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究竟在做什麽。除非他(她)一定要引起別人的注意。
公共課比較枯燥,如果教室裏很肅靜而學生們又不那麽昏昏欲睡,站在講台上的講師和教授們就顯得比較亢奮,非常容易忽視學生們的小動作。此時麥子會偷偷翻開卡夫卡,一邊用耳朵聽著歐洲的政治或者馬克思的哲學,一邊隨著小說中主人公的經曆在自己的人生迷宮裏遨遊。她很容易地築起了隻屬於她的城堡。
當然,學校裏還生活著一群和麥子同時代的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她不是沒有可能融入她應有的生活氛圍、激發她作為一個少女應有的熱情,就像城堡也有被攻破的時候。
最先進入麥子視野的是一個叫艾米的男生。那天麥子正沉浸在卡夫卡的城堡裏,一個紙團突然扔在她的課桌上。她將紙團展開,上麵寫著:你在做什麽?艾米。
麥子迴頭看了一眼坐在她後排的男孩,寫了張紙條反手遞過去:你是南方人?來到大西北想大米想瘋了吧?
艾米又扔過一團紙:自作聰明。我爸姓艾,他愛花,而我媽恰好姓花;花生米,我就叫艾米了。你以為大西北就長著一地麥子呀?
“花——生米!?”麥子雖然用手掩住嘴,還是念出了聲。
“那位女同學,你說什麽?我講錯了嗎?”在學生們驚詫的迴眸中,正在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女講師停止她滔滔不絕的敘述,朝麥子的座位這邊扔過來一截粉筆頭。麥子紅了臉,趕緊低下頭。但女講師好像並不想就此放過她,她緊繃著臉走下講台,來到麥子身邊,拿起了麥子課桌上的用教科書封麵作掩護的《城堡》。女講師看了眼書,又瞟一眼這個漂亮的女生。
女講師三十多歲了,身材幹枯,至今還沒有男朋友,因此變得有點神經質。她和漂亮女生總是敵對的。在她眼裏,漂亮女生大抵如此——花瓶或者垃圾。她打心眼裏反感她們。
《城堡》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課後麥子硬著頭皮去女講師那裏把書要迴來,女講師自然也就知道了她叫麥子。
那一學期麥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補考了兩次才及格。
麥子很喪氣,有點惱恨那個“花生米”男生。
一次偶然,麥子去食堂買飯,迴來的路上碰到艾米。艾米喊住她問:“那天隻是跟你開個玩笑,你是不是真生氣了?”
“沒有。我在看書。”
“你還看書啊?不打算畢業了?”
“看書又怎麽了?反正我沒有你那麽無聊。”
“你還真生氣了?請別介意,我看你整天沉默寡言的,想逗你開心。其實那天你猜得有些道理。我父親是南方人,在六十年代初期差點餓死,他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就是大米。後來他碰到姓米的姑娘,也就是我母親,狂追不已,並迫不及待地結婚了。我母親屬於河東獅類型的,也不知他是否為自己當初的偏執後悔過,反正後來我出生了,他就給我取了這個名字。”
“你不是說花——生米嗎?我看你不僅無聊,還是個騙子!”麥子說著,把自己剛買到的米飯撥進他的空瓷盆兒裏,“食堂的米飯已經賣完了。這份給你,我可以吃饅頭的。”
他們算是和解了。
以後麥子和艾米常常能夠在食堂或圖書館碰麵,開始了比較輕鬆自如的交談。
“你是歸國華僑吧?”
“你怎麽知道?”
“看你那雙眼睛很有特點。”
“這很重要嗎?我是維吾爾族人,你可不要歧視少數民族哦!”
“周年校慶我看過你的演出,真是舞蹈天才。”艾米由衷地說。
至此,麥子才知道艾米是醫士班的學員,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
某個周末,學校附近一家電廠放電影,也發電影票,但不要錢。不知艾米從哪裏弄來的電影票,他請麥子看電影。剛開始麥子推辭不去,艾米說又不單獨請你一個人,還有其他同學,她才答應了。果然,一起看電影的另有住在她隔壁宿舍一個比麥子高一屆的胖女生,麥子心中才釋然。
傳遞紙條成為艾米和麥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每當遇見一堂無關緊要的公共課,麥子就會偷偷翻開一本包了教科書封皮的小說。不一會兒艾米的紙條扔過來,麥子的紙條再傳過去,兩人似乎十分地默契,十分地心照不宣。
然而有一天,麥子正捧著《百年孤獨》為布恩蒂亞家族的命運擔憂,卻收到了艾米這樣一張紙條:“等我有錢了,我用饅頭蘸糖吃,我想蘸紅糖就蘸紅糖,想蘸白糖就蘸白糖;等我有錢了,我買襪子買兩雙,我左邊穿著絲光襪,右邊穿著尼龍襪;等我有錢了,我買汽車買兩部,一部出租車,一部公交車,我想坐出租就坐出租,我想擠公交就擠公交……”麥子沒有看完便把紙條扔在地上。她對這樣的膚淺和幼稚感到從未有過的厭煩。她沒有迴應那張紙條。以後,不管艾米是不是逗她開心,無論他做什麽,麥子都不
理睬他。
麥子對艾米突然間的不理不睬,艾米並未太放在心上。他似乎已經認定她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人。而對於一個喜怒無常的人,還是不要招惹的好。他們的關係就此冷淡下來。
半年後,艾米與曾經一起看過電影的那名胖胖的矮女生談戀愛的消息傳遍校園,還沒有完成學業的胖女生毅然決然隨同剛畢業的艾米奔赴他的家鄉——隴西山區農村。他們打算在那裏開一家私人診所。
這樣的消息對麥子來說還談不上打擊。但她依然有了被拋棄的感覺,盡管她和艾米的關係從來就沒有明朗過。
