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學習使人快樂,此話不假。接下來的幾天裏,我每天晚上按時去陳瞎子家報到,學習卜陰逆法的關鍵法門,順帶也聽他講故事。
白天迴到三娘家基本上處於蒙頭大睡的狀態,害得珞小溪與呂小布以為我得了什麽見不得人的病,三番五次追問下我才找了個理由說這些天晚上都在研讀家裏留下的古籍,白天補瞌睡。
隨著逆法的熟練程度越來越高,加上我修習正法的基礎十分紮實,沒過幾天我便能熟練掌握催動守子的法門,骨女青音也逐漸和我有了不少默契,但以她的魂智和修為,達到守子的力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卜陰逆法的關鍵法門有二,其一是以陰靈入厭勝,難點在於用以暫時禁錮陰靈的法器和如何壓製陰靈,好在我葉家祖傳的令牌是一個錮靈的絕佳器物,省去了不少麻煩,而引靈、入靈的法門經過陳瞎子幾個晚上的言傳身教,我已掌握基本的方法。
其二是從壓製印訣到施法落位的過程,逆法與正法幾乎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八門之中以生做死,以驚做景,以此類推,倒是讓我這種修習了十數年正法的人有些不習慣,時常記錯,陳瞎子平素對我的天資評價甚高,但每次到了這種時候就會大失所望。
“都以為你是個葉家當家的,本事該不差,誰知道竟然生了如此一個榆木腦袋,不開竅!”陳瞎子每每到了氣急敗壞之時,往往如此對我大搖其頭。
“休要管這個醃臢瞎子,我就覺得你挺聰慧,一點就通!”每當此時,骨女青音便會用溫潤的聲音鼓勵我,令我喜不自勝。
好些天沒有市裏的消息了,吳大發差人去了幾次探聽消息,都沒有聽說龍門的動向,加上我們已在山村裏盤桓數月,呂小布和珞小溪都有些按捺不住,一次次想迴城裏看看情況。
我被他們念得有些不耐煩了,便說如果暫時安全了,迴去瞅瞅也不是壞事,至少當散散心了,二人便歡天喜地收拾行李準備打道迴府。陳三娘和眾人在一起生活得久了,有些不舍,臨行時竟然留下眼淚來。
我自然是不能走了,便說有我在這裏陪伴高小林也不是壞事。
高小林卻直著脖子說:“你以為他不想走,這位爺是因為被人抽走了一魂一魄締了鬼契,走不掉!要是陳瞎子放過他,這小子一早準走了!”
我免不了又和他掐了起來,好在珞小溪在一旁打圓場說迴到城裏接觸的人更多,說不定能給我們帶來不少業務,高小林掐著手指算了算一個月賺的錢可以折算成多少隻雞,這才喜笑顏開放二人走了。
臨走時,呂小布拉著我的手說:“青哥,我們倆不在,你一個人可得留神身體,小心壞人,別又著了誰的道。”
珞小溪也說:“青哥,那個陳瞎子看上去陰惻惻的,不像個好人,你可得離他遠點,完成那個什麽鬼契之後盡快迴來,我在城裏等你啊!”
我撓撓頭道:“你二人怎麽說得跟生離死別似的,你倆身上沒腿啊,就再也不迴來了呀?話說,我這邊也沒說再也不迴去了呀!”
