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伴伴!”
“奴婢在……。”王承恩連忙從一旁走出,俯身迴道。
“去,把曹化淳喊來!”崇禎皇帝開口道。
王承恩連忙應了一聲,轉身快步離去,片刻後他來到離乾清宮不遠的一處,這裏是宮中幾個大太監的住處,曹化淳就住在這,他王承恩也是,兩人還是鄰居呢。
到了地方,王承恩敲門,很快裏麵就傳來了一個小太監的詢問聲,王承恩迴了一句,片刻後門打開,剛歇下的曹化淳披著罩衣出現在王承恩的麵前。
“王兄弟,半夜尋咱家何事?”曹化淳開口詢問。
“皇爺召您。”王承恩低聲道。
曹化淳頓時一驚,連忙說道:“還請稍侯,容我換身衣裳稍加洗漱。”
王承恩點點頭,也不進門直接就在外麵等著,一炷香後穿戴整齊的曹化淳從裏麵出來,對王承恩拱了拱手,隨後跟著王承恩就朝乾清宮偏殿而去。
路上,曹化淳並沒有開口詢問王承恩關於這麽晚喊他去究竟什麽事,隻是用眼神示意了下。王承恩對他微微搖頭,示意自己也是不知道,不過從神色來看應該不是什麽壞事,曹化淳也就放下心來,兩人並肩而行,片刻就到了偏殿。
王承恩先進去稟報,接著裏麵就傳來了召見曹化淳的聲音。曹化淳整理了下衣袍,邁步進了偏殿,見了崇禎皇帝後口稱萬歲,以奴婢身份大禮參拜。
“起來吧。”抬抬手,讓曹化淳起身。
等曹化淳起來後,崇禎皇帝借著燭光打量了一下這個潛邸舊人。短短幾年中,曹化淳看起來又老了不少,他的年齡可比王承恩要大許多,眼下兩鬢全白了,原本筆挺的腰杆也開始有些了下彎。
“前些日子聽聞你身子不適,現可大好?”
“迴皇爺,奴婢讓皇爺牽掛了,服了皇爺賜下的藥,奴婢的身子已經大好了。”曹化淳感激迴道。
“你是朕潛邸舊人,當年為了朕可是受了不少苦,眼下苦盡甘來,朕總不能對不起自己身邊的人,不光是你,王伴伴也是如此,如沒你們當年陪伴,朕如何能繼此大統?”
崇禎皇帝剛說到這,曹化淳和王承恩哪裏還站的住?連忙跪下磕頭,口稱不敢,說自己身為奴婢,為陛下盡心是本分,哪裏有什麽功勞可言。
見他們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崇禎皇帝原本想說的後麵那些話頓時就沒了滋味,這做皇帝之前,崇禎皇帝總覺得皇帝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不僅威風八麵,更是大權在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是難得的好事。
可自從當了皇帝後崇禎皇帝才知道以前所想的和現實根本不是一迴事,當皇帝是這天下最苦的差事,哪來的什麽威風和好事?每天被國務政事搞的焦頭爛額,哪怕他如此勤政,國家卻依舊江河日下,讓他無力之極。
假如早知道是這樣,當初這個皇帝不做也罷。可現在開弓沒有迴頭箭,他已經是皇帝了,這個位置隻能上不能下,再難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啊。
心中的這些苦誰又能知曉呢?麵前這兩個潛邸老人或許是這世界上僅有知道自己難處的人,可這僅剩下未數不多的人,恐怕也陪伴自己時間不多了,王承恩還好些,他畢竟年紀不大,但曹化淳不僅年齡大了,這幾年身子骨也不好,上次重病差一點就沒熬過去,好不容易才康複過來。
看著滿頭白發的曹化淳,崇禎皇帝心中隱隱有些不忍,可如今他也沒什麽值得信任的人可用,眼下南京的情況不太好,張彝憲這個鎮守太監已不適合,他必須派一個新的鎮守太監過去,而且這個人不僅要完全可以信任,還要有一定的威望,更能調和南京兵部和勳臣的本事,並擔負監軍之職,想來想去也隻有曹化淳最為合適了。