看著住在隔壁宿舍的胖女生歡天喜地收拾好行裝,像皮球一樣笨拙地撲騰下樓梯,再撲騰出校園,和艾米手拉手地走了,麥子這才想到,從小就接受了困難時期艱苦教育的艾米真的有點饑不擇食;或者,他當初請自己看電影本身就是為了找一個遮掩他和胖女生的“電燈泡”;再或者,自己充其量和那個胖女生一樣,都隻不過是他糖罐兒裏的一小撮紅糖或者白糖,他從中做了一下簡單的選擇……而每當一個人在生活寡淡的時候想調劑一下口味,選擇一撮紅糖或者白糖並沒有什麽本質的不同,隻不過看哪個糖罐兒拿起來順手罷了。這麽一想,麥子多少有點為自己傷感。
艾米和胖女生兩個人有些轟轟烈烈地走了。不久麥子發現,她周圍的許多男生女生置學校規定於不顧,投入了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以後的校園生活中,麥子也想試著讓自己愛上一個人。但是不行,她逐漸發現在自己身邊的男孩都無從選擇。他們驚歎她的美貌,欣賞她的舞蹈,卻並不比艾米高明多少,僅僅處在幼稚和淺薄的愛情“實習”階段;更何況,他們根本沒有一副厚實沉穩的胸脯供她依靠。那個久遠的有著一片草地和一棟木屋的畫麵總是撞進麥子的腦海,那才是她夢想的感情歸宿和心的彼岸。後來她想,既然愛無所依傍,那就不是愛了,她寧願選擇孤獨;既然夢想還在,她可以繼續等待,等待一個她心目中的男人出現。盡管他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會出現。
就這樣,三年之後,一無所獲的麥子揣著一本不包分配的專科畢業證書和一封就業推薦信離開學校,提著那隻沉重的紫紅色皮箱又迴到砂城,迴到她曾經厭倦的家中。
從此,她的生活更加沉悶不堪。
麥子就是從這時開始出入娛樂城的,她是去那裏打工。
娛樂城裏有許多像麥子這般年紀的女
孩,二十歲左右,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也沒有理想的就業出路,她們熱情奔放而又無所事事,隻好把過剩的精力都拋擲到對青春年華的放縱與宣泄中。
麥子與她們不同,而且她總想保持自己與她們不同。
麥子來到娛樂城,她隻是不願繼續待在家裏用麥穗的或者陸思豫的那些不明不白的錢,想給自己找點正經事做。剛開始她也到砂城的幾家醫院應聘過,但那些醫院都說人滿為患,暫時不需要招聘員工;有一家醫院缺一名清潔工,但麥子又不想做。她還去了幾家大公司,每次公司對她的專科畢業證都很不以為然,而且專業又不對口。寫字樓當然更不行,她從來就沒有考過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什麽的,這是目前寫字樓用人的兩項硬指標。她又找了幾家藥店去當營業員,但三個月試用期後,藥店老板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將她辭退了。後來麥子才想明白,試用期是不付工資的,是藥店老板想出的圈套,她隻不過被他們白白地剝削幾個月罷了。以後麥子又去過服裝店、餐廳,都沒有成功,原因大體差不多,老板們給她許諾的底薪太低,區區兩三百元,而且不一定能兌現。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
去娛樂城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那天麥子在步行街商業區百無聊賴地閑逛,碰到一個四十歲左右珠光寶氣的女人。她似乎對麥子進行了跟蹤。等麥子發現她時,她索性毫無顧忌地盯著麥子看。
麥子轉身走開,走了幾步又迴過頭來,女人還站在那裏。
“總盯著人看是不禮貌的。”麥子說。
“對不起,姑娘。你知道你長得像誰嗎?我們店裏經銷的一款紅酒,酒瓶上的標簽是個美女肖像,我以為那個美人就是你呢!”
“那又怎麽樣?”
“你如果往酒櫃前一站,不用打廣告,簡直就是活招牌!”
“你到底想幹什麽?”麥子有點不耐煩了。
“你想不想到我那裏去做事?我是巴拉拉娛樂城的經理。”
“你以為我會去那種地方嗎?”
“姑娘,你別誤會,我叫你去隻是給我們經銷的酒做廣告。我給你月薪兩千元,這樣的工資在砂城已經是天價了,你考慮考慮吧!如果有興趣就給我打電話,這是我的名片。”
於是,考慮再三的麥子站在了巴拉拉娛樂城的吧台裏。她什麽也不用做,每天晚上都身著盛裝麵帶微笑舉止優雅地站在吧
台前。
但還是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某個晚上,一位戴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子朝麥子走過來了。“我請你合唱一支歌怎麽樣?是男女對唱,我需要一個搭檔。”他對她說道。
“你覺得我會答應嗎?”麥子朝著剛才雲集在他身邊而這會兒坐在圓桌前正喝著飲品的幾個年輕女人看了一眼。
“會的。不過你這次不答應也沒有關係。”金絲邊眼鏡也迴頭看了她們一眼。她們隻是他的同事。
以後的幾個晚上,金絲邊眼鏡都會出現在吧台前,與麥子重複著同樣內容的對話。
終於,巴拉拉女經理適時地走了過來,對他們兩個人說,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她叫麥子,上個月剛到娛樂城上班;這是李晨光先生,第二人民醫院外科主任兼主治醫師。
麥子的心動了一下。
此時,音樂如山間小溪般從舞池裏奔流而出,淹沒了整個大廳。樂隊正在演奏波爾卡圓舞曲。
“你既然不喜歡唱歌,我請你跳支舞如何?”李晨光對麥子說著,並抬起手做了一個很紳士的邀請動作。
麥子遲疑了一下,還是跟隨眼前這個風度翩翩的男人走進了舞池。
他一隻手握住她的右手,一隻手很有分寸地攬住她的腰。
“你叫麥子?”
“唔。”
“你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吧?你學的什麽專業?”
