經,貧道並非第一人,可他們俱都或命喪戈壁,或陳屍雪山,太宗皇帝擔憂貧道的安全,未批準此行。”
他目視前方,“可是貧道心意已決,非行不可,此番出境有違放聖意,稍後過邊關時須冒險而行,不可讓士兵們發現。”
“啊……”
史實竟是如此嚴酷,武贏天聽罷愣住了美目。
“她”驚而速語道:“玄奘師父,這可是偷渡呀!你貴為高僧,如此行事豈不是有***份?”
玄奘並不糾結此說,顯得若無其事,很坦然。
他仿佛是意在讓旁人迴味地斷斷續續而言。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人天長夜,誰濟光明?”
“乾坤萬古,誰彰安寧?”
“五蘊皆空,空及不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這些句短的哲理之話“她”聽懂了,也深辯其意,但沒迴話。
天色漸漸發暗,二人默契地策馬奔馳,以便盡快離開這條令人不安的險關隘道。
天黑以前,他們二人沿著微徑山道出了這層巒疊嶂出險峻,石峰直插雲空的鴻池穀,同時也告別了號為人煙撲地桑柘稠的姑藏。
關口一出,視野豁然開朗!兩人心中皆頓出怡情。
可是玄奘沒有停歇的意思,他繼續快馬領頭趕路。
日落之前,兩人進入到了由黨河衝積而成的扇帶和疏勒河衝積出的平原,眼前盡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大片綠洲。
西邊是山(祁連山),東邊是沙漠(騰格裏和巴丹吉林)的景象十分壯觀。
武贏天心中於此特殊地貌而不解:“怪哉!不是要去婆羅門國的麽,應該走四川西藏才是正道啊!可這地形為何像甘肅或者新疆一帶,唐僧他是不是走錯道了?”
“玄奘師父,請等一下。”
喊住了人,“她”問道:“玄奘師父,你此行不是要去婆羅門國嗎?可這路好像不對呀,西行之路不是這條。”
唐僧愣了愣,“延西女施主,莫非你認識路?”
“她”根據自己固有的地理見解說道:“你從長安出來後,應走巴蜀,然後到吐蕃,吐蕃過去便是婆羅門國,這一路都不會有什麽戈壁和沙漠,隻有森林和雪山。”
“原來延西女施主是憑想象取道……”
玄奘笑了,然後行出解釋。
“你所言無錯,可巴蜀吐蕃之路山連山,高不可攀;河伴河,深不可渡;野獸出沒,瘴氣橫生。”
“因此,你剛才所說的此道雖最為近,卻是有去無迴的絕路。”
“當下貧道所選之路雖然路途茫茫,但已有無數的前人踏過,譬如班超,又譬如法顯大師,另外還有眾多的各類買賣商人。”
走一條已經有人踏過的路不失為明智之舉,雖然它是繞道。
考慮不周的武贏天很慚愧自己的無知,“哦……是我錯了。”
他看了看旁邊的小林子和殘陽的片光,定奪道:“延西女施主,天色已晚,身體也疲憊,既然停於此地,那咱們就姑且在這片林子裏休息吧,明日再趕往瓜州。”
“嗯,好。”
兩人下了馬,牽入林中拴好,然後尋了個背風的位置隔丈坐下。
待歇至汗弱,玄奘於布囊中尋取出一個化來的小齋餅,並扳了大半起身遞過來。
“延西女施主,來……請用些齋食。”
武贏天自己有找吃喝的本事,根本不忍心去消耗對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寶貴食物。
“她”推手不接,“妖精不會餓,你自己吃便好。”
一具水囊奉到她眼前。
“那……女施主請喝點水吧。”
為了讓對方能寬心自在地用食,“她”隻得借故起身離開。
於是,被一再請食的人使笑道:“不用,妖精不吃不喝也能活上它數百年,你留在這裏,我去附近轉轉。”
離開唐僧以後,武贏天本是要找鳥吃,鳥一時半會兒沒找到,但卻於林後看見了房屋隱約小現的村落人家。
有居民的地方就不愁吃喝。
