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5)
愛如禪 你如佛:情僧蘇曼殊的紅塵遊曆 作者:白落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悲劇告終的結局,並且無悔。蘇曼殊是病死的,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有人覺得他的病是咎由自取,但更多的是感歎、是憐惜。當我們看著一個旺盛之齡的人驟然死去,換作誰,都無法隱藏起內心深處的慈悲。
他是一個僧者,他的一生雖然狂放不已,但是問心無愧。他的確辜負過佛祖,又有負於紅顏,可這一切都是前世命定,他被命運的鞭子抽打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年的飄零,三十五年的孤苦,三十五年的空茫,若有債,也該還清了。蒼茫世間,多少人在縱橫的阡陌上來來往往,到最後迷失了自己。多少人睜著眼睛冷冷地看歲月紛繁,那樣地無關自己。來到人世之前,我們都是最陌生的人。來到人世之後,縱然不曾有過相見,也在同一片天空下有過緊緊地相依。
原以為蘇曼殊一生和櫻花結下不解之緣,又出生在那個生長櫻花的島國,死後亦會迴歸到那裏。卻不知,他的靈柩在上海停放了六年之久,竟會被移葬於杭州西湖孤山。或許這是上蒼給他安排的另一段情緣,蘇曼殊有生之年曾多次去過杭州西湖,亦幾度拜祭過蘇小小的墓地,甚至在西子湖畔,與乘著油壁車的女子有過美麗的邂逅。在他生前,喜歡流連於煙花柳巷,將青樓歌伎視作知己,所以他與江南名伎蘇小小會有這麽深的緣分。
蘇曼殊被葬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的西泠橋南麵,蘇小小的墓在西泠橋北麵,兩座孤墳遙遙相望,永遠不得親密地偎依,永遠亦不會寥落地別離。他們二人同姓蘇,一生愛好西湖山水,同樣有著卓然不凡的才情與遺世獨立的傲骨。這樣的圓滿無缺,令人疑惑是否真的是巧合。蘇曼殊情係一生,就連死亦無法擺脫詩意的浪漫。宿命似乎要刻意這樣安排,唯有這樣才不辜負蘇曼殊這傳奇的一生。人世風景萬千,世間百媚千紅,也隻有西湖風光,隻有蘇小小才配得起這樣一個絕代人物。
因為這個完美的結局,抹去了鬱積在世人心中的遺憾。倘若將他葬在荒山野嶺,與不知名的草木為伴,難免令人心生淒涼。畢竟蘇曼殊這一生參過高深的禪,寫過多情的詩,畫過生動的畫,以及為革命奉獻過所有的熱情和最好的年華。這個集詩、畫、情、禪、革命於一身的人,在亂世漂浮,居無定所地過了一生。也許死才是最好的歸宿,隻要他活著,這隻紅塵孤雁永遠無法放棄他飄零的使命,隻能在蒼茫世海裏來迴往返,直到落盡最後一根羽毛。
在眾生眼中,蘇曼殊是個半僧半俗的人。有人說他是一個僧人,披著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間遊走,蓮台才是他最後
的家。有人說他是一個情種,身著西服,風度翩然嬉笑在秦樓楚館,紅顏才是他心靈的歸所。亦有人說他是一個誌士,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下,驚起風雲萬丈。還有人說他是一個伶人,在人生這座色彩紛呈的舞台上,演繹著一場又一場陰晴圓缺的戲。他吟過“行雲流水一孤僧”,又吟“恨不相逢未剃時”。他婉轉時像一闋宋詞,瀟灑時如一篇散文,深邃時又若一部小說。他的一生一直在行走,任何一個想要與他結緣的人都必須放棄安定,背著行囊遠走天涯。
蘇曼殊走了之後,這世間亦有無數的人為他痛哭流涕,為他悲傷不已。更讓人大為驚歎的是,蘇曼殊一個十幾歲的侄女蘇紹瓊,在他死後為他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詩作,並且在寫完這首詩不久,她本人亦服毒自殺。蘇紹瓊用這首詩,來當做她對辭別人世的最終告白。她的死,給蘇曼殊的人生又增添了震撼悲絕的一筆。
詩人,飄零的詩人!
我!你的小侄女!
