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抬頭一望,滿天烏雲密布,雷電暗藏於雲層之間,大雨估計會再一次降臨。
劉協才反應過來,他粗略地記得,中國曆史上大約出過四個寒冷期和四個溫暖期。
東漢!
正好處於第二個寒冷期的中期!
而在寒冷期內,都出現一些反常性的雪天,比如五十年之後,孫亮在位的吳國,六月份盛夏,竟然出現了雷暴雨後,又下大雪的奇怪氣象,史稱“六月雪”。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在這時空,這些都是世界末日的象征。
而現在,便是冬雷震震!
劉協想到這裏,臉上有些發寒,因為現在的大漢,正好處於第二次寒冷期的中期。
而這個時期,也是最冷的時候。
今年冬天,可能會有寒潮來襲!
要是事先沒有準備的話,可能會有無數人被凍死,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而且冬雷震震,還會被某些有心的諸侯利用,給了他們反抗大漢的借口和機會。
再次仰天看了看,發現天空上的烏雲已經密密麻麻,暴雨可能隨時會落。
“傳令,命侍中荀悅,少府令荀攸,盡快整理好大漢四百年天災資料,而後送至書房。”
小黃門領命,帶著些許甲士,先行駕馬迴禦宿宮傳命。
“玄德,等下恐怕會有大雨降臨,為趕時間,朕今日騎馬迴宮!”
“陛下~~~這~~~”
恭敬立在一旁的劉備,略有遲疑。
“無妨,有惡來和仲康在側,還有朕的親軍護衛,不會有危險!”
喚迴正在忙著搬石頭的許褚,劉協騎在一匹白馬上,在典韋和許褚兩大門神的護衛下,踏過山石。往禦宿宮而迴。
迴到禦宿宮後,劉協便急忙來到書房中。
此時,荀悅和荀攸兩叔侄,已經帶著數百郎官。暫時選出一些天災禍事的紀錄。
對著資料,劉協迴憶起後世對於寒冷期和溫暖期的劃分。
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所以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寒冷期,便是西周前期。
而第二個寒冷期,便是西漢末年到隋初,期間經曆東漢、三國、晉、南北朝。
在寒冷期出現之前,往往會有反常氣候出現,作為預示。
武帝時期,有好幾個年頭的冬季都出現了極端大雪天氣,紀錄在冊,便有三個大雪災年。
荀悅將武帝時期的寒潮紀錄,細細挑選後呈給劉協。
拿著一個竹簡。展開一看:元狩初年,大雨雪,民多凍死。
再拿過一卷,分別是元鼎二年三月和元鼎三年三月,也就是元狩初年的大雪災七年後,又連著出現兩年個雪災年。
並且出現的,還是極端倒春寒。
元鼎二年三月的大雪,平地厚五尺!
元鼎三年,情況更糟糕,大雪從三月陸續下到四月份。河水結冰,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缺衣少糧,饑寒交迫。出現“人相食”的人間慘劇。
手持記載著兩漢的災禍竹簡,劉協感覺有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初漢至今,四百餘年中,災害發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計旱災八十一次,水災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
西漢災禍是有,但沒有東漢的頻發。
比如在兩漢六十八次地震中,其中西漢隻有十七次,而東漢卻有五十一次,次數增多急劇。
所以東漢立國至今,是多災多難的,因為寒冷期正是在此時出現。
在光武帝時期,寒潮還隻是剛剛初現,所以這個時期還是過渡期;到了孝明皇帝,冷空氣加劇;到了後期,氣候寒冷到了嚴峻酷烈的地步。
翻開幾個竹簡,劉協依次對照,應正心中所想。
在光武帝時期,以旱災、洪澇和蝗災居多,寒氣還處在潛伏爆發的地步。
比如從建武三年七月,洛陽大旱;
建武五年四月,久旱蝗蟲為災,穀價騰躍;
之後一直到建武三十年,旱災、洪澇和蝗災,三災不斷的同時,瘟疫也相繼爆發。
但明帝之後,便暴雨冰雹不斷,寒冷空氣遂逐漸爆發開來。
比如明帝永平三年,八月,郡國十二雨雹傷稼;
永平十年,郡國十八雨雹蝗;
而到了章帝時候,旱災和蝗災又再次複起;
在之後,和帝時期,地震多發。
和帝永元元年,秋七月乙末,會稽山崩!
