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明最近倒了邪黴。

    事情出在他剛買麵包車那會兒,新車上路把人撞了,近兩年過去還在這樁事故裏糾纏不清。傷者至今臥床靜養,其家屬三天兩頭找上門來討要醫藥費、誤工費、營養費等等所能想到的一切費用,搞得吳啟明連家都不敢迴。

    “有一次我想看個究竟,他老婆把我攔在外麵,好半天才讓進屋。進去後的確見他躺在床上哼唧,但麵色紅潤精神飽滿,哪像長期有病的樣子?肯定有鬼!”坐在小餐館裏,吳啟明這樣對羅揚訴苦。

    羅揚很了解,吳啟明不是賴賬的主。但這起事故法院早判了,他時隔兩年再翻舊賬,將一堆亂麻推到羅揚跟前,大概是錢在作祟。沒有錢,無論怎樣辯白也顯得人窮誌短。所以昨天吳啟明請吃飯,羅揚推不掉,就近選了一家經營排檔菜的小餐館,想給他省幾個。吳啟明也不爭執——可見他果真缺錢。

    今天一大早羅揚來到辦公室,把自己埋沒在一堆文件之中。他與吳啟明約好,要詳細麵談車禍情況,於是一邊看相關文件一邊等他。

    吳啟明原是地質勘探隊的職工,由於單位不景氣,兩年前他買斷工齡,買了輛麵包車,想靠跑出租自謀生路。但錢還沒掙到他就出了車禍,撞倒一輛摩托車。據他說摩托車是酒後駕駛,交警提供的筆錄上卻寫著吳啟明由於超速行駛而導致刹車失靈,負全部責任。出於某種原因,當時吳啟明拿不出車輛審查時交納某些費用的發票,交警認為他跑出租不合法,又按他跑黑車做了處理。吳啟明一審敗訴,被判賠付摩托車主八萬三千多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傷者至今仍在治療,事情不能算完全了結,他還有被追加賠付醫藥費和誤工費的可能。

    吳啟明說自己沒超速,出車禍的地方是下坡,刹車失靈應該是設計缺陷。如果情況屬實,汽車廠家應負連帶責任。羅揚建議吳啟明上訴時追訴麵包車生產廠家為第二被告,他願意提供法律援助。

    窗外突然飄起雪花,水晶般的雪片在灰暗的城市上空輕盈翻飛,撲朔迷離。遠處,天幕低垂,昏暗、密實而厚重的鉛灰色雲層像一個巨大的蓋子將砂城罩住。氣溫持續下降。嚴冬將冰冷的觸角伸向每一個角落,威嚴而冷酷地把城市攥在它的手心。但這寒冷並沒有破壞市民們暖融融的心情。剛過十點鍾,陽光律師事務所樓下的街道上已人聲鼎沸。

    羅揚摘下高度近視鏡,將頭枕在轉椅靠背上,用手掌揉揉被各中嘈雜聲撞痛的太陽穴,重新戴好眼鏡,起身走到窗戶前。窗戶是落

    地式大飄窗,辦公室又處於四樓,站在窗前,樓下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朵大朵的雪花扭結在一起,像絮團一樣往下撲,城市如籠罩了白霧。人行道上有個打扮怪異的人在兜售塑料製的聖誕樹和其他小飾品。他頭戴大紅帽,帽子頂端係著白色絨球,看樣子是扮演了聖誕老人。再過兩天是聖誕節,這個洋節日不可思議地受到砂城男女的追捧,盡管有的人對耶穌並不了解。

    羅揚任由思緒像雪片一樣漫無邊際,重重疊疊,甚至混雜不清。突然,他的目光落在馬路對麵一位老太太身上。老太太拄著拐杖正在橫穿馬路。她走一走停一停,顫巍巍地躲避各種車輛和行人,好像隨時會被撞倒。但是,她躲過了一切可能撞向她的物體,至少說明一點,老太太是耳聰目明的。羅揚這樣想著。終於,老太太順利穿過馬路。吳啟明還沒有出現。