饑者喜出望外地飛身而去。
才行了一半多點的路程,飛影便駐了腳,因為“她”發現了一整片的密瓜地。
在皎潔的月光下,這些檸檬形,外皮光滑有裂紋的深黃色瓜密密麻麻地躺在地裏,極其誘人胃口。
冰泉浸綠玉,叫人欲霸刀破黃金。
“喀啦”
熟瓜被饑渴之人拍破了,濃香頓時四溢,跟著就是心意倍爽的“唰啦”大口貪吃。
“喀啦”
消滅了一個,“她”接著取來第二個。
其大快朵頤後,這才喜顏讚口道:“哇……好甜呐!難說這裏就是瓜州的地界,隻有能栽出如此甜瓜的地方,才不辱瓜州之名。”
[樹林……]
地麵沙沙作響。
唐僧尋聲轉麵。
既是夜色,自然不清,隻見來者的身影畸形地橫闊龐大。
他驚而再看……原來是懷抱著一堆瓜物的延西女施主。
“她”將瓜隨意地往腳下那麽一放,招唿道:“玄奘師父,快來吃密瓜,這瓜好棒!質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
“密瓜?延西女施主,你這是從哪兒弄來的?”
武贏天猜想玄奘必定擔憂水果是偷盜來的,如果實言相告,他必然不吃。
“她”由思而胡口誆道:“我隨便一逛,結果發現那邊居然有小片的野生瓜果,這便摘了來。樹林裏都有野密瓜,也許咱們已經進入了瓜州地界。”
“哦……野生密瓜,這可是稀罕之物,貧道來嚐它幾個!”
“嚓、嚓、嚓……”
玄奘樂嗬嗬地取戒刀將瓜剖開,他先遞予武贏天。
“辛苦延西女施主了,你先行享用。”
“她”怕惹來對方客氣的羅嗦勸話,於是幹脆大大方方地接過來小口繼續吃。
“唰啦、唰啦……”
唐僧以為夜幕可遮鹵莽之相,就拋開禮節拘束盡情咬食,發出了幹淨利落的聲音。
他吃罷讚不絕口,“啊……荒蕪之地竟然有如此香甜的野生密瓜,真是爽快!”
旁人笑而不語。
[次日,黎明……]
兩匹快馬肆意撒歡!
他們趕在朝陽露臉之前便進入了瓜州的地域。
僧人右手持拂塵,左手持經卷,其眉目疏朗,相貌端嚴,身背經篋,經篋中清晰可見一卷卷經書。
武贏天略有憐憫地心道:“哦……是個苦行僧。償”
忽然間,孤陋寡聞的“她”發現了新大陸:奇怪,是和尚不假啊,可他的頭頂上為何沒有戒疤攖?
(注釋:佛教本是不興燒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在受教人頭頂上燒戒疤的規定,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不會出現戒疤。)
“她”再仔細去看……
在僧人頭的上方,從經篋上部垂吊下一盞小燈。僧人的耳朵穿有大耳環,頸項上掛有由九個骷髏組成的串飾。他的腰上還懸有長六指,彎曲如鳥羽,用於裁衣、剃發、剪爪的大戒刀。
這位苦行僧用淡淡的目光不經意地看了看這個耀眼的美貌姑娘,然後又目視前方。他的步伐堅定而有節奏,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可容足暢行的路道狹窄。
所以……
這兩人幾乎是擦身而過。
嚴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戒律叫這位僧人無視對方迷離常人的容貌與體香。
“誒師父,師父請等一下。”
他聽聲頓步,微有猶豫,然後才轉身施禮問:“南無阿彌陀佛,請問女施主喚貧道有何事?”
本欲問路的武贏天聞聲不解了,反問道:“你不是和尚嗎?怎麽與道士一般稱自己作貧道,而不喚作貧僧?”
那僧人神色篤定,念經似地迴解道:“南無阿彌陀佛,沙門名乏,那名道,斷一切乏,斷一切道,以是義故,名沙門那。沙門者,雲乏道,亦雲息心。乏道者,以道斷貧乏也。貧道者,乏聖道之義……”
一問激出喋喋不休的經文!
