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忠賢倒台後,之前的指揮使田爾耕被處死,錦衣衛大換血,接替田爾耕的是駱思恭之子駱養性。
相比其父駱思恭,駱養性這人還算不錯,不僅為人正直,更對崇禎皇帝忠心耿耿。可惜的是崇禎皇帝上台後就處置了魏忠賢,同時也打壓了廠衛,當了皇帝的他對任何人都缺乏信任度,再加上東林黨等人的蠱惑,如今錦衣衛的實力已大不如從前,而駱養性的性子也不強硬,比較綿軟,也導致了現在的錦衣衛存在感遠不如天啟年間。
可就算這樣錦衣衛依舊是錦衣衛,是天子的爪牙。這一次事關重大,崇禎皇帝不僅派出了錦衣衛還派出了親信太監前來山西調查此事,除去錦衣衛都督同知吳孟明和尚膳監掌印太監杜勳外,崇禎皇帝為保險起見還調動了一支軍隊,這支軍隊就是之前在高迎祥手裏吃了敗仗的左良玉部,令其入山西以防不測。
周安民是山西錦衣衛的一把手,但他不僅是實領千戶所的鎮撫使,身上還有著指揮僉事的職銜。早在田爾耕時期,如果不是周安民死活不肯去京師任職,以他在錦衣衛的老資格都當指揮同知了。
不過福禍相依,魏忠賢倒台後,閹黨一脈被清算,周安民雖和魏忠賢、田爾耕有些牽扯,可畢竟不屬於真正的閹黨,而且因為邊境關貿事,後來田爾耕眼紅收益派人奪了這個差事,周安民順勢而退,從這點來說周安民實際上是被田爾耕打壓過的。
之後張錫鈞運作,再加上使了銀子的緣故,朝廷清理閹黨沒有影響到周安民身上,這也是周安民一直安然呆在山西依舊執掌山西錦衣衛的緣故。當吳孟明抵達太原後,哪怕吳孟明的官職要比周安民高,可對這個“老前輩”吳孟明還很是客氣的。
早就知道京師那邊要來人,周安民提前做好了安排,親自帶部下迎接。
雙方見了麵寒暄了幾句,周安民請兩人入錦衣衛衙門,按照官職應該是吳孟明第一,可吳孟明哪裏敢走在杜勳的前頭?周安民就更不用說,略微謙讓了下,杜勳在前,周安民和吳孟明左右陪同,三人進了衙門。
依次入座,讓人上了茶,揮退左右。
“周大人,此次咱家奉旨前來所為何事,想來周大人已經知曉,不知周大人這幾日所查如何呀?”杜勳坐在主位,開口就問道。
“迴公公……。”周安民起身拱手道:“卑職接到京師遞來的消息後片刻不敢耽誤,連夜就做了布置,卑職已派人……。”
周安民畢恭畢敬把自己的布置一五一十說了出來,邊說邊留意著杜勳和吳孟明的表情。這些布置都是擺在明麵上的,絲毫不差,錦衣衛做事都有記錄,而且山西這邊雖說周安民一手掌控,手下基本也都是他的人,可錦衣衛這樣的組織他不可能沒有任何漏洞,因為誰都不知道山西錦衣衛衙門中是否有北鎮撫司的探子在,又或者京師派來眼線。
先交代完了自己的布置,隨後又把錦衣衛內部下令的記錄拿出來給兩人看。這兩人聽著也沒太多反應,就連看那些記錄也是心不在焉,隻是簡單翻閱了下了事。
“周大人辛苦了……。”
“不敢,這是卑職的本分。”
“既然周大人已做了安排,咱家自然是信周大人的,不過咱家出京之前皇爺特意交代,此事重大,必得查個水落石出,不知周大人眼下查到了些什麽?”