    羅揚迴到辦公桌前,把案件重新梳理一遍:重點一,吳啟明是否超速駕駛?事隔兩年後如何到交警部門取證?重點二,吳啟明進行車輛審查為什麽缺失收費發票?車輛審查與一審判決有什麽必然聯係?重點三,傷者是否需要長期臥床?醫院的診斷證明是否有合理的依據?重點四,摩托車主是否酒後駕駛?如果是,一審時為什麽沒有提到?……像這樣的案子,如果當時有規範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很好處理的。但吳啟明發生車禍時砂城還沒有執行責任認定製度,處理交通事故以執勤民警的經驗判斷和所做的詢問筆錄為依據。這樣的判斷和筆錄有時會在人為因素下產生出入。而且,事隔兩年後,處理事故的一些相關人員離開了原崗位,要重新了解當時的情況以及獲取證據存在很多困難……所有的難點都集中在舉證。要找到有說服力的證據來推翻已形成的審判結論,其阻力可想而知;而且案件本身還存在上訴時效問題,自己又有多少勝訴的把握?羅揚被一個又一個問號攪得頭昏腦漲。他將記事本丟在桌子上,打開電腦,對著厚厚一疊稿紙逐字逐句在鍵盤上敲擊。手稿是羅揚撰寫的法學著作《民事訴訟舉證原則的適用》初稿,他要處理成電子文檔再進行修改。雖然電腦的普及迎來了無紙化辦公時代,但羅揚基本上還是電腦盲。他不僅不會處理電腦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即使打字對他而言也是一道難關。他一直學不會五筆輸入法,用拚音打字遠遠跟不上鋼筆書寫的速度。現在的出版社為了便於排版,都青睞於電子版的文稿,何況洋洋幾十萬字,修改起來也成問題,這就迫使他在空閑時間裏必須坐到電腦前打書稿。他為此耗費了很大的精力。

    羅揚看看表,近十一點鍾。吳啟明大概不會來了。

    “這個老吳,還和從前一樣凡事模棱兩可,拖泥帶水。”羅揚眼前浮現出吳啟明瘦長的、有些佝僂的身影。很早以前,羅揚還沒有從事律師這一行,在地礦局工作,和吳啟明認識,現在吳啟明麵臨法律問題來找他是很自然的。也許,這根本不是出於對律師的威望和才能的認可,羅揚想。這是普遍存在的狀況,公眾對律師並非完全信任,認為律師在案件審判中起不了多大作用,他們充其量陪著不懂訴訟程序的當事人按法定程序參加訴訟,充當訴訟過程的見證人或文書。很多遭遇官司的人,當他們不得不抱最後一線希望為自己請律師或者法庭給他們指定辯護人時,他們才會和律師打交道;一旦遇到阻力,他們會輕而易舉地主動妥協,而妥協對當事人最實際的好處是省下一筆訴訟費。依照吳啟明慣有的處事方法,他屬於容易妥協的當事人。他今天失約,或許是想要撤訴,又不好意思張口,隻能用不了了之的方式來結束糾紛吧。羅揚決定有機會找他談一談,盡管對羅揚而言,代理小小的交通案算不了什麽。

    此時,羅揚麵對《民事訴訟舉證原則的適用》手稿思緒萬千。他已從業近二十年,在砂城贏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一些不起眼的案件曾一度不願接手。在他看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不想讓自己一直處於忙碌狀態;而且和各部門要員打打撲克、吃吃飯,再陪他們洗腳、泡桑拿什麽的很有必要,有時甚至比勝訴一個案件更為重要。司法是連枝帶葉的整體,某種情況下,訴訟的勝敗有時不僅僅決定於代理律師的才幹。比如,有些重要信息的獲取就是在酒喝到半酣或者泡桑拿的過程中完成的。很多人把這種狀況定義為“司法體製不健全”。但法律條文逐年增多,一部部法律文書像壘城牆的磚頭一樣延伸著它的厚度,至於那座“城牆”要壘多高才算司法健全或者說達到司法健全的水準,就沒有人能說清楚了。壘“城牆”的過程中,法律工作者,尤其是身處砂城這樣的欠發達地區的律師們,從心底渴望能往“城牆”上加一塊自己的磚頭,在職業生涯中有所建樹,這就不是雞毛蒜皮的小案子所能企及的。羅揚以多年的辦案經驗為藍本撰寫的《民事訴訟舉證原則的適用》,正是他為自己增加的一個砝碼。另外,這本書如順利出版,將為那些想尋求法律幫助的普通民眾提供一點行之有效的借鑒,也是他願意放棄一些案件的代理,投入大部分精力去做這件事的重要原因。

