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核雕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小眾藝術。


    中華的核雕圈,圈內工匠不足三千,核雕作品受到外界的關注不如木藝圈,更遠不如玉雕界。


    收藏家們提起核雕唯一記得的,就隻有‘核舟’了。


    秦淮和閻老先生,都算是借助了核舟的東風。


    若讓秦淮再推出一件極品的核雕,恐怕價格隻能定在三百萬左右。


    這是現狀,沒有辦法。


    “別看著我,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麽解決。真的。”


    秦淮十分頭疼,他能專注一心的攻堅藝術,但要說向閻老先生那樣,把核雕一步步推廣,打開名聲,最終讓小眾的技藝,變成金陵省名氣行業,從業人數年年遞增……


    這種事情,秦淮真的學不來。


    裏麵的彎彎繞繞對秦淮來說,無異於河圖洛書。


    商雅欲言又止,關於傳統技藝的發展,她倒是有個初步的設想。


    這個設想自上次須老先生在賓客廳一起聊天時就誕生了,但一直壓在心底。


    因為接觸秦淮的行業不久,她的設想還很稚嫩,加上秦淮的條件也不算成熟,故而商雅並未出聲。


    “請秦先生進館內看看。”


    唐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秦淮跨步入內。


    秦淮如果記憶力深刻一點,就會發現,這裏麵的參觀者……小半都是以前見過的人,他們第一眼就認出了秦核舟。


    有人還揮手打招唿,秦淮笑著迴應。


    唐躍領著秦淮來到專門設置的展區。


    這裏隔開了一個獨立展區,本來事先準備了一個核舟展區,然而可惜的是,秦淮並沒有送來核舟。


    “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改天送一枚核舟過來。”


    看出了唐躍臉上的表情,秦淮隨即開口道。若能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下本行業,秦淮倒是樂意。


    不是每一個繼承傳統技藝的工匠,都像秦淮一樣‘順風順水’。


    最初的四年,秦淮靠著父母的遺產,埋頭奮鬥,每天除去閱讀古籍,就是練習各項技藝。


    便是這樣,都在堅持了四年後,開始不堪重負。


    試想一下,若其它工匠們沒有遺產來揮霍呢?


    艱難的起步階段該如何堅守,靠愛發電嗎?


    “謝謝秦先生了。”


    聞言,唐躍領著秦淮商雅和四位副手,來到獨立展區,獨立展區前拉了警戒線。


    館長親身帶頭跨過警戒線。


    “他們這是在幹什麽?”


    有遊客把注意力放到這邊。


    “那是核雕圈數一數二的大佬級人物,秦核舟。估計是要陳列展品,瞧,估計那片獨立展區都是他的。”


    有些核雕工匠羨慕的望著秦淮,能在省博物院擁有獨立展區,基本上就是衣食無憂、名聲在外的大師了。


    想他們奮鬥了上十年,全部作品賣出去,還不及人家一個零頭,不禁有些失落。


    “看起來很有大師風範。不知道作品如何。”


    “他前後雕刻了兩件核舟,第一件拍賣出三千一百萬,不過是一個東瀛人買走的。第二件也將近三千萬,創造了核雕圈的交易最高成交金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估計沒人能夠打破了。”


    另一位核雕工匠將秦淮的履曆細細數出。


    旁邊的遊客目瞪口呆,一枚核舟,不過方寸,卻賣出千萬?


    “會不會是炒作?”


    有一位遊客質疑道。


    “炒作?那個東瀛核雕工匠對我們的核雕師們帶有敵意,會幫忙炒作我們的作品?”


    聞言,質疑的遊客不說話了。這樣聽起來,確實不可能炒作,對方踩你還來不及呢。


    “如果你們看過那枚核舟,就會明白,為什麽能賣出三千萬了。希望秦先生能夠展出一枚核舟,讓遊客也能感受一下,什麽叫核雕之美,什麽叫中華神工!”


    該核雕工匠說得抑揚頓挫,與榮有焉。


    秦淮望著那邊笑了笑,他聽到了一些。


    有點開心,同時也覺得羞恥有點爆棚。


    “秦先生的作品都將陳列在此,現在就可以布置。”


    唐躍館長讓副手把展櫥打開,然後打開秦淮帶來的袋子……愣在原地,半響說不出話來。


    這麽多嗎?


    整個展廳內,也不過三百件作品而已。


    秦淮一人掏出近三分之一的量。


    不會是趕工的吧?或者說是……平時隨手雕刻的作品?


    是不是有些濫竽充數的嫌疑?


    唐躍激動的神色斂了一些。


    拿出其中一個小包裝袋,打開,將七枚核雕一一拿出,放在展櫥上。


    這七枚核舟講述的是烘茶工序。


    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時光掐細茶:這是采茶,幾位妙齡少女,在茶園裏穿梭,藍天白雲,青山綠茶,一派詩意。


    ……


    纖手篩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細黃芽:這是烘茶,新摘的嫩芽從蔥指間滑過,在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間,茶葉的澀味消散,隻餘清歡。


    ……


    且將新火詩新茶,詩酒正年華:這是品茗,兩五官清晰可辨的小人對座,小桌上茶壺沸騰,少年灑茶葉,傾茶湯,清香淡嫋,蝴蝶自來……


    唐躍一愣,他竟然第一時間被核雕上禪意十足的畫麵與詩句吸引,而忘記了其中精湛的技藝。


    這些浮雕、平雕、鏤雕的技藝,穿插如絲,轉折啟承明潤和諧,細節處控製得妙到毫巔。


    果然是宗師,就算隨便一件作品,也不是濫竽充數的。


    唐躍心裏暗暗收迴剛才認為秦淮這些作品是趕工的質疑。


    “好像沒有經過拋光。不拋光,便對對刀法,對技藝,對細節的要求都會上一層樓。但秦先生還是做到了精致如拋光了之後的效果。”


    唐躍眼光毒辣,一邊客套的誇讚,一邊指揮副手把七枚作品擺入櫥窗。


    “可以用木膠粘木棒,再插進核雕的下部孔穴中,我開了孔,以便於陳列展覽。”


    秦淮提示道。


    唐躍翻開核雕,果然核雕的下部都有一個小孔,若用木棒鑲嵌,確實可以,支撐起來,離櫥窗頂部近一些,便於遊客近距離觀看,正好館內有對應的底座。


    很快,八十四枚核雕作品便次第在長長的櫥窗裏排開。


    “打開這邊的燈,展櫥也打亮,把警戒線撤掉。讓遊客們參觀罷,從此以後,秦核舟獨立展區正式麵向公眾展出。”


    聞言,一群早已經等候在外的手收藏家,核雕工匠,遊客紛紛入場。


    遊客們想驗證一下,秦核舟是不是有他們吹的那麽厲害。


    藏家以及核雕工匠們,則是想要瞻仰一下,這個在核雕圈,如同傳說一般的人物,他的新作,又會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