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推薦票加更。
————————————
隻是很可惜,楊潮沒有吃沙赫特給的畫餅。
楊潮告訴沙赫特:“楊子銀行的全名是楊子工業化銀行,建立的初衷是為中國的工業化服務的,投資德國工業也許受益匪淺,但是不符合本銀行的理念。”
一句話就讓沙赫特明白忽悠不住楊潮,因為楊潮跟他的理念一樣,他是一個銀行家,但卻堅定的認定支持德國工業才是讓德國強大的根本,為此他可以給英美大量的利潤,可卻狡詐的說服英法金融家將利潤留在德國繼續投資收益。
也就是說,英美的資金進入德國的經濟體中,就再也沒有出來過,賺取的利潤雖然豐厚,但卻繼續投資了進去,更加壯大了德國的工業實力。
而楊潮不像英美銀行家那樣看重利潤的話,那麽又如何引誘楊潮呢?沙赫特知道他自己是不受利誘的,楊潮跟他是一樣的人,那麽自然也就不受利誘。所以他明智的放棄了。
但是他可不想放過跟楊潮這種巨鱷合作的機會,作為世界金融圈的‘內部人’,沙赫特很清楚楊潮的強大實力,他甚至堅信,楊潮的實力,比羅斯柴爾德這種巨頭都更強,起碼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可能一次性拿出一萬噸黃金。
沙赫特可不相信,楊潮會將手裏的全部黃金都捐出去,顯然楊潮手裏還擁有海量黃金,一想到楊潮不知道藏在哪裏的黃金,就讓沙赫特心跳加速,他很清楚德意誌銀行當年跟楊潮的秘密合作,盡管全世界都知道了,但沙赫特卻對這個信息更重視,當年楊潮每年可以提供給德意誌銀行1500噸黃金含量的金礦石,顯然楊潮手裏掌握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巨大金礦。
後來楊潮能拿出那一萬噸黃金,沙赫特相信就是後來幾年中開挖出來的。那麽又是七八年過去了,楊潮手裏至少又積攢下了一萬噸黃金,如果能將這筆黃金撬出來,德國經濟的根本問題也就解決了。【ㄨ】
可惜他很清楚。他不可能讓楊潮平白拿出來,當年以德意誌帝國的強大,以中國清王朝的虛弱,德國都無法強行從楊潮手裏拿走黃金,必須通過工業合作。通過在中國進行了巨大的工業投資,才將一大批黃金轉移到了德國,現在以中國之強,以魏瑪共和國的虛弱,德國更不可能弄走這筆黃金了。
合作隻能合作。
“我始終堅信,德國跟中國在工業化領域,擁有非常廣闊的合作前景,比如青島強大的工業實力就是證據,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和中國能夠如此完美合作的國家了。”
沙赫特說道,同時仔細查看楊潮的神色。
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工業強國了。德意誌帝國當年打下的成套工業根基,已經讓他們擁有了一整套工業體係,能夠自我複製,自我發展,似乎不需要外界的幫助,不需要進口任何國家的工業設備,他們就能建設最先進的工廠,那麽跟德國的合作機會在哪裏?
“我也始終很喜歡跟德國人合作。比如精密加工領域,教育領域等等。”
說實話,能跟德國合作的地方真的已經很有限了。德國最強的化工技術,精密製造技術,已經通過跟拜耳、克虜伯等巨頭的合作引入了中國,連蔡司都在中國建了一座工廠。培養出了中國本土的光學人才。
不過德國作為一個工業曆史很長的國家,哪怕一戰後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是一戰時期積累的技術,依然夠他們吃很多年了,就好像蘇俄解體後,俄羅斯吃了幾十年蘇俄的技術紅利一樣。
尤其是教育。德國依然是世界一流水平,德國的大學依然是世界的模範大學。【ㄨ】
“我個人願意出資一億兩作為一個基金,用來鼓勵中國學生赴德留學。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也很快,但高等教育依然很薄弱。”
潘訓算是很重視教育了,可正因為重視,反而不可能發展太快,因為他重視的是質量,不可能粗製濫造,無限複製野雞大學。
北洋時期建立的北洋工學院的教育水平就能得到美國教育的認可,北洋工學院的學生,甚至可以免試去讀美國大學的研究生。
潘訓的辦學標準不可能比北洋低,他任期內建立了20多所大學,沒有一所是粗製濫造,全都能夠達到歐美大學的水平,畢業生的文憑能夠得到世界認可,某些大學的畢業生甚至可以麵試進入歐洲大學讀研究生,但也正因為這種標準,所以才隻能建這麽多,因為你隻積累了這麽點能夠教授大學生水平的教授。
