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
看著妹妹銀雀兒拎著一把柴刀,金雀兒隨口問了一句:“拿刀做甚?”
“把那幾叢的竹子砍了,弄幾根竹竿兒挑帳子用。”
天氣越來越暖,小蟲子也多了起來,又到了掛起紗簾的時候。銀雀兒看到前院的竹子長的筆直,專門到後院的廚房裏拿了把砍柴刀,準備砍幾根竹竿兒來用。
砍竹竿?前院的那叢竹子是有名的“墨竹”,相當名貴,正是應了“前竹後蘭”的講究,本身就是庭院布局的一部分,那玩意兒是用來觀賞的,銀雀兒卻要砍下來當竹竿來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銀雀兒可不懂那麽多講究,她隻知道小蟲子煩人,若是不盡快弄幾根竹竿把紗簾掛起來,睡覺都不得安穩呢。
管它什麽墨竹不墨竹的,不就是幾根竹子麽!
那幾叢墨竹雖然不怎麽粗壯,切韌性十足,用的力氣小了根本就不濟事,若是用的力氣大了反而會把砍刀彈迴來,很是費了一番力氣才砍下來五七根,已累的銀雀兒一腦門子細汗。
“瞧你這費勁的樣子,把刀給我。”
銀雀兒這才注意到韓福財來了。
韓福財是後廚韓師傅的兒子,早已熟識多年。以前在大旗莊的時候,這個生的五短身材敦敦實實的小夥子經常到後廚來蹭飯吃呢。
把柴刀交給韓福財,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叢名貴的墨竹全部放倒,韓福財還很仔細的把枝葉削了下來,把細細的竹竿捆紮在一起……
直到這個時候,銀雀兒才猛然記起一件事情:“咦,你怎麽沒有跟隨老爺一起出征?”
是啊。
韓福財怎麽沒有跟隨李吳山一起去打仗呢?
這次出征淮揚,真是下了血本,整個大旗軍傾巢而動,幾個州縣的丁壯幾乎抽調一空,韓福財怎麽沒走呢?
韓福財不僅僅隻是後廚韓師傅的兒子,同時還是大旗軍的隊官,穴攻鳳陽的時候親自點燃了導火索,把鳳陽城牆炸塌下來,為何還留在這裏?
“明天才走,”韓福財說道:“我隨辛字營護送一批輜重,走的遲些。今天特意過來,和我爹商量點事情……”
“是說娶媳婦兒的事吧?”銀雀兒笑嘻嘻的說道:“剛才我去後廚拿柴刀的時候,韓師傅還和我說起這事兒。前幾年你還到夥房裏蹭飯吃呢,轉過眼去就要娶媳婦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呢……”
韓福財是大旗莊的“土著”,他爹又給李吳山做了這麽多的廚子,也可以算是李吳山手下的半個“家丁”了。因為家中窮苦,韓福財經常到後廚蹭飯吃,反正李吳山李老爺有的是錢財和糧米,不在乎多一張嘴,也就由著他了。有時候被銀雀兒撞見了,還會塞給他些吃剩下的零嘴兒。
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韓福財對銀雀兒知恩的很,明明比銀雀兒大了足足三歲,還是將她視為大姐那個級別的人物。
當初在後廚蹭飯吃的小夥子已經要娶媳婦了!
“我聽你爹說,那姑娘是鳳凰集的,怎麽樣?生的好看不好看?”
“我也不曉得呢,根本就沒有見過那姑娘的麵……”
沒見過麵就要成親,這種事情一點都不稀奇。
婚姻之事,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於青年男女本人的意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韓福財的婚事,隻要他老爹韓大廚同意了,他一點發言權都沒有。
說起自己的婚事,韓福財就變得扭捏起來,好像個大姑娘似的欲言又止:“那姑娘若是生的好看一些也就罷了,若是生了個夜叉鬼一般的醜相,我可就倒大黴了……”
“不會吧?”銀雀兒說道:“若是那姑娘生的太醜,韓師傅肯定不會允了這門親事,他怎麽會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其醜無比的媳婦呢?”