曹化淳為人忠厚,做事妥當,而且他和東林黨關係不錯,又和勳貴方麵也有幾分交情,再加上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差,作為司禮監的大太監,雖說這兩年因為身體原因已移交了掌印之職,卻依舊是秉筆之一,去南京擔任鎮守太監完全有這個資格,也能讓崇禎皇帝放心。
安撫了他們兩句,讓兩人起身,崇禎皇帝這才說出了讓曹化淳去南京的想法。
崇禎皇帝告訴曹化淳,他曹化淳之前不是說他身體不好,打算迴鄉麽?曹化淳的老家在天津衛,如今天津衛屬於山東巡撫所在,而且因為遼東戰事原因,天津並不太平。
崇禎皇帝的想法讓讓曹化淳去南京擔任一段時間的鎮守太監,接替張彝憲,擔任監軍調和南京兵部和勳臣,同時配合徐憲成、盧象升等部在江北戰場,對付流寇高迎祥。
這件事極為重要,讓其他人去做崇禎皇帝並不放心,而曹化淳去就沒問題了,以他身份和資格完全可以壓製得住南京兵部和勳臣,而且曹化淳這人向來有大局觀,是最合適的人選。
聽崇禎皇帝這麽說,曹化淳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表示自己願意去南京擔任鎮守太監。
見曹化淳如此,崇禎皇帝很是高興,當即勉勵了幾句,並且承諾等解決了高迎祥這些流寇,天下平定後,就讓曹化淳迴鄉安度晚年,他作為皇帝金口玉言,絕不反悔。
對此,曹化淳連忙說自己作為奴婢為皇帝做事是應當的,哪裏要什麽承諾。這一次去南京一定做好鎮守太監之職,不負崇禎皇帝重托。
聞言,崇禎皇帝撫掌大讚,當即賜下飛魚服給曹化淳。
明朝的賜服分類很多,如是大臣有鬥牛服、麒麟服、飛魚服、蟒袍這些,但對太監卻是忠靜服、貼裏服,最高級別的就是飛魚服了。
一個太監能得到飛魚服的賞賜,這是太監生涯最高的榮耀。當然魏忠賢這樣的不算,要知道當年魏公公權勢滔天的時候所賜的可是蟒袍,這已經超過了太監的意義,誰讓魏公公是九千九百歲呢?
得了如此賞賜,曹化淳更是感激不盡,叩頭謝恩。
“曹伴伴,此次去南京,你可有什麽需和朕說的麽?如有,盡管道來,朕盡力為你安排。”
“迴皇爺,奴婢自己並無他求,不過奴婢此去南京,其他的不擔心,就擔心南京那邊戰事變化,一旦大戰僵持不下,恐需調集更多兵馬,而如是這樣,還需軍餉、軍糧方麵的支持,不知朝廷能否撥些糧餉……。”
這話一出,崇禎皇帝的臉色有些尷尬,他沒想到曹化淳會突然提到軍餉軍糧的問題。
現在大明財政已經到了破產的境地,原本各地的稅收銳減,朝廷已經支持不下去了,這兩年地方又是叛亂四起,到處都在用錢,再加上遼東那邊還是一個支出大頭,崇禎皇帝又不是神仙,根本變不出錢來,作為大明天子的他實在是可憐的很,手裏實在是沒有銀子。
咳嗽了兩聲,崇禎皇帝開口道:“朝廷的情況你也清楚,銀子朕實在是拿不出來,更不用說糧草了。這樣把,朕從內庫中擠一擠,給你先湊一萬兩銀子你帶著去南京,等到了南京你在那邊自己想想辦法,江南富庶,非北地可比,想來以你的本事,在南京籌款弄些錢糧因為可以解決。”
曹化淳心中苦澀,這皮球一下子踢到他的腳下去了,他當然知道江南富庶,以江南的財力別說這些銀子了,甚至養活整個大明都沒問題。當年魏忠賢在的時候不就是靠著在江南搜刮維持大明財政的運作麽?不僅能確保財政無礙,還能滿足遼東的軍費呢。
可魏忠賢是魏忠賢,他曹化淳是曹化淳,兩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他曹化淳可沒魏忠賢的本事,而且崇禎皇帝也不是天啟皇帝,自從這位主子被文官們忽悠後殺了魏忠賢,導致天啟年間的政治結構和財政結構徹底奔潰,到現在這個地步,不都是因為這些原因所致?