仿佛見著你:
穿著芒鞋,托著破缽,
在櫻花橋畔徘徊著。
詩人,飄零的詩人!
我又仿佛見著你:
穿著袈裟,拿著詩卷,
在孤山上哦吟著。
寂寞的孤山呀,
隻有曼殊配作你的伴侶!
這就是蘇紹瓊為蘇曼殊寫下的詩作,潔淨簡短的幾句卻真切又完整地表達了蘇曼殊紛亂的一生。蘇曼殊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小侄女竟然會是他在人間最後的知音。她躲在無人知曉的角落用心觀看著他,直到他真的離去,她才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詮釋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小女孩真正的死因,她服下的或許是蘇曼殊為她調製的毒藥,或許是蘇曼殊一世的飄零,寂寞的吟哦,以及在孤山的魂魄,讓這小小女孩再也沒有勇氣好好地活下去。
她是感動至死、悲傷至死的,我們不願相信,這麽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懦弱地對塵世低頭。可是一個敢於自盡的人,一個用死來證實自己的人,又豈會懦弱至此?她的死,是因為她太醒透,與她年齡不適宜的醒透注定她將一生冰涼孤獨,所以她選擇死,用死來解脫自己,成全別人。一個過早洞悉人情、知曉世事的人是悲哀的,有如獨自在懸崖峭壁上舞劍,無人應和的時候,他隻好選擇粉身碎骨,縱身一躍,這意味著重生。
對於這個蒼茫的塵世,永遠沒有早到的人,也沒有遲來的人。生存於世,就
要接受命運的編排,接受歲月的遷徙,和白雲一起流浪,與大雁一起漂遊,直到有一天,真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方能止步。據說,蘇曼殊死後若幹年,他的墳墓亦被動遷過,這讓我們不禁感慨,偌大的一個世間連一座墳墓都容不下?好在如今這座墓碑完好無損地佇立於西湖孤山,可以自在地賞閱西湖四季風光,看盡紅塵過客往來。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那個追夢的人,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過客,在這熙攘的世間追逐名利,追逐情感,亦追逐著生命。直到有一天,發現雲在止步,雨在停息,才恍然,你和我真正要的也隻是一份簡單和安定。這世間總會有不死的魂魄,如那巍峨聳立的高山,如那滔滔不止的江水,還有那株在西子湖畔吟哦的小草。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蘇曼殊終究還是解開塵網,遠離顛倒夢想,乘一葉小舟駛向蓮開的彼岸。
??31.一隻紅塵孤雁
夜半夢醒時,窗外下起了雨,一場冬日的雨,盡管寒涼,卻有種久違的熟悉。這下落不停的雨,驚動了我潮濕的記憶,無法安睡的我,想為蘇曼殊寫個後記。自完稿擱筆後,心底有個聲音一直在呐喊著,總算把他給寫死了。多麽殘忍淒涼的想法,那麽地迫不及待,可我並沒有覺得釋然,反而有種無法填補的落寞和荒蕪。
焚香聽雨,泡一壺清茗,不是假裝優雅,隻是為了浸染一點禪意。我想起了枕著瀟湘雨竹、一夜不眠的林黛玉,想起了隔簾聽雨、舉樽獨飲的李清照,還想起了共剪西窗燭、話巴山夜雨的李商隱。雨是詩人心中的情結,也是眾生前世的約定,溫潤又迷蒙,詩意又惆悵。而蘇曼殊這隻在紅塵風雨中漂泊一生的孤雁,亦被雨打濕過翅膀,滋養過情懷。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有始有終的人。要麽不願意開始,倘若有了開始,就一定會走到結局。若問緣由,則是我信因果,我相信這世間有因果輪迴。有花開,就會有花落;有緣起,就會有緣滅;有別離,就會有重逢;有滄海,就會有桑田。盡管萬物起落有定,可我們還是不知道用什麽來抵禦變幻無常的人生。
我並不情願追溯一個人的前塵往事,我甚至以為這樣的做法有些失禮,有些悲哀。一個人,無論他的一生是尊貴還是謙卑,到死後,就隻剩下一掊黃土和幾株草木覆蓋。一切榮辱悲喜、成敗得失,都隨著他離開塵世的那一刻而寂滅無聲,毫無意義。可我們為什麽還要將他們合上的人生書卷重新