“護理。”
“我們醫院最近要招一批護士,不過是臨時工。你想不想去試一下?如果你想去,可以到二院的外科大樓找我。”
麥子說:“剛來這裏上班就炒老板的魷魚,不大好吧?我要考慮一下。”
他把她的腰摟得緊了些,臉也挨得更近了。在幽暗柔和的燈光下,他端詳著她美好得如一輪皎月般的臉龐。
自從和妻子開始冷戰以來,李晨光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專注地看某個異性了,雖然每次醫院聚餐都會有很多護士陪他唱卡拉ok、請他跳舞,但他從來沒有認真地注意過她們。也許是他對她們太熟悉了,從她們身上已經找不到能夠吸引他的地方了吧?而此時,他和這個叫麥子的年輕女孩的身體挨得那樣近,使他有點沉醉地唿吸著從她的秀發和頸項裏散發出來的香氣。
10
一年後。
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本不應該值
班的外科主任李晨光七點四十分準時來到外科大樓,而七點四十五分是醫院裏規定的統一交接班時間。他在乘電梯時碰到了正好在電梯裏的麥子,她雙手托舉著一個紙箱,裏麵裝的是注射器和藥棉,還有一些針劑,看樣子非常吃力。他朝她點點頭。麥子禮貌地問道:“李主任好!今晚你值班嗎?”
“不,我和張醫生換了班。我正好有點事想找你,一會兒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等我把這些東西放下,再到藥房領完葡萄糖液就過去。”
出了電梯,麥子走向走廊的另一頭,她的身影越來越小,很快融進了走廊盡頭的幽暗中。那裏的燈不知什麽時候壞了。
李晨光在電梯口站了好一會兒。他看著吃力地托舉著紙箱遠去的麥子,想象著她的身體:湖麵上天鵝的舞蹈,驕傲而頎長的脖子,豐滿的臀部高高翹起;肌膚是半透明的,掛滿亮晶晶的水珠……他抬起手腕下意識地看看表,感到表針走得確實有些慢。
在電梯口站了好一會兒的李晨光最終將目光從走廊的幽暗處收迴來,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不久,麥子已經來到主任辦公室門前。她舉手輕輕地敲門,門卻是虛掩著的,她一推門就進去了。
李晨光看上去精神很好,臉上帶著一抹微笑,仿佛在想一樁開心的事。看到麥子推門進來,他的笑容蕩漾開來。他遞給她一杯熱開水,又給她讓座。麥子接過杯子,但並沒有坐下,她倚在辦公桌前反複研究著手裏的玻璃杯,好像裏麵盛的不是白開水,而是某種具有非凡魔力的神秘液體。
“你找我有事嗎?”麥子避開那副眼鏡片後麵很亮的目光,盯著手裏的玻璃杯問道。
“調你到外科來好不好?”李晨光說。
麥子當然說好。她來醫院上班的第一天起就被分配到兒科。兒科是一個謹慎而又需要有更多耐心的地方,她很怕聽見孩子一見到舉起的注射器和棉簽就超前地發出歇斯底裏的哭聲,在這種狀態下紮針是很費勁的。而那些溺愛小孩的家長見到孩子哭如同被摘了心肝,直眉瞪眼地說護士的技術不好,把小孩的胳膊不當胳膊,血管都紮漏了。雙方若爭辯起來,家長又說護士態度不好,要去找領導告狀。後來李晨光的嶽母陸老太太住院,他安排麥子做了陸老太太的特護,她才離開了那個勞累而又難纏的地方。但醫院又不是養老院,陸老太太不可能一直在醫院住下去,她當特護並不是長久之計,能調到工作相對輕閑的外科當然最好不過。
“你今天晚上把東西搬過來,我已經同護理部的張主任說好了。不過你暫時算是借調,以後有機會再把關係轉過來。”李晨光說。
麥子點點頭。
“我在值班室給你留了櫃子,這是櫃子鑰匙和值班室門鑰匙。”李晨光遞給她兩把鋁製鑰匙,鑰匙環上拴著一隻淺黃色布藝小熊,很可愛的樣子。
在麥子搬東西的時候,李晨光也來幫忙。麥子又感動又慌亂,不知道該不該一再欠他的人情,更不知道以後要怎樣去還他的人情。
搬完東西,把櫃子整理好後,麥子在值班室的單人床前的一張椅子上坐下了,她要歇一歇。李晨光也在床沿邊坐下。他伸出一隻大手說:“丫頭我給你看看手相吧。”不知從何時起李晨光背著人叫麥子丫頭。麥子喜歡聽他這樣稱唿她,那是一種親近和關懷,是她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溫暖。但此時他們挨得太近,她聞到了他身上陌生的荷爾蒙的味道,不禁有些緊張。
“怎麽,你信不過我?”那隻大手還在麥子麵前舉著。
麥子遲疑一下,將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掌中。
他握住了她的手,把她的手按在他的胸前。
麥子感到頭暈目眩,一種激情忽然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她襲來。她想起了那個多年前的夢:下雨了,一個男人為她撐起一把傘,她靠在他溫暖而厚實的胸前,但她始終沒有看清他的臉。
那個人真的是他嗎?又怎麽會是他呢?