    但這些僅僅是羅揚個人的想法,個人的一相情願。砂城有砂城的

    具體情況。這裏地域偏僻,人們思想保守,連商業領域基本都是外地人的天下,何況訴訟,很少有人願意耗財費力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鬧上法庭。相對來說律師的案源比較少,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但這種原因他們不屑於啟齒,或者說不願啟齒。偶爾有特例,比如當其他律師忙得暈頭轉向,他自己卻閑散得像是被拋棄了;或者某天沒有飯局,他又不想迴家……這時,就有可能積極過問不起眼的小案子。

    羅揚今天就碰到了這樣的特例,給因吳啟明失約而多少有些憂心忡忡的他帶來一絲鼓勵。

    在電腦前打了兩頁手稿,羅揚感到雙眼發澀。歲月不饒人,近期他常常有一種疲憊感,做什麽事都顯得力不從心,一種暮年將至的憂戚籠罩在心頭。

    羅揚並不怕老,也並不畏懼潛伏在年老體衰之後的疾病或死亡。他隻是覺得自己有一些事沒來得及做,一些心願還沒有了結。或者說,世界欠著他的,他也欠著世界的。欠了一大堆理不清的“債務”的人,又怎能容忍不期而至的老邁與力不從心呢?將《民事訴訟舉證原則的適用》順利出版,是他眾多心願中的一個。還有一些願望卻暗藏在內心深處,考驗著他的定力與耐性。它們到底是什麽呢?羅揚一時無法準確定義。無法準確定義的它們如同夢魘,左右了他的生活,迫使他不能與自己、也不能與世界做一個清楚的了結。這樣的狀況成了他生活的“常態”,總是出其不意地打斷他對自己以及世界的理性思維,常常攪得他寢食難安。

    羅揚關上電腦,把書稿隨手摞在一堆散亂的文件上。他站起身,掃視一眼顯得淩亂的辦公室,心情愈加煩亂不堪。

    其實,羅揚是一個喜歡整潔的人。由於心情的原因,他已經有半個多月未好好整理辦公室。原先有一個見習律師做他的助理,姓馮,人很勤快,總是把辦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條。兩年後,馮助理開始獨立辦案,搬到另一間辦公室。他依然恭恭敬敬稱羅揚“老師”,羅揚則由原先的“小馮”改稱他為“馮律師”。自立門戶的馮律師偶爾到羅揚的辦公室來,向他請教問題或者借用工具書。前幾天馮律師過來還書,看見羅揚辦公桌上堆積的文件、信函和那部總也打不完的書稿,由衷地說:“您該請個秘書。”羅揚未置可否地點點頭,臉上卻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快。他沒有迴答,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小說翻起來。馮律師尷尬地笑笑,準備將剛還迴來放在桌子上的《法律辭典》放進書櫃。羅揚卻攔住他說:“不用,不用。我有個習慣,思維出現障礙或心情煩悶時要幹

    點雜事,比如整理文件,讀無關緊要的書。”馮律師聽懂了羅揚的另一層意思:他在讀一本無關緊要的書——有時是大衛·哈裏斯的《黑馬奧德賽》,有時是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小說《尋找失去的時間》——這是他心情煩悶的征兆,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無端打擾。後來馮律師仍然偶爾到羅揚的辦公室坐坐,很親熱地老師長老師短地叫著,隻是不再請教問題,也不提讓羅揚雇秘書的事。不久,馮律師自己請了一個剛出校門的女大學生做秘書,他愈加像個律師了,再很少到羅揚的辦公室來。

    羅揚一直不喜歡馮律師那樣的年輕人,頭腦靈活,卻目空一切,凡事咄咄逼人。在他看來,這是缺乏閱曆的表現。那種不喜歡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初生牛犢不怕虎,馮律師的年輕和精力旺盛追趕著羅揚的老邁,但後一個原因羅揚從未真正意識到。純屬心理問題,且有點陰暗,又將被人疑為落入了同行是冤家的俗套。許多事情不能往深裏分析,還是馬虎一點好,羅揚自嘲地搖搖頭。

