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無論藍琴如何落魄,佟氏一族,看起來卻仍是風光無限。佟子欽又生下一女,小字晴霏。盡管又不是男孩,宮裏仍是大擺喜宴。吳娟、沈三和上官曼青也帶兒女前來慶賀。因為是家宴,鄭曦也邀請了安寧長公主前來。
宮廷裏,徹夜不息的燈火,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安寧公主看著著紅燈綠酒,輕輕“哼”了一聲,明豔的火光照得她心亂如麻。一個滿臉喜色宮女迎麵走來,看見長公主忙蹲身行禮,道:“奴婢參見大長公主。”安寧公主冷笑一聲,道:“不過是生了一個女兒罷了,至於這樣大肆聲張麽?”那宮女不敢作聲,低著頭走開了。
晚宴上,大家都開懷暢飲,談笑風生,隻有安寧一個人坐在那裏,不言不語。她看著佟子欽飲過酒後,滿臉紅暈嬌美無限,不禁甚是氣惱,更加深了對太後的恨意。便想要挑起點事端來,當下指著吳娟之女沈妍,說道:“陛下,這些不守規矩的人,也能來皇宮飲宴麽?”淩太後,聽了這話,知安寧公主是衝著自己來的,心裏那份歉意又被勾了起來,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沈妍聽了,不由一怔,尚未迴答,鄭曦便開口道:“這既是家宴,姑母又何必太過認真。”安寧道:“是家宴便可如此不顧皇家威嚴麽?”頓了一頓又嘀咕道:“這丫頭跟上官明熙眉來眼去,好生不要臉。”
沈妍聽了這話滿臉通紅,低下頭去。其實她跟上官明熙一起習武讀書多年,關係甚好,雖不似長公主說的那樣過分,但神色言語間也難免有些親昵。鄭曦也看出沈妍和上官明熙關係不尋常,知道安寧也非憑空生事,不想再深追究。但沈三見安寧如此說自己的女兒,便沉不氣了,道:“我們本來就是普通老百姓,哪有你們這些不成文的規矩。”
鄭曦聽了這話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心道:朕的傻姐夫啊,你不說話沒有人把你當啞巴,你這般得罪了長公主日後可不好收場啊。果然,卻聽安寧伸手在案重重一拍,站起身來,怒道:“大膽!你竟敢這樣對本宮說話!”
沈三一怔,還欲再言。淩太後不知如何是好,既想為維護吳娟和沈妍,又不想得罪長公主,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上官曼青見狀,不想事情鬧大,站起身來躬身一禮,道:“長公主息怒,請聽微臣一言。”安寧見上官曼青開口,也不便太過無禮,道:“你說。”上官曼青道:“微臣想請教大長公主,不知殿下跟夫君之間是否也是你推我讓,恪守禮節,毫不逾越?”安寧聽了這話,臉上亦是微微一紅,怒道:“大膽上官曼青,你胡說八道些什麽?”
鄭曦見狀,微有會意,便笑道:“姑母,既是家宴,你也放得開些,不用跟上官愛卿認真。”安寧見鄭曦開口,隻得道:“既是夫妻,那自然不同了,不必那麽拘謹。”上官曼青笑道:“長公主此言極是,夫妻之間哪有那麽多禮數可講?”安寧道:“難道他們是夫妻不成?”
上官曼青笑道:“現下還不是。不過,如今四境歸服,百姓歸心,在這普天之下,讓誰做夫妻,不讓誰做夫妻,不就是一張黃帛的事麽。”上官曼青的話正說到安寧的痛處,安寧心道:好你個上官曼青,你這不是在譏諷琴兒麽?想到這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憤憤地坐迴榻中。
鄭曦聽了上官曼青的話,哈哈大笑,說道:“好,好,上官兄長說得好。”說完又看了一眼上官明熙和沈妍,道:“來人,傳詔,封上官明熙為駙馬督尉,封沈妍為平原公主,賜婚上官明熙,擇日成親。”
他二人早已心儀已久,但萬萬沒有想到,竟如此簡單便可以成親,都是心下甚喜。沈妍笑逐顏開,目光偷偷望向上官曼青,上官明熙也正好看了過來,兩人目光相觸,忙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轉開頭去。上官曼青見狀,對上官明熙使了個眼色。上官明熙會意,拉著沈妍起身行禮,道:“臣謝陛下恩典。”鄭曦笑道:“你們兩個還是好好謝謝上官兄長吧。”
淩太後見此事如此收場,微微舒了口氣,說道:“大家今天都高興切莫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和氣。”說完目光轉向了安寧,安寧“哼”了一聲,並不理會。鄭曦亦不再提起此事,大家一起喝酒飲宴,直到將近子時,宴會才散。
散了晚宴,安寧公主疾步離去。卻聽淩太後喚道:“姐姐,請留步。”安寧停下腳步,卻不迴頭,說道:“現在風光都被你一個人占盡了,你還有什麽話好說?”淩太後道:“姐姐這話是怎麽說,若是沒有你,妹子哪有今日風光?”安寧轉過身來,看著她,冷笑道:“我還到你早就忘記了呢!若不是我和琴兒,他鄭曦根本就不用做當儲君的夢!可是現在呢,琴兒卻被他拋在了寂寞的冷宮,他對得起琴兒麽?”淩太後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我知道你恨我,恨曦兒,可是你也沒有必要遷怒旁人啊?”