那個夢離她越來越近。但沒有下雨,窗外是一片冷清而疏朗的月光,風吹著樹上的幾片枯葉沙沙地響。她忽然感到害怕。她試著抽迴自己的手但又不想傷害他。
“其實我很早就認識你。”他低頭附在她耳邊輕輕地說,然後將一張薄薄的溫熱的嘴唇壓在了她飽滿的紅唇上。
她驚恐萬狀,輕輕地、但是很頑強地推開他。
“不。”她堅定地說。她終於抽出了緊握在他手掌中的手。溫暖和激情驟然間消逝了。他站了起來。她仰頭看著他的窘態。
幾年來,她為了夢想中的愛情苦苦地等待,拒絕著一切愛的機會。她不知道那個在雨中為她撐開一把傘的男人什麽時候會出現,但那個人肯定不應該是他。她不忍心傷害他,但是她不能不傷害他。她知道他是一個有家室的男人,盡管聽說他們夫妻不睦,但他並沒有離婚,即使他真的愛她也不可能帶她迴家。她又想到了母親,想到了陸思豫,想到了母親的無
奈。一個有家室的男人,他的一切都是妻兒的,他隻會對他的妻兒負責;至於外麵的情緣,是不需要負責任的。好比眼前這個渴望擁有她的男人,也許就在他今晚來到醫院值班以前,他還吃了妻子為他準備好的晚餐,夫妻間的不睦就是通過這種最普通的方式消除的。臨出家門的時候他們該是怎樣的溫情脈脈!……
麥子的思維複雜而混亂地波滔洶湧著,但她臉上的表情卻顯得異常鎮定,也可以說冷若冰霜。
李晨光看了她一眼,拉開門默默地走出值班室。
麥子鎖上門,和衣躺在值班床上。那個晚上她幾乎一夜未眠。她一直聆聽著隔壁的主任辦公室裏的每一個動靜。但隔壁靜悄悄的,她不知道他是不是迴到了辦公室,或者他像一團空氣一樣在一瞬間從她眼前化掉了。
下夜班後要休息一天,第三天上班時,麥子和李晨光又見麵了。李晨光眼珠布滿血絲,似乎一直沒有睡過覺。她不知該怎樣麵對他。她對他很冷淡,拿出她一貫的不理不睬的勁頭,隻顧低頭幹自己的活。他對她也很冷淡,即使對她有工作安排他都要先對護士長說,然後再由護士長向她轉達。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一個月。白天她在他麵前總是不自在,她盡量避免和他說話。她想自己不應該從兒科調到外科做陸老太太的特護,那樣給他們的單獨接觸製造了太多的機會;她甚至想自己根本就不應該來醫院當臨時工,那麽她就不欠他什麽了。
不論麥子怎麽想,到了值夜班的時候,李晨光和張醫生換班已成定局,她和他總是在同一個晚上值班。如果病房裏沒有什麽事(其實外科的病房裏到晚上基本沒有什麽事),她就待在值班室裏將門鎖上。她鎖門是飽含深意的。她認為他應該來找她,哪怕是為那天的魯莽向她道歉。但他從來就沒有敲過值班室的門。這種將自己反鎖在值班室裏的靜默對麥子而言幾乎成了一種等待,就像砂城這一場如期而至的綿綿秋雨,將她的等待澆出了絲絲愁緒。
秋雨下了近半個月,時斷時續,像一個年邁的小腳老太太,顫顫地來了又顫顫地去了。聽著窗外的雨聲,麥子關於愛情的夢漸漸變得清晰,她的心也因了夢中的雨或窗外真實的雨而焦灼不安。
後來到了國慶節,天放晴了,陽光普照,舉國同慶。一些效益好的單位發放了福利和紅包。
醫院是個好單位,兜裏揣了紅包的員工都想熱鬧一下,他們按科室分別匯聚在一起,各自找了一家酒店聚餐。李晨光是外科的中心人物,宴會上他表現得風
流倜儻,頻頻地和每一位女士碰杯,但他唯獨忘記了麥子的存在。麥子坐在一個角落裏,舉著斟滿琥珀色瓊漿的高腳杯,一飲而盡。那晚她自斟自飲喝了很多酒,沒有等到宴會結束就離開了酒店,將談笑風生的他和她們拋在一片燈火闌珊中。
她流著眼淚獨自一人走進了黑夜。
他追了出來。
他追上她,兩個人並排走在街邊樹影憧憧的人行道上。
砂城的十月,夜風已經蕭瑟。秋風冷酷地抽打著柏油路麵,抽打著路邊的樹,抽打著城市的一切。她在秋風裏感覺到了無法抵擋的寒意,下意識地將兩條已經冰涼的胳膊環抱在胸前。
他看著她在秋寒中瑟瑟發抖,建議開車送她迴家,但她拒絕了。
他隻好繼續陪她在路燈下昏黃的夜色中行走。
蕭瑟的秋風搖動著樹枝,已經萎黃的樹葉沙沙落下,那沙沙聲濺落在了她的記憶深處。借著酒意的朦朧和飄忽感,她開始給他講述她孤獨的童年,講述她對父親的思念,講述她十二歲那年的某一天有一雙厚實而溫暖的大手牽著她去看電影,講述那隻被遺留在單身樓裏的白天鵝糖果盒……她還講到了她夢想中的家和愛情。她說,她一直在等待,等一個能在雨中為她撐開傘的男人;但雨季已經結束,他並沒有出現;她不知道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裏他會不會真的出現……
落葉沙沙,把她的傾訴延續下去。
他突然不顧一切地抱緊她,在夜色中搜尋她的紅唇。
“我要補償你失去的一切,父親、兄長、愛人、朋友……世上所有的親情和友情能夠給你的,我都會給你……我會盡快辦好離婚手續的,你等我。”他擁著那個年輕的身體對她輕輕耳語。
在他溫暖的懷抱中她感動得想要流淚。但是,伴著落葉的沙沙聲,瞬間發生的一切也像落下的枯葉一樣飄飄忽忽。更像一場夢,是那樣的不確定,不真實。她緊緊抓住他的手,就像是抓住了一片落葉或者一個夢影,害怕這一切終歸要離她而去。
11
以後的日子,麥子常常想起那個國慶節的夜晚。她和李晨光一路走了很遠,談著他們各自的過去和未來,直到街道的盡頭再也沒有一盞路燈了,他們又轉身往迴走。
到了醫院門前,他牽住她的手,在她耳畔悄聲說:“到我辦公室去……”
“太晚了,讓別人看見不好。我還是迴家吧。”她嘴裏拒絕著,卻並沒有停
公共課比較枯燥,如果教室裏很肅靜而學生們又不那麽昏昏欲睡,站在講台上的講師和教授們就顯得比較亢奮,非常容易忽視學生們的小動作。此時麥子會偷偷翻開卡夫卡,一邊用耳朵聽著歐洲的政治或者馬克思的哲學,一邊隨著小說中主人公的經曆在自己的人生迷宮裏遨遊。她很容易地築起了隻屬於她的城堡。
當然,學校裏還生活著一群和麥子同時代的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她不是沒有可能融入她應有的生活氛圍、激發她作為一個少女應有的熱情,就像城堡也有被攻破的時候。
最先進入麥子視野的是一個叫艾米的男生。那天麥子正沉浸在卡夫卡的城堡裏,一個紙團突然扔在她的課桌上。她將紙團展開,上麵寫著:你在做什麽?艾米。
麥子迴頭看了一眼坐在她後排的男孩,寫了張紙條反手遞過去:你是南方人?來到大西北想大米想瘋了吧?
