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是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公元前647年春天,熾烈的陽光照耀在晉國大地上,大地猶如著了火一般,風吹過來,一派熱烘烘的氣息。
春天本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但是這一年的春天,晉國卻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幹旱。
這又給穩坐了三年國君的晉公夷吾出了一個大難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誠如呂省所說的那樣,秦國人自己都不好意思繼續向晉國索要河西之地了;看來這事慢慢的就這麽過去了。這讓夷吾有些竊喜,看來說謊話也有很有用的嗎?過上幾年,誰還在乎自己當初說謊呢?
但是就因為一句謊言,自己卻當上了國君,夷吾能不高興嗎?
利用這難得的三年時間,夷吾在晉國徹底清除了自己的政治對手,穩穩當當坐住了國君的位置。
現在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晉國卻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看來國君也不是那樣好當的,這裏不出問題了,那裏的問題卻又出來了。
晉國大殿。
“啟稟國君,開春以來,晉國多地大旱,禾苗幹枯,樹木枯萎,江河斷流,大地龜裂;各地官員紛紛上表絳都乞求救援。還請國君早想辦法,拯救百姓,拯救晉國。”晉公夷吾剛剛坐穩,大夫慶鄭出列稟奏道。
天實在是太熱了,晉公夷吾剛一坐下,就出了一身的汗,莫要說是慶鄭稟奏,就是沒有人稟奏,晉公夷吾也多少知道百姓們的生活狀態。
可是如此嚴重的幹旱,如此熾烈的太陽,他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愛卿所奏之事寡人也知曉,但是麵對如此嚴重的旱災,寡人又能如何?還請諸位愛卿多多想辦法。看看如何度過眼下的危機。”晉公夷吾說道。
春秋時期人們還是非常注重人與上天的關係,如此嚴重的災難降臨在晉國頭上,官員豈能不聯係到這是上天對晉國懲罰。誰叫咱們這位國君,殘酷暴戾,又言而無信,最後上天隻好把罪責推給了晉國百姓。
這時虢射出列道:“國君,晉國遭受如此大難,國君理應乞求上天為晉國普降甘霖,以解決當前的困境。”
“你的意思是讓寡人求雨?”聽完虢射的話,晉公夷吾道。
“正是。”晉國的元老級大臣士蒍、狐突、郭偃等人退居二線之後,虢射已經算是當下朝中威望較高的一位,也算是晉公夷吾的長輩,說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
“寡人求雨未必不可,隻是這天氣實在是太熱了,能不能另選方式進行,要不就再等等,等天氣稍微涼涼再說。”晉公夷吾麵露難色的說道。
“國君,向上天求雨乃是誠心誠意的事情,豈能因為天氣炎熱而改動,若不能誠心敬天,上天是不會恩賜晉國的。”虢射見晉公夷吾麵露難色,上前勸道。
“對---,虢射大人言之有理,當下晉國的危機隻有國君親自求雨才能夠緩解危機,再等下去,恐怕今年晉國就要顆粒無收了。”又有大臣幫著說道。
“隻要國君誠心敬天,上天一定會給晉國普降甘霖的。”
“對對對,眼下的晉國恐怕隻有這個辦法可以用了。”
……
雖然大臣們一再認為國君應該親自求雨方能讓上天普降甘露,但是晉公夷吾就是不為所動。
天實在太熱了,動一下就滿身的汗水,在這樣熱的天氣下求雨,不是要寡人的命嗎?
晉公夷吾狠下心:不管你們怎麽說,寡人就不求雨,看你們這幫大臣能把寡人怎麽樣?
於是,不管大臣們怎麽建議,晉公夷吾就是不表態了。
大臣們建議了好長一陣子,見國君不再表態,也就知道國君是怎麽想的了,於是大家也不再說話了,反正晉國又不是我家的,百姓是死是活,也少不了我們吃的喝的,管它呢!
但是作為第一個提出要國君親自求雨的大臣,虢射的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國君,晉國是你的晉國,百姓是你的百姓,如果國君不愛惜晉國,不愛惜百姓,恐怕會失去百姓對晉國的信奈,時間久了對國君不利啊!”
