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慮的不是這些紅日軍黃日軍,可慮的是在我朝燒殺搶掠的羌鬼,還有各地手中拿著實實在在兵權的武官。”徐佩東平靜反駁,“元帥收集糧糙收集了這麽多年,武官拿私銀養親軍也養了這麽多年——好了,到了現在,這些軍隊到底是朝廷的還是他們的?”
老國公聽完了徐佩東的話,隻說一句:“你別忘了,輝王還在封地。”
徐佩東神色一動。
“輝王是先帝最初屬意繼承大統的人。”老國公點到即止,“現在說什麽都為時尚早,你若實在擔心,不如親自到西北看看邵風節怎麽做,如何?”
徐佩東心頭大動,現在局勢十分糜爛,各地起義之人不絕,而這些大大小小的亂黨中,十之七八在剛打下一兩個城池之後就如同玩跟風似的這個稱王那個叫帝——可悲的是朝廷上並無心力去解決這些問題,隻因在那九重宮之中,曾經的安王現在的明德帝已經受不了壓力避居後宮了,日間裏連閣老都見不到皇帝,唯一能夠進出的外臣,也就隻有林世宣一人罷了。
因此老國公最後提到的“輝王”對於徐佩東來說,正是亟待必須之人,可謂落水之時僅有的那根浮木,不由得徐佩東不立時上鉤。
現下已經沒有多少時間慢騰騰的思索了,徐佩東很快理清楚了去留之間的利益差別——究竟他還是信任邵勁,不信邵勁是冥頑不靈大逆不道之輩的——當即點頭說:“我明白了,父親。我這就吩咐何氏收拾東西,我官衙一趟,交割一些事物,等迴來之後就直接出城。”
老國公直接點了一下頭。
兩人分頭行動,何氏也接到了徐佩東的消息,雖不知具體究竟,但還是立刻著手整理行裝,也不要那大件難帶之物,就是金銀地契和衣物趕緊著收好,又連忙敲定要跟著一起走的下仆,緊趕慢趕,才終於敢在了黃昏之前將一應東西收拾妥當。
隻是一切都準備好了,可本該下午就迴來的徐佩東卻不見身影,何氏將消息告訴給老國公,老國公兩三句話打發了何氏派來的人,一轉臉卻眉頭深鎖,通知自己的心腹再去宮中探消息。
這一探便探到了夜入三更,老國公才真正知道本該子啊官衙就將事情處理完畢,卻在半途被太監叫入宮中的徐佩東的消息——他被明德帝留了下來,說是明德帝最近愛聽書,知道徐佩東是心學大家,特意徐佩東入宮講讀。
至於何時能夠離開宮禁,這就再探不出來了。
同一時刻,外宮之中。
徐佩東盤腿坐在矮桌旁邊,麵色沉冷,直視坐於自己對麵的另一個人。
那是一個年輕而俊秀的男子,他用手挽著衣袖,執白子落於棋盤上的一處,隨即抬頭,沖徐佩東笑道:“該世叔了。”
火光照亮他的容顏,其眉長而寬,鼻高而挺,嘴唇含笑卻眸色冷銳,正是林世宣!
第一六零章 大風起兮
林世宣和徐佩東的棋局並未持續太久,棋不過中盤,林世宣的白子就將心不在焉的徐佩東的大龍將死,徐佩東低頭一看棋麵,幹脆利落地投子認輸。
林世宣十分謙恭地說:“世叔承讓了。”並著手分黑白二色收起棋子。
如果說林世宣出現之前,徐佩東還不知道究竟是誰把自己留下來的話,那他在宮中白等半日卻等到了隻林世宣這一情況,便直接證明了那些暗中的事情。
此刻換了任何一個人,徐佩東都不會有此刻的恚怒——要知道湛國公府與林家是有交情的,他還曾想將自己女兒嫁給林世宣,林世宣對他也一向恭謙——此刻便冷聲直言:“不知陛下什麽時候宣我覲見?”
林世宣欠了欠身:“侄兒位卑人輕,尚且不知陛下打算。”
“那我何時能夠離宮?”徐佩東問。
林世宣又說:“陛下親口說了留下世叔,世叔還是等在這外宮之內為好。若有所缺,盡可告訴服侍之宮女。”
徐佩東便冷笑道:“世人皆知你林世宣無官無職,卻出入宮禁無礙,雖未入內閣,已有偽相之稱,雪片般的奏章尚不能將你約束一二!你現在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究竟是佞幸還是佞臣?”