艾米又扔過一團紙:自作聰明。我爸姓艾,他愛花,而我媽恰好姓花;花生米,我就叫艾米了。你以為大西北就長著一地麥子呀?
“花——生米!?”麥子雖然用手掩住嘴,還是念出了聲。
“那位女同學,你說什麽?我講錯了嗎?”在學生們驚詫的迴眸中,正在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女講師停止她滔滔不絕的敘述,朝麥子的座位這邊扔過來一截粉筆頭。麥子紅了臉,趕緊低下頭。但女講師好像並不想就此放過她,她緊繃著臉走下講台,來到麥子身邊,拿起了麥子課桌上的用教科書封麵作掩護的《城堡》。女講師看了眼書,又瞟一眼這個漂亮的女生。
女講師三十多歲了,身材幹枯,至今還沒有男朋友,因此變得有點神經質。她和漂亮女生總是敵對的。在她眼裏,漂亮女生大抵如此——花瓶或者垃圾。她打心眼裏反感她們。
《城堡》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課後麥子硬著頭皮去女講師那裏把書要迴來,女講師自然也就知道了她叫麥子。
那一學期麥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補考了兩次才及格。
麥子很喪氣,有點惱恨那個“花生米”男生。
一次偶然,麥子去食堂買飯,迴來的路上碰到艾米。艾米喊住她問:“那天隻是跟你開個玩笑,你是不是真生氣了?”
“沒有。我在看書。”
“你還看書啊?不打算畢業了?”
“看書又怎麽了?反正我沒有你那麽無聊。”
“你還真生氣了?請別介意,我看你整天沉默寡言的,想逗你開心。其實那天你猜得有些道理。我父親是南方人,在六十年代初期差點餓死,他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就是大米。後來他碰到姓米的姑娘,也就是我母親,狂追不已,並迫不及待地結婚了。我母親屬於河東獅類型的,也不知他是否為自己當初的偏執後悔過,反正後來我出生了,他就給我取了這個名字。”
“你不是說花——生米嗎?我看你不僅無聊,還是個騙子!”麥子說著,把自己剛買到的米飯撥進他的空瓷盆兒裏,“食堂的米飯已經賣完了。這份給你,我可以吃饅頭的。”
他們算是和解了。
以後麥子和艾米常常能夠在食堂或圖書館碰麵,開始了比較輕鬆自如的交談。
“你是歸國華僑吧?”
“你怎麽知道?”
“看你那雙眼睛很有特點。”
“這很重要嗎?我是維吾爾族人,你可不要歧視少數民族哦!”
“周年校慶我看過你的演出,真是舞蹈天才。”艾米由衷地說。
至此,麥子才知道艾米是醫士班的學員,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
某個周末,學校附近一家電廠放電影,也發電影票,但不要錢。不知艾米從哪裏弄來的電影票,他請麥子看電影。剛開始麥子推辭不去,艾米說又不單獨請你一個人,還有其他同學,她才答應了。果然,一起看電影的另有住在她隔壁宿舍一個比麥子高一屆的胖女生,麥子心中才釋然。
傳遞紙條成為艾米和麥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每當遇見一堂無關緊要的公共課,麥子就會偷偷翻開一本包了教科書封皮的小說。不一會兒艾米的紙條扔過來,麥子的紙條再傳過去,兩人似乎十分地默契,十分地心照不宣。
然而有一天,麥子正捧著《百年孤獨》為布恩蒂亞家族的命運擔憂,卻收到了艾米這樣一張紙條:“等我有錢了,我用饅頭蘸糖吃,我想蘸紅糖就蘸紅糖,想蘸白糖就蘸白糖;等我有錢了,我買襪子買兩雙,我左邊穿著絲光襪,右邊穿著尼龍襪;等我有錢了,我買汽車買兩部,一部出租車,一部公交車,我想坐出租就坐出租,我想擠公交就擠公交……”麥子沒有看完便把紙條扔在地上。她對這樣的膚淺和幼稚感到從未有過的厭煩。她沒有迴應那張紙條。以後,不管艾米是不是逗她開心,無論他做什麽,麥子都不
理睬他。
麥子對艾米突然間的不理不睬,艾米並未太放在心上。他似乎已經認定她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人。而對於一個喜怒無常的人,還是不要招惹的好。他們的關係就此冷淡下來。
半年後,艾米與曾經一起看過電影的那名胖胖的矮女生談戀愛的消息傳遍校園,還沒有完成學業的胖女生毅然決然隨同剛畢業的艾米奔赴他的家鄉——隴西山區農村。他們打算在那裏開一家私人診所。
這樣的消息對麥子來說還談不上打擊。但她依然有了被拋棄的感覺,盡管她和艾米的關係從來就沒有明朗過。
看著住在隔壁宿舍的胖女生歡天喜地收拾好行裝,像皮球一樣笨拙地撲騰下樓梯,再撲騰出校園,和艾米手拉手地走了,麥子這才想到,從小就接受了困難時期艱苦教育的艾米真的有點饑不擇食;或者,他當初請自己看電影本身就是為了找一個遮掩他和胖女生的“電燈泡”;再或者,自己充其量和那個胖女生一樣,都隻不過是他糖罐兒裏的一小撮紅糖或者白糖,他從中做了一下簡單的選擇……而每當一個人在生活寡淡的時候想調劑一下口味,選擇一撮紅糖或者白糖並沒有什麽本質的不同,隻不過看哪個糖罐兒拿起來順手罷了。這麽一想,麥子多少有點為自己傷感。