    羅揚最近心情不好跟馮律師沒關係。他心裏常常盤桓著一個問題:“失去的東西還能找迴來嗎?何況是流失的時間!”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小說他讀過好幾遍,那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心情,拖遝而漫長;關於《黑馬奧德賽》,大衛·哈裏斯用傳說和幻想將一些原本默默無聞的普通人與古羅馬愷撒大帝的血緣聯係起來,隻能是一種浪漫的慰藉。那麽,自己的人生問題呢?卻依然得不到解答。種種困惑使羅揚的情緒很容易起伏不定。前幾天他因感冒找醫生,醫生用聽診器檢查半天,說心律不齊,有雜音,建議他做一次全麵的健康體檢。羅揚沒把醫生的話當迴事,喝了幾包感冒衝劑,覺得病症基本消失,便不再去醫院,但他的情緒還是容易波動。難道一顆不到五十歲的心髒真的老弱不堪了?他暗暗跟自己較勁兒。

    今天,羅揚的心情就被吳啟明的失約攪得煩悶起來。他放下書稿,開始整理桌子上雜亂的書籍和文件,想借此理順思緒,讓不良情緒盡快平穩下來。

    “砰,砰——砰!”有人敲門。聽起來不像慣有的用手敲門的聲音,而是用什麽東西往門上砸。

    “請進!”羅揚把一摞碼好的文件放進書櫃,轉身盯著虛掩的門。他想看清魯莽的來人是誰。

    “砰,砰——砰!”來人並沒有自己推門進來的意思,門繼續被粗暴地砸著。

    羅揚走過去拉開門,一股冷氣撲麵而來,眼鏡片凝了一層水霧。他費了很大勁才看清,門外站著的是剛才拄拐杖

    過馬路的老太太。老太太一手扶門框,一手舉拐杖,準備繼續砸門。見到羅揚,她把拐杖拄在地上,氣喘籲籲地說:“你是律師吧?俺要告狀。俺打聽過,別人管不了的事你們管。”

    “進來坐下慢慢說。你要告誰?”羅揚把老太太讓到沙發前坐下,又給她倒了杯熱水。

    “俺要告俺的兒子。不孝啊!他不讓俺迴家。對,俺就告他不贍養老人!”

    “你叫什麽名字?家住哪兒?”

    “俺娘家姓劉,婆家姓陸,年輕時人家叫俺陸劉氏,現在叫俺陸老太太,街坊都知道。俺當家的過去做皮貨生意,後來開雜貨鋪。有一年黃河決堤,俺從河南老家逃荒到西北時暈倒在路上,他撿了俺一條命。後來他說俺會過日子,娶了俺。當家的死得早,俺靠磨豆腐才把兒女拉扯大……”老太太如倒豆子,把多年的陳芝麻爛穀子撒在羅揚麵前。

    “挑主要的說。你現在住哪兒?”羅揚打斷她的痛說家史。

    “俺住在醫院,第二人民醫院。他們把俺弄到醫院就不管了,俺在那裏住了三年。三年啊!眼看過年了,俺想迴家……”老太太的思維非常清晰,說話條理分明,與她的年紀極不相稱。

    羅揚在記事本上快速寫著。

    “你不知道啊,俺兒子在外麵又找了個小的,他把錢給小妖精了。這事俺媳婦蒙在鼓裏。”老太太小聲嘀咕,很神秘的樣子。

    “你兒子很有錢嘍?他叫什麽名字?”

    “俺兒子沒錢,他總跟俺說他沒錢。俺兒子叫陸思豫,紡織集團公司總經理。他對著俺叫窮的時候就跟唱歌似的。‘窮’你知道吧?不是缺五斤白麵二斤清油,也不是進不起酒店下不起館子,是沒錢買‘別野’也沒有能力贍養老娘的那種窮。”

    老太太把“別墅”說成“別野”,像是故意的。一連串繞口令似的話把她繞累了,喘息了一會兒她又說道:“俺不相信。你也不會相信,一個總經理沒錢?他可以不養小女人也可以不買‘別野’,但不能不管自己的老娘!後來俺跟蹤他,他每次都提大包小袋到那個妖精家去,可對他的老娘,卻是鐵公雞一毛不拔。俺打定主意,告他!這次再告不贏,俺就把他的事說給媳婦聽:他自己沒買‘別野’,說不定給小妖精買了‘別野’呢!”老太太說話很有意思,拖著長調也跟唱歌似的。

    “好吧,你先迴去。我要了解一下情況。說說你在醫院的病床號和你兒子的住址。你到會計那裏預交五百元代理費,如

    果你說的情況屬實,有人代你寫訴狀立案。”

    “俺……俺沒錢。”

    “算了,看你這麽大年紀,先交兩百元吧!”