地震大到能夠讓會稽山崩塌,可見此次地震至少不會低於七級;
四年之後,郡國十三地震;又一年,隴西地震;三年之後,隴西複地震······
之後,順帝時期,建康元年正月,涼州部郡六地震,從去年九月以來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穀飭裂,壞敗城郭,傷害人物。
靈帝光和三年秋到四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動,湧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頓,縣易處,更築城郭。
尤其是和帝、安帝、順帝和桓帝時期,地震更為頻繁。
不僅僅是地震,暴雪也時常出現。
大雨和暴寒,是從恆帝永壽元年開始的。
那一年,洛水溢,壞弘德苑,溢至津城門,漂流人物;巴郡、益州洪澇起,群山崩;三輔以東,盡皆淹沒······
恆帝延熹二年,夏雨五十日不止;延熹四年五月,京師雨冰雹;延熹七年五月,洛陽暴雪;
延熹八年,入春連寒,木冰,暴雪折樹,**州郡連雪不止,之後的一年,司隸、豫州饑寒而死者,什四五,隨後瘟疫大起,蝗災四處。
到了先帝時期,情況更加糟糕。
建寧元年,夏,霖雨六十日;建寧二年。四月,京師大風雨雹,拔郊道樹十圍以上數百;三年,雨雹;四年。雨雹,海水溢,河水清······
先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大雨大寒天氣,同時地震不斷、瘟疫不絕。洪澇四起!
將最後一卷展開,上麵清晰地記著。
中平六年,六月起,霖雨八十餘日,期間雨雹不斷;
初平元年五月,大雨夾冰雹,五十日不止。
而現在,正是初平元年,十一月,冬!
大寒將臨。要是今年不做好準備的話,凍死者可能會有數十萬人!
尤其是西遷過來的兩百萬百姓,現在他們房屋都造好了,但估計防寒措施沒有準備足夠!
看來是時候,將煤爐造出來了!
“玄德,找來一些石炭,還有數個爐子,朕有大用。”
石炭,便是煤石!
劉備領命下去後,劉協再次招來荀攸:“將少府中熟悉采礦。還有善於鍛造的工人招來,朕要授他們一些技術。”
“諾!”
荀攸下去後,荀悅走上前恭敬地道:“陛下可是要造防寒之物?”
劉協聽完,心中一驚:“荀公何以知之?”
“石炭生火。久而不滅,陛下看完曆代寒災後,便要此物,當是用於防寒!”
心中一歎,劉協對於這位大儒又高看了一眼,這古人的智慧果然無敵!
一會兒後。劉備領著一些軍士,帶來數筐碎煤灰,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爐子。之後荀攸便帶著數十位工匠前來,看他們手上的老繭,估計都是些大匠。
將跪拜眾人喚起後,劉協便指揮他們幹活,將蜂窩煤爐造出!