翻開,攤在陽光底下晾曬,從來不問他們是否真的願意如此讓世人閱讀。我以為我們該守口如瓶,讓所有過往都掩埋在塵泥之下,永遠暗無天日地存在。我以為我們該忽略不計,無論是非對錯,逝者如斯,就注定與這世界再無瓜葛。
我錯了,盡管我們隻是渺渺滄海裏的一顆沙粒,生滅榮枯轉瞬被人遺忘。可誰也無法讓自己活到了無痕跡,無法將自己藏到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裏。縱然死去,魂魄也會停留在某個傷感的季節裏,接受三生三世的輪迴。我們總說人生如戲,可是每日在鏡前描摹畫彩的卻是自己,盡管沒有誰甘願為他人做嫁衣,卻終究逃不過宿命設好的局。
自我動筆寫蘇曼殊那一天起,心中就有種難言的滋味。因為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傳奇般的人物注定過不了安穩平靜的日子。身逢亂世,加之他曠世的才情和非凡的際遇,令蘇曼殊這一生漂浮如雲,孤獨若雁。他用半僧半俗的身份遊曆在廟堂和紅塵之間,往返在日本和中國兩岸。若說寂寞,蘇曼殊身邊從來不缺人,有暢談人生的知己,有刻骨銘心的紅顏。若說幸福,蘇曼殊自小飄來蕩去,從來沒有一處屬於他的歸宿,直到死去,都是那樣地孤獨無依。
這個被世人稱作情僧、詩僧、畫僧、革命僧的人,背負著讓人神傷的傳奇,在浮世行走,看似灑脫自在,其實如履薄冰。他活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對於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來說,多麽地短暫,像是一段青蔥韶華裏的插曲,飄忽即逝。可對於一個剛剛來到人間的嬰孩來說,又是多麽地漫長,該嚐盡風塵冷暖,看遍千裏飛沙。人和人真的不同,有些人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創造永久的傳說,有些人用一輩子都無法留下些許的奇跡。
也許蘇曼殊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成為文人筆下不可缺少的主題,他的故事會感染萬千世人的心。其實他也隻是想做一個簡單的人,可以自由地出塵入塵,可以無所顧忌地吃玩,可以和絕色佳人盡興歡愉。他所做的一切,亦不是要讓人將他記起,如果可以,或許他寧願默默無聞地存在,盡管他內心有著常人無法抵達的深刻。有人說,他是無情的,這一生辜負了太多的紅顏香雪。有人說,他是深情的,他之所以每次愛過又選擇逃離,是怕負了如來,又負卿。
每個人都是矛盾體,堅強又柔軟,樂觀又悲情,仁慈又邪惡。縱然蘇曼殊是佛前的芥子,亦無法做到潔淨如一。他的心被寺院的檀香熏染過,也被紅塵的染缸給浸泡過,在不能掙脫的命運裏,他亦無能為力。人生如棋局,看似簡單的排
列實則錯綜迷離。任何一個不經意都會讓自己泥足深陷,想要迴到最初已經來不及。蘇曼殊期望可以悠然在蓮花彼岸,卻終究落入塵網數十載,淌不過歲月的忘川。
一隻紅塵孤雁以為天長地闊就可以任意逍遙,但也隻是往返在人間水岸,過著一粥一飯的生活,賞閱一草一木的風景。曾有法師為他批過命,說他一生錯在情多,才會有那麽多無法躲避的劫數。我經常說一句話,活著就是來消孽的。消去你前世的孽債,從此清白地活著,簡潔地活著。其實我還是錯了,宿債是無法還清的,你清算了前生,還有今世。人生就是一場不知疲倦的輪迴,我們早已將日子嚐到索然無味,卻依舊要安分守己地過著每一天。
總覺得蘇曼殊的一生活得實在是太累了,恰逢亂世,浮沉不定也就罷了,情難自禁亦非他的過錯,卻偏生還要遭受那麽多突如其來的災難。簡短的一生過得曲折又漫長,死的時候卻那麽地匆匆。關於蘇曼殊的生,似乎有太多的糾結,太多的不盡人意,讓我不願再次提起。而他死後的安排卻是那麽地耐人尋味,蘇曼殊和江南名伎蘇小小一樣,葬身在琴棋書畫的西泠。有人說他們緣定幾生,也有人說隻是一種巧合,無論如何,他們有著這樣深刻的緣分,定是修煉了數百年。蘇曼殊生前視歌伎為知己,死後與歌伎共山水,這難道不是佛家所說的因果?