送君千裏終於一別,幾個人行至村口之後,說了老半天終於散了,重點還是反複在商量分兵二處以後,我和高小林如何在山村裏協助呂小布二人做點生意,如果有事主需要見麵,免不了是要到秀水村找我和高小林的。
一來二去,我竟然找到了世外高人的感覺,有些不倫不類。
同其他人的感覺不同,大約是我和陳瞎子私下裏相處久了,覺得此人雖然心術不正,有些亦正亦邪,但純粹是因為自私才做出一些常人不可理喻的舉動,況且現在他年事已高,起局看卦的人多少知道自己的大限,處得越久,我越發覺得,這老瞎子可能已經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要駕鶴西去了。
陳瞎子此生最後的夙願便是尋得三個完整生魂,看能不能再攢一個守子出來,按照他的習慣我知道這三個生魂得是女的,所以也不容易,加之我擔心鬼契無法完成,便在學習逆法的時候更加用心一些。
據陳瞎子說,我們現有的卜陰典籍,比如我手裏的《卜陰正法》,和已經下落不明的大半卷《卜陰逆法考》均是後人注解之作。
說來也是有些無奈,宗師魯班在世時,正逢亂世,這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橫行天下的時候,各國的文字都不盡相同,雖然按照今天的理解不外乎就是幾個省份之間的區別,可單從文字上說每個諸侯國都不一樣。
秦國用的是小篆,而宗師所在的魯國在春秋末年還在使用花鳥魚蟲文字,這是一種類似上古蝌蚪文的象形文字,今人多已不可考。
於是自秦統一全國以來,在度量衡和文字都天下歸一的時候起,宗師的後人便開始編撰對於這兩本書的注解版本,用以流傳於世。
於是我手裏這本正楷書寫的正法典籍和已經丟失、據說是用篆體書寫的正法典籍,已經不知是第幾版了。
據說到民國時,川東川北一帶出了個高人,名叫封百裏,此人術法高深,精通逆法與正法,是五家中姬家的頂級門客,當時因為連年戰亂,陰匠五家都流離失所,姬家大當家的當時便利用自己門客眾多的優勢,開始在江湖上大肆收斂人才和典籍。
這封百裏變成了姬家的馬前卒。
一時間殺戮四野,雖說陰匠家族都以術法為主,可門客裏卻有眾多三教九流之輩,動起手來也是不眨眼的主兒,殺了半天,最終竟然把兩本書都弄丟了。
隨著丟失的,還有各家的令牌,其中是不是封百裏黑吃黑,這就不得而知了。
封百裏活了一百多歲,臨行歸天之時,卻留下一段奇怪的古詩,後人都認為,他在詩裏留下了一些關鍵線索,指向丟失的令牌和古籍。
但意外的是,我們葉家的令牌,竟然在一個叫秀水村的川東小村子裏出現了,這點讓陳瞎子都深感意外,按照他的說法,我應該是第一個找到自家令牌的陰匠後人。
就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姬家,在陰匠的江湖上現在還屬於黑戶口。
白天迴到三娘家基本上處於蒙頭大睡的狀態,害得珞小溪與呂小布以為我得了什麽見不得人的病,三番五次追問下我才找了個理由說這些天晚上都在研讀家裏留下的古籍,白天補瞌睡。
隨著逆法的熟練程度越來越高,加上我修習正法的基礎十分紮實,沒過幾天我便能熟練掌握催動守子的法門,骨女青音也逐漸和我有了不少默契,但以她的魂智和修為,達到守子的力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卜陰逆法的關鍵法門有二,其一是以陰靈入厭勝,難點在於用以暫時禁錮陰靈的法器和如何壓製陰靈,好在我葉家祖傳的令牌是一個錮靈的絕佳器物,省去了不少麻煩,而引靈、入靈的法門經過陳瞎子幾個晚上的言傳身教,我已掌握基本的方法。
其二是從壓製印訣到施法落位的過程,逆法與正法幾乎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八門之中以生做死,以驚做景,以此類推,倒是讓我這種修習了十數年正法的人有些不習慣,時常記錯,陳瞎子平素對我的天資評價甚高,但每次到了這種時候就會大失所望。
“都以為你是個葉家當家的,本事該不差,誰知道竟然生了如此一個榆木腦袋,不開竅!”陳瞎子每每到了氣急敗壞之時,往往如此對我大搖其頭。
“休要管這個醃臢瞎子,我就覺得你挺聰慧,一點就通!”每當此時,骨女青音便會用溫潤的聲音鼓勵我,令我喜不自勝。
好些天沒有市裏的消息了,吳大發差人去了幾次探聽消息,都沒有聽說龍門的動向,加上我們已在山村裏盤桓數月,呂小布和珞小溪都有些按捺不住,一次次想迴城裏看看情況。
我被他們念得有些不耐煩了,便說如果暫時安全了,迴去瞅瞅也不是壞事,至少當散散心了,二人便歡天喜地收拾行李準備打道迴府。陳三娘和眾人在一起生活得久了,有些不舍,臨行時竟然留下眼淚來。
我自然是不能走了,便說有我在這裏陪伴高小林也不是壞事。
高小林卻直著脖子說:“你以為他不想走,這位爺是因為被人抽走了一魂一魄締了鬼契,走不掉!要是陳瞎子放過他,這小子一早準走了!”