“妖精”聽得快暈了過去!
“她”趕緊手腳並用地叫停:“師父,我錯了,這個問題我不問了。另外問你個問題,可以嗎?”
對方即刻斂收了前言,透出其並不呆板,很明理。
“女施主請講。”
“這裏是什麽地方?”
“觀地形,當是鴻池穀。”
“鴻池穀?”
“她”還是糊塗,“這鴻池穀又在什麽地方?”
“姑藏。”
“姑藏?”
“她”依舊不明白自己所在的地理方位,“這,這姑藏又處在什麽地方?”
一問再問,一答再答,依然是無法行終結。
這下輪到僧人迷惑了,而且是相當地迷惑!
一個美貌弱身的孤女子突現於荒野本就令人相當費解,可她竟然還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此事非同一般,這其中必有蹊蹺。
大乘佛教本就是要渡人,開悟眾生,而眼前之人正需要自己以佛法去渡之化之。
和尚不再迴答問題,而是反過來問話,為了讓對方感到親近,他旋即采用了雲南一方的腔調。
“聽口音,女施主當是滇部人氏,不知女施主是因何故不遠萬裏地到達的此地?”
熟悉的口音叫武贏天瞬間心熱,“她”歡道:“咦,師父也是雲南人呐?”
僧人閃過一絲微笑,“女施主誤會了,貧道是洛州緱氏人,道發長安神邑。”
“哦。”
“她”小有失望。
他未獲答案,再次相問:“女施主是南疆人,請問是因何故不遠萬裏地到達的此地?”
“這個,這個……我是從上麵來的。”
著個問題實難迴答,於是武贏天隻好囫圇應付,在說話的當口還舉手用食指戳了戳渺茫的天空。
僧人的眼珠順著美女的手指動蕩了兩下,他飄然地觀了觀上天,啞了。
爾後,疑竇眾生之人不由得仔細去觀摩這位自稱是來自天上的怪女子。
其心想:“難不成她是來自天宮的仙女麽?要不……她就是個心智蒙蔽不清的病人?”
為了求證該女子是否為無法正常交流的病人,僧人道:“請問女施主尊姓玉名?”
武贏天心下嘟囔。
“我問他此地的方位,他卻接二連三地反過來打聽我的情況,這是做什麽?”
“唉,上次相遇孫道長時險些毀了贏溪師父的名譽,這一次又遇見個和尚,這要是萬一……”
“唉,可是我的名字太野,與自己的外在身份不符,管它了,還是用師父的名號,一個偶遇的和尚而已,想必也臭不了師父的名聲。”
要問就互相問,這才符合常理。
“她”道:“師父,我叫贏溪,你呢?”
“延西!”
僧人聽音造字,恍惚了,然後急忙屈身蹲下。
“她”正納悶對方的怪誕舉止,卻見……
他於地麵的浮土上寫出“延西”這兩個字。
心動之僧追話問:“不知女施主的姓名是否就是此二字?”
武贏天知道他是誤解了,卻又不想去給一個陌生人明示。
於是……
“她”不以為然道:“哦,可不就是這兩字。”
僧人起身,抬頭去望西天。
他的心中狂卷起問形浪花。
“這個碧玉年華的女子到底是什麽人?”
“她不但來曆迷霧重重,其名字更是奇怪,怎麽會與自己的夢想如出一轍?這是上蒼的指示,佛祖的暗示,還是……”
見他在出神,而沒有迴自己的話,武贏天暗下很不舒服。
“她”催促道:“喂,師父,說話呀……我當如何稱唿你才是?”
點醒之下,和尚也知道自己失了態。
他麵顯愧疚地迴道:“南無阿彌陀佛,貧道法名玄奘。”
玄……奘!
唐……僧!
聽到“玄奘”二字,“她”驚得熱血狂沸,表情現出百般變化,就如同真的妖精那般非比尋常!
“什麽,你你你……你就是欲去西天取經的唐僧!”