一個天涯浪子就這樣沒落地過完了簡短的一生,死後有詩情畫境的西湖安身,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所謂歸宿,莫過如此,停止唿吸的那刻起,就意味著結束了人間所有飄蕩。一個人從生命的最初走到最後,無論是以喜劇還是悲劇的方式收場,都算是圓滿。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輕描淡寫,那些錯綜複雜的故事都源於無意。就如同信手拈來的筆墨,不受任何的拘束,可以肆意在歲月的紙端上揮灑汪洋。烘托出的意境是十裏煙波,是霜林醉晚,是綠雲曉霧,是柳岸青山。
捧讀蘇曼殊的詩,會驀然想起那些有情的過往,和老舊的時光。會想起有一個叫倉央嘉措的情僧曾在遙遠的西藏,那個充滿神奇和幻想的土地上,寫下過同樣情真意切、耐人尋味的詩行。隻是他們的一生都似乎太過短暫,也許他們原本就不是凡人,所以無法接受凡人的生老病死。他們都是佛前的蓮,要開放到最燦爛之時,以最決絕的方式死去。不知是誰說過,深情之人大多以悲劇的角色來扮演一生。不是他們刻意潛逃,而是他們提前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所以走得那麽急。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這是蘇曼殊離開人間留下的
八個字,看似雲淡風輕,卻流露出對塵世無限的眷念之情。縱是不舍,也要離開,在死亡麵前,任何人都顯得那麽地微不足道。與其痛哭流涕,跪地求饒,莫若拂袖而去,灑脫自在。風雨人生,走過之後再去迴首,一切都已是尋常。那個漫長又艱澀的曆程,到最後也隻是被幾頁薄紙代替。多少帝王將相的風雲霸業,也不過成了漁者樵夫的酒後閑談。追思過往,許多人都會忍不住問自己,到底爭的是什麽?要的是什麽?舍不得的是什麽?
沒有誰可以給得起你一個確定的答案,歲月就是清夢一場,我們演繹的時候無須太過逼真,有時候,似是而非的表達更添朦朧之美。人生舞台上的這出戲從來都不是靜止的,它有著流動的韻致,在光影交錯的劇幕裏,會讓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待一切紛紛退場時,忙碌了一生的你我,尋覓的僅是一處寧靜安適的歸所。真的不必再對錯過的人和事念念不忘,如若有緣,在來世的渡口終會重遇。那時再把今生沒有說完的話說完,沒有了卻的徹底了卻。
說是後記,卻斷續地不知表達了些什麽,像是瓦簷的雨,靜靜地訴說冬日裏一個寒涼的故事。然掩卷之時,窗外竟然飄起了雪花,這是今年江南第一場雪,帶著某種不可言說的情結。不與任何人言說,就這麽來到人間,潔白輕盈的風姿帶給世人無盡的喜悅。我們總是被一瓣雪花打動,為了那份靈逸和清揚,願意割舍一切糾纏,與它一起消融。我想起了蘇曼殊,看過江南的春雪,又在多夢的橋頭,看一場璀璨的櫻花。
隨意的開始,所以也無須禪深的結局。盡管蘇曼殊這一生與佛結緣,但依舊在塵世遊曆,嚐過百味人生,深知世情冷暖。雪落的時候,我似乎看到第一朵梅開,隻是不知道這淡淡的幽香許諾了誰人的情,我想我們的世界從此應該安靜無聲。就讓我用瘦脊的筆寫下一首詩,給這隻孤雁,還有同樣寂寞的你我。其實我們並不孤獨,因為此生有過一段美麗的禪遇。是禪,給了眾生簡約的安寧,還有花開的幸福。
我在紅塵,
無處安身的紅塵,
以為可以過得漫不經心,
卻不知,
一點風聲也殺人,
究竟該如何,
如何敲開過往深鎖的重門,
讓我迴到,
再也迴不去的曾經,
從何時開始,
我做了一朵青色的雲,
被迫接受了漂浮的命
運,
那麽多擦肩的過客,