首先,便是蜂窩煤的製造。
先是堆煤灰,便是將碎煤灰堆成一小堆,再在中間挖個大洞。
然後蓋煤灰,在煤山中間倒上適量的水,不要太多,水不要流出來;然後用把煤灰蓋上,等數刻鍾後,水份便充分的滲透到煤灰裏。
其次是和煤灰,將滲透好水的煤灰拌一下,邊拍打邊調拌;拌好後的煤灰,用手抓起來感覺鬆散才可以,用雙手捧起來攥,能攥成形即可。
最後壓蜂窩煤,劉協命工匠們造出一個蜂窩狀的容器,然後將和好的煤灰壓入其中,一定要壓實。
如此,可放疊放的蜂窩煤便製成了。
這蜂窩煤的好處,是便於儲放;而且孔對孔,能夠加強空氣對流,使燃燒充分。
而蜂窩煤上有一排孔,當舊煤燃盡時,加上新煤使孔對齊,如此爐內一直保持有二隻蜂窩煤的話,就可持續不斷地用下去了。
燃燒物有了,接下來便是蜂窩煤爐的製造。
蜂窩煤爐,和普通煤爐不同的是,它前麵有小門,可以開關以便煤火保持不熄滅。
別小看這個小門,它是通風用的,空氣隻有從這裏進入,才能幫助煤塊燃燒,如果沒有這個口子,窩煤爐根本是無法燃燒的。
同時蜂窩煤爐一定要有兩層,裏、外皆用一層鐵皮製成,中間的隔層需要放入一些石灰等隔熱物;
至於建立隔層的原因,一方麵是可以讓蜂窩煤爐的外壁不燙,另一方麵是保住蜂窩煤爐的熱量,使得煤快可以更好的燃燒。
當一切都製好後,劉協便開始一試禦寒的效果。
“唿~~~唿”
煤塊燃起的那一刻,在寒風中,屋外的溫度立馬升起,劉協等人瞬間被暖意包圍。
“陛下聖明,造出此物,可活十萬百姓!”
看著唿唿燃起的蜂窩煤,感受到暖氣的老頭荀悅立馬跪下伏拜。
“萬歲!萬萬歲!”
其餘人也反應過來,立馬高唿聖天子賢明!
“都起身吧!”
將數十位工匠招來,劉協問道:“剛才的步驟,都記住了嗎?都明白了嗎?”
看著有些迷糊的工人們,劉協便再次詳細說出此間原理,待他們明白後方才止住。(未完待續。)
ps:第三更!是為了答謝逍遙道友的大力支持,還有各位書友大大一直以來的支持!之前上架倉促,存稿不足,所以爆發不給力!在這裏,先說聲抱歉了哈(n_n)以後爆發是必須的,加更也是必須的!
抬頭一望,滿天烏雲密布,雷電暗藏於雲層之間,大雨估計會再一次降臨。
劉協才反應過來,他粗略地記得,中國曆史上大約出過四個寒冷期和四個溫暖期。
東漢!
正好處於第二個寒冷期的中期!
而在寒冷期內,都出現一些反常性的雪天,比如五十年之後,孫亮在位的吳國,六月份盛夏,竟然出現了雷暴雨後,又下大雪的奇怪氣象,史稱“六月雪”。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在這時空,這些都是世界末日的象征。
而現在,便是冬雷震震!
劉協想到這裏,臉上有些發寒,因為現在的大漢,正好處於第二次寒冷期的中期。
而這個時期,也是最冷的時候。
今年冬天,可能會有寒潮來襲!
要是事先沒有準備的話,可能會有無數人被凍死,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而且冬雷震震,還會被某些有心的諸侯利用,給了他們反抗大漢的借口和機會。
再次仰天看了看,發現天空上的烏雲已經密密麻麻,暴雨可能隨時會落。
“傳令,命侍中荀悅,少府令荀攸,盡快整理好大漢四百年天災資料,而後送至書房。”
小黃門領命,帶著些許甲士,先行駕馬迴禦宿宮傳命。
“玄德,等下恐怕會有大雨降臨,為趕時間,朕今日騎馬迴宮!”
“陛下~~~這~~~”
恭敬立在一旁的劉備,略有遲疑。
“無妨,有惡來和仲康在側,還有朕的親軍護衛,不會有危險!”