安寧聽了更怒,說道:“淩美人,我還道你有幾分良心,卻原來也是來興師問罪的!”淩太後:“姐姐不要誤會了,妹子我可沒有這個意思。隻是你得罪了曦兒,與你有什麽好處呢?”安寧道:“好處?你認為我現在還想要什麽好麽?你一定認為我很愚蠢,想要挑是非,卻讓自己下不來台。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事到如今,我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了,還管他鄭曦是不是皇帝啊!”
安寧的話裏充滿了怨毒,淩太後不由打了一個寒噤。她又輕歎一聲,說道:“姐姐,妹子不是這個意思。隻是你想想你這樣不顧一切得跟皇帝做對能有什麽好處?我隻是想勸你為琴兒想想。”安寧聽到琴兒,臉色稍微緩和,問道:“琴兒還好麽?”淩太後搖了搖頭,傷感地歎道:“我前兩天去看過她。她隻是在迴憶著以前的美好,有時微笑有時流淚。”
淩太後雖隻這一句話,但安寧知道當然知道冷宮寂寞寥落,畢竟是母女情深,不由越想越是憐惜,竟流下淚來。她大概已經感覺到了,權力猶如過眼雲煙,說散也就散了,自己不可能留住,它如何不得了親情真切。想到這,不由來拉住淩太後的手,說道:“妹子,我不求你別的,我實在不忍琴兒她……”安寧萬分自責,說到這一便再也說不下去了,淩太後也是不忍,說道:“要不我去找曦兒,讓他別把琴兒關在冷宮了。”
安寧“哼”了一聲,道:“找他?他什麽時候有過情?找他有什麽用?”淩太後也知安寧說的是實情,微一沉吟,道:“那哀家下一道懿旨,你帶琴兒走吧。”安寧一驚,怔怔的看著淩太後,也不知為何,心中怨怪之意竟消了大半,但廢後之事仍是不能釋懷,若要她開口致謝,她還是說不出口。
淩太後看出安寧心思,又拉起她不知不覺已鬆開了的手,說道:“姐姐,有些事情妹子我也做不得主。但妹子知道,欠姐姐的這一生也是還不清的了,妹子真的不奢求姐姐的原諒。你好好照顧好琴兒便是了。”說完輕輕放開了安寧的手,轉身離去。淩太後這番話說得甚是真摯,安寧聽了心裏甚不是滋味,似乎感到宮廷女子共有的悲涼命運,眼裏已含淚水。
安寧信步來到冷宮,剛一進門,便感深秋的寒風更加蕭瑟,就連低鳴的鳥兒似乎也在唱著悲歌。安寧輕步走到殿中,看見藍琴神色憔悴,臉色蒼白,形容清瘦,她正輕撫著一架編鍾,沉浸在美好迴憶當中。安寧來這裏之前本來還想爭,還想報複,但看著這情景,再也不忍將藍琴拋在腦後,於是輕喚道:“琴兒。”藍琴聽了,似是被驚醒了,忙轉過身來,頭發衣帶拂過編鍾,發幾聲輕響。安寧看到了藍琴眼中的哀傷和孤寂,忽然間很後悔開口叫醒了她。
藍琴怔了片刻,驚道:“母親,你怎麽來了?”畢竟這一年來安寧從未來過,藍琴難免有幾分驚訝,安寧見狀,再也忍不住,抱住藍琴,哭道:“琴兒,你過得可好?”藍琴也是很久沒有見到親近的人,忽然見到母親,也忍不住聲聲痛哭,似乎要將多年來的委屈一塊兒發泄出來。
安寧輕撫著藍琴的頭發,安慰道:“讓一切都過去吧,有母親在你身邊呢。”半晌,藍琴漸漸止住哭聲,問道:“母親,這麽久了,你為什麽不來看我?”安寧一怔,這才想起,這些年來自己忙於政治,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就連女兒也被她已忘了。現在迴想,安寧忽然覺得自己很愚蠢,自己跟鄭曦爭權,給淩太後挑事,最後,禍事還是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她忽然一下子覺得淩太後的話很有道理,便說道:“是母親不好,母親不該不管你。”
藍琴搖了搖頭,道:“母親,我不怪你。我隻是想告訴你,咱們從一開始就不該跟太後合作。”安寧怨道:“若是早知他鄭曦是這種過河拆橋的人,我又如何會讓你嫁給他。”藍琴道:“我不後悔嫁給他。我知道,母親這些年來做的事是為了權,而我,卻是真心誠意地喜歡曦兒啊。”安寧聽了藍琴的話更加自責,忽然明白:無論自己曾經做出過多大的貢獻,權力總是屬於皇帝的,就連淩太後也是一樣的不到半分權力。於是說道:“琴兒,是母親對不起你,你跟我走,咱們好好過日子好麽?”