    “俺隻有五十元。”老太太摸索半天,從深藍色棉襖大襟裏掏出一張五十元人民幣。

    “你不用交錢了。等你告贏了兒子,我找你的‘窮兒子’要代理費。”

    “你一定去調查哦!”老太太把五十元錢重新揣進棉襖大襟的暗兜裏,使勁拍了拍,看看錢的確放妥實了,才放心地走出門去。

    羅揚站在窗前,目送陸老太太橫穿馬路。

    雪愈下愈大,一團一團的雪片如破棉絮似的簇擁著、翻飛著往地上撲,城市被大雪籠罩得迷迷蒙蒙。這是初冬的第一場雪,它來得那樣迅猛,迅猛得有點不近人情,好像一個絮絮叨叨的老婦,要把積攢了一生的滿腹哀怨一股腦兒都倒出來。街上的行人變得慌慌張張,隻顧低了頭徑直往前走;各式車輛也顯出忙著趕路的樣子,在迷蒙的雪霧中疾馳而過。

    麵對急匆匆的行人和車輛,陸老太太有好幾次停在馬路中央,顫顫悠悠地朝兩頭張望。積雪已經在她的頭頂和後背抹出一片灰白色。汽車駛過的唿嘯聲使羅揚替她捏了把汗。

    突然,迷茫的空氣裏“嘎”地激蕩起急刹車的聲音,一個人影隨著那聲尖厲的迴響飛起來,又輕飄飄地落到馬路中央。馬路邊上的許多人都忘記了自己的行程,圍攏過去,嘰嘰喳喳演示著莫名的緊張與興奮——在平淡的日子裏有一場事故供人議論總是值得興奮的。聚攏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車被圍觀的人群擋在了路中間,司機焦灼不安地打喇叭;有的車拋開圍觀者,繞道而去。馬路上頃刻間變成亂糟糟的。

    出車禍了!羅揚抓起大衣,一邊往身上套,一邊朝樓下跑去。他有點後悔剛才沒有親自將陸老太太送過馬路。

    羅揚跑到街心。出事的是輛暗紅色麵包車,車前有一攤血跡,漸漸被飛撲下來的鵝毛大雪蓋住。裹著一張紅頭巾的傷者躺在地上,從裝束看是女人。血從她的頭巾上一邊往下滴答,一邊凝固,變成暗紅色。人們看不清她的臉。

    肇事司機大概嚇慌了神,把臉伏在方向盤上一動未動。

    交警趕到,把傷者抬上一輛隨後趕來的救護車。

    羅揚看了受傷的“紅頭巾”一眼,她一動不動蜷縮在救護車的擔架上。救護車載著她朝醫院方向狂奔。一片鮮紅在羅揚眼前晃動,他的心莫名地緊了一下

    。

    幾個交警一邊測定傷者和肇事車輛的位置,一邊不緊不慢地做筆錄。羅揚這時才看清,倒黴的司機正是吳啟明。不一會兒,吳啟明和他的麵包車也被交警帶走了,圍觀的人散去。

    陸老太太臉色刷白,站在離血跡不到兩米的街道中心。羅揚向她走過去。陸老太太忽然站立不穩,身體搖搖欲墜。羅揚一把扶住她。她靠在羅揚身上喘了幾口長氣,哆嗦著蒼白的嘴唇說:“嚇死俺了!”

    羅揚招手攔了輛出租車,把老太太扶上去。他給司機付了錢,又囑咐幾句,要司機把她送到第二人民醫院。然後他在老太太耳邊大聲說:“你不應該獨自出來!”

    陸老太太眨巴著眼睛,擠出兩滴渾濁的淚。她含混不清地嘀咕道:“不孝啊……”

    羅揚望著走遠的出租車,決定去會一會陸老太太的兒子,管一管她的“閑事”,然後再抽空看看吳啟明。

    晌午時分,街道上積了很厚的一層雪。羅揚沒迴家,他將自己的白色奧迪倒進律師事務所旁邊的車庫,用毛巾把車上的雪水抹幹淨,然後到大樓對麵的伊甸園吃了一頓簡便的午餐。

    伊甸園是一家牛肉麵館。

    十多年來,羅揚對牛肉麵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依賴。早餐他通常吃牛肉麵,天冷的時候也會在牛肉麵館打發午餐。隔著玻璃櫥窗,隻見拉麵師傅在蒸汽騰騰的操作間裏將一疙瘩麵團變戲法似的搓揉摔打,片刻就抻出一把銀絲般的細麵條。不一會兒,一隻熱騰騰的大海碗端到他麵前,雪白的拉麵沒在厚重的牛肉湯裏,上麵撒著肉片、青蒜苗、芝麻粒和辣椒油,紅是紅,綠是綠,白是白,好看。羅揚喜歡大海碗裏五彩斑斕的色調,也喜歡辣絲絲的嗆人的味道。現在很多牛肉麵館已經不同於早些年隻讓顧客填飽肚子,而是與城市發展同步,講究了檔次和品牌。伊甸園在砂城小有名氣,許多企事業單位的早餐券都訂在這裏,每張餐券價值十元到二十元不等。