誰又是誰的歸人,
不要問這世間,
還有幾多的真心,
在窮途末路的時候,
就和自己的影子相依為命。
白落梅
他是一個僧者,他的一生雖然狂放不已,但是問心無愧。他的確辜負過佛祖,又有負於紅顏,可這一切都是前世命定,他被命運的鞭子抽打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年的飄零,三十五年的孤苦,三十五年的空茫,若有債,也該還清了。蒼茫世間,多少人在縱橫的阡陌上來來往往,到最後迷失了自己。多少人睜著眼睛冷冷地看歲月紛繁,那樣地無關自己。來到人世之前,我們都是最陌生的人。來到人世之後,縱然不曾有過相見,也在同一片天空下有過緊緊地相依。
原以為蘇曼殊一生和櫻花結下不解之緣,又出生在那個生長櫻花的島國,死後亦會迴歸到那裏。卻不知,他的靈柩在上海停放了六年之久,竟會被移葬於杭州西湖孤山。或許這是上蒼給他安排的另一段情緣,蘇曼殊有生之年曾多次去過杭州西湖,亦幾度拜祭過蘇小小的墓地,甚至在西子湖畔,與乘著油壁車的女子有過美麗的邂逅。在他生前,喜歡流連於煙花柳巷,將青樓歌伎視作知己,所以他與江南名伎蘇小小會有這麽深的緣分。
蘇曼殊被葬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的西泠橋南麵,蘇小小的墓在西泠橋北麵,兩座孤墳遙遙相望,永遠不得親密地偎依,永遠亦不會寥落地別離。他們二人同姓蘇,一生愛好西湖山水,同樣有著卓然不凡的才情與遺世獨立的傲骨。這樣的圓滿無缺,令人疑惑是否真的是巧合。蘇曼殊情係一生,就連死亦無法擺脫詩意的浪漫。宿命似乎要刻意這樣安排,唯有這樣才不辜負蘇曼殊這傳奇的一生。人世風景萬千,世間百媚千紅,也隻有西湖風光,隻有蘇小小才配得起這樣一個絕代人物。
因為這個完美的結局,抹去了鬱積在世人心中的遺憾。倘若將他葬在荒山野嶺,與不知名的草木為伴,難免令人心生淒涼。畢竟蘇曼殊這一生參過高深的禪,寫過多情的詩,畫過生動的畫,以及為革命奉獻過所有的熱情和最好的年華。這個集詩、畫、情、禪、革命於一身的人,在亂世漂浮,居無定所地過了一生。也許死才是最好的歸宿,隻要他活著,這隻紅塵孤雁永遠無法放棄他飄零的使命,隻能在蒼茫世海裏來迴往返,直到落盡最後一根羽毛。
在眾生眼中,蘇曼殊是個半僧半俗的人。有人說他是一個僧人,披著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間遊走,蓮台才是他最後
的家。有人說他是一個情種,身著西服,風度翩然嬉笑在秦樓楚館,紅顏才是他心靈的歸所。亦有人說他是一個誌士,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下,驚起風雲萬丈。還有人說他是一個伶人,在人生這座色彩紛呈的舞台上,演繹著一場又一場陰晴圓缺的戲。他吟過“行雲流水一孤僧”,又吟“恨不相逢未剃時”。他婉轉時像一闋宋詞,瀟灑時如一篇散文,深邃時又若一部小說。他的一生一直在行走,任何一個想要與他結緣的人都必須放棄安定,背著行囊遠走天涯。
蘇曼殊走了之後,這世間亦有無數的人為他痛哭流涕,為他悲傷不已。更讓人大為驚歎的是,蘇曼殊一個十幾歲的侄女蘇紹瓊,在他死後為他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詩作,並且在寫完這首詩不久,她本人亦服毒自殺。蘇紹瓊用這首詩,來當做她對辭別人世的最終告白。她的死,給蘇曼殊的人生又增添了震撼悲絕的一筆。
詩人,飄零的詩人!
我!你的小侄女!
仿佛見著你:
穿著芒鞋,托著破缽,
在櫻花橋畔徘徊著。
詩人,飄零的詩人!