一個乍識的陌生女子竟然知道自己的底細,玄奘方寸大亂,隨即跟著她一起妖了臉,兩人皆屬不定。
畢竟有著深厚的佛家修行,玄奘轉眼便歸了定。
“南無阿彌陀佛,貧道確實欲行往婆羅門國求取真經。”
他述理地斤斤計較道:“唐僧有千千萬,貧道隻是其一,萬不敢涵蓋代稱。延西女施主還是喚貧道的法名,直唿玄奘比較妥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念想到自己居然碰到了家喻戶曉的唐僧!
而且他與傳統杜撰的奶油形象大相徑庭!
這份雙重刺激是何其的強烈!
武贏天如範進中舉般混沌了……
瘋瘋瘋!
傻傻傻!
形同智藏的“她”長笑不已,從站姿笑到彎腰,再到蹲勢,最後幹脆一屁股坐到地上,撒嬌般地左歪歪,右扭扭。
嚴重錯愕的玄奘心有不小的疑惑,開口問了對方好幾次,她是因何獲知自己是行往西域的僧人的?
但除了瘋子般的笑聲之外,他沒有得到任何的迴答。
唐僧料想此女確實異於常人,隻好搖搖頭歎息而去。
“妖精”本想迴話和跟上的,無奈笑得太甚,身體完全不聽使喚。至於自己為何會在突然之間變得這樣癲癲狂狂連自己都匪夷所思。
僧人從一個視野中的黑點而來,又變為一個視野中的小黑點而去。
直到人影即將消失的前刻,笑妖才算是在遇冷失落中恢複了正常。
武贏天瞅著他離去的方向抱怨道:“哎呀這個玄奘好奇怪,去西天路途漫漫,可也不用這麽慌張吧!好歹我也貌似孤身一人的女子,等等又會怎樣,這也太沒禮貌了。”
牢***歸牢***,不代表厭惡。
內心滿是興奮的人已然急急趕追而去,因為生怕嚇到這位令人景仰的高僧,“她”沒有啟用便利的輕功。
“玄奘師父,玄奘法師……等等我。”
喊停了人,武贏天上前不住地責怪。
“喂,玄奘師父,你這和尚怎麽能這樣啊?話都沒說完就自個走了,還是出家人呢,好不近人情,一點憐憫之心都沒有。”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迴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你好歹也珍惜一下這扭斷脖子的迴眸嘛。”
話透心智,語明思維。
原來,此位延西女施主並非是神智不清者。
玄奘聽罷,此前凝起的一番揪心當即自解。
他僧禮道:“女施主責怪的極是,玄奘確為行事不周。貧道乃是由於使命在身,實在耽誤不得,還望女施主宅心見諒。”
因為兩人的年紀差別不大,武贏天在內心裏與他很親近,甚至有種朋友間的舒爽,“她”希望說話時能直接和方便些。
“玄奘師父,求你件事,能不說南無阿彌陀佛麽?佛在心中即可,別總是掛在嘴上。”
說著,其神色已微絢,“還有啊,你直接喊我的名字好了,老是女施主女施主的,聽上去甚是別扭。”
唐僧沒有依“她”的話,雙手合十道:“南無阿彌陀佛,女施主若是沒有別的事,貧道告辭了。”
他說走就走,把武贏天氣得要命。
“她”使步緊緊跟在旁邊,小起碎叨。
“你這和尚好沒禮貌,老是平白無故地將人丟去一邊晾著。”
“你一個人去婆羅門國求取真經既危險又孤獨,就不怕呀?”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照顧,要不這樣……我陪你一起去吧。”
玄奘聽了好像沒聽見一樣,繼續匆匆趕他的路。
“她”攆著背影苦笑著不住地嗔話。
“嗬,你這唐僧好大的架子啊,隨隨便便就將一個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姑娘棄之不顧,你就不怕我被壞人給欺負了麽?”
“哼……這事就不說了,人家和你好生說話來著,切,居然連半句話都不迴,哪還像個出家人?”