藍琴搖了搖頭,她記得自己對鄭曦說過同樣的話,可是結果卻還是一紙詔書,心願成空。藍琴歎了一口氣,道:“母親,你應該比我清楚,皇帝身邊的女人能好好過日子麽?”安寧抱著藍琴,哭道:“是母親不好,不該讓你身入侯門。母親現在就帶走,去那遠離是非的地方,好麽?”藍琴許是在宮裏呆得太累了,聽到可以離開,眼中閃出異樣的光芒,道:“真的麽?”安寧點了點頭,道:“是真的,我們現在就走好不好?”
藍琴甚喜,甜甜地笑了起來,但隨即感到一陣眩暈,伸手按住了胸口,無力地倒在了安寧懷裏。安寧大驚,忙伸手抵在藍琴背心,暗運內力,又連道:“琴兒,琴兒,你怎麽了?”半晌過後,藍琴才悠悠醒轉,問道:“母親,我怎麽了?我是不是又暈倒了?”安寧點了點頭,關切地問道:“你感覺可還好?要不要傳太醫?”藍琴搖了搖頭,道:“不用了,又不止一次了,休息一會兒便好了。”安寧大驚,忙問道:“你以前常這樣麽?有多長時間了?”
藍琴輕輕搖了搖頭,道:“沒事,不過是太傷心或是太激動的時候才會,自己休息一下就好了。”安寧搖了搖頭,道:“你何苦這樣折騰自己]呢!”藍琴歎道:“人心已去,還活著幹什麽?”安寧聽了怒道:“這怎麽行!我這就去找鄭曦算賬!”說完,扶藍琴在榻上坐下,轉身欲離去,藍琴拉著安寧的手,勸道:“母親,你現在去找曦兒還有什麽用?”安寧怒道:“我活著他便這樣欺負你,若是哪一天我死了,你豈不是……”想到這,安寧不再理會藍琴,轉身離去。
安寧來到鄭曦寢宮,尚未進殿,便聽到殿中傳來說話聲,當下走近數步細細傾聽。卻聽淩太後的聲音說道:“曦兒,你好歹去看看藍琴啊,他畢竟是你的皇後啊。”鄭曦道:“母後,你也知道藍琴已經被廢了。況且她們母女倆平日貪得無厭胡作非為,朕已經給了她們很多、忍了她們很多了,若非看在往日情份上,藍琴的罪足夠滅族的!”
安寧越聽越是惱怒,實在聽不下去了,衝進殿去,說道:“鄭曦!你給我好好想想,當年淩美人犯的是什麽罪過!在宮外有私情暫且不說,就單是一條誣陷皇長子和貴妃娘娘的罪名不也足夠滅族的麽?”鄭曦見安寧突然闖進來,又如此出言不遜,不由大怒,喝道:“大膽!長公主,你給我聽好了,朕現在是皇帝,母親是太後,請你注意你的言語!”安寧不悅道:“我還有什麽好注意的?藍琴讓你折騰得生不如死,倒不如在死之前先說個痛快!”
鄭曦怒道:“長公主,難道你以為朕不敢殺了你麽?”安寧“哼”了一聲道:“這些年來,難道我還沒看出你便是那種過河拆橋的人麽?還用求你手下留情麽?”鄭曦心下甚惱,又心知現下長公主親信全無,勢單力弱,早已是無關緊要的人物,當下也就不想再忍她胡言,說道:“好吧,難道朕還怕沒有罪名殺你麽?”
