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從人群裏擠出一個熟悉的胖子,原來是錢屠子。他堆著一臉肥肉,頭上還包著紗布,看上去十分滑稽,但卻神情誠懇地對我一拜道:“當家的,你救我一命,錢屠子是個講義氣的人,以後,我就是你的門客了!”


    “好呀!多一個人多份力量,現在我們葉家,開始有門客了!”端木顯然比我還高興,還沒等我答應,他便首先表態了。


    我望著眼前這些人,覺得有些心潮澎湃,秀水村一行,竟然讓我收獲了這些,端木、錢屠子和高小林,三個人目光堅定地看著我,這時我忽然覺得,我不能再說“不知道”和“我沒有想好”之類的話了。


    因為我現在已經是葉家的宗主,是葉家唯一的傳人。


    既然錢屠子已經開了口,我隻好答應他,雖然此人生得麵目醜陋,還沒有脖子,但駕馭動物大靈卻是一把好手,如果收到我門下,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下便為他封入製訣,算是認了這個門客。一行人收拾停當後,在隔壁周家村尋了個食店一起吃飯,順便商議雲南之行的事情。


    我之所以考慮雲南,並不是一時興起或者中了胡蹇蕥的美人計,因為從陳瞎子臨死前模糊的描述中,我大概能猜到孔道生此人身藏何處。


    一則,司空甗這種東西,其實就是古時禮器中的甗,最早發源於晚商,在先秦時期達到最高的鑄造工藝,多以青銅為原料鑄成。


    此器上部為鬲,是一種大鍋式樣的容器,用以煮,下部是甑,乃是一種帶網眼的蒸器,二者合二為一才為“甗”。


    甗在先秦後期流傳到中原,但因秦朝短命,相傳二世胡亥倒台之前,部分先秦遺老遷徙到了中原以南的蠻荒之地,疑為交趾之地,後入古滇國,所傳不詳。


    二則,厭勝術法自春秋興起,強盛於漢唐,但隨著朝代變遷,緩緩南遷,現今多在雲、貴兩省及川東有所遺存,川、滇二處多大江大河,且山巒疊嶂,似乎與陳瞎子所述司空甗的習性相符。


    孔道生既然已法器司空甗立世,肯定會擇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修行,綜合了以上判斷,我猜孔道生不在貴州便在雲南,而後者幾率更大一些。


    自古滇國以來,滇南多奇人奇術,說不定此行會有所斬獲。而且胡蹇蕥一家在雲南發跡,我和她之間尚未有什麽仇怨,有什麽事還能搭把手有個照應。


    想起我身上背負的鬼契,我就感覺一陣揪心,人多貪壽,我也是俗人一個,一想到自己的陽壽正在以飛快的速度打折,我就心煩意亂。


    吃飯的時候大家大致商議了一下行程,胡蹇蕥因為沒在川東找到古書,便決定先行迴雲南,我是個吃風水飯的陰匠,即便去了雲南也隻能重操舊業,同時打探孔道生的消息,我和高小林商量了一下,準備先在雲南找個地方開個小食店落腳,順帶做風水生意。


    錢屠子因為已經入了我葉家做門客,原本應該隨我一起南下,但此番湯寡婦在惡戰中受傷不輕,現在還在醫院睡著,隻好等她康複之後,再由錢屠子一起帶去雲南,相當於我又收了一個新門客。


    端木自陳瞎子死了以後,處處為我馬首是瞻,也表示跟我一起去雲南,繼續賣他的鬼包子。


    我掐著指頭算了一下,這一幫人數量不少,但都有些奇奇怪怪,高小林是個被逐出山門的落魄道士,端木隻做死人生意,錢屠子是個沒脖子的,而湯寡婦,能把活人給哭死。


    這一幫人令我覺得有些哭笑不得,但好在大家因為機緣巧合湊在一起,也算緣分。


    周家村一聚以後,胡蹇蕥帶著阿瞳和阿炎先行離開,這時我才發現她帶迴胡家祖宅的“活人”僅僅就這倆,其餘都是用役靈之術和紙片織造的“假人”,也不得不佩服胡家對役靈術的掌握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第二天,縣裏通知我,陳瞎子的屍檢結束了,要我去殯儀館領屍,我和端木、高小林急忙趕去殯儀館把陳瞎子拉了迴來,就在周家村找了個風水佳穴,就地安葬了,想來老瞎子一生無後,為他送葬的僅是我們幾個半途結識的人。


    臨走前,我迴市裏請珞小溪和呂小布吃了頓飯,說了我的計劃,二人都覺得非常意外,尤其是珞小溪,說既然市裏已經沒有風聲了,蹲在這裏做生意豈不更好,雲南天遠地遠的,連個熟人都沒有。


    她半途離開村子,對後來發生的事知之甚少,我也無意讓她知道全部的事情,尤其是鬼契沒解這件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便說我去意已決,讓她幫我守好店鋪,萬一還有個熟客什麽的迴來,就說我出去雲遊去了。


    小神婆當然不願意,但見我固執己見,隻好紅著眼睛答應了。


    二人說有空一定要到雲南騷擾我,讓我給他們介紹業務,我被逗得哈哈大笑,一口應承了下來。


    至於在雲南什麽地界安頓,我也想好了,胡蹇蕥的家族在雲南勢力頗大,尤其在昆明、楚雄一帶店鋪甚多,基本上都做風水擺件生意,我去了無意於敲了人家飯碗,便尋思在昆明近郊找個地方先開個食店再說。


    胡蹇蕥對我做風水擺件生意毫不在意,畢竟她家大業大,我們兩人又專長不同的物件,想必也是試圖借我對木器的技術,壯大她的生意範圍,我也不置可否,在商言商始終沒毛病。


    十多天以後,胡蹇蕥給我迴話,說在昆明替我先租的店鋪和房子都已經搞定了,我便帶著高小林、端木和陳三娘,收拾好所有細軟,乘著南下的火車一溜煙跑到了昆明。


    “財神爺,你是不是算好了在雲南一定有所獲,這才答應那妮子的?”在火車上,高小林嚼完幾隻雞腿後,滿嘴帶油地問我。


    我笑著點點頭道:“這是自然,甗興盛於先秦,又隨先民脫逃於交趾之國,後來據說流入同時期興起的古滇國,而古滇國建國之初便在昆明、澄江一代,我想我判斷得沒錯。”


    其實我篤信,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也許有些時候你算好了的東西,不如誤打誤撞來的快,但該來的,始終會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卜陰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青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青魂並收藏卜陰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