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五月的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尤其是正午的時辰,陽光熱辣辣的炙烤著,遼東雄城寧遠的城牆被陽光曬得滾熱,不過此時站滿城牆的遼東鎮明軍顧不上這些,他們緊張的向數裏外張望著,這麽多人一時竟然沒有多少嘈雜的聲音。
寧遠北城門門樓上身量不高,麵目黝黑冷肅,全身披掛的大明遼東巡撫袁承煥手拿單筒望遠鏡望向對麵的建奴大隊。
袁承煥臉上的汗水不斷滲出,畢竟在大熱天裏全身披掛也是個遭罪的事,但是他心裏可是冰冷。
幾裏外的建奴大陣旌旗招展,八旗兵甲混雜,兵強馬壯,在望遠鏡中,八旗甲兵的兇猛猙獰清晰可見。
遠處黃色的龍旗飄揚,昭示大金國主皇太極禦駕親征,親臨寧遠。
袁承煥深鎖眉頭,建奴雖說幾日前在錦州城下攻擊失利,不過大小淩河等十數個城堡,數萬軍民陷於敵手,遼鎮損失慘重。
現下建奴大隊撤圍錦州攻擊寧遠,寧遠經過他經年整備,軍兵戰力大增,此外有滿桂、尤世祿等統帥兵丁駐守西城外與寧遠掎角之勢,寧遠城袁承煥自認不會失陷。
$,
不過,朝中的魏忠賢這個早就看自己不順眼的閹人,利用去歲覺華島之失鼓動其黨羽對他多加彈劾,讓他在天啟帝心目中的地位大大動搖,今次十餘屯堡的丟失定會會讓其大加利用。
眼看建奴倒行逆施百萬遼民逃離,土地荒蕪,此乃是大明天賜良機,不過,袁承煥自咐此番必定去職了,可惜,可歎啊,內部不靖,錯失良機啊。
此時身在建奴中陣的皇太極也用望遠鏡細細查看寧遠城,寧遠城宣德五年始建,周六裏餘,高三丈餘,闊一丈餘,全城包磚,護城河闊四丈,深一丈餘。
多年征戰的皇太極經曆過上番的寧遠大戰,當然曉得寧遠城同錦州一樣乃是遼東少有的堅城。
他剛剛統帥八旗攻打錦州,損失了近千的人馬沒有奪下錦州,於是他帶領八旗主力繞開錦州來到寧遠,希望打下寧遠斷絕錦州的後路。
此番征戰,皇太極為大金訂立了三個目標,最次是拿下大小淩河,前屯衛等屯堡,其次是拿下錦州,最好的結果是拿下寧遠,錦州打通遼西走廊,直抵山海關,徹底消除遼西走廊的威脅。
皇太極登基以來,大明在西,東江、朝鮮在東兩翼威脅大金,父汗在位時的舉措不當,惡果在如今顯現出來,遼東連續兩年糧食欠產,財賦銳減,此番征戰也是皇太極咬牙做出的決定。
如放縱明軍將大小淩河,前屯衛的城堡建成,今後大金將在遼西麵臨城城爭奪的苦戰。
皇太極這才不顧征朝剛剛結束就發起寧錦之戰,好在,大小淩河、前屯等十餘堡壘被攻占,俘獲明人明軍兩萬餘,丁口一萬餘,米糧四萬餘石,如今能夠拿下寧錦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錦州堅城讓八旗吃盡了苦頭,隻是甲兵就折損了百多名,旗丁數百,包衣數百。