他忍不住迴話了,不過是目視前方甩過來的,“女施主並非一般人,所以貧道隻得區別對待。”
“我哪裏顯出非一般人了?”
話還是側飛,“女施主的相貌,駭人的笑聲笑法,走路的虛飄姿勢,說話的莫名方式,處處都與眾生不同,無一不透出異界的邪氣。”
“你……你是說我是妖精?”
他終於斜眼看了一下人,“女施主既然自稱是從天上來的,那還會是什麽?”
“神仙啊!好歹你也是個修行的和尚,怎麽不說我是下凡的仙女,或是菩薩?”
玄奘的腳步片刻不停,似乎還有加快的意味。
他道:“僅是名字像而已。”
“什麽,名字?我的名字哪點像仙女了?”
說到這裏,唐僧“噌”地停住了腳步。
他正色肅言道:“南無阿彌陀佛,延西女施主請迴吧,貧道無心與你交談,況且我一個和尚身邊跟著個妙齡女子,叫別人看見了成何體統?”
武贏天不想自己會被人討厭,“她”苦澀地問:“唐僧,你這是在下逐客令嗎?”
“算是吧,女施主請自重,貧道告辭。”
他走了。
她沒動。
待人遠去,被迫自重的“妖精”才禁不住在背後嚼舌頭。
“什麽意思,我哪裏得罪他了?我好心好意想護送他去婆羅門國取經,他卻叫我自重,這都什麽跟什麽呀!唉,是不是和尚都很固執?一點都不通情理,真是好心沒好報,氣死人了!”
大唐高僧又成了幾乎消失的黑點,他在這兩麵峭壁的險關隘道裏顯得是那麽微不足道。
武贏天此前畢竟是激動過度,當人平靜少許之後,被激動衝昏的頭腦也漸漸理智起來。
“她”沉下心來主動去理解與揣測對方的行為。
“玄奘是一個目標很堅定的高僧,來自沿途的無端打擾於他來講是能免則免,能少便少。像自己這樣一個年輕女子狀的人伴隨其左右確實可笑,不容世俗之下簡直將人變成了花和尚。”
“唉……隨他去吧,能觀其人睹其麵已是此生的萬幸!”
“反正唐僧取經成功在曆史上是早有定論,他雖然一路艱辛,卻總能化險為夷,自己何須自作多情,畫蛇添足地橫插上一腳。”
歎完,“妖精”帶著傷感轉身背道而行,念念不舍卻又無可奈何。
散漫的腳步中夾雜著惆悵,“她”毫無目的地走了約莫小半個時辰,許多的往事和記憶片段不斷地浮現在渺茫的眼神中。
“咯噠……咯噠……”
其身後傳來陣陣由遠至近的馬匹暴踏之聲。
武贏天知道是來者是數人數馬,但卻懶得迴頭去理會,因為眼下沒心情。
很快,這個馬隊就將孤身女子團團圍住,他們用本地方言互相大聲笑道。
“妖精”的耳朵裏盡是些唧唧咕咕的聲音,“她”半個字也沒聽懂,這才抬了抬眼皮去打量這夥貌似有不良意圖的人馬。
寒光渾地疾掃!
武贏天的眼睛定格在了其中一人的身上……
這個麵黑的彪形大漢身後不但有個垂吊著一盞小燈的經篋,其頸項上還掛有由九個骷髏組成的串飾,腰上更懸有那把長六指,彎曲如鳥羽的大戒刀。
眼熟的東西叫“她”心下大驚:“糟糕!這些不都是唐僧的隨身物件嗎?這幫混蛋居然連和尚也搶,好無人性!”
“妖精”開口問:“喂,你們剛才是不是搶劫了一個僧人?”
“嘰裏呱啦……”
很明顯,雙方語言不通,誰也不明白對方在說些什麽鬼話。
語言不通,動作來說話。
“她”身後的強匪在自己人的說話聲中“唿啦”地湧上前……
馬到。
人到。
手到。
一隻長滿黑毛的大手跟著從背後招唿過來。
其意圖很明顯,對方隻是個手到即可擒來的孤身美貌弱女子,屬於送到嘴邊的撿漏。
窈窕淑女,就連君子也好逑,更何況劫匪,他們豈肯容自己擦身錯過,當然要拿下。
“找死!”