“這可說不準!”在這個事情上,韓福財對自己的老爹實在沒有信心:“我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醜妻良田家中寶,我爹總是說好看的媳婦不安穩,醜陋女子才好過日子。我最害怕他專門給我挑個樣貌醜陋的姑娘做媳婦兒……”
“韓隊官大可放心。”金雀兒麵帶微笑的說道:“你那個沒有見過麵的媳婦肯定是個樣貌才情俱佳的姑娘。”
“何以見得?”
“男女婚事,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提親的媒人一手托兩家,自然不會找個形容醜陋的女子與你為妻。”金雀兒笑道:“現如今你已是隊官了,身上還是有戰功的,再過幾年升個營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營官呢,相當於正六品的武將了,媒婆子一定會尋個大家閨秀與你為妻……”
直到這個時候,韓福財才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身份:大旗軍的隊官。
雖然隊官沒有正式的品級,但是按照大明朝的體質,差不多也就相當於七品武官了。雖說文貴武賤,七品的武官確實和七品的知縣大老爺相差甚遠,但韓福財的出身好哇。
他爹是給李吳山做飯的廚師,他本人又是大旗莊的娃娃,這就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甚至可以算是一個突出的資本。
現在的大旗軍雖然規模龐大,但真正掌權的還是民團時代的那一批人,尤其是出身大旗莊的將領,升遷會更容易一些。
這一點,在稱唿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後來加入到大旗軍當中的,以及其他隊伍投靠過來的,都用“李帥”這個很正式的稱唿。隻有最早參加民團並且出身沿河十三莊的大小頭目,才沿用“李老爺”這個很不正規的稱謂。
“李帥”和“李老爺”之間,不僅僅隻是一個稱唿上的不同,同時還蘊含著某種遠近親疏的關係。
比如說韓福財這種自幼就和李吳山非常熟悉的大旗莊土著,雖然現在已經成了軍官,卻依舊可以直入李吳山的後宅,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大旗軍裏邊的“民團派”,也就是稱李吳山為“李老爺”的這一批人,就是李吳山的心腹嫡係,同時也是最容易立功升遷的。
任何一個團隊當中,都存著派係的區別,大旗軍也不例外。
金雀兒素來精明,她說的很有道理,韓福財也就放心了,嘿嘿笑著說道:“若真如金雀管事說的那樣就好了。其實吧……我家也不是什麽名門大戶,隻不過是沾了咱們老爺的光,才混了個出身而已。大家閨秀不敢想,隻要不是很醜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和銀雀兒說話的時候,韓福財放的很開,想什麽就直接說什麽,這當然是因為銀雀兒淳樸善良,給人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但是麵對金雀兒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種感受。
金雀兒這個人聰明的很,為人也很和善,但卻很難讓韓福財產生親近感。明明是嫡親的姐妹,給人的感覺卻不相同,和她說話的時候總是會很小心,而且顯得頗為客套。至於為什麽會是這個樣子,連韓福財本人也說不清楚。
“韓隊官,你是負責押送後續輜重的吧?”
麵對金雀兒,韓福財顯得有些不自在,再也沒有了麵對銀雀兒之時的輕鬆,老老實實的說道:“是。”
“走的哪條路線?”
“沿著清流河到滁州地界,過六合到儀真。”
“怎麽不走泗州那條線?”
“泗州?”韓福財搖了搖頭:“我接到的命令不是走那條線啊,你怎麽想起問這個?”