我又仿佛見著你:
穿著袈裟,拿著詩卷,
在孤山上哦吟著。
寂寞的孤山呀,
隻有曼殊配作你的伴侶!
這就是蘇紹瓊為蘇曼殊寫下的詩作,潔淨簡短的幾句卻真切又完整地表達了蘇曼殊紛亂的一生。蘇曼殊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小侄女竟然會是他在人間最後的知音。她躲在無人知曉的角落用心觀看著他,直到他真的離去,她才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詮釋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小女孩真正的死因,她服下的或許是蘇曼殊為她調製的毒藥,或許是蘇曼殊一世的飄零,寂寞的吟哦,以及在孤山的魂魄,讓這小小女孩再也沒有勇氣好好地活下去。
她是感動至死、悲傷至死的,我們不願相信,這麽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懦弱地對塵世低頭。可是一個敢於自盡的人,一個用死來證實自己的人,又豈會懦弱至此?她的死,是因為她太醒透,與她年齡不適宜的醒透注定她將一生冰涼孤獨,所以她選擇死,用死來解脫自己,成全別人。一個過早洞悉人情、知曉世事的人是悲哀的,有如獨自在懸崖峭壁上舞劍,無人應和的時候,他隻好選擇粉身碎骨,縱身一躍,這意味著重生。
對於這個蒼茫的塵世,永遠沒有早到的人,也沒有遲來的人。生存於世,就
要接受命運的編排,接受歲月的遷徙,和白雲一起流浪,與大雁一起漂遊,直到有一天,真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方能止步。據說,蘇曼殊死後若幹年,他的墳墓亦被動遷過,這讓我們不禁感慨,偌大的一個世間連一座墳墓都容不下?好在如今這座墓碑完好無損地佇立於西湖孤山,可以自在地賞閱西湖四季風光,看盡紅塵過客往來。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那個追夢的人,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過客,在這熙攘的世間追逐名利,追逐情感,亦追逐著生命。直到有一天,發現雲在止步,雨在停息,才恍然,你和我真正要的也隻是一份簡單和安定。這世間總會有不死的魂魄,如那巍峨聳立的高山,如那滔滔不止的江水,還有那株在西子湖畔吟哦的小草。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蘇曼殊終究還是解開塵網,遠離顛倒夢想,乘一葉小舟駛向蓮開的彼岸。
??31.一隻紅塵孤雁
夜半夢醒時,窗外下起了雨,一場冬日的雨,盡管寒涼,卻有種久違的熟悉。這下落不停的雨,驚動了我潮濕的記憶,無法安睡的我,想為蘇曼殊寫個後記。自完稿擱筆後,心底有個聲音一直在呐喊著,總算把他給寫死了。多麽殘忍淒涼的想法,那麽地迫不及待,可我並沒有覺得釋然,反而有種無法填補的落寞和荒蕪。
焚香聽雨,泡一壺清茗,不是假裝優雅,隻是為了浸染一點禪意。我想起了枕著瀟湘雨竹、一夜不眠的林黛玉,想起了隔簾聽雨、舉樽獨飲的李清照,還想起了共剪西窗燭、話巴山夜雨的李商隱。雨是詩人心中的情結,也是眾生前世的約定,溫潤又迷蒙,詩意又惆悵。而蘇曼殊這隻在紅塵風雨中漂泊一生的孤雁,亦被雨打濕過翅膀,滋養過情懷。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有始有終的人。要麽不願意開始,倘若有了開始,就一定會走到結局。若問緣由,則是我信因果,我相信這世間有因果輪迴。有花開,就會有花落;有緣起,就會有緣滅;有別離,就會有重逢;有滄海,就會有桑田。盡管萬物起落有定,可我們還是不知道用什麽來抵禦變幻無常的人生。
我並不情願追溯一個人的前塵往事,我甚至以為這樣的做法有些失禮,有些悲哀。一個人,無論他的一生是尊貴還是謙卑,到死後,就隻剩下一掊黃土和幾株草木覆蓋。一切榮辱悲喜、成敗得失,都隨著他離開塵世的那一刻而寂滅無聲,毫無意義。可我們為什麽還要將他們合上的人生書卷重新