    羅揚沒有喝那杯清茶,他怕影響午休。近十多年來,他一直堅持午睡的習慣。於是,他吃完飯迴到辦公室,和衣躺在沙發上。但他怎麽也睡不踏實,一片鮮豔的紅總在腦海裏晃動。

    羅揚最後一次和麥穗在一起,是在伊甸園牛肉麵館。但它當時還沒有掛伊甸園的招牌,隻是一家沒有字號的普通餐館,早晨經營各種麵食,中午和晚上兼營地方菜肴。當時砂城流行川菜。那天中午,羅揚接到麥穗的電話,她說她剛到砂城,在汽車站。他們很久沒有在一起吃飯了

    ,她想讓他陪她吃飯。他問她想吃什麽,她說牛肉麵。從幾十裏外的平安縣跑到砂城來,費盡周折就為了吃碗牛肉麵?他有點不明白她了。後來麥穗解釋說,兩個人在一起吃飯,重要的不是吃什麽,而是在於心情。他把她帶到這家離汽車站很近而且既有牛肉麵又有炒菜的餐館。他還特意買了一瓶張裕葡萄酒。但是,當他們坐在臨街靠窗的方桌前,她對擺在麵前的一小碗薄薄的有些透明的拉麵和幾碟青青亮亮的小菜幾乎沒有動筷,也沒怎麽說話。她隻是安靜地看著他。他不知道她是不是心情不好,或者她跟他在一起已經沒有了吃飯的心情。事實上那瓶紅葡萄酒他們誰也沒喝。他知道她從不喝酒,而他獨自飲酒沒滋沒味,且有可能給人造成借酒澆愁的印象,盡管隻不過是葡萄酒而已。他不想給別人留下這種印象,尤其在她麵前,但他還是將酒打開了。他想她應該知道,他在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他見到她時的喜悅,也為他兩個多月前的粗魯行為表示歉意。那會兒他還很不善於言辭。

    羅揚在兩隻晶瑩剔透的高腳杯裏各斟上半杯酒,杯子裏頓時溢滿瑪瑙色的光芒。麥穗端起酒杯細細地看了一會兒,示意他舉杯。羅揚端起酒杯在她的杯口邊沿碰了一下,說:“這段時間忙,沒去看你,你不會生氣吧?”麥穗搖搖頭,很破例地抿了一小口酒,又把杯子放迴到桌子上。然後,他們對著兩隻漂亮的杯子感受著彼此的溫暖以及一份純真和浪漫。他相信,他對她的情意是純真的。他在自己心裏締造了一份純真的永恆,他願意帶著這永恆走向生命的盡頭,不論他們以後能否在一起。

    他們在餐館裏默默坐了很久,連一向熱情周到的服務員臉上都露出了不悅之色。

    黃昏,突然刮起了風。風卷著幾片紙屑在窗外旋轉。不一會兒,天空有細碎的雪花在飄。那幾片紙屑旋轉著很快離開他們的視野,不知所蹤;雪花零零碎碎,轉瞬即逝;往事點點滴滴,飄忽不定……

    他握住她有些冰涼的手,附在她耳邊輕聲說:“我真的非常非常愛你。”

    她輕輕笑了一下,雙手已經從他的手掌中抽出來。她說:“‘愛’這個字太沉重了。”然後她站起身,一麵往頭上包裹一條紅圍巾,一麵說,“我該迴去了。”

    他們離開餐館,一起向汽車站走去。他想和從前一樣牽她的手,但始終沒有勇氣把手伸過去。他害怕她的拒絕。他們相隔兩三步的距離,就那樣一前一後、默默地走到汽車站。

    雪花輕輕飄落,悄無聲息地撒在他們頭上、肩上。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輪迴中等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鄢曉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鄢曉丹並收藏我在輪迴中等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