“迴公公,晉王府和其他郡王府包括奉國、輔國將軍府卑職已做了嚴密布置,但要盤查宗室,卑職雖是錦衣衛如無旨也無這個權限,隻能待公公來後再做安排。不過公公,恆通商行那邊卑職已有行動,這幾日已抓了恆通商行的重要人物,正在拷問核實……。”
聽到這,杜勳打斷問道:“可問出些什麽?”
周安民搖搖頭:“卑職花了不少力氣,卻暫未有結果,根據卑職拷問的消息得知,恆通雖和宗室有商業方麵的聯係,但都是尋常的來往罷了。公公也知道,這商人都是見利忘義之徒,為了做買賣無所不為其用,拉攏地方官員,打點宗室王府,是很自然的,山西地貧田少,出產不多,民間行商卻是不少,自太祖年間朝廷就有鼓勵晉商以鹽引法充實九邊之策,二百多年下來,已成慣例。”
杜勳皺起眉頭,似乎在思索什麽,一旁的吳孟明開口詢問:“恆通商行的大掌櫃亢有福可已抓到?”
“卑職慚愧,未能抓獲……。”
“沒有?”吳孟明瞪大眼睛。
周安民點頭道:“卑職接到消息後就派人去了,但卑職的人到了平陽這才得知亢有福早在半月前就不知所蹤,詢問恆通的其他掌櫃,都說亢有福半月前有事外出,誰都不知去了哪裏,卑職覺得此事頗為蹊蹺。”
杜勳和吳孟明交換了下眼神,都在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相同的答案。亢有福是恆通的大掌櫃,據傳在亢有福背後還有宗室的影子,而這件事事關重大,要不然崇禎皇帝也不會派他們來山西核查。
可偏偏在錦衣衛動手之前亢有福就沒了蹤影,這也太過巧合了,而且從時間來推論是在半個月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不等於在京師的消息剛剛傳開的時候亢有福在山西就得知了此事,感覺到情況不妙畏罪潛逃了?
亢有福一個商人,是怎麽如此快得知消息的?又如此果斷做出了潛逃的決定?這其中不由得讓人深思呀。
無論是杜勳還是吳孟明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他們位置的哪個肚子裏沒有彎彎繞繞?而且大明官場的那些破事,包括宗室的那些見不得光的肮髒事,大家心裏都是有數的,隻不過嘴上不說罷了。
如果猜的沒錯,肯定是有人提前向亢有福通風報信,這才導致亢有福沒了蹤影。現在亢有福不見了,這件事要查起來難度就大了,原本他們打算從亢有福身上挖,不管用什麽辦法撬開亢有福的嘴,隻要亢有福開了口,那麽背後的人是誰就一目了然,而且其他情況也能全部搞清楚。
但現在亢有福沒了,這條路就被堵死了,至於抓到的恆通其他掌櫃什麽的,無非都是些小人物罷了。如果他們知曉內幕,亢有福潛逃時絕對不可能把他們留下,既然留下了他們,這些人也落到了錦衣衛的手裏,也就表示這些人並沒什麽作用,哪怕再花大力氣也問不出什麽來。
這點兩人心中都是很清楚的,想到這不由得全皺起了眉頭。
“公公,吳大人。”周安民見他們不吭聲,拱手繼續道:“卑職已讓人仔細追查亢有福的下落了,不過卑職覺得亢有福既然跑了,想要找到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而且恆通的買賣不小,不僅在大明,在草原那邊也有商道,一旦亢有福提前喬裝潛行,向北去了蒙古,再尋到他就難了。”
一時間麵麵相覷,杜勳和吳孟明知道周安民說的很有道理,普通人要抓迴來或許不難,可像亢有福這樣的人物難度極大。而且他們出京之前也了解過恆通的情況,恆通現在是晉商中赫赫有名的大商號,就連京師也有恆通的錢莊在呢,亢有福作為大掌櫃,其能耐自然是不小的。
假如真的要藏,甚至躲到了蒙古去,找到亢有福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可找不到亢有福,崇禎皇帝交代下來的差事又怎麽辦?他們這一次出京就是為了這個事,對於這件事崇禎皇帝尤其上心,就連正在圍剿的高迎祥也顧不上,特意調動左良玉部配合他們行動,假如無功而返,以崇禎皇帝的性子絕對饒不了他們。
當即兩人追問周安民除了亢有福外,還有什麽可用的信息,或者說查到了什麽眉目沒有。
周安民告訴他們,自己雖然懷疑宗室,包括晉王府和其他郡王府、將軍府和恆通有所聯係,可就和自己之前說的那樣,錦衣衛職權有限,對老百姓甚至官員都有特權,可對宗室在沒有旨意的情況下隻能以監視和暗中查探為手段,其他的辦法一律都沒可能使用。
“依你的意思,亢有福潛逃,隻能從宗室處入手核查?”杜勳反問道。
周安民點頭道:“卑職想不出第二個辦法,是否要如此做,還請公公示下。”
杜勳默默點頭,他給了吳孟明一個眼神,吳孟明點頭表示同意,看來他們的想法是一致的。
“周安民!”