喚迴正在忙著搬石頭的許褚,劉協騎在一匹白馬上,在典韋和許褚兩大門神的護衛下,踏過山石。往禦宿宮而迴。
迴到禦宿宮後,劉協便急忙來到書房中。
此時,荀悅和荀攸兩叔侄,已經帶著數百郎官。暫時選出一些天災禍事的紀錄。
對著資料,劉協迴憶起後世對於寒冷期和溫暖期的劃分。
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所以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寒冷期,便是西周前期。
而第二個寒冷期,便是西漢末年到隋初,期間經曆東漢、三國、晉、南北朝。
在寒冷期出現之前,往往會有反常氣候出現,作為預示。
武帝時期,有好幾個年頭的冬季都出現了極端大雪天氣,紀錄在冊,便有三個大雪災年。
荀悅將武帝時期的寒潮紀錄,細細挑選後呈給劉協。
拿著一個竹簡。展開一看:元狩初年,大雨雪,民多凍死。
再拿過一卷,分別是元鼎二年三月和元鼎三年三月,也就是元狩初年的大雪災七年後,又連著出現兩年個雪災年。
並且出現的,還是極端倒春寒。
元鼎二年三月的大雪,平地厚五尺!
元鼎三年,情況更糟糕,大雪從三月陸續下到四月份。河水結冰,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缺衣少糧,饑寒交迫。出現“人相食”的人間慘劇。
手持記載著兩漢的災禍竹簡,劉協感覺有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初漢至今,四百餘年中,災害發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計旱災八十一次,水災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
西漢災禍是有,但沒有東漢的頻發。
比如在兩漢六十八次地震中,其中西漢隻有十七次,而東漢卻有五十一次,次數增多急劇。
所以東漢立國至今,是多災多難的,因為寒冷期正是在此時出現。
在光武帝時期,寒潮還隻是剛剛初現,所以這個時期還是過渡期;到了孝明皇帝,冷空氣加劇;到了後期,氣候寒冷到了嚴峻酷烈的地步。
翻開幾個竹簡,劉協依次對照,應正心中所想。
在光武帝時期,以旱災、洪澇和蝗災居多,寒氣還處在潛伏爆發的地步。
比如從建武三年七月,洛陽大旱;
建武五年四月,久旱蝗蟲為災,穀價騰躍;
之後一直到建武三十年,旱災、洪澇和蝗災,三災不斷的同時,瘟疫也相繼爆發。
但明帝之後,便暴雨冰雹不斷,寒冷空氣遂逐漸爆發開來。
比如明帝永平三年,八月,郡國十二雨雹傷稼;
永平十年,郡國十八雨雹蝗;
而到了章帝時候,旱災和蝗災又再次複起;
在之後,和帝時期,地震多發。
和帝永元元年,秋七月乙末,會稽山崩!
地震大到能夠讓會稽山崩塌,可見此次地震至少不會低於七級;
四年之後,郡國十三地震;又一年,隴西地震;三年之後,隴西複地震······
之後,順帝時期,建康元年正月,涼州部郡六地震,從去年九月以來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穀飭裂,壞敗城郭,傷害人物。
靈帝光和三年秋到四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動,湧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頓,縣易處,更築城郭。
尤其是和帝、安帝、順帝和桓帝時期,地震更為頻繁。
不僅僅是地震,暴雪也時常出現。
大雨和暴寒,是從恆帝永壽元年開始的。
那一年,洛水溢,壞弘德苑,溢至津城門,漂流人物;巴郡、益州洪澇起,群山崩;三輔以東,盡皆淹沒······
恆帝延熹二年,夏雨五十日不止;延熹四年五月,京師雨冰雹;延熹七年五月,洛陽暴雪;
延熹八年,入春連寒,木冰,暴雪折樹,**州郡連雪不止,之後的一年,司隸、豫州饑寒而死者,什四五,隨後瘟疫大起,蝗災四處。
到了先帝時期,情況更加糟糕。
建寧元年,夏,霖雨六十日;建寧二年。四月,京師大風雨雹,拔郊道樹十圍以上數百;三年,雨雹;四年。雨雹,海水溢,河水清······
先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大雨大寒天氣,同時地震不斷、瘟疫不絕。洪澇四起!
將最後一卷展開,上麵清晰地記著。
中平六年,六月起,霖雨八十餘日,期間雨雹不斷;
初平元年五月,大雨夾冰雹,五十日不止。
而現在,正是初平元年,十一月,冬!