加上以前從清政府到北洋時期留下的大學,中國目前正規大學不過30所,能夠吸納的學生數量10萬人左右,而美國的正規大學多達數百所,在校生達到30多萬人,這才是美國世界霸主資本的體現,中國的人口數量,顯然不應該低於美國的水平,奈何中國的大學教育發展有限,許多智力放在歐美絕對上等的學生,在中國卻無法讀大學,實在是讓人遺憾。
中國沒有教育資源,但是歐美有,美國不用考慮了,中國學生活著去能不能活著迴來,真的不好說。但是歐洲就沒有這個擔憂,所以這些年中國學生留學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歐洲。此前就已經有大批的學生在德國留學,總數超過5萬人,加上在英法和其他歐洲大學讀書的總人數達到10萬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楊潮認為中國想要在二戰前積累足夠支撐自身規模的人才儲備,每年在歐洲的留學人員,不能低於20萬人,否則跟美國在人才方麵是越來越大的,怎麽跟人家競爭。在德國留學的成本最低,德國的教育資源更豐富,因此很合適送去更多的學生。
“我國在山東地區,懂德語的學生眾多,因此非常方便向德國派遣留學生。我希望通過兩國間的合作,將中國留德學生的數量提高到10萬人。”
楊潮的魄力讓沙赫特不由心驚,德國的教育資源確實豐富,但是德國的教育資源還要優先培養德國學生呢,要知道現在德國在校大學生數量,勉強也就是10萬人,突然一下子拿出10萬人的名額給中國學生,等於是將現在的大學教育規模擴大一倍,這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
楊潮又道:“當然,我們兩國間還可以互派教育人才。我希望跟德國合作,在山東至少開辦三所大學,我相信山東的經濟實力是能夠支撐這些大學良好發展,也能給教育人士提供優渥的生活條件。我國教育人才同樣也將在德國的大學生開辦中國文化課程,幫助德國學生了解中國。”
楊潮當然不可能把中國的自然科學教授派出去,這些人在中國可是寶貝,不過對於魯迅先生這種文化大師,倒是可以派到德國去交流合作,畢竟他們拿著天價薪金,整天卻在挑動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可不是什麽好事。
沙赫特點點頭,但隻是禮貌性的,因為他沒有聽到德國從中得到的好處。
如果楊潮不拿出讓他心動的條件,他就要以教育不在他的職權之內推脫。
楊潮笑道:“當然,貴我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前景也很廣闊,我個人願意拿出十億金元券的資金,用來支持建立中德合作的技術研究。”
沙赫特這才滿意了,金本位的金元券,就是黃金的代名詞,是目前跟英鎊、美元一樣堅挺的貨幣,十億金元券就是一千噸黃金,這筆黃金進入德國經濟係統,會讓德國經濟更加強大,會讓德國工業更快恢複元氣。
但是楊潮所說的技術合作到底是什麽方式。
“您認為我們具體應該如何合作呢?”
沙赫特問道,他知道這筆資金對德國的重要性,有了這筆黃金,德國對英美的依賴就會降低一些,跟英美合作就是與虎謀皮,在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沙赫特才不會選擇這條路。
楊潮笑道:“這筆資金將用來資助德國的優秀科學家跟中國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我將建設一個技術實驗室,對電力電氣、發動機技術、大型工程等進行重點研發。會在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建立實驗室。其中在德國的技術合作規模將達到十億金元券,將會直接存進德國黃金貼現銀行兌換成相應的馬克,用來給實驗室提供日常資金。”
中國無法培養出足夠的科技人才,德國的科技人才十分充分,與其讓大量人才在美國公司服務,不如將他們為自己服務,真正高端的人才往往不缺去除,德國最頂尖的科學家,德國政府寧願資助他們的生活也不願他們移民他國,但是德國現在還沒有能力給他們提供巨額的研發經費。
“那麽研發的成果呢?”
沙赫特雖然對那一千噸黃金誌在必得,但是這分明是在利用德國智力的事情,顯然不是錢完全能衡量的。
“當然是中德共享了。當然專利權屬於實驗室。”
誰投資誰收益,德國可以了解,但是想要拿走,也得付出一定的代價,對於高端技術,有錢可未必買得到,所以給德國的是一個出售許可,這就足夠了。
“那麽祝我們合作愉快!”
沙赫特說道。
“合作愉快!”