翻開,攤在陽光底下晾曬,從來不問他們是否真的願意如此讓世人閱讀。我以為我們該守口如瓶,讓所有過往都掩埋在塵泥之下,永遠暗無天日地存在。我以為我們該忽略不計,無論是非對錯,逝者如斯,就注定與這世界再無瓜葛。
我錯了,盡管我們隻是渺渺滄海裏的一顆沙粒,生滅榮枯轉瞬被人遺忘。可誰也無法讓自己活到了無痕跡,無法將自己藏到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裏。縱然死去,魂魄也會停留在某個傷感的季節裏,接受三生三世的輪迴。我們總說人生如戲,可是每日在鏡前描摹畫彩的卻是自己,盡管沒有誰甘願為他人做嫁衣,卻終究逃不過宿命設好的局。
自我動筆寫蘇曼殊那一天起,心中就有種難言的滋味。因為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傳奇般的人物注定過不了安穩平靜的日子。身逢亂世,加之他曠世的才情和非凡的際遇,令蘇曼殊這一生漂浮如雲,孤獨若雁。他用半僧半俗的身份遊曆在廟堂和紅塵之間,往返在日本和中國兩岸。若說寂寞,蘇曼殊身邊從來不缺人,有暢談人生的知己,有刻骨銘心的紅顏。若說幸福,蘇曼殊自小飄來蕩去,從來沒有一處屬於他的歸宿,直到死去,都是那樣地孤獨無依。
這個被世人稱作情僧、詩僧、畫僧、革命僧的人,背負著讓人神傷的傳奇,在浮世行走,看似灑脫自在,其實如履薄冰。他活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對於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來說,多麽地短暫,像是一段青蔥韶華裏的插曲,飄忽即逝。可對於一個剛剛來到人間的嬰孩來說,又是多麽地漫長,該嚐盡風塵冷暖,看遍千裏飛沙。人和人真的不同,有些人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創造永久的傳說,有些人用一輩子都無法留下些許的奇跡。
也許蘇曼殊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成為文人筆下不可缺少的主題,他的故事會感染萬千世人的心。其實他也隻是想做一個簡單的人,可以自由地出塵入塵,可以無所顧忌地吃玩,可以和絕色佳人盡興歡愉。他所做的一切,亦不是要讓人將他記起,如果可以,或許他寧願默默無聞地存在,盡管他內心有著常人無法抵達的深刻。有人說,他是無情的,這一生辜負了太多的紅顏香雪。有人說,他是深情的,他之所以每次愛過又選擇逃離,是怕負了如來,又負卿。
每個人都是矛盾體,堅強又柔軟,樂觀又悲情,仁慈又邪惡。縱然蘇曼殊是佛前的芥子,亦無法做到潔淨如一。他的心被寺院的檀香熏染過,也被紅塵的染缸給浸泡過,在不能掙脫的命運裏,他亦無能為力。人生如棋局,看似簡單的排
列實則錯綜迷離。任何一個不經意都會讓自己泥足深陷,想要迴到最初已經來不及。蘇曼殊期望可以悠然在蓮花彼岸,卻終究落入塵網數十載,淌不過歲月的忘川。
一隻紅塵孤雁以為天長地闊就可以任意逍遙,但也隻是往返在人間水岸,過著一粥一飯的生活,賞閱一草一木的風景。曾有法師為他批過命,說他一生錯在情多,才會有那麽多無法躲避的劫數。我經常說一句話,活著就是來消孽的。消去你前世的孽債,從此清白地活著,簡潔地活著。其實我還是錯了,宿債是無法還清的,你清算了前生,還有今世。人生就是一場不知疲倦的輪迴,我們早已將日子嚐到索然無味,卻依舊要安分守己地過著每一天。
總覺得蘇曼殊的一生活得實在是太累了,恰逢亂世,浮沉不定也就罷了,情難自禁亦非他的過錯,卻偏生還要遭受那麽多突如其來的災難。簡短的一生過得曲折又漫長,死的時候卻那麽地匆匆。關於蘇曼殊的生,似乎有太多的糾結,太多的不盡人意,讓我不願再次提起。而他死後的安排卻是那麽地耐人尋味,蘇曼殊和江南名伎蘇小小一樣,葬身在琴棋書畫的西泠。有人說他們緣定幾生,也有人說隻是一種巧合,無論如何,他們有著這樣深刻的緣分,定是修煉了數百年。蘇曼殊生前視歌伎為知己,死後與歌伎共山水,這難道不是佛家所說的因果?