佞幸一詞便是直指林世宣以色事君。
這樣直言辱罵了,也虧得林世宣神色不變,隻緩緩道:“我之清白天地可鑑,世叔誤會我大矣!”他似不想在這裏和徐佩東辯駁浪費時間,說完這句話後就直接站起身,雖行禮告退依舊恭敬,但離開的步伐卻不會因為他謙遜的姿態而緩上一步。
在林世宣將要走出門的那一刻,徐佩東收了怒氣,轉而平靜地問:“我今日匆匆入宮也未帶換洗衣物,明日可否出宮拿幾件衣物再入內?”
林世宣腳步停下,他迴頭直視徐佩東,臉上神色一如既往,鋒利隻在話語中透出:“幾件身外之物,何勞世叔惦念?世叔既已吩咐下了,明日一早,必有人將東西妥當帶來供世叔察看。”
說罷,林世宣不再停留,大步走出房間。
房屋之內,徐佩東一直挺拔的背脊驟然垮下,但不過一刻,他又趿鞋下榻,在屋子裏焦躁地轉悠:林世宣這是一點情麵也不留了,現在他一時半會間,隻怕是離不開宮廷……也不知怎麽才能傳出消息去,叫妻兒先走!
一間小小的屋子是一個小囚籠,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宮,也許不過是一座更大一點的囚籠。
從徐佩東這裏離開了的林世宣逕自往內宮走去,一路上也碰見了幾個低位嬪妃或受了寵幸的宮女,她們無一例外都在見到林世宣的第一時間舉扇遮臉——成年並非太監,卻能在後宮通行無忌的男人,朝廷數百年間,也就唯獨林世宣一人了!
可見佞幸一說,乃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不過林世宣所作所為堪稱佞臣,離佞幸二字,還是有些遠的……這一方麵倒是眾口鑠金,積銷毀骨了。
一路來到了明德帝所在的嬪妃宮外,林世宣第一眼就見著了跟在明德帝身旁的大太監。
因為明德帝在裏頭,所以這大璫就直接幹起了守門的勾當,林世宣走上前示意一旁的小太監向明德帝通報,自己則與大太監低聲交談。
這位明德帝的貼身伴當姓房,自來太監婢女在深宮之中能夠混出頭,混成主位身旁得用的,是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林世宣此時就與這位房太監說起了徐佩東的事情。
徐佩東的事情也是這位太監一手操辦的,此刻林世宣迴來給了他個結尾,他就問:“留下徐佩東真的對邵勁有用?須知徐佩東隻是邵勁的嶽父罷了!在西北那邊,天高皇帝遠,別說嶽父了,就算是親爹要沒命了,許多人也是不肯迴來的。”
林世宣輕輕搖頭:“徐佩東對邵勁還有師徒之誼。陛下登基前夜,我在角落看見了邵勁來去之態。他對其妻的態度隻怕真和尋常夫妻不太相同。前兩年陛下放邵勁去西北,我本想阻止,究竟沒有開口,可嘆一念之差啊……”
房太監嘆道:“世道不好了,說什麽也沒用,西北總要有人去的,就算他邵勁不去,原來的那個傢夥難道就是好相與之輩了?”
這個“原來的傢夥”指的正是被邵勁處理掉了的西北王。
說話間時間流淌,進去了的小太監半晌還沒有出來,倒是那屋裏的鶯聲燕語,哪怕是厚厚的門板也不能徹底地隔絕。
兩人充耳不聞,隻顧著自己說話。
林世宣抬頭看著天上的繁星,思忖著說:“我與公公推心置腹,我此番一力留下徐大人,是因為徐大人幹涉著西北數十萬兵力;但我對西北的顧忌,一半是邵勁,一半卻是邵勁的妻子!”
這話好無由來!房太監愕道:“邵勁的妻子?”
“不錯。”林世宣肯定說,“我雖沒有切實的證據證明那些事情都有她插手,但光隻從陛下登基前夜來看,此女防得堪稱滴水不漏,這就足以叫人不敢小覷。而若真如我所想,她隻怕……”
正是我經略西北之大敵!這最後的半句話,林世宣沒有將其宣之於口。他將其咬在舌尖,放到牙齒間來迴滾動、認真品味。
不用今年天下大亂,還一年之前,林世宣在朝堂中站穩腳步,取得了明德帝的信任於寵幸之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實現自己的想法——而想要實現胸中抱負,首要的一件,當然是知己知彼,這樣方能百戰不殆。
邵勁此人,林世宣也是下了功夫去了解的。
但越是了解邵勁,他的目光就越被邵勁身後的徐善然所吸引。
實在太熟悉了。
他情不自禁地想。
太熟悉太熟悉……熟悉得就像是在鏡中看見了自己!這個世界上怎麽會有一個女子的想法與手腕和他的想法與手腕這樣接近?而他曾經甚至有娶她的機會!