“啪啪啪啪……”
“撲通、撲通、撲通……”
六人全都身形蠻跌,落於馬下。
“她”迅閃身影,在眨眼間就用藥王傳予自己的劈砍經脈手法將所有人製服,同時將唐僧的九骷髏串飾和大戒刀取於自己手中。
“駕!”
“咯噠……咯噠……”
由於擔心唐僧的人身安全,武贏天片刻也不願耽擱,“她”騎上那匹拴有經篋的馬,另外又牽上一匹強壯的大馬,雙馬奔騰地調頭行往他所離去的方向。
“咯噠……咯噠……”
跑了不大會工夫,“她”看見了狂跑中的唐僧,這高懸著的心方才落下來,雙方是迎麵對衝而奔,身影迅速擴大。
“籲……”
雙方靠身而停。
玄奘率先開口,他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南無阿彌陀佛,延西女施主,你竟然無事啊!貧道擔心這幫賊人對女施主不利,這才急急折身趕來。”
武贏天未曾想到待人冷漠的唐僧竟然在危險時刻還會掛念自己的安危,甚至是不惜勞費腳力地逆向疾跑而來,其心中登時湧起一股熱流。
“她”感懷地笑道:“唐僧,你不是說我是妖精嗎?既然是妖精,那就隻有我對他人不利的情形,哪有他人對妖精不利的道理?”
“妖精”迅速躍身下馬,並將那九骷髏串飾和大戒刀遞過去。
“她”的打趣之聲隨即言出:“快拿迴去吧,要是沒這些東西,你根本就不像個和尚,卻像是個掉光了頭發的走腳俠客。”
玄奘感激而又不苟言笑地將物件接迴,從容穿戴好。
爾後,其躬身雙手合十道:“玄奘多謝延西女施主!”
物件失而複得雖為莫大的喜事,但其中也不乏蹊蹺,而且是大蹊蹺。
他話鋒忽然一轉,疑惑地問道:“誒,不知延西女施主是如何應付的此幫惡徒?既討迴了東西,還將他們座下的馬也給牽了兩匹來。”
自從結識孫思邈這個道人起,武贏天就知道出家人會擔心什麽。
“她”心存忌憚地道:“你這個大和尚就放心吧,我這個妖精有殺人的本事不假,但妖精從不亂殺人,我隻是將他們打昏而已。”
玄奘神情大鬆,“南無阿彌陀佛,這便好,賊人雖性惡,劣跡斑斑,但僅就此事而言卻罪不至死。”
武贏天拍了拍馬背,微微甩頭,“玄奘師父,上馬吧!”
見人在遲疑,“她”又補話。
“靠雙腳丈量著土地去婆羅門國求取真經,這在精神上固然是極其可貴,但也未免太過迂腐了些,不是嗎?”
“隻要取得經書就是功成名就的幸事,造福天下是主旨,何必糾結來往的交通方式作賤自己。”
唐僧何嚐不渴望自己能有一匹馬驅使?
被路途折磨之人謝過之後順意上了馬。
武贏天跟著上了另一匹,兩人悠速結伴而行。
不打不成相識!
受助豈能忘恩?
有此變故,兩人的關係融洽了許多,盡管女子的身份與她那妖精般的行事仍舊很可疑。
玄奘苦笑著迴答剛才的問題,“延西女施主有所不知,貧道出行伊始原是有匹馬的,無奈途中被賊人所奪,所以這才不得不徒步而行。”
“啊……原來你是早就被別人打劫過了呀!我說呢,就你先前這種苦難的走法,不知何年何月方可到達遙遠的聖地。”
篤定之聲迴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隻要貧道尚有一絲氣息,就西行一步兩步,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
聽到他淡容鐵口說出來的決心,武贏天的心神不由得深深觸動。
“她”對這個舍身求法,可謂代表著民族脊梁的僧人生出無比的敬佩,更仰慕起了他的錚錚風骨。
為了求證一個暗藏於心的疑惑,“女施主”小心地詢問。
“玄奘師父,依我看來,佛經全都來自聖地,應該不分真假,你們僧人本就有經書,為何還要求經書?”