淩太後一直在一旁聽著插不進話去,但見到如此情景,也隻得出言勸阻。卻聽淩太後說道:“且慢,”說著又走到了鄭曦的身側,繼續道,“曦兒,長公主畢竟是你的姑母,就不要太為難她了。”鄭曦道:“母後,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們這些年來是如何陷害佟氏一族的,甚至還想到了勾結京楚。”淩太後聽了,搖了搖頭,她心裏明白,鄭曦說的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一直是由自己和長公主的外戚親信來掌權,現在鄭曦是要借這個機會趕盡殺絕的。淩太後想到這,不由冷汗直冒,不再言語。
安寧畢竟也久經宮闈,深知淩太後所想,也輕歎一聲,心道:當年自己也算是一個叱吒宮廷的人物,卻沒想到,到頭來就連女兒的終生幸福都成了政治的犧牲品。忽然,她感到後悔生在了帝王家,這是她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不過這種感覺隻是一瞬,她便冷冷一笑,說道:“我一生算是享盡了榮華富貴,也曾把持朝政、權傾朝野。於一女子,如此一生還有何憾?”說完一拂衣袖,轉身欲走。待到殿門又忽然停步,卻不轉身,隻是說道:“淩美人,你好自為之。”說完大步離開。
鄭曦也不欲再跟安寧計較,說道:“母後,皇後之事兒臣自有分寸,就不勞煩母後插手了。”淩太後尋思了安寧話中的深意,歎道:“曦兒,哀家現在不是在向你要權。安家經曆了那麽多的世故,早也想要安享晚年了,那裏還想幹政啊!”其實這話倒是說中了鄭曦的心思,鄭曦一時不知怎麽迴答,隻是搖了搖頭,道:“母後切莫多心,兒臣不是這個意思。淩太後眼望鄭曦,長長歎息一聲,轉身離去。
此時已近卯時,藍色的天幕已微顯明亮,鄭曦伏在榻上尋思著淩太後和安寧的話。他知道自己能登上這個皇位,完全是母親和安寧的功勞,這其中的辛酸和苦累自是不用說了,甚至還有鮮血的代價。所以他也曾想過要善待親人,和樂相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覺得權利能改變一切。曾經對自己鼎力相助的母親和嶽母都來向自己要權,而自己,功業建得越大越是不肯放手,一切都在改變著。他忽然想起了鄭彩兒的話,都是為了一個“權”字,他喜歡那種居高臨下,俯看四方,將天下盡收眼底的感覺。
既然都是為了這一個字,就隻好幹到底了,想到這,鄭曦坐起身來,暗自攥緊力拳頭,吩咐道:“來人,傳廷尉。”不過多時,陳觴來到殿中,向鄭曦行禮,道:“微臣叩見陛下。”鄭曦道:“陳卿家不必多禮了。”陳觴站起身來,說道:“謝陛下。”鄭曦道:“朕今日召你來是想問問你關於外戚之事?”陳觴道:“陛下所言極是,此時正是鏟除外戚的大好時機。”鄭曦道:“朝中姑母和母後的親信還有何人?”陳觴道:“還有長公主的男寵陳剛。”
鄭曦憶起兒時之事和母後、長公主的怨怒,略閃過一絲不忍之意,但隨即吐出一個字:“殺。”頓了一頓,又道:“你是廷尉,想必不用朕教你怎樣做吧。”陳觴頷首,道:“微臣明白。”鄭曦輕歎一聲,道:“至於長公主,就不要為難她了。”陳觴應道:“諾。”似乎還想說些什麽,卻又不再言語。
鄭曦見他欲言又止,說道:“卿家還想說什麽?”陳觴道:“臣有一言不當不當講。”鄭曦不置可否,說道:“身為廷尉,應當有這個分寸。”陳觴聽了不由心中一冷,想起了藍琴的話,當下不敢多言,躬身道:“微臣無事啟奏,自當奉旨查案。”鄭曦輕輕點了點頭,道:“朕知道,卿家是耿直忠臣,有事不妨直說。”
陳觴不再猶豫,道:“陛下,臣以為佟氏亦……”鄭曦不等他說完,便打手勢示意他不要多言,又微微點了點頭,沉吟半晌,說道:“卿家所言正是朕所慮,不過佟氏……”說到這裏,又不再言語,擺手示意陳觴退下。陳觴躬身一禮,退出殿去。藍琴的話和鄭曦作為都在告訴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注:西漢館陶公主的男寵名董偃,是一珠寶商之子,相貌甚美,與劉徹年紀相仿,常與之一同遊戲。後因東方朔阻撓,劉徹便疏遠了董偃,董偃不悅,三十多歲就病逝了,館陶公主不過數年亦死,與董偃合葬,陪葬霸陵。)
宮廷裏,徹夜不息的燈火,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安寧公主看著著紅燈綠酒,輕輕“哼”了一聲,明豔的火光照得她心亂如麻。一個滿臉喜色宮女迎麵走來,看見長公主忙蹲身行禮,道:“奴婢參見大長公主。”安寧公主冷笑一聲,道:“不過是生了一個女兒罷了,至於這樣大肆聲張麽?”那宮女不敢作聲,低著頭走開了。