金雀兒微微點了點頭,不動聲色的說道:“我隻是隨便問問,韓隊官不是還要去後廚找韓師傅商量事情的麽?快些去吧。”
韓福財應了一聲,轉過頭去朝著銀雀兒擠了擠眼兒,小聲對她說道:“有機會就幫我打聽打聽我那個媳婦是醜還是俊……”
銀雀兒哈哈大笑著說道:“知道了,知道了,一定會幫你打聽清楚的,趕緊去見老爹吧……”
雖然和金銀兩姐妹都很熟悉,但韓福財還是習慣於把這種私事交給銀雀兒,畢竟銀雀兒讓他感覺很親近很隨和……
金雀兒毫不在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是快步返迴屋內,以最快的速度打開李吳山常用的那副作戰地圖……
地圖之上,一條筆直的粗大紅線直指揚州——那是整個江北防禦體係的最核心,還有數不清的細小紅線圍繞四周,包括了大旗軍的進軍路線、策應、支援、後勤運送等等所有的戰略部署。
先找到韓福財說的那條運送路線,然後拿出李吳山常言的矩尺仔細比對、計算,確認李吳山選擇的這條補給路線路途更遠之後,對剛剛抱著一捆竹竿走進來的妹妹說道:“三日之內,泗州一定會落入清軍手中,我估計泗州軍肯定會不戰而降……”
泗州失守?
這和我有什麽關係?
銀雀兒甚至連泗州在哪兒都不是很清楚呢,對於這個問題毫不關心,甚至連知道的興趣都沒有。
“打仗的事情自然有老爺去想,什麽泗州不泗州的,和咱們有關係麽?”
“當初製定這條運送路線之時,我就在老爺身旁伺候著,”當時的情形,金雀兒還記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夠迴憶起每一個細節和李吳山說的每一個字:“當時我就提醒過老爺,經泗州運送糧秣輜重更加方便快捷,還可以利用運河做大宗運輸,可以省下很多人力和時間,但老爺卻執意要走清流河這條線……”
“行軍打仗的事情,老爺自然是最明白的。不管他走哪條路,當然是有道理的,怎能輪得到你來胡亂說話?”
“不,不,不……”金雀兒用力的搖著頭,直接否定了妹妹的觀點:“給前線運送物資,這是何等重要的事情,怎麽會舍近求遠?老爺是何等精明之人,怎麽會看不出利用水路的好處呢?”
看著妹妹銀雀兒拎著一把柴刀,金雀兒隨口問了一句:“拿刀做甚?”
“把那幾叢的竹子砍了,弄幾根竹竿兒挑帳子用。”
天氣越來越暖,小蟲子也多了起來,又到了掛起紗簾的時候。銀雀兒看到前院的竹子長的筆直,專門到後院的廚房裏拿了把砍柴刀,準備砍幾根竹竿兒來用。
砍竹竿?前院的那叢竹子是有名的“墨竹”,相當名貴,正是應了“前竹後蘭”的講究,本身就是庭院布局的一部分,那玩意兒是用來觀賞的,銀雀兒卻要砍下來當竹竿來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銀雀兒可不懂那麽多講究,她隻知道小蟲子煩人,若是不盡快弄幾根竹竿把紗簾掛起來,睡覺都不得安穩呢。
管它什麽墨竹不墨竹的,不就是幾根竹子麽!
那幾叢墨竹雖然不怎麽粗壯,切韌性十足,用的力氣小了根本就不濟事,若是用的力氣大了反而會把砍刀彈迴來,很是費了一番力氣才砍下來五七根,已累的銀雀兒一腦門子細汗。
“瞧你這費勁的樣子,把刀給我。”
銀雀兒這才注意到韓福財來了。
韓福財是後廚韓師傅的兒子,早已熟識多年。以前在大旗莊的時候,這個生的五短身材敦敦實實的小夥子經常到後廚來蹭飯吃呢。
把柴刀交給韓福財,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幾叢名貴的墨竹全部放倒,韓福財還很仔細的把枝葉削了下來,把細細的竹竿捆紮在一起……
直到這個時候,銀雀兒才猛然記起一件事情:“咦,你怎麽沒有跟隨老爺一起出征?”
是啊。
韓福財怎麽沒有跟隨李吳山一起去打仗呢?
這次出征淮揚,真是下了血本,整個大旗軍傾巢而動,幾個州縣的丁壯幾乎抽調一空,韓福財怎麽沒走呢?
