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尋聲看過去,老奶奶站在垃圾桶前,用鐵絲撐著單薄的身體。
“您認識723的住戶嗎?”
楊楠抿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主動湊過去問道。
老人的臉上露出一絲窘迫,向小區內走了幾步,將楊楠帶離垃圾桶之後才開口說道:“我就是723的潘老太太,老遲的老伴。”
我仔細打量著麵前的老人,歲月在臉上留下年輪一般龜裂的痕跡,像是幹裂的土地。在老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死者遲夢涵的家。
窄窄的樓道裏貼著各式各樣的小廣告,層層覆蓋,已經沒有露著的牆麵。
七樓的高度足夠年邁的老人氣喘籲籲,不顧老人的反對,我堅持背著她上了七樓,讓楊楠替她拿著那個寶貝似的蛇皮袋。雖然我的體力也不好,但是老人的體重卻輕的超乎我的想象。
房間很狹窄,老舊的木質櫃子上擺著兩個黑白鏡框,一個是年輕甜美的女孩子,另一個則是上了些年紀的老爺子。
“這——”
老人騰出兩把椅子來,拘束的坐在一個小板凳上。看著我和楊楠再次出示證件之後,才細碎的說出警局通知她之後發生的事。
原來,老爺子在知道噩耗後,因為難以接受,當時就突發腦溢血去世了。
因為家裏貧窮的關係,遲夢涵總覺得低人一等,在外麵對著同學同事堆滿笑容的女孩子迴到家裏,會破口大罵自己的爺爺奶奶,甚至將工資都攢起來買奢侈品,而讓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撿垃圾為生。
斑駁的牆麵上貼著大紅色的獎狀,老人家淚眼婆娑的說完,就忍不住抱著相片開哭。
“我們能看看遲夢涵的房間嗎?”
麵對我們的要求,老人有氣無力的點點頭,迴答道:“最裏麵那間就是涵涵的,也沒什麽東西。”
這是一室一廳的房子,客廳裏擺了一張床,挨著床的就是鍋碗瓢盆等廚具。她說的裏麵那間,指的是唯一的房間。
房間裏隻有一張梳妝台和一張單人床,卻貼著粉紅色的壁紙和泡沫墊,看著溫馨又少女。
按理來說,負責搜查的同事一定已經看過了,但我總覺得,應該會有什麽遺漏。
對於女孩子的房間,楊楠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她陸續拉開幾個抽屜,卻沒有發現什麽線索。
我沒有頭緒的在狹小的房間裏走來走去,卻突然發現腳底下的泡沫板有什麽不對勁。
有一個小小的凸起,和拚接塊一樣大的凸起,藏在泡沫板底下。
我馬上跪下,從口袋裏掏出在實驗室時用過的白手套戴好,小心翼翼的將泡沫板沿著銜接的紋路揭開一塊。
這是那種超市裏最便宜簡陋的泡沫板,每塊邊緣都有整齊的凹凸銜接口,可以根據需求來調整自己需要的大小。
泡沫板底下是九枚信封,拚接起來和一塊泡沫板的大小剛好一樣。
我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將信封依次打開。因為楊楠沒有手套,所以隻能蹲在我旁邊等著看。
第一個裏麵隻有兩張空白的信紙,沒有任何內容。
第二個也是一樣,信紙整齊,沒有任何內容。
一直到第七個,我才看到一張a4紙,上麵有很多修改的痕跡,看起來很像是一張圖紙。
我對這東西一竅不通,隻好先將其他信封依次拆開,確認沒有字後才將手套脫下來遞給楊楠。
楊楠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身後老人的方向,衝我搖搖頭道:“別著急,我們迴局裏。”
我這才發覺,是我太急著找一個結果了,沒有顧及到外麵老人的感受。
我將幾個信封全都收在物證袋裏,和老人簡單告別後,返迴了警局。
此刻距離我立下壯誌豪言,已經過去兩天了。
我不僅僅除了手中的信封外沒有任何線索,甚至對於新出現的問題也還是一籌莫展。
這樣完美的複製手法,不可能是兩個人,可我在監控上確定的,卻是一個人。
而且,是一個女人。
“監控上的人有調查結果嗎?”
楊楠手法嫻熟的開車換檔,迴答道:“沒有結果,因為沒有捕捉到有效的麵容信息和身份信息,可能還需要接著調查。”
迴到警局時,已經是夜色籠罩。因為用眼過度的疲勞讓我有些反應遲緩,直到楊楠下車我才意識到已經到達目的地了。
車燈熄滅,我麵前一身漆黑的楊楠,周身隱沒在黑暗裏。
等等,隱形!