晚宴上,大家都開懷暢飲,談笑風生,隻有安寧一個人坐在那裏,不言不語。她看著佟子欽飲過酒後,滿臉紅暈嬌美無限,不禁甚是氣惱,更加深了對太後的恨意。便想要挑起點事端來,當下指著吳娟之女沈妍,說道:“陛下,這些不守規矩的人,也能來皇宮飲宴麽?”淩太後,聽了這話,知安寧公主是衝著自己來的,心裏那份歉意又被勾了起來,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沈妍聽了,不由一怔,尚未迴答,鄭曦便開口道:“這既是家宴,姑母又何必太過認真。”安寧道:“是家宴便可如此不顧皇家威嚴麽?”頓了一頓又嘀咕道:“這丫頭跟上官明熙眉來眼去,好生不要臉。”
沈妍聽了這話滿臉通紅,低下頭去。其實她跟上官明熙一起習武讀書多年,關係甚好,雖不似長公主說的那樣過分,但神色言語間也難免有些親昵。鄭曦也看出沈妍和上官明熙關係不尋常,知道安寧也非憑空生事,不想再深追究。但沈三見安寧如此說自己的女兒,便沉不氣了,道:“我們本來就是普通老百姓,哪有你們這些不成文的規矩。”
鄭曦聽了這話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心道:朕的傻姐夫啊,你不說話沒有人把你當啞巴,你這般得罪了長公主日後可不好收場啊。果然,卻聽安寧伸手在案重重一拍,站起身來,怒道:“大膽!你竟敢這樣對本宮說話!”
沈三一怔,還欲再言。淩太後不知如何是好,既想為維護吳娟和沈妍,又不想得罪長公主,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上官曼青見狀,不想事情鬧大,站起身來躬身一禮,道:“長公主息怒,請聽微臣一言。”安寧見上官曼青開口,也不便太過無禮,道:“你說。”上官曼青道:“微臣想請教大長公主,不知殿下跟夫君之間是否也是你推我讓,恪守禮節,毫不逾越?”安寧聽了這話,臉上亦是微微一紅,怒道:“大膽上官曼青,你胡說八道些什麽?”
鄭曦見狀,微有會意,便笑道:“姑母,既是家宴,你也放得開些,不用跟上官愛卿認真。”安寧見鄭曦開口,隻得道:“既是夫妻,那自然不同了,不必那麽拘謹。”上官曼青笑道:“長公主此言極是,夫妻之間哪有那麽多禮數可講?”安寧道:“難道他們是夫妻不成?”
上官曼青笑道:“現下還不是。不過,如今四境歸服,百姓歸心,在這普天之下,讓誰做夫妻,不讓誰做夫妻,不就是一張黃帛的事麽。”上官曼青的話正說到安寧的痛處,安寧心道:好你個上官曼青,你這不是在譏諷琴兒麽?想到這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憤憤地坐迴榻中。
鄭曦聽了上官曼青的話,哈哈大笑,說道:“好,好,上官兄長說得好。”說完又看了一眼上官明熙和沈妍,道:“來人,傳詔,封上官明熙為駙馬督尉,封沈妍為平原公主,賜婚上官明熙,擇日成親。”
他二人早已心儀已久,但萬萬沒有想到,竟如此簡單便可以成親,都是心下甚喜。沈妍笑逐顏開,目光偷偷望向上官曼青,上官明熙也正好看了過來,兩人目光相觸,忙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轉開頭去。上官曼青見狀,對上官明熙使了個眼色。上官明熙會意,拉著沈妍起身行禮,道:“臣謝陛下恩典。”鄭曦笑道:“你們兩個還是好好謝謝上官兄長吧。”
淩太後見此事如此收場,微微舒了口氣,說道:“大家今天都高興切莫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和氣。”說完目光轉向了安寧,安寧“哼”了一聲,並不理會。鄭曦亦不再提起此事,大家一起喝酒飲宴,直到將近子時,宴會才散。
散了晚宴,安寧公主疾步離去。卻聽淩太後喚道:“姐姐,請留步。”安寧停下腳步,卻不迴頭,說道:“現在風光都被你一個人占盡了,你還有什麽話好說?”淩太後道:“姐姐這話是怎麽說,若是沒有你,妹子哪有今日風光?”安寧轉過身來,看著她,冷笑道:“我還到你早就忘記了呢!若不是我和琴兒,他鄭曦根本就不用做當儲君的夢!可是現在呢,琴兒卻被他拋在了寂寞的冷宮,他對得起琴兒麽?”淩太後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我知道你恨我,恨曦兒,可是你也沒有必要遷怒旁人啊?”
