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通知後,我們第一時間出警,根本來不及更換工作服。
這次我們是和專案組一同趕到的,正因為同時趕到的人太多,所以造成現場異常擁擠的感覺。
鳴笛,加速。看著車輛自動給警車避出一條道路來,我的心情無比沉重。
案發現場依舊是南城公園,情況幾乎和第一起一模一樣。
同樣是陰雨連綿的深夜,同樣是監控老舊的公園。隻是這次不同的是,受害者穿著一條顯眼的紅色裙子。
“受害者身上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
楚敬南身材比正常男人瘦很多,三下五除二就擠到屍體旁邊勘察起來,靈活的像隻猴子。
“麵部有多處傷口,沒有辦法做出有效識別。”他一邊說,一邊示意旁邊的筆錄:“不僅僅是麵部,指紋也全都被破壞了。”
先批警察拉開警戒線,將除了我們之外的圍觀群眾控製在警戒線外,防止他們破壞案發現場。
公園這種地方,幾乎采集不到任何有效足跡,我們隻能把偵破方向定在其他地方。
這是我第一次直擊案發現場。
受害者的屍體是停靠在一顆粗壯的老樹旁邊,和上次一樣的十字架,不同的是,這次卻是用鋼釘將身體釘在木樁上。
雙手環胸,兩腿並攏,牢牢固定在木樁上。因為是傾斜著靠在樹上,所以重力使然,大部分的皮因為墜扯,已經豁開,露出藏紅色的血肉來。
比起上一次的剝皮,這一次兇手的手段更加殘忍。
渾身的骨頭都被不同程度的敲斷,用最大號的鋼釘密密麻麻的釘在木樁上,幾乎沒有餘下任何空隙。
麵部被硫酸浸泡,已經露出肌肉層和森森白骨。不僅僅是麵部,十根手指也全都有被硫酸侵蝕留下的痕跡,估計就是為了抹去指紋信息。
釘在十字架上?
這個造型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個經典人物。在聖經的記載中,神的兒子耶穌也是為了贖罪,被釘於十字架,七日之後複活。
兩個受害者之間到底有什麽關係呢?
第一個受害者的身份非常明確,是一個建築公司的小職員,作為整個公司收入最低的攝影師,凡事都問拍
被害者的生平我已經全都背下來,幾乎沒有和任何人發生過矛盾衝突,連同身邊人都說是個十分乖巧的女孩子。
“下手還真狠。”楚敬南用手掰開女屍的嘴巴展示給我看:“舌頭已經被切掉了,這個沒點工具還真不行。”
割舌?
“監控呢?”
和技術人員一起去拷貝監控的楊楠迴來時神色凝重,衝著我微乎幾微的搖了搖頭。
“死者年齡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皮膚保養細膩,應該是家境優渥。兇手男,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右撇子,應該是從事過體力工作,腕力和臂力都不容小覷。他應該是中長發,戴著眼鏡,斯文有禮。”
幾乎同樣的天氣,複製同樣的手段,一個月內頻繁作案高達兩次,隻能說非常大膽了。
難道兩個案件不是同一人作案?對於第一起案件的兇手判斷,明顯和這次完全不一樣。
屍體被運走,楚敬南跟著迴去參與解剖工作,楊楠也一起迴到警局重新查看錄像。人群散去之後,隻剩下了幾個維護治安秩序的片警,我和李林峰。
“對這個案子,你有什麽看法?”李林峰繞著整個公園走了一圈後,折返迴我的身邊開口道:“沒有得到新的屍體身份之前,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嗎?”
“不一定。”我的目光停留在警戒線外竊竊私語的老人身上,向身邊的片警求證:“上次報案的也是這些老人嗎?”
李林峰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圖,也緊著圍過來。
“是的。”片警一邊迴答,一邊示意我看向一個帶著紅帽子的英朗老人。
“這個老人姓劉,是南城公園這邊晨練的領隊。如果發生陰天下雨這種情況,每次都是他負責提前來公園看有沒有地方可以繼續晨練。所以這兩次,都是他報的警。”
老人看起來像是老一輩的知識分子,渾身散發著知性的感覺,讓人覺得可以信賴。
“大爺您好,我們是刑警。”我快步走過去,象征性的出示了一下暫時證件。
“警察同誌。”劉大爺表情很嚴肅,聲音低了幾分:“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些邪氣?”
我不禁失笑,因為職業的原因,我看過許多有關心理學的書,自認為對人的第一判斷還算準確,沒想到這次居然會產生這麽大的偏差。
“大爺,現在這個時代,鬼神之說可不提倡了,建國之後可都不許成精了。”
劉大爺的表情更加嚴肅起來,我的解釋很顯然他不願意接受:“我聽見那個女孩子唱歌了。”
“哪個女孩子?”李林峰連忙追問道。
“就是死去的那個女孩子,我聽出來她唱的歌,是泥娃娃。”
大爺的描述斷斷續續不夠連貫,大約半個小時後,我才知道他第一次報案時的場景。
他像往常一樣比大家提前半個小時來到公園尋找合適晨練的地方,南城公園的排水強差人意,所以大多數下雨後,他們都會由劉大爺來通知晨練是否要繼續。
有台階的地方一向不是首選,所以他一般隻會巡視有大片空地的地方而忽視這些地方。但這次不一樣,劉大爺聽到了歌聲,是很柔弱的女聲,聲音很低的唱著一首軟軟的歌,調調裏滿滿都是江南水鄉的味道。
據劉大爺迴憶,這是一首年份很老的童謠,叫泥娃娃。
江南?不可能,死者已經被確定就是本市人,而且,從沒有過出省經曆。
難道說——一個大膽的想法蜂擁而出,唱歌的人是兇手嗎?