大寒將臨。要是今年不做好準備的話,凍死者可能會有數十萬人!
尤其是西遷過來的兩百萬百姓,現在他們房屋都造好了,但估計防寒措施沒有準備足夠!
看來是時候,將煤爐造出來了!
“玄德,找來一些石炭,還有數個爐子,朕有大用。”
石炭,便是煤石!
劉備領命下去後,劉協再次招來荀攸:“將少府中熟悉采礦。還有善於鍛造的工人招來,朕要授他們一些技術。”
“諾!”
荀攸下去後,荀悅走上前恭敬地道:“陛下可是要造防寒之物?”
劉協聽完,心中一驚:“荀公何以知之?”
“石炭生火。久而不滅,陛下看完曆代寒災後,便要此物,當是用於防寒!”
心中一歎,劉協對於這位大儒又高看了一眼,這古人的智慧果然無敵!
一會兒後。劉備領著一些軍士,帶來數筐碎煤灰,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爐子。之後荀攸便帶著數十位工匠前來,看他們手上的老繭,估計都是些大匠。
將跪拜眾人喚起後,劉協便指揮他們幹活,將蜂窩煤爐造出!
首先,便是蜂窩煤的製造。
先是堆煤灰,便是將碎煤灰堆成一小堆,再在中間挖個大洞。
然後蓋煤灰,在煤山中間倒上適量的水,不要太多,水不要流出來;然後用把煤灰蓋上,等數刻鍾後,水份便充分的滲透到煤灰裏。
其次是和煤灰,將滲透好水的煤灰拌一下,邊拍打邊調拌;拌好後的煤灰,用手抓起來感覺鬆散才可以,用雙手捧起來攥,能攥成形即可。
最後壓蜂窩煤,劉協命工匠們造出一個蜂窩狀的容器,然後將和好的煤灰壓入其中,一定要壓實。
如此,可放疊放的蜂窩煤便製成了。
這蜂窩煤的好處,是便於儲放;而且孔對孔,能夠加強空氣對流,使燃燒充分。
而蜂窩煤上有一排孔,當舊煤燃盡時,加上新煤使孔對齊,如此爐內一直保持有二隻蜂窩煤的話,就可持續不斷地用下去了。
燃燒物有了,接下來便是蜂窩煤爐的製造。
蜂窩煤爐,和普通煤爐不同的是,它前麵有小門,可以開關以便煤火保持不熄滅。
別小看這個小門,它是通風用的,空氣隻有從這裏進入,才能幫助煤塊燃燒,如果沒有這個口子,窩煤爐根本是無法燃燒的。
同時蜂窩煤爐一定要有兩層,裏、外皆用一層鐵皮製成,中間的隔層需要放入一些石灰等隔熱物;
至於建立隔層的原因,一方麵是可以讓蜂窩煤爐的外壁不燙,另一方麵是保住蜂窩煤爐的熱量,使得煤快可以更好的燃燒。
當一切都製好後,劉協便開始一試禦寒的效果。
“唿~~~唿”
煤塊燃起的那一刻,在寒風中,屋外的溫度立馬升起,劉協等人瞬間被暖意包圍。
“陛下聖明,造出此物,可活十萬百姓!”
看著唿唿燃起的蜂窩煤,感受到暖氣的老頭荀悅立馬跪下伏拜。
“萬歲!萬萬歲!”
其餘人也反應過來,立馬高唿聖天子賢明!
“都起身吧!”
將數十位工匠招來,劉協問道:“剛才的步驟,都記住了嗎?都明白了嗎?”
看著有些迷糊的工人們,劉協便再次詳細說出此間原理,待他們明白後方才止住。(未完待續。)
ps:第三更!是為了答謝逍遙道友的大力支持,還有各位書友大大一直以來的支持!之前上架倉促,存稿不足,所以爆發不給力!在這裏,先說聲抱歉了哈(n_n)以後爆發是必須的,加更也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