話都已經說到了這份上,若是其他人早就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了,但是晉公夷吾就是不想出城去為百姓求雨,閉上眼睛似睡非睡。
“哎----”
虢射一聲長歎,退迴自己的位置。
反正晉國是你家的,我的話言之已盡,你愛怎麽辦,我可就不管了。
場麵一度尷尬了。
郗芮望了望國君,又望了望大臣們,見大家都不再說話,於是出列道:“國君,其實這事情沒有大家想的那樣著急,要不我們在等等看,說不定再過幾天就會天降甘霖。到了夏天還不降雨的話,我們還可以向周邊的國家借糧食來渡過眼下的危機。”
借糧渡過危機?
虧你想的出來,自己國家的問題和困難,自己不願意想辦法,竟然要想其他國家求援,你以為天下是你家的嗎,是你想借,人家就給你準備好了嗎?
但是,人家郗芮就把這話給說出來了。
當然了,說出這樣的話來,自然會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
話音剛落,大夫慶鄭出列道:“郗芮大人,不是我說你,借糧這樣的辦法也隻有你能夠想的出來;你都不想想,此時的中原地區,普遍旱災,在這個時候,晉國作為中原最大的國家,我們都想不出辦法來,周邊的衛國、鄭國、陳國、徐國等等小國家,那裏還能想出辦法來。恐怕到時候你想借糧,都沒人能夠給你借的出來。”
慶鄭這話才是問題的核心,要旱大家都旱,此時每個國家都自顧不暇,誰還能給你晉國拿出糧食來呢?
更何況,晉國還是大國,就是周邊的小國把家底都拿出來,也不一定夠晉國一個國家生活。
慶鄭的話引起來其他大臣的響應,於是有大臣出列調侃的對郗芮道:“對啊!就是不知道郗芮大人到時候準備向哪個國家借糧?是梁國、還是邢國?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這位大臣說完,其他人都跟著笑起來。
郗芮望著眾人的,不屑的說道:“中原的國家沒有糧食,但是西垂的國家有啊!”
西垂的國家?
公元前647年春天,熾烈的陽光照耀在晉國大地上,大地猶如著了火一般,風吹過來,一派熱烘烘的氣息。
春天本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但是這一年的春天,晉國卻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幹旱。
這又給穩坐了三年國君的晉公夷吾出了一個大難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誠如呂省所說的那樣,秦國人自己都不好意思繼續向晉國索要河西之地了;看來這事慢慢的就這麽過去了。這讓夷吾有些竊喜,看來說謊話也有很有用的嗎?過上幾年,誰還在乎自己當初說謊呢?
但是就因為一句謊言,自己卻當上了國君,夷吾能不高興嗎?
利用這難得的三年時間,夷吾在晉國徹底清除了自己的政治對手,穩穩當當坐住了國君的位置。
現在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晉國卻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看來國君也不是那樣好當的,這裏不出問題了,那裏的問題卻又出來了。
晉國大殿。
“啟稟國君,開春以來,晉國多地大旱,禾苗幹枯,樹木枯萎,江河斷流,大地龜裂;各地官員紛紛上表絳都乞求救援。還請國君早想辦法,拯救百姓,拯救晉國。”晉公夷吾剛剛坐穩,大夫慶鄭出列稟奏道。
天實在是太熱了,晉公夷吾剛一坐下,就出了一身的汗,莫要說是慶鄭稟奏,就是沒有人稟奏,晉公夷吾也多少知道百姓們的生活狀態。
可是如此嚴重的幹旱,如此熾烈的太陽,他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愛卿所奏之事寡人也知曉,但是麵對如此嚴重的旱災,寡人又能如何?還請諸位愛卿多多想辦法。看看如何度過眼下的危機。”晉公夷吾說道。