我免不了又和他掐了起來,好在珞小溪在一旁打圓場說迴到城裏接觸的人更多,說不定能給我們帶來不少業務,高小林掐著手指算了算一個月賺的錢可以折算成多少隻雞,這才喜笑顏開放二人走了。
臨走時,呂小布拉著我的手說:“青哥,我們倆不在,你一個人可得留神身體,小心壞人,別又著了誰的道。”
珞小溪也說:“青哥,那個陳瞎子看上去陰惻惻的,不像個好人,你可得離他遠點,完成那個什麽鬼契之後盡快迴來,我在城裏等你啊!”
我撓撓頭道:“你二人怎麽說得跟生離死別似的,你倆身上沒腿啊,就再也不迴來了呀?話說,我這邊也沒說再也不迴去了呀!”
送君千裏終於一別,幾個人行至村口之後,說了老半天終於散了,重點還是反複在商量分兵二處以後,我和高小林如何在山村裏協助呂小布二人做點生意,如果有事主需要見麵,免不了是要到秀水村找我和高小林的。
一來二去,我竟然找到了世外高人的感覺,有些不倫不類。
同其他人的感覺不同,大約是我和陳瞎子私下裏相處久了,覺得此人雖然心術不正,有些亦正亦邪,但純粹是因為自私才做出一些常人不可理喻的舉動,況且現在他年事已高,起局看卦的人多少知道自己的大限,處得越久,我越發覺得,這老瞎子可能已經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要駕鶴西去了。
陳瞎子此生最後的夙願便是尋得三個完整生魂,看能不能再攢一個守子出來,按照他的習慣我知道這三個生魂得是女的,所以也不容易,加之我擔心鬼契無法完成,便在學習逆法的時候更加用心一些。
據陳瞎子說,我們現有的卜陰典籍,比如我手裏的《卜陰正法》,和已經下落不明的大半卷《卜陰逆法考》均是後人注解之作。
說來也是有些無奈,宗師魯班在世時,正逢亂世,這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橫行天下的時候,各國的文字都不盡相同,雖然按照今天的理解不外乎就是幾個省份之間的區別,可單從文字上說每個諸侯國都不一樣。
秦國用的是小篆,而宗師所在的魯國在春秋末年還在使用花鳥魚蟲文字,這是一種類似上古蝌蚪文的象形文字,今人多已不可考。
於是自秦統一全國以來,在度量衡和文字都天下歸一的時候起,宗師的後人便開始編撰對於這兩本書的注解版本,用以流傳於世。
於是我手裏這本正楷書寫的正法典籍和已經丟失、據說是用篆體書寫的正法典籍,已經不知是第幾版了。
據說到民國時,川東川北一帶出了個高人,名叫封百裏,此人術法高深,精通逆法與正法,是五家中姬家的頂級門客,當時因為連年戰亂,陰匠五家都流離失所,姬家大當家的當時便利用自己門客眾多的優勢,開始在江湖上大肆收斂人才和典籍。
這封百裏變成了姬家的馬前卒。
一時間殺戮四野,雖說陰匠家族都以術法為主,可門客裏卻有眾多三教九流之輩,動起手來也是不眨眼的主兒,殺了半天,最終竟然把兩本書都弄丟了。
隨著丟失的,還有各家的令牌,其中是不是封百裏黑吃黑,這就不得而知了。
封百裏活了一百多歲,臨行歸天之時,卻留下一段奇怪的古詩,後人都認為,他在詩裏留下了一些關鍵線索,指向丟失的令牌和古籍。
但意外的是,我們葉家的令牌,竟然在一個叫秀水村的川東小村子裏出現了,這點讓陳瞎子都深感意外,按照他的說法,我應該是第一個找到自家令牌的陰匠後人。
就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姬家,在陰匠的江湖上現在還屬於黑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