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當然不是今天剛到的,而是早就到了。
張拘成很是歡迎齊玄素的到來,得知齊玄素的來意之後,就更歡迎了。張玉月的事情,不僅僅是傷了張玉月的心那麽簡單,更是打了張拘成的臉,也就是李家保著李命煌。要是沒有李家,張拘成早就讓李命煌知道一個道理——老丈人一般不發怒,一旦發怒可比丈母娘嚴重多了。
張拘成現在是越看齊玄素越順眼,以前覺得齊玄素要是自家女婿該多好,現在覺得自己要是有這麽個兒子,哪裏會被天師和張月鹿逼迫至此。
講究世襲的地方,繼承人是關鍵,有個好兒子比什麽都強。就算被人欺負到頭上,也能指望兒子喊上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畢竟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張拘成和齊玄素一起祭拜了位於金陵府的大魏太祖皇帝陵。
雖然道門推翻了大魏,但並沒有全麵否定大魏,除了大魏的末代太後被處死之外,包括小皇帝在內的大部分皇室成員都保住了性命,隻是被貶為庶民了事。當然,毆帝三拳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大魏太祖皇帝的曆史地位很高,自大齊之後,大晉暗弱,偏安一隅,又有金帳入主中原,神州陸沉,將近九百年,中原北方和西域各地全部丟失,直到大魏太祖皇帝才陸續收複,說是再造神州也不為過。
大玄立國之後,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先後祭拜大魏太祖皇帝,並派遣駐軍保護陵寢。
雖然大掌教沒有親自去過,但地方道府都有祭拜的任務,而且形式十分隆重,一般由掌府真人出麵。
這次與張拘成、齊玄素一起前往祭拜的,除了幾位副府主之外,還有一位儒門的大祭酒。
所謂“前三教時代”是指儒門主導天下的時代,那時候道門和佛門聯手共同抗衡儒門,並最終擊敗儒門。
道門取代儒門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使儒門、佛門成為自己的附庸。在過去,是以儒門為主導,推動三教合一。如今則是以道門為主導,繼續推動三教合一。
在某個階段,玄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三教領袖,儒門的理學、心學、氣學三位大祭酒選擇向玄聖效忠,等同於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
“後三教時代”則變為佛門挑戰道門的主導地位,道門聯手儒門打壓佛門,最終佛門迫於壓力,不得不與道門休戰,並承認道門的三教領袖地位。
不過佛門在許多事情上仍舊與道門意見相左,摩擦不斷。尤其是古仙一事,佛門在明麵上支持道門消滅隱秘結社,卻在暗中支持古仙牽製道門,使得道門每年都要為此花費大量精力。
道門明麵上的說法自然是三教合一,在道門的眼裏,儒門和佛門是一樣的,都是好朋友,不算外人。
至於與佛門勾結,當然沒有這種說法,“勾結”什麽的太難聽了。不過,如果你知道誰與佛門之人有不正當往來,請立刻上報道門。
到了今天,儒門大祭酒自然不能與道門的三師相提並論,大致相當於平章大真人。
這次祭拜便是以這位大祭酒為主,齊玄素和張拘成作陪。
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祭拜之後,欣賞山景的時候,大祭酒站在正中,背負雙手。張拘成和齊玄素一左一右,則是雙手自然下垂。其他人都是雙手交疊置於小腹位置。
這叫:背手高一級,垂手禮三分,叉手低一等。
儒門同樣分為三個派係,其中理學和心學都是鼎盛一時的顯學,正如道門的正一道和全真道,傳承有序,不必多言。
氣學則如太平道一般,曾經一度近乎覆滅,待到理學和心學大敗於道門之手後,這才趁勢而起,一躍成為與心學、理學並列的第三大學派。
理學一派的祖師是理學聖人,心學一派的祖師是心學聖人,氣學一派的祖師可以追溯到亞聖,“氣學”二字中的“氣”字便是來源於亞聖提出的“浩然氣”,不過真正發揚氣學的卻是橫渠先生等人。
氣學一派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