但這些話是絕對不能在崇禎皇帝麵前提的,曹化淳太了解崇禎皇帝的性格了,一旦說了崇禎皇帝非但不會感激他,反而會惱羞成怒處置於他。
想了想,曹化淳隻能稱是,表示自己會盡力而為,到了南京後想辦法籌集錢糧解決問題。不過曹化淳也好心提醒了崇禎皇帝一句,那就是眼下各地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朝廷繼續這樣下去沒錢許多事根本就做不來,如果不盡快想辦法解決,肯定越來越糟糕,還請崇禎皇帝注意這點,提前準備,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接著又和曹化淳聊了幾句,交代了他去南京的任務後就讓曹化淳退下,等曹化淳走後,崇禎皇帝的臉色卻不好看,雖然他知道曹化淳的提醒是對的,可關鍵在於他真的沒錢啊,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崇禎皇帝雖是大明天子,可現在是窮得叮當響,就連身上穿著的龍袍都是打了補丁的,舍不得換新的,後宮的皇後、貴妃為了給他節省銀子,平日裏還紡線織布呢,這皇帝當到他這樣的份上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奴婢在……。”王承恩連忙從一旁走出,俯身迴道。
“去,把曹化淳喊來!”崇禎皇帝開口道。
王承恩連忙應了一聲,轉身快步離去,片刻後他來到離乾清宮不遠的一處,這裏是宮中幾個大太監的住處,曹化淳就住在這,他王承恩也是,兩人還是鄰居呢。
到了地方,王承恩敲門,很快裏麵就傳來了一個小太監的詢問聲,王承恩迴了一句,片刻後門打開,剛歇下的曹化淳披著罩衣出現在王承恩的麵前。
“王兄弟,半夜尋咱家何事?”曹化淳開口詢問。
“皇爺召您。”王承恩低聲道。
曹化淳頓時一驚,連忙說道:“還請稍侯,容我換身衣裳稍加洗漱。”
王承恩點點頭,也不進門直接就在外麵等著,一炷香後穿戴整齊的曹化淳從裏麵出來,對王承恩拱了拱手,隨後跟著王承恩就朝乾清宮偏殿而去。
路上,曹化淳並沒有開口詢問王承恩關於這麽晚喊他去究竟什麽事,隻是用眼神示意了下。王承恩對他微微搖頭,示意自己也是不知道,不過從神色來看應該不是什麽壞事,曹化淳也就放下心來,兩人並肩而行,片刻就到了偏殿。
王承恩先進去稟報,接著裏麵就傳來了召見曹化淳的聲音。曹化淳整理了下衣袍,邁步進了偏殿,見了崇禎皇帝後口稱萬歲,以奴婢身份大禮參拜。
“起來吧。”抬抬手,讓曹化淳起身。
等曹化淳起來後,崇禎皇帝借著燭光打量了一下這個潛邸舊人。短短幾年中,曹化淳看起來又老了不少,他的年齡可比王承恩要大許多,眼下兩鬢全白了,原本筆挺的腰杆也開始有些了下彎。
“前些日子聽聞你身子不適,現可大好?”
“迴皇爺,奴婢讓皇爺牽掛了,服了皇爺賜下的藥,奴婢的身子已經大好了。”曹化淳感激迴道。
“你是朕潛邸舊人,當年為了朕可是受了不少苦,眼下苦盡甘來,朕總不能對不起自己身邊的人,不光是你,王伴伴也是如此,如沒你們當年陪伴,朕如何能繼此大統?”
崇禎皇帝剛說到這,曹化淳和王承恩哪裏還站的住?連忙跪下磕頭,口稱不敢,說自己身為奴婢,為陛下盡心是本分,哪裏有什麽功勞可言。
見他們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崇禎皇帝原本想說的後麵那些話頓時就沒了滋味,這做皇帝之前,崇禎皇帝總覺得皇帝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不僅威風八麵,更是大權在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是難得的好事。
可自從當了皇帝後崇禎皇帝才知道以前所想的和現實根本不是一迴事,當皇帝是這天下最苦的差事,哪來的什麽威風和好事?每天被國務政事搞的焦頭爛額,哪怕他如此勤政,國家卻依舊江河日下,讓他無力之極。
假如早知道是這樣,當初這個皇帝不做也罷。可現在開弓沒有迴頭箭,他已經是皇帝了,這個位置隻能上不能下,再難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啊。
心中的這些苦誰又能知曉呢?麵前這兩個潛邸老人或許是這世界上僅有知道自己難處的人,可這僅剩下未數不多的人,恐怕也陪伴自己時間不多了,王承恩還好些,他畢竟年紀不大,但曹化淳不僅年齡大了,這幾年身子骨也不好,上次重病差一點就沒熬過去,好不容易才康複過來。
看著滿頭白發的曹化淳,崇禎皇帝心中隱隱有些不忍,可如今他也沒什麽值得信任的人可用,眼下南京的情況不太好,張彝憲這個鎮守太監已不適合,他必須派一個新的鎮守太監過去,而且這個人不僅要完全可以信任,還要有一定的威望,更能調和南京兵部和勳臣的本事,並擔負監軍之職,想來想去也隻有曹化淳最為合適了。