“卑職在!”
杜勳起身,從懷中取出一卷黃娟,展開道:“陛下中旨!”
“臣,周安民接旨……。”周安民連忙衝著杜勳跪倒,叩拜喊道。
杜勳也不囉嗦,直接展開中旨就讀了起來,這是出京時崇禎皇帝給他的,讓杜勳帶錦衣衛嚴查山西一事,必須要把此事查個水落石出,如牽涉到宗室,崇禎皇帝還給了便宜行事的特權。
宣讀完旨意,周安民山唿萬歲再叩首,隨後這才在吳孟明的攙扶下起身。起身後,周安民拍著胸脯保證,既然陛下已有旨意,山西錦衣衛自然聽從陛下安排,這件事無論牽扯到哪個宗室,錦衣衛都不會手軟,必然為陛下查明白一切,不負陛下囑托。
見周安民這個態度,杜勳很是滿意,當即勉勵了幾句讓他重新入座,隨後繼續交談起了,所談之事無非就是接下來怎麽做,周安民的迴答有理有據,思路清晰,讓杜勳很是高興。
相比其父駱思恭,駱養性這人還算不錯,不僅為人正直,更對崇禎皇帝忠心耿耿。可惜的是崇禎皇帝上台後就處置了魏忠賢,同時也打壓了廠衛,當了皇帝的他對任何人都缺乏信任度,再加上東林黨等人的蠱惑,如今錦衣衛的實力已大不如從前,而駱養性的性子也不強硬,比較綿軟,也導致了現在的錦衣衛存在感遠不如天啟年間。
可就算這樣錦衣衛依舊是錦衣衛,是天子的爪牙。這一次事關重大,崇禎皇帝不僅派出了錦衣衛還派出了親信太監前來山西調查此事,除去錦衣衛都督同知吳孟明和尚膳監掌印太監杜勳外,崇禎皇帝為保險起見還調動了一支軍隊,這支軍隊就是之前在高迎祥手裏吃了敗仗的左良玉部,令其入山西以防不測。
周安民是山西錦衣衛的一把手,但他不僅是實領千戶所的鎮撫使,身上還有著指揮僉事的職銜。早在田爾耕時期,如果不是周安民死活不肯去京師任職,以他在錦衣衛的老資格都當指揮同知了。
不過福禍相依,魏忠賢倒台後,閹黨一脈被清算,周安民雖和魏忠賢、田爾耕有些牽扯,可畢竟不屬於真正的閹黨,而且因為邊境關貿事,後來田爾耕眼紅收益派人奪了這個差事,周安民順勢而退,從這點來說周安民實際上是被田爾耕打壓過的。
之後張錫鈞運作,再加上使了銀子的緣故,朝廷清理閹黨沒有影響到周安民身上,這也是周安民一直安然呆在山西依舊執掌山西錦衣衛的緣故。當吳孟明抵達太原後,哪怕吳孟明的官職要比周安民高,可對這個“老前輩”吳孟明還很是客氣的。
早就知道京師那邊要來人,周安民提前做好了安排,親自帶部下迎接。
雙方見了麵寒暄了幾句,周安民請兩人入錦衣衛衙門,按照官職應該是吳孟明第一,可吳孟明哪裏敢走在杜勳的前頭?周安民就更不用說,略微謙讓了下,杜勳在前,周安民和吳孟明左右陪同,三人進了衙門。
依次入座,讓人上了茶,揮退左右。
“周大人,此次咱家奉旨前來所為何事,想來周大人已經知曉,不知周大人這幾日所查如何呀?”杜勳坐在主位,開口就問道。