“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沒有此物,隻不過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氣學以“太虛“”表示“氣”的消散狀態,這是本來的原始狀態,“氣”是“太虛”與萬物的合稱。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氣學、理學、心學三家之間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心學與理學的關係已經不必過多贅述,氣學在過去被認為是理學的分支。
氣學認為“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認為“氣”是天地萬物的根本,“理”是“氣”變化的條理秩序。
正所謂“初非別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氣學不同意理學聖人“理與氣是二物”的見解,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實體,而“理”是規律。
由此分成兩大個完全不同的派別。
這位大祭酒便是氣學一派的大祭酒,以氣血的“太虛”概念為名,名為張太虛,出身吳州,素來與正一道交好。
雖說此張非彼張,但既是同姓又是同鄉,想要互相攀上點關係可太容易了。
所謂江南,吳州一直都是核心部分,且文風鼎盛,大魏朝時,號稱半朝進士閣老出自吳州,江南四大書院中有三個書院位於吳州。
嚴格來說,金陵府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東。
正一道張家號稱南國第一家,素來與吳州本地儒門士人交好,正如太平道與齊州境內的儒門勢力關係密切。
當初廢天師叛亂,就把儒門勢力牽扯了進去,可見正一道與儒門的關係。唯獨全真道是個例外,幾乎與儒門沒什麽交集。
張拘成與張太虛也不是今天才認識,關係比較密切。其實到了現在,三道之爭越來越激烈,不僅是齊玄素在早做準備,其他人也開始拉攏盟友。桌麵底下合縱連橫,暗流湧動。
這就好像老鴨子鳧水,表麵上安穩不動,水底下的兩隻腳蹼死命撥動。
什麽叫紅掌撥清波啊?
張拘成也不是單純祭拜,主要是借此機會把氣學大祭酒介紹給齊玄素。
張太虛自然知道齊玄素,走到今天這一步,“道門三秀”已經時過境遷,有人提出了“道門雙壁”的說法,既可以用來形容東華真人和清微真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齊玄素和李長歌,有人斷言,道門的過去掌握在三個人的手裏,道門的未來則掌握在這四個人的手裏。
別說儒門的大祭酒,恐怕就連佛門高層和朝廷高層,甚至是聖廷高層,都知道齊玄素是何許人也。不僅知道齊玄素的存在,而且特別重視,說不定要組織一幫人專門研究齊玄素的過往資料,以此來揣摩齊玄素的行事風格和真實想法。
齊玄素過去不知道張太虛,不過這次提前做了功課,雙方自然是相談甚歡。
張拘成態度的轉變極具重大意義,對於高門大戶而言,除非富可敵國,否則錢財隻是些浮財而已,沒有哪個大家族是窮死的,關鍵還是人脈關係,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張拘成跟齊玄素分享這些,這就是把齊玄素真正當成了自家人。
這也算是一種投桃報李了。以後對付李家要靠齊玄素,齊玄素也很照顧張家人,不說別的,張五月的事情還是能讓張家人心生好感的,別管大宗小宗,涉及到老對頭李家,都得先一致對外,張李之爭多少年了,仿佛刻在骨子裏,已經近乎本能。
再加上李命煌的事情,張拘成沒理由藏著掖著。
在張拘成的牽線搭橋下,齊玄素結識了張太虛,以後怎麽加深關係,更進一步,那就是齊玄素的事情了。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最後張太虛先一步離開,隻剩下齊玄素和張拘成兩人。
兩人沒再繼續談公事,而是談了齊玄素和張月鹿的婚事。
雖然張拘成不是張月鹿的親爹,但他作為準族長,過問這些事情是合情合理的,在天師不過問的情況下,他就是最終拍板的人,張拘奇反而要聽他的。
齊玄素這邊就是他自己說了算,東華真人太忙沒時間管,七娘有時間卻懶得管。
得知齊玄素還沒有確定儐相人選之後,張拘成向齊玄素推薦了一個人——顏永真。
齊玄素半是婉拒半是玩笑道:“當初青霄可是差點被她娘許配給顏明臣,這恐怕不大好吧?”
張拘成擺手道:“顏家不僅與張家交好,而且與慈航真人的蘇家關係密切,在正一道中頗有分量,還是要團結的。而且顏永真與顏明臣不是一路人,正如李無垢、李天清都姓李,你能說李無垢與李天清是一路人嗎?”