安寧聽了更怒,說道:“淩美人,我還道你有幾分良心,卻原來也是來興師問罪的!”淩太後:“姐姐不要誤會了,妹子我可沒有這個意思。隻是你得罪了曦兒,與你有什麽好處呢?”安寧道:“好處?你認為我現在還想要什麽好麽?你一定認為我很愚蠢,想要挑是非,卻讓自己下不來台。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事到如今,我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了,還管他鄭曦是不是皇帝啊!”
安寧的話裏充滿了怨毒,淩太後不由打了一個寒噤。她又輕歎一聲,說道:“姐姐,妹子不是這個意思。隻是你想想你這樣不顧一切得跟皇帝做對能有什麽好處?我隻是想勸你為琴兒想想。”安寧聽到琴兒,臉色稍微緩和,問道:“琴兒還好麽?”淩太後搖了搖頭,傷感地歎道:“我前兩天去看過她。她隻是在迴憶著以前的美好,有時微笑有時流淚。”
淩太後雖隻這一句話,但安寧知道當然知道冷宮寂寞寥落,畢竟是母女情深,不由越想越是憐惜,竟流下淚來。她大概已經感覺到了,權力猶如過眼雲煙,說散也就散了,自己不可能留住,它如何不得了親情真切。想到這,不由來拉住淩太後的手,說道:“妹子,我不求你別的,我實在不忍琴兒她……”安寧萬分自責,說到這一便再也說不下去了,淩太後也是不忍,說道:“要不我去找曦兒,讓他別把琴兒關在冷宮了。”
安寧“哼”了一聲,道:“找他?他什麽時候有過情?找他有什麽用?”淩太後也知安寧說的是實情,微一沉吟,道:“那哀家下一道懿旨,你帶琴兒走吧。”安寧一驚,怔怔的看著淩太後,也不知為何,心中怨怪之意竟消了大半,但廢後之事仍是不能釋懷,若要她開口致謝,她還是說不出口。
淩太後看出安寧心思,又拉起她不知不覺已鬆開了的手,說道:“姐姐,有些事情妹子我也做不得主。但妹子知道,欠姐姐的這一生也是還不清的了,妹子真的不奢求姐姐的原諒。你好好照顧好琴兒便是了。”說完輕輕放開了安寧的手,轉身離去。淩太後這番話說得甚是真摯,安寧聽了心裏甚不是滋味,似乎感到宮廷女子共有的悲涼命運,眼裏已含淚水。
安寧信步來到冷宮,剛一進門,便感深秋的寒風更加蕭瑟,就連低鳴的鳥兒似乎也在唱著悲歌。安寧輕步走到殿中,看見藍琴神色憔悴,臉色蒼白,形容清瘦,她正輕撫著一架編鍾,沉浸在美好迴憶當中。安寧來這裏之前本來還想爭,還想報複,但看著這情景,再也不忍將藍琴拋在腦後,於是輕喚道:“琴兒。”藍琴聽了,似是被驚醒了,忙轉過身來,頭發衣帶拂過編鍾,發幾聲輕響。安寧看到了藍琴眼中的哀傷和孤寂,忽然間很後悔開口叫醒了她。
藍琴怔了片刻,驚道:“母親,你怎麽來了?”畢竟這一年來安寧從未來過,藍琴難免有幾分驚訝,安寧見狀,再也忍不住,抱住藍琴,哭道:“琴兒,你過得可好?”藍琴也是很久沒有見到親近的人,忽然見到母親,也忍不住聲聲痛哭,似乎要將多年來的委屈一塊兒發泄出來。
安寧輕撫著藍琴的頭發,安慰道:“讓一切都過去吧,有母親在你身邊呢。”半晌,藍琴漸漸止住哭聲,問道:“母親,這麽久了,你為什麽不來看我?”安寧一怔,這才想起,這些年來自己忙於政治,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就連女兒也被她已忘了。現在迴想,安寧忽然覺得自己很愚蠢,自己跟鄭曦爭權,給淩太後挑事,最後,禍事還是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她忽然一下子覺得淩太後的話很有道理,便說道:“是母親不好,母親不該不管你。”
藍琴搖了搖頭,道:“母親,我不怪你。我隻是想告訴你,咱們從一開始就不該跟太後合作。”安寧怨道:“若是早知他鄭曦是這種過河拆橋的人,我又如何會讓你嫁給他。”藍琴道:“我不後悔嫁給他。我知道,母親這些年來做的事是為了權,而我,卻是真心誠意地喜歡曦兒啊。”安寧聽了藍琴的話更加自責,忽然明白:無論自己曾經做出過多大的貢獻,權力總是屬於皇帝的,就連淩太後也是一樣的不到半分權力。於是說道:“琴兒,是母親對不起你,你跟我走,咱們好好過日子好麽?”