“難道……你就不怕曆盡了千辛萬苦,結果拿迴來的經書實際上就是你們平時所用的那些佛經嗎?”
唐僧聽了後神情有些凝重,久不言語。
他眺望遠方歎息了一番,稍後才說話。
“自武德五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之後,貧道就遊曆各地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貧道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各地佛界竟然產生了攝論、地論這兩種差異極大的法相之說。”
略微停頓後,又繼續講述。
“北部的佛學主要是《涅槃》、《成實》、《毗曇》,而南部的佛學卻是倚重《攝論》、《俱舍》,南北居然是各行其道,互不認同,難以融合。”
“佛學理當唯一,孽生此岔乃是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
“唉……佛經雖眾,可惜《法華經》、《維摩經》、《涅槃經》、《攝大乘論》、《發智論》均不能對之釋解矯正。”
“佛無二法,貧道遂產生了去婆羅門國求取彌勒論師之要典《瑜伽師地論》的念頭,此行即是欲一睹明法了義真文,法相唯識宗,以此為據,一統佛法。”
玄奘據實簡明扼要地說了一大堆理由,可武贏天學識有限,隻能聽出個大概的輪廓,糊塗之下“她”無奈轉言其它。
“原來如此,誒……玄奘師父,你如此大義之行,一定得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聖言讚頌了吧?”
玄奘的麵容忽然苦澀,並搖搖頭,“前往婆羅門國求取真經,貧道並非第一人,可他們俱都或命喪戈壁,或陳屍雪山,太宗皇帝擔憂貧道的安全,未批準此行。”
他目視前方,“可是貧道心意已決,非行不可,此番出境有違放聖意,稍後過邊關時須冒險而行,不可讓士兵們發現。”
“啊……”
史實竟是如此嚴酷,武贏天聽罷愣住了美目。
“她”驚而速語道:“玄奘師父,這可是偷渡呀!你貴為高僧,如此行事豈不是有***份?”
玄奘並不糾結此說,顯得若無其事,很坦然。
他仿佛是意在讓旁人迴味地斷斷續續而言。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人天長夜,誰濟光明?”
“乾坤萬古,誰彰安寧?”
“五蘊皆空,空及不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這些句短的哲理之話“她”聽懂了,也深辯其意,但沒迴話。
天色漸漸發暗,二人默契地策馬奔馳,以便盡快離開這條令人不安的險關隘道。
天黑以前,他們二人沿著微徑山道出了這層巒疊嶂出險峻,石峰直插雲空的鴻池穀,同時也告別了號為人煙撲地桑柘稠的姑藏。
關口一出,視野豁然開朗!兩人心中皆頓出怡情。
可是玄奘沒有停歇的意思,他繼續快馬領頭趕路。
日落之前,兩人進入到了由黨河衝積而成的扇帶和疏勒河衝積出的平原,眼前盡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大片綠洲。
西邊是山(祁連山),東邊是沙漠(騰格裏和巴丹吉林)的景象十分壯觀。
武贏天心中於此特殊地貌而不解:“怪哉!不是要去婆羅門國的麽,應該走四川西藏才是正道啊!可這地形為何像甘肅或者新疆一帶,唐僧他是不是走錯道了?”
“玄奘師父,請等一下。”
喊住了人,“她”問道:“玄奘師父,你此行不是要去婆羅門國嗎?可這路好像不對呀,西行之路不是這條。”
唐僧愣了愣,“延西女施主,莫非你認識路?”