齊玄素這就懂了,略微思量,欣然答應下來,儐相就用顏永真。
張月鹿的儐相則用慈航真人那邊的人,也就是她的小師妹,蕭月如。
張拘成很是歡迎齊玄素的到來,得知齊玄素的來意之後,就更歡迎了。張玉月的事情,不僅僅是傷了張玉月的心那麽簡單,更是打了張拘成的臉,也就是李家保著李命煌。要是沒有李家,張拘成早就讓李命煌知道一個道理——老丈人一般不發怒,一旦發怒可比丈母娘嚴重多了。
張拘成現在是越看齊玄素越順眼,以前覺得齊玄素要是自家女婿該多好,現在覺得自己要是有這麽個兒子,哪裏會被天師和張月鹿逼迫至此。
講究世襲的地方,繼承人是關鍵,有個好兒子比什麽都強。就算被人欺負到頭上,也能指望兒子喊上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畢竟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張拘成和齊玄素一起祭拜了位於金陵府的大魏太祖皇帝陵。
雖然道門推翻了大魏,但並沒有全麵否定大魏,除了大魏的末代太後被處死之外,包括小皇帝在內的大部分皇室成員都保住了性命,隻是被貶為庶民了事。當然,毆帝三拳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大魏太祖皇帝的曆史地位很高,自大齊之後,大晉暗弱,偏安一隅,又有金帳入主中原,神州陸沉,將近九百年,中原北方和西域各地全部丟失,直到大魏太祖皇帝才陸續收複,說是再造神州也不為過。
大玄立國之後,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先後祭拜大魏太祖皇帝,並派遣駐軍保護陵寢。
雖然大掌教沒有親自去過,但地方道府都有祭拜的任務,而且形式十分隆重,一般由掌府真人出麵。
這次與張拘成、齊玄素一起前往祭拜的,除了幾位副府主之外,還有一位儒門的大祭酒。
所謂“前三教時代”是指儒門主導天下的時代,那時候道門和佛門聯手共同抗衡儒門,並最終擊敗儒門。
道門取代儒門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使儒門、佛門成為自己的附庸。在過去,是以儒門為主導,推動三教合一。如今則是以道門為主導,繼續推動三教合一。
在某個階段,玄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三教領袖,儒門的理學、心學、氣學三位大祭酒選擇向玄聖效忠,等同於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
“後三教時代”則變為佛門挑戰道門的主導地位,道門聯手儒門打壓佛門,最終佛門迫於壓力,不得不與道門休戰,並承認道門的三教領袖地位。
不過佛門在許多事情上仍舊與道門意見相左,摩擦不斷。尤其是古仙一事,佛門在明麵上支持道門消滅隱秘結社,卻在暗中支持古仙牽製道門,使得道門每年都要為此花費大量精力。
道門明麵上的說法自然是三教合一,在道門的眼裏,儒門和佛門是一樣的,都是好朋友,不算外人。
至於與佛門勾結,當然沒有這種說法,“勾結”什麽的太難聽了。不過,如果你知道誰與佛門之人有不正當往來,請立刻上報道門。
到了今天,儒門大祭酒自然不能與道門的三師相提並論,大致相當於平章大真人。
這次祭拜便是以這位大祭酒為主,齊玄素和張拘成作陪。
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祭拜之後,欣賞山景的時候,大祭酒站在正中,背負雙手。張拘成和齊玄素一左一右,則是雙手自然下垂。其他人都是雙手交疊置於小腹位置。
這叫:背手高一級,垂手禮三分,叉手低一等。
儒門同樣分為三個派係,其中理學和心學都是鼎盛一時的顯學,正如道門的正一道和全真道,傳承有序,不必多言。
氣學則如太平道一般,曾經一度近乎覆滅,待到理學和心學大敗於道門之手後,這才趁勢而起,一躍成為與心學、理學並列的第三大學派。
理學一派的祖師是理學聖人,心學一派的祖師是心學聖人,氣學一派的祖師可以追溯到亞聖,“氣學”二字中的“氣”字便是來源於亞聖提出的“浩然氣”,不過真正發揚氣學的卻是橫渠先生等人。
氣學一派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