可林世宣從來不是一個沉湎於過去的人,徐善然讓他驚奇,失去徐善然做妻子讓他惋惜,但時移世易,驚奇和惋惜都如風過水無痕,他看著手中厚厚的一疊有關徐善然的密報,心中最後的所思所想,僅是如何將其扼殺。
一個太過相似的人,若能收為臂助,就是己之利器;若無法收入囊中,那便必然是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合該一腳踢開、將之碾碎。
念頭至此,之前進去通報的小太監總算帶出明德帝要見林世宣的消息。
林世宣按下腦中各種念頭,一振衣袖,舉步邁入宮殿之中,月色將他的拖得長長的,但那道長長的影子最終也與宮殿中深深的陰影融為一體,再難分出深淺。
此時天已接近白晝,湛國公府裏,何氏因為徐佩東的事情一宿沒有睡好,第二天白天,還不等她遣人再去老國公那裏問消息,老國公身旁的人就來到何氏身旁,要何氏先行啟程離京。
何氏怔了一下,問:“老爺呢?”
那是老國公身旁的大總管,當年還曾接了徐善然去老國公身旁,此刻他言笑晏晏,一點也沒有異樣:“四老爺被陛下暫留在宮中一兩日,時間不會太長,太太們行李多走得慢,所以先行一步,到時四老爺輕車從簡,騎著馬趕上三五天也就趕上隊伍了。”他又說,“因為四老爺要留在宮中,沒有換洗的衣服,所以還得勞煩四太太在離開前理出一些四老爺的衣服,也好給那宮中來的公公帶迴宮去。”
這話對於任何不知道宮內情勢的人來說都沒有破綻。
但也不知是否是念佛念久了,一向不精明的何氏竟在這時候靈光一閃,說:“既然隻是三五日功夫,那也不差這點時間,我等著老爺就是了。正好昨日趕得緊,一些東西沒來得及收,還須再理會一下。”
“這,”大總管聲音就頓了一下。不過他來之前也是想過各種可能的,何氏要留下等徐佩東也非什麽絕不會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有應對的話語,“平日裏自然使得,但現在路上不安全,之前國公府已經聯繫了一隊軍伍護送太太走,太太也知道軍伍什麽時候出發,什麽時候到達,都是有時間要求的。”
</br>
老國公聽完了徐佩東的話,隻說一句:“你別忘了,輝王還在封地。”
徐佩東神色一動。
“輝王是先帝最初屬意繼承大統的人。”老國公點到即止,“現在說什麽都為時尚早,你若實在擔心,不如親自到西北看看邵風節怎麽做,如何?”
徐佩東心頭大動,現在局勢十分糜爛,各地起義之人不絕,而這些大大小小的亂黨中,十之七八在剛打下一兩個城池之後就如同玩跟風似的這個稱王那個叫帝——可悲的是朝廷上並無心力去解決這些問題,隻因在那九重宮之中,曾經的安王現在的明德帝已經受不了壓力避居後宮了,日間裏連閣老都見不到皇帝,唯一能夠進出的外臣,也就隻有林世宣一人罷了。
因此老國公最後提到的“輝王”對於徐佩東來說,正是亟待必須之人,可謂落水之時僅有的那根浮木,不由得徐佩東不立時上鉤。
現下已經沒有多少時間慢騰騰的思索了,徐佩東很快理清楚了去留之間的利益差別——究竟他還是信任邵勁,不信邵勁是冥頑不靈大逆不道之輩的——當即點頭說:“我明白了,父親。我這就吩咐何氏收拾東西,我官衙一趟,交割一些事物,等迴來之後就直接出城。”
老國公直接點了一下頭。
兩人分頭行動,何氏也接到了徐佩東的消息,雖不知具體究竟,但還是立刻著手整理行裝,也不要那大件難帶之物,就是金銀地契和衣物趕緊著收好,又連忙敲定要跟著一起走的下仆,緊趕慢趕,才終於敢在了黃昏之前將一應東西收拾妥當。
隻是一切都準備好了,可本該下午就迴來的徐佩東卻不見身影,何氏將消息告訴給老國公,老國公兩三句話打發了何氏派來的人,一轉臉卻眉頭深鎖,通知自己的心腹再去宮中探消息。
這一探便探到了夜入三更,老國公才真正知道本該子啊官衙就將事情處理完畢,卻在半途被太監叫入宮中的徐佩東的消息——他被明德帝留了下來,說是明德帝最近愛聽書,知道徐佩東是心學大家,特意徐佩東入宮講讀。
至於何時能夠離開宮禁,這就再探不出來了。
同一時刻,外宮之中。
徐佩東盤腿坐在矮桌旁邊,麵色沉冷,直視坐於自己對麵的另一個人。
那是一個年輕而俊秀的男子,他用手挽著衣袖,執白子落於棋盤上的一處,隨即抬頭,沖徐佩東笑道:“該世叔了。”
火光照亮他的容顏,其眉長而寬,鼻高而挺,嘴唇含笑卻眸色冷銳,正是林世宣!