藍琴搖了搖頭,她記得自己對鄭曦說過同樣的話,可是結果卻還是一紙詔書,心願成空。藍琴歎了一口氣,道:“母親,你應該比我清楚,皇帝身邊的女人能好好過日子麽?”安寧抱著藍琴,哭道:“是母親不好,不該讓你身入侯門。母親現在就帶走,去那遠離是非的地方,好麽?”藍琴許是在宮裏呆得太累了,聽到可以離開,眼中閃出異樣的光芒,道:“真的麽?”安寧點了點頭,道:“是真的,我們現在就走好不好?”
藍琴甚喜,甜甜地笑了起來,但隨即感到一陣眩暈,伸手按住了胸口,無力地倒在了安寧懷裏。安寧大驚,忙伸手抵在藍琴背心,暗運內力,又連道:“琴兒,琴兒,你怎麽了?”半晌過後,藍琴才悠悠醒轉,問道:“母親,我怎麽了?我是不是又暈倒了?”安寧點了點頭,關切地問道:“你感覺可還好?要不要傳太醫?”藍琴搖了搖頭,道:“不用了,又不止一次了,休息一會兒便好了。”安寧大驚,忙問道:“你以前常這樣麽?有多長時間了?”
藍琴輕輕搖了搖頭,道:“沒事,不過是太傷心或是太激動的時候才會,自己休息一下就好了。”安寧搖了搖頭,道:“你何苦這樣折騰自己]呢!”藍琴歎道:“人心已去,還活著幹什麽?”安寧聽了怒道:“這怎麽行!我這就去找鄭曦算賬!”說完,扶藍琴在榻上坐下,轉身欲離去,藍琴拉著安寧的手,勸道:“母親,你現在去找曦兒還有什麽用?”安寧怒道:“我活著他便這樣欺負你,若是哪一天我死了,你豈不是……”想到這,安寧不再理會藍琴,轉身離去。
安寧來到鄭曦寢宮,尚未進殿,便聽到殿中傳來說話聲,當下走近數步細細傾聽。卻聽淩太後的聲音說道:“曦兒,你好歹去看看藍琴啊,他畢竟是你的皇後啊。”鄭曦道:“母後,你也知道藍琴已經被廢了。況且她們母女倆平日貪得無厭胡作非為,朕已經給了她們很多、忍了她們很多了,若非看在往日情份上,藍琴的罪足夠滅族的!”
安寧越聽越是惱怒,實在聽不下去了,衝進殿去,說道:“鄭曦!你給我好好想想,當年淩美人犯的是什麽罪過!在宮外有私情暫且不說,就單是一條誣陷皇長子和貴妃娘娘的罪名不也足夠滅族的麽?”鄭曦見安寧突然闖進來,又如此出言不遜,不由大怒,喝道:“大膽!長公主,你給我聽好了,朕現在是皇帝,母親是太後,請你注意你的言語!”安寧不悅道:“我還有什麽好注意的?藍琴讓你折騰得生不如死,倒不如在死之前先說個痛快!”
鄭曦怒道:“長公主,難道你以為朕不敢殺了你麽?”安寧“哼”了一聲道:“這些年來,難道我還沒看出你便是那種過河拆橋的人麽?還用求你手下留情麽?”鄭曦心下甚惱,又心知現下長公主親信全無,勢單力弱,早已是無關緊要的人物,當下也就不想再忍她胡言,說道:“好吧,難道朕還怕沒有罪名殺你麽?”