“報案時間是早上七點鍾。預計屍體被運送到第二案發現場的時間是幾點鍾?”
“大概是夜晚十點鍾之後到第二天早上淩晨一點鍾左右。”
“傳過來的照片你都有吧?”
楊楠依言點了點頭,從車裏找出一份備用檔案給我。
真不愧是桑教授的學生,辦事很謹慎,也很仔細。
文件袋裏是和楚敬南當時給我看的照片。厚厚的一遝照片,我開始仔細的翻閱,想要找到那個最關鍵的線索。
能夠支撐我這個想法的,最關鍵的線索。
南城公園雖然石子路和水泥路較多,但是因為建設時美化的原因,石子路和水泥路都並不寬,在兩邊留出大塊的空地來栽種灌木叢和桃花樹。
桃花樹大多數都因為得不到照料有些殘敗,但是灌木叢卻因為沒有人修剪變得生長肆意妄為。
連同栽種的土地裏也有密密麻麻的腳印,我連著翻了六七張照片,都沒有翻到我想找的痕跡。
能夠印證我想法的痕跡。
直到手中的照片越來越薄,我才終於在一張照片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我明白了,為什麽明明不是第一現場,但是屍體卻能夠這樣神不知鬼不覺抵達現場的辦法!
究竟是怎麽在監控裏沒有一點痕跡的出現和全身而退,都是靠著這個來完成的。
那麽,工具又是怎麽處理的呢?
水的成分是成分就是水和氯化鈉,還又少量的鞣酸亞鐵,這些東西能夠組成什麽呢?
氰化鈉,氰化鈉,什麽東西裏包含氰化鈉呢?
“楊楠,你給楚敬南打電話,問問他水裏有沒有檢驗出別的成分。”
看我不下車,楊楠隻好折迴來坐在車上,聽我的話打給楚敬南。
“他說有微量的碘酸鉀。”
這次能夠說通了!為什麽隻有屍體旁邊的水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包括屍體奇怪的造型,還有為什麽要選擇有階梯的地方作為第二案發現場,原來是這個原因!
“走,去實驗室!”
楚敬南在法醫裏算是一個怪咖,一個很配合的怪咖。
我們準備了兩個大號蘆薈膠的蓋子,一個作為死者替代品的重物,兩根木棍,一些食鹽和墨水。
原來這麽簡單的道理!
“您認識723的住戶嗎?”
楊楠抿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主動湊過去問道。
老人的臉上露出一絲窘迫,向小區內走了幾步,將楊楠帶離垃圾桶之後才開口說道:“我就是723的潘老太太,老遲的老伴。”
我仔細打量著麵前的老人,歲月在臉上留下年輪一般龜裂的痕跡,像是幹裂的土地。在老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死者遲夢涵的家。
窄窄的樓道裏貼著各式各樣的小廣告,層層覆蓋,已經沒有露著的牆麵。
七樓的高度足夠年邁的老人氣喘籲籲,不顧老人的反對,我堅持背著她上了七樓,讓楊楠替她拿著那個寶貝似的蛇皮袋。雖然我的體力也不好,但是老人的體重卻輕的超乎我的想象。
房間很狹窄,老舊的木質櫃子上擺著兩個黑白鏡框,一個是年輕甜美的女孩子,另一個則是上了些年紀的老爺子。
“這——”
老人騰出兩把椅子來,拘束的坐在一個小板凳上。看著我和楊楠再次出示證件之後,才細碎的說出警局通知她之後發生的事。
原來,老爺子在知道噩耗後,因為難以接受,當時就突發腦溢血去世了。
因為家裏貧窮的關係,遲夢涵總覺得低人一等,在外麵對著同學同事堆滿笑容的女孩子迴到家裏,會破口大罵自己的爺爺奶奶,甚至將工資都攢起來買奢侈品,而讓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撿垃圾為生。
斑駁的牆麵上貼著大紅色的獎狀,老人家淚眼婆娑的說完,就忍不住抱著相片開哭。
“我們能看看遲夢涵的房間嗎?”