“峰哥。”我努力平複著語氣裏的激動,接著說道:“你把網絡上能找到的所有這首歌的版本都給大爺聽一遍,判斷一下有沒有相同或相似的。”
李林峰看著我,似乎並沒有理解我的想法,但還是萬分配合的請走老人家去協助調查。
隻剩下我一個人時,思路逐漸像是進入了層層迷霧,無從出口。
沒有有效的腳印,這樣粗糙的水泥路和石子路根本留不下線索。如果想要更確切的線索,恐怕還是要跑一趟了。
為了破案需求而家訪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這次我沒有最先提出這件事是有原因的。在死者的資料檔案上,清晰的記錄著死者父母雙亡,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
老人家的身體,能夠經受這樣的刺激嗎?
出於安全考慮,我叫上了楊楠一起。一則是因為我沒有駕照不能開車,二則是因為楊楠是個看起來非常乖巧的小姑娘,我希望楊楠來進行溝通能夠緩解兩位老人的情緒。
第一位死者是個二十七歲的未婚女性,大學內學習的專業是建築設計,是個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平時和同學朋友相處也是溫柔貼心,算是頗受歡迎的人。
根據她在學校檔案上填寫的地址,楊楠很快找到了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租住的一棟老樓。
這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小區了。因為周圍拆遷的問題,小區的圍牆已經大麵積被毀壞。楊楠遠遠的將車停好,拉開車門馬上就皺起眉頭。
味道很大,小區門口的垃圾桶裏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已經從桶外堆成高高的一堆,空氣中都蔓延著酸臭味和發黴的味道。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奶奶穿著一件並不合身的黑色衣服,背著一個蛇皮袋子,踮起腳尖努力用手中的鐵絲在垃圾中翻找著。
“16棟723對吧?”因為我隻在出來之前看過一次資料,所以出於謹慎還是和楊楠確認一下住址。
“你們要找老遲家嗎?”
這次我們是和專案組一同趕到的,正因為同時趕到的人太多,所以造成現場異常擁擠的感覺。
鳴笛,加速。看著車輛自動給警車避出一條道路來,我的心情無比沉重。
案發現場依舊是南城公園,情況幾乎和第一起一模一樣。
同樣是陰雨連綿的深夜,同樣是監控老舊的公園。隻是這次不同的是,受害者穿著一條顯眼的紅色裙子。
“受害者身上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
楚敬南身材比正常男人瘦很多,三下五除二就擠到屍體旁邊勘察起來,靈活的像隻猴子。
“麵部有多處傷口,沒有辦法做出有效識別。”他一邊說,一邊示意旁邊的筆錄:“不僅僅是麵部,指紋也全都被破壞了。”
先批警察拉開警戒線,將除了我們之外的圍觀群眾控製在警戒線外,防止他們破壞案發現場。
公園這種地方,幾乎采集不到任何有效足跡,我們隻能把偵破方向定在其他地方。
這是我第一次直擊案發現場。
受害者的屍體是停靠在一顆粗壯的老樹旁邊,和上次一樣的十字架,不同的是,這次卻是用鋼釘將身體釘在木樁上。
雙手環胸,兩腿並攏,牢牢固定在木樁上。因為是傾斜著靠在樹上,所以重力使然,大部分的皮因為墜扯,已經豁開,露出藏紅色的血肉來。
比起上一次的剝皮,這一次兇手的手段更加殘忍。
渾身的骨頭都被不同程度的敲斷,用最大號的鋼釘密密麻麻的釘在木樁上,幾乎沒有餘下任何空隙。
麵部被硫酸浸泡,已經露出肌肉層和森森白骨。不僅僅是麵部,十根手指也全都有被硫酸侵蝕留下的痕跡,估計就是為了抹去指紋信息。
釘在十字架上?
這個造型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個經典人物。在聖經的記載中,神的兒子耶穌也是為了贖罪,被釘於十字架,七日之後複活。
兩個受害者之間到底有什麽關係呢?
第一個受害者的身份非常明確,是一個建築公司的小職員,作為整個公司收入最低的攝影師,凡事都問拍
被害者的生平我已經全都背下來,幾乎沒有和任何人發生過矛盾衝突,連同身邊人都說是個十分乖巧的女孩子。
“下手還真狠。”楚敬南用手掰開女屍的嘴巴展示給我看:“舌頭已經被切掉了,這個沒點工具還真不行。”
割舌?