春秋時期人們還是非常注重人與上天的關係,如此嚴重的災難降臨在晉國頭上,官員豈能不聯係到這是上天對晉國懲罰。誰叫咱們這位國君,殘酷暴戾,又言而無信,最後上天隻好把罪責推給了晉國百姓。
這時虢射出列道:“國君,晉國遭受如此大難,國君理應乞求上天為晉國普降甘霖,以解決當前的困境。”
“你的意思是讓寡人求雨?”聽完虢射的話,晉公夷吾道。
“正是。”晉國的元老級大臣士蒍、狐突、郭偃等人退居二線之後,虢射已經算是當下朝中威望較高的一位,也算是晉公夷吾的長輩,說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
“寡人求雨未必不可,隻是這天氣實在是太熱了,能不能另選方式進行,要不就再等等,等天氣稍微涼涼再說。”晉公夷吾麵露難色的說道。
“國君,向上天求雨乃是誠心誠意的事情,豈能因為天氣炎熱而改動,若不能誠心敬天,上天是不會恩賜晉國的。”虢射見晉公夷吾麵露難色,上前勸道。
“對---,虢射大人言之有理,當下晉國的危機隻有國君親自求雨才能夠緩解危機,再等下去,恐怕今年晉國就要顆粒無收了。”又有大臣幫著說道。
“隻要國君誠心敬天,上天一定會給晉國普降甘霖的。”
“對對對,眼下的晉國恐怕隻有這個辦法可以用了。”
……
雖然大臣們一再認為國君應該親自求雨方能讓上天普降甘露,但是晉公夷吾就是不為所動。
天實在太熱了,動一下就滿身的汗水,在這樣熱的天氣下求雨,不是要寡人的命嗎?
晉公夷吾狠下心:不管你們怎麽說,寡人就不求雨,看你們這幫大臣能把寡人怎麽樣?
於是,不管大臣們怎麽建議,晉公夷吾就是不表態了。
大臣們建議了好長一陣子,見國君不再表態,也就知道國君是怎麽想的了,於是大家也不再說話了,反正晉國又不是我家的,百姓是死是活,也少不了我們吃的喝的,管它呢!
但是作為第一個提出要國君親自求雨的大臣,虢射的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國君,晉國是你的晉國,百姓是你的百姓,如果國君不愛惜晉國,不愛惜百姓,恐怕會失去百姓對晉國的信奈,時間久了對國君不利啊!”
話都已經說到了這份上,若是其他人早就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了,但是晉公夷吾就是不想出城去為百姓求雨,閉上眼睛似睡非睡。
“哎----”
虢射一聲長歎,退迴自己的位置。
反正晉國是你家的,我的話言之已盡,你愛怎麽辦,我可就不管了。
場麵一度尷尬了。
郗芮望了望國君,又望了望大臣們,見大家都不再說話,於是出列道:“國君,其實這事情沒有大家想的那樣著急,要不我們在等等看,說不定再過幾天就會天降甘霖。到了夏天還不降雨的話,我們還可以向周邊的國家借糧食來渡過眼下的危機。”
借糧渡過危機?
虧你想的出來,自己國家的問題和困難,自己不願意想辦法,竟然要想其他國家求援,你以為天下是你家的嗎,是你想借,人家就給你準備好了嗎?
但是,人家郗芮就把這話給說出來了。
當然了,說出這樣的話來,自然會遭到大臣們的一致反對。
話音剛落,大夫慶鄭出列道:“郗芮大人,不是我說你,借糧這樣的辦法也隻有你能夠想的出來;你都不想想,此時的中原地區,普遍旱災,在這個時候,晉國作為中原最大的國家,我們都想不出辦法來,周邊的衛國、鄭國、陳國、徐國等等小國家,那裏還能想出辦法來。恐怕到時候你想借糧,都沒人能夠給你借的出來。”
慶鄭這話才是問題的核心,要旱大家都旱,此時每個國家都自顧不暇,誰還能給你晉國拿出糧食來呢?
更何況,晉國還是大國,就是周邊的小國把家底都拿出來,也不一定夠晉國一個國家生活。
慶鄭的話引起來其他大臣的響應,於是有大臣出列調侃的對郗芮道:“對啊!就是不知道郗芮大人到時候準備向哪個國家借糧?是梁國、還是邢國?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這位大臣說完,其他人都跟著笑起來。
郗芮望著眾人的,不屑的說道:“中原的國家沒有糧食,但是西垂的國家有啊!”
西垂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