一個天涯浪子就這樣沒落地過完了簡短的一生,死後有詩情畫境的西湖安身,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所謂歸宿,莫過如此,停止唿吸的那刻起,就意味著結束了人間所有飄蕩。一個人從生命的最初走到最後,無論是以喜劇還是悲劇的方式收場,都算是圓滿。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輕描淡寫,那些錯綜複雜的故事都源於無意。就如同信手拈來的筆墨,不受任何的拘束,可以肆意在歲月的紙端上揮灑汪洋。烘托出的意境是十裏煙波,是霜林醉晚,是綠雲曉霧,是柳岸青山。
捧讀蘇曼殊的詩,會驀然想起那些有情的過往,和老舊的時光。會想起有一個叫倉央嘉措的情僧曾在遙遠的西藏,那個充滿神奇和幻想的土地上,寫下過同樣情真意切、耐人尋味的詩行。隻是他們的一生都似乎太過短暫,也許他們原本就不是凡人,所以無法接受凡人的生老病死。他們都是佛前的蓮,要開放到最燦爛之時,以最決絕的方式死去。不知是誰說過,深情之人大多以悲劇的角色來扮演一生。不是他們刻意潛逃,而是他們提前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所以走得那麽急。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這是蘇曼殊離開人間留下的
八個字,看似雲淡風輕,卻流露出對塵世無限的眷念之情。縱是不舍,也要離開,在死亡麵前,任何人都顯得那麽地微不足道。與其痛哭流涕,跪地求饒,莫若拂袖而去,灑脫自在。風雨人生,走過之後再去迴首,一切都已是尋常。那個漫長又艱澀的曆程,到最後也隻是被幾頁薄紙代替。多少帝王將相的風雲霸業,也不過成了漁者樵夫的酒後閑談。追思過往,許多人都會忍不住問自己,到底爭的是什麽?要的是什麽?舍不得的是什麽?
沒有誰可以給得起你一個確定的答案,歲月就是清夢一場,我們演繹的時候無須太過逼真,有時候,似是而非的表達更添朦朧之美。人生舞台上的這出戲從來都不是靜止的,它有著流動的韻致,在光影交錯的劇幕裏,會讓我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待一切紛紛退場時,忙碌了一生的你我,尋覓的僅是一處寧靜安適的歸所。真的不必再對錯過的人和事念念不忘,如若有緣,在來世的渡口終會重遇。那時再把今生沒有說完的話說完,沒有了卻的徹底了卻。
說是後記,卻斷續地不知表達了些什麽,像是瓦簷的雨,靜靜地訴說冬日裏一個寒涼的故事。然掩卷之時,窗外竟然飄起了雪花,這是今年江南第一場雪,帶著某種不可言說的情結。不與任何人言說,就這麽來到人間,潔白輕盈的風姿帶給世人無盡的喜悅。我們總是被一瓣雪花打動,為了那份靈逸和清揚,願意割舍一切糾纏,與它一起消融。我想起了蘇曼殊,看過江南的春雪,又在多夢的橋頭,看一場璀璨的櫻花。
隨意的開始,所以也無須禪深的結局。盡管蘇曼殊這一生與佛結緣,但依舊在塵世遊曆,嚐過百味人生,深知世情冷暖。雪落的時候,我似乎看到第一朵梅開,隻是不知道這淡淡的幽香許諾了誰人的情,我想我們的世界從此應該安靜無聲。就讓我用瘦脊的筆寫下一首詩,給這隻孤雁,還有同樣寂寞的你我。其實我們並不孤獨,因為此生有過一段美麗的禪遇。是禪,給了眾生簡約的安寧,還有花開的幸福。
我在紅塵,
無處安身的紅塵,
以為可以過得漫不經心,
卻不知,
一點風聲也殺人,
究竟該如何,
如何敲開過往深鎖的重門,
讓我迴到,
再也迴不去的曾經,
從何時開始,
我做了一朵青色的雲,
被迫接受了漂浮的命
運,
那麽多擦肩的過客,
誰又是誰的歸人,
不要問這世間,
還有幾多的真心,
在窮途末路的時候,
就和自己的影子相依為命。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