第一六零章 大風起兮
林世宣和徐佩東的棋局並未持續太久,棋不過中盤,林世宣的白子就將心不在焉的徐佩東的大龍將死,徐佩東低頭一看棋麵,幹脆利落地投子認輸。
林世宣十分謙恭地說:“世叔承讓了。”並著手分黑白二色收起棋子。
如果說林世宣出現之前,徐佩東還不知道究竟是誰把自己留下來的話,那他在宮中白等半日卻等到了隻林世宣這一情況,便直接證明了那些暗中的事情。
此刻換了任何一個人,徐佩東都不會有此刻的恚怒——要知道湛國公府與林家是有交情的,他還曾想將自己女兒嫁給林世宣,林世宣對他也一向恭謙——此刻便冷聲直言:“不知陛下什麽時候宣我覲見?”
林世宣欠了欠身:“侄兒位卑人輕,尚且不知陛下打算。”
“那我何時能夠離宮?”徐佩東問。
林世宣又說:“陛下親口說了留下世叔,世叔還是等在這外宮之內為好。若有所缺,盡可告訴服侍之宮女。”
徐佩東便冷笑道:“世人皆知你林世宣無官無職,卻出入宮禁無礙,雖未入內閣,已有偽相之稱,雪片般的奏章尚不能將你約束一二!你現在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究竟是佞幸還是佞臣?”
佞幸一詞便是直指林世宣以色事君。
這樣直言辱罵了,也虧得林世宣神色不變,隻緩緩道:“我之清白天地可鑑,世叔誤會我大矣!”他似不想在這裏和徐佩東辯駁浪費時間,說完這句話後就直接站起身,雖行禮告退依舊恭敬,但離開的步伐卻不會因為他謙遜的姿態而緩上一步。
在林世宣將要走出門的那一刻,徐佩東收了怒氣,轉而平靜地問:“我今日匆匆入宮也未帶換洗衣物,明日可否出宮拿幾件衣物再入內?”
林世宣腳步停下,他迴頭直視徐佩東,臉上神色一如既往,鋒利隻在話語中透出:“幾件身外之物,何勞世叔惦念?世叔既已吩咐下了,明日一早,必有人將東西妥當帶來供世叔察看。”
說罷,林世宣不再停留,大步走出房間。
房屋之內,徐佩東一直挺拔的背脊驟然垮下,但不過一刻,他又趿鞋下榻,在屋子裏焦躁地轉悠:林世宣這是一點情麵也不留了,現在他一時半會間,隻怕是離不開宮廷……也不知怎麽才能傳出消息去,叫妻兒先走!
一間小小的屋子是一個小囚籠,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宮,也許不過是一座更大一點的囚籠。
從徐佩東這裏離開了的林世宣逕自往內宮走去,一路上也碰見了幾個低位嬪妃或受了寵幸的宮女,她們無一例外都在見到林世宣的第一時間舉扇遮臉——成年並非太監,卻能在後宮通行無忌的男人,朝廷數百年間,也就唯獨林世宣一人了!
可見佞幸一說,乃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不過林世宣所作所為堪稱佞臣,離佞幸二字,還是有些遠的……這一方麵倒是眾口鑠金,積銷毀骨了。
一路來到了明德帝所在的嬪妃宮外,林世宣第一眼就見著了跟在明德帝身旁的大太監。
因為明德帝在裏頭,所以這大璫就直接幹起了守門的勾當,林世宣走上前示意一旁的小太監向明德帝通報,自己則與大太監低聲交談。
這位明德帝的貼身伴當姓房,自來太監婢女在深宮之中能夠混出頭,混成主位身旁得用的,是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林世宣此時就與這位房太監說起了徐佩東的事情。
徐佩東的事情也是這位太監一手操辦的,此刻林世宣迴來給了他個結尾,他就問:“留下徐佩東真的對邵勁有用?須知徐佩東隻是邵勁的嶽父罷了!在西北那邊,天高皇帝遠,別說嶽父了,就算是親爹要沒命了,許多人也是不肯迴來的。”
林世宣輕輕搖頭:“徐佩東對邵勁還有師徒之誼。陛下登基前夜,我在角落看見了邵勁來去之態。他對其妻的態度隻怕真和尋常夫妻不太相同。前兩年陛下放邵勁去西北,我本想阻止,究竟沒有開口,可嘆一念之差啊……”
房太監嘆道:“世道不好了,說什麽也沒用,西北總要有人去的,就算他邵勁不去,原來的那個傢夥難道就是好相與之輩了?”