“監控呢?”
和技術人員一起去拷貝監控的楊楠迴來時神色凝重,衝著我微乎幾微的搖了搖頭。
“死者年齡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皮膚保養細膩,應該是家境優渥。兇手男,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右撇子,應該是從事過體力工作,腕力和臂力都不容小覷。他應該是中長發,戴著眼鏡,斯文有禮。”
幾乎同樣的天氣,複製同樣的手段,一個月內頻繁作案高達兩次,隻能說非常大膽了。
難道兩個案件不是同一人作案?對於第一起案件的兇手判斷,明顯和這次完全不一樣。
屍體被運走,楚敬南跟著迴去參與解剖工作,楊楠也一起迴到警局重新查看錄像。人群散去之後,隻剩下了幾個維護治安秩序的片警,我和李林峰。
“對這個案子,你有什麽看法?”李林峰繞著整個公園走了一圈後,折返迴我的身邊開口道:“沒有得到新的屍體身份之前,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嗎?”
“不一定。”我的目光停留在警戒線外竊竊私語的老人身上,向身邊的片警求證:“上次報案的也是這些老人嗎?”
李林峰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圖,也緊著圍過來。
“是的。”片警一邊迴答,一邊示意我看向一個帶著紅帽子的英朗老人。
“這個老人姓劉,是南城公園這邊晨練的領隊。如果發生陰天下雨這種情況,每次都是他負責提前來公園看有沒有地方可以繼續晨練。所以這兩次,都是他報的警。”
老人看起來像是老一輩的知識分子,渾身散發著知性的感覺,讓人覺得可以信賴。
“大爺您好,我們是刑警。”我快步走過去,象征性的出示了一下暫時證件。
“警察同誌。”劉大爺表情很嚴肅,聲音低了幾分:“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些邪氣?”
我不禁失笑,因為職業的原因,我看過許多有關心理學的書,自認為對人的第一判斷還算準確,沒想到這次居然會產生這麽大的偏差。
“大爺,現在這個時代,鬼神之說可不提倡了,建國之後可都不許成精了。”
劉大爺的表情更加嚴肅起來,我的解釋很顯然他不願意接受:“我聽見那個女孩子唱歌了。”
“哪個女孩子?”李林峰連忙追問道。
“就是死去的那個女孩子,我聽出來她唱的歌,是泥娃娃。”
大爺的描述斷斷續續不夠連貫,大約半個小時後,我才知道他第一次報案時的場景。
他像往常一樣比大家提前半個小時來到公園尋找合適晨練的地方,南城公園的排水強差人意,所以大多數下雨後,他們都會由劉大爺來通知晨練是否要繼續。
有台階的地方一向不是首選,所以他一般隻會巡視有大片空地的地方而忽視這些地方。但這次不一樣,劉大爺聽到了歌聲,是很柔弱的女聲,聲音很低的唱著一首軟軟的歌,調調裏滿滿都是江南水鄉的味道。
據劉大爺迴憶,這是一首年份很老的童謠,叫泥娃娃。
江南?不可能,死者已經被確定就是本市人,而且,從沒有過出省經曆。
難道說——一個大膽的想法蜂擁而出,唱歌的人是兇手嗎?
“峰哥。”我努力平複著語氣裏的激動,接著說道:“你把網絡上能找到的所有這首歌的版本都給大爺聽一遍,判斷一下有沒有相同或相似的。”
李林峰看著我,似乎並沒有理解我的想法,但還是萬分配合的請走老人家去協助調查。
隻剩下我一個人時,思路逐漸像是進入了層層迷霧,無從出口。
沒有有效的腳印,這樣粗糙的水泥路和石子路根本留不下線索。如果想要更確切的線索,恐怕還是要跑一趟了。
為了破案需求而家訪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這次我沒有最先提出這件事是有原因的。在死者的資料檔案上,清晰的記錄著死者父母雙亡,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
老人家的身體,能夠經受這樣的刺激嗎?
出於安全考慮,我叫上了楊楠一起。一則是因為我沒有駕照不能開車,二則是因為楊楠是個看起來非常乖巧的小姑娘,我希望楊楠來進行溝通能夠緩解兩位老人的情緒。
第一位死者是個二十七歲的未婚女性,大學內學習的專業是建築設計,是個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平時和同學朋友相處也是溫柔貼心,算是頗受歡迎的人。
根據她在學校檔案上填寫的地址,楊楠很快找到了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租住的一棟老樓。
這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小區了。因為周圍拆遷的問題,小區的圍牆已經大麵積被毀壞。楊楠遠遠的將車停好,拉開車門馬上就皺起眉頭。
味道很大,小區門口的垃圾桶裏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已經從桶外堆成高高的一堆,空氣中都蔓延著酸臭味和發黴的味道。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奶奶穿著一件並不合身的黑色衣服,背著一個蛇皮袋子,踮起腳尖努力用手中的鐵絲在垃圾中翻找著。
“16棟723對吧?”因為我隻在出來之前看過一次資料,所以出於謹慎還是和楊楠確認一下住址。
“你們要找老遲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