艾米和胖女生兩個人有些轟轟烈烈地走了。不久麥子發現,她周圍的許多男生女生置學校規定於不顧,投入了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以後的校園生活中,麥子也想試著讓自己愛上一個人。但是不行,她逐漸發現在自己身邊的男孩都無從選擇。他們驚歎她的美貌,欣賞她的舞蹈,卻並不比艾米高明多少,僅僅處在幼稚和淺薄的愛情“實習”階段;更何況,他們根本沒有一副厚實沉穩的胸脯供她依靠。那個久遠的有著一片草地和一棟木屋的畫麵總是撞進麥子的腦海,那才是她夢想的感情歸宿和心的彼岸。後來她想,既然愛無所依傍,那就不是愛了,她寧願選擇孤獨;既然夢想還在,她可以繼續等待,等待一個她心目中的男人出現。盡管他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會出現。
就這樣,三年之後,一無所獲的麥子揣著一本不包分配的專科畢業證書和一封就業推薦信離開學校,提著那隻沉重的紫紅色皮箱又迴到砂城,迴到她曾經厭倦的家中。
從此,她的生活更加沉悶不堪。
麥子就是從這時開始出入娛樂城的,她是去那裏打工。
娛樂城裏有許多像麥子這般年紀的女
孩,二十歲左右,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也沒有理想的就業出路,她們熱情奔放而又無所事事,隻好把過剩的精力都拋擲到對青春年華的放縱與宣泄中。
麥子與她們不同,而且她總想保持自己與她們不同。
麥子來到娛樂城,她隻是不願繼續待在家裏用麥穗的或者陸思豫的那些不明不白的錢,想給自己找點正經事做。剛開始她也到砂城的幾家醫院應聘過,但那些醫院都說人滿為患,暫時不需要招聘員工;有一家醫院缺一名清潔工,但麥子又不想做。她還去了幾家大公司,每次公司對她的專科畢業證都很不以為然,而且專業又不對口。寫字樓當然更不行,她從來就沒有考過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什麽的,這是目前寫字樓用人的兩項硬指標。她又找了幾家藥店去當營業員,但三個月試用期後,藥店老板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將她辭退了。後來麥子才想明白,試用期是不付工資的,是藥店老板想出的圈套,她隻不過被他們白白地剝削幾個月罷了。以後麥子又去過服裝店、餐廳,都沒有成功,原因大體差不多,老板們給她許諾的底薪太低,區區兩三百元,而且不一定能兌現。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
去娛樂城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那天麥子在步行街商業區百無聊賴地閑逛,碰到一個四十歲左右珠光寶氣的女人。她似乎對麥子進行了跟蹤。等麥子發現她時,她索性毫無顧忌地盯著麥子看。
麥子轉身走開,走了幾步又迴過頭來,女人還站在那裏。
“總盯著人看是不禮貌的。”麥子說。
“對不起,姑娘。你知道你長得像誰嗎?我們店裏經銷的一款紅酒,酒瓶上的標簽是個美女肖像,我以為那個美人就是你呢!”
“那又怎麽樣?”
“你如果往酒櫃前一站,不用打廣告,簡直就是活招牌!”
“你到底想幹什麽?”麥子有點不耐煩了。
“你想不想到我那裏去做事?我是巴拉拉娛樂城的經理。”
“你以為我會去那種地方嗎?”
“姑娘,你別誤會,我叫你去隻是給我們經銷的酒做廣告。我給你月薪兩千元,這樣的工資在砂城已經是天價了,你考慮考慮吧!如果有興趣就給我打電話,這是我的名片。”
於是,考慮再三的麥子站在了巴拉拉娛樂城的吧台裏。她什麽也不用做,每天晚上都身著盛裝麵帶微笑舉止優雅地站在吧
台前。
但還是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某個晚上,一位戴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子朝麥子走過來了。“我請你合唱一支歌怎麽樣?是男女對唱,我需要一個搭檔。”他對她說道。
“你覺得我會答應嗎?”麥子朝著剛才雲集在他身邊而這會兒坐在圓桌前正喝著飲品的幾個年輕女人看了一眼。
“會的。不過你這次不答應也沒有關係。”金絲邊眼鏡也迴頭看了她們一眼。她們隻是他的同事。
以後的幾個晚上,金絲邊眼鏡都會出現在吧台前,與麥子重複著同樣內容的對話。
終於,巴拉拉女經理適時地走了過來,對他們兩個人說,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她叫麥子,上個月剛到娛樂城上班;這是李晨光先生,第二人民醫院外科主任兼主治醫師。
麥子的心動了一下。
此時,音樂如山間小溪般從舞池裏奔流而出,淹沒了整個大廳。樂隊正在演奏波爾卡圓舞曲。
“你既然不喜歡唱歌,我請你跳支舞如何?”李晨光對麥子說著,並抬起手做了一個很紳士的邀請動作。
麥子遲疑了一下,還是跟隨眼前這個風度翩翩的男人走進了舞池。
他一隻手握住她的右手,一隻手很有分寸地攬住她的腰。
“你叫麥子?”
“唔。”
“你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吧?你學的什麽專業?”
