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子所主張的嚴刑峻法,也是一把治世的利劍。”

    韓非毫不避諱,直言道:“亂世重典,法可以懲惡也可以揚善。”

    易途在一旁點點頭,的確如此。

    一般我們在提到暴政的時候,都會跟上嚴刑峻法這四個字。

    秦始皇如是,武則天如是,雍正亦如是。

    但是每逢大亂之世,嚴刑峻法則是治國良方。

    必須意識到的是,嚴刑峻法並不意味著國家衰弱,隻能說明了統治者的嚴苛。

    蓋聶看著韓非強調道:“劍,是兇器!”

    蓋聶的意思是嚴刑峻法會傷害到黎民百姓,加重百姓的負擔。

    “劍,也是百兵之君子!”

    “劍雖雙刃,關鍵卻是在執劍之人。”

    易途更讚同韓非的觀點。當政者如何運用法律這把兵器才是重點,不可能因噎廢食。

    蓋聶深深地看了眼韓非,側身道:“請。”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傳來嬴政的聲音。

    “今日聽兩位一番言論,此行不虛。”

    嬴政說這話的時候,也從藏身之處走出,不過卻背對著眾人。

    易途見到嬴政出現,心裏暗道:“這就是千古一帝,秦王嬴政。”

    易途丟下手中的水果,拍拍手想著嬴政而去。

    韓非緊隨其後。

    而蓋聶和衛莊則是警戒四周。

    易途走到嬴政不遠處,很是隨意地打量了嬴政一會兒後道:“神交一交,今天總算見到。”

    “哦,易少俠很關注吾。”

    易途搖頭。

    “隻是聽過你的名字,不過聽的有些多,所以想見見。現在也見到了,算是了卻一樁心事。”

    “嗯,你們聊,我就不打擾了。”

    易途說完,直接迴到房間,一個人坐在案桌前,優哉遊哉吃著水果。

    看到易途如此,嬴政等人全都不解。

    ……

    韓非收迴目光,看著嬴政道:“我是該稱唿您為秦王,還是尚公子?”

    “那隻是一個稱唿。”

    “的確,不過既然您秘密到來,我還是叫您尚公子。”

    嬴政微側頭,看著韓非道:“我曾經聽人說過,身處井底的青蛙,隻能看到狹小的天空。我很好奇,在這樣破敗的庭院中,如何寫出謀劃天下的文章?”

    “有些人沒有見過王陽,以為江河最為壯美。而有些人通過一片落葉,就能看到整個秋天。”

    “所以……你是後者?”

    “行萬裏路,才能見天地之廣闊。”韓非語氣感慨道:“我曾經流浪!”

    “為什麽流浪?難道家國不容?”

    嬴政這一句話問的大有深意,他指的是韓非的現狀。

    “家”中也就是han國王室中四公子韓宇謀奪王位,“國”中也就是朝廷中權臣大將軍姬無夜把持朝政。

    這兩個人,都不允許韓非上台分走他們的權力。

    所以說是家國不容。

    這點,在場的幾人都清楚,韓非也清楚。

    韓非不疾不徐,平淡地道:“為了尋求一個答案。”

    ……

    對於韓非和嬴政的談話,易途若有所思。

    韓非先說自己一葉知秋,又說自己行萬裏路,看似矛盾,實則不然。韓非說一葉知秋,是以一個han國就參悟透了天下。

    ‘萬裏路’與‘流浪’,是指在百家學說中追求治天下之道的過程。

    韓非從一個學說‘流浪’到另一個學說麵前,之所以流浪,是因為尋找治國之道。

    在易途想著這些的時候,韓非和嬴政的對話繼續。

    “我遇到了一個老師,我問他,天地間真的有一種超越凡人的力量,在冥冥中,掌控著命運嗎?”

    “你的老師如何迴答?”

    “老師說:有。”

    “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

    韓非輕笑道:“當時我也是這麽追問的。”

    嬴政一愣,終於轉身。

    “那麽你的老師迴答了嗎?”