皇太極已經是對於攻陷錦州不報大的希望了,此番來到寧遠就是抱著一線希望來攻打,同時又從大金征集了數千旗丁和包衣掃蕩寧錦一帶明軍的軍屯田,將冬小麥全部收割,沒有成熟的全部焚毀,讓十餘萬畝軍田顆粒無收,疲累明軍。
放下望遠鏡,皇太極環顧四周一眾貝勒,大臣,
“此番攻伐寧遠,明軍分為兩部,希翼互為犄角,我大軍本部攻擊寧遠,誰人可領軍攻伐西城外明軍。”
“汗王,臣濟爾哈朗願往。”貝子濟爾哈朗跪下施禮。
皇太極看看濟爾哈朗,此番征朝濟爾哈朗在鐵山大敗,折損了數百家丁,兩千的漢軍,即使濟爾哈朗一向同皇太極親近,皇太極也得痛下殺手,將其從貝勒降為貝子,罰奉一年。
此次濟爾哈朗求戰,他當然曉得濟爾哈朗是憋著一口氣,打算將功折罪。作為親近自己的皇族皇太極當然會繼續給予其機會,他始終認為濟爾哈朗是女真人中難得幹練穩健的大才。
看到濟爾哈朗他就想起登萊軍,此番從山東登陸鐵山的登萊軍兇猛的戰力讓他想起在渾河與女真大軍血戰的浙兵、石柱兵。
為了將這股近萬敢戰的敵軍消滅,即使在大片羽箭的攻擊和火炮轟擊下,女真也付出了近萬名的傷亡,讓大金國君臣膽寒,這是近年來大金頭一號勁敵,這個登萊軍的底細他已經讓李永芳等漢將派人打探,皇太極是欲除之而後快。
“阿濟格、濟爾哈朗、嶽托,你三人帶領兩紅旗,正白旗兵丁攻打西城之敵。德格類、薩哈廉、瓦克達、豪格你等統兵攻城。”皇太極命令道。
“嗻。”各貝勒貝子大臣跪地領命。
戰鬥首先在西城展開,阿濟格先命令三千餘名俘獲的明軍軍戶及家眷掘土填壕,包衣負責看押,這些軍戶都是從兩萬餘名軍戶和家眷中淘汰下的老弱婦孺,就是填壕炮灰的命。
在軍寨中的明軍在滿桂,祖大壽的命令下向填壕的軍戶放箭,於是在淒慘嚎哭中同為明人的雙方開始了攻伐。
半個時辰後,護城壕被填平近百米,不過滿是羽箭的地上倒伏了兩千餘人的軍戶婦孺的屍首,明人又一次血染遼東大地。
當然,雙方對於如此的攻伐都已習慣了,沒人關心他們的死活。
兩千餘名建奴甲兵,旗丁以及蒙古牛錄兵丁在弓箭手遠距離拋射的掩護下衝向明軍軍寨,兩紅旗、正白旗、蒙古牛錄的牛錄額真們也是身先士卒,同兵丁們奮勇向前,不如此不行啊,貝子濟爾哈朗都已經到了前陣壓陣了。
明軍弓箭手的拋射也造成了建奴兵丁的一定傷亡,很快建奴甲兵在寨牆上與明軍展開爭奪,刀槍的寒光閃爍,入肉的聲音不斷響起,隨之而來的是聲嘶力竭的慘嚎,再就是紅色的鮮血不斷染紅了寨牆。
盞茶功夫,先後有兩處的寨牆出現險情,數十甲兵攻入寨牆,滿桂和尤世祿各帶親信家丁飛馬馳援,與敵激戰,終於在付出幾十親信家丁陣亡的代價後消滅了這兩股甲兵。
此後,在紅了眼的濟爾哈朗統帥下建奴終於全線攻入軍寨同明軍展開近身肉搏,頓飯時間,建奴付出濟爾哈朗身中五箭,薩哈廉、瓦克達受創,牛錄額真巴希中箭而亡,蒙古牛錄額真博博圖中槍而死的代價終於將明軍趕出大寨。
明軍總兵官滿桂,尤世祿身中數箭帶領餘下的三千明軍退出軍寨後撤,不過,滿桂帶領的這數千兵丁是寧遠的騎兵,雖說後撤,卻是在左近伺機攻擊建奴,讓建奴大隊如芒在背不能全力攻城。