“迴公公……。”周安民起身拱手道:“卑職接到京師遞來的消息後片刻不敢耽誤,連夜就做了布置,卑職已派人……。”
周安民畢恭畢敬把自己的布置一五一十說了出來,邊說邊留意著杜勳和吳孟明的表情。這些布置都是擺在明麵上的,絲毫不差,錦衣衛做事都有記錄,而且山西這邊雖說周安民一手掌控,手下基本也都是他的人,可錦衣衛這樣的組織他不可能沒有任何漏洞,因為誰都不知道山西錦衣衛衙門中是否有北鎮撫司的探子在,又或者京師派來眼線。
先交代完了自己的布置,隨後又把錦衣衛內部下令的記錄拿出來給兩人看。這兩人聽著也沒太多反應,就連看那些記錄也是心不在焉,隻是簡單翻閱了下了事。
“周大人辛苦了……。”
“不敢,這是卑職的本分。”
“既然周大人已做了安排,咱家自然是信周大人的,不過咱家出京之前皇爺特意交代,此事重大,必得查個水落石出,不知周大人眼下查到了些什麽?”
“迴公公,晉王府和其他郡王府包括奉國、輔國將軍府卑職已做了嚴密布置,但要盤查宗室,卑職雖是錦衣衛如無旨也無這個權限,隻能待公公來後再做安排。不過公公,恆通商行那邊卑職已有行動,這幾日已抓了恆通商行的重要人物,正在拷問核實……。”
聽到這,杜勳打斷問道:“可問出些什麽?”
周安民搖搖頭:“卑職花了不少力氣,卻暫未有結果,根據卑職拷問的消息得知,恆通雖和宗室有商業方麵的聯係,但都是尋常的來往罷了。公公也知道,這商人都是見利忘義之徒,為了做買賣無所不為其用,拉攏地方官員,打點宗室王府,是很自然的,山西地貧田少,出產不多,民間行商卻是不少,自太祖年間朝廷就有鼓勵晉商以鹽引法充實九邊之策,二百多年下來,已成慣例。”
杜勳皺起眉頭,似乎在思索什麽,一旁的吳孟明開口詢問:“恆通商行的大掌櫃亢有福可已抓到?”
“卑職慚愧,未能抓獲……。”
“沒有?”吳孟明瞪大眼睛。
周安民點頭道:“卑職接到消息後就派人去了,但卑職的人到了平陽這才得知亢有福早在半月前就不知所蹤,詢問恆通的其他掌櫃,都說亢有福半月前有事外出,誰都不知去了哪裏,卑職覺得此事頗為蹊蹺。”
杜勳和吳孟明交換了下眼神,都在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相同的答案。亢有福是恆通的大掌櫃,據傳在亢有福背後還有宗室的影子,而這件事事關重大,要不然崇禎皇帝也不會派他們來山西核查。
可偏偏在錦衣衛動手之前亢有福就沒了蹤影,這也太過巧合了,而且從時間來推論是在半個月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不等於在京師的消息剛剛傳開的時候亢有福在山西就得知了此事,感覺到情況不妙畏罪潛逃了?