    “所以,這就是你在這裏等我的原因嗎?”

    “你還沒有迴答我的問題。”

    韓非沒有迴答,而是轉移話題道:“你為什麽來到這裏?難道家國不容?”

    聽到韓非的話,易途zui角一掀,韓非還真是犀利,剛才被嬴政‘追擊’,現在算是‘反擊’。

    而且韓非此話說的十分犀利,對此時尚且沒有親政的秦王來說,確實家國不容。

    “家”中,嫪毐(太後的男寵,呂不韋進貢給嬴政之母)迷惑太後,曾經造反企圖謀奪秦國政權。

    “國”中,權臣呂不韋把持朝政不讓秦始皇掌權。

    對於嬴政而言,他的處境也算是家國不容。

    嬴政踱步道:“我隻是四處走走,散散心。”

    可嬴政如此動作,恰好說明他此時內心的不平靜!

    韓非zui角微掀,不過不知是想到了什麽,忽然歎氣道:“心,如果在深井,眼中的天空就會變小。”

    “你並不了解我。”

    之後就是韓非和嬴政說‘死’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讓嬴政心神顫動。

    ……

    “你剛才追問天地間,那種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握命運的力量,到底是什麽?”

    嬴政盯著韓非道:“不錯。”

    “高山變成深穀,滄海變成桑田,夏冬的枯榮,國家的興衰。”韓非感歎道:“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測!”

    “十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歎王朝更替,萬年,可見鬥轉星移。”

    “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視野,去窺探百萬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這,就是答案?”

    “這種力量,就在身邊,充盈了整個天地,當靜下心來聆聽時,它就像是一首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聽到了嗎?”

    韓非的話,讓所有人,包括易途在內,都有所觸動。

    易途受地球上信息大爆炸的影響,對韓非之言瞬間明了。

    韓非所說的那種力量是:時間。

    而對韓非之言,易途也有所猜想。

    韓非想告訴嬴政的是:曆史的發展,就像江河奔騰不止,在滾滾曆史的車輪中,權力yuwang稱霸天下等等都隻是過眼雲煙,都隻是滄海一粟。

    就如同所有人的命運一樣,最終都要走向滅亡。

    而人的貪心就在於,妄圖以螻蟻之力控製天地萬物!

    我們在爭奪權力的時候,天地連眼皮都不抬一下,因為我們的汲汲功利,是那麽的微不足道。

    如果,治國之術是法,那麽治國之道又是什麽呢?

    就是遵循天道,不違人心,順其自然,是尊重天地萬物的生存之道,不打擾,不幹涉,不改變。

    ……

    韓非說,凡人用一天的視野去窺探百萬年的天地,就如同井底之蛙。

    韓非是井底之蛙嗎?顯然不是。

    即使是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這些今人也都知道韓非子的大名,有著無數的作品弘揚著法治精神,用著韓非子的精神與思想來治理著我們的國家。

    可見,國家之興衰都成了過眼雲煙,最終遺留下來的,是思想的閃光,是智慧的果實,是那些名垂不朽的千古名著。

    韓非並非用一姓之人、一家之學、一國之臣這樣簡單的眼光來審視天下,他已經看到了“死亡”,他說他會死,秦王會死。

    他看到了興衰滅亡,他也看到了永垂不朽。

    他更明白,推廣自己的學說以後不隻惠及一個han國,更可以惠及一個秦國、一個楚國、一個齊國、惠及整個天下的百姓,惠及這個qun星璀璨的戰國時代;

    他更知道,讓自己的思想流傳下去,經過歲月的長河曆史的長河,去惠及十年後的七國,去惠及百年後的那個國家,去惠及千年後的那個時代,去惠及整個曆史!

    而這個時候,一姓之人的王族榮耀、一家之學的繁榮昌盛、一國之臣的xiong襟抱負在這樣崇高的理想麵前又算得了什麽呢?

    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製以五行,開以yin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為天子之劍。

    韓非,不正是一個這樣的“天子”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青萍劍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漫漫其修遠兮並收藏大秦:青萍劍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