“護理。”
“我們醫院最近要招一批護士,不過是臨時工。你想不想去試一下?如果你想去,可以到二院的外科大樓找我。”
麥子說:“剛來這裏上班就炒老板的魷魚,不大好吧?我要考慮一下。”
他把她的腰摟得緊了些,臉也挨得更近了。在幽暗柔和的燈光下,他端詳著她美好得如一輪皎月般的臉龐。
自從和妻子開始冷戰以來,李晨光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專注地看某個異性了,雖然每次醫院聚餐都會有很多護士陪他唱卡拉ok、請他跳舞,但他從來沒有認真地注意過她們。也許是他對她們太熟悉了,從她們身上已經找不到能夠吸引他的地方了吧?而此時,他和這個叫麥子的年輕女孩的身體挨得那樣近,使他有點沉醉地唿吸著從她的秀發和頸項裏散發出來的香氣。
10
一年後。
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本不應該值
班的外科主任李晨光七點四十分準時來到外科大樓,而七點四十五分是醫院裏規定的統一交接班時間。他在乘電梯時碰到了正好在電梯裏的麥子,她雙手托舉著一個紙箱,裏麵裝的是注射器和藥棉,還有一些針劑,看樣子非常吃力。他朝她點點頭。麥子禮貌地問道:“李主任好!今晚你值班嗎?”
“不,我和張醫生換了班。我正好有點事想找你,一會兒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等我把這些東西放下,再到藥房領完葡萄糖液就過去。”
出了電梯,麥子走向走廊的另一頭,她的身影越來越小,很快融進了走廊盡頭的幽暗中。那裏的燈不知什麽時候壞了。
李晨光在電梯口站了好一會兒。他看著吃力地托舉著紙箱遠去的麥子,想象著她的身體:湖麵上天鵝的舞蹈,驕傲而頎長的脖子,豐滿的臀部高高翹起;肌膚是半透明的,掛滿亮晶晶的水珠……他抬起手腕下意識地看看表,感到表針走得確實有些慢。
在電梯口站了好一會兒的李晨光最終將目光從走廊的幽暗處收迴來,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不久,麥子已經來到主任辦公室門前。她舉手輕輕地敲門,門卻是虛掩著的,她一推門就進去了。
李晨光看上去精神很好,臉上帶著一抹微笑,仿佛在想一樁開心的事。看到麥子推門進來,他的笑容蕩漾開來。他遞給她一杯熱開水,又給她讓座。麥子接過杯子,但並沒有坐下,她倚在辦公桌前反複研究著手裏的玻璃杯,好像裏麵盛的不是白開水,而是某種具有非凡魔力的神秘液體。
“你找我有事嗎?”麥子避開那副眼鏡片後麵很亮的目光,盯著手裏的玻璃杯問道。
“調你到外科來好不好?”李晨光說。
麥子當然說好。她來醫院上班的第一天起就被分配到兒科。兒科是一個謹慎而又需要有更多耐心的地方,她很怕聽見孩子一見到舉起的注射器和棉簽就超前地發出歇斯底裏的哭聲,在這種狀態下紮針是很費勁的。而那些溺愛小孩的家長見到孩子哭如同被摘了心肝,直眉瞪眼地說護士的技術不好,把小孩的胳膊不當胳膊,血管都紮漏了。雙方若爭辯起來,家長又說護士態度不好,要去找領導告狀。後來李晨光的嶽母陸老太太住院,他安排麥子做了陸老太太的特護,她才離開了那個勞累而又難纏的地方。但醫院又不是養老院,陸老太太不可能一直在醫院住下去,她當特護並不是長久之計,能調到工作相對輕閑的外科當然最好不過。
“你今天晚上把東西搬過來,我已經同護理部的張主任說好了。不過你暫時算是借調,以後有機會再把關係轉過來。”李晨光說。
麥子點點頭。
“我在值班室給你留了櫃子,這是櫃子鑰匙和值班室門鑰匙。”李晨光遞給她兩把鋁製鑰匙,鑰匙環上拴著一隻淺黃色布藝小熊,很可愛的樣子。
在麥子搬東西的時候,李晨光也來幫忙。麥子又感動又慌亂,不知道該不該一再欠他的人情,更不知道以後要怎樣去還他的人情。
搬完東西,把櫃子整理好後,麥子在值班室的單人床前的一張椅子上坐下了,她要歇一歇。李晨光也在床沿邊坐下。他伸出一隻大手說:“丫頭我給你看看手相吧。”不知從何時起李晨光背著人叫麥子丫頭。麥子喜歡聽他這樣稱唿她,那是一種親近和關懷,是她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溫暖。但此時他們挨得太近,她聞到了他身上陌生的荷爾蒙的味道,不禁有些緊張。
“怎麽,你信不過我?”那隻大手還在麥子麵前舉著。
麥子遲疑一下,將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掌中。
他握住了她的手,把她的手按在他的胸前。
麥子感到頭暈目眩,一種激情忽然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她襲來。她想起了那個多年前的夢:下雨了,一個男人為她撐起一把傘,她靠在他溫暖而厚實的胸前,但她始終沒有看清他的臉。
那個人真的是他嗎?又怎麽會是他呢?