攻城的建奴兵丁在付出數百兵丁的傷亡後暫時退後,離開了明軍羽箭的殺傷範圍。
隻有遍地城下的屍身表明了方才的激戰。
明軍軍兵們發出勝利的歡唿,既是慶賀,也是慶幸。
寧遠北城門門樓上身量不高,麵目黝黑冷肅,全身披掛的大明遼東巡撫袁承煥手拿單筒望遠鏡望向對麵的建奴大隊。
袁承煥臉上的汗水不斷滲出,畢竟在大熱天裏全身披掛也是個遭罪的事,但是他心裏可是冰冷。
幾裏外的建奴大陣旌旗招展,八旗兵甲混雜,兵強馬壯,在望遠鏡中,八旗甲兵的兇猛猙獰清晰可見。
遠處黃色的龍旗飄揚,昭示大金國主皇太極禦駕親征,親臨寧遠。
袁承煥深鎖眉頭,建奴雖說幾日前在錦州城下攻擊失利,不過大小淩河等十數個城堡,數萬軍民陷於敵手,遼鎮損失慘重。
現下建奴大隊撤圍錦州攻擊寧遠,寧遠經過他經年整備,軍兵戰力大增,此外有滿桂、尤世祿等統帥兵丁駐守西城外與寧遠掎角之勢,寧遠城袁承煥自認不會失陷。
$,
不過,朝中的魏忠賢這個早就看自己不順眼的閹人,利用去歲覺華島之失鼓動其黨羽對他多加彈劾,讓他在天啟帝心目中的地位大大動搖,今次十餘屯堡的丟失定會會讓其大加利用。
眼看建奴倒行逆施百萬遼民逃離,土地荒蕪,此乃是大明天賜良機,不過,袁承煥自咐此番必定去職了,可惜,可歎啊,內部不靖,錯失良機啊。
此時身在建奴中陣的皇太極也用望遠鏡細細查看寧遠城,寧遠城宣德五年始建,周六裏餘,高三丈餘,闊一丈餘,全城包磚,護城河闊四丈,深一丈餘。
多年征戰的皇太極經曆過上番的寧遠大戰,當然曉得寧遠城同錦州一樣乃是遼東少有的堅城。
他剛剛統帥八旗攻打錦州,損失了近千的人馬沒有奪下錦州,於是他帶領八旗主力繞開錦州來到寧遠,希望打下寧遠斷絕錦州的後路。
此番征戰,皇太極為大金訂立了三個目標,最次是拿下大小淩河,前屯衛等屯堡,其次是拿下錦州,最好的結果是拿下寧遠,錦州打通遼西走廊,直抵山海關,徹底消除遼西走廊的威脅。
皇太極登基以來,大明在西,東江、朝鮮在東兩翼威脅大金,父汗在位時的舉措不當,惡果在如今顯現出來,遼東連續兩年糧食欠產,財賦銳減,此番征戰也是皇太極咬牙做出的決定。
如放縱明軍將大小淩河,前屯衛的城堡建成,今後大金將在遼西麵臨城城爭奪的苦戰。
皇太極這才不顧征朝剛剛結束就發起寧錦之戰,好在,大小淩河、前屯等十餘堡壘被攻占,俘獲明人明軍兩萬餘,丁口一萬餘,米糧四萬餘石,如今能夠拿下寧錦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錦州堅城讓八旗吃盡了苦頭,隻是甲兵就折損了百多名,旗丁數百,包衣數百。
皇太極已經是對於攻陷錦州不報大的希望了,此番來到寧遠就是抱著一線希望來攻打,同時又從大金征集了數千旗丁和包衣掃蕩寧錦一帶明軍的軍屯田,將冬小麥全部收割,沒有成熟的全部焚毀,讓十餘萬畝軍田顆粒無收,疲累明軍。
放下望遠鏡,皇太極環顧四周一眾貝勒,大臣,
“此番攻伐寧遠,明軍分為兩部,希翼互為犄角,我大軍本部攻擊寧遠,誰人可領軍攻伐西城外明軍。”