曹化淳為人忠厚,做事妥當,而且他和東林黨關係不錯,又和勳貴方麵也有幾分交情,再加上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差,作為司禮監的大太監,雖說這兩年因為身體原因已移交了掌印之職,卻依舊是秉筆之一,去南京擔任鎮守太監完全有這個資格,也能讓崇禎皇帝放心。
安撫了他們兩句,讓兩人起身,崇禎皇帝這才說出了讓曹化淳去南京的想法。
崇禎皇帝告訴曹化淳,他曹化淳之前不是說他身體不好,打算迴鄉麽?曹化淳的老家在天津衛,如今天津衛屬於山東巡撫所在,而且因為遼東戰事原因,天津並不太平。
崇禎皇帝的想法讓讓曹化淳去南京擔任一段時間的鎮守太監,接替張彝憲,擔任監軍調和南京兵部和勳臣,同時配合徐憲成、盧象升等部在江北戰場,對付流寇高迎祥。
這件事極為重要,讓其他人去做崇禎皇帝並不放心,而曹化淳去就沒問題了,以他身份和資格完全可以壓製得住南京兵部和勳臣,而且曹化淳這人向來有大局觀,是最合適的人選。
聽崇禎皇帝這麽說,曹化淳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表示自己願意去南京擔任鎮守太監。
見曹化淳如此,崇禎皇帝很是高興,當即勉勵了幾句,並且承諾等解決了高迎祥這些流寇,天下平定後,就讓曹化淳迴鄉安度晚年,他作為皇帝金口玉言,絕不反悔。
對此,曹化淳連忙說自己作為奴婢為皇帝做事是應當的,哪裏要什麽承諾。這一次去南京一定做好鎮守太監之職,不負崇禎皇帝重托。
聞言,崇禎皇帝撫掌大讚,當即賜下飛魚服給曹化淳。
明朝的賜服分類很多,如是大臣有鬥牛服、麒麟服、飛魚服、蟒袍這些,但對太監卻是忠靜服、貼裏服,最高級別的就是飛魚服了。
一個太監能得到飛魚服的賞賜,這是太監生涯最高的榮耀。當然魏忠賢這樣的不算,要知道當年魏公公權勢滔天的時候所賜的可是蟒袍,這已經超過了太監的意義,誰讓魏公公是九千九百歲呢?
得了如此賞賜,曹化淳更是感激不盡,叩頭謝恩。
“曹伴伴,此次去南京,你可有什麽需和朕說的麽?如有,盡管道來,朕盡力為你安排。”
“迴皇爺,奴婢自己並無他求,不過奴婢此去南京,其他的不擔心,就擔心南京那邊戰事變化,一旦大戰僵持不下,恐需調集更多兵馬,而如是這樣,還需軍餉、軍糧方麵的支持,不知朝廷能否撥些糧餉……。”
這話一出,崇禎皇帝的臉色有些尷尬,他沒想到曹化淳會突然提到軍餉軍糧的問題。
現在大明財政已經到了破產的境地,原本各地的稅收銳減,朝廷已經支持不下去了,這兩年地方又是叛亂四起,到處都在用錢,再加上遼東那邊還是一個支出大頭,崇禎皇帝又不是神仙,根本變不出錢來,作為大明天子的他實在是可憐的很,手裏實在是沒有銀子。
咳嗽了兩聲,崇禎皇帝開口道:“朝廷的情況你也清楚,銀子朕實在是拿不出來,更不用說糧草了。這樣把,朕從內庫中擠一擠,給你先湊一萬兩銀子你帶著去南京,等到了南京你在那邊自己想想辦法,江南富庶,非北地可比,想來以你的本事,在南京籌款弄些錢糧因為可以解決。”
曹化淳心中苦澀,這皮球一下子踢到他的腳下去了,他當然知道江南富庶,以江南的財力別說這些銀子了,甚至養活整個大明都沒問題。當年魏忠賢在的時候不就是靠著在江南搜刮維持大明財政的運作麽?不僅能確保財政無礙,還能滿足遼東的軍費呢。
可魏忠賢是魏忠賢,他曹化淳是曹化淳,兩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他曹化淳可沒魏忠賢的本事,而且崇禎皇帝也不是天啟皇帝,自從這位主子被文官們忽悠後殺了魏忠賢,導致天啟年間的政治結構和財政結構徹底奔潰,到現在這個地步,不都是因為這些原因所致?
但這些話是絕對不能在崇禎皇帝麵前提的,曹化淳太了解崇禎皇帝的性格了,一旦說了崇禎皇帝非但不會感激他,反而會惱羞成怒處置於他。
想了想,曹化淳隻能稱是,表示自己會盡力而為,到了南京後想辦法籌集錢糧解決問題。不過曹化淳也好心提醒了崇禎皇帝一句,那就是眼下各地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朝廷繼續這樣下去沒錢許多事根本就做不來,如果不盡快想辦法解決,肯定越來越糟糕,還請崇禎皇帝注意這點,提前準備,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接著又和曹化淳聊了幾句,交代了他去南京的任務後就讓曹化淳退下,等曹化淳走後,崇禎皇帝的臉色卻不好看,雖然他知道曹化淳的提醒是對的,可關鍵在於他真的沒錢啊,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崇禎皇帝雖是大明天子,可現在是窮得叮當響,就連身上穿著的龍袍都是打了補丁的,舍不得換新的,後宮的皇後、貴妃為了給他節省銀子,平日裏還紡線織布呢,這皇帝當到他這樣的份上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