麵對我們的要求,老人有氣無力的點點頭,迴答道:“最裏麵那間就是涵涵的,也沒什麽東西。”
這是一室一廳的房子,客廳裏擺了一張床,挨著床的就是鍋碗瓢盆等廚具。她說的裏麵那間,指的是唯一的房間。
房間裏隻有一張梳妝台和一張單人床,卻貼著粉紅色的壁紙和泡沫墊,看著溫馨又少女。
按理來說,負責搜查的同事一定已經看過了,但我總覺得,應該會有什麽遺漏。
對於女孩子的房間,楊楠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她陸續拉開幾個抽屜,卻沒有發現什麽線索。
我沒有頭緒的在狹小的房間裏走來走去,卻突然發現腳底下的泡沫板有什麽不對勁。
有一個小小的凸起,和拚接塊一樣大的凸起,藏在泡沫板底下。
我馬上跪下,從口袋裏掏出在實驗室時用過的白手套戴好,小心翼翼的將泡沫板沿著銜接的紋路揭開一塊。
這是那種超市裏最便宜簡陋的泡沫板,每塊邊緣都有整齊的凹凸銜接口,可以根據需求來調整自己需要的大小。
泡沫板底下是九枚信封,拚接起來和一塊泡沫板的大小剛好一樣。
我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將信封依次打開。因為楊楠沒有手套,所以隻能蹲在我旁邊等著看。
第一個裏麵隻有兩張空白的信紙,沒有任何內容。
第二個也是一樣,信紙整齊,沒有任何內容。
一直到第七個,我才看到一張a4紙,上麵有很多修改的痕跡,看起來很像是一張圖紙。
我對這東西一竅不通,隻好先將其他信封依次拆開,確認沒有字後才將手套脫下來遞給楊楠。
楊楠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身後老人的方向,衝我搖搖頭道:“別著急,我們迴局裏。”
我這才發覺,是我太急著找一個結果了,沒有顧及到外麵老人的感受。
我將幾個信封全都收在物證袋裏,和老人簡單告別後,返迴了警局。
此刻距離我立下壯誌豪言,已經過去兩天了。
我不僅僅除了手中的信封外沒有任何線索,甚至對於新出現的問題也還是一籌莫展。
這樣完美的複製手法,不可能是兩個人,可我在監控上確定的,卻是一個人。
而且,是一個女人。
“監控上的人有調查結果嗎?”
楊楠手法嫻熟的開車換檔,迴答道:“沒有結果,因為沒有捕捉到有效的麵容信息和身份信息,可能還需要接著調查。”
迴到警局時,已經是夜色籠罩。因為用眼過度的疲勞讓我有些反應遲緩,直到楊楠下車我才意識到已經到達目的地了。
車燈熄滅,我麵前一身漆黑的楊楠,周身隱沒在黑暗裏。
等等,隱形!
“報案時間是早上七點鍾。預計屍體被運送到第二案發現場的時間是幾點鍾?”
“大概是夜晚十點鍾之後到第二天早上淩晨一點鍾左右。”
“傳過來的照片你都有吧?”
楊楠依言點了點頭,從車裏找出一份備用檔案給我。
真不愧是桑教授的學生,辦事很謹慎,也很仔細。
文件袋裏是和楚敬南當時給我看的照片。厚厚的一遝照片,我開始仔細的翻閱,想要找到那個最關鍵的線索。
能夠支撐我這個想法的,最關鍵的線索。
南城公園雖然石子路和水泥路較多,但是因為建設時美化的原因,石子路和水泥路都並不寬,在兩邊留出大塊的空地來栽種灌木叢和桃花樹。
桃花樹大多數都因為得不到照料有些殘敗,但是灌木叢卻因為沒有人修剪變得生長肆意妄為。
連同栽種的土地裏也有密密麻麻的腳印,我連著翻了六七張照片,都沒有翻到我想找的痕跡。
能夠印證我想法的痕跡。
直到手中的照片越來越薄,我才終於在一張照片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我明白了,為什麽明明不是第一現場,但是屍體卻能夠這樣神不知鬼不覺抵達現場的辦法!
究竟是怎麽在監控裏沒有一點痕跡的出現和全身而退,都是靠著這個來完成的。
那麽,工具又是怎麽處理的呢?
水的成分是成分就是水和氯化鈉,還又少量的鞣酸亞鐵,這些東西能夠組成什麽呢?
氰化鈉,氰化鈉,什麽東西裏包含氰化鈉呢?
“楊楠,你給楚敬南打電話,問問他水裏有沒有檢驗出別的成分。”
看我不下車,楊楠隻好折迴來坐在車上,聽我的話打給楚敬南。
“他說有微量的碘酸鉀。”
這次能夠說通了!為什麽隻有屍體旁邊的水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包括屍體奇怪的造型,還有為什麽要選擇有階梯的地方作為第二案發現場,原來是這個原因!
“走,去實驗室!”
楚敬南在法醫裏算是一個怪咖,一個很配合的怪咖。
我們準備了兩個大號蘆薈膠的蓋子,一個作為死者替代品的重物,兩根木棍,一些食鹽和墨水。
原來這麽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