亢有福一個商人,是怎麽如此快得知消息的?又如此果斷做出了潛逃的決定?這其中不由得讓人深思呀。
無論是杜勳還是吳孟明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他們位置的哪個肚子裏沒有彎彎繞繞?而且大明官場的那些破事,包括宗室的那些見不得光的肮髒事,大家心裏都是有數的,隻不過嘴上不說罷了。
如果猜的沒錯,肯定是有人提前向亢有福通風報信,這才導致亢有福沒了蹤影。現在亢有福不見了,這件事要查起來難度就大了,原本他們打算從亢有福身上挖,不管用什麽辦法撬開亢有福的嘴,隻要亢有福開了口,那麽背後的人是誰就一目了然,而且其他情況也能全部搞清楚。
但現在亢有福沒了,這條路就被堵死了,至於抓到的恆通其他掌櫃什麽的,無非都是些小人物罷了。如果他們知曉內幕,亢有福潛逃時絕對不可能把他們留下,既然留下了他們,這些人也落到了錦衣衛的手裏,也就表示這些人並沒什麽作用,哪怕再花大力氣也問不出什麽來。
這點兩人心中都是很清楚的,想到這不由得全皺起了眉頭。
“公公,吳大人。”周安民見他們不吭聲,拱手繼續道:“卑職已讓人仔細追查亢有福的下落了,不過卑職覺得亢有福既然跑了,想要找到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而且恆通的買賣不小,不僅在大明,在草原那邊也有商道,一旦亢有福提前喬裝潛行,向北去了蒙古,再尋到他就難了。”
一時間麵麵相覷,杜勳和吳孟明知道周安民說的很有道理,普通人要抓迴來或許不難,可像亢有福這樣的人物難度極大。而且他們出京之前也了解過恆通的情況,恆通現在是晉商中赫赫有名的大商號,就連京師也有恆通的錢莊在呢,亢有福作為大掌櫃,其能耐自然是不小的。
假如真的要藏,甚至躲到了蒙古去,找到亢有福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可找不到亢有福,崇禎皇帝交代下來的差事又怎麽辦?他們這一次出京就是為了這個事,對於這件事崇禎皇帝尤其上心,就連正在圍剿的高迎祥也顧不上,特意調動左良玉部配合他們行動,假如無功而返,以崇禎皇帝的性子絕對饒不了他們。
當即兩人追問周安民除了亢有福外,還有什麽可用的信息,或者說查到了什麽眉目沒有。
周安民告訴他們,自己雖然懷疑宗室,包括晉王府和其他郡王府、將軍府和恆通有所聯係,可就和自己之前說的那樣,錦衣衛職權有限,對老百姓甚至官員都有特權,可對宗室在沒有旨意的情況下隻能以監視和暗中查探為手段,其他的辦法一律都沒可能使用。
“依你的意思,亢有福潛逃,隻能從宗室處入手核查?”杜勳反問道。
周安民點頭道:“卑職想不出第二個辦法,是否要如此做,還請公公示下。”
杜勳默默點頭,他給了吳孟明一個眼神,吳孟明點頭表示同意,看來他們的想法是一致的。
“周安民!”
“卑職在!”
杜勳起身,從懷中取出一卷黃娟,展開道:“陛下中旨!”
“臣,周安民接旨……。”周安民連忙衝著杜勳跪倒,叩拜喊道。
杜勳也不囉嗦,直接展開中旨就讀了起來,這是出京時崇禎皇帝給他的,讓杜勳帶錦衣衛嚴查山西一事,必須要把此事查個水落石出,如牽涉到宗室,崇禎皇帝還給了便宜行事的特權。
宣讀完旨意,周安民山唿萬歲再叩首,隨後這才在吳孟明的攙扶下起身。起身後,周安民拍著胸脯保證,既然陛下已有旨意,山西錦衣衛自然聽從陛下安排,這件事無論牽扯到哪個宗室,錦衣衛都不會手軟,必然為陛下查明白一切,不負陛下囑托。
見周安民這個態度,杜勳很是滿意,當即勉勵了幾句讓他重新入座,隨後繼續交談起了,所談之事無非就是接下來怎麽做,周安民的迴答有理有據,思路清晰,讓杜勳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