“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沒有此物,隻不過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氣學以“太虛“”表示“氣”的消散狀態,這是本來的原始狀態,“氣”是“太虛”與萬物的合稱。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氣學、理學、心學三家之間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心學與理學的關係已經不必過多贅述,氣學在過去被認為是理學的分支。
氣學認為“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認為“氣”是天地萬物的根本,“理”是“氣”變化的條理秩序。
正所謂“初非別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氣學不同意理學聖人“理與氣是二物”的見解,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實體,而“理”是規律。
由此分成兩大個完全不同的派別。
這位大祭酒便是氣學一派的大祭酒,以氣血的“太虛”概念為名,名為張太虛,出身吳州,素來與正一道交好。
雖說此張非彼張,但既是同姓又是同鄉,想要互相攀上點關係可太容易了。
所謂江南,吳州一直都是核心部分,且文風鼎盛,大魏朝時,號稱半朝進士閣老出自吳州,江南四大書院中有三個書院位於吳州。
嚴格來說,金陵府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東。
正一道張家號稱南國第一家,素來與吳州本地儒門士人交好,正如太平道與齊州境內的儒門勢力關係密切。
當初廢天師叛亂,就把儒門勢力牽扯了進去,可見正一道與儒門的關係。唯獨全真道是個例外,幾乎與儒門沒什麽交集。
張拘成與張太虛也不是今天才認識,關係比較密切。其實到了現在,三道之爭越來越激烈,不僅是齊玄素在早做準備,其他人也開始拉攏盟友。桌麵底下合縱連橫,暗流湧動。
這就好像老鴨子鳧水,表麵上安穩不動,水底下的兩隻腳蹼死命撥動。
什麽叫紅掌撥清波啊?
張拘成也不是單純祭拜,主要是借此機會把氣學大祭酒介紹給齊玄素。
張太虛自然知道齊玄素,走到今天這一步,“道門三秀”已經時過境遷,有人提出了“道門雙壁”的說法,既可以用來形容東華真人和清微真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齊玄素和李長歌,有人斷言,道門的過去掌握在三個人的手裏,道門的未來則掌握在這四個人的手裏。
別說儒門的大祭酒,恐怕就連佛門高層和朝廷高層,甚至是聖廷高層,都知道齊玄素是何許人也。不僅知道齊玄素的存在,而且特別重視,說不定要組織一幫人專門研究齊玄素的過往資料,以此來揣摩齊玄素的行事風格和真實想法。
齊玄素過去不知道張太虛,不過這次提前做了功課,雙方自然是相談甚歡。
張拘成態度的轉變極具重大意義,對於高門大戶而言,除非富可敵國,否則錢財隻是些浮財而已,沒有哪個大家族是窮死的,關鍵還是人脈關係,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張拘成跟齊玄素分享這些,這就是把齊玄素真正當成了自家人。
這也算是一種投桃報李了。以後對付李家要靠齊玄素,齊玄素也很照顧張家人,不說別的,張五月的事情還是能讓張家人心生好感的,別管大宗小宗,涉及到老對頭李家,都得先一致對外,張李之爭多少年了,仿佛刻在骨子裏,已經近乎本能。
再加上李命煌的事情,張拘成沒理由藏著掖著。
在張拘成的牽線搭橋下,齊玄素結識了張太虛,以後怎麽加深關係,更進一步,那就是齊玄素的事情了。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最後張太虛先一步離開,隻剩下齊玄素和張拘成兩人。
兩人沒再繼續談公事,而是談了齊玄素和張月鹿的婚事。
雖然張拘成不是張月鹿的親爹,但他作為準族長,過問這些事情是合情合理的,在天師不過問的情況下,他就是最終拍板的人,張拘奇反而要聽他的。
齊玄素這邊就是他自己說了算,東華真人太忙沒時間管,七娘有時間卻懶得管。
得知齊玄素還沒有確定儐相人選之後,張拘成向齊玄素推薦了一個人——顏永真。
齊玄素半是婉拒半是玩笑道:“當初青霄可是差點被她娘許配給顏明臣,這恐怕不大好吧?”
張拘成擺手道:“顏家不僅與張家交好,而且與慈航真人的蘇家關係密切,在正一道中頗有分量,還是要團結的。而且顏永真與顏明臣不是一路人,正如李無垢、李天清都姓李,你能說李無垢與李天清是一路人嗎?”
齊玄素這就懂了,略微思量,欣然答應下來,儐相就用顏永真。
張月鹿的儐相則用慈航真人那邊的人,也就是她的小師妹,蕭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