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經過三天的刀耕不輟,釀酒、剪紙、製筆、造紙、烘茶、鍛劍、製琴、風箏、皮影、糖畫、京劇……


    等一係列傳統技藝的科普型核雕連環畫紛紛出現。


    被商雅分門別類整理好,整整齊齊的放在桌上。


    她正在品裏麵的詩,時不時發出一聲慨歎。


    “每一枚核雕,都有禪意,我特別喜歡這件,一位美女和一位少年圍坐紅泥小火爐邊上,綴一句: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哇,好美。這是不是雕刻的你和我?”


    商雅歪著腦袋問道。


    見秦淮頷首,便開心得嫣然莞爾,臉上有一種淡淡的滿足。


    “這枚核雕也有趣味。”


    商雅舉起另一枚核雕,仔細鑒賞。


    這是一位長發美女正在鬆下白石上撫琴。


    後綴小詩: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


    “都說心裏想什麽,就會創作什麽。這裏竟然是一位美女撫琴……我要學琴,給你彈。”


    商雅麵露向往。


    她本以為這個創意,可能會因為意境不夠高雅,而缺少耐欣賞性。


    但沒想到,在秦淮的雕飾下,做科普所有的小核雕連環畫,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枚枚動人心弦的奇特作品。


    好比這枚來自於製琴最後一幕的核雕:


    一輪清月,兩三根修竹與鬆枝,幾塊天然奇石,一泓清泉泄雪,水麵有花瓣若舟,長袍英俊的少年與長發少女對坐,少女蔥蔥玉指在琴弦上撥弄,樂音緩緩飄出,少年引吭高歌……


    前幾幕是選木,尋絲,寸寸刨木的艱苦工序,到最後琴成,畫麵便升華了,油然而生一種曆盡磨難修成正果的感動,令人迴味。


    再有釀酒。


    諸如:鬆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之類的佳句隨手拈來。


    每一枚核雕,都是一幅畫,每一幅畫皆對應一句詩,詩與精美的作品,如鴛鴦交頸,繾綣旖旎,水乳·交融,詩情畫意撲麵而來。


    “八十四句詩全靠背,厲害了我的秦淮小哥哥。”


    商雅對秦淮佩服至極,從頭到尾,都不見他翻一頁書,而是把詩一句一句背下來,再雕刻在核桃上的。


    想要從記憶中,篩選出這麽多應景的詩句,可不是背八十四首詩那麽簡單的,沒有半本全唐詩,做不到秦淮這般的從容不迫,雲淡風輕。


    ……


    ……


    “走,給館長送過去,他都等一個多月了。正好我們出去走走,很多天不出門,關節都生鏽了。”


    秦淮看了看時間,早上九點,外麵掛著冬日暖陽,正適合出行。


    “好啊。我去換衣服。”


    秦淮應了一聲,用許許多多的小包裝袋裝住核雕,然後裹進一個大袋子裏。


    拎了拎,不算重,大概和三十個雞蛋差不多。


    商雅換裝很快,十分鍾就好了,也不用化妝,因為天生麗質,隻需要擦一些精華液、麵霜、眼霜、護夫油什麽的。


    素麵朝天就已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了。畫起妝來應該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我沒有穿高跟鞋。”


    “沒關係的。”


    “給你戴個口罩吧!”


    商雅從身後拿出一個口罩,神色認真的踮起腳尖,給秦淮戴上。


    “為什麽?”


    秦淮把口罩往下扯了扯,鬱悶的問道,外麵沒有霧霾的,路上也沒有灰塵,戴什麽口罩?


    “免得你路上吸引小妹妹的目光,太招蜂引蝶!”


    商雅叉著柳腰兒,理直氣壯。


    秦淮:“……”


    這個理由竟然無法抗拒、無言以對。


    秦淮認了,把口罩乖乖拉上來。


    ……


    ……


    紫金山南麓,金陵省博物院。


    博物院分為三館:自然、人文、工藝。


    秦淮的技藝所屬的類別便是工藝。


    像秦淮加入的協會,其名稱便是金陵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


    站在館前,打了一個電話。


    等待片刻,秦淮就看到了迎麵而來的館長和幾位副手。


    “哎呀,見諒見諒,沒想到秦先生會來!我上次邀請你都沒有迴音。”


    邀請?


    什麽邀請?


    秦淮懵了懵,隨即精明的哈哈笑道:


    “這不應邀來了嗎?還帶著我專門為貴館雕刻的核雕作品。”


    秦淮自然不可能說我連你短信都忘記看了這種話,而是抖了抖手上的包裝袋。


    館長唐躍眼前一亮,若說核雕區的展覽,誰能鎮館,那麽隻有寥寥兩人,封筆了的閻老先生可以,另外一位,就是秦淮了。


    秦淮的技藝,在整個金陵的核雕界,哪怕全中華的核雕界,都極有分量。


    一枚極具仙氣的東坡泛舟遊赤壁可以說明一切。


    而且,秦淮兩度創作核舟,平均拍賣成交價三千萬。


    這不是說著玩的!


    如能把一枚核舟請到核雕館,真的可以當做鎮館之寶了。


    唐躍館長有些激動,他早叫館方準備了襯托核舟意境的暗箱。


    不過看到秦淮手裏沉甸甸的一袋,卻有些狐疑。


    “這袋都是貴館的,但不是核舟。”


    秦淮摘掉口罩,將一袋核雕作品遞上前去,漫不經心的說道。


    “這麽多?”


    唐躍打開一點縫隙,往裏麵瞄了瞄,頓時嚇了一跳,同時也喜從心來。


    “多謝秦先生厚愛了,竟然雕了這麽多作品,這怎麽好意思呢。正好館內陳設空間足,可以為秦先生準備一個專門的展覽區。”


    唐躍表麵裝斯文,但手下一點都沒有含糊,直接將作品全部攬進懷裏,然後拉著秦淮往展館內走。


    “今天其實是開館日,核雕作為金陵省的一項有名技藝,吸引的人流量不少,多數是核雕愛好者和藏家,少數觀光的遊客,但核雕藝術……還是很慘淡。”


    唐院長一邊往前走一邊慨歎,傳統技藝,本來就受不到應有的關注,核雕又是其中的小眾。


    就更加慘淡了。


    多年來,拍賣價上千萬的,唯有閻老先生的核舟,以及秦淮的核舟。


    閻老先生的核舟為高仿台北故宮的橄欖核核舟,屬於仙品。舟下刻赤壁賦三百餘字,每一個小字,細如蟻足,其運刀有狼毫筆在宣紙上書寫的筆觸韻味,體現了高超的藝術修養和運刀功力,考究的不僅僅是底蘊,還是心靜如水的定力與氣定神閑的境界。


    這才能衝破天價。


    而秦淮的核舟,則是在深厚刀功的基礎上,將光與影的奇思妙想融入核雕中,造出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意境氛圍,完美的契合了魏學洢那篇《核舟記》。


    它當屬神品,拍出三千萬天價很正常。


    除此之外,李百尺的母親河起源,賣出了兩百萬。


    另外的最高拍賣成交價,就是清代的一百零百武將儒士核雕串了。


    剃掉三件超級作品,核雕圈的慘淡現狀一覽無餘。


    若說繁華,也隻是頂尖的三位核雕師風光無限……


    其它核雕師,他們的作品能超過十萬的都屈指可數。


    這也導致,如今的核雕圈,很少有新鮮血液注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