這個“原來的傢夥”指的正是被邵勁處理掉了的西北王。
說話間時間流淌,進去了的小太監半晌還沒有出來,倒是那屋裏的鶯聲燕語,哪怕是厚厚的門板也不能徹底地隔絕。
兩人充耳不聞,隻顧著自己說話。
林世宣抬頭看著天上的繁星,思忖著說:“我與公公推心置腹,我此番一力留下徐大人,是因為徐大人幹涉著西北數十萬兵力;但我對西北的顧忌,一半是邵勁,一半卻是邵勁的妻子!”
這話好無由來!房太監愕道:“邵勁的妻子?”
“不錯。”林世宣肯定說,“我雖沒有切實的證據證明那些事情都有她插手,但光隻從陛下登基前夜來看,此女防得堪稱滴水不漏,這就足以叫人不敢小覷。而若真如我所想,她隻怕……”
正是我經略西北之大敵!這最後的半句話,林世宣沒有將其宣之於口。他將其咬在舌尖,放到牙齒間來迴滾動、認真品味。
不用今年天下大亂,還一年之前,林世宣在朝堂中站穩腳步,取得了明德帝的信任於寵幸之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實現自己的想法——而想要實現胸中抱負,首要的一件,當然是知己知彼,這樣方能百戰不殆。
邵勁此人,林世宣也是下了功夫去了解的。
但越是了解邵勁,他的目光就越被邵勁身後的徐善然所吸引。
實在太熟悉了。
他情不自禁地想。
太熟悉太熟悉……熟悉得就像是在鏡中看見了自己!這個世界上怎麽會有一個女子的想法與手腕和他的想法與手腕這樣接近?而他曾經甚至有娶她的機會!
可林世宣從來不是一個沉湎於過去的人,徐善然讓他驚奇,失去徐善然做妻子讓他惋惜,但時移世易,驚奇和惋惜都如風過水無痕,他看著手中厚厚的一疊有關徐善然的密報,心中最後的所思所想,僅是如何將其扼殺。
一個太過相似的人,若能收為臂助,就是己之利器;若無法收入囊中,那便必然是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合該一腳踢開、將之碾碎。
念頭至此,之前進去通報的小太監總算帶出明德帝要見林世宣的消息。
林世宣按下腦中各種念頭,一振衣袖,舉步邁入宮殿之中,月色將他的拖得長長的,但那道長長的影子最終也與宮殿中深深的陰影融為一體,再難分出深淺。
此時天已接近白晝,湛國公府裏,何氏因為徐佩東的事情一宿沒有睡好,第二天白天,還不等她遣人再去老國公那裏問消息,老國公身旁的人就來到何氏身旁,要何氏先行啟程離京。
何氏怔了一下,問:“老爺呢?”
那是老國公身旁的大總管,當年還曾接了徐善然去老國公身旁,此刻他言笑晏晏,一點也沒有異樣:“四老爺被陛下暫留在宮中一兩日,時間不會太長,太太們行李多走得慢,所以先行一步,到時四老爺輕車從簡,騎著馬趕上三五天也就趕上隊伍了。”他又說,“因為四老爺要留在宮中,沒有換洗的衣服,所以還得勞煩四太太在離開前理出一些四老爺的衣服,也好給那宮中來的公公帶迴宮去。”
這話對於任何不知道宮內情勢的人來說都沒有破綻。
但也不知是否是念佛念久了,一向不精明的何氏竟在這時候靈光一閃,說:“既然隻是三五日功夫,那也不差這點時間,我等著老爺就是了。正好昨日趕得緊,一些東西沒來得及收,還須再理會一下。”
“這,”大總管聲音就頓了一下。不過他來之前也是想過各種可能的,何氏要留下等徐佩東也非什麽絕不會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有應對的話語,“平日裏自然使得,但現在路上不安全,之前國公府已經聯繫了一隊軍伍護送太太走,太太也知道軍伍什麽時候出發,什麽時候到達,都是有時間要求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