淩太後一直在一旁聽著插不進話去,但見到如此情景,也隻得出言勸阻。卻聽淩太後說道:“且慢,”說著又走到了鄭曦的身側,繼續道,“曦兒,長公主畢竟是你的姑母,就不要太為難她了。”鄭曦道:“母後,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們這些年來是如何陷害佟氏一族的,甚至還想到了勾結京楚。”淩太後聽了,搖了搖頭,她心裏明白,鄭曦說的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一直是由自己和長公主的外戚親信來掌權,現在鄭曦是要借這個機會趕盡殺絕的。淩太後想到這,不由冷汗直冒,不再言語。
安寧畢竟也久經宮闈,深知淩太後所想,也輕歎一聲,心道:當年自己也算是一個叱吒宮廷的人物,卻沒想到,到頭來就連女兒的終生幸福都成了政治的犧牲品。忽然,她感到後悔生在了帝王家,這是她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不過這種感覺隻是一瞬,她便冷冷一笑,說道:“我一生算是享盡了榮華富貴,也曾把持朝政、權傾朝野。於一女子,如此一生還有何憾?”說完一拂衣袖,轉身欲走。待到殿門又忽然停步,卻不轉身,隻是說道:“淩美人,你好自為之。”說完大步離開。
鄭曦也不欲再跟安寧計較,說道:“母後,皇後之事兒臣自有分寸,就不勞煩母後插手了。”淩太後尋思了安寧話中的深意,歎道:“曦兒,哀家現在不是在向你要權。安家經曆了那麽多的世故,早也想要安享晚年了,那裏還想幹政啊!”其實這話倒是說中了鄭曦的心思,鄭曦一時不知怎麽迴答,隻是搖了搖頭,道:“母後切莫多心,兒臣不是這個意思。淩太後眼望鄭曦,長長歎息一聲,轉身離去。
此時已近卯時,藍色的天幕已微顯明亮,鄭曦伏在榻上尋思著淩太後和安寧的話。他知道自己能登上這個皇位,完全是母親和安寧的功勞,這其中的辛酸和苦累自是不用說了,甚至還有鮮血的代價。所以他也曾想過要善待親人,和樂相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覺得權利能改變一切。曾經對自己鼎力相助的母親和嶽母都來向自己要權,而自己,功業建得越大越是不肯放手,一切都在改變著。他忽然想起了鄭彩兒的話,都是為了一個“權”字,他喜歡那種居高臨下,俯看四方,將天下盡收眼底的感覺。
既然都是為了這一個字,就隻好幹到底了,想到這,鄭曦坐起身來,暗自攥緊力拳頭,吩咐道:“來人,傳廷尉。”不過多時,陳觴來到殿中,向鄭曦行禮,道:“微臣叩見陛下。”鄭曦道:“陳卿家不必多禮了。”陳觴站起身來,說道:“謝陛下。”鄭曦道:“朕今日召你來是想問問你關於外戚之事?”陳觴道:“陛下所言極是,此時正是鏟除外戚的大好時機。”鄭曦道:“朝中姑母和母後的親信還有何人?”陳觴道:“還有長公主的男寵陳剛。”
鄭曦憶起兒時之事和母後、長公主的怨怒,略閃過一絲不忍之意,但隨即吐出一個字:“殺。”頓了一頓,又道:“你是廷尉,想必不用朕教你怎樣做吧。”陳觴頷首,道:“微臣明白。”鄭曦輕歎一聲,道:“至於長公主,就不要為難她了。”陳觴應道:“諾。”似乎還想說些什麽,卻又不再言語。
鄭曦見他欲言又止,說道:“卿家還想說什麽?”陳觴道:“臣有一言不當不當講。”鄭曦不置可否,說道:“身為廷尉,應當有這個分寸。”陳觴聽了不由心中一冷,想起了藍琴的話,當下不敢多言,躬身道:“微臣無事啟奏,自當奉旨查案。”鄭曦輕輕點了點頭,道:“朕知道,卿家是耿直忠臣,有事不妨直說。”
陳觴不再猶豫,道:“陛下,臣以為佟氏亦……”鄭曦不等他說完,便打手勢示意他不要多言,又微微點了點頭,沉吟半晌,說道:“卿家所言正是朕所慮,不過佟氏……”說到這裏,又不再言語,擺手示意陳觴退下。陳觴躬身一禮,退出殿去。藍琴的話和鄭曦作為都在告訴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注:西漢館陶公主的男寵名董偃,是一珠寶商之子,相貌甚美,與劉徹年紀相仿,常與之一同遊戲。後因東方朔阻撓,劉徹便疏遠了董偃,董偃不悅,三十多歲就病逝了,館陶公主不過數年亦死,與董偃合葬,陪葬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