那個夢離她越來越近。但沒有下雨,窗外是一片冷清而疏朗的月光,風吹著樹上的幾片枯葉沙沙地響。她忽然感到害怕。她試著抽迴自己的手但又不想傷害他。
“其實我很早就認識你。”他低頭附在她耳邊輕輕地說,然後將一張薄薄的溫熱的嘴唇壓在了她飽滿的紅唇上。
她驚恐萬狀,輕輕地、但是很頑強地推開他。
“不。”她堅定地說。她終於抽出了緊握在他手掌中的手。溫暖和激情驟然間消逝了。他站了起來。她仰頭看著他的窘態。
幾年來,她為了夢想中的愛情苦苦地等待,拒絕著一切愛的機會。她不知道那個在雨中為她撐開一把傘的男人什麽時候會出現,但那個人肯定不應該是他。她不忍心傷害他,但是她不能不傷害他。她知道他是一個有家室的男人,盡管聽說他們夫妻不睦,但他並沒有離婚,即使他真的愛她也不可能帶她迴家。她又想到了母親,想到了陸思豫,想到了母親的無
奈。一個有家室的男人,他的一切都是妻兒的,他隻會對他的妻兒負責;至於外麵的情緣,是不需要負責任的。好比眼前這個渴望擁有她的男人,也許就在他今晚來到醫院值班以前,他還吃了妻子為他準備好的晚餐,夫妻間的不睦就是通過這種最普通的方式消除的。臨出家門的時候他們該是怎樣的溫情脈脈!……
麥子的思維複雜而混亂地波滔洶湧著,但她臉上的表情卻顯得異常鎮定,也可以說冷若冰霜。
李晨光看了她一眼,拉開門默默地走出值班室。
麥子鎖上門,和衣躺在值班床上。那個晚上她幾乎一夜未眠。她一直聆聽著隔壁的主任辦公室裏的每一個動靜。但隔壁靜悄悄的,她不知道他是不是迴到了辦公室,或者他像一團空氣一樣在一瞬間從她眼前化掉了。
下夜班後要休息一天,第三天上班時,麥子和李晨光又見麵了。李晨光眼珠布滿血絲,似乎一直沒有睡過覺。她不知該怎樣麵對他。她對他很冷淡,拿出她一貫的不理不睬的勁頭,隻顧低頭幹自己的活。他對她也很冷淡,即使對她有工作安排他都要先對護士長說,然後再由護士長向她轉達。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一個月。白天她在他麵前總是不自在,她盡量避免和他說話。她想自己不應該從兒科調到外科做陸老太太的特護,那樣給他們的單獨接觸製造了太多的機會;她甚至想自己根本就不應該來醫院當臨時工,那麽她就不欠他什麽了。
不論麥子怎麽想,到了值夜班的時候,李晨光和張醫生換班已成定局,她和他總是在同一個晚上值班。如果病房裏沒有什麽事(其實外科的病房裏到晚上基本沒有什麽事),她就待在值班室裏將門鎖上。她鎖門是飽含深意的。她認為他應該來找她,哪怕是為那天的魯莽向她道歉。但他從來就沒有敲過值班室的門。這種將自己反鎖在值班室裏的靜默對麥子而言幾乎成了一種等待,就像砂城這一場如期而至的綿綿秋雨,將她的等待澆出了絲絲愁緒。
秋雨下了近半個月,時斷時續,像一個年邁的小腳老太太,顫顫地來了又顫顫地去了。聽著窗外的雨聲,麥子關於愛情的夢漸漸變得清晰,她的心也因了夢中的雨或窗外真實的雨而焦灼不安。
後來到了國慶節,天放晴了,陽光普照,舉國同慶。一些效益好的單位發放了福利和紅包。
醫院是個好單位,兜裏揣了紅包的員工都想熱鬧一下,他們按科室分別匯聚在一起,各自找了一家酒店聚餐。李晨光是外科的中心人物,宴會上他表現得風
流倜儻,頻頻地和每一位女士碰杯,但他唯獨忘記了麥子的存在。麥子坐在一個角落裏,舉著斟滿琥珀色瓊漿的高腳杯,一飲而盡。那晚她自斟自飲喝了很多酒,沒有等到宴會結束就離開了酒店,將談笑風生的他和她們拋在一片燈火闌珊中。
她流著眼淚獨自一人走進了黑夜。
他追了出來。
他追上她,兩個人並排走在街邊樹影憧憧的人行道上。
砂城的十月,夜風已經蕭瑟。秋風冷酷地抽打著柏油路麵,抽打著路邊的樹,抽打著城市的一切。她在秋風裏感覺到了無法抵擋的寒意,下意識地將兩條已經冰涼的胳膊環抱在胸前。
他看著她在秋寒中瑟瑟發抖,建議開車送她迴家,但她拒絕了。
他隻好繼續陪她在路燈下昏黃的夜色中行走。
蕭瑟的秋風搖動著樹枝,已經萎黃的樹葉沙沙落下,那沙沙聲濺落在了她的記憶深處。借著酒意的朦朧和飄忽感,她開始給他講述她孤獨的童年,講述她對父親的思念,講述她十二歲那年的某一天有一雙厚實而溫暖的大手牽著她去看電影,講述那隻被遺留在單身樓裏的白天鵝糖果盒……她還講到了她夢想中的家和愛情。她說,她一直在等待,等一個能在雨中為她撐開傘的男人;但雨季已經結束,他並沒有出現;她不知道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裏他會不會真的出現……
落葉沙沙,把她的傾訴延續下去。
他突然不顧一切地抱緊她,在夜色中搜尋她的紅唇。
“我要補償你失去的一切,父親、兄長、愛人、朋友……世上所有的親情和友情能夠給你的,我都會給你……我會盡快辦好離婚手續的,你等我。”他擁著那個年輕的身體對她輕輕耳語。
在他溫暖的懷抱中她感動得想要流淚。但是,伴著落葉的沙沙聲,瞬間發生的一切也像落下的枯葉一樣飄飄忽忽。更像一場夢,是那樣的不確定,不真實。她緊緊抓住他的手,就像是抓住了一片落葉或者一個夢影,害怕這一切終歸要離她而去。
11
以後的日子,麥子常常想起那個國慶節的夜晚。她和李晨光一路走了很遠,談著他們各自的過去和未來,直到街道的盡頭再也沒有一盞路燈了,他們又轉身往迴走。
到了醫院門前,他牽住她的手,在她耳畔悄聲說:“到我辦公室去……”
“太晚了,讓別人看見不好。我還是迴家吧。”她嘴裏拒絕著,卻並沒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