楊潮笑道。
跟德國的第二次大規模合作開始了。(未完待續。)
————————————
隻是很可惜,楊潮沒有吃沙赫特給的畫餅。
楊潮告訴沙赫特:“楊子銀行的全名是楊子工業化銀行,建立的初衷是為中國的工業化服務的,投資德國工業也許受益匪淺,但是不符合本銀行的理念。”
一句話就讓沙赫特明白忽悠不住楊潮,因為楊潮跟他的理念一樣,他是一個銀行家,但卻堅定的認定支持德國工業才是讓德國強大的根本,為此他可以給英美大量的利潤,可卻狡詐的說服英法金融家將利潤留在德國繼續投資收益。
也就是說,英美的資金進入德國的經濟體中,就再也沒有出來過,賺取的利潤雖然豐厚,但卻繼續投資了進去,更加壯大了德國的工業實力。
而楊潮不像英美銀行家那樣看重利潤的話,那麽又如何引誘楊潮呢?沙赫特知道他自己是不受利誘的,楊潮跟他是一樣的人,那麽自然也就不受利誘。所以他明智的放棄了。
但是他可不想放過跟楊潮這種巨鱷合作的機會,作為世界金融圈的‘內部人’,沙赫特很清楚楊潮的強大實力,他甚至堅信,楊潮的實力,比羅斯柴爾德這種巨頭都更強,起碼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可能一次性拿出一萬噸黃金。
沙赫特可不相信,楊潮會將手裏的全部黃金都捐出去,顯然楊潮手裏還擁有海量黃金,一想到楊潮不知道藏在哪裏的黃金,就讓沙赫特心跳加速,他很清楚德意誌銀行當年跟楊潮的秘密合作,盡管全世界都知道了,但沙赫特卻對這個信息更重視,當年楊潮每年可以提供給德意誌銀行1500噸黃金含量的金礦石,顯然楊潮手裏掌握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巨大金礦。
後來楊潮能拿出那一萬噸黃金,沙赫特相信就是後來幾年中開挖出來的。那麽又是七八年過去了,楊潮手裏至少又積攢下了一萬噸黃金,如果能將這筆黃金撬出來,德國經濟的根本問題也就解決了。【ㄨ】
可惜他很清楚。他不可能讓楊潮平白拿出來,當年以德意誌帝國的強大,以中國清王朝的虛弱,德國都無法強行從楊潮手裏拿走黃金,必須通過工業合作。通過在中國進行了巨大的工業投資,才將一大批黃金轉移到了德國,現在以中國之強,以魏瑪共和國的虛弱,德國更不可能弄走這筆黃金了。
合作隻能合作。
“我始終堅信,德國跟中國在工業化領域,擁有非常廣闊的合作前景,比如青島強大的工業實力就是證據,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和中國能夠如此完美合作的國家了。”
沙赫特說道,同時仔細查看楊潮的神色。
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工業強國了。德意誌帝國當年打下的成套工業根基,已經讓他們擁有了一整套工業體係,能夠自我複製,自我發展,似乎不需要外界的幫助,不需要進口任何國家的工業設備,他們就能建設最先進的工廠,那麽跟德國的合作機會在哪裏?
“我也始終很喜歡跟德國人合作。比如精密加工領域,教育領域等等。”
說實話,能跟德國合作的地方真的已經很有限了。德國最強的化工技術,精密製造技術,已經通過跟拜耳、克虜伯等巨頭的合作引入了中國,連蔡司都在中國建了一座工廠。培養出了中國本土的光學人才。
不過德國作為一個工業曆史很長的國家,哪怕一戰後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是一戰時期積累的技術,依然夠他們吃很多年了,就好像蘇俄解體後,俄羅斯吃了幾十年蘇俄的技術紅利一樣。
尤其是教育。德國依然是世界一流水平,德國的大學依然是世界的模範大學。【ㄨ】
“我個人願意出資一億兩作為一個基金,用來鼓勵中國學生赴德留學。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也很快,但高等教育依然很薄弱。”
潘訓算是很重視教育了,可正因為重視,反而不可能發展太快,因為他重視的是質量,不可能粗製濫造,無限複製野雞大學。
北洋時期建立的北洋工學院的教育水平就能得到美國教育的認可,北洋工學院的學生,甚至可以免試去讀美國大學的研究生。
潘訓的辦學標準不可能比北洋低,他任期內建立了20多所大學,沒有一所是粗製濫造,全都能夠達到歐美大學的水平,畢業生的文憑能夠得到世界認可,某些大學的畢業生甚至可以麵試進入歐洲大學讀研究生,但也正因為這種標準,所以才隻能建這麽多,因為你隻積累了這麽點能夠教授大學生水平的教授。
