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的曾祖父是高祖李淵的叔伯兄弟,算起來,他還是玄宗李隆基的長輩。憑借親緣關係,又兼熟識為官之道,奸詐的李林甫當上了吏部侍郎。

    此時,玄宗正寵愛著武惠妃,對自己與武惠妃生的兒子壽王李瑁也青睞有加。玄宗長子李琮早年病逝,次子李瑛被冊立為太子。武惠妃一心想讓玄宗改立壽王,但苦思冥想找不到什麽好辦法,李林甫的出現,讓武惠妃撥雲見日。李林甫允諾輔佑壽王登太子之位,而武惠妃答應向玄宗推薦提拔李林甫為相。二人各取所需,達成了一個不可告人的肮髒交易。

    玄宗就李林甫為相之事,特意征詢了一下張九齡的意見,張九齡毫不隱諱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李林甫是一個奸佞小人,以此人為相,定會禍國殃民。”

    李林甫聽到了張九齡對自己如此的評價,從此懷恨在心。會想的不如會做的,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李林甫施展渾身解數,處心積慮,使玄宗漸至疏遠了張九齡,為自己下一步發泄私欲做好了鋪墊。

    心裏盤算著如何置對方於死地,而臉上永遠掛著微笑,李林甫正是具備了這樣的心理素質。陰險狡詐,城府極深,誰成為自己仕途的障礙,就算親爹也一樣毫不留情,這就是李林甫的做人原則,人皆畏之“口有蜜,腹有劍”。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罷相,其職位由李林甫替代。李林甫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了。

    罷相後,曾由張九齡舉薦的監察禦史周子諒上書彈劾李林甫的心腹牛仙客,觸忤玄宗,累及張九齡被貶荊州。

    張九齡眼見朝廷被李林甫一手遮天,上蒙天子,下壓群臣,心中痛苦萬分。但他此時已無力改變這樣的局麵,卻又無法保持置身事外的心態,隻能痛苦無奈的觀看著李林甫下一步的醜惡表演。

    二年後,張九齡在荊州抑鬱而終。

    武惠妃抓住李林甫執掌相位的時機,誣告太子和棣王李琰、鄂王李瑤串通謀反,欲加害自己母子的性命。李林甫又出具許多偽證,從中幹預玄宗的判斷,玄宗將三個兒子皆貶為庶人。但武惠妃的願望還是落空了,在玄宗貼身太監高力士的建議下,玄宗立年長的李亨為皇太子,暫時緩解了爭奪太子之位的緊張局麵。

    解決了張九齡,李林甫開始窮兇極惡的尋找下一個目標。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皇室宗族李適之頂替牛仙客,做了宰相。李適之性情簡率,公正無私,為人友善。又極愛飲酒,飲酒一鬥不醉。晚上宴請賓客,通宵達旦,次日照常處決事務,決無滯耽。精力充沛,工作能力之強讓人歎服。他與朝中的一些清流名臣韓朝宗、韋堅等交往甚密,對李林甫之流隻是嗤之以鼻。

    李林甫已經把嫉賢妒能當作了一個愛好,李適之的不合作態度,深深地刺痛了他那顆氣量狹隘的小人之心。

    對同僚不與自己同流合汙者,對政見不與自己觀點相同者,對才華不與自己等例同類者,李林甫從來就沒有手軟過,他想出了一個極其陰險的計策。

    一次散朝後,二人同出,李林甫似有意無意的說:“聽說華山之下有座金礦,如能加以開采,定能改善國家經濟狀況。”

    李適之沒讀懂李林甫的意圖,沒敢應答。李林甫轉身告辭,暗地裏偷笑,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

    李適之權衡再三,覺得對國家有利之事,自是為人臣者效力為先。又想不出李林甫設下了什麽陷阱,隻是大度的認為,他萬一為國家社稷著想呢,就把此事向玄宗匯報。玄宗找來李林甫,向他詢問對此事的看法。這早在李林甫的預料之中,他裝作十分困惑的說:‘此事臣早就聽說過,隻是華山乃大唐王氣所在,如果發掘會影響國家社稷命脈,此大不吉。“

    對於卑鄙小人,你永遠不要指望他有良心發現的一天。

    玄宗曾在華山立碑,頓時恍然大悟,覺得李林甫實是一片赤誠。立刻把李適之傳來,劈頭蓋臉的數落了一番,並告誡李適之,以後無論上奏何事,需與李林甫商議。

    在好友韋堅也被李林甫陷害入獄後,李適之感到了自身的危險在不斷的迫近,無奈之下隻得以示弱的方式自請辭去宰相之位,請授太子少保的閑職,李適之覺得這樣總可以了吧。但一次在府中宴請賓客時,由於內心的憤懣還是不自覺的發了一下牢騷,當著眾賓客的麵寫了一首詩。

    《罷相》

    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詩中把懼奸說成避賢,而後兩句明顯的表達了對人情冷暖的傷感情緒。宰相都不做了,怕就怕了唄,好好的寫什麽詩呢?

    李林甫當然讀懂了詩中的諷刺意味,他又把韋堅案件牽扯到李適之身上,將李適之貶至宜春。李適之倒也沒覺得如何痛苦,反正在哪都一樣,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怕你了,行不?

    不行,在惡人的字典裏,不隻是讓你怕,還要讓你死。李林甫派人去各地考察,一路上枉殺了不少被貶官員。李適之在宜春聽說,知道李林甫的矛頭所指,不想被李林甫羞辱,在貶所自盡。

    李林甫做了十六年宰相,他認為自己足夠聰明,盡可玩弄權術,決勝別人的生死。但他沒想到山外有山,一個比他更聰明的人出現了,自己也栽到了此人的身上,他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楊國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謝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謝飛花並收藏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最新章節