“汗王,臣濟爾哈朗願往。”貝子濟爾哈朗跪下施禮。
皇太極看看濟爾哈朗,此番征朝濟爾哈朗在鐵山大敗,折損了數百家丁,兩千的漢軍,即使濟爾哈朗一向同皇太極親近,皇太極也得痛下殺手,將其從貝勒降為貝子,罰奉一年。
此次濟爾哈朗求戰,他當然曉得濟爾哈朗是憋著一口氣,打算將功折罪。作為親近自己的皇族皇太極當然會繼續給予其機會,他始終認為濟爾哈朗是女真人中難得幹練穩健的大才。
看到濟爾哈朗他就想起登萊軍,此番從山東登陸鐵山的登萊軍兇猛的戰力讓他想起在渾河與女真大軍血戰的浙兵、石柱兵。
為了將這股近萬敢戰的敵軍消滅,即使在大片羽箭的攻擊和火炮轟擊下,女真也付出了近萬名的傷亡,讓大金國君臣膽寒,這是近年來大金頭一號勁敵,這個登萊軍的底細他已經讓李永芳等漢將派人打探,皇太極是欲除之而後快。
“阿濟格、濟爾哈朗、嶽托,你三人帶領兩紅旗,正白旗兵丁攻打西城之敵。德格類、薩哈廉、瓦克達、豪格你等統兵攻城。”皇太極命令道。
“嗻。”各貝勒貝子大臣跪地領命。
戰鬥首先在西城展開,阿濟格先命令三千餘名俘獲的明軍軍戶及家眷掘土填壕,包衣負責看押,這些軍戶都是從兩萬餘名軍戶和家眷中淘汰下的老弱婦孺,就是填壕炮灰的命。
在軍寨中的明軍在滿桂,祖大壽的命令下向填壕的軍戶放箭,於是在淒慘嚎哭中同為明人的雙方開始了攻伐。
半個時辰後,護城壕被填平近百米,不過滿是羽箭的地上倒伏了兩千餘人的軍戶婦孺的屍首,明人又一次血染遼東大地。
當然,雙方對於如此的攻伐都已習慣了,沒人關心他們的死活。
兩千餘名建奴甲兵,旗丁以及蒙古牛錄兵丁在弓箭手遠距離拋射的掩護下衝向明軍軍寨,兩紅旗、正白旗、蒙古牛錄的牛錄額真們也是身先士卒,同兵丁們奮勇向前,不如此不行啊,貝子濟爾哈朗都已經到了前陣壓陣了。
明軍弓箭手的拋射也造成了建奴兵丁的一定傷亡,很快建奴甲兵在寨牆上與明軍展開爭奪,刀槍的寒光閃爍,入肉的聲音不斷響起,隨之而來的是聲嘶力竭的慘嚎,再就是紅色的鮮血不斷染紅了寨牆。
盞茶功夫,先後有兩處的寨牆出現險情,數十甲兵攻入寨牆,滿桂和尤世祿各帶親信家丁飛馬馳援,與敵激戰,終於在付出幾十親信家丁陣亡的代價後消滅了這兩股甲兵。
此後,在紅了眼的濟爾哈朗統帥下建奴終於全線攻入軍寨同明軍展開近身肉搏,頓飯時間,建奴付出濟爾哈朗身中五箭,薩哈廉、瓦克達受創,牛錄額真巴希中箭而亡,蒙古牛錄額真博博圖中槍而死的代價終於將明軍趕出大寨。
明軍總兵官滿桂,尤世祿身中數箭帶領餘下的三千明軍退出軍寨後撤,不過,滿桂帶領的這數千兵丁是寧遠的騎兵,雖說後撤,卻是在左近伺機攻擊建奴,讓建奴大隊如芒在背不能全力攻城。
攻城的建奴兵丁在付出數百兵丁的傷亡後暫時退後,離開了明軍羽箭的殺傷範圍。
隻有遍地城下的屍身表明了方才的激戰。
明軍軍兵們發出勝利的歡唿,既是慶賀,也是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