加上以前從清政府到北洋時期留下的大學,中國目前正規大學不過30所,能夠吸納的學生數量10萬人左右,而美國的正規大學多達數百所,在校生達到30多萬人,這才是美國世界霸主資本的體現,中國的人口數量,顯然不應該低於美國的水平,奈何中國的大學教育發展有限,許多智力放在歐美絕對上等的學生,在中國卻無法讀大學,實在是讓人遺憾。
中國沒有教育資源,但是歐美有,美國不用考慮了,中國學生活著去能不能活著迴來,真的不好說。但是歐洲就沒有這個擔憂,所以這些年中國學生留學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歐洲。此前就已經有大批的學生在德國留學,總數超過5萬人,加上在英法和其他歐洲大學讀書的總人數達到10萬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楊潮認為中國想要在二戰前積累足夠支撐自身規模的人才儲備,每年在歐洲的留學人員,不能低於20萬人,否則跟美國在人才方麵是越來越大的,怎麽跟人家競爭。在德國留學的成本最低,德國的教育資源更豐富,因此很合適送去更多的學生。
“我國在山東地區,懂德語的學生眾多,因此非常方便向德國派遣留學生。我希望通過兩國間的合作,將中國留德學生的數量提高到10萬人。”
楊潮的魄力讓沙赫特不由心驚,德國的教育資源確實豐富,但是德國的教育資源還要優先培養德國學生呢,要知道現在德國在校大學生數量,勉強也就是10萬人,突然一下子拿出10萬人的名額給中國學生,等於是將現在的大學教育規模擴大一倍,這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
楊潮又道:“當然,我們兩國間還可以互派教育人才。我希望跟德國合作,在山東至少開辦三所大學,我相信山東的經濟實力是能夠支撐這些大學良好發展,也能給教育人士提供優渥的生活條件。我國教育人才同樣也將在德國的大學生開辦中國文化課程,幫助德國學生了解中國。”
楊潮當然不可能把中國的自然科學教授派出去,這些人在中國可是寶貝,不過對於魯迅先生這種文化大師,倒是可以派到德國去交流合作,畢竟他們拿著天價薪金,整天卻在挑動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可不是什麽好事。
沙赫特點點頭,但隻是禮貌性的,因為他沒有聽到德國從中得到的好處。
如果楊潮不拿出讓他心動的條件,他就要以教育不在他的職權之內推脫。
楊潮笑道:“當然,貴我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前景也很廣闊,我個人願意拿出十億金元券的資金,用來支持建立中德合作的技術研究。”
沙赫特這才滿意了,金本位的金元券,就是黃金的代名詞,是目前跟英鎊、美元一樣堅挺的貨幣,十億金元券就是一千噸黃金,這筆黃金進入德國經濟係統,會讓德國經濟更加強大,會讓德國工業更快恢複元氣。
但是楊潮所說的技術合作到底是什麽方式。
“您認為我們具體應該如何合作呢?”
沙赫特問道,他知道這筆資金對德國的重要性,有了這筆黃金,德國對英美的依賴就會降低一些,跟英美合作就是與虎謀皮,在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沙赫特才不會選擇這條路。
楊潮笑道:“這筆資金將用來資助德國的優秀科學家跟中國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我將建設一個技術實驗室,對電力電氣、發動機技術、大型工程等進行重點研發。會在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建立實驗室。其中在德國的技術合作規模將達到十億金元券,將會直接存進德國黃金貼現銀行兌換成相應的馬克,用來給實驗室提供日常資金。”
中國無法培養出足夠的科技人才,德國的科技人才十分充分,與其讓大量人才在美國公司服務,不如將他們為自己服務,真正高端的人才往往不缺去除,德國最頂尖的科學家,德國政府寧願資助他們的生活也不願他們移民他國,但是德國現在還沒有能力給他們提供巨額的研發經費。
“那麽研發的成果呢?”
沙赫特雖然對那一千噸黃金誌在必得,但是這分明是在利用德國智力的事情,顯然不是錢完全能衡量的。
“當然是中德共享了。當然專利權屬於實驗室。”
誰投資誰收益,德國可以了解,但是想要拿走,也得付出一定的代價,對於高端技術,有錢可未必買得到,所以給德國的是一個出售許可,這就足夠了。
“那麽祝我們合作愉快!”
沙赫特說道。
“合作愉快!”
楊潮笑道。
跟德國的第二次大規模合作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