韓福財不僅僅隻是後廚韓師傅的兒子,同時還是大旗軍的隊官,穴攻鳳陽的時候親自點燃了導火索,把鳳陽城牆炸塌下來,為何還留在這裏?
“明天才走,”韓福財說道:“我隨辛字營護送一批輜重,走的遲些。今天特意過來,和我爹商量點事情……”
“是說娶媳婦兒的事吧?”銀雀兒笑嘻嘻的說道:“剛才我去後廚拿柴刀的時候,韓師傅還和我說起這事兒。前幾年你還到夥房裏蹭飯吃呢,轉過眼去就要娶媳婦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呢……”
韓福財是大旗莊的“土著”,他爹又給李吳山做了這麽多的廚子,也可以算是李吳山手下的半個“家丁”了。因為家中窮苦,韓福財經常到後廚蹭飯吃,反正李吳山李老爺有的是錢財和糧米,不在乎多一張嘴,也就由著他了。有時候被銀雀兒撞見了,還會塞給他些吃剩下的零嘴兒。
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韓福財對銀雀兒知恩的很,明明比銀雀兒大了足足三歲,還是將她視為大姐那個級別的人物。
當初在後廚蹭飯吃的小夥子已經要娶媳婦了!
“我聽你爹說,那姑娘是鳳凰集的,怎麽樣?生的好看不好看?”
“我也不曉得呢,根本就沒有見過那姑娘的麵……”
沒見過麵就要成親,這種事情一點都不稀奇。
婚姻之事,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於青年男女本人的意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韓福財的婚事,隻要他老爹韓大廚同意了,他一點發言權都沒有。
說起自己的婚事,韓福財就變得扭捏起來,好像個大姑娘似的欲言又止:“那姑娘若是生的好看一些也就罷了,若是生了個夜叉鬼一般的醜相,我可就倒大黴了……”
“不會吧?”銀雀兒說道:“若是那姑娘生的太醜,韓師傅肯定不會允了這門親事,他怎麽會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其醜無比的媳婦呢?”
“這可說不準!”在這個事情上,韓福財對自己的老爹實在沒有信心:“我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醜妻良田家中寶,我爹總是說好看的媳婦不安穩,醜陋女子才好過日子。我最害怕他專門給我挑個樣貌醜陋的姑娘做媳婦兒……”
“韓隊官大可放心。”金雀兒麵帶微笑的說道:“你那個沒有見過麵的媳婦肯定是個樣貌才情俱佳的姑娘。”
“何以見得?”
“男女婚事,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提親的媒人一手托兩家,自然不會找個形容醜陋的女子與你為妻。”金雀兒笑道:“現如今你已是隊官了,身上還是有戰功的,再過幾年升個營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營官呢,相當於正六品的武將了,媒婆子一定會尋個大家閨秀與你為妻……”
直到這個時候,韓福財才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身份:大旗軍的隊官。
雖然隊官沒有正式的品級,但是按照大明朝的體質,差不多也就相當於七品武官了。雖說文貴武賤,七品的武官確實和七品的知縣大老爺相差甚遠,但韓福財的出身好哇。
他爹是給李吳山做飯的廚師,他本人又是大旗莊的娃娃,這就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甚至可以算是一個突出的資本。
現在的大旗軍雖然規模龐大,但真正掌權的還是民團時代的那一批人,尤其是出身大旗莊的將領,升遷會更容易一些。
這一點,在稱唿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後來加入到大旗軍當中的,以及其他隊伍投靠過來的,都用“李帥”這個很正式的稱唿。隻有最早參加民團並且出身沿河十三莊的大小頭目,才沿用“李老爺”這個很不正規的稱謂。
“李帥”和“李老爺”之間,不僅僅隻是一個稱唿上的不同,同時還蘊含著某種遠近親疏的關係。
比如說韓福財這種自幼就和李吳山非常熟悉的大旗莊土著,雖然現在已經成了軍官,卻依舊可以直入李吳山的後宅,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大旗軍裏邊的“民團派”,也就是稱李吳山為“李老爺”的這一批人,就是李吳山的心腹嫡係,同時也是最容易立功升遷的。
任何一個團隊當中,都存著派係的區別,大旗軍也不例外。
金雀兒素來精明,她說的很有道理,韓福財也就放心了,嘿嘿笑著說道:“若真如金雀管事說的那樣就好了。其實吧……我家也不是什麽名門大戶,隻不過是沾了咱們老爺的光,才混了個出身而已。大家閨秀不敢想,隻要不是很醜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和銀雀兒說話的時候,韓福財放的很開,想什麽就直接說什麽,這當然是因為銀雀兒淳樸善良,給人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但是麵對金雀兒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種感受。
金雀兒這個人聰明的很,為人也很和善,但卻很難讓韓福財產生親近感。明明是嫡親的姐妹,給人的感覺卻不相同,和她說話的時候總是會很小心,而且顯得頗為客套。至於為什麽會是這個樣子,連韓福財本人也說不清楚。
“韓隊官,你是負責押送後續輜重的吧?”