“她”根據自己固有的地理見解說道:“你從長安出來後,應走巴蜀,然後到吐蕃,吐蕃過去便是婆羅門國,這一路都不會有什麽戈壁和沙漠,隻有森林和雪山。”
“原來延西女施主是憑想象取道……”
玄奘笑了,然後行出解釋。
“你所言無錯,可巴蜀吐蕃之路山連山,高不可攀;河伴河,深不可渡;野獸出沒,瘴氣橫生。”
“因此,你剛才所說的此道雖最為近,卻是有去無迴的絕路。”
“當下貧道所選之路雖然路途茫茫,但已有無數的前人踏過,譬如班超,又譬如法顯大師,另外還有眾多的各類買賣商人。”
走一條已經有人踏過的路不失為明智之舉,雖然它是繞道。
考慮不周的武贏天很慚愧自己的無知,“哦……是我錯了。”
他看了看旁邊的小林子和殘陽的片光,定奪道:“延西女施主,天色已晚,身體也疲憊,既然停於此地,那咱們就姑且在這片林子裏休息吧,明日再趕往瓜州。”
“嗯,好。”
兩人下了馬,牽入林中拴好,然後尋了個背風的位置隔丈坐下。
待歇至汗弱,玄奘於布囊中尋取出一個化來的小齋餅,並扳了大半起身遞過來。
“延西女施主,來……請用些齋食。”
武贏天自己有找吃喝的本事,根本不忍心去消耗對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寶貴食物。
“她”推手不接,“妖精不會餓,你自己吃便好。”
一具水囊奉到她眼前。
“那……女施主請喝點水吧。”
為了讓對方能寬心自在地用食,“她”隻得借故起身離開。
於是,被一再請食的人使笑道:“不用,妖精不吃不喝也能活上它數百年,你留在這裏,我去附近轉轉。”
離開唐僧以後,武贏天本是要找鳥吃,鳥一時半會兒沒找到,但卻於林後看見了房屋隱約小現的村落人家。
有居民的地方就不愁吃喝。
饑者喜出望外地飛身而去。
才行了一半多點的路程,飛影便駐了腳,因為“她”發現了一整片的密瓜地。
在皎潔的月光下,這些檸檬形,外皮光滑有裂紋的深黃色瓜密密麻麻地躺在地裏,極其誘人胃口。
冰泉浸綠玉,叫人欲霸刀破黃金。
“喀啦”
熟瓜被饑渴之人拍破了,濃香頓時四溢,跟著就是心意倍爽的“唰啦”大口貪吃。
“喀啦”
消滅了一個,“她”接著取來第二個。
其大快朵頤後,這才喜顏讚口道:“哇……好甜呐!難說這裏就是瓜州的地界,隻有能栽出如此甜瓜的地方,才不辱瓜州之名。”
[樹林……]
地麵沙沙作響。
唐僧尋聲轉麵。
既是夜色,自然不清,隻見來者的身影畸形地橫闊龐大。
他驚而再看……原來是懷抱著一堆瓜物的延西女施主。
“她”將瓜隨意地往腳下那麽一放,招唿道:“玄奘師父,快來吃密瓜,這瓜好棒!質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
“密瓜?延西女施主,你這是從哪兒弄來的?”
武贏天猜想玄奘必定擔憂水果是偷盜來的,如果實言相告,他必然不吃。
“她”由思而胡口誆道:“我隨便一逛,結果發現那邊居然有小片的野生瓜果,這便摘了來。樹林裏都有野密瓜,也許咱們已經進入了瓜州地界。”
“哦……野生密瓜,這可是稀罕之物,貧道來嚐它幾個!”
“嚓、嚓、嚓……”
玄奘樂嗬嗬地取戒刀將瓜剖開,他先遞予武贏天。
“辛苦延西女施主了,你先行享用。”
“她”怕惹來對方客氣的羅嗦勸話,於是幹脆大大方方地接過來小口繼續吃。
“唰啦、唰啦……”
唐僧以為夜幕可遮鹵莽之相,就拋開禮節拘束盡情咬食,發出了幹淨利落的聲音。
他吃罷讚不絕口,“啊……荒蕪之地竟然有如此香甜的野生密瓜,真是爽快!”
旁人笑而不語。
[次日,黎明……]
兩匹快馬肆意撒歡!
他們趕在朝陽露臉之前便進入了瓜州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