麵對金雀兒,韓福財顯得有些不自在,再也沒有了麵對銀雀兒之時的輕鬆,老老實實的說道:“是。”
“走的哪條路線?”
“沿著清流河到滁州地界,過六合到儀真。”
“怎麽不走泗州那條線?”
“泗州?”韓福財搖了搖頭:“我接到的命令不是走那條線啊,你怎麽想起問這個?”
金雀兒微微點了點頭,不動聲色的說道:“我隻是隨便問問,韓隊官不是還要去後廚找韓師傅商量事情的麽?快些去吧。”
韓福財應了一聲,轉過頭去朝著銀雀兒擠了擠眼兒,小聲對她說道:“有機會就幫我打聽打聽我那個媳婦是醜還是俊……”
銀雀兒哈哈大笑著說道:“知道了,知道了,一定會幫你打聽清楚的,趕緊去見老爹吧……”
雖然和金銀兩姐妹都很熟悉,但韓福財還是習慣於把這種私事交給銀雀兒,畢竟銀雀兒讓他感覺很親近很隨和……
金雀兒毫不在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是快步返迴屋內,以最快的速度打開李吳山常用的那副作戰地圖……
地圖之上,一條筆直的粗大紅線直指揚州——那是整個江北防禦體係的最核心,還有數不清的細小紅線圍繞四周,包括了大旗軍的進軍路線、策應、支援、後勤運送等等所有的戰略部署。
先找到韓福財說的那條運送路線,然後拿出李吳山常言的矩尺仔細比對、計算,確認李吳山選擇的這條補給路線路途更遠之後,對剛剛抱著一捆竹竿走進來的妹妹說道:“三日之內,泗州一定會落入清軍手中,我估計泗州軍肯定會不戰而降……”
泗州失守?
這和我有什麽關係?
銀雀兒甚至連泗州在哪兒都不是很清楚呢,對於這個問題毫不關心,甚至連知道的興趣都沒有。
“打仗的事情自然有老爺去想,什麽泗州不泗州的,和咱們有關係麽?”
“當初製定這條運送路線之時,我就在老爺身旁伺候著,”當時的情形,金雀兒還記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夠迴憶起每一個細節和李吳山說的每一個字:“當時我就提醒過老爺,經泗州運送糧秣輜重更加方便快捷,還可以利用運河做大宗運輸,可以省下很多人力和時間,但老爺卻執意要走清流河這條線……”
“行軍打仗的事情,老爺自然是最明白的。不管他走哪條路,當然是有道理的,怎能輪得到你來胡亂說話?”
“不,不,不……”金雀兒用力的搖著頭,直接否定了妹妹的觀點:“給前線運送物資,這是何等重要的事情,怎麽會舍近求遠?老爺是何等精明之人,怎麽會看不出利用水路的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